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社会工程范文

社会工程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社会工程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社会工程

信访工作是社会工程

在人大法制信访工作室工作已经三年多了,在日常接访中,经常碰到当事人见面第一句话就是:“俺实在是没有办法了”、“你可要给俺作主”等等。这些话语也说明当前“有事找人大”、“难事大事找人大”已经成为普通群众的解决问题的主要渠道之一。几年来,通过督促办理人大信访案件,体会到人大信访工作在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做好人大信访工作,前提在深化认识。人大处理的来信来访案件,绝大多数是当事人对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处理有争议或不服的事件和案件。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同时也是人民群众的代言机关,人民群众信访到人大,就是对国家权力机关的尊重,对人大的信任。对信访工作不重视、不主动、不热心,就是对人民的不负责,是放弃法定权力,就是一种失职。因此,从事信访工作必须要提高认识。要明确通过办理信访案件,建立起人大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桥梁,可以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和人大决议决定的贯彻实施情况,了解“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情况,了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遵纪守法情况,吸收和采纳人民群众对国家事务管理的建议,为常委会依法有效监督“一府两院”提供第一手材料;同时也能有效地为人民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体现国家权力机关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做好人大信访工作,关键在投入感情。“信访无小事”,群众有事找来人大,往往已经多个部门的周折,抱着一种最终解决问题的希望或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态而来。这个时候,作为人大信访的一名工作人员一定要做换位思考,一定要有耐心、诚心、爱心、热心和细心;手中正忙的工作必须停下来,听群众诉说,心中的不快不要表露出来,给来者好的心情。这种感情不能单纯是脸面上的,而应是一种视人民为父母的感情,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支撑,更重要的是要帮助来者解决实际问题。合理的要求正面答复,不要滑头;情况待查的,要明确答复时间,不能让人遥期无望;无理取闹的,既要坚决回绝,不可无原则迁就,又要讲清法律和政策,讲究答复技巧,尽量使其能够接受,避免矛盾激发。我做人大信访这两年,始终要求自己“带着感情做信访”,也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三、做好人大信访工作,目的在解决问题。《地方组织法》清楚地规定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受理人民群众对“一府两院”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申诉和意见。“受理”就是“接受”和“处理”,而“处理”就是解决具体问题。过去,人大机关做信访工作“接受”信访件多,批办、转办、督办多,并以其为主要工作方式和工作归宿,鲜有对信访案件开展调查下结论。这种观点和做法,主观上是缺乏对法律精神的全面理解,客观上造成了人大信访案件结案率低,重复上访、缠访的情况增多,这样就辜负了信访当事人寄希望于人大的良好初衷。

四、做好人大信访工作,出路在创新机制。信访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改革不断深化,利益格局不断调整,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群众信访数量增加,规模不断扩大,行为日趋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必然建立一种与之相适应的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去年以来,区人大常委会结合信访工作的实际情况,根据《信访条例》和《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信访工作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出台了《区人大常委会处理群众信访工作办法》,详细规定了人大常委会信访工作的职责、范围、处理原则、程序和时限、办理回复、责任追究等内容。这个办法的制定出台,进一步实现了信访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运作,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做好人大信访工作,底蕴在执政为民。人大信访工作不单纯是解决几起案件、化解几起矛盾的简单工作。它所检查和体现的是我们的工作是否坚持了人本理念、是否坚持了执政为民。近几年,我们对所有的群众来信来访进行归纳分析,发现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是法院判决执行难的问题,占到了信访总量的一半左右,这也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呼声。为此,近几年常委会始终将当前普遍存在的案件执行难问题,作为监督的重点将法院案件的执行工作列入了人大常委会审议工作的重点。为确保在审议过程中提出质量高,操作性强的建议和意见。区人大常委会专门召开了由省市区人大代表、法院执法监督员、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和社会各界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对会议收集到的执行效率不高,因执行问题造成各级人大信访案件数量居高不下等问题,由区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向常委会做出专题汇报,区人大常委会再以书面形式通知法院,并要求法院限期整改,对整改情况要在两个月之内以书面形式,向区人大常委会做出汇报。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继续阅读

社会公共工程会计模式架构探究

摘要:社会公共工程也就是在政府的支持或是主导下的各种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公路建设、水利建设等,属于国家财政政策中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就我国而言,当前处于经济转型阶段中,在社会公共工程的供应上,存在着总量不足、结构失衡、效率低下等分配不均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社会公共工程的健康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经由对社会公共工程方面在近年来所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社会公共工程会计应该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理论。同时,基于对社会公共工程自身属性的探究,提出适合于社会公共工程业务的会计模型架构。

关键词:社会公共工程;会计模式;架构

就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基于经济体制转型以及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社会公共工程方面呈现出结构失衡、资源浪费、分配不公平等问题。部分地区政府或是具体管理人员,在进行决策时比较容易受到利益的诱惑,导致其在社会公共工程的供给内容以及投资方向等各方面出现不合理或是不公平的决策。在此种背景下,各种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工程以及坏账得以出现。基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政府方面需要选择合理的制度,将非核心性的活动转变为私有结构,也就是说,我国社会公共工程的主体可以是政府,但也可以是符合标准的民间组织或是个人。但是,在此转变过程中也呈现出民间组织信息不充分等多种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可以归结为,构造社会公共工程会计的理由,为此,有必要开展社会公共工程会计模式架构合理性的研究。

一、社会公共工程会计基础假设构造

(一)会计主体假设

社会公共工程会计的主体与企业会计主体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其主要差异表现为,企业会计主体的产权主体较为明确,但社会公共工程物品存在着一定的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等特征,不能够基于产权来明确会计主体[1]。就社会公共工程物品的供给方面来分析,此类物品的主体存在着高度的不确定性,可能是政府但也可能是各种民间组织或者是个人,不能够将其会计主体认定为特定的供给主体。针对此,借鉴于西方国家基金会计中会计主体假设内容,可将社会公共工程会计的主体假设为基金。此种主体明确方式能够合理的进行核算空间范围与界限的明确,同时也能够区别社会公共工程会计主体与其他会计主体之间的利益划分。另外,应用此种会计主体界定方式,也能够客观的显示出在进行会计核算的明确立场以及会计数据进入到会计信息系统中所具备的各种条件。

(二)可持续发展假设

普遍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持续性的投入大量资金,且资金回收的时间周期较长,基于这一点来考虑,政府方面选择优先关注GDP排名的提升,由此会默认减价服务价格,由此致使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缺失,或是投资成本有所增长[2]。职能监控所指向的是对职责范围内义务的履行情况进行动态监督,作为社会公共工程会计的主要内容处在,基于其重要性考虑,应该在会计假设选择期间做出全面的显示。基于以上出现了会计假设理论的另外一个理论,也就是可持续发展,这其中所提到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经营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存在着实质上的差异,其主要差异便是建立基础的不同。持续经营假设是基于企业价值最大化原则上所提出的,而可持续发展假设则是基于社会公共工程社会效益最大化原则上所提出的。两者之间的差异性核心内涵是组织发展目标的差异,企业所追求的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社会公共工程所关注的则是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继续阅读

水资源工程社会责任及构建和谐社会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都离不开水资源供给的支持。水资源工程的建设对于促进社会发展、构筑和谐社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水资源工程所体现的社会责任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社会与业内人士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以水资源工程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为基点,着重的分析了水资源工程社会责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水资源工程社会责任;构建和谐社会;分析与探讨

现阶段,人们的生活日常已经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持,水资源工程的发展也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越来越快,对于水资源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我国水资源工程起步较晚,发展的还不够成熟,在现阶段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在如何通过有效的责任体系来引导工程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一、水资源工程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

水资源工程社会责任是工程社会责任的一个分支,也是工程社会责任在水资源工程当中的应用。一个成功的水资源工程应当要包含几个要素:达到预期的目标与功能;在完成工程目标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工程中的支出;提高工程的整体经济收入,并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耽误工程的进度;保证工程的质量,与环境和社会向协调,是水资源工程能够保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些要素都是现代工程的社会责任体现。并且,水资源工程社会责任在多个角度都有着不同的含义[3]。从组织角度来看:水资源工程在有关利益相关者来说相对较多,并且各个关系之间较为复杂,但这种关系的维持时间较短,在工程结束之后,这种利益关系变也会随之结束。其次,大型的水资源工程当中,在合作方面的要求往往要比产期组织更为迫切,合作之间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工程最后能否实现预期的目标。在水利资源工程中可以将企业治理理论、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企业生态理论等相关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程当中,通过这些理论能够体现出水利资源工程的社会责任。从工程哲学角度来看:水资源工程社会责任是指,水资源工程共同体在水资源工程实践中对水资源工程价值的一种选择。这种选择是需要对社会、生态环境以及受众的人群复杂,并且还需要将水资源工程中对环境以及人类的各项危害降到最低,在整个工程中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保障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性,实现人与水资源的和谐共存,并在水资源工程中承当相应的社会责任。

二、水资源工程社会责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目前,水资源工程社会责任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已经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其中水资源工程社会责任对构建和谐社会有个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有利于创建精品水利工程。通常,水资源工程的施工规模都比较大,并且建设周期较长、施工技术较为复杂,涉及到了多个方面的专业技术内容,而水资源工程作为我国的一项基础建设工程,在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战略规划中都发挥出来重要的作用[1]。在水资源工程中提高社会责任感,会使施工人员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使其在思想上能够得到提高,更加有利于水资源工程这种大型工程的建设。同时,还能够保障水资源工程在项目规划、决策、施工以及设计方面的科学发展观精神,使水资源工程无论在哪个方面都能够得到完善,从而建设出质量优秀、环境和谐、技术先进的精品水利工程。第二,有利于促进水资源工程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性。水资源工程是一项服务于大众的公益事业,且其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维护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水资源工程的建设目的是为了服务人民、为社会创造更大经济效益,而不是简单的企业工程建设获取利益,在这个层面能够有效的促进水资源工程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使水资源工程能够满足于社会中的可持续发展目标[5]。第三,有利于促进水资源工程与人文的协调性。水资源工程的社会责任履行,不但是一项工程上的建设,同时还是工程精神的创造。在我国大部分的水资源工程建设中都体现出了水利行业精神,使其不但获得了物质上的收益,同时还获得了精神与文化上的财富。因此,在水资源工程的建设中需要提高工程的宣传度以及媒体的曝光度,这样不但能够使工程受到大众的检验,同时还能够在建设和谐社会的环境下,向公众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水资源工程建设理念,更加有利于促进水资源工程与人文之间的协调性,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

三、水资源工程社会责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具体策略

继续阅读

建设工程中的社会冲突应对建议

一、建设工程决策中社会冲突的本质是利益冲突

工程活动是造福人类的活动,这是社会对工程活动的社会贡献的肯定。建设工程活动能够增进社会财富,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而这些经济利益的获得,使建设工程的经济价值被高度重视,甚至于成为某些部门追求的唯一价值目标。但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是,经济发展并不是人类文明的终极价值,它只是人类快乐健康生活的必要条件。工程造福人类的价值也常常会在唯经济论的社会发展目标下,丧失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终极使命。

作为一项社会活动,建设工程是一个复杂利益的系统,一项工程可能不仅能够带来经济的利益,也会产生政治、军事、社会的利益。但建设工程也可能损害到局部利益,部分人群的利益。工程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人类的福祉,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建设工程决策、设计、实施、运行等阶段不能忽略民众的诉求。三峡工程决策和建设实施由于照顾了各方面的利益,得到了包括矿区居民在内的广大群众的支持和配合。相反,西南某水利工程因为移民安置工作做得不好,引发了公众的广泛抗议,影响了社会安定。所以建设工程关系到社会公正,和谐安定,建设工程利益目标和实现方式都体现着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利益冲突是人类社会一切冲突的最终根源,也是所有冲突的实质所在。同样,建设工程决策中的社会冲突的本质也是基于利益冲突发生的。什么是“利益冲突”?韦伯辞典给出的定义是:一个人的个人利益与其处于信任(作为政府或公司的官员)的职位上的正式责任之间的冲突。也就是说,当一个公用官员、雇员或专业人员有自己的私人利益,它足以看上去影响其客观地履行其职责时,就发生了利益冲突。以往,利益冲突问题在政治伦理学和商业伦理学中涉及较多,而在建设工程决策领域的研究并不多。但是,如果建设工程除了工程技术判断之外,利益冲突在工程中将经常出现,而且利益冲突危害工程判断的可靠性,威胁工程的功能和作用,所以应当在建设工程决策中加强对利益冲突的研究。

二、建设工程决策社会冲突发生的原因

(一)专业机构缺少专业精神

一般地,由于建设工程负责的专业技术性,其决策要受到明显的“质量要求”的约束,具体包括技术约束、规章约束和预算约束。社会公众缺少专业知识和常识,通常不得不面对专业技术壁垒这座大山,在公众的眼里工程技术常常被视为神圣的,视为道德的化身与善良的象征,但现实显示这已经成为一个黑色幽默。专业技术专家作为一种独立活动,目的在于提高建设工程决策的科学性水平。但遗憾的是,技术专家并没有很好的独立性。技术专家凭借手中握有的专业话语权,却在决策论证过程极力迎合投资方和政府的需要,成为建设工程项目单位和地方政府服务的代言工具。某著名大学的环科所是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巨人,在对江苏某酒精制造有限公司异地搬迁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上,根本未做深入研究,也没有提出有效防范预案,所编制的报告书在事故风险评价方面存在重大缺陷,仰仗其在行业的地位和声望,编一个环评报告,帮助这家公司顺利立项。同样,在广州番禺垃圾发电厂建设项目决策中也表现出明显的专业精神缺失,各种专业组织对决策的约束判断没有表现出足够的专业水准,而这导致了没有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选址早期给出不可行的专业结论。广州市番禺垃圾发电厂由于选址位于人口密集区域,而且无法说服公众消除对该项目环境隐患的疑虑,虽然通过技术评估和环境评估,但最终还是被迫于环境问题而改迁他处。作为技术专家的环评机构,由于严重缺乏独立性和透明性,没有起到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中间作用,反而受到经济利益左右,顺从业主意志,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大打折扣,最终使其公信力大打折扣。

(二)公众缺乏参与渠道

公众参与是指具有共同利益、兴趣的社会群体对涉及公共利益失误的决策的介入,或者提出意见与建议的活动。公众参与理论在当今治理和管理理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成为社会学、法学、政治学以及交叉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建设工程尤其是重大建设项目因其投资高、规模大,不但社会经济影响广泛,而且通常也会对环境产生强烈的冲击,不同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往往会发生利益冲突,在其决策中公众参与已经成为现实所必须,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建设工程中的公众参与包括建设工程论证决策、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后评价等工作中的建设工程业主和决策者同公众之间建立的双向交流,其目的是使建设工程能被公众充分认可,并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它特别强调的是,项目各方同公众之间联系、沟通的重要性和有效性。虽然在工程决策实践中,公众参与决策机制已经有所发展,参与渠道和方式也有一些拓宽,但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公众参与决策的程度还很低,存在诸多不足和较大的发展空间,其典型表现如下:一是公众参与形式化严重,实际意义不足,而象征意义明显,在崇尚科学的现实社会中,对于规划的评价和修改意见,政府往往忽略广大民众的意见而偏向专家的意见,这样,公众参与可能就成为仅仅存在于表面的形式;二是公众参与制度化建设滞后,缺少制度化设计和渠道;三是公众知情权不够,使得参与质量不高,有时甚至无法参与;四是公众参与意识仍较薄弱,长久以来形成的自上而下的社会管理体制,政府主导重大建设项目的决策,极大地抑制了公众参与热情,令公众丧失了参与的信心和热情;五是建设项目决策部门对相应的公众意见没有制定出有效的回应机制。从厦门PX事件的发展来看,主导此项目的决策投资者和政府在项目实施前没有考虑公众参与环节,忽视了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平衡,从而引发了相关主体的利益冲突和激烈而持续的抗争,最后迫使政府更改决策结论。这一事件告诉我们,涉及公共利益的建设工程决策不是纯粹的私人决策,它具有明显的公共属性,不应该采用纯粹的技术效率、经济效率等可量化指标作为评价标准,更要注重社会共识和舆论的可行。如果在实施前没有充分考虑公众诉求,或者公众缺少足够的参与渠道,面对汹涌的民意和持续的抗争,势必导致决策成本的大幅增加,以及决策方案的更改甚至失败。

继续阅读

关于社会事业暨民生工程完善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省委八届九次全会“大干150天,全力实施好五大战役”的精神,我市五大战役之,社会事业民生工程战役正式打响。昨日,我市召开实施社会事业民生工程战役动员部署会,今年之内,我市将安排四大类社会事业民生工程项目。

市委常委、副市长詹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表示,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迅速行动,集中力量,大干150天,打好民生工程这场战役,为推动我市跨越发展做出新贡献。要高度重视,强力推进,社会事业民生工程,每一个项目都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每一项工程都能为百姓带来实惠。打好这一战役,对于改善民生、优化环境、促进发展、构建和谐、维护稳定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加强领导,细化方案,落实责任,协调配合,争取在年内取得明显成效。要真抓实干,务实高效,确保工程质量。要加大督查,狠抓落实,倒计时推进工作,定期组织检查,建立督查机制。

据了解,四大类社会事业民生工程项目是:支援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我市将安排援建资金8亿元,分两年投入支援南平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重建家园、民生项目等。

为民办实事项目

包括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和老区山区建设项目、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特殊教育提升工程、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农村改厕项目、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项目。

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

社会事业重点建设项目

包括新一轮农村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体系、医院门急诊综合楼、海沧体育中心一期、市青少年宫扩建等项目。

继续阅读

水库等水利工程社会公益性

1.防洪减灾保护人的生命权是第一位

我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在自然灾害中水灾是造成的人类生命灾害是首位的,其次旱灾,强风暴台风、地震和海啸等。

如黄河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一个伟大摇篮,历史上黄河又是一条多灾多难的河流,多沙、悬河、善淤、善徙、善决。特别是下游,洪水决溢十分频繁,“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2.水利兴利除害,保障工农业的发展与饮水安全

我国特殊的自然条件和水资源条件决定了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灌溉,水利工程保证着我国农业一直处于较高的增长,水利对支撑和保障粮食增产的作用更加突出,保证了国家粮食安全。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水利基础保障能力显着增强,水利发展改革惠及亿万人民群众。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保障了国民经济3倍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高速增长。中国现在以占全球6%的淡水资源、9%的耕地,保障了占全球21%人口的温饱和经济发展。我国累计解决了2.72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到2013年底,国家将全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3.水力发电是最大的绿色可再生能源

3.1大力发展水能资源利用

继续阅读

公路工程环境与社会管理实践

一、背景

中国企业在国际工程中不断发展壮大,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工程所在国的业主对环境与社会方面日趋重视就是其中之一。而如何正确对待、理解和发展环境与社会方面在工程工作中的发展,就成为了每个项目的不得不面临的课题。某公司与美国千年挑战基金签订了某非洲公路升级项目合同,在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笔者作为分管环境与社会方面的负责人,深感项目上下在此方面的所经历的艰难历程,也深深体会到了,切实执行环境与社会方面对国内外项目长足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下就具体环境与社会风险分析和控制措施以及实施效益与大家分享,为以后其他实施类似项目的工程人员提供借鉴。

二、项目在环境与社会方面的潜在风险分析

作为潜在风险,报告以项目运作的时间顺序,将环境与社会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划分为3个阶段进行论述,即项目动员阶段,施工阶段和撤场阶段。

(一)动员阶段该部分以图表形式,展示了项目在动员阶段,存在的环境与社会方面的风险的具体位置,正面和负面影响的具体内容,产生相应影响的程度,和造成该影响的工作内容,同时评定影响危害的等级。具体确立了工程师营地位置、我方主营地位置和石料厂位置成为动员阶段所面临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的3处施工地点。

(二)施工阶段结合项目工作内容,包括施工材料的获得和运输,如砂砾料、沙子、骨料、水和沥青等,清障、清表、土方、结构层和路面施工,以及边沟结构物等施工内容,以空间概念分成两部分,即按照在路权范围内的连续路段和路权以外的工程师营地、承包商营地和石料厂,来论述沿线环境与社会方面存在的风险。在施工阶段,具体评估的环境与社会方面的负面风险可以归纳为沿线自然植被和农作物的影响、征地、噪音影响和粉尘影响等13类。

(三)设备人员撤场阶段在项目进入撤场阶段,主要涉及到的工程量是移除所有临时建筑,对沿线表土的复原,对沿线路权范围之外的料场进行复原,这里着重强调的是临时建筑在移除之后所产生的建筑垃圾的风险。根据当地社会环境和项目循环利用资源的角度进行估计,很多拆卸下来的旧铁皮、沥青桶等可以送给当地人使用,彩板房、水桶、太阳能、水管等可以转移到下一个项目使用,在此基础上,还应考虑的垃圾产生数量。

三、减少环境与社会方面的潜在风险的措施

继续阅读

强化构建社会防火墙工程监管建议

为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规范社会消防安全管理,提升火灾防控水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特别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办字[]号)文件精神,从年至年,在全市实施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

一、总体目标

以提高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落实政府部门消防工作“四项责任”、夯实农村社区火灾防控“四个基础”、提高消防监督管理“四个水平”为着力点,力争通过三年努力,使消防工作社会化水平明显提升,全社会消防安全环境明显改善,重特大特别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工作任务

(一)扎实推进以提高“社会单位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四个能力”建设。

1.深化达标验收。各单位按照《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指南》(—)开展达标建设。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员工普遍达到“三懂三会”(懂基本消防常识、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会查改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一般单位员工普遍达到“一懂三会”(懂岗位的火灾危险性,会灭火、会疏散、会逃生)。年底,全市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的公安派出所确定列管的重点单位达标;年底,公安派出所确定列管的重点单位全部达标;年底,全市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一般单位基本达标。

2.加强专项培训。自年7月开始,各县、区要成立“防火墙”工程宣讲团,深入商场、市场、宾馆、饭店、公共娱乐场所、工矿企业等单位,对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以及各行业、系统主管人员进行“四个能力”专项培训。

3.建立长效机制。建立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常态化工作机制,规范日常消防管理。建立“四个能力”建设互联网督查机制,实现数据共享和实时查询,接受社会监督。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