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少儿教育范文

少儿教育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少儿教育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少儿教育

少儿消防教育报告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如何加强和改进少儿的教育形式和内容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面前的一个迫切而紧要的任务,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有必要将少儿的消防安全教育纳入到教育内容中去。目前,教育界、家长以及一切关心青少年成长的人们都已经意识到消防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本文根据近年来在消防教育工作中的实践,对几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进行简单归纳,希望对消防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家长们有所帮助和裨益。

这里指的少儿特指15岁以下的青少年,由于他们的身心都处于发育未成熟的阶段,身体、心理都处缺少足够的锻炼和阅历,因此如何引导他们进行自我保护、学会在危机到来时如何应对是少儿消防教育的根本任务。此外,通过开展对孩子的消防安全常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这一少儿消防宣传教育的最终目的。

一、少儿心理的特点。

1、感性形象能力思维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弱。据专家研究表明,人在幼年时期首先发育的是他(她)的感知能力,然后才是他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认知的能力、理性思辨的能力,因此,这一阶段的少儿教育模式也应该是注重动作、节奏、图形、语言、色彩的开发培育,孩子们对这种形式的东西接受得比较快,并可以由此引发联想从而理解一定的道理,即使没有懂得任何道理能从形式上记住某些东西也将会是终生受益的。

2、热情多于耐心,很难长时间地关注一件事情。人们普遍认为孩子都是多动的,其实这是人在成长过程中一个必经阶段,喜欢运动也是动物在成长初期的普遍规律,运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的过程、成长的过程。因此给孩子看的、听的、学的东西就必须是短小精干而不能是很长篇幅的,必须是一下能抓住他(她)们眼球(注意力)的东西,而不能是起承转合、一波三折的含蓄隽永。

3、喜欢新鲜、变化的事物,富于幻想,具有创造性。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作为老师来说应该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并且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进行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孩子们大多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这当中也蕴含着无数的创造性和智慧,如何发掘他(她)们幼小心灵中的创造性、主观能动性,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能否取得成功或者说在多大程度上取得成功。孩子们的想法尽管是天真和不切实际的,但是应该尊重他们想象的权利,并和他们一起寻找事物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就能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教学相长。

二、适合少儿消防教育的几种形式。

(一)被动接受式

继续阅读

浅谈少儿民族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

【摘要】舞蹈艺术教育对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成长具有显著的效果,它能在不知不觉中促进少年儿童的身心成长,培养品格素质、集体荣誉、想象力等。少儿民族舞蹈不仅作为一门综合艺术被家长和孩子们所喜爱,更逐渐在学校中与课堂教育相辅相成,为未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教育;品格素质;综合性素质

一、少儿民族舞蹈教育所处的环境现时期

我国非常重视少年儿童的综合教育,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孩子的素质成长也有了新的认识,而舞蹈教育则成为了越来越多的家长提升孩子素质的有效方法之一。随着教学模式的转变,素质教育与美育教育越发被学校和家长们所重视,许多学校都将少儿民族舞蹈教育融入现有的教学中,不仅开设课程教导少年儿童学习,在课外开设兴趣班与舞蹈小组来积极培养学生们对民族舞蹈的喜爱与兴趣。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表演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建立集体荣誉感,继而帮助少年儿童提高身体素质,使心理素养得到升华,也为少年儿童们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

二、少儿民族舞蹈的教育方向

少儿民族舞蹈是面向幼儿园及中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幼儿园阶段的少儿以三到六岁为主,偏向于用形象化的方式来理解他们接触到的新鲜事物。由于少儿年龄较小,注意力与自制力都比较差,常常不会在某一事物上保持长时间的关注。所以在这一阶段,要通过民族舞蹈中优美精彩的歌舞和所表达的故事来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和兴趣,通过幼儿喜欢模仿事物的性格进行教学来培养孩子们的感受能力与创造能力。小学阶段的少儿主要以六到十四岁左右的少儿为主,这一期间是少儿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少儿的心志和认知能力有了质的变化,他们不仅具有探索新鲜事物的思维能力还有勇气和判断能力。在这一阶段,少儿一旦产生兴趣,就会迅速投入进去,如果家长及时深入培养,成长将会十分迅速,而这一阶段,引导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三、少儿民族舞蹈教育的内容与问题

少儿民族舞蹈教育根据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舞蹈文化进行提炼,舞蹈艺术不仅有画的意境、音乐的魅力,还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故事,对少儿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但在传统家长的观念中,少儿舞蹈只是教导如何跳舞,训练舞蹈动作的艺术爱好,不受家长们的重视,少儿们在学习中得不到父母的肯定与鼓励,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学习舞蹈的兴致。

继续阅读

营商环境优化下社区少儿教育发展

摘要:优化营商环境是提高社区工作整体水平的重要基础,能够促进社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展少儿教育活动是社区工作和教育资源有机结合的体现,是社区工作服务于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阐述了营商环境优化背景下社区少儿教育的意义和策略。

关键词:营商环境;优化;社区;少儿教育;发展

一、前言

(一)营商环境概念和相关政策

营商环境是指市场主体在准入、生产经营、退出等过程中涉及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有关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营商环境的优劣关系着企业发展与经济发展,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软实力的直接体现,也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竞争力。《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优化营商环境就是提高综合竞争力、解放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促进高质量快速发展的核心基础,是政府进行公共服务的核心内容。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市场准入畅通、竞争充分、开放有序、秩序规范的新时代市场体系的重要基础。

(二)社区教育概念和相关政策

社区教育,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定义为:在社区中,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开展旨在提高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成员的全面发展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而社区少儿教育是社区教育的核心部分。2016年6月28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社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1]。《意见》要求,整合学校、社区和社会教育资源;丰富社区教育内容,开展“公民素养、诚信教育、人文艺术、科学技术、职业技能、早期教育、运动健身、养生保健、生活休闲”等教育活动;创新社区教育形式,培育一批优质学习项目品牌;推进社区教育信息化,利用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建立覆盖城乡的社区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平台。[2]优化营商环境是强化社区服务能力的政策支撑。营商环境优化背景下,社区少儿教育工作有了更多可以依托的政策条件。良好的营商环境为社区开展各个创新教育项目提供了良好的空间,社区少儿教育项目的开发和利用是新时期社区工作的重点,是社区服务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重要体现。社区开展少儿教育项目实现了政府、社会、(幼儿园)学校、家庭的综合性操作,是推进人口素质整体提升的重要举措。

二、营商环境优化背景下社区少儿教育发展的意义

继续阅读

审美教育与少儿图书馆研究

1审美教育的普遍意义

审美教育作为美学与教育学的结合,是美学在教育学中的贯彻和运用。因而,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科学知识教育,而是一种与审美、美感有着十分密切关系的教育。我国著名科学家、文学家郭沫若曾经说“:人类社会根本改造的步骤之一,应当是人的改造。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少年儿童的感情教育、美的教育入手。”由此可见,普遍实施审美教育,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有着毋庸置疑的重要意义。我们常常讲美育,实际上美育就是审美教育,也称之为美感教育。李岚清同志在《关于<音乐笔谈>的讲座》一书中赞誉到“:美育能培养人的审美趣味,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使人更富有创新精神,养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态度。因此,美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低估、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他从美的本质出发阐明了审美教育的普遍意义。

2审美教育与少儿图书馆工作的关系

少儿图书馆作为少年儿童社会教育的机构,始终把普及少年儿童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与审美教育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这是因为少年儿童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离不开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而审美教育活动则有助于丰富和提高少年儿童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比如通过写作、绘画、歌唱、表演、朗读、演奏和文学作品欣赏等,都能够有效地提高少年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与此同时,各门科学知识中也充满了无限的科学美,少儿图书馆正是把这些美的因素积极发掘出来,利用美的魅力,开展生动活泼的审美活动,引导少年儿童更加努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这种社会教育的作用与审美教育活动的相辅相成关系,贯穿于少儿图书馆工作的全过程。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对审美教育作过这样的解释:“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这就是说,美育是美学与教育学的完美结合,是美学在教育学中的贯彻与运用,也是审美教育在少儿图书馆工作中的贯彻与融合,从而构成了少儿图书馆的特殊作用。

2.1少儿图书馆审美教育的内容审美教育的丰富内涵,也就是少儿图书馆工作的主要内容。它通过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对少年儿童进行知美、爱美、创造美的教育,帮助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其感受美、理解美、评价美的能力,从而使他们能够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感悟启迪,受到潜移默化的深刻教育,在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中,得到自身基本素质的提高。少儿图书馆审美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传授少年儿童关于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少年儿童对艺术美的热爱和兴趣。他们一旦掌握了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便会提高自己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少年儿童学会了唱歌、跳舞、欣赏音乐,就能感受到音乐的优美,就能理解歌词、动作、曲调所反映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就会用歌声、动作来反映他们对音乐美的感受,体验美的情趣,从而促进对美的追求;二是培养少年儿童对社会生活、大自然、文学艺术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培育少年儿童对美的感受力,就是培养他们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知能力、认识能力和评价能力及其对美的情感体验;培养少年儿童对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就是培育少年儿童在感受美、理解美的基础上发展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地表现美的能力。

2.2少儿图书馆审美教育的特点少儿图书馆审美教育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教育,就在于少儿图书馆审美教育的特点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娱乐性和稳定性,主要表现在:

2.2.1形象性审美教育是通过事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感染人、影响人,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少儿图书馆正是通过这些直观的、具有丰富形象的知识进行传递,才使得少年儿童能够透过美的形象来领悟美的意蕴,如戏剧、自然山水、绘画、舞蹈、形态等。还有一些形象是通过描述而想象出来的,比如文学艺术欣赏、讲故事等,都能使少年儿童获得美的感受。

2.2.2情感性人的喜怒哀乐都是通过情感的变化来传递的,少儿图书馆审美教育活动强调的就是以情育人,使少年儿童在审美教育活动中,既能增强情感体验的丰富性,又能锻炼提高他们情感波动的承受能力。少儿图书馆的审美教育活动正是通过美的事物来激发少年儿童的情感,以产生情感的升华与共鸣,使他们在美的享受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继而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继续阅读

陶瓷打印技术在少儿陶艺教育的应用

摘要:近年来,“3D打印+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然而,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少儿陶艺教育中的案例仍不多见。该文在分析陶艺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陶瓷3D打印技术在少儿陶艺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陶瓷3D打印课程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陶瓷;3D打印;陶艺;艺术教育

我国少儿陶艺教育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末期。江苏无锡市的五爱小学、江苏常州市的第三中学等是我国较早开设陶艺课程的一批中小学。随着教育部将陶艺教学写入《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我国陶艺教育取得了蓬勃发展。上海、沈阳、山东等地的中小学纷纷设立陶艺教室,将陶艺纳入校本课程;一些美术机构也开设了陶艺班;各省市地区的陶吧、陶艺体验馆等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一、3D打印技术为少儿陶艺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1.少儿陶艺教育

笔者通过对部分中小学、培训机构的走访及教学实践,梳理了当前国内少儿陶艺教育课程项目。少儿陶艺教育课程大致可以分为成型类与装饰类两大类,其中,成型类可细分为轮制法、泥条法、泥板法、泥球法、注浆法;装饰类又可细分为釉下彩装饰(青花、釉下五彩)、釉料装饰(颜色釉、洛阳三彩),可谓包罗万象,异彩纷呈。但少儿陶艺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课程目标设置不明确、教学方法不得当,导致学生仅仅处于“玩泥巴”的阶段,难以做出理想的作品;二是陶艺是一门工艺性极强的学科,其材料特性较难掌握,导致学生难以顺畅表达设计思想。这些都容易让学生因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而逐渐失去兴趣,学习动机下降。

2.陶瓷3D打印的产生与发展

3D打印技术的发展涉及各个领域,中国传统艺术门类——陶瓷也不例外。陶瓷3D打印技术最早由Marcus在其发表于1990年的论文中提出。这项技术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建模软件设计3D模型,再利用Cura、Simplify3D等切片软件计算打印路径,最后借助3D打印机将模型通过层层堆叠的方式打印出实体。如今,较为成熟的陶瓷3D打印技术主要分为喷射打印成型(IJP)、激光选区烧结(SLS)、光固化快速成型(SLA)、熔化沉积成型(FDM)、叠层实体制造(LOM)和浆料直写成型(DIW)。DIW技术打印材料成本较低,通过泥条挤压、盘筑的方式直接打印出陶瓷坯体,操作方便,并且可以根据创作需要更换泥巴的材质、颜色,打印瓷泥、陶泥、色泥及紫砂泥的陶瓷坯体。将其应用于少儿陶艺教育中,不仅可以拓宽陶瓷成型方法,丰富课程内容,更能够协助陶艺初学者快速、简单地完成陶瓷制作并准确传达其想法。

继续阅读

中国少儿英语教育论文

关键词:在线少儿英语教育;VIPKID;关键期假说;传统英语教育;外语+VIPKID

是一家在线少儿英语教育公司,专注于4-12岁在线少儿英语教育。其发展势头强劲,频频获得全球著名风投公司的青睐,也受到了像科比,李开复等名人的推荐。VIPKID之所以能够独占鳌头,与其背后的教育理念是分不开的。以教学理念为基础,VIPKID建立了完善的课程体系。VIPKID创始人米雯娟认为英语学习是“以应用作为二语习得的目标”。因此其脱离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它的出现可以很好地为国家培养一代代外语复合型人才。

1教学理论

1.1关键期假说

根据“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年龄是不可忽视的因素。Chomsky(1964)认为语言就像生物体的其他功能,比如走路一样,是天生的一种能力。Chomsky把这种内在的能力叫作“语言习得机制”(LAD)。生物学家EricLenne⁃berg(1967)认为只有在适当的时机刺激LAD,这种天生的机制才会起作用。陆效用(2004)实证研究表明基础阶段英语教育应从小学开始。Granena,Long(2013)实证表明12岁之前是二语习得的黄金时期。鲁明泓(2014)认为关键期内,可将学习重点放在听力和口语上。因此VIPKID符合这一教学理论。

1.2教学方法

其次VIPKID是根据浸入式教学法和全身反应法运作的。李文中(1993)论述了浸入式教学法是让学生们充分的“浸入”到外语中。陆维玲,居永梅(2017)认为这种浸入式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对所学外语进行充分的感知。李雪(2014)实证研究表明浸入式教学法有助于初中生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VIPKID上课期间,北美外教会给学生提供一种纯正的英语语言环境,而且会让学生沉浸在一种纯正的美国文化中,让学生自然习得语言与文化。苟巧丽(2013)认为全身反应法主张把语言和行为联系在一起,通过身体动作教授外语。其有趣性适用于小学生。VIPKID以“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与“浸入式教学法”和“全身反应法”教育理念为指导,致力于青少年的英语学习发展。

2VIPKID课程发展与体系

继续阅读

美术教育推进少儿智力发展

近年来,素质教育作为教改的热点已引起教育界的极大关注。美术教育尤其是儿童美术教育与活动在素质教育中的特点与优势,正不断引起教育界与社会应有的重视。美术教育与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正以其特有的方式在当今素质教育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对美术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学校和家庭越来越重视对儿童美术素质的教育和培养。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儿童期是各种感知觉发展的敏感期,也是开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智力是智慧和能力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感受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等,而以思维力和创造力为其核心。通过美术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儿童感受绘画、理解美、表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能陶冶儿童情操,开启儿童智力,促进其自身各种因素的协调发展,从而提高儿童的素质,实现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美术教育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1、培养敏锐的感知能力和超强的记忆力(记忆画、默写等);2、儿童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写生、速写、想象画);3、儿童动手能力(手工、泥塑等);4、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创意画、创作)。

一、美术教育培养敏锐的感知能力和记忆力

美术教育是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儿童的感官,培养儿童的感受能力和知觉能力的过程。他们在绘画中表现出对事物敏锐的感知力、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以及超强的想象力等。儿童绘画是儿童美感认知功能的一种体现,儿童通过感觉、知觉、想象等心理活动创造绘画。因此,感知能力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儿童审美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美术活动是通过视觉和触觉以及感觉进行的绘画表现过程。感觉是人认识事物的前提,感觉是通过感觉器官(眼睛),对周围事物直接感知和感受的过程。儿童通过看、听和触得到最初感觉,感觉是儿童理解和想象事物以及表现事物的前提。知觉是人对于事物的不同特征(如事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等要素)表现出对事物整体形象的把握。感知能力在儿童的审美体验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和训练他们的感知力是非常必要的。很多的动物的形象都可以用各种形状去概括。再通过儿童对各种动物的感知后总结出它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然后进行归类,学生通过归类从而把复杂的动物形象变得简单化。

另外,感知能力是各个领域中人发展创造力的基础,但它并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刺激而锻炼发展出来的。儿童在绘画时并不是对外界事物的机械的复制,而是有选择的进行绘画的行为,他们对外界的选择常常受情感支配。例如,我在教学儿童想象画《城市的街道》,孩子们首先说说城市的街道的样子,我让他们自己去通过记忆来感知城市的街道,以及想象未来的绿色城市的街道,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看到了孩子们把感知的形象表现在画面上,形式美感极强,高低错落的建筑、黑白相间的斑马线、绿色葱郁的植被以及来来往往的人群等。有的孩子画了两个街道,一个是现在的城市街道,一个是未来的城市街道。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体现了儿童的想象能力、环保意识以及儿童对现实的审美能力,这种审美能力也是在眼睛感受到形式美之后产生的。绘画同时需要很强的记忆能力,现在的美院高考以默画的形式很多,主要是考查学生在学习绘画过程中大脑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能力。记忆力是指把感知过的形象或从事过的绘画过程在头脑中贮存起来并再现出来的能力。学生正是凭着记忆才能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思维、想象、创造等高级的心理过程。没有记忆,感知觉就不会留下任何痕迹,智力就不可能得到发展。

二、美术教育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儿童的眼睛对事物是非常敏感的,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是很强的。人的大脑所获得的信息,有百分之八九十是通过眼睛吸收进来的。因此,有人说观察是智力活动的门户。人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都是从观察开始的。要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发展智力,必须先提高他们的观察力。那么在美术这一学科中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最好媒介,因为绘画艺术是视觉艺术,学生的形象思维、想象、审美能力都是在观察基础上发展的,学生通过良好的观察力获得知识,形成技能从而发展智力,而通过美术这一学科正是培养、发展和提高学生观察力的重要途径。在美术中培养的观察力,不仅进一步提升美术的质量,而且会开启儿童的智力。观察是人类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智力开发的基础。观察是学生自己独立获得感知认识的过程。儿童处于大千世界中,他们随时随地都在进行着观察,周围的一切都作用于他们,可以说生活处处都有条件培养儿童的观察力。但儿童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无意性和情绪性很明显,而知觉地选择性比较差。他们在观察事物时常常只看到表面现象,不能仔细地观察,这种观察是属于“随意性观察”。而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指导他们进行“目的性观察”,观察前要求他们明确观察的重点和范围,引导他们通过比较找特征,根据变化找规律,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习观察方法,掌握观察要点,从而掌握事物的变化规律。

在美术教育中儿童用双眼认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感受自然界的美好,从而激发起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例如我在教学风景画时领孩子们到大街上(或公园)去,引导孩子们观察事物,看大街上都有什么,公园里有什么,每个事物(说出十种或更多)形状、大小、颜色、功能等。观察地面有什么,天空有什么,动的有什么,静的有什么等。观察后回来画一幅画《繁华的城市》《美丽的公园》或画一幅《绿色城市》等。孩子的观察和成人的观察是不同的,他们的观察往往带有自己的感受,是主观的、天真的。这样通过观察画出的画不仅生动而且还培养了孩子们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教师不要把自己眼中观察到的去强加到孩子的身上,教师应该让孩子自己去观察他们眼中的世界,这样的画才是孩子的世界。观察是想象前提,没有想象也就不会有创造,想象力来源于观察后的感受,由观察想象到创造性思维的闪现是一个顿悟的过程。儿童时期是想象力最为发达时期,儿童时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最为旺盛。想象的内容也要有来源,那就是大自然所给予的一切。在观察、写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对事物的表象逐渐积累,在构思时就运用已有表象在大脑中进行大胆的联想与再创造,有时也会突发奇想,在绘画过程中有意识地把观察到的景物进行添加、改变、不知不觉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美术教育中,教师要通过挖掘、引导、启发,使学生想象的翅膀能在广阔的艺术天空中翱翔。

儿童时期是想象力发达时期,不同时期应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分阶段的进行不同画种的教学。儿童时期正是儿童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这个时候应开设一些想象画或儿童创意画,例如4岁到8岁的儿童开设创想画,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性格气质,激励、开发儿童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充分开启儿童的想象力,画种可以选择水彩蜡笔画、线描画、水粉画、现代水墨画等。9岁到12岁才可以开设速写、素描和色彩。过早地把绘画技法教给孩子,想象力却受到制约,因为孩子的思维能力还不能综合全面地分析问题,他只能照顾到一面,另一面就照顾不过来了。比如在我所教的孩子中有一个六岁的孩子,当初他到我这里学习绘画时,他父亲要求孩子学习素描,我说六岁的孩子正是想象力发展最丰富的时期,适合于学习儿童创意画,可他的父亲却要求学素描。就这样六岁的孩子硬是学起了素描,后来的结果可想而知。儿童美术教育不是专业教育,更不是职业教育,它是人的发展教育,它以智力开发和非智力培养为宗旨,是注重孩子综合素质的教育的过程。

继续阅读

少儿舞蹈存在的意义及提升方向

作者:许伊娜单位: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经济社会中,经济的发展是决定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文化是受经济条件制约的一种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在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群众文化这个词越来越多的被提出和重视。群众文化,是指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

而群众舞蹈艺术是近几年比较新兴的一门艺术形式,舞蹈艺术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其根源上具有群众性和社会性。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群众在满足了温饱等物质基础后,精神需求进一步提升,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大多数家庭对于少儿舞蹈教育开始有更高的要求。少儿舞蹈教育,目前已经开始形成为一种文化意识。各地区少年宫文化馆中,少儿的舞蹈教育培训班应运而生,随着广播,电视节目以及网络的普及,少儿舞蹈教育开始被大家所接受并且热衷。而少儿的舞蹈教育也是群众文化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群众文化建设和艺术文化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一、少儿舞蹈教育的意义

1.少儿舞蹈教育提高我国新生代的艺术想象力和忍耐力

我国伟大领袖同志曾经说过:你们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这个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终究是你们的。对于我国目前的状况来说,这个世界永远是属于年富力强的新生代的。艺术教育要从新生代抓起,少儿舞蹈教育是我国舞蹈艺术人才培养的根基。少儿时代是人生最干净清澈的时代,孩子心中保持一片净土,有丰富多姿的艺术想象力。少儿舞蹈教育可以极大程度的挖掘孩子的内心,培养孩子敏锐的洞察力和感知想象能力。孩子们在动作、娱乐、音乐中提高自己的模仿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对这个世界的感知,建立自己初步的思维和审美能力。舞蹈的学习不同于其他的艺术培训,舞蹈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习者付出难以想象的辛苦汗水和忍耐力。正因其学习过程的辛苦,也培养了孩子极强的忍耐力和自控力。这对于目前经济条件越来越优越的新生代来说尤其重要。

2.少儿舞蹈教育培养我国新生代少年的审美能力和健强体魄

舞蹈是人体动态造型美的精华,舞蹈的教育在意识层面也是审美能力的培养。通过动作,表情,联合音乐传达情感。为我国新生代少年创造了富于童心的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空间。孩子们开始慢慢通过音乐和动作对于美感有自己的定义。舞蹈训练过程中要求学习者有极强的体力和耐力,对于孩子身体的强壮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同时也是矫正孩子良好形体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式。健康的心理和体魄是一个优秀的少年的基础资本,少儿舞蹈教育对于青少年健康的身体和积极向上的心理都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