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图书资产管理范文

图书资产管理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图书资产管理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图书资产管理

图书馆中无形资产的管理

任何一个单位都有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但是很多管理者都对看的见的有形资产比较重视,往往忽视了无形资产的管理。无形资产相对于有形资产而言,虽然不是实物,也没有货币形态,但却是有增值效益的特殊资产。图书馆作为非常典型的无形资产机构,其无形资产的价值不可估量。因此,图书馆必须重视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促进图书馆的发展。

1图书馆无形资产的价值

图书馆具有公益性,图书馆是要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图书馆发展经济的主要目的是更好的为大众服务,因此,有别于其他盈利性机构。虽然无形资产没有依附于实体,但是它的价值和有形资产一样分为内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个部分[1]。内在价值就相当于商品的本身价值,是由智力劳动创造出来的价值。交换价值就是图书馆可以对无形资产进行买卖交易,一般交换价值会高出其内在价值。

2图书馆无形资产的类型

2.1知识产权类知识产权是指人类的智力发明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创造性成果权利和识别性标记权利。主要包括著作权、商标权和域名所有权等[2],图书馆的知识产权主要以版权为主,是图书馆无形资产的一种重要类型。

2.2特种权利类特种权利类主要是针对某些特殊的无形资产,例如对图书馆内所藏作品的合理使用权、对特殊文献的收藏所有权和对公益捐款的优先接收权等。

2.3人力组织关系类人力组织关系类主要包括在人力选择上的无形资产,例如员工的学历、经验、知识、工作技能,此外还有图书馆的网上合作资源,图书馆和政府部门的人脉关系等。对这些资产进行合理的管理能够使这些资源不断的升值。

2.4其他综合类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的历史、获奖情况、内部文化和地理位置等,都属于图书馆的无形资产[3]。

继续阅读

学院财产管理员个人总结

一、政治思想: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理论;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业务学习,自觉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教师法》,认真履行小学高级教师职责,认真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各项条例。

二、工作态度:本年度本人担任固定资产管理、库房物资管理、日常办公用品采购、完成后勤事务性任务等项工作。在工作中本人认真履行小学高级教师职责,在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爱护学校财产,勤俭节约的好品质。

三、业务水平:作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员,本人积极参加区财政局和区教委对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员的各项培训;认真学习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业务知识;认真学习《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区中小学、幼儿园及教育系统其它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等文件,并在工作中认真落实文件精神。年北京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和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中的小学规范化工程对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员提出了新要求,新形势要求管理员既要熟悉各学科教学仪器、办公设备、图书等资产的配置标准,又要熟悉固定资产的日常实物管理业务。固定资产管理员岗位职责要求管理员通过管理软件对学校固定资产实施管理,要求管理员通过软件为各级政府对教育投入,为学校领导改善办学条件提供数据支持。本年度本人一如既往刻苦钻研《北京市中小学办学条件管理系统》、《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系统》、《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动态管理系统》等三套资产管理软件业务,为科学、规范管理校产奠定基础。

四、工作业绩:做好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要求负责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固定资产管理员要在学校固定资产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与财务部门、技术部门及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对学校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维修和使用维护。在教委装备站领导、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同事们的团结协作帮助下,本人本年度完成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本年度年9月,根据区教委年48号文件和年6月区教委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员培训精神,我校实现了对学校固定资产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落实。明确了在学校固定资产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的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员和实验室设备管理员、图书室管理员、后勤资产管理员等归口管理员的岗位职责分工。落实了区教委装备站《关于规范教育系统固定资产手工帐目管理工作意见》和《关于规范教育系统固定资产出入库手续管理工作意见》。建立了规范的教学资产、图书资产、办公资产三大类十二小类手工明细帐,完善了以各种方式增加、减少的固定资产的出入库手续。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框架初步确立并投入运转,为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和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办学条件达标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

2、本年度与教学资产、图书资产、办公资产等归口管理员合作,接受了北京市教委新农村建设折子工程的市级调拨资产和办学条件达标建设调拨资产,完成了对所接受资产的清点、验收、核对、入库,为登记上账打下了良好基础。

3、本年度年11月完成了对办学条件软件数据核实。核实录入了学校占地、单体建筑、各类用房、图书馆、体育运动设施、教职工信息、班级建设等相关信息。核实录入了新增、减少资产。基于数据录入准确、各类用房分配合理,在学校办学条件软件初步测评中得分居六所直属校第一名。为学校办学条件正式评估达标奠定了基础。

4、本年度年10月在《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动态管理系统》中建立了帐套,完成了对使用部门、使用人员、存放地点的基础数据维护,完成了现有资产分类录入,为对校产实施卡片动态管理奠定了基础。

继续阅读

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治计划

一、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镇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提高使用效益,根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及其它有关规章制度,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固定资产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镇政府统一领导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镇财政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归口管理工作,各行政事业单位负责本单位的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条凡符合固定资产管理标准的,不论其形成形式,都要纳入管理办法范围之内进行管理,资产管理工作主要有资产的购置、调拨、使用、变价、报废等方面。

二、资产的范围、分类与计价

第四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为固定资产:

1、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的。

2、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

继续阅读

教育部门固定资产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幼儿园和直属单位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部联合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和财政部颁发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结合我局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固定资产是学校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物资基础。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必须建立一支稳定的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完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推动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和节约、有效使用;防止固定资产流失。

第三条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包括:固定资产范围、分类和计价的确定;固定资产的购置、调配、使用、处置、统计报告、监督检查;固定资产的帐务管理等。

第四条我局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实行“统一政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第五条学校作为固定资产的占有、使用单位,要设置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明确职责。校长是本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本校固定资产的管理负有全面的管理责任。学校成立以分管校长为主任,由各职能处室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固定资产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资产管委会),负责全面领导、协调并部署全校有关固定资产的具体管理工作,并配备固定资产专管员。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上级有关固定资产管理的规定,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本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具体办法;

继续阅读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方面1.基础工作薄弱,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事业单位一般都是由后勤部门或办公室管理实物资产,财务部管理账务,造成资产管理部门不了解账面情况,财务人员又只了解账面情况,存量不实,账实不符等现象就很容易出现。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又体现在资产采购部门往往身兼几职,采购洽谈,合同签订,资产验收,发票报销等均由一个部门或一个人完成,缺少必要的监督环节。单位财务部门仅凭发票入账,和资产管理部门难以形成相互合作,相互制约的有效内控机制。2.分类制度不合理,分类标准不统一目前很多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是不统一的,有的是按11项来划分固定资产的,分别是:土地、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设备、电子产品及通讯设备、仪器仪表计量标准用具及衡器、文艺体育设备、图书文物及陈列品、家具用具及其他类。有的是按六类来划分资产的,分别是: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还有的单位是以自己划分的标准来管理的。标准间没有对应的转换说明,有不同的要求,就要重新做或执行几套标准,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在界定上也有一些模糊,在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的划分上一般是以价值来划分,没有统一的标准,在财政汇总录入时再对自行划分的固定资产按要求进行再次划分,造成工作的重复。

(二)管理层方面1.管理层重视不够。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和货币资金在本质是一致的,只是存在形式上的差异。但是由于固定资产在购买时一次性摊销成本,使用过程中不再计提折旧。造成管理层更看重货币资产,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管理不够重视。2.“重购置,轻管理”长期以来,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一直很薄弱,单位由于在评定资质,项目要求等方面的原因,对固定资产的购置很重视,而购买到的资产往往疏于管理,由于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购置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和项目预算费用,决策者对单位的固定资产总体缺少动态认识,造成盲目争取投资,扩大规模。造成重复购置,效率低下。

(三)人员方面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都是由财会机构兼管,由于专业的限制,管得很不到位,限制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完善和管理效果的提高。另外有部分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对部分物品是否应记入固定资产难以区分。

二、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内控制度,加强监督机制1.购置固定资产时,合同的洽谈应有两人以上参加,合同签订时批准人应与执行人分离;固定资产的验收人应与领用人分离。2.使用过程有变更要及时登记,及时入账,建立使用固定资产的责任制度,要及时发现漏洞进行补救。处置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报批,对残值的回收要有账可查。3.做好定期不定期的盘点工作,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按规定做好账务工作。

(二)统一分类标准,合理界定资产化标准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对固定资产的分类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分为六类,分别是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并对每一类资产内容进行了明确和细化,并扩大了固定资产的范围。各单位应在充分学习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同时对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重新的划分和界定,在日常核算及资产管理两方面运用新的标准及界定。统一标准,杜绝重复工作。

(三)严格预算制度,提高管理层意识事业单位每年均会对资产购置资金进行合理化的预算,审批前要会同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作全般考虑,审批后要从严掌握,不能超预算购置资产,各部门要调剂使用现有资产,尽量避免浪费和重复购置。实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管理,要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将固定资产的购置、处置、报废等各项业务通过信息系统加以反映,而不是仅事后进行录入,将事前审批,事中使用,事后监督统一起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提高管理层重视程度,建成单位负责人,分管领导,实际责任人三层管理体制,责任到人,落实考核责任制,促进管理层对固定资产的重视程度。

继续阅读

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探讨

摘要:

根据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及折旧的管理规定,结合高等院校实际情况,指出西部部分高等院校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及核算中仍然存在的若干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导致的后果,并提出了做好高等院校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相应措施与办法。

关键词:

高校;固定资产;核算

高等院校财务核算应该遵循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我国当前执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2013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中,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变动比较大,虽然新会计制度已经执行两年多,但高等院校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遗留问题还比较多,情况也较复杂,部分西部高等院校甚至还没有完全执行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面专门谈谈高等院校在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搞好固定资产的管理及核算工作。

1单位固定资产价值标准与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不完全一致

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的分类进行了调整,总的来说分为以下几类:1.房屋及构筑物;2.通用设备;3.专用设备;4.文物、陈列品;5.图书、档案;6.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部分固定资产价值标准也有所提高,通用设备提高到1000元、专用设备提高到1500元。可近来发现,部分西部高等院校仍然沿用以前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并没有执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固定值产价值标准。

2单位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工作是高等院校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短板

继续阅读

高校科研经费全成本核算探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国家对科研经费的投入量逐年增多,高校在社会生产各个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近年来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出现若干问题,高校现有的管理模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需要。因此,优化高校科研经费成本管理,提高高校科研成本核算水平,已经成为各高校面临的巨大挑战。为研究高校科研项目全成本核算问题,首先对科研项目间接成本对象进行多属性分析,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高校经费全成本核算综合模型,进一步用实例分析验证该模型的实用性。该模型考虑科研项目众多复杂因素,科学合理地进行间接成本核算,同时该模型支持属性扩充、数据调整,可以适应不同高校的全成本核算工作。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全成本核算

一、高校科研经费全成本核算综合模型构建

(一)高校科研经费全成本核算高校科研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指研究过程中发生的与科研项目直接相关的费用,如设备费、材料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等,其易量化,操作简便。而间接成本是指研究过程中发生的与科研项目无直接相关的、无法在直接成本中开支的,由教学活动和日常科研共同分担的成本。高校科研经费间接成本核算难[1],已经成为高校科研成本核算的棘手问题。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分摊方式复杂。每项费用消耗主体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产生的单位部门提供的服务内容也不相同。二是构成复杂。间接成本既包含固定成本,又包含变动成本[2]。全成本核算包括成本要素的全面核算和全过程的成本管理。高校科研项目的全成本主要是以成本为计算对象,计算期间为整个科研项目研究期间,成本计算空间的构成是科研项目研究活动的范围,其不仅包括科研项目直接发生的费用,还包括科研开展过程中高校发生的管理费用。在模型构建[3]中,紧紧抓住一条线——影响科研成本的一切因素均是成本管理的范畴来计算发生的成本费用。科研项目研究包括项目审批、研发、结题验收三个阶段,高校科研经费全成本核算中间接成本的复杂性和隐含性,使得无法正确计算出间接成本,全面科学核算高校科研项目的间接成本,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4],从间接成本产生单位的特点和消耗的主体,可以将间接成本分为五个部分。信息辅助费用和资产管理费用的产生对象一般是有形资产,很容易量化成本的消耗量,可以借助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信息辅助费用主要作业为信息化中心和图书馆,其作业动因为终端数量和借阅次数;资产管理费用的主要作业为资产折旧、运行维护、资产管理,其作业动因依次为使用面积数、使用时间数。绩效支出与劳务费的性质相似,相关数据可以直接从高校财务核算系统中获取,用直接成本进行核算。而行政管理费用和院系管理费用主要是人力资源的消耗[5],如果运用作业成本法来核算,缺乏可靠性。项目经费额度、项目类型等级、学科性质、研究年限四大属性对间接成本的消耗有着重要的影响,各部门应综合考虑这四大属性,结合实际情况,以该指标对间接成本进行分摊。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出科研项目间接成本的分摊模型,根据项目变化,调整权重,不断扩充属性,科学进行间接成本的分摊处理。如表1所示科研项目属性权重数值[6],其中Yijk表示项目j的k属性值在i费用单位上分摊间接成本的指标权重,各指标的设定应尽可能避免传统经费额度分摊方法的缺点,根据实际情况调节现有属性的指标值,或在此基础上增加指标。

(二)高校科研经费全成本核算综合模型构建科研成本的完全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C为科研项目消耗的完全成本,DC为科研项目消耗的直接成本,IC为科研项目消耗的间接成本。

二、高校科研经费全成本核算综合模型的应用

将本文构建的高校科研经费全成本核算综合模型应用于江苏省A高校2016年科研经费全成本核算中。A高校共有24个学院,实验室共80个,其中校级实验室10个,院级实验室13个,校园占地面积2822亩,建筑面积128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6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藏书305余万册,电子图书173余万册。科技处、财务处、图书馆和网络中心2016年产生的实际支出依次为957.84万元、758.87万元、267.84万元、563.47万元。

(一)科研项目直接成本的核算科研项目1、2、3在2016年可直接追溯的直接成本分别2.7万元、45.8万元、110.5万元。在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人工成本,可以采用人工在该项目投入时间比例与个人工资额度进行相乘,从而计算出人工成本[7]。项目1、2、3课题组的人数分别有3、5、8人,根据他们在课题项目研究所花的时间比例跟工资值(年薪)进行相乘,然后进行加权计算,得出分摊到项目1的职工薪酬=8.9×50%+8.4×40%+6.5×50%=11.06(万元),依次可以得出分摊到项目2的职工薪酬=8.8×50%+8.5×40%+6.7×50%+9.0×50%+9.73×30%=18.60(万元),分摊到项目3的职工薪酬=8.9×50%+8.4×40%+6.8×50%+9.0×50%+9.8×30%+6×50%+6×50%+9.62×50%=29.46(万元)。综上所述,可以得出DC1=13.76万元,DC2=64.37万元,DC3=139.96万元。

继续阅读

高校固定资产使用绩效预算管理探析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摘要:

长期以来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一直存在与预算管理脱节问题,并引发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在2015年新预算法提出的原则和要求下,建立与固定资产绩效相结合的预算管理模式,将固定资产使用绩效纳入预算管理的范围,以达到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和资源优化配置,将成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校;固定资产;绩效;预算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预算法》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相较于旧预算法,新预算法首次将绩效管理以法律的形式融于政府收支行为明确将“提高预算绩效”列入预算草案及预算执行情况审查结果报告的内容,并补充规定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对预算支出情况开展绩效评价,预算编制应当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预算支出标准和要求,以及绩效目标管理等规定,根据其依法履行职能和事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存量资产情况进行编制。与传统预算管理方法不同,预算绩效管理将绩效理念融入传统预算管理流程中,包括预算编制、执行、过程监督、结果评价等,是一种动态的管理方法。高校属于基层预算单位,经费来源主要为财政拨款,高校固定资产的形成主要是公共财政预算分配的结果。按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就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固定资产利用的最大化。因此,建立与固定资产使用绩效相结合的预算管理模式,实现存量与增量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是高校管理固定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的有效途径。

1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高校固定资产是学校进行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物质保障,目前高校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普遍停留在看帐管资产的静态管理模式,其主要特点就是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脱节,财务部门主要对固定资产的价值进行核算,总务处、后勤管理部门、图书馆、科研处、实验管理处实行对固定资产实物的归口管理,具体使用和占有部门又在各科室、教研室和实验室。这样造成固定资产管理的多头交叉管理,但又无专一统筹管理部门,从而导致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现象。从近几年财政部门加大对国有资产清查的力度来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家底不清、账实不符的问题普遍存在,购置资产的不合理,报废手续的不齐全,随意处置资产,导致固定资产严重浪费,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