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企业规模经济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当前我国企业正处于经济转轨变型时期,一部分企业已经顺利地完成了由遵从企业制度到遵从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还有一部分企业正在或拟将进行企业制度的转变。这个转变过程,不仅仅是形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体制的转变,管理人员思维的转变。具体地说,就是在企业产权清晰的基础上,加强管理的现代化。过去几十年期间,由于我国一直执行计划经济体制,企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使用,不是以最大发挥企业效益为目的,而是以计划安排为主,使得企业不能和忽视企业内部管理,不考虑投入产出的效益,即科学的利用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最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产出,达到规模经济的效应。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纵深进行,我国经济也参与到世界经济发展的浪潮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人借鉴国外知名企业的管理经验,认识到规模经济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所起的作用,开始重视规模经济效应。
目前我国企业规模经济的状况
所谓规模经济,就是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使经济成本下降的趋势,即长期平均费用下降的趋势。企业规模,可以从投入和产出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从投入的角度看,企业规模的大小表现为企业所拥有的劳动者的数量、资本的额度和占地面积的大小;从产出的角度看,企业规模大小表现为产品量的大小和销售额的多少。但并不是说规模大的企业一定就会有规模经济,如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大量多余的人员等,因此,规模经济应理解为一定条件下的企业平均产量的递增和平均成本下降的区间。图1中,LAP为平均产量曲线,XY为企业投入量,在OA之间,随着投入量的增加,企业的平均产量递增,图2中,LAC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Q为产量,在OA区间,随着产品量的增加,企业的平均成本递减,称之为规模经济。由此看出,企业的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企业投入量的增加,产品量随之增加,长期平均成本降低。若随着企业投入量的增加,企业产品量降低,长期平均成本增加,即是规模不经济。从十九世纪末至今,世界经济出现了五次大的并购浪潮,企业并购浪潮的翻涌,使得一部分企业消失和一部分企业规模变的更大,规模效应理论随之产生并得到广泛的运用。到1997年8月1日,位于世界航空制造业第一位的波音和位于第三位的麦道公司的正式合并,将全球的新一轮并购浪潮推向高潮,企业兼并战打的如火如荼,其目的不外是想扩大原有企业规模,增强竞争力,减少竞争对手,以使自己获取更大的利益。我国企业并购起始于1985年前后,1989年以后,企业并购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据统计仅1989年一年发生企业并购2559起,共转移资产20.15亿元,减少企业亏损1024家,减少亏损额1.34亿。通过并购,很多企业因而达到了增加资产存量、优化资源配置、扩大企业规模、增加市场占有份额的目标。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证明了通过并购可以扩大企业规模,使企业轻而易举的进入到未知领域,增加市场占有份额和竞争能力。但是,要实现规模经济只有并购这一种方式吗?并购后的每一个企业都获利吗?企业只有扩大规模才能实现规模经济吗?回答是否定的。1997年1月23日,韩国第二大钢铁企业“韩宝钢铁公司”破产,韩宝集团的核心公司韩宝株式会社等20家系列企业也随即倒闭。究其原因是因为投资过大,负债过多而破产;韩国的另一集团公司“起亚集团”原本生产汽车,却并购建筑、钢铁等企业,最终因战线过长而失败。我国珠海巨人集团也曾名响中华大地,然而其也因脚踩多只船而“下海”。事实证明,并购可以使得一些企业规模庞大,在市场上独占熬头,甚至使得我国很多亏损企业“起死回生”,但也因此使得一些企业家错误的认为只要与其他企业合并,就会扭转本企业亏损的局面;或者,只要购买其他企业,就会增加本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达到规模经济效益。这种错误的理解,使得企业的并购脱离实际,一味求大,简单的在大规模和高效益之间划等号,组建了一些所谓的大企业集团,强行将某些企业合并在一起,以此相结合形成一个“规模大”的企业集团。然而,没有在很好的研究如何优化资源组织、人员组织和管理组织的基础上的企业并购,不仅没有给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效益,反而,一些亏损企业依附于盈利企业,又将盈利企业拖住,使得新企业矛盾重重,内耗加大,最终使新企业在“大规模”的旗帜下倒下,造成规模不经济。任何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都必须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人、财、物的配置要以满足其产品量的生产为限,否则就会造成资源的闲置浪费,达不到规模经济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当企业的现有资源满足不了市场各种需求的增加时,企业要增加产销量稳固其市场占有份额,就必须增加人、财、物的配置,靠扩大规模提供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产量,占有市场份额,增加市场竞争能力,获取更多的利润,达到规模经济效益。由此我认为,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获取规模经济效益。
企业获取规模经济的途径
3.1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扩大产销量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很多处于亏损状态,其亏损的原因,不是因为其规模小,而是因为没有很好的进行市场预测,根据市场需求配置资源和生产产品,因此造成企业资产闲置,职工在家待业;还有一些企业尽管生产仍在进行,但生产能力过剩,形不成规模经济。对于这样的企业要扭亏为盈和增加利润必须加强内部管理,根据市场需求,充分挖掘使用企业内部资源,扩大产销量,降低单位固定成本,提高单位利润。固定成本在一定的产销量范围内保持不变,那么增加产品的产销量会使单位固定成本降低,从而提高单位产品的利润,并使利润的增长率大于业务量的增长率;反之,会造成单位固定成本升高,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利润,并使利润增长率小于业务量的增长率。也正是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使得利润的变动率与业务量的变动率不能按比例增减。因此在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只要销售上有较小幅度的变化就会引起利润上有较大幅度的变动,即利润率变动大于业务量变动率的现象,财务管理称之为“经营杠杆”(OperatingLeverage)。例如: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固定成本为50万元,当销售额为100万元时,单位固定成本为0.5万元;当销售额为200万元时,单位固定成本为0.25万元,当销售额为300万元时,单位固定成本为0.17万元。由此可以看出,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企业销售额越高,单位固定成本就越低,单位利润就越高,就可以获取现有规模的规模经济效益。发挥企业的规模效益作用,不是盲目地、片面地追求企业规模越大越好,恰恰相反,而是要求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决定合理的企业规模,并在已确定的规模条件下,获取尽可能好的经济效益。
3.2负债经营扩大规模
当企业的生产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要量时,企业必须增加生产能力,扩大规模,才不会丢失原有的市场份额。要扩大规模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单靠企业自身的资本积累很难完成扩张的实现,这时企业可以通过负债经营来完成规模的扩张。
[摘要]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多是通过企业并购,通过并购,使企业在优化产业组合的过程中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实现在生产规模扩大的过程中不断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本文在总结前人关于规模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对实现企业规模经济的一条重要途径——企业并购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规模经济规模经济理论企业并购
一、引言
当前,随着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发展,规模经济的重要性逐渐显示出来,追求规模经济的行为日益渗透到各种经济活动中去。特别是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实现规模经济更是成为主要研究热点,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多是通过企业并购,通过并购,使企业在优化产业组合的过程中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实现在生产规模扩大的过程中不断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
二、规模经济理论综述
规模经济理论最早起源于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亚当?斯密认为,分工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最大原因,同时认为分工又受制于生产规模与市场需求量的大小。自亚当?斯密之后,马克思以及斯密理论的继承者阿林杨格也都从分工角度对市场与经济规模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之后,新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规模经济”概念,他利用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理论来说明规模效应,。认为报酬递增是由于企业扩大其不动产而获得了种种新的大规模生产经济。马歇尔以后,穆勒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原理》中从节约生产成本的角度论述大规模生产的好处。还有些经济学家,比如科斯、张五常、黄有光、威廉姆森和克莱因等从交易费用的节约和内部化优势方面探讨组织管理的规模经济。巴克莱、卡森和拉格费等则沿用科斯等人的观点,进一步阐述了内部化引起企业规模经济的原因。哈伯勒(Haberler)进一步发展了规模经济理论,他创立的机会成本说为企业并购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可见,关于规模经济的理论已经日趋成熟,现在重点已经从理论方面转向了应用方面,当前在规模经济理论的应用方面的一个重点就是企业并购,美国的企业并购从19世纪下半叶产生至今已经经历了五次并购浪潮,企业并购已成为企业规模扩张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并购理论,详细分析了企业规模扩张的一条重要途径——企业并购。并通过一个具体实例——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分析来说明这一点.
三、企业并购与规模经济的关系
1物流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制约因素
近些年来,我国物流企业已经取得了飞跃性进展。然而,其在发展过程中又呈现出了一些新的问题,这显然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1.1技术因素
规模经济的概念最初就是从设备、技术工艺的角度提出来的,伴随采用更专业化的设备、先进的技术工艺使得操作更加标准化、简单化和程序化,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单位生产成本,进而实现规模经济性。不同的技术工艺水平决定实现生产的最佳规模有不同的标准。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当物流企业已达到最佳生产规模时,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可能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这时,可以通过改进提高其组织技术水平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在更大产出上保持规模经济性。因此,技术因素是影响物流企业规模经济实现的动态因素,应该随着物流企业规模的扩大相应改进更新其技术水平,以有助规模经济效应的更好发挥。
1.2管理因素
管理水平也是影响物流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的主要内部因素之一,它主要包括物流企业生产层面的管理和经营层面的管理,即生产管理与经营管理。从管理的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看,物流企业规模扩大的同时,必然带来物流企业各部门之间的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负担,此时应该及时建立新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来提高原有管理水平,才能实现规模经济。否则,物流企业规模的扩大不仅不能带来规模经济效益,反而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经营管理则是除生产管理外的其他一切管理活动,主要目标是控制非生产环节中的成本。当物流企业以横向、纵向以及混合购并等方式扩大规模时,其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也会大幅度增加,此时物流企业应该建立与当前生产经营规模相匹配的管理体系,这样才能有助于实现规模经济;否则就会走向规模不经济。因此,随着物流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水平也应该相应提高才能实现规模经济。
1.3市场因素
物流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前提条件是扩大服务规模,而扩大规模不能盲目扩大,应该根据市场范围及市场上对于该服务的需求来决定。较大的市场范围及市场需求量才能有较大的市场规模,这样物流企业就可以通过扩大服务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效益,降低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见,市场需求及市场范围是影响物流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外部因素。但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是扩大市场需求及市场范围必然能够实现规模经济,因为当物流企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超出其服务能力时,扩大市场规模已经没有意义。这时就应该从其他因素考虑,例如提高管理技术水平、改进业务操作流程等来降低成本,以促进规模经济的实现。
市场国际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是很大的。从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看,将中国市场结构置于国际市场大环境中加以研究,通过分析市场国际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和中国市场结构现状与市场国际化的不适应性,探讨在市场国际化条件下优化中国市场结构的基本战略,这是本文论述的主题。
一、市场国际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外开放主要包括引进外资、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其结果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逐渐融为一体。因此,对外开放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市场国际化过程。而市场国际化对决定市场结构的规模经济、进入壁垒和市场集中这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国际化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提供了巨大的潜力。规模经济要求企业的生产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使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收益增加。假如企业只在国内市场上追求规模经济,就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
1.国内资源可供量的限制。因为一国的资源往往存在相当程度的稀缺性,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有可能因获取资源的代价太高反而使产品的边际成本上升,甚至有可能根本无法获得所需的大量资源。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后,就能以较低的价格得到所需的资源,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例如,目前上海“宝钢”所需的铁矿石90%以上来自澳大利亚等国,其规模经济的实现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很大。
2.国内市场需求量的限制。在特定时期内,一国对任何产品的需求都是有限的,企业若一味追求扩大生产规模,往往会造成产品严重供过于求,迫使企业又不得不缩小其生产规模。而在广阔的国际市场上,产品的需求量就会大幅度增加,从而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突破了产品需求的制约。
3.国内技术水平的限制。生产能力的扩大通常是以技术进步为推动力的,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时总是要采用效率更高的新技术。而一国的技术水平不可能在每个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在那些技术水平较低的产业中,企业追求规模经济就会受到生产技术的限制。这对技术总体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为突出。企业通过国际市场引进高效率的新技术,提高生产能力,就能较充分地发挥规模经济效益。总之,市场国际化突破了国内市场的种种限制,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国际市场的进入壁垒具有多层次的特点。目前,世界上已存在许多不同规模和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并大有继续发展之势,这意味着世界经济将进入区域一体化、集团化新阶段。欧洲经济共同体于1993年1月就宣布建立在12个成员国之间的商品、资本、劳务和人员自由流动的统一市场,并设想在21世纪中期,把欧洲经济区扩展到东欧和南欧的周边国家,把欧洲建成“全欧洲经济联盟”;1992年12月,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签署了《美加墨自由贸易协议》,标志着“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1989年11月,亚太地区12个国家的部长在澳大利亚的堪培拉举行首次会议,组成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2年1月,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达成了“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形成“东盟自由贸易区”。由于“东盟”成员国也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因此,两者是处于不同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此外,还有不少新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尚处于酝酿或筹建之中。各种区域性经济组织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在成员国之间降低甚至消除相互之间的进入壁垒,加强经济合作,而对非成员国则形成新的区域壁垒,如欧洲共同体(欧盟)达成建立西欧统一市场协议后,先后制定了限制纺织品进口、保护西欧电子产品市场、提高进口产品关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从70年代末开始,在80年代普遍化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在90年代将继续发展,世界主要工业国家为摆脱经济“滞胀”、高失业率和贸易逆差急剧上升的局面,纷纷制定各种国际贸易保护政策和措施,对外国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设置很高的进入壁垒,从而在国际市场上便形成了“大区域进入壁垒→小区域进入壁垒→特定国家的进入壁垒”这样一种多层次、复杂的进入壁垒体系。
一、市场国际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外开放主要包括引进外资、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其结果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逐渐融为一体。因此,对外开放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市场国际化过程。而市场国际化对决定市场结构的规模经济、进入壁垒和市场集中这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国际化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提供了巨大的潜力。规模经济要求企业的生产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使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收益增加。假如企业只在国内市场上追求规模经济,就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
1.国内资源可供量的限制。因为一国的资源往往存在相当程度的稀缺性,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有可能因获取资源的代价太高反而使产品的边际成本上升,甚至有可能根本无法获得所需的大量资源。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后,就能以较低的价格得到所需的资源,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例如,目前上海“宝钢”所需的铁矿石90%以上来自澳大利亚等国,其规模经济的实现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很大。
2.国内市场需求量的限制。在特定时期内,一国对任何产品的需求都是有限的,企业若一味追求扩大生产规模,往往会造成产品严重供过于求,迫使企业又不得不缩小其生产规模。而在广阔的国际市场上,产品的需求量就会大幅度增加,从而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突破了产品需求的制约。
3.国内技术水平的限制。生产能力的扩大通常是以技术进步为推动力的,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时总是要采用效率更高的新技术。而一国的技术水平不可能在每个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在那些技术水平较低的产业中,企业追求规模经济就会受到生产技术的限制。这对技术总体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为突出。企业通过国际市场引进高效率的新技术,提高生产能力,就能较充分地发挥规模经济效益。总之,市场国际化突破了国内市场的种种限制,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国际市场的进入壁垒具有多层次的特点。目前,世界上已存在许多不同规模和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并大有继续发展之势,这意味着世界经济将进入区域一体化、集团化新阶段。欧洲经济共同体于1993年1月就宣布建立在12个成员国之间的商品、资本、劳务和人员自由流动的统一市场,并设想在21世纪中期,把欧洲经济区扩展到东欧和南欧的周边国家,把欧洲建成“全欧洲经济联盟”;1992年12月,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签署了《美加墨自由贸易协议》,标志着“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1989年11月,亚太地区12个国家的部长在澳大利亚的堪培拉举行首次会议,组成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2年1月,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达成了“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形成“东盟自由贸易区”。由于“东盟”成员国也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因此,两者是处于不同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此外,还有不少新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尚处于酝酿或筹建之中。各种区域性经济组织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在成员国之间降低甚至消除相互之间的进入壁垒,加强经济合作,而对非成员国则形成新的区域壁垒,如欧洲共同体(欧盟)达成建立西欧统一市场协议后,先后制定了限制纺织品进口、保护西欧电子产品市场、提高进口产品关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从70年代末开始,在80年代普遍化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在90年代将继续发展,世界主要工业国家为摆脱经济“滞胀”、高失业率和贸易逆差急剧上升的局面,纷纷制定各种国际贸易保护政策和措施,对外国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设置很高的进入壁垒,从而在国际市场上便形成了“大区域进入壁垒→小区域进入壁垒→特定国家的进入壁垒”这样一种多层次、复杂的进入壁垒体系。
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是跨国公司寡头主导型竞争。由于国际市场为企业充分实现规模经济提供了可能,同时,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多层次的进入壁垒,这就使仅靠对外贸易很难开拓国际市场。因此,80年代以来,经济发达国家纷纷以跨国公司为载体,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设立境外子公司,利用当地资源组织生产,并实行就地销售,从而使对外直接投资取代了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对外贸易,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力。就市场集中度而言,据美国《幸福》杂志的有关资料,早在1990年,世界500家最大跨国工业公司的销售额为5万亿美元,相当于整个西方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1/4左右。1992年在全球2万亿美元的对外直接投资中,跨国公司占主体,仅占1%的大型跨国公司,其对外直接投资额就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0%以上。而世界最大的几百家跨国公司分布在各主要产业中,特定产业被少数几家寡头企业所垄断,这就意味着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是跨国公司寡头主导型竞争。
市场国际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是很大的。从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看,将中国市场结构置于国际市场大环境中加以探究,通过分析市场国际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和中国市场结构目前状况和市场国际化的不适应性,探索在市场国际化条件下优化中国市场结构的基本战略,这是本文论述的主题。
一、市场国际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外开放主要包括引进外资、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其结果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逐渐融为一体。因此,对外开放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市场国际化过程。而市场国际化对决定市场结构的规模经济、进入壁垒和市场集中这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摘要:
(一)市场国际化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提供了巨大的潜力。规模经济要求企业的生产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使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收益增加。假如企业只在国内市场上追求规模经济,就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摘要:
1.国内资源可供量的限制。因为一国的资源往往存在相当程度的稀缺性,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有可能因获取资源的代价太高反而使产品的边际成本上升,甚至有可能根本无法获得所需的大量资源。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后,就能以较低的价格得到所需的资源,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例如,目前上海“宝钢”所需的铁矿石90%以上来自澳大利亚等国,其规模经济的实现对国际市场的依靠性很大。
2.国内市场需求量的限制。在特定时期内,一国对任何产品的需求都是有限的,企业若一味追求扩大生产规模,往往会造成产品严重供过于求,迫使企业又不得不缩小其生产规模。而在广阔的国际市场上,产品的需求量就会大幅度增加,从而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突破了产品需求的制约。
3.国内技术水平的限制。生产能力的扩大通常是以技术进步为推动力的,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时总是要采用效率更高的新技术。而一国的技术水平不可能在每个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在那些技术水平较低的产业中,企业追求规模经济就会受到生产技术的限制。这对技术总体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为突出。企业通过国际市场引进高效率的新技术,提高生产能力,就能较充分地发挥规模经济效益。总之,市场国际化突破了国内市场的种种限制,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国际市场的进入壁垒具有多层次的特征。目前,世界上已存在许多不同规模和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并大有继续发展之势,这意味着世界经济将进入区域一体化、集团化新阶段。欧洲经济共同体于1993年1月就公布建立在12个成员国之间的商品、资本、劳务和人员自由流动的统一市场,并设想在21世纪中期,把欧洲经济区扩展到东欧和南欧的周边国家,把欧洲建成“全欧洲经济联盟”;1992年12月,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签署了《美加墨自由贸易协议》,标志着“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1989年11月,亚太地区12个国家的部长在澳大利亚的堪培拉举行首次会议,组成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2年1月,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达成了“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形成“东盟自由贸易区”。由于“东盟”成员国也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因此,两者是处于不同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此外,还有不少新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尚处于酝酿或筹建之中。各种区域性经济组织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在成员国之间降低甚至消除相互之间的进入壁垒,加强经济合作,而对非成员国则形成新的区域壁垒,如欧洲共同体(欧盟)达成建立西欧统一市场协议后,先后制定了限制纺织品进口、保护西欧电子产品市场、提高进口产品关税等一系列政策办法。同时,从70年代末开始,在80年代普遍化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趋向,在90年代将继续发展,世界主要工业国家为摆脱经济“滞胀”、高失业率和贸易逆差急剧上升的局面,纷纷制定各种国际贸易保护政策和办法,对外国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设置很高的进入壁垒,从而在国际市场上便形成了“大区域进入壁垒→小区域进入壁垒→特定国家的进入壁垒”这样一种多层次、复杂的进入壁垒体系。
市场国际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是很大的。从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看,将中国市场结构置于国际市场大环境中加以研究,通过分析市场国际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和中国市场结构现状与市场国际化的不适应性,探讨在市场国际化条件下优化中国市场结构的基本战略,这是本文论述的主题。
一、市场国际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外开放主要包括引进外资、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其结果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逐渐融为一体。因此,对外开放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市场国际化过程。而市场国际化对决定市场结构的规模经济、进入壁垒和市场集中这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国际化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提供了巨大的潜力。规模经济要求企业的生产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使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收益增加。假如企业只在国内市场上追求规模经济,就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
1.国内资源可供量的限制。因为一国的资源往往存在相当程度的稀缺性,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有可能因获取资源的代价太高反而使产品的边际成本上升,甚至有可能根本无法获得所需的大量资源。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后,就能以较低的价格得到所需的资源,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例如,目前上海“宝钢”所需的铁矿石90%以上来自澳大利亚等国,其规模经济的实现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很大。
2.国内市场需求量的限制。在特定时期内,一国对任何产品的需求都是有限的,企业若一味追求扩大生产规模,往往会造成产品严重供过于求,迫使企业又不得不缩小其生产规模。而在广阔的国际市场上,产品的需求量就会大幅度增加,从而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突破了产品需求的制约。
3.国内技术水平的限制。生产能力的扩大通常是以技术进步为推动力的,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时总是要采用效率更高的新技术。而一国的技术水平不可能在每个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在那些技术水平较低的产业中,企业追求规模经济就会受到生产技术的限制。这对技术总体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为突出。企业通过国际市场引进高效率的新技术,提高生产能力,就能较充分地发挥规模经济效益。总之,市场国际化突破了国内市场的种种限制,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国际市场的进入壁垒具有多层次的特点。目前,世界上已存在许多不同规模和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并大有继续发展之势,这意味着世界经济将进入区域一体化、集团化新阶段。欧洲经济共同体于1993年1月就宣布建立在12个成员国之间的商品、资本、劳务和人员自由流动的统一市场,并设想在21世纪中期,把欧洲经济区扩展到东欧和南欧的周边国家,把欧洲建成“全欧洲经济联盟”;1992年12月,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签署了《美加墨自由贸易协议》,标志着“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1989年11月,亚太地区12个国家的部长在澳大利亚的堪培拉举行首次会议,组成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2年1月,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达成了“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形成“东盟自由贸易区”。由于“东盟”成员国也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因此,两者是处于不同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此外,还有不少新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尚处于酝酿或筹建之中。各种区域性经济组织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在成员国之间降低甚至消除相互之间的进入壁垒,加强经济合作,而对非成员国则形成新的区域壁垒,如欧洲共同体(欧盟)达成建立西欧统一市场协议后,先后制定了限制纺织品进口、保护西欧电子产品市场、提高进口产品关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从70年代末开始,在80年代普遍化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在90年代将继续发展,世界主要工业国家为摆脱经济“滞胀”、高失业率和贸易逆差急剧上升的局面,纷纷制定各种国际贸易保护政策和措施,对外国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设置很高的进入壁垒,从而在国际市场上便形成了“大区域进入壁垒→小区域进入壁垒→特定国家的进入壁垒”这样一种多层次、复杂的进入壁垒体系。(三)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是跨国公司寡头主导型竞争。由于国际市场为企业充分实现规模经济提供了可能,同时,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多层次的进入壁垒,这就使仅靠对外贸易很难开拓国际市场。因此,80年代以来,经济发达国家纷纷以跨国公司为载体,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设立境外子公司,利用当地资源组织生产,并实行就地销售,从而使对外直接投资取代了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对外贸易,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力。就市场集中度而言,据美国《幸福》杂志的有关资料,早在1990年,世界500家最大跨国工业公司的销售额为5万亿美元,相当于整个西方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1/4左右。1992年在全球2万亿美元的对外直接投资中,跨国公司占主体,仅占1%的大型跨国公司,其对外直接投资额就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0%以上。而世界最大的几百家跨国公司分布在各主要产业中,特定产业被少数几家寡头企业所垄断,这就意味着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是跨国公司寡头主导型竞争。
摘要:购并在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实现规模经济效应的有效途径。企业要综合考虑购并所带来的正面及负面效应,否则有可能使企业陷入经营困境。本文从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入手,借助于均衡模型,对购并企业适度规模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购并;交易成本;管理成本;效应
企业购并概念是在19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收购现象的出现逐渐流行开来的。购并即收购(Acquidition)与兼并(Merger),按企业的成长方式来划分,企业购并可以分为横向购并、纵向购并以及混合购并三种类型。横向购并是生产同类产品、或生产类似产品、或生产技术工艺相近的企业之间所进行的购并,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购并方式,其目的在于扩大企业市场份额,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纵向购并是在生产工艺或经销上有前后衔接关系的企业间的购并,如加工制造企业向前购并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等生产企业,向后购并运输公司、销售公司等,其目的在于发挥综合协作优势;混合购并是产品和市场都没有任何联系的企业间的购并,它兼具横向购并与纵向购并的优点,而且更加灵活自如。我国加入WTO以后,企业不仅面临着国内市场竞争的压力,还要直面国际市场的各种挑战和外国大企业的竞争威胁,如何运用购并与重组手段,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是摆在企业和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从购并的成本分析入手,从理论上探讨购并行为的有效性。
一、企业购并的正面效应——交易成本的降低
购并对企业的直接影响是降低交易成本。企业的交易成本是企业为完成交易行为而发生的成本,它一般包括:(1)寻找和发生交易对象的成本;(2)了解交易价格的成本;(3)讨价还价的成本;(4)订立交易合约的成本;(5)监督合约履行的成本;(6)制裁违约行为的成本。通常情况下,一个企业不会仅与一个被选对象进行谈判,谈判意味着讨价还价,往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包括准备谈判的时间、谈判的时间、交通往返、谈判材料的准备和修改等,在达成协议之后,交易合约的订立也有一定的成本,如举行各种签字仪式;在合约签订之后,合约的履行仍是有成本的,尤其是合约的履行需要进行监督,这对交易双方都是一种费用的支出;如果合约的履行出了问题,那么交易双方就会因制裁违约行为而支付更多的费用。
从企业购并的角度看,交易成本降低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规模经济
追求规模经济效应是企业购并的重要动机之一。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和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出现的成本下降、收益递增的现象。规模经济带来的收益,反映为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降低,是企业购并的直接结果,与交易成本降低作用于同一方向。企业通过横向购并,一方面可以对企业资产进行补充、调整,达到最佳规模经济要求,壮大主导产品的生产经营规模,实现大批量专业化生产,提高技术熟练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另一方面大规模生产便于实行大量销售和大量采购,从而节省购销费用,获得规模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