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特色校园文化范文

特色校园文化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特色校园文化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特色校园文化

依托地域文化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探讨

摘要:将地域文化融入大学校园文化,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迫切需要,也是地方高校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的突破口。湖南文理学院作为湖南省高校转型发展应用型高校试点之一,大力推进地域文化进校园,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营造特色校园文化。

关键词:地域文化;校园文化;实践探索

一、引言

校园文化建设是各类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石,而如何打造属于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成为了现今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每所学校都存在于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为当地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做着贡献,潜移默化地受到当地文化氛围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在一个自我封闭的圈子内发展,呈现出极大的趋同性,与地域文化脱节,缺乏创造力。随着地方高校深度转型发展,学校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出现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这种“发展”的结果也给广大地方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地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在适应这种“发展”?将地域文化引进校园以之丰富校园文化、打造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氛围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答案。

二、地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积极意义。

1.将地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是衡量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成功的重要尺度。根据阿因考斯等人的研究经验表明,任何变革得以成功的唯一条件就是参与改革的学校要能够创造出适宜变革生存与繁荣的生态环境。将地域文化融入到转型发展的地方高校,从而形成极具地域特色和风情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形成适宜于高校转型发展的肥沃土壤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进一步推动和巩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2.将地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是地方高校转型持续发展的基石。融入地域文化的地方高校,其转型发展拥有坚实的基础,使其能非常和谐地融入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大潮,并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然而,没有地域文化支持的高校,其改革只能是肤浅的、暂时性的和形式化的。

三、融入地域文化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

继续阅读

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路径探析

一、建设具有职业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应遵循的原则

1.强化学生的职业观念。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与职业教育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感情,适时开展专业导航教育,组织开展与专业、职业发展相联系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和成就愿望。

2.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主要是对学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责任感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把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思想观念注入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3.突出行业特色。

在硬环境文化建设方面融入更多的行业文化内涵,如宣传栏、指示牌、走廊都标识行业领域的杰出代表;学生实习实验场所体现行业特色。在软环境建设方面,以课堂为前沿,以讲座、研讨为延伸,以活动为补充,将行业特色融入整个学习生涯。

4.渗透优秀企业文化。

继续阅读

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关键词:高校;特色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

曾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大学是优秀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主要场所,作为践行、承载和引领文化自信的大学校园更应该始终把文化建设作为立校之本。大学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的灵魂,是一所高校闪亮的“名片”,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助推剂,更是涵养学生文化底蕴的主要渠道。因此,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建设水平是当下回答“立德树人”以及“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些时代之问的有效途径。滨州学院创立于1954年(前身是北镇师范学校),2006年,为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立了飞行技术专业,成为全国第一家培养飞行员的地方高校,填补了山东省民用航空类人才培养的空白。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学校航空学科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水平,已经成为山东省高等教育的一张名片。学校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大学文化、社会服务等方面重视航空特色建设,倾力建设航空类学科专业,打造航空文化特色校园。[2]

一、高校特色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

教育家梁漱溟曾概括:“文化并非别的,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3]”,即生活的抽象、概括就是文化。那么,校园文化就是在特定区域(高校)由特定的人员(高校师生)在一段时间内经过工作、学习、生活等过程慢慢积累、提炼而形成的特定的文化形态,是高校全体成员共同创造、涵育的一种群体性的文化。[4]特色校园文化是近年来各大高校为适应社会发展所各自寻求的发展方向,着力突出办学“特色”,不走“千校一面”的寻常路,结合院校自身实际和发展愿景,挖掘自身文化资源,积极构建和打造“独特风格”的校园风景线。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是建设集时代特点、大学自身特色的优质校园文化,包括特色制度文化、特色物质文化和特色精神文化建设,三者彼此和谐统一,交响协奏,体现学校文化水平,自足的文化语境。有效的特色文化建设能够达到润物无声的作用,并将强力引导和凝聚师生,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因此,高校应当精心培育和大力宣传符合自身特色的文化资源,积极构建有品位、有活力的特色校园文化。

二、滨州学院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滨州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发展目标是建设以航空为主要特色的应用型大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变革,滨州学院适应社会和地方发展提出了建设以航空为主要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并列入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开放活校、和谐治校“五大战略”,校园文化建设成果显著,“航空”特色日益鲜明,人文精神浓厚。

(一)滨州学院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成果1.航空发展思路清晰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确立了“建设以航空为主要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描绘了学校未来发展蓝图。学校更名山东航空学院已列入山东省高等学校设置“十三五”规划。2.航空特色专业突出学校建有飞行学院、航空工程学院、机场学院、乘务学院4个航空类学院,航空类专业(方向)达到22个。建成波音737-300飞机教学科研平台,获批中国民用航空局CCAR-147维修培训机构资质,航空类专业实验室达到26个,仪器设备总值近8000万元。共13家“订单式”联合培养单位,与9家国外航校签署学员飞行训练协议,已成功培养航空类人才2400余人。3.校园环境彰显航空特色校园环境得到了整体优化,教学用的波音737客机、运-5运输机、阅报栏、宣传橱窗、板报等设施以及图书馆特色书库-航空文献资源库等都能让人感受到浓郁的“航空”特色文化氛围。4.学校精神塑造共同价值“自强不息,守正出奇”的学校精神深深铭刻在每一名滨院人心中,学校制定实施《服务航空业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与青岛国际机场、济南机场等多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航空报国”的热情。

(二)滨州学院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现状本文从校园文化的直接受益者学生视角,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试图归纳与概括出当前滨州学院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本次问卷以滨州学院在校本专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8份,有效回收率为99%,达到预期目标。对所得数据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在接受调查的198名大学生中,男生人数为91人,占总人数的46%。女生人数为107人,占总人数的54%,基本持平(图1)。理工科背景的学生89人,文科背景的学生109人,理工科与文科占比为1:1.22(表1)。受访学生涵盖了各个年级,大一至大四各年级比为2.19:1.59:1.41:1。1.航空文化建设的认可度较高,但仍需提升层次有半数受访学生表示了解我校航空文化建设(表2),并对我校航空文化建设表示满意(表3),近九成的同学表示在自己情况允许的条件下会参与到校园航空文化建设中来(图2)。说明我校航空文化在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果,并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关注。但仍有部分学生表示航空文化建设的水平不高,需要提升水平和质量。在理解校园航空文化建设的意义方面,有72.7%的受访学生的选择“全面辅助教学教研活动,有助于建设应用型大学”(表4)。这与我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不谋而合,说明我校的办学定位已深入学生。2.航空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多样,但内涵缺失在航空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方面,虽然36.4%的受访者承认学生社团发展良好,但仅有21.2%的受访者认为活动丰富多样,另7.1%的人认为没有什么有意义的活动(表5)。如何调动这同学的积极性,提升航空文化活动的内涵是下一步需要思考的重点。3.航空文化学术氛围良好,但仍需努力营造有24.7%的学生觉得学校航空文化学术氛围很好,有知名学者来校交流,但仍有34.3%的学生认为学术氛围一般,还有少部分学生觉得很差,看不到学术活动的文化底蕴(表6)。4.航空文化传播途径多样,但学生选择倾向于网络渠道在如何更有效的促进航空文化宣传方面,受访者的选择还是集中于“网络平台”(表7)。这说明在信息化时代,网络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更新率高等特点,在学生当中具有较强的接受度,这对我们以后继续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具有一定启示。

继续阅读

特色校园文化培育与建设探索

摘要:

如今素质化教育方针得以全面覆盖落实,加上激烈市场竞争环境的影响,高职院校想要顺利贯彻可持续发展指标,就不得不针对自身校园文化体系加以修缮改良。由此,本文决定透过精神、环境、管理体制、师生行为、校企合作等角度,制定和完善新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培育和建设措施,希望能够为此类院校教育质量和信誉成就水准大幅度提升,创设应有的支撑作出贡献。

关键词:

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培育;建设措施

1前言

所谓校园文化,实质上就是学校长期营造的文化氛围,其中融入了较为丰富的职业技能、道德、人文素质等教育要素,吸取了高校长期发展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清晰地映射出内部师生统一的价值观念。客观来讲,我国高职院校整体建设时间不是十分久远,怎样在此类校园中强化文化建设实效,对于相关领导来讲,是一类巨大挑战使命。需要其科学验证探析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培育特色校园文化的必要性,同时立足于培养高尚情操,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稳固学习、教育的健康向上风气,凝练文化底蕴,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2我国高职院校快速培育和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现实意义论述

高职教育事业在我国历经十多年的改革,为社会经济领域培养了合理数量的建设、服务,以及管理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尤其随着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国际化影响,涉及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局势日渐严峻深入。相关主体想要快速掌握长效发展契机,就必须及时吸纳各类生产、竞争、凝聚力量元素,毕竟这才是内部校园文化体系形成的战略基础,一旦优质化特色校园文化得以衍生,有关高职院校最为稳固、持久的竞争优势才能如数呈现,瞬间令其彰显无限的适应潜力。再就是透过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方便加快特定学院办学理念优化速率,推动内部监管机制完善进度,至此形成和谐向上的交流氛围,为落实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维系学生群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结果,奠定和谐的适应基础。

继续阅读

生命教育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思考

积极的校园文化可以助力师生达成教育的理想,理想的教育需要依托校园文化的构建与熏染。重庆市合川龙市中学是一所省级重点中学。作为这所学校的管理者,我将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与学校办学实际相结合,提出了“用美好教育成全珍贵生命”的办学理念,以生命教育为办学特色,积极打造充满生命情怀的校园文化。

一、整洁温馨、别具一格的环境文化

我校完成了以生命题材为内容的一“场”一“廊”一“墙”一“道”和一“基地”的五个“一”建设,学校围绕“雅言、雅行、雅思、雅量、雅趣、雅致”六个方面构建校园文化。校门内侧的主题文化墙,让人刚进校园,就能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主干道两侧的宣传橱窗,集中展示师生的校园活动。校园内所有建筑统一命名——致远、致广、致和、致诚、致雅、致知……并以方篆字体标识,其出处及蕴含的教育意义做成牌匾悬于运动场边的灯杆上,蔚为壮观。盆景排列整齐的涵雅苑,为师生陶冶情趣、丰富生活、提高艺术修养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去处。墙壁空间、走廊空间、教室空间都被构建为分层分区域的雅行文化空间,突出“雅行礼仪”“雅行书韵”“雅行名言”“雅行经典”等特色。书香味十足的文化走廊,巍然而立的孔子雕塑,富丽堂皇的校史馆,都彰显了学校的文化特色。自创重点中学成功以来,我校全面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先后投资100多万元,逐年添置和不断更新硬件设备。到目前为止,学校为全校高、初中各年级90个班都配备了“电子白板+投影”的班班通设备,还为两个计算机室、两个音乐教室、一个美术室和一个考务室配上了电子白板,学校现有学生电脑数167台,办公电脑50台,服务器1台(专门用于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数码照相机和摄像机各1台,移动LED投影仪2台,各种打印机7台、扫描仪2台(其中1台用于网上阅卷)等设备;建成了多媒体网络教室2个,多功能报告厅2个,学生电子阅览室1个;完善了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各楼宇间均用光缆连接起来,全校各楼宇都互联互通,网络端口进了教室,实现了信息网络全覆盖,各年级办公室和各处室实现了资源共享。

二、拓新守正、和融共进的课堂文化

我校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引,以“自主”“自由”“责任”为核心理念,打造“行知品质”课堂,着力建构以“学”和“生”为中心、以拓新守正、和融共进为特征的课堂文化。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在教育信息化之路上迈出了比较坚实的步子,一是构建了软硬兼备、科学合理的数字化办公环境,为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联系交流提供了有效的数字化渠道;二是全体教师的教育理念有了巨大的变化,现代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充分发展;三是课堂教学发生了质的变化,教师的学生观、教学观、媒体观发生了变化,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整合性更大,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得到落实,信息素养得到了提高;四是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提高,建立了涵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备课教案、课件、教学心得、课题等网上交流平台,全校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程度高。

三、刚柔相济、理情互依的管理文化

对学校来讲,要“以制度说法”,重在体现“事事讲规范,管理重微观”;体现“以人为本,相信人、关心人、激励人、调动人”的管理精神。几年来,我们先后修订了一系列制度,每项制度都是通过民主讨论、教职工大会审议通过而形成的,真正起到了引领、激励、指导、规范、调节的作用,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制度文化,为依法治校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学校制订了《合格教师基本标准》,从师德、师能两个方面全面规范了教师的从教行为。为切实把依法治校与师德建设结合起来,学校积极推进教师“五公开制度”,即“岗位公开、职责公开、考勤公开、绩效公开和考评公开”,形成有效的激励和制约机制。

四、精致谋事、优雅为人的雅行文化

继续阅读

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探究

1、精心融入学校愿景、理念和目标

我们所参访的每所大学都会精心地把本校发展愿景、办学理念和奋斗目标鲜明地体现在学校的硬件建设、环境设计、文化活动等方面,使之具体化、直观化、情境化,让人一进校园就能感受到他们不同的办学特色,并自然而然地升起一种敬仰与认同之情。如建国科技大学一入大门,迎面就是一块大气、厚重的“三力”景石,刻有学校“学力、实力、愿力”的治学之道,向右稍稍转头就能看到景观墙上刻有学校“活力、优质、杰出”的办学理念;万能科技大学在一处教学主楼的面墙两侧刻上了“科技万能无所不能,教学卓越就业领先”的校园特色;兰阳技术学院的“Skill技术,Service服务,Speaking沟通”的“3S”办学理念在校内更是随处可见。

2、注重打造校内硬件设施的文化内涵

几所高校校内建筑的命名、花草树木的选择、盆景雕塑的造型无不蕴藏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内涵,如台北科技大学把她的校史馆命名为思贤楼,龙华科技大学为纪念学校创办人孙法民先生,便把她的行政楼命名为“法民大楼”,万能科技大学把综合楼命名为“万芳楼”,校内还有“万卷楼”、“仁爱大楼”、“信义大楼”等;在花草树木的选择以及盆景雕塑的造型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建国科技大学,虽然占地面积只有360亩左右,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经过了精心地设计和布置,处处都能感受到学校对学生们的良苦用心,“建国十二景”各具特色,充满传统文化氛围,可谓是到处皆有“情境教育”之效,此外,校内还种植了铁树,该校一位领导解释说:“铁树本身就是一个很珍贵的树种,我们学校里的这些铁树都要上百年才能长成,照顾起来很不容易。我们要像照顾这些树一样来照顾我们的学生,让他们健康成长而且成才”,这些颇有见地的思想和匠心独运的做法,无不蕴含着“因材施教”和“百年树人”的教育真理。

3、精致布局和利用校园建筑空间

几所校园的建筑布局及功能设计大多具有紧凑有致、绿色节能和富有人文关怀的特点。如有些高校受校园面积不大,校内地势起伏不平等因素的制约,从而采用了传统的回廊结构建筑风格,将校内很多大楼都用回廊连接,使人感觉不到楼间距很小,并且她们能够充分利用回廊来展示师生作品、宣传优秀师生事迹、张贴宣传标语、举办小型活动,甚至还设置了电动赛车的跑道,合理地使用每寸地方;龙华科技大学在学生活动大厅的回廊墙上用可清除的大幅展板宣传着“节能减碳行动方案”,并用电子显示屏滚动展示学生自创的“环保标语”,这种宣传方式本身就很低碳环保;建国科技大学的校园建筑布局科学,16栋主体建筑错落有致,并依学区分为工学园区、商学园区、设计园区及人文大楼等四个部分;龙华科技大学在每层学生公寓的顶端都有一间“学生生活间”,里面有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热水壶等家用电器,这样就大幅减少了学生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的现象。

4、图书馆是校园文化环境的代表

台湾地区的绝大多数大学将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环境的代表,都很重视图书馆建设。虽然大多图书馆不如大陆高校的高大豪华,外表不见花岗岩、浮雕石,也没有玻璃幕墙、不锈钢构件,甚至许多廊柱竟是未加任何修饰的水磨石面层,但很注重内部功能的开发,注重人性化的配置,注重文化内涵的积淀,注重校风特色的彰显,因此他们的图书馆电子化程度高,软件系统发达,数据库资源丰富,能够全方位开放,为学生提供综合服务,几乎每所大学图书馆的空间布局、家俱选择、照明策划都为读者考虑得细致入微,连阅览桌的桌角都经过处理,大多图书馆数还会配备打印机和复印机,他们精心考虑到的每一个细节,处处为学生着想的理念常常令我们感到惊叹。

继续阅读

生命教育特色下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思考

积极的校园文化可以助力师生达成教育的理想,理想的教育需要依托校园文化的构建与熏染。重庆市合川龙市中学是一所省级重点中学。作为这所学校的管理者,我将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与学校办学实际相结合,提出了“用美好教育成全珍贵生命”的办学理念,以生命教育为办学特色,积极打造充满生命情怀的校园文化。

一、整洁温馨、别具一格的环境文化

我校完成了以生命题材为内容的一“场”一“廊”一“墙”一“道”和一“基地”的五个“一”建设,学校围绕“雅言、雅行、雅思、雅量、雅趣、雅致”六个方面构建校园文化。校门内侧的主题文化墙,让人刚进校园,就能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主干道两侧的宣传橱窗,集中展示师生的校园活动。校园内所有建筑统一命名——致远、致广、致和、致诚、致雅、致知……并以方篆字体标识,其出处及蕴含的教育意义做成牌匾悬于运动场边的灯杆上,蔚为壮观。盆景排列整齐的涵雅苑,为师生陶冶情趣、丰富生活、提高艺术修养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去处。墙壁空间、走廊空间、教室空间都被构建为分层分区域的雅行文化空间,突出“雅行礼仪”“雅行书韵”“雅行名言”“雅行经典”等特色。书香味十足的文化走廊,巍然而立的孔子雕塑,富丽堂皇的校史馆,都彰显了学校的文化特色。自创重点中学成功以来,我校全面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先后投资100多万元,逐年添置和不断更新硬件设备。到目前为止,学校为全校高、初中各年级90个班都配备了“电子白板+投影”的班班通设备,还为两个计算机室、两个音乐教室、一个美术室和一个考务室配上了电子白板,学校现有学生电脑数167台,办公电脑50台,服务器1台(专门用于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数码照相机和摄像机各1台,移动LED投影仪2台,各种打印机7台、扫描仪2台(其中1台用于网上阅卷)等设备;建成了多媒体网络教室2个,多功能报告厅2个,学生电子阅览室1个;完善了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各楼宇间均用光缆连接起来,全校各楼宇都互联互通,网络端口进了教室,实现了信息网络全覆盖,各年级办公室和各处室实现了资源共享。

二、拓新守正、和融共进的课堂文化

我校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引,以“自主”“自由”“责任”为核心理念,打造“行知品质”课堂,着力建构以“学”和“生”为中心、以拓新守正、和融共进为特征的课堂文化。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在教育信息化之路上迈出了比较坚实的步子,一是构建了软硬兼备、科学合理的数字化办公环境,为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联系交流提供了有效的数字化渠道;二是全体教师的教育理念有了巨大的变化,现代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充分发展;三是课堂教学发生了质的变化,教师的学生观、教学观、媒体观发生了变化,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整合性更大,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得到落实,信息素养得到了提高;四是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提高,建立了涵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备课教案、课件、教学心得、课题等网上交流平台,全校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程度高。

三、刚柔相济、理情互依的管理文化

对学校来讲,要“以制度说法”,重在体现“事事讲规范,管理重微观”;体现“以人为本,相信人、关心人、激励人、调动人”的管理精神。几年来,我们先后修订了一系列制度,每项制度都是通过民主讨论、教职工大会审议通过而形成的,真正起到了引领、激励、指导、规范、调节的作用,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制度文化,为依法治校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学校制订了《合格教师基本标准》,从师德、师能两个方面全面规范了教师的从教行为。为切实把依法治校与师德建设结合起来,学校积极推进教师“五公开制度”,即“岗位公开、职责公开、考勤公开、绩效公开和考评公开”,形成有效的激励和制约机制。

四、精致谋事、优雅为人的雅行文化

继续阅读

新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意义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职能,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增强校园文化对师生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的熏陶,是当前高校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三全育人”工作的重点。文章根据新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基本任务方针及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提出相关建议,以更好地实现高校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特色;校园文化

党的顺利召开,标志着我国迈进了全新发展阶段。我国文化建设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发展,进而在文化层面不断提升中华人民的创造力,最终实现文化强国战略。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际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针对文化建设的全新使命,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任务与挑战。现阶段,高等教育正蓬勃发展,校园规模逐渐扩大,对应的基础设施也越来越齐全。但与此同时,高校文化软实力也成为衡量高校综合水平的重要因素,文化内涵与底蕴的缺失成为了制约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用独特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用优秀的校园文化引领人、塑造人,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意义重大。

一、新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1.推动高等教育发展与自身建设,提高校园文化软实力当前,各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其中校园文化建设是衡量一所高校综合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一些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经验与时展要求,打造出既别具一格又顺应新时展要求的校园文化,为高校学生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发展提供了平台。这些拥有自己独特风格的高校,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所以说,对于高校校园文化而言,实质上是文化软实力的体现,代表着高校的教学理念与全体师生的精神风貌。[2]建设特色高校校园文化,对于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师生综合素质,增强高校实力与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2.推动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培养人才高校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个性化与社会化发展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独特的校园文化需要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回应学生的需求,让其能够感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增强其对所属校园文化的自豪感、认同感。同时,优秀的文化能够发展人、引领人,特色高校校园文化对于净化校园环境、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良好思想品格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广大高校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建设特色高校校园文化,无论是在创新能力还是创造力方面,都将得到极大提升,[3]进而实现全方位的发展。3.推动社会文化进步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高校校园文化体现了一所高校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独特的校园文化也代表了一个社会的精神风貌。在优秀的校园文化基础上,大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对整体社会风貌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4]高校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播平台,担负着推动社会文化进步与发展的重要责任。一方面,高校既要结合自身经验,利用多种优势,使大学生越来越多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另一方面,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迎合时代要求,与社会发展相契合,达到与社会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状态。因此,建设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将使社会文化得到有力提升,进而使无论是文化整体风貌,还是社会文化水平都将增强,为实现文化强国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新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方针

党的之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文化建设加以概括:中国文化发展必须具有中国特色,需要依据马克思主义来实施,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在三个不同方面实施发展,坚定不移的发扬中华文化,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复兴。1.根本方向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建设高校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坚持党的领导,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此前提下,社会制度和时代环境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有着显著的影响。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了全新理论,那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样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指挥棒。2.根本任务是坚持立德树人高校承担着育人功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高校育人功能的实现与校园文化建设息息相关。为社会培养人才,并使之服务于社会,这是现代大学的发展初衷。关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式和培养目的等问题的答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予以了明确的指引。针对我国高等院校实际情况,在召开的思想政治会议中,首次明确“四个服务”,[5]强调高校教育应该全面落实人才培养任务,同时应该将培养的侧重点放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水平方面,其思想道德修养应该随着他们文化素养的提升而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可以获取全方位的发展,最终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3.根本目标是助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于加快“双一流”大学的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党的报告对此做了特别要求。因此,高校今后的发展应该遵循新的要求,在建设校园文化的同时需要加大对立德树人理念的渗透,从党和国家的发展大局出发。首先,为了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目标,学校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将“两个阶段”发展战略[6]融会贯通,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念逐步渗透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不断引领师生的个人发展。在此基础上,为社会发展创造价值,服务于广大人民,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另外,加强师风师德,提升教师的率先垂范作用,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帮助教师成为“四有”教师。督促他们通过言传身教实现有效教育,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引导并激励他们开展自主管理和学习,通过开展自我教育和自我实践促成其内生动力的达成,由此促进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即为建设校园文化的核心目的。4.根本使命是坚持传承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需要全体中国人民努力奋斗,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革,还是社会主义建设,都深深地融入到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所以说,建设校园文化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加以实施,坚持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于掌握先进的文化,需要对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两个方面实现深层次探索。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精神的完美体现,无论是人文精神,还是哲学思想,都不容忽视。因此,新时代的高校文化教育应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进行协调融合。[7]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同时需要不断发扬,并且需持之以恒,在社会主义文化得以创造性发展基础上,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增添动力。

三、新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