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人文地理教学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摘要: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然而在现实教育中,升学率成了衡量一个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在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有:提高地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整合地理教学内容,将人文教育始终融入地理教学之中;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人文素养;利用古诗、民谣、谚语,培养学生综合人文素养。本文将对此展开详细阐述。
关键词:新教育;初中地理;人文教育
一、地理学科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优势
地理学科跨文理两大领域,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地理学的发展表现为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相互渗透。了解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对地球的认识形成地理空间概念,对人文地理人口的分布、人口增长、城市分布、衣食住行、风土人情等地域文化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地理学科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村初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
(一)提高地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乡镇初中几乎没有专业的地理教师,由于专业不对口,地理教师专业知识欠缺,专业知识素养和人文素养不高。面对这种现状,应该从下面两方面入手,来提高农村初中地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1.注重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新理念的培训。鼓励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2.让校本培训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引擎。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只有从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设计、教学评价、教学基本功等方面的培训入手,形成长效机制,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整合地理教学内容,将人文教育始终融入地理教学之中1.发挥地理学科在人文教学中的优势,通过人文知识的传授渗透人文教育。地理知识涉及大量的自然美、社会美的内容,学生通过地理学习,可获得美的享受、美的陶冶,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审美情趣与内在美的气质。学生在学习人口、聚落、文化、宗教、经济、旅游、人地关系等人文地理知识时,分析本地区的地理景观特色和文化风格,能够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审美情趣,立足于人类与环境的协调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人文素养教育。2.在地里教学中始终贯彻人文精神,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地理课堂教学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应该融入人文素质教育,贯彻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当今教育的潮流。
(三)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人文素养人文素养主要指涉及学生精神层面的东西,人文素养中最重要的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在探究过程中使学生形成自主参与、探究合作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注重过程体验,让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用发展的眼光来认识自己的家乡,认识我们的国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体现人文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人文世界》2016年第0期
摘要:人地关系的不断演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视角、内容和方法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在此背景下,高校人文地理学课程建设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应注重体现当前人地关系的前沿问题、注重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彼此关联性、注重体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教学模式上,注重采用参与式、研究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并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适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以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人文地理学;人地关系;信息化
0引言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两大基本学科之一,是一门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规律性的学科,包括人口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乡村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等分支学科,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和社会性的特点[1].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近年来,受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综合驱动,资源、环境、生态与发展的问题日渐突出,我国城乡地域人地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全球化对社会经济发展要素和地域空间格局影响日趋深入.而随着“3S”(RS、GPS、GIS)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地理信息的收集和可视化处理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为地理事项的分析、模拟和预测等计量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在此背景下,人文地理学课程建设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等方面应随之进行动态调整.本文就当前课程建设的相关内容进行粗浅探讨,以期对促进教学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一定参考借鉴.
1课程知识体系的构设
1.1注重体现当前人地关系的前沿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城乡发展要素流动、市场经济价值主导、生产工具革新、现有制度和政策体系影响的共同驱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要素的重组与交互作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口发生大规模的流动和迁移[2].而全球化背景下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进一步加速了中国沿海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步伐,并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加剧了欠发达地区劳动力的单向流出和乡村劳动力的非农化进程.以人口的流动为核心,现代经济形态、全球科技文化和城市生活方式得以快速扩散和辐射,打破了传统的社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格局、特征与态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并进一步对资源的利用、产业的发展和社会治理体系的建构等均产生了深远影响[3].在此背景下,在经济地理、城市地理、乡村地理、旅游地理、交通地理、人口地理等教学模块中,应将全球化、城镇化、老龄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等相关前沿研究融入教学设计中,注重体现当前我国人地关系变化的突出热点问题和最新研究进展.
1.2注重体现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彼此关联性人文地理学涉及内容广泛,具有综合性的学科特点,但人文地理学的课程内容并不是零碎的堆砌.在看似庞杂的课程知识体系内部,应当以人地关系为理论线索,在以人口、文化、城市、乡村、旅游等要素的空间分布、动态演化及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侧重探讨各要素与地理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剖析地理事项形成的机制机理,尤其应注重体现各要素、各模块内容知识体系的彼此关联性和融会贯通,如城乡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关联、工业发展与农业发展的关联、产业发展与全球化的关联、城镇化与产业的关联,建立一个联系人文地理各基本要素或现象的解释体系[3],形成由基本理论、基本原理、机制机理、案例剖析密切结合的课程知识体系范式,注重体现地理学的综合观、时空观、区域观,逐渐形成了包括理论人文地理学、区域人文地理学和应用人文地理学的完整学科教学体系.
摘要:
地理学科的教学工作因自身的学科特点存在,需要加强对人文精神的培养。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创新开展来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自然地理知识与人文地理知识,实现对人文精神的有效传递与培养。本文中,笔者将首先介绍人文精神的定义,然后借助于系统化的内容引导来指出目前地理教学活动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此来带动人文精神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
中学地理;地理教学;人文精神;教学方法
引言
精神文明的建设离不开对人文精神的重视与发展,同时,人文精神的进步也能带动物质文明的发展。精神文明既是一个国家、民族文明化水平的衡量内容,也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核心竞争力的直接表现。在激烈的国家竞争中,人文精神的教育水平将会为本国带来更大的国际竞争力。中学地理作为一门注重于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的教学科目,是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融合体,带有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教学价值。所以,中学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地理教师加强对人文精神的重视,以此来提高教学活动的开展价值。
一、对人文精神的定义人文精神的定义
应当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个体自由、自主与个性的追求,其为个人的是非判断提供主要标准,使得个人能够以此为基础实现对自我的认知与人格的完善,进而满足教育活动的人文教育目标。另一方面,人文精神也是社会文明化建设的发展对象,其主要表现在对历史文现象与文化的认识水平,通过对其的认知来实现对人类命运与未来的思考、探索,从人本身出发来正确认识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进而实现和谐发展的目标。
增强职业观念,明确学习目标
与其让一些学生一天天混下去,倒不如尽早给他们一些压力和引导,我个人认为,由于五年制学生进校时年纪都比较小,很多学生还不是很懂事,他们对自己的前途是没有什么概念的,不紧张,没有压力,没有方向才会散漫,才会把什么都看的无所谓,因此个人认为可以尽早的安排他们见习,多带她们参观一些幼儿园,多了解幼儿和幼儿教学,多接受一些经验和指导,可以让她们更早的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对自己将来的职业有更多的感性认识,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才会找到今后努力的方向和动力,才会把文化课和专业课重视起来。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如果人对某一事件有了强烈的兴趣,就会产生力量和智慧。孔子曾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陶行知先生也指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可见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例如: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好奇心;通过备课(备学生、备教材),精选出贴近生活、紧跟时事热点案例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通过电教、多媒体等手段刺激学生的视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开展地理专题演讲、地理故事会、地理谜语竞赛、地理幼儿通俗解说等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这样的学习学生心情愉快,他们的大脑就处在积极的运转状态,可以并乐意吸收更多的信息,增加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从而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优化教学内容,跳出教材限制
现行学前地理课程的教材内容涉及面广,内容架构与高中课程基本一致,考虑到学生兴趣、学生文化基础、学前生性别结构及学前专业的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处理,比如:现行教材中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所占比重大致相当,前者难度系数大,教学耗时长,对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对以女生为主,基础又较差的他们来说,难度可想而知。在实际教学中,我对现行教材的内容进行了适当压缩,重点选取地理学科知识体系中主干知识点,调整自然地理内容与人文地理内容的比重,降低自然地理部分的内容和难度,突出人文地理部分,这也符合当今世界各国地理教育的总体趋势,增加一些与生活联系密切或者是童趣世界的地理奥妙,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能够掌握较为实用、完整、系统的地理科学知识。
注重学前教育职业素质的培养
无数的问卷调查表明,学生喜欢学习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对未来职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如果我们地理教学在遵循学科自身教学规律的同时,针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特点,将学科学习与专业训练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那学生就会对这门学科有重新认识,就不会认为是可有可无,可上可不上的学科了。
摘要:本科地理科学类专业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安徽省高校地理科学类专业设置和2017年各专业招生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地理科学类专业布点和本科招生数量明显增加,但生源质量有待提高;各专业招收比例不均衡,师范类的地理科学专业招生最多;高中地理和大学地理科学类专业的学科性质差异使得文理兼收成为高校招生的主要模式;高校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应用型和实践型人才培养成为主要趋势。
关键词:地理科学类;人才培养;专业设置;队伍建设
随着时代变革、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需求和教育对象在不断变化,教育方式与手段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这些都对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招生产生重要影响[1]。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部共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学科目录和专业设置调整工作,并在2012年将地理科学类专业设置为4个,分别为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地理信息科学[2]。对于不同阶段的划分,全国各省也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目前安徽省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招生也是遵照教育部2012年的最新划分而来。根据国家201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地理科学类中所设的4个本科专业和2017年安徽省高校各专业的招生计划数据,分析安徽省地理科学类人才培养现状及动态,以期为地理学高等教育的发展转型及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参考和依据。
1安徽省高校地理科学类专业设置与招生
1.1开设院校以及空间分布目前,安徽省已有15所高校开设地理科学类下设的4个本科专业。这些高校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地方性师范大学,如安徽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和阜阳师范学院等;第二类为综合性大学和学院,如安徽大学、皖西学院、池州学院等;第三类则是理工类专科性大学,如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安徽科技学院等。这些高校分布在安徽省的10个地市,并以安徽省省会合肥的高校最为集中,共有5所高校设有地理科学类专业;另外,淮北、亳州、蚌埠、马鞍山、宣城、黄山等6个城市所在的高校没有布点。
1.2招生规模及招生专业2017年安徽省高校地理科学类相关专业共招收1323人,且全部为本科招生。4个专业的招生情况: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类)招生548人,占总人数的41.4%;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招收547人,占总人数的41.3%;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招生230人,占总人数的17.3%;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在2017年没有招收新生。
2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2.1招生院校不断增加,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安徽省属于人口大省,教育发展属于中等水平,有1所985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但没有设置地理科学类相关专业。2所211高校分别是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徽大学,其中合肥工业大学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且较早设有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而省属高校安徽大学是在最近几年开设地理信息科学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此外,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安徽科技学院和铜陵学院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设置和招生时间都不长。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在2012年的本科专业调整中由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一分为二的,设有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高校一般是在专业调整前已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而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多是新近申报的,如安徽大学和合肥学院。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发展,安徽省地理科学类专业招生人数也在显著增加,且均为本科招生,尤其在2017年取消三本招生以后,15所院校均为二本及以上招生。
摘要:VR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将为现代教育教学提供更为强大的技术支撑,提高教学质量。本研究通过对VR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中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查阅总结,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展望,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方向及借鉴意义。
关键词:VR技术;地理教学;研究述评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将是21世纪最重要的技术,运用其来实现教学过程成为必然趋势,教育培训必将发生质的飞跃。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一直是教育研究者探讨的焦点问题。地理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基础自然学科,其研究对象具有时空多维性,其科学规律难以把握。新课程改革对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还要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需求,构建富有多样性、创造性和新颖性的地理课堂[1]。
一、VR技术简介
虚拟现实技术(简称VR)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过程中兴起的新技术。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创建任何虚拟的环境,并通过交互的方式实现人与虚拟环境的体验与互动。虚拟现实技术借助计算机系统,集合了仿真技术、传感技术、三维技术、人工智能、图形语音等技术,使虚拟而成的环境通过一定的装置以三维立体的形式展示出来,具有交互性、临场性、多感知性的特征,用户借助外置装置与虚拟环境进行交互体验,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增强了用户的体验感、真实感[2-3]。通过对地理时间、地理空间及地理过程的虚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文献来源
运用文献法,本文在中国知网以“虚拟技术、地理教学”为主题搜索相关文献,选取2005—2018年5月发表的文献,汇总整理后,剔除若干与VR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应用不相关的文献,共检索到46篇(图1)。
三、VR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的研究现状
一、地理教学着地的必要性
近几年江苏高考方案改变导致大部分学校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着力强化语数外学科,其他的学科渐渐被边缘化。在此大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师只能适应形势,使得地理教学变成考试说明知识的大灌输,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地理教学也失去了它本应发挥的教育功能。这种不“着地”现象的直接结果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其次是,学生只记住了地理知识,而不能将地理知识灵活运用于自己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地理的兴趣,失去了好奇心。另外,把书本上的地理知识奉为真理,可能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如何让地理贴近学生生活,如何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摆在我们每一个地理教师面前,笔者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地理教学中如何“着地”。
二、地理教学着地的实践案例
(一)热点知识导入教学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由于课时紧张一般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比如说导入经常被省略。就不同的年级而言,高一的教学相对有趣,而且自然地理可以利用的案例比较多,但是像高三以复习为主的课堂导入环节就变的非常罕见了。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即使课堂中有导入环节,但是不是陈年老调或是无效导入,这必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减少,学习效果受限。如果我们课堂中的导入是近期的热点知识可能对本节课甚至学生整个地理学习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例如,设计到人口问题时,我们能以有趣的变化来激发学生的学习,PPT展示一下图文资料,1985,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1995,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2005,养老不能靠政府;2012,推迟退休好,自己来养老;同时可以针对不同的年级可以设计不同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到环境问题专题复习时,可以展示一段新闻:2015年3月15日国务院总理说:“今年的要害就是要严格执行新出台的《环境保护法》,对违法违规排放的企业,不论是什么样的企业,坚决依法追究,环法的执行不是‘棉花棒’,是‘杀手锏’。”,引发学生思考总理发表此言论的原因,环境问题的原因,解决环境问题的困难之处是什么?如何更好地解决问题?这样就通过一个导入环节把环境问题知识串连,有利于知识建构。
(二)生活化故事剖析叙述类知识点地理学习中叙述类知识点比较多,一类是自然地理,往往是规律性知识,让学生快速地知道原理只能通过尽可能简短的叙述或配以一些图片,要么知识比较简单学生自学也能解决,要么知识太难,教师唱独角戏。另一类就是人文地理,无法像自然地理那么条理清晰,而只能通过一个典型的案例来解释,而典型的案例对学生来说不一定“典型”。
案例1(自然地理中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循环》是高中地理必修一中相对比较简单的一节内容,一般来说,我们常规的做法之一是作图法,教师利用自己的基本功,采用手绘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水循环的过程,那么学生在教师的作图过程中接受知识,学生是一个观察者,知识容易忘记;另外一种常规的做法就是动画展示,这种方式使水循环能动态演示,使学生能够看到水体的运动,体会水体间的联系,同样学生也是以观察者在课堂中接受知识。这两种方式缺乏学生的真正参与知识的体会。这个知识点比较简单,学习能力稍强的学生看看图片就能理解,而教师大都还是照本宣科,把整个过程就像流水线一样过一遍,最后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教学,可能是另外一种结果。
教师展示材料:假设我们就是这么个小水滴,我们也来跟着材料来一次奇妙的旅行。我叫小水滴,住在大海里,喜欢到处旅行。这天,我和伙伴们正在海面嬉戏。在阳光的照耀下,不知不觉地身体变轻了,终于和其他伙伴一起慢悠悠地升上了高空。哇!新的旅行开始了,我跨过大海,又越过高山,不断有新的朋友加入了我们的行列,看:它们来自江河湖沼、森林草地,啊,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庞大,我的身子也越来越重,终于有一天我再也飞不起来了,于是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从天空中降落下来,有的飘进了江河湖泊,有的却钻进了森林草丛,有的钻进了泥土地下……终于我们又汇聚到了一起,欢快地奔流,回到了大海妈妈的怀抱。
活动设计:请同学们用箭头的方式画出并能演说小水滴的整个旅行路线。教学感悟:学生自己动手画出整个过程,既强化了知识学习,同时通过学习学生也形成质疑精神,对知识的产生的原理进行剖析。
一、通过地理实验演示,创设地理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既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教师组织学生探究平面地图为什么会产生变形的相关问题时,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效果,地理教师可以把一个废旧的地球仪的表皮按经线的方向一块块撕下来,然后再请两名学生试着将其再拼成一幅完整的平面地图,这当然是不可能完成的。这个时候,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验结果也就会发生矛盾冲突。这个实验,让学生明白平面地图会产生变形的原因就在于球面具有不可展性。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平面地图为什么又都是完整的呢?这一问题的设置再一次激发了学生对新知知识的探究欲望。这样的教学既能够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还能够使得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都得到发展。
二、重视思维的深化与迁移
地理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不要仅停留在事件的表面上,要透过现象关注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并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能够学到地理理论或者原理,面对知识能够进行迁移,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综合分析一下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卷,考察学生的死板背记的知识比例也越来越小了,试卷更加注重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考察,也更加注重把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如把教材中的地理知识与国内外形势及人类所面临着的问题等结合起来考察等,这些主要都是考察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综合能力。考题也越来越灵活,越来越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大纲,灵活创设情境教学,为学生的高考提前“预演”。
三、结合实际生活,创设情境教学
地理知识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是紧密相联的,在讲授地理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高中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创设生活式的教学情境。建立这样的教学模式,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又能帮助他们将学到的知识用到实处,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样,学生也会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既能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又能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热力环流”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中,教师首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下生活中烧水的情境,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一说水的运动实况,通过设置这一情境,活跃了课堂氛围,然后教师再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大气的运动状况上面,他们根据创设的教学情境,再结合教材内容去学习就变得简单明了。再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对海陆风变化的感受和热力环流的原理进行授课,再根据气温和气压、气压与风的关系进一步解释海陆风变化的具体原因。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记忆效率。所以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去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真正促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也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或者其他的学习环境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地理教学中,高效率的教学需要教师熟知教材的内容,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教师在课堂中在尽可能创设真实的情境教学,以便增强课堂的知识性与趣味性,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去体验、认知地理知识,这样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打好基础。
总之,地理教学创设情境教学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既能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又能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但是,在运用情境教学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教师科学合理地利用情境教学,最终促使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