美章网 资料文库 小学德育案例范文

小学德育案例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小学德育案例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小学德育案例

新形势下小学体育和德育融合的新方法

基于现阶段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体育教学研究者发现,大多数小学体育教师陷入了只注重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技能、技巧学习的“怪圈”,但这种教学理念是片面的,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加强身体素质,并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体育项目的训练来感悟体育精神,学习与体育运动相关的思想价值观念。这种体育课程的教学发展方式与现阶段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不谋而合。小学体育教学的特殊性能让学生在生动的场景中感悟和运用德育知识。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尝试进行体育课程教育目标的改革与完善,将日常体育课程与德育进行必要的融合。

一、树立体育典型案例

树立教育典型一直是德育课程教学中的主流教学手段,树立教育典型,能让学生从感性上认知与感悟有关精神。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尚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因此过于抽象的理论化德育知识,无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有深刻的理解,但若树立典型案例可以让学生感性理解德育,那么小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感触将会更深刻。因此在小学德育课程教学中,教师不妨尝试树立典型案例的方法,通过体育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感知体育拼搏精神和奋斗精神。教师可以尝试在课堂中播放国际体育经典赛事案例,让学生通过观看经典赛事深刻体会乒乓球精神、女排精神和跳水精神等,这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相应的德育知识,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二、通过言传身教进行德育

小学生尚不具备完善的分辨能力,但却有较充沛的精神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相比中学生而言,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更突出。因此,在日常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不妨利用小学生的能力特征改进与完善日常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由于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教师在日常课程教学中应更注重自身榜样的作用。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与应用德育知识,经常在体育课程教学中通过语言沟通和宣传的方式让学生体会相应知识和精神的重要性,但实际上这种说教式的教学方法,无法让学生获得深刻的印象。教师应以行动感召学生,让学生意识到学习体育拼搏精神的重要性。例如,在长跑训练中,倘若教师只站在一旁用语言感召学生,让学生坚持刻苦训练,完成长跑任务,学生难以从中受到鼓舞,也难以运用强大的信念完成长跑任务。但如果教师带领学生长跑,陪伴学生完成相应的项目任务,学生就会因此而受到鼓舞,在教师的带领下努力完成长跑任务。因此,言传身教对小学生进行德育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务必要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进行评价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由于不同学生的天赋和能力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因此使用传统的体育课程评价机制来评价学生的体育成绩是不合理的。传统的体育课程评价机制,通常是以量化的标准来判定学生的体育成绩,但由于每个学生的天赋和能力不同,因此想要达到有关标准,每个学生所需要耗费的精神、花费的努力都不同。因此量化的标准不适宜被当作唯一的衡量标准,应尝试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掌握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的德育情况。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态度均作为衡量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成绩的一部分来进行评价。只有如此,才能得出中肯的评价结论,才能使学生重视对体育课程中德育知识的学习。总而言之,在新形势下进行小学体育与德育的有机融合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务必要寻找新方法改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深刻理解德育知识。只有如此,小学体育课程人才培养才能符合社会的期待。

作者:郭建玲 单位:甘肃省敦煌市北街小学

继续阅读

德育教研策划

为全面落实县教育局、进修学校工作部署,进一步把立德树人工作落到实处,特制定2009年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紧紧围绕着县教育局和进修学校的中心工作,以德育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重点,以构建生活化德育体系,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和谐发展和提高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加强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确保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我县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二、主要工作

1、继续开展班主任专业化校本培训工作。按照《宾县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校本培训方案》进程,本年度进入总结、验收和评估阶段。因此,上半年重点是搞好班主任专业化校本培训的全面总结、验收评估,召开总结表彰会。

第一阶段:召开会议,部署学校自检自评工作,下发评估标准。

第二阶段:检查验收,根据基层校自评上报结果,进行检查验收,评出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第三阶段:召开表彰会,设置展厅,展示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优秀成果并对其进行表彰奖励。

继续阅读

教育局关于学校德育工作要点

全市中小学思政工作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和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根据《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等文件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为重点,以提升德育工作者素质和工作能动性为着力点,以强化实践育人为关键,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环境育人格局,不断提高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

一、突出德育时代性

1.深入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思想情怀。党建带团建、队建,突出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育人作用,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锻炼强健体魄,从小听党话、跟党走,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的远大志向。

启动百个“名师小讲堂”、百个“红领巾小讲坛”进百校活动,讲堂内容围绕如何给孩子讲和让孩子来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恩”“国学”“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疫情防控”“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等。

2.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学生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个人品德和社会公德。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活动、“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活动等形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增强仪式感,开展“辉煌七十年奋进新时代”第二十七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广泛开展“中国梦”“三爱”“三节”及“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挖掘我国传统节日的丰富文化内涵,认真组织好春节、清明节、五一、六一、七一、国庆节、重阳节及寒暑假等节庆期间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选树身边的榜样,结合少先队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用好红领巾奖章评价表彰新时代好少年,开展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活动。在疫情之下要做好疫情防护知识教育,还应当向学生讲好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规则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爱与感恩教育等几堂课,上好疫情防控这节人生大课。引导鼓励各校培育自己的德育(少先队)特色活动或品牌活动,各校要结合校本德育特色重点开展好中学生责任教育、小学生礼仪教育。

二、统筹推进课程育人

3.坚持“五育”并举,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探索实施《市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南》,完善各小学综合评价体系的建设,引导中小学校转变育人方式。推进体育、艺术等课程改革,促进德育、体育、美育、劳育和智育有机融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4.完善中小德育工作体系。加强党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健全德育工作领导和管理机制,认真制定德育工作实施方案,深化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建设立德树人、功能齐全、阵地完备、评价合理、特色彰显的德育工作全体系,将德育工作内容细化融入到课程、活动、社会实践等各项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完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将德育、团队工作成效纳入学校年终管理考评体系并规范考评流程,探索“德育先进校”考评机制并作为文明学校和综合考评优秀的前置条件,推进德育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形成长效机制,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继续阅读

德育研究机构建立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区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区“十二五”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精神,在巩固“十一五”德育研究工作成果基础上,大力实施中小学德育特色建设工程,不断完善我区中小学德育工作机制,构建上下联动的德育工作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教师德育工作水平,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充满活力的德育队伍;不断推进德育研究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德育研究机构的研究、服务、指导、管理职能。在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区中小学德育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主线,遵循中小学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认知规律,着眼于每一名学生的全面发展、每一位教师的职业发展、每一所学校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明确新时期中小学德育研究目标,规范德育管理,强化德育队伍,创新德育途径,增强德育合力,全面提升中小学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打造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学校乐做的有效德育,为立德树人,推动全区基础教育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全面规划中小学德育工作,推动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形成有效衔接、有效管理、有效实施、有效操作、有效激励的中小学德育体系,使中小学德育工作与社会主流价值和学生实际需求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相协调、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相承接。

具体目标:

1.全员师德教育目标。周期内,每年组织一次暑期集中主题师德学习培训活动。开展相应的师德楷模、师德标兵,师德征文评比展示活动。

2.德育干部培养目标。周期内组织开展两期(2011、2013)德育干部培训活动,培训德育干部70名。

继续阅读

下半年区中小学德育计划

各中小学要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好“三进”工作。

1、开设形势教育大课堂。各中小学要利用两课教学、班团队会、业余团校和业余党校等时间,开设形势教育课,集中向学生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要列出课时计划,组织学生观看教育部下发的形势教育课光盘。要结合学生实际,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2、开展校园主题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营造学习氛围。通过开展时事讲座、征文、小记者调查、座谈等活动,深化学生对十七大精神的领会与认识。

二、狠抓常规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文明素质

深化“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教育效果,进一步加强学生文明素质养成教育工作。要把工作重点放到贯彻落实《守则》、《规范》上,把组织学生尤其是新生学习和贯彻《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市教育局制定的“十要十不要”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常抓不懈。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

活动载体:“十要十不要”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全市征集和网上投票,市教育局制定了沈阳市中小学生“十要十不要”。各校要认真组织好对学生的宣传教育活动。具体安排见《“十要十不要”宣传教育活动方案》。

三、狠抓常规管理,全面提高学校德育管理水平

要建立学校在校常规要求,形成符合学校实际、具有本校特点的德育管理制度,大力推行学校一日联检制度,使学生在学习、班级内务管理、文体活动、课余活动等各个方面都有指导、有监督、有检查、有通报、有整改,真正使学生时时刻刻都处在有效的监管下,并逐渐把文明用语、文明行为内化为自己的习惯。

继续阅读

课程改革背景下德育教育论文

一、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更加强调德育的地位,重视德育的发展,培养综合型人才。需要学校不断进行创新,创造出新方法和新途径来强化教育的时效性,从知识传递过渡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各学科的教育中都强化道德和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不断上进的优秀品质。在课程改革中,尽量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展示不同学科在实现道德教育上的不同价值,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德育课程面貌,强调在真实、客观的生命体中感受构建个体的道德成长经验。就此,新课程的改革解决了传统教育背景下道德与生活的分离局面,学校开始从教学向教育转变,引发了教学工作者对传统教育新的定位和思考,更加重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统一性,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观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等,有利于德育工作的继续发展和探索。

二、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针对中小学生思想特点,构建道德教育体系课程改革下中小学遇见域的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就目前中小学生的思想年龄特点来制定教育对策,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完善德育教育体系。现在中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的溺爱,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都不是很理想,依赖心理严重,给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学校要制定有效的对策,提高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力,以往单纯的说教式教育方式已经行不通,要创建新的渠道,将教育的理念深化到学生内心,付诸实践,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例如,学校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教学方式,加强中小学生思想方式的转变,并且还可以运用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转变。

(二)将中小学的教育工作回归生活回归生活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另一方面拓展了德育课程的研究视野,直接表现为德育课程类型从理论体系开始向生活体系转变,同时,在实践中一些新德育课程类型逐步发展起来,德育隐性课程如校园文化、人际关系和精神环境等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进一步提高了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发展。并且从个人精神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自然生活等各个层面上设计活动内容,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情感实际,使学生在不自觉中接受道德教育。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的场所,更是加强德育教育的场所,还是学生思想道德观念成熟的重要场所。

(三)重视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实践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独立人格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育机构要重视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实践的发展,对教师的导入方式、提问方式、行为举止和工作态度等方面严格要求,做到为人师表应有的道德观念。比如,备课充分、守时和负责等优良品质,要以身作则,给中小学生起到良好榜样,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并且根据难易程度的不同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结语

新课程的改革过程中摒弃了传统观念中落后的理论,使学校的教育工作迎来了新的曙光,重视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总之,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加强并改进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是新时代下中小学的教育迎接新挑战的必然选择,也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传统教育方式中的不良方面,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开创中小学教育的新局面。

继续阅读

教育厅基层工作者述职述廉报告

教育是一个过程,它没有起点,更没有终点。它传承了古代灿烂的文明,又为现代文明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为我能从事神圣的教育事业而感到自豪,我愿做教育的“行走”,为人民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我更愿意“行走”在教育的康途上,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一生。下面我就自己任现职以来的工作与学习情况,作一理性思考,求教于大家。

一、学识与修养

1、“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

(1)厚积:作为一名基层德育工作者,要想扎实做好学校德育工作,必须要效法“天”之健行,不断坚持学习,内练真功强素质,外塑形象树品牌。为此,我处处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精神和新党章内容,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策水平,不断提升个人学识和管理能力。几年来,我先后阅读了《如何提升学校的合力》、《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教育学》、《现代心理学》、《动机与人格》、《四书集注》、《大教学论》、《教育诗》、《释梦》、《陶行知选集》、新课改理论以及当代名家名著等书籍,更新了教育理念,丰富了育人手段,为做好德育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薄发:几年来,在领导和老师们的大力支持下,我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努力抓好德育工作,不断提升学校的合力,积极培养“实干,善思,创新”的优良品质,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努力做到“学生在我的心中,我在学生的心中”(一位老师的话),为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而勤耕不辍。正是由于大家的努力,学校德育、法制、安全教育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先后被评为区级行规示范校、省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2、“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定准位:在工作中,我能随时摆正自己的位置,以谦逊的态度,扎实的作风,当好校长的副手、教师的良友,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为教师的成长引路铺桥。

(2)厚学养:担任副校长三年来,我努力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武装自己,努力提高自身教育理论素养。党组织生活中,我努力学习党建理论;政治学习中,我努力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规;业务学习中,我努力提高学科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继续阅读

小学德育教育与教学的关系

【摘要】在小学教育工作中,德育教育的理念得到普及,对学生好坏的评判标准也不会仅仅局限于教学成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观念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从以往的以成绩论英雄到现在的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设计教学课堂时,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思想,将德育教学观念进行渗透。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教学;学习情感

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德育思想进行全面渗透,让学生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新的教学背景下,教师需要采用恰当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德育思想,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实践应用。

一、小学德育教育理论内涵

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理论知识课堂,培养学生的德育思想,让学生拥有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的思想品德。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观都会得到培养。另外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也会提升,这样学生会具备全新的学习能力。德育教育这一教学方式渗透在学生的各类学习思想中,学生也会通过学习知识内容,表达学习情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想品质。德育教育这一教学模式应用的目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清楚的了解教学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思想道德品质。在教学过程中对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守则,让小学生进行全面发展。

二、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学特点

1.德育教育题材选择。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题材,从生活中寻找教学案例,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助人为乐的精神。在进行德育教育教学时,教师需要让学生学会助人为乐,关心他人。选择合适的教育素材,培养学生的教学思想,让学生融入社会,和他人相互帮助,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树立学习榜样。

2.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工作时,需要建立多样性的教学课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利用多媒体信息教学系统搜寻素材,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榜样,这样学生就会在学习过程中更好的感悟德育理论思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多样化的德育教学方式也能降低学生的学习疲惫感,很好的迎合了小学生猎奇、好动的特点。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