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数字能力量学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摘要:数字经济成为驱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云南省经济重点发展的方向。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己任,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的现代学徒制注入了新的内容,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数字经济对数字人才的要求出发,分析现代学徒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数字经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驱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2019年5月国家网信办公布的《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8年)》,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达到31.3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4.8%。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网络强国和数字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
一、数字人才与数字经济发展
数字经济包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是一种融合性经济,以大数据和信息化等新技术对传统经济进行融合,进而提升实体经济的发展。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需求,我国当前数字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就是数字人才的缺乏,特别是缺乏既懂数字技术,又懂行业技术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不仅高级人才缺乏,就连数字技术产业工人都存在很大的缺口。针对数字人才缺乏的现状,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联合印发了《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稳定并扩大就业的指导意见》,对数字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方针政策要求。其中要求强化数字人才教育,提升劳动者数字技能,逐步建立健全多层次、多类型数字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数字技能培训,做好有关人才资格认证工作。建设数字化平台体系以支撑终身学习。创新人才培养培训方式,积极采用数字化教学培训手段。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数字人才培养培训,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指导意见对数字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指导方针,是各高校开展数字人才培养的指南。
二、云南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
云南作为资源大省,存在两头在外,中间在内的特征,资源依赖性比较强,信息产业发展薄弱,要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必须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将数字经济融入传统的八大产业,打好三张绿色牌。云南的数字经济在全国来看总体属于中等水平,但近年来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19年阿里巴巴集团的《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云南省数字经济销售总额增速居全国第二,同比增长49.6%。2019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把抢抓数字经济的机遇、打造“数字云南”作为2019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在明确发展云南数字经济战略后,还将有很强的潜力和后劲。
三、数字经济下的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边疆地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是公共文化资源建设的重要环节。以包头市为例探讨了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现状及出现的问题,如整合范围有限、版权问题、资源利用率与普及率问题。从跨区域合作、人才队伍建设、社会力量参与、“互联网+”四个方面提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长效发展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该项工作在边疆地区长效发展。
关键词: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数字资源整合;包头市
随着计算机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共文化网络环境已经形成。2011年到 2015年,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14份关于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文件[1],从汇聚民间艺术院团、非遗等数字资源,到建立数字资源库群、数据标准化研发等都有涉及。国家各项政策都在形成一种文化政策导向,即鼓励公共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致力于建设数字资源,为公众提供数字文化服务,从而形成跨地区、跨机构、跨系统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库群,通过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推进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在智能社区中的应用,实现“一站式”整合服务。目前,包头地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已建成各类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库,并在不断充实和发展数字资源的同时,加大对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数字资源的整合力度,更新资源整合理念,增进共建共享,从而建立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统一服务平台。
1包头市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现状
公共数字文 化资源是公共文化在网络环境下的产物,以 数 字 形 式 存 在,以 数 字 手 段 传 播 利 用。公共文化机构负责 收集整理、提 供服务,并在其运行、管理和服务过程中收集或挖掘数字资源。其涉及公共图书馆、档 案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等服务机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是指将分散在不同地区、不同公共文化机构的数字文化资源进行有机聚合、分类、重组,并集成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形成方便快捷的新数字 资 源体系,以满足公众“一站式”的信息和文化服务需求。
1.1包头市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分布现状
包头市公共数字 文化体系建 设 是在国家公共数字文化体系建设的指 导下逐步 发展起来的。目前,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 本建成,公 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初具规模。市内各个 文化服务机构均已建立独立的网上资源平台,另外,包头市下辖的大部分旗县区文化服务 单 位也纷纷建立或正在筹建网上服务平台。
1.2包头市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情况
摘要:目前,我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并对我国社会方方面面产生影响。在新时展背景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人人才培养必须与时俱进,以此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但现阶段,我国大部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一定问题,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方式过于传统,难以体现出现代数字媒体艺术发展方向,导致学生在毕业后难以为数字媒体艺术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因此,在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应进行改革,将人才培养与企业进行结合,提升数字媒体艺术教育针对性,以此培养优秀人才,为我国数字媒体艺术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互联网;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
数字媒体技术是一项较为特殊的艺术性专业,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有效提升我国市场经济水平。现阶段,我国处于知识经济时代中,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数字化艺术人才需求较高,并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要求更高。传统的数字教学理念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全面发展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是教育重点之一。本文基于此进行分析,首先表明现阶段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其次说明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背景,最终阐述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策略,以此提升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水平,促进我国数字媒体艺术进行快速发展。
一、现阶段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其中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方面缺少专业化的指导思想,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建立专业的指导思想体系,以此保证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标准。但目前大部分学校培养专业人才时,过于重视培养学生实践技术,忽略对其进行艺术培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满足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需求。第二方面缺少专业的教学设备,目前,大部分学校数字媒体艺术人才教育过程中缺乏现代化教学设备,限制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发展,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第三方面缺少专业的教师资源,在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中,教师缺乏专业素质,难以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影响人才质量,最终影响数字媒体艺术行业的发展。
二、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背景
(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背景目前,我国信息技术不断提升发展速度,我国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在此种发展背景下,促进我国数字媒体艺术发展。在互联网环境下,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促进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发展。因此,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数字媒体艺术教育能够利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教育,以此提升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创新能力。现阶段,我国重视精神文化的建设,对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尤为关注,在此种发展背景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育方式,以此培养出优秀人才。同时,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方案的确立,能够以现代数字媒体艺术行业发展方向为主,以互联网技术为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
数字档案馆的建设要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包括对数字档案馆的硬件、软件、存储格式与检索标准、工作路径的选择,还包括对数字化及数字化对象系统数字化加工与商品化的数字化产品的系统建设问题。后者就是一种数字档案馆的本身定位与数字化资源选题确定问题。这是本文所讨论的重点所在。
一、定位明确
档案馆作为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档案用户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基地。档案用户广泛分布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形成一个主体部分各自独立、边缘部分相互交叉的特定用户群。这些不同的用户群,构成需求多元化、多层次、多变量的用户市场。面对这样的市场,档案馆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定位是一种限制,是一种特色的体现。特色来于限制,体现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本质。为此,档案馆数字化资源建设定位的思路应包括:
第一,个性多元、交流便捷、平易包容、丰富而不同于别家的内容。独特性与交互性是互联网的最大特色之所在。我们提倡柔性沟通,讲究品位与格调,形成独立的风格。
第二,不张扬,不显赫。因为它的建设成果主要是在于它的真实性,而不是艺术性与技巧性。
第三,受众面广还是受众准确——分众化,成为新世纪最值得注意的传媒发展趋势,我认为受众面准确更易讨好用户。
第四,注重休闲文化,淡化学术性,注重地方档案特色。
二、选题原则
摘要:数字化与供应链结合形成新的数字供应链,数字供应链时代需要有大量的骨干人才,甚至是领军的人才来实施落地。数字供应链时代,对人才需求发生很大的变化。文章从华为的校园招聘实践出发,阐述了供应链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同时从数字化对供应链的改造和发展趋势出发,指出数字化时代对供应链人才的培养和建设提出新要求,并总结出一系列针对性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数字化;供应链;人才需求
一、引言
近年来,“黑天鹅事件”频发,其中一个典型的影响就是供应中断现象。仅仅在2020年期间,就连续发生多起“黑天鹅”事件导致企业经营受损,以及供应链中断。其中典型的如华为“5•16事件”。2019年5月16日,美国商务部以国家安全为由,将华为纳入“实体清单”,华为一时间陷入风口浪尖,面临巨大的供应中断危机。“5•16事件”出现以来,华为积极应对,尤其是在供应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要采取了三个应对措施:一是储备,主要是针对5G、手机等重要产品的关键的元器件做了大量的储备;二是备份(或者叫“备胎”),这里面起到“定海神针”作用的是海思半导体,目前海思在芯片设计领域已经属于世界第一梯队,成为国内各大整机厂商的芯片首选;三是实施国产化替代,在华为的带动下,电子元器件、服务器、EDA、数据库、办公软件、核心应用软件等软硬件细分领域,在某些场景中开始具备与国际厂商相抗衡的实力。一大批的与手机相关的供应链企业纷纷崛起,成为手机产业链的中坚力量。华为近年来推行ISC+(集成供应链变革的升级版),即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制造,实现供应链升级换代。华为供应链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供应连续管理体系,同时内部涌现出一大批既懂供应链业务,又懂数字化的人才梯队,基本形成长效机制。当突遇外部危机时,数字化供应链就开始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一支经过业务检验,又拥有数字化思维的供应链队伍。那么,数字供应链与传统供应链有什么区别?如图1所示,左边是传统的供应链,它是一个链式结构;而右边是数字供应链,它已经变成网状结构。传统供应链存在三个问题。一是链式问题,从开发到最后的产品交付给客户,环环相扣。以手机的交付周期为例,包括运营商网络产品的交付周期,覆盖供应链全链条,周期较长,目前平均周期是20到30天。二是时延问题,当供应链过程中发生了各种生产异常、质量问题时,为了解决问题,就需要从链头开始重新“走”一遍,等待和重复造成时延问题。三是效率问题,由于传统供应链缺乏新型工具,导致效率提升方式是渐进式的,无法实现快速突破。相比而言,数字供应链具有一系列的优点:首先是网状结构,数字供应链可以实现互联互通,整个路径相对比较简单。其次是实时,数字供应链运用物联网技术,实时抓取数据,即能快速反馈生产现场的问题,创造了快速解决问题的条件。最后是智能,数字供应链以智能手段管理供应链全过程,包括生产现场的智能调度、制造工序的数字化结构、以及生产异常的看板管理等。所以未来的供应链一定是可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数字供应链。
二、华为校园招聘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到2019年年末,我国物流岗位从业人员数(既包括物流相关行业法人单位和从事物流活动的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也包括工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法人单位的物流岗位从业人员)达5191万人,较2016年增长3.6%,年均增长0.9%。如此巨大的物流从业人数背后其实隐含了一系列问题:新增从业人员中间有多少的人才比例?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往那些只是会下单,只是拉叉车,或者只会追料的供应链从业人员还能适应吗?回顾华为校园招聘的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到人才需求的变化轨迹:招聘形式上,从最初的只是在深圳报纸上打广告招聘,到现在网络、微信和高校主题招聘活动;招聘口号上,从原来的无口号,到近年来主题鲜明地提出来的“打开边界,看见世界”口号;招聘数量上,从原来的数十名,到近年来的接近万名;招聘要求上,从原来的只是简单描述岗位职责,到如今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元素全面体现在各个招聘岗位中。数字化人才成为华为供应链无可争议的必然选择。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华为逐渐加大对校招生的招聘数量和比例,近十年来几乎每年都在一万人左右。经过多年发展,校招生成长迅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华为管理层,已经成为各级管理团队的主力军。从供应链角度来看,华为校园招聘可以简要分为三个阶段(如图2所示)。
第一阶段是2012年以前。自华为引进IBM变革、推行集成供应链(ISC)变革以来,供应链流程体系实施重构,组织架构进行重组,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就是生产总部正式改为供应链管理部。从当时的招聘广告可以清晰看到,华为的招聘岗位已经明确提出供应链管理和制造管理两类岗位。这个时期,华为供应链的组织重心是推行ISC变革,建立ISC流程,并根据业务场景不断优化;海外供应中心建设,建设海外区域节点HUB,同时推进EMS外包。组织定位决定人才需求的方向。2012年以前,供应链的校园招聘还是站在销售和研发后面,采取跟随策略,没有表现出来太多特色。
第二阶段是2013—2018年。2013年以来,华为开始推行智能制造和智慧供应链,内部称之为ISC+变革。变革需要大量的新型人才,“ISC+”的变革力度非常大,人才需求量也跟着水涨船高。供应链的人才要满足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要继续保持业务增长,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需要换脑,更换和招纳更多具备数字化和变革基因的人才,来充实当前的供应链队伍。华为供应链开始不再简单地跟随销售和研发等用人大户,而是采取比较独立的招聘策略,体现出数字化、智能化在供应链中独有的元素。供应链的校园招聘广告旗帜鲜明地提出制造技术工程师的岗位。制造技术的定位非常有意义,因为制造技术在于连接研发和生产,并且在内部承担智能制造的落地。
摘要: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市场营销教学模式受到诸多挑战,导致其难以培养契合时代价值的市场营销人才。基于此,本文从市场营销教学理念、市场营销知识体系和市场营销教学方式三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改革策略,以期完善市场营销这门学科的教学质量,并培养适应数字化时代需求的综合性营销人才。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市场营销;教学模式改革
引言
按照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ericanMarketingAssociation)的定义,市场营销是创造、传播、传递和交换对顾客、客户、合作者和整个社会有价值的市场供应物的一种活动、制度和过程[1]。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数量不断提高。更为重要的是,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也对营销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体现在营销知识体系上,也体现在营销研究方法上。因此,市场营销教学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以契合时展的需求。
1、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的市场营销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1响应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
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管理》第十五版书中提出了改变营销新现实的三大市场力量,分别为科技、全球化和社会责任[1]。其中,电子商务、移动网络和新兴市场网络的兴起和渗透重塑着价值的创造方式、传递方式和交换方式。这实际上表明,市场营销作为一门交叉性和实践性强的学科,很大程度上受到技术环境的影响。在中国市场上,全球知名信息技术咨询公司IDC在网易云创大会上了《2018中国企业数字化发展报告》,报告显示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自2011年以来稳步提升,至2017年已达32.9%,规模高达27.2万亿。此外,数字经济不断向产业价值链渗透,推动产品服务创新、用户体验创新和盈利模式创新等[2]。与此对应,“互联网+”曾多次出现在中央的报告中。2015年3月5日,总理于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并要求借助这一计划推动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中国企业走向全球。2015年12月16日,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明确提出了构建数字中国的目标,要求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在这种新的实践现实下,市场营销教学必须考虑数字化时代背景,融入体现时代价值的课程内容。
1.2提升学生数字化营销能力
《消费电子杂志》2014年第十三期
一、数字化校园建设存在的问题
结合国内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情况,我们意识到学校在面对这项巨大的项目工程中存在如下一些现实问题。
(一)数字化校园建设资金紧缺,无法满足项目的实施高职院校的大部分资金主要都用于教学和实训的建设,政府支持资金不多,很多高校应用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的资金是自筹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政府和学校对其资金投入是重要的保证。
(二)缺乏专门的应用平台,轻视软件开发高职院校数字化建设离不开软件环境的支持。学校应用于各个方面的数据信息来源不同,数据类型也不同,如果没有配套的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管理和规划,数据被重复录入,造成信息资源浪费。
(三)没有严格统一信息标准,阻碍信息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信息标注建设不够完善。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信息标准对数字化校园建设有宏观指导作用,学校应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信息标准。如果信息标准建设无法完善,务必严重影响数字化校园的可持续发展。
(四)专业技术力量不强,业务水平有待提高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需要强大技术力量队伍的支撑。学校领导应该重视技术骨干的进修、培训,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建立一支技术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团队确保数字校园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对策
1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企业服务优势
1.1技术设备优势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数字图书馆建设成为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的重点,因此图书馆在技术设备上投入较大,每个图书馆不仅有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通过校园网与外网连接,有良好的网络环境。同时参与了区域数字图书馆建设以及高校系统数字图书馆建设,拥有了良好的获取资源的技术环境,为开展企业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技术设备和网络保障。
1.2专业人员优势高职院校图书馆专业人员都有一定的专业背景,对资源管理与整合与都比较专业,有较强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服务能力,图书馆特有的信息资源组织方法和加工能力是开展企业信息服务的有利条件。同时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早已跨越了地域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都实现了共建共享目标,服务不再依赖每个图书馆人员的孤军奋战,而是一个强大的服务团队的支撑,为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企业服务提供了人才支持。
2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企业服务模式创新策略
2.1拓展企业用户,关注企业需要
2.1.1企业用户定位。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的对象和主体是本校师生,但是校企合作、服务企业是高职院校办学的主要特征,图书馆也要迫切需要转变观念,将学校专业相关的产业企业人员发展为用户,尤其是重点发展中小企业用户。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信息资源匮乏,技术资源短缺的现象,由于没有系统的专业资源支撑,产品设计和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存在着制约因素,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企业服务首先是要发展企业用户,开展延伸服务,必须将企业用户从潜在用户逐步发展为现实用户。
2.1.2调研和分析企业用户。正确地了解用户、分析用户是图书馆开展服务工作的基础,开展企业服务必须认真了解企业用户,调研企业用户信息资源需求特征,迅速了解企业信息资源环境和企业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并建立企业用户档案信息。通过对用户的调研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需求,明确开展企业服务的方向和内容,有的放矢地开展企业服务。
2.2调整馆藏结构,适应企业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