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体育科学论文范文

体育科学论文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体育科学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体育科学论文

体育科学研究教课的实践性教学研究

一、“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以理论讲解、课堂作业和期末考试来评价成绩,使学生处于为应付考试而学习的被动局面,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使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出现不同程度的科学研究方法问题。

1.学位论文大量抄袭,研究方法错用、误用和滥用现象严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是评价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科研方法,设计和完成科研工作的一个综合表现。体育专业学生普遍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及意义认识不足,其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过于简单,对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写作内容了解不全面。加之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答辩及成绩评定标准过于宽松,个别教师的责任心不强等原因,多数本科生毕业论文大量抄袭原著文献,将教科书的内容、网上下载的文章和已毕业学生的论文等资源作为毕业论文的内容。在本科生毕业论文调查中发现,采用文献综述和总结性评述类的约占51.2%,通过课题设计,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撰写的有价值的论文很少。由于本科阶段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不足,使体育专业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学位论文也存在研究方法上的错用、误用和滥用现象。对此,我们必须深刻反省,用科学的态度审视体育科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2.投稿论文选题不当、写作格式不规范。投稿论文是研究者将科学研究成果公开发表的一种形式。与学位论文相比,其审查通过的标准和条件会更加严谨、更具科学性。在投稿论文中因存在选题不当、题目大而空及写作格式不规范等问题,使体育学术期刊对稿件的录用率低至10%,体育类核心刊的录用率更低仅为5%左右。而且,不仅是体育专业学生,甚至体育专业领域的教学与研究人员中也存在应用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类似缺陷和不足。

3.申报的科学研究课题缺乏新意、理论依据不充分。目前,各级体育科学研究课题的种类及数量不少,但由于课题申请者所掌握的国外文献不足、信息交流少、学术视野窄、不了解各学科前沿动态、选题仓促及科学研究方法不当等原因,有不少选题重复、内容缺少新意、理论依据不充分、实践价值和经济效益不高等现象。这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体育科学研究的课题设计质量须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4.体育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的评价不高。科学研究能力反映一个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能力,也是评价高校教学工作与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汪元榜对全国部分高校体育专业本科生、教师及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及体育教师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的满意度均达到70%以上,而对科研能力的满意度还不到34%。本科生认为自己科研能力好的只占11%,近90%的学生对自己的科研能力不满意。这说明,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

5.课程内容严重老化,开设的时机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目前,我国22所综合性大学的多数体育专业研究类课程开设时间较晚,除几所学校在三年级第一学期之外,普遍都在三年级第二学期或者四年级第一学期才开设科研方法课。而且教材内容严重老化,主要罗列各项内容的一般操作方法,还达不到技术的层面,可参考的专著和书籍也少。最为明显的是,在国外作为科学研究方法的经典专著,体育专业研究生及体育科学研究者必读的Thomas和Nelson合著的《ResearchMethodsinPhysi-calActivity》一书,自1985年以来已第4版,而国内还未见该著及相关内容的翻译与报道。以致对国外前沿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不充分,体育科学研究很难与国际接轨。

二、实践性教学过程

继续阅读

高校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一、申报条件及范围

1、申请者须符合《*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第七条前三项基本条件:(1)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事业心强,作风正派,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相应的组织协调能力;(2)多年从事科研工作,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博士学位并受聘担任副高级及其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自然科学领域申请者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年1月1日以后出生,特别优秀的可放宽到*年1月1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申请者年龄不超过45岁(*年1月1日以后出生),身体健康;(3)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广,对本学科某些领域具有较深入的研究,对学科发展有较强的预见性,能够准确把握学科发展方向。

根据我省高校实际情况,经研究将第四项修改为:4、近5年取得较好的科研业绩,同时具备以下条款中的两个条款:(1)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或主持省级项目2项。(2)在本领域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第一作者),其中自然科学论文被SCI、EI收录3篇以上;人文社会科学在本学科领域的权威性期刊发表3篇以上。(3)出版一部学术著作(第一作者)(4)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励,其中国家级奖(包括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前5名;省级一等奖的前3名、二等奖的前2名。(5)发明专利的第一发明人或审定品种的第一主持人。

2、申请者所在学校必须承诺匹配所要求的资助经费(不低于1:0.5)。

3、各单位要坚持公开遴选、择优推荐的原则,坚持人才、平台(基地)和项目的有机衔接,适当向重点建设的创新平台(基地)倾斜。

4、申请者限于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已获得“燕赵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首批“*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者不得再申请本计划。

二、申报领域

自然科学按照如下19个领域归口申报:

继续阅读

体育社会学论文合作研究

一、文献调研与数据处理

(一)文献调研笔者经过检索CNKI全文数据库发现,当前国内对于合作研究的成果较为丰富。研究的内容集中在某一领域的合作论文比例、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地区合作等方面,郑海燕对1995-2004年SSCI与A&HCI收录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进行合作研究,重点探讨了中国学者与国际学者合作研究的概况;侯钰与胡小元以《美国国家科学院汇刊》为样本数据来源,从作者合作、国别合作的角度统计分析了科技期刊论文的合作概况;金炬等综述了近30年发表于《科学计量学》期刊的关于科技论文合作研究的计量学方法,并对国际科技合作文献计量学的研究特点进行了分析;李凯旋等对2001-2006近6年发表于《情报科学》的合作论文中的作者进行研究,构建了一段时期的作者合作网络;栾春娟与姜春林以2006-2007两年中国SSCI论文信息为来源数据,统计分析了中国SSCI论文与国际合作的概况,构建了合作图谱;安美荣等从合作度、合作率以及合作方式的角度对我国17种图书情报领域核心期刊的作者合作概况进行统计分析;朱唯唯等基于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0-2004五年数据,对我国体育学的作者合作、机构合作进行了概况分析;任亚肃与段京肃基于CSSCI2000-2004五年数据,对我国新闻传播及相关学科的作者合作、机构合作概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方法上,国内学者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数据统计、合作图谱构建等。综合起来笔者发现,目前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集中在新闻传播学、医学、体育学、社会学、法学、图书情报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对于体育人文社会学尚为鲜见。同时,虽然各别研究中涉及到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地区合作等内容,但是并没有将它们综合起来进行分析研究,同时上述研究大多数集中在基于数据统计的概况分析上,并没有形成深层次的分析研究。在数据来源上,当前已有的研究成果中,所涉及的数据来源较为陈旧,其来源数据的年度跨度不长,一般为五年左右,因此并不能展现出近期最新的领域合作研究状况。基于此,本文采用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2至2011年的数据,力图从合作概况、作者合作、机构间合作以及地区间合作多角度入手全面展现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近年来的合作研究状况,并对其与体育学和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些指标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近一步深入评价当前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合作研究水平。

(二)数据检索与处理本文选取了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为数据来源,为了选出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我们选取了“体育社会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大众体育”、“体育文化”、“体育消费”、“体育休闲”以及“体育经济”等反映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领域的主要关键词,以及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涉及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的分类号“G811.4”、“G812.4”、“G807”、“G812.7”、“G812.9”、“G89”以及“G80-05”等,对CSSCI进行了检索,获得2002-2011年十年间满足以上检索条件的9127篇文献。除此以外,为了对比体育人文社会学与其母学科体育学的合作状况,我们还检索并统计了体育学合作论文。为了分析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合作研究状况,我们从获取的文献中筛选出合作论文,并按每篇文章的合作人数分别统计,并提取出每位合作作者的所在机构(注,当一位作者标注多个机构时,仅以第一机构为统计对象),再根据机构所在地进行地区划分,以便进行跨机构跨地区合作的统计分析。在进行合作数据处理时,我们将每一篇文章作唯一标示,统一文章的作者有这个唯一标示联系在一起,同时对作者的机构进行规范处理,即统一名称、标注机构类别、标注地区信息。最后再将处理好的数据用相关软件进行统计,分别产生合作概况统计数据、机构、机构类别、地区等合作统计数据。

二、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合作概况与对比分析

作为跨学科的体育人文社会学,合作研究应该是该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式,它可以将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引入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领域。因此,我们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合作概况分析可以了解该领域的合作状况,再通过与其他领域的对比,可以发现体育人文社会学合作研究的优势和问题。

(一)概况分析从我们查阅的数据来看,体育人文社会学是体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每年体育学期刊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论文属于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分析该领域的合作状况也可窥视体育学领域合作研究的一角。表1给出了2002-2011年CSSCI中收录的体育人文社会学合作论文及相关统计数据。从表1中我们可以发现,十年来,CSSCI收录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历经了不断增长之后,又迅速下降的过程,合作论文的变化则有一定区别,从2002年以后的不断增加到2007年的微降后,经过两年的上升,2010年后又迅速下降。如果排除掉CSSCI对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收录数量变化的因素来考察其合作论文比例,我们同样可以发现该领域合作论文比例存在着波动上升后又迅速下降的过程。综合考察近十年的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合作比例,应该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最低年份的2002年也达到了47.78%,2009年达到了最高点61.87%,十年平均论文合作比例为54.67%,相比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合作比例(32.8%[13](P.1023))高出很多,这表明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的合作研究远高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平均水平。

(二)对比分析为了比较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合作状况在整个体育学领域的表现,我们专门对CSSCI收录的体育学论文的合作情况也进行了统计,以帮助我们进行对比分析。表2列出了2002至2011年CSS-CI收录的体育学其他二级学科(排除了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与合作论文的统计数据。由表2数据显示,CSSCI收录的体育学其他二级学科论文数量在这十年中历经了下降(2003年)、上升、再下降(2007年),然后又经历了上升(2008年)下降(2009-2010年)再上升的过程。其合作论文的数量和比例变化也呈现多次不断上升下降的过程,但合作论文所占比例变化波动则不如数量变化频繁。图1为体育学其他二级学科和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合作论文各自所占比例的对比图。将表1和表2中的数据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体育学其他二级学科论文的合作论文比例要高于体育人文社会学10个百分点左右,从年度的数量比例变化来看,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区别所在,2003年体育学合作论文比例在下降,但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则在上升;2006年至2010年两者的变化几乎都成反向变化;从最近的两年看,两者的合作比例都在下降,但明显看出形成“剪刀差”的态势。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体育人文社会学的论文合作比例始终低于体育学其他学科论文的合作比例,平均差距为9.98个百分点,最大差距年份在2007年,达到16.65个百分点,最小差距出现在2009年,只有4.01个百分点。虽然我们不能确定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合作差距,但是我们推测这与人文社会科学相对体育学学者来说易于接受和拥有这类知识以及体育学其他学科的研究所涉及的医学、心理学、生理学等需要他人引入有关,同时可以肯定,如果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仅仅局限在体育学领域,则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一定不会产生突破性进展。

三、作者合作研究模式分析

继续阅读

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

1研究方法

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范式中的问题不可避免地会在该学科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中展现,越是那些“习惯性”的问题越有可能在较多的学位论文样本中被发现;而某些存在弊端但得到“普遍认可”的写作模式只有通过与其他学科专业的比较才能甄别。鉴于近年来体育人文社会学在方法论和研究旨趣上与社会学趋同,而后者的积累要雄厚得多,所以我们选取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作为分析的参照。这一比较研究的思路在理论上面临的质疑主要有2个方面:1)社会学与体育人文社会学是2个不同层级的学科,按照目前的流行观点,社会学是法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而体育人文社会学是教育学门类下的体育学的二级学科,两者既然不在同一层次,当然也就没有可比性;2)社会学是一门社会科学,而体育人文社会学涉及了哲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非社会科学的领域,两者的性质大不相同,放在一起比较不免有“鸡同鸭配”的味道。我们承认,这2种质疑从学科体系的角度而言是非常有针对性的,但是本文的关键着眼点不是“学科”,而是“专业”,要比较社会学和体育人文社会学2个不同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论文的写作范式,从而为提高体育人文社会学乃至体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寻求依据。

本文分析的基本单位是硕士学位论文,这些论文的写作范式毫无疑问会受到学科领域划分的限制,但没有理由认为它们也遵循着学科层级化、属地化的主观逻辑。一篇“典型”的硕士学位论文,在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上要符合该学科、专业认可的“模式”,在研究主题上受“学科”的影响更大;而在研究方法上,跨学科的联系和共性凸显已被大量的研究证实。比如,在“学科性质”上被视为截然不同的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和运动人体科学,在各自的硕士研究生专业的学位论文中运用频数最高的前3种研究方法趋同:体育教育训练学论文是调查法、文献法和数理统计法;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是调查法、文献法和数理统计法;运动人体科学论文是文献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民族传统体育学论文是调查法、文献法和逻辑分析法。社会调查方法在所有4个专业中均占据了基础性的地位。本文分析的主要内容正是写作风格、研究方法等,这些内容完全具有跨专业的可比性。另外,比较研究对象的选取首先要服从的是研究主题和实际工作的需要,而非对象自身“标签化”的属性,那些选取了在“学科性质”上看似“不合适”对象的比较研究在学界并非个案,单从中国期刊网检索的结果看,就有成百上千篇。本文从提升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学位论文质量和培养水平的实际工作角度出发,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想法,以学术积累相对雄厚、研究方法较为成熟的社会学作为参照,对社会学和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的硕士学位论文进行抽样分析,以揭示后者中的问题和不足,这种研究设计有较充分的、合理性依据。

资料搜集方法如下:以中国知网“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为资料来源,检索“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2009—2011年的论文,每年的检索结果按照“下载频次”排序,然后搜集下载频次最高的前100篇论文(下载频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篇论文的受关注程度和影响力,下载频次越高的论文写作模式越有可能在学界流传),3年共搜集300篇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再按照相同方法搜集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300篇,共计搜集600篇硕士学位论文。笔者制定了一份包含30个变量的编码表,在经过反复讨论和试用之后开始正式编码,编码后的信息用SPSS19.0统计软件录入和处理。资料搜集、编码、审核和分析的时间是2012年6月15日—10月15日。在搜集论文中,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来自41家培养单位,社会学论文来自52家培养单位。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指导教师为教授的170篇、副教授的58篇、未标注职称的72篇;社会学论文指导教师为教授的200篇、副教授的61篇、未标注职称的39篇。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的平均下载频次是337.92次,社会学论文的平均下载频次是358.31次,t检验显示无显著性差异。

2结果与分析

2.1论文篇幅比较就人文社会科学类的论文而言,篇幅代表了资料的丰富程度和作者的工作量。一定的篇幅是高质量论文的必要条件。在不考虑装订、排版等细节的情况下,用论文正文(从前言到结尾,不包括摘要、目录、致谢、参考文献以及各种附件)页数代表篇幅大小。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篇幅的平均值是39.72页,而社会学论文是43.56页,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在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中还发现大量用文献述评和重复琐碎的数据图表“填充”篇幅的现象:有些论文不是从主题出发有针对性地与前人研究对话,而是划分几个小专题,将前人文献(通常是摘要)简单地罗列在文献述评当中,这样就会占据大量篇幅;有些论文提供了数据表后,再附上用相同数据绘出的图,又用文字将有关数据叙述一遍,导致重复。“研究结果与分析”部分应当是论文经验研究资料最为集中的地方,但是有不少体育人文社会学的论文该部分在全文中所占篇幅过少。

2.2研究类型比较若按照基础理论和应用对策划分研究类型,则300篇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有297篇属于后者,相比之下,社会学论文中只有140篇属于后者(P<0.01)。体育人文社会学过于偏重应用对策研究的倾向十分明显。这一点与学界已有研究结果一致。有研究认为,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不仅“现状调查”研究过多、缺乏深度分析,而且证明研究多、反驳性研究少,总结研究多、预测研究少。重应用对策、轻基础理论的问题不仅在硕士学位论文中常见,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不少见,导致“对理论的重视不足”“多学科理论选取无原则”“学科隶属不清”“理论引述不合理”“忽视基本理论假设”“不重视理论概念的界定”“缺乏理论框架”“理论回归不足”“欠缺理论升华能力”等问题。在应用对策研究上的热衷表现了对现实和社会需求的重视,这是值得肯定的;但轻视基础理论研究是不可取的。学位论文研究不同于社会相关部门的课题,后者通常是实用取向的、关注实践操作,而前者必须建立在“学理”的探讨之上,而学理探讨不可能绕开理论“关怀”。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在规定的学士、硕士、博士3个级别学位的学术水平要求中,“基础理论”都被置于首位,而且随着学位级别的提升,对基础理论掌握的要求也从“较好”提升到“坚实”和“坚实宽广”。如果将学位论文作为考核学位申请者学术水平的主要依据,应用对策研究则很难体现基础理论掌握情况,特别是体育人文社会学中的很多应用对策研究只不过是调查报告而已,理论基础十分薄弱。与应用对策研究的偏好相适应的是论文中对策内容的突出:在300篇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有241篇有着独立的“对策(或建议)”部分,而社会学论文中只有139篇(P<0.01)。许多所谓的“对策或建议”就是“引起重视、加强管理、搞好宣传教育、提升自觉性”等空话、套话,并未经过深思熟虑,更未进行任何实践探索和检验,甚至与论文中研究结果严重脱节。

2.3论文结构比较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最流行的结构由如下几个“标准”模块构成:1)前言(用来导入研究问题,说明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等);2)文献综述(用来述评前人相关研究);3)研究对象与方法(用来介绍研究设计和研究过程,有时被硬性地分成“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个独立部分);4)研究结果与分析(用来描述研究的主要发现,并进行一定的分析探讨);5)结论(对研究发现进行概括);6)对策与建议(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设想和措施,时常和结论并为一个部分);7)声明与致谢(用来向那些对本研究提供帮助的人表示谢意);8)参考文献(有的论文还分成“引用文献”和“参考文献”);9)附件(可能附加一些调查问卷、访谈提纲、访谈记录、数据统计结果和重要文件等)。我们将这种论文结构称为“常规结构”,它明显模仿了自然科学的实验报告等文体,具有格式统一、思路明了等优势;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思维自由、理论创造和文学造诣,消解了学科的“人文”特性。在300篇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有295篇是常规结构,社会学论文中则有247篇是常规结构,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

继续阅读

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思考

1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能力的基本构成因素

根据对专业核心能力的解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能力的三个基本构成因素是:(1)专业核心能力的内在性。这是食品专业学生必定要掌握的不同于其它专业的专业能力,主要是掌握食品的生产工艺、品质控制等能力,并通过自身不断学习、知识积累和创新,根植和依附于学生个人,伴随其从事专业工作的全过程。(2)专业核心能力的延展性。可以确保学生能在食品专业的不同层次和方向找到其合适的位置,这是建立在专业基本能力基础上的,能使学生在不同方面可以有所发展的能力。对食品专业学生而言,可以体现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产品营销、教育教学等方面。(3)专业核心能力的独特性。主要从三个方面来体现,第一是培养目标定位,比如我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实基础、重应用、强能力、有特色”,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为核心,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基于区域性、行业性需求,培养实践能力突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第二是服务面向定位,以区域社会经济需求和就业为导向,构建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我校的食品专业服务面向定位是根据安康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富硒的特点,在确定核心能力时,必然考虑生物资源利用和富硒食品开发。第三是学校办学特色,我校根据所处区位的特点,确立了“立足秦巴,服务基础教育、服务三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在确定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时,突出服务于地方食品产业发展的需要,突出对当地特色资源,如茶叶、魔芋、绞股蓝,以及富硒食品的开发利用,通过科研带动教学,将科研的项目申报、研究过程、科研成果进入课堂,以此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地方经济。

2以专业核心能力为指引,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从培养方案的设计质量开始抓起,按照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以培养适应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兼顾学生长远的发展和就业的现实需要[4]。在分析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区域对食品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我校将课程体系结构采用“平台+模块”方式进行构建,平台分为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通识教育平台由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2个课程模块组成。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含人文社科类课程,以及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等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以及外语、体育等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均为选修,分为三大类: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艺术体育类,要求学生分别在三大类课程中选修课程修够学分。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了解人类文明和科学发展史,熟悉中国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基本的文学、艺术知识和修养;具备基础科学技术知识;初步了解现代社会、认识自然,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具有国际化思想意识,具备用先进的信息武装自己的能力。专业教育平台由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课程3个模块组成。专业必修课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如化学类课程、生物类课程、食品工程基础课程等,以及专业核心课程,如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分析、食品贮运学、食品工艺学等课程。这类课程是食品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构成食品专业核心能力的内在性。专业选修课程是为拓展学生专业知识面,构成食品专业核心能力的延展性。这类课程主要有功能性食品、食品实验设计、食品资源开发、食品生物技术、食品感官评价、市场营销、食品企业管理等。实践课程分为实验课、实习、专项训练和毕业论文(设计)四类。实践课程主要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转化应用能力。

3人才培养及特色

3.1围绕专业核心能力,构建课程体系

各种能力的获得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而能力的获得需要相应完善的课程体系去支撑[5]。在保证达到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合理设置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使其占总学时的34%,专业教育平台课程占总学时的66%,这样既能保证学生受到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现代科学基本知识教育,拓展知识视野,又能受到充足的专业知识教育,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把能独立开设的实验课从课内实验分离出来,作为独立的课程开设,并在实验课程中适当压缩验证性内容,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使实验课的目的进一步明确,可操作性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加强。除课内规定学分外,学生还必须通过参加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项目,获得一定学分方能毕业,以此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和素质。

3.2加强集中性实践环节,强化应用能力培养

继续阅读

素质建立论文:论体育指导员的素质建立

作者:张润红刘尚武单位:吕梁学院体育系

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素质构建

以新世纪体育发展的基本理念-“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教育大辞典》中定义的素质的概念为理论依据,结合社会体育指导员自身职业性质及特点,经过专家调查、筛选确定了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素质包括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职业精神和职业形象。道德素质(热爱本职工作、诚实守信、办事客观公正、做事讲求质量、服务热情周到、接受社会价值体系的评价)、知识素质(职业理论知识:专业基础知识、组织管理知识、公共基础知识、政策理论知识;职业相关知识:外语知识、计算机知识、劳动法规、社会心理学、安全卫生知识、环境保护知识)、能力素质(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健身指导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教学训练能力、社交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职业精神(敬业、专业、创新、协作、规范、责任)和职业形象(外在形象:干净整洁的整体形象、健康匀称的体魄、大方得体的举止、从容自信的语言;内在形象:健康向上的气质、独特的个人魅力、足够的亲和力、外向的性格、十足的自信心)。

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素质要素分析

1道德素质要素分析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其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随着现代社会专业化程度的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道德的好坏对其服务质量会造成直接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指导员对职业道德要素的认知比较全面,有604%的指导员都认识到作为健身指导员应该诚实守信、热爱本职工作、办事客观公正、做事讲求质量,但是也有48.92%的指导员没有意识到在健身指导的时候应该给予锻炼者热情、周到服务[5]。

2职业理论知识要素分析

指导员作为群众体育的重要人才资源,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必须掌握扎实的体育锻炼理论知识与方法、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从事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并有效地运用到实践当中去。调查结果显示,吕梁市指导员对职业理论知识的认知中,50.55%以上的指导员认识到了专业基础知识、组织管理知识和公共基础知识的重要性,753%的指导员没有认识到政策理论知识的重要性[4]。一名优秀的指导员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才有可能运用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进行职业技术技能的指导,并对锻炼者更好的组织与管理,为锻炼者提供更科学有效的健身指导服务,这样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就能在国家政策形势下得到更好的发展。

继续阅读

教师的信息素养的培育10篇

第一篇

1结果及分析

本文把教师的信息行为按其特征分别归入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三方面。

1.1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对待信息的思想、观点和态度的总和。强烈的信息意识往往表现为人们对信息敏锐的感受力、判断力和洞察力。这些能力使人能动地、自觉地对待信息,并有可能科学地识别、确定与自己需求相关的信息,从而组织有目的的信息活动。表1是研究样本的信息检索目的统计结果。从中可以看出:科研是高校教师信息检索的主要目的,其次是写作(包括写文章、报告等)和教学。而为了了解前沿、开阔视野而检索信息的教师只有50%。事实上,要了解学科的前沿和动态,更需要检索、掌握最新的相关信息。这说明部分高校教师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还有所欠缺。图1是教师访问图书馆网站的情况。我们知道,图书馆历来是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教师查找利用信息应该首选图书馆。但图1表明,有37%的教师只是偶尔访问图书馆网站,甚至有5%的教师几乎不看图书馆网站。也就是说,还有不少教师没有意识到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另外,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往往会主动通过电子邮件向教师推介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图2是教师对图书馆这种主动服务态度的调查结果。结果表明,虽然有15%的教师对这种服务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甚至有10%的教师反对学科馆员主动通过电子邮件向他们推介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但大多数的老师还是非常赞成这种服务方式。说明大多数教师比较重视获取有关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方面的信息。图3是教师对数字资源与纸质资源的偏好情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高校教师一般同时使用两种类型的资源,但近一半的教师比较喜欢数字资源。说明高校教师已经意识到,目前数字资源已经成为主要信息类型,在查找利用信息的时候必须以数字资源为主,兼顾纸质资源。

1.2信息知识信息知识是指一切与信息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这里主要考察教师对信息学理论的了解以及对信息源和信息工具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表2是研究对象常用信息资源类型的统计结果。从表中可看出,期刊是使用最多的资源类型,其使用率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的资源,其次是学位论文和图书。按常理来说,专利文献包含了90%的新技术,并且其中的70%只能在专利文献中找到,我们的研究对象又是工科高校教师,他们的科研方向主要是工程技术方面,因此专利文献应该是他们科研的首选资源。但调查结果并非如此,选择专利文献的教师比例仅为30.7%。同理,标准文献本来也应是工科教师利用比较多的文献类型,但调查结果也只有24.8%。这说明部分教师对各类文献的功能及作用掌握不透,或者对各类文献的获取方式及途径不了解。表3是教师查找信息遇到困难时,与图书馆咨询员交流途径的统计结果。表3明显突出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参考咨询的主要模式。从表中可看出,当教师遇到困难时,选择与咨询馆员交流的途径最多的是电子邮件,其次是电话、网上实时咨询或表单咨询,以及QQ或MSN,其他方式使用非常少,特别是短信只有一个教师选择。表4是研究对象获取信息主要方式的统计结果。结果表明:图书馆数据库和搜索引擎是教师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同时,专业网站也是教师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而现代图书馆人认为比较重要的文献传递(请图书馆员帮助获取),教师的认可率却很低,这一点可能与教师对文献传递这一途径了解较少有关;自行购买,以及与同行交流中获取信息反而获得较高的认可。在当今的大数据环境下,任何一个图书馆所收藏的信息资源都不可能满足所有读者的所有需求,因此,图书馆收藏的资源不能满足教师信息需求的情况时常发生。这时研究对象采取的措施如表5所示。从中可看出,虽然部分教师通过图书馆的文献传递服务满足自己的信息需求,但更多的教师是通过付费的方式或其他方式解决相关的问题。我们知道,现在各类图书馆之间都建立了强大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几乎能满足人们所有的信息需求。如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不仅整合几乎全国所有各类高校图书馆的资源,而且还与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等单位开展了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服务。通过图书馆的文献传递可以充分享受这些服务。可从表5发现,当图书馆收藏的资源不能满足要求时,通过文献传递获取信息并不是教师的首选,说明还有教师对图书馆开展的这类服务还不够了解。

1.3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检索、评价、分析、管理、交流,以及利用和创造信息的能力。表6是教师获取图书馆电子资源时遇到的主要困难调查表。从中可看出,语言是教师获取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主要障碍,其次是没掌握检索技巧。也就是说,很多教师还是感觉比较缺乏检索知识与检索技能。图书馆为了提高教师获取信息的效率与效果,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信息检索或数据库使用方面的培训或讲座,图4是教师对图书馆提供这种服务的态度。从图中可知,教师对这种培训或讲座的态度是喜忧参半。虽然根据表6我们知道,82.2%的教师认为获取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主要障碍是不熟悉检索技巧,但超过三分之一的教师居然认为这种培训或讲座可有可无,甚至9%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这表明有部分教师一方面认为缺乏检索技能,另一方面又不愿意参加提高检索技能的培训或讲座。当然从超过一半以上的教师认为有必要或很有必要开展相关的培训或讲座来看,大多数教师对提高自身的检索能力还是持积极的态度。表7是当检索到的信息太多太杂时研究对象所采取的处理方法的统计结果。结果表明:碰到这种情况时,大多数教师会使用一些检索技巧,不断缩小检索结果,提高检索精度,同时也希望得到检索技能方面的指导。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筛选、浏览信息方面存在误区,如花费大量时间逐个筛选检索结果、只看结果前两页。可见,虽然很多教师可能已经掌握基本的信息检索技术与方法,但要准、精、快地找到所需的信息,还需要进一步学习、掌握信息检索的相关技巧。

2结论

以上分析结果虽然是从广西科技大学三个学院的教师这一特定群体中得到,但由调查概述的分析可知,其结果有较高的可信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1)地方高校部分工科教师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没有养成通过检索、查找、利用数据信息来支撑自己的行为、观点的习惯。虽然多数教师比较重视获取有关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方面的信息,但还有相当多的教师没有意识到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多样化的服务对他们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作用。面对新的或不懂的东西,还有部分教师不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或者不知道到哪里、用什么方法去寻求答案。(2)有的高校教师不能根据科研课题或教学内容,准确定义和表述自己的信息需求。在需要信息时,不能根据需求的内容选择关键而有效的检索词,使自己的信息需求达到一个可控制的中心点。(3)大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数字资源目前已经成为主要的信息类型,在查找利用信息的时候能够以数字资源为主,以纸质资源为辅。但还有部分教师不能辨别各种形式的潜在信息资源(如图书、期刊、科技报告、学位论文、专利、标准、多媒体、数据库、网站、开放资源)的价值和不同之处,或者对各类文献的获取方式及途径不甚了解,不能选择有效的途径获取所需信息。(4)大多数高校教师对现代通信技术相当了解,当获取信息遇到困难时,能充分利用网络与现代通信技术与咨询馆员进行交流。同时也能充分利用搜索引擎获取所需信息。(5)虽然图书馆是高校教师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但高校教师对图书馆在网络时代提供的服务了解不够。当图书馆收藏的资源不能满足要求时,很多教师不会使用扩大获取途径的方法(如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开放存取、向专家咨询,等等)来获取所需的文献信息,而更多地通过付费的方式(如自行购买等)解决相关的问题。(6)高校教师还需掌握本学科主要和常用的信息系统及其功能特点(特别是现在很多系统都有个性化、智能化服务功能和模块,这些功能和模块对用户准、精、快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非常有意义)、基本的信息检索技术(如布尔逻辑检索、截词检索、限制检索、字段检索,等等)。(7)很多教师比较缺乏检索知识与检索技能,同时,大多数教师对提高自身的检索能力持积极的态度。但有部分教师一方面认为缺乏检索技能,另一方面又不愿意参加提高检索技能的培训或讲座,缺乏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主动性。(8)很多高校教师能有效地利用所获取的信息,但部分教师缺乏批判性地评估所获取的信息及其来源的能力,包括评估检索结果的数量、质量、准确度、时效性和相关性,以及信息检索系统或调研方法的局限性。当检索到的信息太多太杂时,虽然大多数教师会使用一些检索技巧,不断缩小检索结果,提高检索精度,但是相当一部分教师在筛选、浏览信息方面存在误区,如花费大量时间逐个筛选检索结果。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