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文化品牌教学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当幕布缓缓拉开,山水环绕的壮乡楼寨梯田昡目亮眼,“唱山歌”的田园牧歌似的主旋律环绕回响,一下就将观众的心紧紧抓住,进入刘三姐家乡如神如仙、如梦如幻的境界。绚丽多彩的南国景色、甜美动听的壮族山歌、浪漫淳朴的传奇故事、美轮美奂的民族形象,不仅吸引了观众的审美视听,而且也获得“心中的刘三姐”心灵共鳴。掌声阵阵,反响热烈,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和良好效果。从这一角度而言,该剧在打造创作精品和艺术品牌上初见成效,突出表现在具有独特的创新性和鲜明特色上,可从以下三个视角体现出来。
“策划—创作—表演”所呈现的艺术原创性特色
艺术作为创意性作品或产品,必须遵循创作规律以确定其基本内涵和品质,表现出一定的创新性和创造性。该剧策划所确立的“刘三姐”与“南博会”结合的基本创作思路,就是一个颇有见地和富有新意的创意。同时,作为舞台表演艺术无论从一度创作还是二度创作而论,都具有原创性,使策划、创作、表演等主要环节的原创性充分体现出来,其特征凸显创意性、独创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其一,将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等艺术元素综合为一体,不仅还原中国古典艺术在上古时期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原始风貌,而且赋予其时代特征与现代内涵。音乐、舞蹈作为表演艺术,带有明显的抽象性、表现性、抒情性基本性质和特征,但一旦音乐与戏剧构成音乐剧,舞蹈与戏剧结合构成舞剧,就带有叙事性、戏剧性、再现性特征;同时,音乐叙事、舞蹈叙事也成为诗意化叙事的最佳方式。该剧作为民族音乐剧,民族特色不言而喻,更重要的是中国式、中国化的音乐剧,不仅回归诗、乐、舞一体化古典文艺传统,而且回归“合歌舞以演一事”的中国古典戏曲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融入西方音乐剧元素和现代歌舞剧元素,融古今中外艺术之长和高科技支撑下的新媒体艺术之长而加以创新,以抒情性与叙事性结合,舞台表现空间和时间结合,音乐、舞蹈、戏剧结合,整合多种艺术元素,将散珠碎玉连接成一条完美的项链,以音乐剧这一独特的现代艺术形式叙述了刘三姐新故事,表现出古典诗意情怀与现代时尚精神的融合。
其二,以极富地域、民族、民间特色的音乐、舞蹈创作元素和表现元素以及场景、服饰、道具、背景屏幕、灯光、音响等舞台构成元素,在融入到剧作创意策划、题材选题、主题设置、情节故事、戏剧结构、人物性格、情境营造等整体构造时,无论是宏观思路把握还是微观细节设计,都能够在整体与细节结合中体现艺术创意,在创意中凸显特色,在特色中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文化内涵深化中彰显广西精神。
其三,以戏剧综合性艺术的诗意化,超越了舞台时空局限性,在其故事、情节、人物的诗意化表现中强化了艺术原创性。戏剧特点在于戏剧性,戏剧性在于以叙事过程的起承转合以及戏剧冲突和逆转所制造的悬念、耦合、巧合,体现出戏剧叙事性所长。该剧则以音乐剧形式强化诗意性,不仅在于音乐、舞蹈的抒情性、表现性而充分诗意化,而且在于以其浪漫、绚丽、唯美的情节故事以及形式化、理想化、意境化的场景情境而充满诗意性,其风格基调与其说是一支歌,不如说是一首诗,因为它不仅诉诸视听审美感觉,而且诉诸心灵精神,追求人生的完美境界和人类“诗意的栖居”。
其四,该剧作为音乐剧,音乐是核心所在,其音乐创作极富民族特点和区域特点,以耳熟能详的刘三姐音乐为主旋律和基调,融入大量的本土民族音乐、民间音乐、民歌音乐元素,揉合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在开掘利用优质音乐资源基础上进行创作,取得极具创造力和感染力的音乐效果。著名词作家曾宪瑞认为:“该剧的排演在广西高校中开创先河,并且将传统民族品牌与现代艺术表现完美结合,敢为天下先,敢为天下新,为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扬进行了有益尝试。”
厚重的本土文化内涵与绚丽的跨文化交流的特色
《职业教育杂志》2015年第一期
一、江苏高职院校品牌战略的构成
打造品牌是江苏高职院校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使高职院校在创建、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下来的“品牌”获得更大的社会认可度,成为现阶段江苏各高职院校实现科学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一)学科专业品牌专业建设是核心,是体现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增强学校服务社会能力和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有效平台。在学科专业品牌外延上,高校要根据自身特点,合理定位,使学校学科专业设置与学校的实际条件和社会的实际需求相一致。在学科专业品牌内涵上,要以继承创新的精神,根据专业定位和特色,实行专业内涵的重组及创新。
(二)学生素质品牌学校以学生为本,学生素质的好坏制约着高职院校的生存发展。一方面,优秀毕业生为社会创造的价值效应会极大地提升学校的社会名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品牌优势又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社会认可度。因此,打造学生品牌,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而且也是高职院校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三)院校文化品牌一所大学能留给后人的只有两样东西:大学精神和建筑,但只有精神才是永恒的、可传承的。高职院校都应该重视文化品牌塑造,全员参与,营造出深厚的文化氛围,既提高教职员工们的凝聚力,也使学生有共同的理念和主流价值观,这将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
(四)师资队伍品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高职院校要创建一支“以基础学科师资队伍建设为主体、以高层次人才为引领”的结构合理的品牌师资队伍,夯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彰显应用型办学特色,达到以“名师”建设促“名校”发展的目的。
(五)合作交流品牌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推进,江苏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和需求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要制定和完善支持职业教育的鼓励性政策及具体措施,高职院校要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调整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及课程内容、标准等,完善高职院校与企业人才定期交流制度,从而更有效地发展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
摘要:独立学院作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基地,其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更显重要。文章阐述了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品牌的内涵,对独立学院构建校园文化品牌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设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品牌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品牌;建设路径
在党的报告进一步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独立学院虽然发展时间短,但在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的过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独立学院现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因其体制、机制等诸多方面的特殊性,对建设校园文化品牌有着更为迫切的要求。
一、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品牌的内涵
(一)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多年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精神气质和舆论环境,它包括三个层面,即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1)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2)培育良好的教风和学风,重视和加强校风建设;(3)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协调发展。(4)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建造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二)品牌
美国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在其《营销管理》一书中,引用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AmericanMarketingAssociation)的定义:“品牌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多数学者对品牌概念的界定是从企业角度出发的,强调品牌通过一定的形式表达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与特性,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载体。
摘要 :在设计教学互联网 + 的多元化时代背景下,旅游特产包装设计已不再局限于容纳和保护产品的范围。它已经超越了结构的可视性与商品载体的物理层面,进而成为彰显区域特色文化内涵、时代语义和绿色材料的综合性设计范畴。尤其在旅游特产包装设计的教学领域,更应深入探索地域性旅游文化特色与实践,塑造鲜明的旅游特产品牌形象,有效进行地域文化和品牌价值的传播 ;推进创新型设计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探索一条具有特色的包装设计教学实践之路,进而推进教学改革的进程。
关键词 :旅游特产包装设计 ;教学模式 ;改革构想 ;实践研究
从包装设计教学领域的实践价值证明,旅游特产包装设计不仅能影响企业文化的呈现档次,包装设计还关乎到一个企业的品牌形象,甚至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品牌形象。而对艺术高校的旅游特产包装设计教学而言,设计实践又是一个极其关键的环节。艺术高校的设计专业作为包装设计人才的孵化培养基地,为了综合性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从旅游特产包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学模式改革入手,构建旅游特产包装教学实践的新模式 ;解决包装设计教学中的痛点问题,从而促进设计教学质量的提升。
1 艺术高校旅游特产包装设计教学现状与改革的必要性
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特产包装设计,是一个区域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在产品包装上的延展与体现。当一个旅游特产包装融入地域文化和特色元素时,不仅具有独特的品牌魅力与审美特色,同时也提升了旅游特产品牌的知名度,它将是当下包装设计专业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1]。目前,因诸多因素所致,部分高校的旅游特产包装设计教学存在诸多瓶颈而无法突破。第一,在教学中产学研实践环节缺失,纸上谈兵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需求,教学实践与企业无缝衔接已成为当务之急 ;其次,部分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脱节,使教学改革流于形式,难以适应市场对包装设计人才的需求 ;再者,设计教学环节中市场调研与地域文化实践考察不足,无法针对性的将改革落实到实践之中 ;再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还有待完善,部分师资资质难以与专业行业发展相匹配。针对以上存在的现状,建议加快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进程,使专业教学与一流学科建设同向同行,助力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 旅游特产包装设计教学模式改革的构想与实践方法
2.1 加强包装课程的实践性,增强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落地实施
与其它学科相比,包装设计学科具有更强的专业性与实践性,艺术高校课程设置应将实践教学放在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第一,在旅游特产包装设计教学中,应精准对接实践教学、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模式。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进企业实习实践,与企业设计师零距离接触,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承接项目能力,使之更好的适应职场需求,通过实践提升设计素养 ;第二,也可邀请企业名师至学校课堂交流分享,调动学生的专业积极性 ;第三,可以引进加拿大滑铁卢大学 Co-OP 教育模式,这部分实践包含丰富多彩的校企共同培育社会人才的内容 ;引进该模式,可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学生求学就业的社会难题,值得借鉴与深入反思,在艺术高校的设计教学改革中发扬光大。
一、文化产业类人才继续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制定品牌化发展战略
1、打造品牌课程。依托文化产业学科资源,在课程设置上,紧密联系成人学员,特别是文化产业领域从业人员在职业发展中的知识和技能需求,设置符合时代特色、符合市场需求、符合文化产业发展的课程体系、教学大纲和教学模式,开发一批符合文化产业市场需求的精品课程。文化产业的课程要注意纵横结合、通专结合。文化产业有不同的行业门类,这是横向划分,比如出版发行、影视制作、艺术设计等,而纵向划分就是文化产业系统的各个环节,如文化策划、文化市场营销、文化管理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包含公共基础课程、文化产业管理基础课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以及相关学科课程,也可以分为通识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两方面,通识基础教育包含文史哲、艺术等,而专业教育主要包括诸如文化市场学、文化市场营销学、文化创意与策划等课程,只有相互结合,才能提升学员的文化素质和实践运营能力。
2、打造品牌师资。“山不在高,有师则名”,名师造就名校。文化产业类高校要紧密围绕文化产业为主题,着力打造一支具有符合自身品牌风格、理论和实践能力优秀的继续教育专属师资队伍,以教师的个人影响力形成教师品牌,综合推动教育品牌的形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上,文化产业类高校要针对文化产业学科特点培养师资力量。文化产业学科属于复合型专业,专业跨度较大,包含管理学、经济学、新闻学以及艺术学等学科,加上继续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对文化产业类继续教育教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要鼓励青年教师跨专业学习,积极进行文化产业类前沿课题研究,高校也应努力搭建跨国、跨校、跨学科的教学科研交流平台,形成不同地域、不同专业的任课教师之间的教学科研交流氛围,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3、打造品牌学员。学生是体现教育水平的最好说明,在读学生、毕业学生所形成的校友资源,是学院品牌的构成要素,要注重对优秀学生资源的宣传打造,形成文化产业类高校继续教育学员良好的整体形象,从而增强继续教育品牌影响力。
4、打造品牌服务。教育产品必须以人为本,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及其他方面价值,学生才会选择人力资本投资。只有始终坚持以学员为本,树立市场营销理念,在为学员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中体现人性化,形成良好的服务品牌,是继续教育品牌建立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
5、打造品牌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精神文化的核心内涵,事关高校形象和品位,也关系到人才的质量和品位,是大学精神形成的重要载体。而高校继续教育的文化,在依托高校自身的文化积淀基础上,更要结合继续教育特点,结合学院实际情况,通过完善继续教育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继续教育机制,打造特色学科优势课程,名师和学员风采,继续教育文化活动等,形成继续教育自身的品牌文化。
(二)构建产学研一体化运行机制
[摘要]随着学前教育的重要性逐渐提升,各级政府在不断加强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和重视,这促使我国幼儿园教育建设逐渐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幼儿园品牌形象设计逐渐成为幼儿园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幼儿师范院校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幼儿园品牌形象设计,主要是在对企业CIS系统借鉴的基础上进行,加强对幼儿园的实际管理,同时也对品牌幼儿园建设的蓝图加以勾勒和完善。在幼儿师范院校艺术设计课程中进行有效的产教融合,可以促使幼儿园得到整体发展,实现可持续经营。
[关键词]幼儿园;品牌形象设计;产教融合
20世纪以来,品牌在企业发展和学校管理等方面都已经逐渐产生重要的作用,这使得品牌形象的设计逐渐在社会中受到关注和重视,也促使幼儿园品牌形象方面的设计得到关注。品牌管理逐渐得到幼儿园管理人员的关注和重视,为了促使幼儿园得到可持续性发展,需要幼儿园对自身的形象加以关注,并且能够树立良好的品牌意识,提升办学优势,适应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得到较大的发展,学校和企业以及行业的各个方面可以进行深层次的合作,在实施产教融合的基础上,推行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进行有效的产教融合,逐渐成为艺术设计教育中进行改革的重点内容,也是其中的难点内容。[1]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产教融合主要是指职业教育与相关产业进行深度合作,是职业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本校人才质量而采用的方式之一。课程是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的重要依据,也是促使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是学校教学的中介。艺术设计课程在进行改革时,不仅需要改革教学内容,还需要调整教学结构,对原来课程的相关关系加以分析,并且重新组合,建立相互协作新型关系,使课程内容满足企业和行业的实际需要。产学研一体化是当前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实施的主要方式。当前,我国服务行业的发展,为艺术设计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发展环境,也为我国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艺术实践的条件和工作场所。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时,相关院校需要为既懂艺术教学又懂实践创作的“双师型”教师提供条件。产教融合逐渐成为校企合作追求的主要目标,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产教融合”是将产品创意设计、设计素质、能力培养、产品销售和生产结合起来的融合模式。这一模式不仅具备教育和设计以及产出等多种功能,同时也具有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等能力。因此,在产教融合的课程改革中,相关院校需要根据市场艺术设计的人才需求,加强学校和企业以及行业的合作。[2]
二、幼儿园品牌形象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设置重表现轻策划在当前品牌形象设计课程开设的过程中,相关院校通常更关注品牌策划的内容,而品牌设计课程内容主要是将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过程作为重点,各个院校在这一过程中开设的课程分别有“企业形象设计”“品牌形象设计”“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等。在幼儿园品牌形象设计课程中,相关院校通常是将教材中的内容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此类教材大多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设计的相关要素为主,教学的内容较多且没有新意,更缺少品牌形象定位等内容。这使得学生学习时无法和实际情况相结合,易造成设计缺少系统性。
(二)虚拟命题训练具有局限性幼儿园品牌形象设计课程的相关选题主要是由教师选择或学生选取,在实践的过程中,虚拟的选题容易使学生的命题和设计存在局限性。在商业竞争环境之外的设计选题虽然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但是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需要具备品牌形象设计能力,需要结合各个相关企业的需要进行设计,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设计策划和定位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幼儿园品牌形象设计课程时,应加强产教结合政策的实施,防止发生产教脱节的情况。
摘要:
视觉衍生产品的开发是将视觉元素运用在产品设计中,以其独特的视觉感受和影响力结合产品功能性设计的开发过程,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有效推动力。高校不仅是作为培养未来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师的基地,同时也是文化传承和发扬之地,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创意人才并将其输向社会的重任。所以视觉衍生产品在未来发展的优良与高校设计教学息息相关。如何在高校设计教学中良好地开展视觉衍生产品的开发实训就变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视觉衍生产品;文化创意产业;设计教学
一、国家文化发展创意政策及地方创意经济大力发展的极佳时机
创意产业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创意产业”(CreativeIndustry)在出现这个词之前早有“创意工业”存在,而人们通常又习惯于用“文化产业”(CulturalIndustry)一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定义文化产业为:“结合创作、生产与商业的内容,同时这内容的本质,具有文化资产和文化概念的特性,并获得知识产权的保护,而以产品或服务的形式呈现;从内容上来看,文化产业可以被视为是创意产业,包含书报杂志、音乐、影片、多媒体、观光,及其他靠创意生产的产业。”现今在全球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文化创意经济已经成为发展的新热点和新势力,文化创意产业也将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继工业经济之后又一经济支柱。“十二五”期间,中国进入到文化发展与文化改革的重要阶段。大多数省市都把文化创意产业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进行,不仅作了详细的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同时也相应地落实到了具体发展指标数据和举措。例如,浙江省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主要指标是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160亿元,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达到15家等,可见浙江省文创经济在“十二五”期间将有一个很大的增长。这一增长也将刺激本身在江浙一带发展良好的文创产业的更进一步提升,从而真正实现文化强省。
二、作为培养艺术人才的基地承担着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
高校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生产力培养基地,高校的力量也将在这一时期获得很大程度的释放。着眼近几年全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不难发现各高校在积极参与我国的文化事业发展建设的同时取得了很多方面的成绩,如在国家重要项目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项目工程中注入了中坚力量。高校在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发展中不仅起着核心生产力的作用,未来更起着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的作用。中国美术学院在近几年推出的“敦品”创意产品的品牌,已经在市场的见证下证实了视觉衍生产品的发展前景。在这样一个全国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如何更好地做好核心生产力的培养,如何促进产学研的发展,如何发挥高校在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建设中的优势,都将成为新的时代诉求。
一、中国动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国动画教育的问题很多,但总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课程设计重复与单一。
很多院校的动画专业所沿用的都是国外的教学模式,并且不能兼顾地方文化和艺术的特色,不能将地方传统的民间艺术与文化融合在动画教学之中,从而很难有民族化风格的突破,在国际动画市场竞争中很难保持独立和优势,也不能适应中国动画产业对动画人才的需求。中国动画的历史证明,只有坚持民族化的创作之路,才是中国动画的最终出路。
(二)重技术轻文化的现象。
在当代社会,只有重视民族文化才能使动画在创意与设计中突破西方文化对动画创作的影响,技术的应用应当服务于民族文化的传播,同时,对于民族化的创作不能只是简单地模仿民间美术的形式,更应该抓住民间艺术的精髓,民间艺术中所蕴藏的文化是中国动画创作取之不竭的创新之源。
(三)学生长期以来深受日、美动画的影响。
尤其是时下接受日、美动画成长起来的大批年轻人,在学习过程中总是会受到日美动画的影响,进而模仿日、美等国的动画形象。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由于国家片面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视文化的创新,二是由于长期以来的教育弊端造成的动画人才的缺乏。因此,只有改变动画教育的现状才能从根本上开启民族动画的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