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数字校园文化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校园文化建设热潮,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起口述档案的开发工作。数字环境下口述档案和校园文化建设呈现新的特点。本文从融合途径、传播趋势、价值取向三个层面分析数字环境下口述档案助力校园文化建设新契机。
【关键词】数字环境;口述档案;校园文化
口述档案是以抢救和保护历史记忆为目的而存在的原始记录,校园口述档案是填补校史空缺、传递校园精神的重要素材。数字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与口述档案发展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二者在融合发展方面也将产生新的共鸣。
一、口述档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弥补史料空缺,延续校园记忆。校史是校园记忆的重要载体,也是校园文化发扬的根基。许多百年名校都重视对校史资源的开发,力求构建完整翔实的校史体系。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环境,一些高校在抗战、时期几经迁移、拆分、合并,部分校史缺失损毁或记录不全,校园记忆存在断层。作为文字记录的档案一经遗失就无从考证,但是存储在亲历者脑海中的记忆却可以反复提取,口述档案就是再现校园记忆的有效途径,通过采访、整理、编纂形成的文字材料可以与现存档案互相佐证填补校史的空缺,形成的影像资料则可以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动素材。对于许多建校历史悠久的高校,口述档案是对校园记忆的延续,也是跟时间的赛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口述档案的意义和迫切性,开始了口述档案的实践探索,其中清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温州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高校走在前列,已经取得不错的经验和成果。
(二)积淀文化底蕴,传递校园精神。文化底蕴是一个学校气度与涵养的体现,它是物质、精神与人文三个层次的融合。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提升师生对校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和治学氛围。传统档案内容固定,其文化资源挖掘只能建立在资料编研之上,口述档案的采访对象更为多元,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其可待开发的内容也更加广泛。美国自1961年就开始对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等科学领域专家进行访谈并录制口述档案,这些口述资料对于后来的人才培养、学科管理等都起到极大作用。口述档案载体形式丰富,主题设计灵活,采访对象辨识度高,在信息传播和文化互动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对于推动校园文化传播,加强文化底蕴传承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数字环境下口述档案与校园文化融合发展
(一)口述档案与校园文化融合途径多元。口述档案的非文字来源性为其开发提供了多种可能。口述档案通常采用访谈的形式,其载体涵盖了音频、视频、照片等多种信息形式。以往的口述档案偏重编研成果开发,如《清华大学校史稿》《中国科技大学口述历史》等,文字编研虽然符合档案“正式”“官方”的特点,但是却抹杀了口述档案的独特魅力,在校园文化传播方面也仅能起到“有据可考”的作用。数字环境下,媒体技术的创新激活了校园文化传播,多功能转录器、网络摄像机、远程采访、音视频剪辑等数媒工具也为口述档案的采集制作提供了新的手段。如上海师范大学利用学校有限电台播放口述纪录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利用校园网站展示口述专题故事。数字技术使口述档案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与校园文化“多元化”“可触式”“线下”与“线上”共生等特点不断融合,迸发出新的活力。
一、使用度及接受度提高
CNNIC《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互联网用户达到5.38亿,从年龄分布看,30岁以下网民占到56.8%;从职业结构看,学生占比28.6%,远高于其他群体。2012年11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已达7.5亿户。青少年学生是新媒体应用的最大群体,高校校园文化传播与数字平台的相关性不容忽视。
(一)使用频率高
数字平台日益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就业、生活娱乐、交流沟通不可或缺的工具和帮手,也成为群体交流、聚集、联络和组织动员的重要途径和载体。调查显示,高达95.13%的问卷对象“拥有微博账号(或者腾讯qq账号、人人账号)”,其中“登陆微博或者人人的频率”,“每天一次”占比最高,达35%,“每天多次”占比次之,达29%,60%以上的大学生每天使用微博、QQ等数字交流工具1次或多次,使用频率之高、应用范围之广远远超过传统媒体。
(二)接受效果好
就信息传播的有效性而言,数字平台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传播效果受到大学生肯定,接受度较高。“您认为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哪种媒介最易于传播信息”,41%的调查对象选择“人人或者微博”,广播次之、校报最弱。调查显示,数字平台相较传统媒体的传播优势得到认同。“在信息传播方面与其他媒体相比,微博或者人人有哪些好处”(图1),半数以上调查对象肯定了数字平台信息海量、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并关注到互动交流等其他特点。纵向对比,如2010年5~7月,武汉大学生新媒体接触状况调查分析的结果“3G手机使用者仅为少数”[2]。新时期数字技术的改进,特别是3G技术和智能移动终端的推广,推进了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客观上促成了数字平台在高校群体中的推广应用。
二、媒介素养悄然提高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思维活跃、接受新生事物快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大学生群体是使用数字平台最频繁、最主要的群体,良莠混杂、利弊共存的新媒体传播环境给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方式带来巨大影响。以往的调查研究,往往侧重新媒体传播工具给大学生带来的信息盲从、人际交往弱化等负面影响。然而,伴随着数字平台在全社会的广泛推广、舆情引导机制的日趋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推行,我们看到,新时期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悄然提升,对于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上,有了较为客观全面的认识。
《现代妇女杂志》2014年第七期
一、现代生态校园景观规划的构思
(一)营造低造价、高格调的校园景观空间。坚持教书育人与环境育人有机结合的理念,通过植物造景、园林小品、石景等景观设计不断改善校园环境,运用园林环境艺术手法,使校园总体环境具有较好的观赏性,同时统筹考虑景观效果与内在功能的统一,做到既美观又实用,满足师生室外阅读、休闲的需要,努力打造布局合理、清新雅致的自然生态环境,使校园环境既能体现学院的文化底蕴,又能展现时代特色。
(二)人、校园、环境友好,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高校是能源消耗集中、需求量大的地方,如果不加强管理或者缺乏节约和环保意识,就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生态危害。因此,生态校园对于资源的管理和使用都要遵循节约、环保的原则,并要善于开发和利用环保资源。在一定的社会组织和集体中,人际关系是否和谐、融洽、友好,不仅直接影响这一组织的凝聚力以及组织目标的实现,而且影响着人的身心健康,工作情绪和工作绩效。学校是人才密集、文化丰富多彩、信息交流广泛、相互交往频繁的特殊群体,只有使师生之间、教师之间、职工之间学生之间以及职工与学生之间等各方面关系融洽、和谐共处,才能有益于人的身心和素质的协调、全面发展、从而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数字校园,信息畅通。生态文明高校的建设必须适应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体现现代化的时代特征和高层次的文化内涵。要强调信息的流通和交换,密切各学科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发挥好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体现高校信息传播和知识创新的功能,校园内建筑设施要尽量智能化、人性化、网络化,外部装饰也应简洁明快,富于艺术新意,更贴近自然,符合生态情调。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争取了国家财政250万元,着力打造数字化校园,力求实现“一站式服务”和“六个数字化”(环境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教学数字化、产学研数字化、学习数字化及生活数字化)。通过实现从环境、资源到应用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全过程的信息化。目前,数字化校园的硬件改造已基本完成。
二、文化三进,建设职业文化校园
高等职业院校将职业文化融入教学和生活,以提升职业素养为目标,实行环境熏陶、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开展多元化校园文化建设项目,营造环境育人、企业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的文化氛围。
(一)产业文化进教育。学院主动对接区域支柱产业,与湘电集团共建了3个二级学院,将产业文化引入校园,建立健全产业文化育人机制:校企双方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中把产业文化育人作为重要内容;把产业文化课程列为必修课程;师生下企业接受产业文化熏陶;产业文化素养要求引入技能大赛;产业文化素养纳入育人评价指标。
摘要:
新媒体具有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层级消解化、传播手段多样化及传播内容分众化等特征。新媒体的特征对大学生的思想、生活、交往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新塑造的功能,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树立正确的新媒体时代大学文化建设观念,加强对新媒体的掌握与运用,加强新媒体舆论的引导,能为大学文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环境。
关键词:
新媒体;大学文化;文化建设;机遇
前言
新媒体是一个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不断发展演变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今天我们所提到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本质差异在于技术手段上的数字化与传播方式上的交互性。从外延上看,具体指当今的网络媒体,如网站、微博、手机媒体、数字广播电视等等[1]。如何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树立一个正确的新媒体大学生文化观念,对搞好大学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新媒体的特性
新媒体的传播主体不在单一,每一个参与新媒体的人都既可以是消息的者,也可以是消息的接收者。不像传统媒体一样,消息发送单向性强,受众人群极为被动。同时新媒体的主体多元化也使信息传播的数量与日俱增,丰富性也远超传统媒体。传统媒体的消息首先要发给意见领袖,然后再通过意见领袖传播给受众人群,传播通道极为线性。新媒体消解了这种层级关系,个人对个人,个人对多人,多人对多人有着非常多的通道可以将消息传播,每个人都有平等的信息发送权利和接收权利。新媒体传播手段多样,主要原因在于传播的终端多样化,如手机,电脑、电视都可以作为传播终端;其次是传播渠道多样化,可以通过互联网、光纤、电缆传播;最后是传播的格式多样化,可以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格式传播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新媒体的传播内容是具有分众性的,每个受众群体的偏好都不同,通过对受众群体的偏好设置,对受众群体的多层次分众处理,可以有针对性的,更直接的把群体所需的消息传送过去,更好的实现媒体效应。新媒体的传播时效性远远超过传统媒体,在传统媒体时代,从信息的获取,采集到信息的直至收到反馈的效果,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存在时间上的滞后性。而新媒体则不同,依托于数字化时代的网络技术应用,网络信息的传播都是即时的,反馈也是实时的。大大缩减了传统媒体信息的时间,同时也将传统媒体信息传播滞后效应降到了最低。
摘要:文章主要探讨新媒体环境下艺术类高校多媒体资源建设的相关问题,对艺术类高校多媒体资源建设进行界定,分析新媒体传播时代的特征,针对艺术类高校建设多媒体资源的四大需求面临的问题与难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和方案。
关键词:艺术类高校;多媒体资源;新媒体传播;资源云平台
伴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科技的发展,当今时代已经进入了新媒体传播时代。在国家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大潮中,高校不仅面临探索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之路,还肩负着全新的数字资源建设的重大任务。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体不仅是通道、是工具,还是内容、展示和传播的平台。尤其在个人数字设备大大普及的今天,新媒体传播的“外部智脑”的特性越来越明显。新媒体技术与设备的不断革新,新媒体传播的社会化、碎片化等新特性越来越显著。这极大丰富和扩展了早期互联网时代的“电子出版”和“数字”的概念和外延,从单一的“呈示”与“展示”发展成为更具生命力的立体而交互的新媒体。艺术类高校在学科结构、教育教学的手段及内容,乃至校园文化生活上都更加丰富多样、多姿多彩,多媒体资源的内容与形式更加灵活。艺术类高校的多媒体资源建设不仅是对原有音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数字化、网络化并简单的陈列与检索,而且要立足于教育教学科研、对外宣传、校园文化生活、艺术作品创作四大方面,建设出一批符合新媒体传播时代特征与特色的多媒体资源。
1艺术类高校多媒体资源建设的界定与需求
多媒体资源建设从本质上来说是混合媒体资源的建设。从形式上来说是综合了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甚至MR,VR,AR等新型资源的建设。从内容上来说,主要围绕学校的对外宣传、教育教学、科研、校园文化生活、艺术作品创作等方面。艺术类高校通常拥有美术、设计、音乐、舞蹈、传播、表演等学科或专业,展示性、演出性、表演性的资源极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围绕更多的展览、演出、展映、讲座等观赏性较高的形式开展。多媒体资源平台对于这些资源的转化程度越高,越富有价值、越具有深远的意义。从艺术类高校的特点来看,多媒体资源建设的需求可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学校宣传。学校对外的宣传需求不仅仅是传统媒体、互联网门户等内容的支撑,学校环境设施风貌、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各类艺术作品创作等都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形式,更生动地传播出去,提升学校对外形象。
(2)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互联网改变了教育和学习的方式,网络教学已经具备良好的外部条件。越来越多的学科和科目都在探索网上课堂或网上辅助授课等方式。教育教学的多媒体资源的需求因此越来越多,整合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3)校园文化生活资源建设。对于校内师生员工来说,校内互联网的环境越来越发达便捷,然而校园网内的文化生活资源却很匮乏。仅仅停留在开办几个论坛、做几个网站是远远不够的。尤其对于艺术类高校来说,如果能把展览、演出、讲座、活动等利用多媒体的方式充分地活跃在校园网上,可以极大地丰富校内网络的文化氛围,为师生员工提供精彩的多媒体资源服务与享受。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应运而生。新媒体对人们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带来了深刻影响,在改变着人们生活环境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校园里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新媒体的产生,给校园里的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便捷,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通过分析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挑战的原因,提出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驾驭新媒体的能力,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新媒体平台,加强校园新媒体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正确运用新媒体的实施路径与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对策研究
新媒体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学习知识的途径更加多元,获取信息更加便捷,人们视野更加开阔,新媒体使人们以一种革新的方式认识世界。大学生作为新媒体使用的最活跃群体,受新媒体的影响最深入,他们接受新知识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老师传授,他们可以主动通过各种新媒体获取所需要的知识,开阔视野,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新媒体所承载信息的广泛性,同时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不确定,处在形成阶段,极易受各种思潮的影响,以至于使大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错误的认识,使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一些错误观点的左右,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指出,要牢牢把握住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权,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占领青年大学生意识形态的主阵地,使大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合格人才和接班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获取思想理论知识不再局限于课堂上老师的传授,他们还积极地到网络上主动学习相关知识,网上的良莠不齐的信息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正确思想的形成,这成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挑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工作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新媒体概述
“新媒体”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Goldmark)在1967年提出。美国新媒体艺术家列维•曼诺维奇(LevManov-ich)认为,新媒体是由数字信息流构成的并有别于传统媒体的一种新的传播介质;我国学者宫承波认为,新媒体是通过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方式向用户传递信息的一种新的形式。概括而言,新媒体就是以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通信技术为手段,信息以数字化形式进行传播的新兴媒体。新媒体已成为新时代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的重要工具,使日常学习生活更加高效便捷,极大促进了新媒体在大学生中的应用。通过分析,新媒体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1新媒体的开放性
根据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分析,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总规模达到了9.40亿,其中手机用户达到9.32亿,我国网民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了99.2%。高校大学生的上网工具实现了多样化,大学生可实现随时随地上网,上网途径越来越便捷,对新媒体的利用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常态。
1.2新媒体的虚拟化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它的变化反映社会变化,折射出当下人们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态。上世纪60年代,拉波(WilliamLabov)提出“语言变异”理论,指由于语言交际语境的不同,语言使用者在使用口语或书面语时产生的语言差异。“语言存在多种变异形式”,“语言不是静止的,是受社会因素影响而不断产生变异形式的特殊符号系统”(Chambers1995;Chambersetal.2004)。随着信息技术进步和网络化时代的到来,社会语言正在快速更新和发展。而大学校园语言更是紧跟时代步伐,充分体现语言变异的特征。不仅反映大学文化生活的现实状况,而且折射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心态。大学生是提升语言变异速度的重要群体。他们崇尚自由和创造,通常不愿遵循传统。使用语言时,往往打破语言语法、语义及语用规范,从而创造出庞大的变异语言。而这些变异语言很多能成为校园流行语,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笔者深入河北省五所高校,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等方式,了解校园语言变异的主要类型,以及大学群体对校园语言变异的认知程度及态度。问卷共发放230份,收回204份,有效试卷202份。内容涉及经常使用的校园语言、使用校园流行语的心理、对校园语言的态度及改善校园语言环境的建议四个方面,共计20小题。访谈对象为高校学生、学生工作者及管理人员,了解他们对当前校园语言环境现状的态度及意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校园语言文化建设的策略,以期为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一、校园语言的变异类型
(一)语音变异。在校园交际中,大学生常利用数字或字母谐音、叠音词等,创造性地传递特定信息,巧妙地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如用数字“1314”替代“一生一世”,用“美眉”代表“漂亮姑娘”。这些用法形式简单、容易记忆,正好迎合大学生追求时尚、喜欢创新的心理,因此备受欢迎。
(二)词汇变异。在校园流行语中,大学生大量使用新创词、缩略词和旧词新意等,反映大学生特定的社会文化心态。如将“偶像”赋予“呕吐对象”的意思,将“天才”赋予“天生的蠢材”意思等。此外,“泄题门”、“李跑跑”、“打酱油”、“俯卧撑”等网络及热点新闻词汇成为校园语言的热门。
(三)句法变异。在校园流行语中,汉语词汇和英语单词的混合形式及汉语词语与英语语法形式的混用构成了校园语言的另一种变异形式。如“你Out了”表示“某人落伍了”、“今天办事不顺,郁闷ing”表示“今天办事不顺,正在郁闷”。这种表达方式缩短了同学间的距离,使交际活动变得生动轻松。但是这样的搭配又有些不伦不类,影响汉语的规范表达。
二、校园语言变异原因
(一)多语言环境因素。当今大学校园为学生提供了开放的多功能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利用这些平台与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程度及不同语言使用习惯的群体交流,渐渐形成大家都能接受的共同语言,而这种语言多数情况下是语言变异后的产物。当前现实的语言环境、网络语言环境、媒体语言环境及政治语言环境不同碰撞,促成校园语言的变异,大学生通过使用这些变异的语言可以轻松实现不同语言环境的切换及交流。如“有木有”,也就是“有没有”,来自于地方方言;“屌丝、逆袭”来自于网络语言,等等。
(二)大学生心态因素不同于其他群体,大学生群体的经历相同点比较多,对学习、生活、就业及社会期盼等各种压力有共同感受,由此形成共同的心理状态,使用校园流行语是他们宣泄心情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讲,大学生心理状态可分为“从众心理”、“仿效心理”、“防御心理”、“求异心理”。“从众心理”是过集体生活的首要心理,是大学生祛除孤独感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有利于校园流行语的传播。“仿效心理”来源于各种媒体的影响,如电影中的台词、明星说过的话等。“仿效心理”可以使这些语言或加工过的这些语言迅速成为校园流行语。“防御心理”则是体现大学生的自我保护和自我宣泄,因此,像“伤不起”、“吐槽”等词汇能成为校园流行语。最后来说“求异心理”,这是大学生自我个性展示需求形成的,目的是体现自我价值和个人魅力,如常见于微博的“任性”、“nozuo,nodie”等。
积极的校园文化可以助力师生达成教育的理想,理想的教育需要依托校园文化的构建与熏染。重庆市合川龙市中学是一所省级重点中学。作为这所学校的管理者,我将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与学校办学实际相结合,提出了“用美好教育成全珍贵生命”的办学理念,以生命教育为办学特色,积极打造充满生命情怀的校园文化。
一、整洁温馨、别具一格的环境文化
我校完成了以生命题材为内容的一“场”一“廊”一“墙”一“道”和一“基地”的五个“一”建设,学校围绕“雅言、雅行、雅思、雅量、雅趣、雅致”六个方面构建校园文化。校门内侧的主题文化墙,让人刚进校园,就能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主干道两侧的宣传橱窗,集中展示师生的校园活动。校园内所有建筑统一命名——致远、致广、致和、致诚、致雅、致知……并以方篆字体标识,其出处及蕴含的教育意义做成牌匾悬于运动场边的灯杆上,蔚为壮观。盆景排列整齐的涵雅苑,为师生陶冶情趣、丰富生活、提高艺术修养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去处。墙壁空间、走廊空间、教室空间都被构建为分层分区域的雅行文化空间,突出“雅行礼仪”“雅行书韵”“雅行名言”“雅行经典”等特色。书香味十足的文化走廊,巍然而立的孔子雕塑,富丽堂皇的校史馆,都彰显了学校的文化特色。自创重点中学成功以来,我校全面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先后投资100多万元,逐年添置和不断更新硬件设备。到目前为止,学校为全校高、初中各年级90个班都配备了“电子白板+投影”的班班通设备,还为两个计算机室、两个音乐教室、一个美术室和一个考务室配上了电子白板,学校现有学生电脑数167台,办公电脑50台,服务器1台(专门用于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数码照相机和摄像机各1台,移动LED投影仪2台,各种打印机7台、扫描仪2台(其中1台用于网上阅卷)等设备;建成了多媒体网络教室2个,多功能报告厅2个,学生电子阅览室1个;完善了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各楼宇间均用光缆连接起来,全校各楼宇都互联互通,网络端口进了教室,实现了信息网络全覆盖,各年级办公室和各处室实现了资源共享。
二、拓新守正、和融共进的课堂文化
我校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引,以“自主”“自由”“责任”为核心理念,打造“行知品质”课堂,着力建构以“学”和“生”为中心、以拓新守正、和融共进为特征的课堂文化。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在教育信息化之路上迈出了比较坚实的步子,一是构建了软硬兼备、科学合理的数字化办公环境,为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联系交流提供了有效的数字化渠道;二是全体教师的教育理念有了巨大的变化,现代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充分发展;三是课堂教学发生了质的变化,教师的学生观、教学观、媒体观发生了变化,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整合性更大,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得到落实,信息素养得到了提高;四是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提高,建立了涵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备课教案、课件、教学心得、课题等网上交流平台,全校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程度高。
三、刚柔相济、理情互依的管理文化
对学校来讲,要“以制度说法”,重在体现“事事讲规范,管理重微观”;体现“以人为本,相信人、关心人、激励人、调动人”的管理精神。几年来,我们先后修订了一系列制度,每项制度都是通过民主讨论、教职工大会审议通过而形成的,真正起到了引领、激励、指导、规范、调节的作用,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制度文化,为依法治校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学校制订了《合格教师基本标准》,从师德、师能两个方面全面规范了教师的从教行为。为切实把依法治校与师德建设结合起来,学校积极推进教师“五公开制度”,即“岗位公开、职责公开、考勤公开、绩效公开和考评公开”,形成有效的激励和制约机制。
四、精致谋事、优雅为人的雅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