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民教育培训范文

农民教育培训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农民教育培训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农民教育培训

农民教育培训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招远市政府对前来参加我市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三进村”行动启动仪式的中央农广校曾一春常务副校长、省农业厅庄文忠副厅长、省农广校姜维良校长、烟台市政府张广波副市长、烟台市农业局高延庆副局长、烟台农广校赵家福校长及中央、省、市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感谢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对我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支持和帮助,也希望各位领导对招远市的工作给予指导和批评。

今天召开的全市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三进村”行动启动仪式,是我市落实中共中央、省、市《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是加强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提高全市广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刚才大丁家村委和夏甸镇政府对各自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做法做了介绍,他们的做法和经验是我市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三进村”行动的一个缩影。尤其是夏甸镇的经验做法很值得推广。下面就我市农民教育培训“三进村”行动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开展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三进村”行动的重要性。

(一)开展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三进村”行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新型农民,是这一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时也强调指出:“必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这充分说明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同时也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我国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我们要通过这次会议,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把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把“三进村”行动做为培育新型农民的一项有力措施,狠抓落实。要象夏甸镇政府那样,早认识,早发动,统筹安排,抓组织、抓制度、抓落实,把农民教育培训“三进村”行动开展的有声有色,推动全镇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开展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三进村”行动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发展生产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致力于现代农业建设,是我市农业发展的目标,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来自科技进步和创新。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实际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是用现代科技及装备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是用现代技术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的过程。在现代农业中,生产、加工、运销各个环节,均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在某些领域实现自动化。这一切都要求广大农民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高水平的生产技能,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现在开展的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三进村”服务行动就是为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培育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三)开展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三进村”行动,也是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需要。农民增收致富难,除了自然条件、市场价格、资金支持、信息匮乏等因素制约外,广大农民的科技水平偏低,接受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较差,也是影响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因素。通过不间断的农民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真正解决广大农民增收致富难的根本途径。我市许多农村经济发展比较好的村,大都是通过农业教育培训使广大农民掌握了农业新技术,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技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夏甸镇臧家村原来是一个穷村,在村党支部和村委的组织下,在市农广校的帮助下,通过开展经常性教育培训,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运用农业生产新技术,发展草莓和甜瓜生产,全村农民收入逐年提高,生活水平逐步改善,现已成为全镇学科技、用科技的典型村。今后我市农业发展就是要通过农民教育培训,让农民掌握农业新技术、新知识,依靠科技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全市今年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目标和任务

继续阅读

浅谈农民教育培训现状与对策

一、现状

近年来,水城县始终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作为乡村振兴,特别是人才振兴建设的重点摆在工作首位来抓,始终坚持面向农民和讲求实效的原则,以农广校为核心,挖掘农村有实践能力的“土专家”“田教授”,组建培训师资队伍。利用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农业示范园区、种养殖大户基地作为教学实训基地。围绕猕猴桃、茶叶、剌梨、温氏养猪、桃花鸡、食用菌、中蜂等主导产业,采取田间课堂、线上线下、理论课堂、学员“现身说法”、外出参观实训等方式,培育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2014年以来,水城县累计培训农民373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834人,其中生产经营型1790人、专业技能型1284人、社会服务型607人、青年农场主53人。促进带动就业创业1.2万余人,领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21个,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980人,认定高素质农民702人。采取面对面、手把手传授、院坝会、微信、电话解答等方式,开展服务2800余次、受益农民2.9万人次以上,微信交流农技信息15万条以上。班级评价满意度纸质版98%以上、网络版80%以上。201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95.5亿元,财政总收入37.5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02元。

二、存在问题

(一)多部门开展培训,浪费培训资源职校、农业、残联、人社、群团等多部门实施农技培训,浪费培训资源。主要表现在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五花八门,重复培训多,普遍存在“培训的用不上,要用的没地方培训”现象。有的培训为了完成任务而培训,缺乏实用性,有的培训为了销售产品而培训。

(二)学员思想意识陈旧,竞争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学员“要我学”思想难以转变为“我要学”,有的农民有培训需求,但只求眼前利益,而忽视通过培训学习,带来长远利益。有的学员认为培训耽误生产,“等、靠、要”思想根深蒂固,常把主观努力寄希望于政府,缺乏市场竞争意识,更没有形成“不要钱不要物、只想学技术”的意识。

(三)青壮年农民大量外出,招生困难水城县系国家级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多,大批青壮年农民选择外出务工或创业,留守在家多为老弱妇孺和儿童,参与培训热情不高,接受和掌握新事物、新技术能力普遍偏低,符合培训要求的学员少之又少。

(四)学员群体差异多样化,满意度评价不高学员在年龄、文化方面参差不齐,多数学员对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理念,难以转变、接纳和吸收,对互联网、大数据、智能手机、云上智农手机App学习应用肤浅、望尘莫及。部分学员年龄偏大,均使用老年机,仅会接打电话。部分学员虽使用智能手机,下载微信社交软件,也仅用来接打电话、简单语音、视频聊天和“互唱”地方民歌,对微信公众号的关注,利用手机App学习现代农业技术更是一知半解。更多农民认为参加培训或参训学习结束后,也无法利用云上智农手机App进行培训申报或班级满意度评价。

三、对策

继续阅读

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探究

一、农民工教育培训:内源和外生的需求

1.低素质农村富余劳力的“无限供给”与相对高素质民工的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我国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全国目前有4.8亿农村劳动力,其中富余劳动力有1.5亿。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以及耕地的减少,预计全国每年将新增劳动力600多万,而农业本身和农村都无法消化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因此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供给几乎是“无限”的。农民收入水平低下将严重延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而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关键是要解决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除了通过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来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增加就业途径和扩大就业范围。由于人们普遍存在进城务工具有相对更高收入的心理预期,因而大量农村富余劳力纷纷涌入城市。但统计资料表明,这些进城务工的富余劳力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11%,70%以上的人没有经过任何培训。而随着我国产业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知识型社会的到来,一方面企业因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因而大量人员失业,另一方面新创造的就业机会需要就业人员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在劳动力总量绝对过剩和供需的素质结构严重失衡的情况下,由于农民工的素质低下以及政府对其培训的问题不够重视,农民工只能从事着城市人不愿从事的苦、脏、累、险且工资低廉的工作,根本无法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求,造成“有人没事做,有事没人做”的结构性失业,而且农民工还不时会受到城市管理部门的检查和个别势力的非法盘剥,造成大量进城农民工“回流”。这种“回流”不仅意味着自己对“进城”的放弃,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他们是被产业升级、技术发展和素质提高的浪潮淘汰了。而在他们退出之后,高素质的、能满足现实需求的民工尚未及时补上,从而成为当前“民工荒”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2.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催生了对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现实紧迫性。城镇化建设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加速器。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以城镇化推动工业化,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但是如果只有农民的流动就业,而没有农民举家进入城市安居乐业,显然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农民工的整体受教育程度较低,这部分人口转入城市,只能在低层次的产业中形成过度性竞争。随着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低素质的劳动力转移领域越来越窄,这将会给农民工向市民转变蒙上一层阴影。如果这部分进城的农民工以及那些土地被货币化确认用于小城镇或开发区建设的农民没有获得相应的就业岗位,没有固定的收入,就会成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退一步讲,即使从表面上看来,这部分人已经进入了城市,已经人口城市化了,但实际上从享受城市文明和从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及各种不同层次需求的角度看,这种表面现象的人口城市化,并不是真正的城市化。因为城市化的本质是为了满足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让人民享受现代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另外,大批素质低下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却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他们可选择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少,这一切可能会给城市交通、治安、环境等城市管理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二、农民工教育培训:尴尬的现实

一方面,从个人的需求来看,自身素质低下的农民工大多具有接受教育培训的强烈愿望,因为教育和培训是提升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而较高的人力资本会带来较高的收益。另一方面,政府为了加快农村富余劳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理应尽力做好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工作。同时潜在的巨大需求为盈利性的培训机构提供了发展契机,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也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但总体上我国目前农民工职业培训存在“有效供给不足”和“需求不旺”现象的特征。

1.“有效供给不足”。

(1)多数农民工不能够或不愿意参加政府公共机构提供的培训。目前政府下属的教育、劳动等公共培训机构所提供的培训,一方面只对城市下岗职工开放,尚未覆盖到进城农民工这一也属于工人阶级一部分的“特殊”群体。在职业培训体系中,政府主要为国有企业职工和在正规部门就业的人群制定培训政策并提供财政支持,针对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农民工这一特定人群,国家的职业培训政策显得滞后,或空有政策却因缺乏有效的实施而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公共培训机构多数以职业学校为主,这种学制长、有系统性的教育显然忽视了大多数初中或在初中以前辍学的农民工需要的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与就业紧密相关的职业教育现实需求。

(2)企业不愿意或难以独立地承担企业内农民工培训的任务。用工企业是目前农民工培训的主要提供者,企业大多采用成本较低的学徒制方式对农民工进行培训,只有少数企业拥有相对正规的培训部门,但大多数的培训内容是关于企业内部纪律和规范的教育,专业技能培训很少。在政府还没有对企业实施农民工职业培训进行限制的情况下,企业为了追逐利润和迫于经营压力,它们不愿意或难以独立地承担企业内农民工培训的任务。

继续阅读

浅谈农民工教育培训与档案建设

摘要:农民工是城市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农民工教育培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本文就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必要性,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教育培训存在问题的根源以及教育培训应采取的对策,对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档案建设与管理的意义,应做好那些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档案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劳动力相对富余,而城市就业的机会越来越多,就业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于是许多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寻找新的就业机会,由此形成了城市建设中一个新的从业群体--城市农民工。城市农民工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他们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就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通知》;2012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有这样表述:“进城就业的农民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已明确地把农民工纳入工人阶级范畴,使农民工的地位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确认。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用工部门和用人单位对农民工本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就农民工本身而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很多人缺乏一技之长,因此对城市农民工进行教育培训非常必要。为了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顺利、高效进行,进行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档案建设也十分必要。

1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农民工自身对教育培训认识不足。受文化水平和成长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许多农民工对教育培训认识不足,思想上不够重视,跟不上时代的节拍。农民工不能对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形势做出科学的分析,无法对自身的职业与发展做出合理的规划。他们甚至对自己所从事工作,要培训什么,要做什么,都很茫然,“跟”着别人走,常常是先做了再说,或者是边做边学,认为培不培训也无所谓。(2)用人单位对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重视不够。笔者曾经多次走访农民工朋友,询问他们的一些情况,其中关于用工单位是否对他们进行过教育培训,是否进行过安全保护等等方面的培训,回答是否定的。对城市农民工进行教育培训,是用人部门(或用人单位)的义务和职责。我们知道,不管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不管是公务员还是下岗职工,在就业前,都必须参加与自己相关工作的培训,比如高校新招聘的专职教师、兼职辅导员以及管理人员,在上岗前都必须接受学校为他们举行的上岗前的培训;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对新进人员同样也要进行业务知识、营销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学习。而出于多种原因,对城市农民工进行教育培训则是个“被遗忘的角落”。(3)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机构不健全。据笔者平常的观察和了解,社会上的各种培训机构名目繁多,如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计算机应用考试培训机构以及企业“老板”培训机构等等,但很少看到有“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机构”这样的字样和实体。多数企业有人力资源培训部,但人力资源部也未将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纳入进来。对农民工进行教育培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有制度方面约束,使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做到制度化、法制化,做到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从“量”到“质”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突现。首要就是确定好教育培训机构。教育培训机构对城市农民工的教育培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农民工教育培训做出好的规划,采取有效的培训措施,提高农民工对教育培训的认识,保障教育培训的效果,达到教育培训的目的。

2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存在的根源

城市农民工倍受国家、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目前,我国对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存在较多问题,具体分析起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资金投入不到位。《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规定,用人单位要开展农民工培训,所需经费从职工培训经费中列支。职工培训经费按职工工资总额1.5%比例提取,计入成本在税前列支。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用人单位或机构没有具体实施。农民工自身对参加教育培训大多数是愿意的,但当涉及到费用等具体的问题,让农民工感到很矛盾,他们就退缩了。“培训经费对农民工说,是一个很实际的困难”。他们在外打拼的劳动报酬,要负责赡养老人、要培育子女,还有自己的生活开支等等。因此,政府应在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上,“以人为本”,把培训费用直接拨给培训的部门或承担培训的单位,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经费问题。(2)对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缺乏科学的整体规划。由于对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认识的不到位,自然也谈不上对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有什么科学的规划。虽然有的部门或用工单位给农民工进行了培训,也谈不上有什么很好的计划和科学的安排,往往是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形式单一,培训安排随意性大,把对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看成是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缺乏科学的规划,主动的意愿和精细的安排。

3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对策

继续阅读

浅析林区农民教育培训路径

一、林区农民教育的现状

据统计,十几年全县共举办了林区农民教育培训班6306期,其中:林农教育培训班873期,累计受训人数15149人(次)。通过开展林区农民教育培训,23%的林区农村劳动者掌握了1~2门生产实用技术,涌现出了会经营、善管理、懂林业技术的家庭能人,占总人口的11.5%,培养科技示范户占全县总户数的16%,期间还引进、推广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62项,其中27项获得显著经济效益,受到各级表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员素质低,教学管理难

由于小农意识和传统思想的影响和制约,参加教育培训的学员思想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愿接受新生事物,由于生产力水平低,社会经济教育发展滞后所形成的参加教育培训人员文化水平低,科技致富意识淡薄,“等、靠、要”思想严重,对学员开展教育培训时,集中难、教学难、管理难。

2设备技术落后,师资力量薄弱

虽然乡有科普文化学校、村有科普夜校作为林区农民教育培训场所,但由于地方财政困难,投入有限,技术设备得不到更新,造成教育培训设备技术跟不上,使教育培训受制约。师资队伍,除了县农广校、农职业中学、农机校的专职教师外,有的是从县级有关部门临时抽调的职工干部,既无教师资格,也无教学经验;而从农村聘请的“土专家”,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缺乏专业理论,而且兼职居多,更换频繁,极大地影响了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3培训质量低,培训方式和内容过于简单

继续阅读

浅谈职业农民教育培训问题与对策

摘要: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可以逐步缓解目前我国农村面临“未来无人种地”“土地撂荒”等问题。本文介绍了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过程中农民自愿转变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主体意识差、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培养青年农民,增强农业后备力量;建立职教体制,提高教育培训质量等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政府

1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理论

1.1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出现新型职业农民。至今为止,研究学者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2017年,农业部印发的《“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中有相对较确切的表述,“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同年召开“两会”期间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用“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了精确的概括。

1.2新型职业农民的特征

新型职业农民特征:在知识储备及专业技能方面,新型职业农民掌握更多的农业知识理论和现代农业技能,但实践经验可能相对较弱;在职业生涯方面,新型职业农民不仅仅重视自己的收入,也时刻关注职业发展前景;在工作环境方面,他们不满过去传统农民单调乏味的耕作方式,喜欢尝试新技术和现代化的农业设备,这有利于农业推广的实施;新型职业农民是一种职业。

2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面临的问题

继续阅读

加快现代农民教育培训管治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动员和利用各种科技文化教育资源,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文明程度、职业技能和致富本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努力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着力造就现代新型农民,为实现富民强镇,建设和谐创新的新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二、目标任务及责任部门

按照市现代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办公室的考核要求,立足农村实际,全镇现代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目标任务及责任部门具体落实如下:

1、(1)建立完善工作体系,负责全镇农村劳动力(青壮年农民)职业、就业培训的具体牵头工作。

(2)确保年内培训农村劳动力1000名。

(3)抓好农村低收入户就业培训和就业援助工作,通过推广“培训券”制度等途径,确保农村低收入户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农民得到2次以上免费就业技能培训。

(4)负责督促落实有关工商企业吸纳低收入户劳动力就业和开发用于安置低收入户劳动力公益性岗位的政策。

继续阅读

谈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及档案建设

摘要:农民工是城市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农民工教育培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本文就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必要性,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教育培训存在问题的根源以及教育培训应采取的对策,对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档案建设与管理的意义,应做好那些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档案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劳动力相对富余,而城市就业的机会越来越多,就业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于是许多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寻找新的就业机会,由此形成了城市建设中一个新的从业群体--城市农民工。城市农民工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他们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就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通知》;2012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有这样表述:“进城就业的农民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已明确地把农民工纳入工人阶级范畴,使农民工的地位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确认。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用工部门和用人单位对农民工本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就农民工本身而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很多人缺乏一技之长,因此对城市农民工进行教育培训非常必要。为了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顺利、高效进行,进行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档案建设也十分必要。

1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农民工自身对教育培训认识不足。受文化水平和成长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许多农民工对教育培训认识不足,思想上不够重视,跟不上时代的节拍。农民工不能对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形势做出科学的分析,无法对自身的职业与发展做出合理的规划。他们甚至对自己所从事工作,要培训什么,要做什么,都很茫然,“跟”着别人走,常常是先做了再说,或者是边做边学,认为培不培训也无所谓。(2)用人单位对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重视不够。笔者曾经多次走访农民工朋友,询问他们的一些情况,其中关于用工单位是否对他们进行过教育培训,是否进行过安全保护等等方面的培训,回答是否定的。对城市农民工进行教育培训,是用人部门(或用人单位)的义务和职责。我们知道,不管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不管是公务员还是下岗职工,在就业前,都必须参加与自己相关工作的培训,比如高校新招聘的专职教师、兼职辅导员以及管理人员,在上岗前都必须接受学校为他们举行的上岗前的培训;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对新进人员同样也要进行业务知识、营销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学习。而出于多种原因,对城市农民工进行教育培训则是个“被遗忘的角落”。(3)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机构不健全。据笔者平常的观察和了解,社会上的各种培训机构名目繁多,如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计算机应用考试培训机构以及企业“老板”培训机构等等,但很少看到有“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机构”这样的字样和实体。多数企业有人力资源培训部,但人力资源部也未将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纳入进来。对农民工进行教育培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有制度方面约束,使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做到制度化、法制化,做到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从“量”到“质”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突现。首要就是确定好教育培训机构。教育培训机构对城市农民工的教育培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农民工教育培训做出好的规划,采取有效的培训措施,提高农民工对教育培训的认识,保障教育培训的效果,达到教育培训的目的。

2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存在的根源

城市农民工倍受国家、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目前,我国对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存在较多问题,具体分析起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资金投入不到位。《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规定,用人单位要开展农民工培训,所需经费从职工培训经费中列支。职工培训经费按职工工资总额1.5%比例提取,计入成本在税前列支。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用人单位或机构没有具体实施。农民工自身对参加教育培训大多数是愿意的,但当涉及到费用等具体的问题,让农民工感到很矛盾,他们就退缩了。“培训经费对农民工说,是一个很实际的困难”。他们在外打拼的劳动报酬,要负责赡养老人、要培育子女,还有自己的生活开支等等。因此,政府应在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上,“以人为本”,把培训费用直接拨给培训的部门或承担培训的单位,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经费问题。(2)对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缺乏科学的整体规划。由于对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认识的不到位,自然也谈不上对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有什么科学的规划。虽然有的部门或用工单位给农民工进行了培训,也谈不上有什么很好的计划和科学的安排,往往是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形式单一,培训安排随意性大,把对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看成是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缺乏科学的规划,主动的意愿和精细的安排。

3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对策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