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生态环境治理方法范文

生态环境治理方法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生态环境治理方法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生态环境治理方法

矿山生态环卫治理方案

各非煤矿山企业:

按照《关于及时报送2013年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任务报表的通知》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为加快推进我镇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切实解决矿山生态环境综合问题,现根据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指导原则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逐步建立我镇非煤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机制。

目标任务

加大宣传力度,落实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主体为矿山企业主,提高其做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自觉性。同时完善相关的各种治理工程措施及植被恢复工作,将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组织机构

镇政府成立“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继续阅读

农村环境治理模式探析

1.农村环境治理的概念及意义

1.1农村环境治理的概念农村环境治理是指人们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对目前农村居住环境、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环境进行调控、保护和修复,以达到改善人居环境的目的。也就是讲,农村环境治理是人们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办法对农村的垃圾、污水、废气等污染物进行收集和处理,从而达到治理环境的目的。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问题直接关乎着全社会人的健康和安全,因而受到政府部门和广大公众的关注和重视。自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先后出台了农村生态环境防治问题的一些相关政策,但防治情况仍然不容乐观。

1.2农村环境治理的意义农村环境治理是一项多角度、深层次、广领域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农村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牵涉到的利益主体有地方政府机构、排污企业、村级公共组织、农村居民等。搞好农村环境治理是“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快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重要举措,是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客观要求。因此,要把农村环境治理摆在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整合资源和力量,有效应对日趋严重的农村污染和治理问题,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循环可持续发展。

2.农村环境治理的现实困境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村环境治理的规划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目前,农村环境治理的规划大多停留在水环境、空气质量、生活垃圾处理等层面,但针对生态环境修复、农业生态经济产业链、农业“三沼”的合理有效利用、城乡农村环境治理一体推进等都没有一整套系统的规划。

2.2农村环境治理的法律规范还不到位。在现已颁布的涉及到污染治理法律中,或多或少都提到了农村环境治理,但还有一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农村环境污染的细节问题没有专门的法律解释。比如,怎样规范化管理农药、化肥的专项法律至今没有出台。

2.3农村环境治理的主体不明确,出现错位现象。在县一级单位,农业局、环保局针对农村环境治理问题设了专门的科室,然而在乡镇、村一级由于缺乏财力支持,还没有设置专门的环保执法机构,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好地区的乡镇一级设置了环境管理所、环保办公室等机构,但是其主要的工作职责还局限于乡镇工业,对于农村污染面源污染、生活垃圾、生态环境保护基本上很少涉足。

2.4农村环境治理的设备和农民的环保意识还很欠缺。农村居住区的污水减排处理、农作物秸杆燃烧、生活垃圾填埋、畜禽粪便零处理排放等,都是由于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处理循环系统。农村从业人员受文化素质的影响,掌握环境保护的知识较少、能力较差,对环保的自我约束力也较差。在从事农业生产中,农民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盲目追求高产,不合理使用化农药、化肥等工业化学品对农村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继续阅读

环境治理投融资机制革新

1构建适应生态环境治理需要和要求的财政体制

1.1构建生态财政体制的必要性

(1)严格划定中央与地方的环境保护职能,强化国家承担宏观生态环境保护的职责。有利于增强国家进行宏观配置环境资源的财力。

(2)通过调整财政政策,调节财力分配结构,统筹安排生态建设投资。有利于推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3)改革财政制度,通过财政补贴、优惠政策等措施,扶持生态环境建设企业的经营活动,鼓励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有利于刺激生态企业增加生态环境投入。

(4)国家通过课以罚款、征收资源补偿费和环境税等增税方法。有利于防止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

1.2构建新型生态财政体制。构建新型生态财政体制

(1)构建政府公共财政预算制度。在政府财政支出预算科目中,建立生态环境建设财政支出预算科目。将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逐步增加。政府投入主要方式,一是用于重点工程建设;二是用于银行贴息间接支持重点项目。

继续阅读

生态文明建设城市环境治理措施探析

摘要:我国当前阶段城市生态建设、城市环境优化治理体系处在萌芽起步阶段,对于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具体的实施措施的研究成为了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研究方向。再加上《“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指出提高环境质量,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是当前核心任务,这表明了我国对于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环境治理形势的分析和讨论,总结了城市环境治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其具体策略,以供广大从业者参考。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城市环境;环境治理措施

引言

全面深化改革的概念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被提出,另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相关举措也接着出台。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环境治理体系与其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体系一同构成了复杂的国家治理体系。当前世界对于应对城市环境问题的治理成为了当前主要的研究方向和趋势。人们也对于环境治理的思想有着普遍认可度,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的挑战,有关方面应该推进环境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国情,研究出科学合理的环境治理体系,这对于我国进项环境治理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1城市环境治理的复杂性与形势

2015年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上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于世界各国环境问题未来发展的方向作出了重要的指导,这项议程的真正实施,将推动世界各国将可持续发展理念纳入国家的未来发展的策略之中。当前环境治理的复杂性需要被有关方面给予更高的关注度,通过对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反思,能够明显地发现我们所处的工业社会所孕育的社会技术虽然对于社会进步和发展有着巨大作用,但是也对环境承载力造成了巨大的风险,给全球环境治理的体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只有将治理的“复杂性”有效地提升到和环境问题一样高的复杂度上,才能够对环境起到根本的治理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产力的强劲发展势头之下却隐藏着严峻的环境挑战,2015年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也进入了广泛的构思和实施阶段,国家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等多项具体政策,并且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争取在2020年使国家环境问题得到总体改善。

2城市环境治理措施和策略

2.1规划引领下优化顶层设计

继续阅读

深入整改生态补偿方案

为推动建立生态弥补机制,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维护的决定》国发〔〕39号)和第六次全国环境维护大会精神。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促进生态环境维护,现就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实现从以行政手段为主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手段的转变,有利于推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快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利益群体的和谐发展。

(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落实新时期环保工作任务的迫切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对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并将其作为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要求“要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中央和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应考虑生态补偿因素,国家和地方可分别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国务院年工作要点》(国发〔〕号)将“加快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列为抓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任务。国家《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发〔〕15号)也明确要求改进和完善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开展跨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工作。

(三)开展试点工作是全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实践基础。为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一些地区积极开展工作,研究制订了一些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生态补偿涉及到复杂的利益关系调整,目前对生态补偿原理性探讨较多,针对具体地区、流域的实践探索较少,尤其是缺乏经过实践检验的生态补偿技术方法与政策体系。因此,有必要通过在重点领域开展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标准体系,以及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补偿渠道、补偿方式和保障体系,为全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方法和经验。

二、明确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四)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以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理清相关各方利益关系为核心,着力建立和完善重点领域生态补偿标准体系,探索解决生态补偿关键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实践中取得经验,为全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方法、技术与实践支持。

(五)基本原则

继续阅读

矿区生态修复补偿问题与对策

摘要:

江西省属国有矿区生态修复中存在生态补偿制度不合理;生态补偿体系不完善;生态补偿管理不健全;生态补偿市场不充分;生态补偿资金不到位等问题。完善江西省属国有矿区生态修复补偿的原则包括:开发与治理协同;新账与旧账分治;政府与市场结合;分类与共建并进。文章提出江西省属国有矿区生态修复补偿的对策建议为:构建生态监测和生态标准两种体系;建立补偿评估与补偿谈判两种机制;完善事前补偿与事后补偿两种制度;优化环境税制和补偿费用两种手段;运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加强环境法规和生态管理两种保障。

关键词:

江西省;矿区;生态修复;补偿机制

作为矿产资源大省,江西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开发与利用比较活跃,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环境的破环,仅江西赣州因稀土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而需要治理的费用就高达380亿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江西矿业经济总产值对GDP的贡献度很高,丰富的矿产资源为经济社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保障作用。与此同时,我省正在积极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探索建立省属矿区生态修复补偿机制,对促进我省绿色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江西省属国有矿区开发与利用情况

2014年江西省地矿局共实施各类地质矿产勘查项目293项,合同总经费约7.5亿元。其中: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27项,经费6234万元;中央财政项目7项,经费4436.6万元;中央地勘基金项目6项,经费7508万元;省地勘基金项目28项,经费8182.9万元;自有矿权投资项目73项,经费8299.17万元;地矿单位矿权合作项目28项,经费8029.7万元;对外矿产勘查项目120项,经费3.18亿元。为客观、准确地反映我省国有矿区开发与利用现状,我们基于中部六省的视角,分别从矿业单位个数、固定资产投资、主营业务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率、产品销售率等方面来分析我省矿区经济发展水平。

(一)中部六省矿业企业单位数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来,2013年中部六省采矿业中湖南和河南的企业单位数最多,分别为1442个和1236个,而江西、安徽、山西处于一个层次,分别为520个、479个、446个。其中,四大类采矿业中,江西矿业企业分布较为均匀,而山西、湖南多集中于煤炭开采业。

继续阅读

环境治理状况及保护办法

重庆市已发现矿产68种(含亚矿种),占全国(171种)的40%;查明矿产资源储量55种,占全国(158种)的35%。已发现各类矿产地1222处,其中大型矿床29处,中型矿床100处;金属408处,非金属476处,煤炭338处。重庆市已开发利用矿产39种,已建各类矿山4523个(不含天然气矿山)。矿产资源的分布,具有中小型矿床多,大型矿床少;共、伴生矿产多,单一矿产少;贫矿多,富矿少;能源矿产、非金属矿产多,金属矿产少等特征[1]。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十分突出。按照国家和重庆市的有关规定,矿山开采后,须对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理。因此,研究重庆市矿山环境治理现状及保护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1重庆市矿山环境治理现状

1.1初步形成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体系在贯彻落实国家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等基本法规的同时,制定了《重庆市矿产资源管理条例》、《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重庆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管理暂行规定》和《重庆市地质环境监测管理暂行规定》、《重庆市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全市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工作。

1.2初步形成了规划控制体系市国土房管局于2000年起,由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较多的原国营6大矿务局片区的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调查工作入手,逐步开展了全市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2005年,组织编制完成了《重庆市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06-2015)》。2008年8月,市国土房管局又组织了废弃矿井的专项调查工作,目前正在编制《重庆市废弃矿井治理(专项)规划》。2009年2月,市国土房管局又组织编制了《重庆市城周矿山植被恢复子规划》,将其纳入《重庆森林工程总体规划》中。为了对重庆市5大国有煤矿采煤沉陷区进行土地整治、改善矿区生态环境,编制了《重庆市五大国有煤矿采煤沉陷区土地整治专项规划》。

1.3建立了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市国土房管局会同市财政局、市环保局于2007年2月出台了《重庆市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初步建立了全市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此外,重庆市还建立了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源头上控制了矿山地质环境的恶化趋势,加强了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管理。

1.4矿山环境治理工作初见成效重庆市陆续开展了许多矿山环境治理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给当地的社会、生态和经济带来了一定的效益。如九龙坡区华岩镇云峰村废弃工矿地土地复垦项目的实施,新增了大量的耕地,缓解了人地矛盾,并为当地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再就业机会,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梁山四方井矿区的植被恢复治理,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改善了矿区的生态系统;北碚区三汇二矿和三汇三矿的矸石山治理,有效地防止了矸石山的滑移,保护了矸石山对面的大片茶园不遭破坏,保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矛盾依旧突出重庆市矿山企业95%以上为乡村集体或私营小型矿山,这些矿山企业普遍存在重资源开发、轻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问题。

继续阅读

环境监测在环境治理的作用分析

【摘要】现阶段,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人们对环境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做好环境治理工作,以满足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求,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提供支持。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重视环境监测工作,及时关注环境污染情况。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治理;促进作用

1引言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民群众越来越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重视环境质量的变化,更加关注周边的生态环境状况。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环境治理工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要及时掌握周围的生态环境情况,帮助人民群众了解周围的环境问题。基于此,文章主要分析了环境监测的相关内容,研究了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作用,希望能够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实际需求[1]。

2环境监测的相关内容分析

2.1环境监测概述

环境监测指的是环境监测部门为监督并管理环境质量问题而开展的一项活动,通过监视并测定环境质量的相关指标,能够明确环境的实际污染情况和环境质量,环境监测的主要类型有物理目标监测、化学目标监测和生态系统监测。在物理目标监测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对水温、臭、味和色度进行检测,水温与水源联系比较紧密,在地下水温度稳定的情况下,地上水温度会出现很大变化,这就需要在现场进行水温测试,并对大气温度和水体pH值进行检测,常用的方法有水温计法、倒置温度计法。臭是原水检验和处理过程中的主要项目,常用的方法有定向描绘法、阈值法。在地面水被工业废水污染后水色会比较复杂,这时常用的方法是铂钴比色法、稀释倍数法和分光光度法等。化学指标监测的内容有生化需氧量BOD、稀释水和水样稀释;生态监测主要是应用化学和物理等技术手段,针对生态环境中的影响因素、相互关系、生态系统布局、功效等开展的监控和测试活动,常用的监测方法是遥感数据获得、遥感影像处置、遥感影像翻译、地面核对、创建生态系统遥感监测数据库。

2.2环境监测要素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