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母语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一、大学英语教育中母语文化缺失原因
1.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有的课程设置很难体现出母语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大部分高校大学英语所开的选修课,如《英国社会与文化》、《美国社会与文化》等多集中介绍西方社会文化,而有关母语文化的一般性知识到系统整体学习的英语课程很少或者几乎没有。母语文化的课程多为大班授课以汉语讲授的选修课程,课时偏少,教学内容不够系统,且只关注母语文化,甚少涉及文化对比,学生缺乏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有效输入,影响了跨文化交际的准确性和流利性,尤其是在用英语表达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如,中医中药、佳肴菜系、传统民俗等话题时,常常无所适从,一头雾水,导致交际任务失败。
2.教材是学习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文化教学内容的直接和重要来源,更为重要的是,教材内容隐含着一定的社会文化价值观,是“隐性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材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对母语文化认知和母语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材所选文章多部分来自英美报刊书籍,而与中国本土文化有关的语料却少之又少,这种只注重西方国家语言与文化的引用和介绍,缺乏对母语文化的导入和传播的教材内容,使母语文化长期处于一种被压制的状态,缺乏中国性和民族性,而学生因长期模仿和浸透英美文化,对英美文化的认同超越了对母语文化的认同,由于反映母语文化的英语教材材数量不多,且不够系统准确,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学到有关母语文化的正确英语表达,从而产生文化误读,文化负迁移不可避免,长期积累就出现了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很多学生既欠缺中国文化知识,又欠缺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
3.测试是教学的指挥棒,指导着教学方向,对教学内容有反驳作用。目前,我国大学英语各级英语考试中,内容几乎都是考察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虽然新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内容增加了中译英翻译题,考察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但这显然还不够全面,母语文化还没有作为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在英语考试的其他几个方面,如听、说、读、写几项技能中充分体现,这必然会减弱大学英语教学中传授中国文化的动力。
4.英语教师承担着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的双重任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是否能够有效地导入母语文化,教师的素质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大学英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设计者和引导者,教师对母语文化的认知,弘扬母语文化的意识和自身的文化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邓文英等(2005)、肖龙福等(2010)对中国高校英语教师的调查问卷显示,大多数英语教师对中国文化融入英语教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但他们的中国文化知识掌握情况不够乐观,他们应用所学语言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传播和弘扬民族文化的能力也不令人满意,因此英语教师必须尽快加强自身的母语文化修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大学英语教育中母语文化回归途径
1.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更要学生以此为媒介在跨文化的交际中,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自觉认知并担当起祖国优秀文化的传播者角色,向其他民族介绍中国文化,并与其他民族进行平等交流,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因此,大学英语中国文化课程设置必须针对学生欠缺中国文化知识的现实,开设英文的或者双语的中国文化、中西方文化对比或者跨文化交际等相关课程,增加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输入,提高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异同的敏感性。此外,还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设置用英语表达母语特色文化或者中西方文化对比方面的任务,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课外阅读、专题讲座、电视节目、影视资料等多种形式,加深对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理解,或者组织学生表演英文版的中国故事,参加中国作品的英文翻译比赛,进行中西方文化的辩论或演讲等灵活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两种语言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培养他们对中西方文化的逻辑思辨能力。
2.目前使用的原版英语教材虽然能促使学生掌握纯正的外语和了解西方社会文化,但不利于母语文化的传播和学生应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能力的提高,因此,要编写适合我国国情,顺应学生跨文化交际需求的教材。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要适当地调整教材的内容,加入一些中国文化和中西方文化对比的内容。鉴于用英文介绍母语文化的参考书工具书和课外读物,尤其是音像资料极其缺乏且许多中国文化特有的事物名词,翻译不够准确规范,应先组织专家展开研讨论证,做出规范和标准统一的英语表达方式,然后聘请专家加强对现有教材的分析研究,结合目前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交际需求,参考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和诉求,编写出材料翔实、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针的规范的实用教材,并应尽可能的配备相应的音像、电子读物,以增加教材和读本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为大学英语中中国文化的导入提供参考依据和实践指导。
《语文建设杂志》2014年第二十二期
一、外国学生母语思维对汉语写作的积极作用
1.语言从语言层面来说,人类语言的共性即语言普遍现象使外国学生母语与汉语在词汇、句法和语篇等方面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学习汉语写作为例,在词汇方面,英汉在词类划分中有许多相同词类,词类的句法功能也比较相似,构词法亦存在共性;在句法方面,英汉句子中都有陈述句、疑问句、否定句、被动句、感叹句等基本句式,同时英语的五种基本句型的主干成分语序与汉语是一致的;在语篇方面,英汉的语体风格都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分,文章类型都有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甚至在具体的文章要素上都存在相似,如议论文都包含论点、论据、论证等三要素,在修辞上,也都存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比喻中都有明喻和暗喻之分,明喻都使用一些喻词等。这些语言上的相似之处都使他们的母语思维在汉语写作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实际课堂教学中往往存在教师强调对两种语言的差异进行对比而忽视语言共性的问题。教师应将语言共性也向学生予以展示,让学生看到其母语对汉语学习起促进作用的一面,增强其汉语学习的信心,这也符合汉语课堂教学中积极鼓励的教学原则。
2.文化从表层来看,由于受到不同的地理、历史和生活环境等的影响,外国学生母语与汉语往往形成各自独特的文化体系,具有诸多差异。但从深层来看,人类文化中的一些基本价值是相通的。比如关于亲情、友情、爱情以及真、善、美等方面的写作话题,在人类各种文化形态中大体相似。资中筠(2011)也说过:“一个人的文化底蕴,首先在本国文字的修养。”[2]从这个意义上说,其母语思维在文化因素上能对汉语写作产生一定的帮助,主要是增强学习者的文化感悟,帮助学习者形成一种深层次的人文素养和写作素养。在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将重点放在语言本身尤其是用词和句法上,实际上,写作素养方面的熏陶和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
3.思维徐昉(2012)指出:思想和观点无语言之分。在过程写作的写前阶段,学生利用母语思维可以较快速地回忆相关经历,梳理复杂思想,通过阅读和讨论等获取相关内容材料。徐昉强调,学生由于人生经验和阅历有限,往往容易出现写作思想内容缺乏深度从而降低写作质量的问题。他提倡学生平时就可以运用母语多进行深层次的阅读和思考,因为运用母语往往阅读快,反思快,且容易促成真正“深层次”的阅读和思考,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3]Lay(1988)具体指出了母语思维在二语写作中的八个作用:(1)帮助选题和寻找论点;(2)自我提问;(3)组织复杂的思想;(4)回忆过去的经历;(5)评价文章结构;(6)提高自我表达能力;(7)提高词汇丰富度;(8)增强文化感悟。[4]可以看出,在Lay所描述的积极作用里,语言、文化、思维这三个层面都有所体现,且思维层面的积极作用相对较多。
二、对外汉语写作中利用母语思维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利用母语思维有其侧重点利用母语思维的侧重点首先要涉及对外汉语写作的教学方法。目前不少写作教学采用的方法为结果教学法和过程教学法。结果教学法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强调学生对范文的模仿以及教师对写作知识的直接传授和对学生写作的显性指导,该教学法使学生拥有范文样本,写作显得有章可循,可以吸取范文精华,但另一方面又使教学方式单一,写作过程机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个人发挥的空间,同时教学中往往缺乏互动,使学生写作兴趣降低。过程教学法则以交际理论为基础,把写作看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认为写作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和语言交际过程。Guth将写作过程分为激发、收集材料、写初稿、修改和编辑等五个环节。Keh则将写作过程分为输入阶段、写初稿、同学互评、写二稿、教师批阅、师生交流和定稿等七个步骤。无论哪种分类,过程写作一般都可大致分为写前准备、写作阶段和重写阶段。这种教学法让学生充分体验了完整的写作过程,与同学和教师进行了积极的互动,提高了写作兴趣和主动性,但需要相对充足的教学时间。罗青松(2011)在评价这两种对外汉语写作教学思路时指出:“结果与过程,是写作教学指导不可偏废的方面,应形成互补而非对立的关系。”[5]实际上,笔者认为可以取两者之长,将其融合,在教学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以过程教学法为主,结果教学法为辅,在让学生进行了过程写作之后,最后向学生提供一篇范文,让学生既体验了写作过程,最后又心中有所参照。在这种写作教学中,母语思维的利用则有其侧重,往往可在写前阶段更加侧重其利用。在学生拿到作文要求后,首先会搜索大脑中的相关信息,提取储存的语言知识和认知经验,从而对题目进行解析,之后又进行内容构思和结构构思,再广泛搜集资料以及进行集体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更多的是侧重于思维层面的发掘而非语言层面的发掘。与汉语相比,外国学生一般对其母语更敏感,母语思维更清晰。在这个过程中运用母语思维就可相对节省时间,加快理解过程,同时在这个思维层面运用母语思维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增加思想深度及内容丰富度,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减轻利用汉语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推理等复杂认知活动的负担,增强其写作信心。而在写作阶段和重写阶段等语言层面影响较多的过程中,则可较少地利用母语思维。例如,在实际的对外汉语写作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出一个记叙文题目《让我感动的一件事》,如果让学生直接进入到汉语文章的写作之中,则往往容易出现学生感觉没有东西可写、对汉语写作产生畏惧感等汉语写作课堂中的典型问题。教师应突出语言课堂的交际性特点,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先互相之间交流一下让自己感动的事情是什么,发生地点在哪,发生的经过是怎样的,为什么让自己感动,写作中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应该注意什么,等等,允许学生先利用其母语思维进行思路的梳理。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降低了写作中的焦虑感,也打开了写作思路。
2.利用母语思维有其阶段性虽然不少对外汉语教学方法提倡学习者尽量使用汉语思维,但由于母语一直存在于学习者脑中,且学习者的汉语知识以各种形式与其母语关联,因此,要求学习者完全摒弃母语思维是不现实的,尤其是不考虑学习者的水平特点而盲目要求其除去母语思维则更会适得其反。因此,在对外汉语写作中利用母语思维也应有其阶段性。比如,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便是教师一味要求学生摒弃其母语思维;还有一个问题是教师对所有学习者采用同一个教学模板,同一种教学方式。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首先对学生母语思维的使用采取一种客观的态度,然后注意针对教学对象进行教学设计,注意母语思维利用的阶段性。对于汉语水平处于较低阶段的学习者,可以允许其运用母语思维的程度相对较高些,然后循序渐进,慢慢引导,随着其汉语水平的增强逐渐试图用越来越多的汉语思维替代其母语思维,尤其是替代一些对汉语写作起不到积极作用的母语思维。而对于汉语水平处于较高阶段的学习者,则可以鼓励其运用较多的汉语思维。但无论对于较低水平还是较高水平的学习者,教师都应尽量让他们对写作中母语思维的优缺点及侧重点有个清晰的认识。
《黑龙江教育杂志》2015年第七期
一、中国英语学习者情态表达习得研究现状
(一)研究语料观察语料库主要来源于现有的学习者语料库。比较常见的学习者语料库有CLEC(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SWECCL(中国学生口笔语语料库),也有一些学者为适应研究需要自建语料库。常见的参照语料库有BNC(英国国家语料库)、LOCNESS(鲁汶英语本族语写作语料库),LOB和Brown语料库等本族语者语料库。有些研究的参照语料库不仅使用本族语者语料库,还使用了ICLE(国际英语学习者语料库),这样有助于发现哪些是不同背景英语学习者共性问题,哪些是中国英语学习者特有的问题。
(二)研究内容与发现1.对情态动词习得情况的研究。早期的研究多通过对比学习者语料库与本族语者语料库中情态动词出现的频数来分析学习者的习得情况。这些研究均发现,与本族语者相比,中国英语学习者情态动词使用频率过高,过度使用can、will、should和may等几个情态动词,而对于表达礼貌委婉语气might、could和would等情态动词则较少使用。并且情态动词过度使用的倾向与学习者水平无相关性。(祝卫华2004;王清杰2005;王金铨2006)。情态动词习得研究的另一个维度是情态动词的语义习得情况。研究发现中国学生在情态意义使用方面存在多用、少用或误用等问题。赵凌云(2005)发现大多数学习者不熟悉will表达意愿、习惯做法和能力等意义,因此在写作中很少用到以上意义。另外,中国英语学习者误用shall来表达未来的可能性,本族语者从未使用过该义项。唐丽玲(2013)发现从中国学生作文中情态句式的分布情况来看,情态动词的责任和义务意义被过多地使用,认识情态意义使用过少,并且认识情态意义的使用频数不会随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而明显增加。但王冠(2013)的研究结果恰好相反,他发现学习者书面语中认识情态句式的使用频率会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还有一些研究从类联接或情态序列的角度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情态动词的使用情况。梁茂成(2008)的研究中发现,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的书面语中情态序列呈现两种倾向:一是过多使用人称代词+情态动词序列;二是情态动词后过多使用体和语态都无标记的动词形式。作者还利用主题词分析法找出了本族语者书面语中较为常用而学习者语言中比较缺乏的情态序列。这些序列多为主语是命题代词it、关系代词which、存现句主语there或情态动词后接静态动词be的序列。刘文艳(2009)发现在英语专业学习者的书面语中也存在着过多使用义务情态序列的现象,具体体现为学习者过多使用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情态动词序列,情态动词后过多地使用无体和时态标志的动态动词;过少使用could和would引导的情态序列;过多使用People+ModalVerb序列。2.对其他情态表达手段习得情况的研究。除情态动词外,针对其他某种情态表达手段的习得研究非常少见。但是,已有研究开始关注英语学习者对多种情态表达手段综合运用的情况。谢昂(2007)通过语料对比研究学习者如何表达认知情态。她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认知情态的使用频数分布、选择认可程度表达和运用认知组合方面都呈现出非母语特征。中国英语学习者只依赖少数手段表达认知情态意义,主要有情态助动词、副词和动词,倾向于使用高认可度的表达手段,使用认知组合的数量较少,且有很多组合不符合本族语者的语言习惯。黄建秋(2013)对中高级英语学习者情态表达方式的研究表明,学习者不论水平高低,都倾向于使用主观取向的情态表达式,且在多数情况下选择中值和低值情态词。
(三)原因探讨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情态表达习得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多数研究都认为与母语迁移、教学影响以及文化差异等因素相关,但能对成因进行深入探讨的文章并不多见。谢家成(2010)基于平行语料库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对must的使用。他从中介语与母语对应的视角探讨学生对该词使用倾向的成因,发现学习者对must义务情态的使用受母语影响并不明显。孙李丽、林文治(2012)在对can的语义习得研究中,从语言输入和母语迁移两方面对其使用不地道的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英语学习者对can使用不地道受教材影响不明显,而与母语影响有关。
二、问题与建议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对中国英语学习者情态表达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多成果,特别是对情态动词的研究,可以说非常细致深入,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鉴的方法和角度。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语料的选择方面,有些研究的语料并不对等。如有的研究选取BNC为参照语料库,但BNC中包括多种体裁的文章,与学习者语料(多数为议论文)不对等,因而可能影响数据的可信度。其次,在研究内容方面,对情态动词之外的情态表达手段研究较少。如情态附加语也是常用的情态表达手段之一,但针对学习者如何使用情态附加语的研究还很少。另外,研究书面语的论文较多,研究口语的论文相对比较少。在笔者查阅的26篇论文中,只有4篇是针对中介语口语中情态表达使用情况的研究。第三,目前对学习者情态使用不地道的原因探讨的还不够深入,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就更少了。因此,今后的研究要在内容上继续拓宽,情态附加语、情态动词+情态副词的组合以及情态隐喻都是须要深入研究的内容。对于学习者情态使用不地道的原因,也可以利用语料库特别是平行语料库进行探索。
作者:谢力 史磊 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
一、思想认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传递知识和文明的接力手,是点燃光明未来的火炬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也深知肩负的历史寄托和责任。我清楚要成为优秀的新世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工作者,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精神修养,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专业文化水平。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信息时代的教师一定要勤于学习,勇于创新,踏实肯干,用自己辛勤的努力培养出新世纪、新时期的新一代劳动者。
二、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影响和被影响的过程。多年来,我一直用自己正直、坦率、真诚、友爱的朴素人格去影响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为他们行为示范,用自己对学生、对事业的爱心去带动学生修正不健全的人生观,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他们的社会、家庭、集体的责任感。
年秋天,我父亲身患绝症,家里顿时高度紧张起来,精神压力、痛苦非常之大。但我一节课也没有耽误,只要铃声一响,我就把一切个人的困难、磨难抛在了脑后。学期末,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学生的时候,他们不相信,他们被感动了:有的学生来安慰我,有的告诉我他们所知道的抗癌网站,有的给我送来剪报,告诉我有关的医疗信息……我也被感动了—我没有做错,我还要坚持。
年月,“非典”肆虐之际,父亲安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为了他人的健康,我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学院。送走父亲后的转天,就又站到三尺讲台上工作了。看到我臂上戴的黑纱,同事们才明白发生了什么。
年,第一作者“谈母语化外语教育的可行性”;年在《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多种智力理论与多媒体外语教学”。
四、勤政公仆
一、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准定位“大学语文”
按此界定,显然极大提升了“大学语文”的课程地位,使之与注重吸储知识和训练能力的一般性通识课区别开来,表明了综合性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语文”的独有特质,应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核心作用。同时,这一界定也与《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规定性内容基本相符。换言之,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准来定位“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也符合“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的实际属性。“大学语文”应该是综合性的人文素质教育课,而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所蕴涵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基本精神,一直内在于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行动中,成为我们创造新文化、新历史的动力和基础。在当今“全球化”、“地球村”的时代大背景下,中华民族将以怎样的姿态参与世界合作与竞争,进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所以,对于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化典籍、文学艺术、科技工艺、哲学宗教、伦理规范等丰厚遗产,如何继承和创新使之进一步光大辉煌,应该是我们的立国之基和立人之本。这是一项关乎国家民族发展强大的根本性任务,高校责无旁贷。基于此,在大学语文课程中渗透和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具有了极大的可行性。在大学生已经基本具备独立的分析和思考能力的前提下,与“中国文化概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大学语文”是以具体的母语文本阅读为主要学习形式。这就使得大学生可以通过有关中国哲学、历史、艺术、文学、宗教、民俗等作品篇章的阅读,来具体形象地感受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作品篇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载体,也是形象载体,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学生便可以由感性到理性、由“点”及“面”地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与博大,领悟其精髓。由于这个特点,“大学语文”便成为“中国文化概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前置性课程。也可以说,以具体作品篇章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的“大学语文”,与宏观性把握的“中国文化概论”和断面性讲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起,阶梯式地构成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课程群,其中,“大学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按照的讲话精神和教育部《纲要》的明确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高校相关课程体系中势在必行,“大学语文”尤其要担当重任。但实际情况却是,“大学语文”逐渐被边缘化,既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某种权威地位,也没有外语课程的强势现实需求,处境越来越尴尬。若要改变这种不利现状,就须牢固坚定地确立“大学语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中华民族精神的课程定位;同时,也要解决好课程自身建设层面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母语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构成“大学语文”的本质属性是母语高等教育课程,应该成为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各级高等教育机构的管理者、大学教师等的共有理念。语言影响思想,语言就是思想本身。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文化深层编码,都蕴涵在母语中。母语是构成民族文化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母语里有文化的故乡,母语就是祖国,母语承载着民族凝聚力。保护母语,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安全的首选要件。换言之,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独特、最具生命力的语言系统之一,是中华民族身份的首要标志,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直接载体。著名诗人余光中曾说:“当你的情人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这句话的理论内涵是在表明:母语是民族文化认同的基本符码。因此,在我国当下的高校课程体系建设中,怎样强调母语教育都不过分。而“大学语文”,就是高校完善汉语母语教育的最佳课程平台。汉语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象形文字,是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语言。从母语教育的角度看,汉语的形意特点使之具有工具性、文化性和审美性等多重属性。其中,文化性是衔接工具性与审美性的桥梁和纽带。汉语“说”与“写”的表情达意功能要得到完美发挥,必须借助文化蕴涵来融通工具与审美的语用效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认定一个人“有文化”或“没文化”,主要依据是他的说(口语表达)和写(书面表达),意即所谓“汉语能力是人生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强化大学语文课程的母语教育性质与学习效能,是提升中华民族母语水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张扬民族精神、提高国家软实力和国民素质的重要举措。
(二)“大学语文”学科化有利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国教育报》评选的2013年度中国高等教育10大热点问题中,大学语文的问题位列第8,几十年来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争论仍在持续。同时,大学语文课程的边缘化现状也仍然是醒目的存在。之所以被“边缘”,除了不具备或较少具备外语课和其他技能通识课的现实功利性之外,还有课程自身学科归属性的原因。根据《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大学语文”属于教育学门类下的二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和“大学体育”等课程同类。也就是说,与专业性的中文课程不同,“大学语文”在学科归属上已经被“边缘化”。这也成为大学语文课程定位模糊的主因[2]。事实上,早在1986年,匡亚明、徐中玉等先生就呼吁大学语文应成为独立的学科[3]。目前,“大学语文”学科化的条件已经成熟。首先,根据的讲话精神及国务院、教育部颁布的各项包括《纲要》在内的法规性文件要求,大学语文课程与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密切相关,这是其他公共课没有的课程优势。其次,母语高等教育是高校各个专业课程教育的基础,提升母语教育的水平与质量迫在眉睫,这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再次,自1938年中华民国教育部规定开设“大一国文”以来,迄今已近80年,“大学语文”可谓历史悠久。虽然建国后一度停开,但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和构架并没有太多的变化。最后,大学语文课程已具备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和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这是课程自身发展的内在基础。如果能如“汉语国际教育”那样成为独立的学科,“大学语文”的教学地位就能获得法理上的保证,其独有的课程功能就可以得到全面发挥,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更为便利和顺畅。自然,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所有争议与无奈,也会随之消失。
(三)大学语文教师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导者和引领者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学语文”,在教学理念、知识储备、教学能力和方法等方面对大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导群体,“大学语文”的师资队伍建设是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大学语文教师要具备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素养和传播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这是一个基本前提。在知识结构上,大语教师一要有良好的母语运用能力,听说读写的水平较高;二要有基本的专业背景,在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宗教、民俗等的某一方向有所长;三要专业基础扎实,学术视野开阔,有辩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理论判断和分析能力。如近年来,某些学校包括高校教师让学生穿“汉服”,对孔子像行跪拜礼的行为,实际上是在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化、简单化和粗鄙化。“汉服”与“汉朝之服”都分不清楚,既蒙蔽了学生也降低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应有水准。在教学能力和方法上,大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成为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者,以研究促教学,会有力地提高教学的水平和层次。其次,教师不搞一言堂,既不能故弄玄虚,也要避免肤浅单调。应以互动式教学为主。以教材为依托,可以设计文化专题研讨,也可组织经典文本讨论,引导学生联系现实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研读、探究的兴趣与能力。同时,也要借助新媒体技术使教学手段丰富和多元。再次,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制订以撰写研究论文、读书报告、调研报告等为主要形式的多元化考核原则。当然,各个层次的高校因课程目标的具体差异,会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有所取舍,但无论怎样,都不能背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宗旨。第四,大学语文教材是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导向性资源平台。1979年至今,已经出版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近2000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徐中玉主编本、王步高主编本、夏中义主编本、温儒敏主编本和陈洪主编本。这5种教材从内容到体例都各具特色,对大学语文教材的完善和创新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和示范作用。但是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教材中,还须在既有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教材编写的理念、内容和体例。在教材的编写理念上,要明确大学语文绝不是中、小学语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里的内容延续,也不是文学专业知识对非中文专业学生的普及化,更不是单纯的工具性技能的补偿和提升,而是对基于母语教育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固本强基的系统工程。在教材的内容选择上,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串连起不同时代、不同人文领域的经典文本;也要精选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代表性文化典籍。在此,世界性是对传统经典性的对照和融通,能够促进学生由“学”到“思”、由“思”到“智”,以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在教材的体例设计上,宜采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经,以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宗教、科技、民俗等学科模块为纬———经纬纵横的单元式体例,既利于显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导向性,也体现开放性和系统性的教学资源格局。总之,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契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理应有新理念、新定位、新气象。在中华民族努力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形势下,“大学语文”任重而道远。
作者:郭海军张旭东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肇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论文关键词]藏语文化生态保护双语
[论文摘要]语言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构成生态语言系统,生态语言系统与其他系统一样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藏语作为藏族人民的主要交际工具。在传承和发展藏文化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历史和现实等种种原因,藏语的社会功能受到某种程度的冲击。保护民族语言。保存其所负载的历史文化遗产,已成为世界性的热门话题。实践证明,双语教育是一条有效的可行之路。实行双语教育,既能达到保护民族语言的目的,又不影响少数民族与外界的沟通,从而可以实现语言和文化的良性循环。
美国著名的生态学家E.Odum为生态学下的定义是: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换言之,即生物(包括动、植物和微生物)因素之间以及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如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因素之间存在着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这些相互作用的关系,在自然界中构成各种有机联系的整体,即所谓“生态系统”,如江、河、湖、海、草原、森林、农田等均为不同的生态系统。系统内各因素之间保持着一定的平衡状态,进行着正常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此种现象即为“生态平衡”。
从传统意义上讲,生态学属于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不过,从20世纪70年代起,生态学得到了迅速发展。当时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跃,虽然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进步和幸福,但也带来了诸如人口、环境、资源等全球性问题。人们逐渐用生态学的眼光审视周围的一切,从而导致了许多学科的生态学化。这样,生态学的原理就被广泛应用于人类活动领域的各个方面,社会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文艺生态学、教育生态学、经济生态学、环境生态学等新的交叉学科应运而生。语言生态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生态语言学认为,世界上任何语言系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产生和发展都与自然、社会、文化、人群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语言与它所处的生态环境构成生态语言系统。语言生态环境包括外生态环境和内生态环境两部分,外生态环境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人群环境四部分组成,内生态环境是指语言的各构成要素(语音、语义、词汇、语法)以及它们之间的有机组合。
外生态系统的前3个子系统(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合称为自在环境系统,人群系统称为自为环境系统(如图)。自为环境系统处于自在环境系统与语言系统之间,是整个生态环境系统的能动结构。一方面,它从自在环境系统中摄取能量信息,同时自身也不断产生新信息,而且把吸收到的各种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处理,输入语言系统;另一方面,人群系统又运用语言系统传播信息功能,反作用于人群自身,重新调整能量信息在人群的不同层次、不同集团中的分布,不断推动人群的进步。
语言系统和其他系统一样,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能动性。语言系统一旦在某一文化结构中形成,该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子系统的各层次之间会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整体。同时,语言系统又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系统不断与各环境因素进行物质、能量交换,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如果系统某一环节出现了故障,那么整个语言系统就会受到破坏。
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认识语言的结构、功能及其演变规律。语言工作者可以根据语言发展的规律,为语言的运用确立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的规范。语言规范化就是根据语言发展的各方面标准,把那些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新成分、新用法固定下来,加以推广;把那些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成分和用法,妥善地加以处理,以使语言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摘要]文献检索结果显示,国内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研究主要集中在近17年,研究者众多且涉及毕业论文的各个方面,也存在综合研究多、研究内容和参与研究的学校类型不平衡、调研样本普遍过小等问题。本文提出建立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语料库全面研究文体和语体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达到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述评
调查发现,英语写作和写作教学的国内研究较多,其中英语专业学士论文(又称“英语本科毕业论文”)研究主要集中在近17年(2000年-2016年),此前的研究对象多为英语硕博士论文和英语学术论文。1999年以来的国内高校扩招带动了英语专业的发展,据统计,全国英语本科专业点高达900余个,在校学生40多万[1]。为了解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研究现状和问题,笔者梳理了近17年的相关研究。
一、研究现状
2017年6月,笔者以“毕业论文”“学士论文”“学士学位论文”“英语专业”为检索词搜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相关论文363篇(2000年-2016年),下从研究贡献和存在问题评述研究成果。
(一)研究贡献
1.研究者越来越多
调查发现,近17年间探讨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研究成果呈逐年上升趋势(表1),近7年论文数量的占比高达77.6%,年均发表38篇,说明此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
当前学术论文是重要的科研成果,对于研究生的毕业、职称的评定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得益于母语和投稿的便利性,国内期刊是许多国内作者的第一选择。发表流程为:投稿目标期刊—等待审核—收到录用函—和杂志社沟通版面费,安排版面等问题—等待见刊,邮寄样刊给本人。由于核心期刊对讠仑文的学术水平要求很严,所以整个的发表过程会比实际需要的时间还要长很多,所以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
稿件类别
1.研究论文:论文(含本刊公开征集的话题稿)以中文或英文写作,2万字以内(包括中英文摘要、关键词、注释、引用文献、表格、图片等)。
2.书评:书评6千字以内,限于对三年以内出版的中外文新闻传播学类书籍的评述。书评中要有书籍的出版信息,包括作者、书名、出版时间、地点、出版社、页数、价格、统一书号,此类信息若是中文,要译为英文。
3.访谈:针对国内外新闻传播领域的重要问题对知名学者的访谈,字数2万字以内。需要附上被访谈者的学术简介,以及被访谈者的知情证明(如对方的电子邮件回复截图、授权书等)。
4.译稿:译稿1万字以内。若原文篇幅较长,译者可经作者同意后摘译。译稿要附上版权人的授权证明(如对方的电子邮件回复截图、授权书传真等)。
格式规范
本刊从2018年第1期开始使用以下新版格式规范,请作者投稿时予以参照。为了保证匿名评审的公正,稿件正文word文档的文件名和内容中都不能出现任何表明作者身份的信息;否则将被直接退稿。本刊在美国心理学会(APA)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正文、注释、引文和参考文献的格式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