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旅游资源理论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1问题的提出
安康地处陕西省南端,与四川、重庆、湖北毗邻,地理位置优越,气候资源独特,秦巴汉水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安康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安康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将安康定位为“具有通道型、集散型和休闲观光型旅游目的地特征的休闲型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和深度游憩目的地”。根据这一定位,从翻译研究领域探讨安康特色旅游文化的翻译,如,旅游文本中的生态翻译学、旅游文本语言交流的有效性、旅游文化产品的译介、旅游文化翻译中的修辞问题等等。还可以跨学科交叉研究,它的实际意义不仅在于对安康旅游产业化的指导与促进,同时对旅游翻译理论也是一种研究甚至补充。传统翻译研究将翻译活动视为语言的转换,然而文本的理解及阐释离不开文化的限制。(常景宇,1995)语言文字体现着文化,同时也受文化制约。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开始从文本时代跨入了文化领域并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突破了传统语言学和美学模式的束缚。爱德华?赛义德、佳亚特里?斯皮瓦克、霍米?巴巴、安德烈?勒弗菲尔、苏珊?巴斯奈特、韦努蒂等著名翻译理论家都是这一转向的见证者及推动者。国内有些学者也提出了对建构翻译文化学的思考。
本次项目的理论意义在于着重研究翻译出现文化转向对特定区域经济文化下的旅游翻译有何影响和启示,进而可以探讨旅游文化与翻译及文化与旅游翻译的相互作用及关系等方面问题。作为在跨文化交际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旅游翻译,本质上是依托语言实现旅游文化信息的转化、阐释与传播的跨文化交际行为。(王建国,2009)这意味着旅游翻译不仅仅是意义的传达,更是文化层面的诠释和弘扬。所以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后,旅游翻译实践如何打破源语的语言规则以顺应目的语的语言文化规约和文化融合的趋势,找到平衡翻译可接受性与宣扬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有效翻译策略正是本次研究的内容。(师谦友,2006)秦巴山区已有紫阳富硒茶、紫阳蓝黑板石、平利绞股蓝、岚皋魔芋、白河木瓜、汉阴葛根等众多产品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些生态资源的综合开发蕴含十分广阔的前景。因而,这是一个有巨大潜在优势的生态价值洼地。目前,安康地区旅游生态文化资源的汉英翻译缺少原文同等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只注意了语言文字的表面形式,而忽略了语言的文化因素。安康生态旅游文化资源含有丰富的民族特色,涉及大量的文化信息。因此,把握好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因素,是旅游资源翻译的关键。只求语言形式上的对等而忽视汉英在文化深层次上的差异,是无法实现旅游资源的功能。如果能够提供规范而又免费的生态旅游资源英文翻译标准指引,那么对于该地区旅游业的兴旺尤其是涉外旅游的迅速发展将大有裨益。
2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本项目主要涉及区域生态旅游资源汉英翻译问题,整个课题以旅游翻译为核心。必须从学科实际出发,开展调查研究,在分析、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旅游资源翻译思路。具体要求:按照旅游翻译的性质和原则,采取理论—实践—理论的研究思路,经过理论分析,提出实践方案,该研究具有综合性、活动性、实践性、应用性等方面的特点,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等方法,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理论分析中提出实践方案,在实践中提升理论结果。具体做法:
(1)主要采用实际调查法、文献比较法、理论探索等方法,并且做到“实践—理论—实践”,从实践中找准“安康地区生态旅游文化资源汉英翻译”的有效性研究思路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理论上完善研究思路,并给出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该研究必须进行前期的调查研究和实践活动,方可找到平衡翻译可接受性与宣扬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有效翻译策略。这样才能形成具有指导性的建议。
(2)利用已有的前期研究成果,开展课题研究。地厅级课题《秦巴生态资源小型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建设及其应用》、《安康市旅游公共标识语料库建设》以及校级课题《安康生态旅游资源汉英翻译研究》《二类本科院校中英语专业翻译课教学改革与实践》都与申报的课题密切相关,为课题创新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充分利用已有课题研究成果,是课题研究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3)重视理论研究,构建课题理论成果。对所收集的语料进行语料预处理及整合。消除语料的杂乱格式和乱码,形成文本文档,对所收集的汉语语篇语料和英语翻译语料进行分类整理,对英汉文本的语体、文体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藉此总结出相应的翻译原则和方法,最终形成安康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翻译的指导性意见,这就要求必须加强课题的理论研究,为最终构建课题理论研究成果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于红梅杜涛周志龙单位:江西服装学院
从以上研究文献和成果来看,现有的研究指出了我国旅游商品包装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强调了旅游商品包装应突出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但目前的研究仅从包装本身出发,未能考虑到旅游商品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旅游资源有效传播的载体,而这种载体的功能是否实现不仅仅需要从文化、地域特色方面考虑,还需要从营销的角度,将包装与广告、促销整合形成旅游资源的整合营销传播理念和方法体系,这对于旅游资源丰富,但对资源信息传播不畅的江西省而言更为需要。
江西旅游资源有效传播视角下旅游商品包装创新的意义
落实江西省“十二五”规划的需要。江西省“十二五”规划中将“推进旅游产业大省建设”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要措施之一,并明确提出“加快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体系建设,促进旅游商品产业化发展”。的举措,旅游商品包装是旅游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旅游商品销售,加强旅游资源传播的有力武器,因此研究旅游商品包装在旅游资源传播中的作用和创新是旅游商品产业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准备,是落实江西省“十二五”规划的需要。释放江西旅游经济活力的需要。购物特别是购买旅游商品是旅游六要素之一。
旅游商品具有满足游客对旅游经历的保存和回忆需要、旅游地收益的主要来源以及传播旅游资源的三重功能。但旅游商品的制造和销售仍是江西旅游产业经济链的弱项,以江西红色旅游为例:据统计,江西红色旅游收入大部都是在门票、餐饮、住宿和交通等中产生,而来自红色旅游商品的制造与销售收入只占了10%不到的比重。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的创意水平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由此直接影响旅游收益的增加。另一方面,江西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目前已形成了红色、古色、绿色和蓝色的四大类型,六大景区的多元化旅游线路。但江西旅游游客多来自于本省及福建、浙江等附近省份,外地游客关注较少,丰富的旅游资源未得到有效的传播。旅游商品包装是传递旅游资源信息,表达旅游资源特色最为直接和外在的要素,由此对江西旅游资源的知名度的建立具有直接的作用。因此可以看出,江西旅游经济活力的释放离不开对旅游商品包装的深刻认识和创新。
促进学科交叉,形成创新成果的需要。商品包装从技术上讨论属于工程技术范畴,研究者多为工程技术领域学者,讨论的问题主要是如何让包装更好履行保护商品的功能。商品包装从设计上讨论属于设计艺术学的范畴,研究者多为艺术领域学者,研究的重点也在于艺术设计。旅游管理属于工商管理的范畴,研究者多为管理或者经济领域学者,研究多从管理和经济的理论和实践角度探索旅游经济的发展问题。商品包装的功能不仅是保护商品,更具备促进商品销售的作用,应该从管理和经济的角度予以认识。旅游管理要规范不仅要应用经济和管理的理论指导,还需要在微观层面多角度探索,其中也包括从商品包装角度探索旅游管理的问题。所以研究旅游包装对旅游资源的传播作用和创新是促进艺术、技术和管理三个学科交叉,形成创新成果的需要。
江西旅游商品包装创新策略的主要研究内容
为深入探索江西旅游商品包装对本身旅游资源有效传播的作用,发现江西旅游商品包装对旅游资源传播的问题,找到能帮助旅游商品更好地实现其资源传播功能的方法,本研究着重围绕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研究:
一、引言
作为旅游者开展旅游活动的前提条件和旅游产业赖以发展的核心要素,旅游资源也是构建旅游学科理论体系的根基,对“旅游资源”这一概念的定义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到旅游学科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稳固性,以及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然而,在当今的旅游学界中,对旅游资源这一概念的认知还存在着很大分歧。因此,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地界定,是当前旅游学术界以及旅游实践者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本文回顾了过去40年中对旅游资源概念的界定,已及对旅游资源概念研究的相关文献,以期发现旅游资源概念研究的进展,归纳和总结前人研究中的共识以及存在的分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文献回顾
在我国旅游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历史中,对于“旅游资源”这一概念的界定是长期以来持续争论的焦点。不同学科、不同行业、不同利益背景的主体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旅游资源”给予了界定,可以说众说纷纭。笔者收集了47种来自不同书籍、论文以及文件中对“旅游资源”概念的定义,目前社会及学术领域主要的定义已经基本涵盖在了其中。从本文所收集的定义中可见,在对“旅游资源”概念的界定上,不同主体各有各的立场,各有各的理由,也各自存在合理性。所以,至今仍是各持己见,争执不下。在旅游学术界,也已有大批学者对此问题进行过探讨,张凌云(1999)列举了当时代表性的16种“旅游资源”的定义,并将所有定义划分为三大类观点,认为“旅游资源等于旅游吸引物与旅游产品的交集”的观点,是最符合旅游业发展实际的,最后结合自身认识对其给出了解释;宋子千和黄远水(2000)在分析不同的旅游资源概念和相关论述后,提出了旅游资源概念应坚持的四点共识;张力生(2003)分析了已有的旅游资源概念及其属性,并从广义和侠义两个角度给出了旅游资源的概念;宋瑞(2005)也对我国现有旅游资源的概念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现有旅游资源概念中的分歧与争论,最后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自己对旅游资源的定义及其划分标准;俞金国和王丽华(2010)在归纳总结现有关于旅游资源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资源的几个本质特征并基于此提出了对旅游资源分类的方法;崔莹(2014)针对目前的4种对旅游资源有代表性的概念,对旅游资源的概念进行了辨析与探讨,认为在旅游资源的界定中“旅游业利用观”是更为科学的,并倡导以国标为标准,不应再对“旅游资源”继续争议。遗憾的是,虽然各个学者提出的见解都各有其长处,对于这一旅游核心概念的界定,我国的旅游理论研究至今并没有达成一个令人信服的、一致认可的解释。
三、研究发现
通过分析本文所收集的所有旅游资源概念及前人的研究观点,发现“吸引力”是“旅游资源”的基础这一共识已经达成。吸引游客的功能和价值是旅游资源必须具有的前提条件。即不管是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还是实际的旅游行为,某一资源之所以能够称作旅游资源,前提一定是它的吸引力。正如李天元和王连义(1991)在所述“吸引力因素是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在本文所收集和回顾的47种旅游资源概念中,就有26种明确的将“对旅游者具有/产生/构成吸引力”或者“吸引旅游者”“吸引力”等直接纳入了对“旅游资源”定义的语言中,另外还有10种用到“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及类似短语。可见“吸引力”作为“旅游资源”的核心和基础,在社会和学术领域已经基本达成共识,无可争议。但是,在旅游资源这一概念上,更多的是存在争论性的问题。以下便是作者在研究现有旅游资源概念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的最主要的几类分歧。
第一,旅游资源到底是为旅游者所用还是旅游业所用。在本文所收集的旅游资源概念中,宋瑞(2005)、孙尚清等(1990)、孙文昌(1986)、刑道隆(1990)、杨贵华(2010)、张凌云(1988)都明确表示旅游资源应该“为旅游业所利用”,崔莹(2014)也认为在旅游资源的界定中“旅游业利用观”更科学。然而,陈传康和刘振礼(1990)、甘枝茂和马耀峰等(2000)、苏文才(1998)、杨贵华(2010)、郑本法(1994)则将“旅游资源”定义为能够“为旅游者(产生/进行/实施)旅游活动”的。这两种观点的不同,首先源于对“旅游资源”这个词语中“旅游”二字的理解不同。如果将其理解为“旅游者的旅游”那么就会赞成旅游资源应该为旅游者所利用的观点,倘若将其理解为“旅游业”,则会赞成“旅游资源”是为旅游业所利用的观点。作者认为,旅游资源必须“为旅游业所利用”的定义,似乎将“旅游资源”与“旅游业资源”等同了。因此,作者认为旅游资源应该“为旅游者所利用”的观点更加适合,即旅游资源应是可以用于旅游者开展旅游活动的资源。因为在旅游业存在前,旅游活动就已经存在,只是并未像当今社会这样规模化和商业化,若只有用于旅游业的资源才属于旅游资源,那么就等于说没有旅游业便没有旅游资源了。而且,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确实被旅游者用以开展旅游活动的资源,比如某些未被开发的海域、沙滩、森林以及一些不需要开发可以直接利用的博物馆、民俗村落等。这些资源没有旅游业的介入,或未被旅游业所利用,但对于旅游者来说,就是他们开展旅游活动的资源。所以说,将旅游资源视为被旅游业所用,这样的理解显然与事实是不相符的。但是,上诉两种观点并不是绝对对立的。其实,被旅游者所用的旅游资源通常都是可以被旅游业所利用的,即便现在并未被旅游业所开发利用,也存在以后被旅游业所介入的可能。因为,某一资源既然能够供旅游者开展旅游活动,那么就拥有被旅游业所利用的价值和潜力。
第二,旅游资源是否是已经被开发的。一类观点认为,旅游资源是必须经过开发的资源。如保继刚和楚义芳等(1993)以及杨东升(2005)都将旅游资源定义为“人工创造物”。既是人工创造物,必然是经过开发的。朱玉槐等(1993)也认为旅游资源是经过人们开发,并在特定时空范围内被利用的。而另一类观点则认为,旅游资源是未经开发的资源,如黄回实等(1985)、朱玉槐等(1993)认为旅游资源必须经过开发才能成为旅游吸引物;杨时进(1998)则认为旅游资源是有可能被用来规划、开发的诸多要素。谢彦君(2001)定义旅游资源是可供旅游产业加以开发的潜在财富形态;杨桂华和陶梨(1999)认为旅游资源是可以为旅游开发和利用的资源。这一系列对旅游资源的表诉都说明旅游资源是处于目前尚未被开发状态的资源。但是旅游资源是否一定要经过开发,作者认为,旅游资源是未被开发或者不需要被开发的。首先,如本文在上一个段落的讨论中所说,某些自然存在的事物,并未被旅游业所开发,但确实已经成为了被旅游者用于旅游活动的旅游资源。还有一些资源是并不需要被开发而直接可以供我们使用的,如拥有秀丽风光的景区有些是天然存在而并不需要开发或加工就可以直接使用的。正如陈传康,刘振礼(1990)所说,在现实条件下,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的各种因素都是旅游资源。其次,在对旅游资源的界定中,对“资源”本质的认识至关重要,“资源”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资财的来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天然的”,即“未经开发的”。如某些矿产、石油资源,开发前,我们称其为资源,开发后就成了所谓的钢铁、石油、天然气等等,我们不再将其称为资源。而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前我们将其称作“旅游资源,开发后,我们则为“旅游产品”。因此,作者的观点是,旅游资源是未被开发或并不需要被开发的可供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资源,重点在于该旅游资源是否用于进行旅游活动。
作者:张琳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荒漠旅游资源资本化和特征和功能
1荒漠旅游资源的价值
风景园林规划与计设目前对荒漠旅游资源的认识主要是从地理学、生态学的角度提出其特征,以定性评价为主,本文主要是从经济、产业的角度认识荒漠旅游资源的特征和价值,提出荒漠旅游资源是以荒漠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为载体、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可以为旅游开发利用、并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自然和人文资源,包括具有典型性、观赏性、探险性和科学考察价值的沙漠、戈壁、风蚀地貌等奇特地貌资源、特有的旱生动植物资源、湮没于荒漠之中的古迹遗址资源、荒漠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揭示荒漠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建立荒漠旅游资源的价值观,提出荒漠旅游资源具有经济性、效用性、稀缺性,具有价值的本质属性,并以旅游资源价值的定量化、货币化评价为导向,构建荒漠旅游资源的价值体系,认为荒漠旅游资源的价值包括其本体价值(存在价值、观赏价值、游憩价值、康体价值、科考价值、教育价值)、利用价值(开发价值、产业价值)和附属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选择价值、遗产价值),从而变废为宝,发挥荒漠资源在旅游开发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荒漠旅游资源资本化的含义
本文提出要建立一种以价值为导向的荒漠旅游资源开发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荒漠旅游资源资本化,在国家政策和法律允许的前提下,将荒漠旅游资源作为一种资本形态,与货币资本、实物资本、人力资本等一起投人到旅游开发活动中,进行市场化的开发、经营、运作和管理,从而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使荒漠旅游资源实现价值的增值,而资源的所有者也从中获得经营收益。
荒漠旅游资源资本化是“自然资本论”思想的集中体现和实际应用,强调了旅游资源的价值性和收益性,提出荒漠旅游资源不仅具有价值,而且可以带来价值的增值,主张荒漠旅游资源的“有偿使用、合理收益”,反对忽视荒漠资源价值而导致的低效利用或过度开发,从而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开发管理水平,实现荒漠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荒漠旅游资源资本化的功能
[摘要]旅游业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旅游目的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与繁荣的同时,也难免造成旅游发展、游客活动和环境、资源之间的冲突等不利影响。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内涵要素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旅游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以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综合性大众社会活动。”现代旅游活动的日渐普遍,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旅游地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与繁荣,但是,“一枚硬币有两面”,旅游绝非天生的绿色产业,如果开发与管理不当,旅游业在产生有利效应之时,也会带来不利影响。同时,旅游资源是“在自然和人类社会中能够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客体”,具有脆弱性、易损性特点,如果开发利用不当,极易遭到破坏,且旅游资源不可再生,一旦破坏,覆水难收。因此,现代旅游活动的风起云涌、旅游需求的飞速扩张与旅游资源的脆弱性、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形成了强烈反差,滚滚旅游潮流所产生的旅游垃圾、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植被破坏、传统文化加速变异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突出。随着我国旅游业向纵深层次发展,全球面临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许多省份纷纷建设旅游大省和旅游经济强省等时代背景之下,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成为热门话题,引起了许多学科领域的学者及政府部门、企业人士、社会公众的关注,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这一提法随之而生。学者们从各自学科体系出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和观点,但目前的研究还是比较集中于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及保护意义的讨论、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观念的强调、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辩证关系的论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对策措施的探讨、旅游环境的保护等方面,而关于何为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这一基本问题的理论论述则很少涉及。在此,论文欲对这个问题谈谈本人的一些理解。
二、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内涵
旅游资源作为旅游活动的客体和对象,是旅游业发展的首要基础。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和战略措施,这一理念直接源于生态旅游的保护性开发观点。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理论认为: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以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为特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造成负面影响为直接目的的旅游方式,最终目标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核心是对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强调环境的美化与优化,协调人地关系与人际关系;在保护和开发关系处理上,坚持保护是开发的根本前提,保护与开发融为一体。事实上,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对传统旅游开发思想的革新,对其它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借助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理论的启示,将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概念界定为: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以保护为根本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最大目标,强调利用性保护,通过一系列科学方法对旅游资源所进行的开发与利用。因此,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理念具有以下内涵:第一,以保护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首要原则和根本前提。在传统的旅游资源开发中,也提保护的问题,并把保护和特色、效益、市场等一起列为导向原则;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以市场和经济效益为先,保护则被忽视成一句空口号,很难落到实处,因此才出现了旅游发展中的诸多弊端和问题。而在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中,保护为首要原则和根本前提,诸如特色、效益、市场等其它原则必须居于保护原则之下,这彻底改变了传统旅游开发中“保护”只能作为附属原则的地位。第二,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最大目标。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在全球性能源危机与环境危机不断加剧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下环境意识的觉醒,这一理论形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1987年布兰特夫人向第42届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提交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为标志,在这份报告中,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构成危及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根据UNEP《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可持续旅游(SustainableTourism)的实质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其目标体现为:让人们更加明白和理解旅游能给环境和经济带来的好处;在发展中维护公平;提高旅游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感受;保持上述几个目标所依赖的环境质量。在传统旅游开发、旅游经营管理的实际操作中,经济效益总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和评价依据,而社会效应、生态效应常常是经济效益的陪衬。但保护性开发以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的最大综合效应为衡量指标,以实现旅游业和旅游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最大目标。所以,保护性开发必然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选择。第三,强调开发利用性保护。在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上,强调合理的开发、利用是积极有效的保护手段,强调通过合理利用来实现保护。即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积极的、开放式的保护,是把合理开发利用作为保护与持续发展手段的理念,这与封闭、保守的绝对性保护不同。第四,拥有一个以保护性开发为核心构建起来的运作体系。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由旅游规划、旅游项目建设、旅游经营管理、旅游监测四个环节组成,使保护与开发得以紧密结合,且各环节都以“保护性开发、利用性保护”为指导思想,在管理上,借助法律政策、经济金融、科学技术、教育引导、社区参与等一系列手段或方式,以保证在实际操作中使保护得到真正落实。相比之下,在传统旅游开发中,缺少旅游监测环节和保护设施,并且,传统旅游开发以经济效益为首要原则和最大追求目标,再加之投资主体多元化,而政府宏观调控乏力,规划执行随意性大,所以,在传统旅游开发中,从早期的旅游规划,到中期的项目建设实施,再到后期的经营管理,都以经济效益为驱使动力,缺乏切实可行的保护方案和运作体系,科学利用与资源保护在政府、企业和旅游者三个层面上脱节。第五,开发过程前后联系、有机循环。传统的旅游资源开发一般由旅游规划、旅游项目建设、旅游经营管理三个环节组成,规划设计与建设开发、经营管理过程往往是分离的,这样,前期旅游规划中提到的保护问题很难在后期的具体实施建设、经营管理中得到落实,而后期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也无法反馈回规划之中,致使规划因难以重新优化而成为纸上谈兵。与传统旅游开发过程的直线僵硬程式化不同,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过程是一个前后紧密联系的有机循环体系,包括旅游规划、旅游项目建设、旅游经营管理、旅游监测四个环节。如图所示。
三、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组成要素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论文百事通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
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摘要:专业课应发挥与思想政治课程同样的思想教育任务。要实现专业课程全过程、高质量、全素养的教学意义和教育功能,必须确立教学中的“知识传递”“思政教育”的双轮驱动,以思想素养的增强促进知识体系的学习和深化理解,以知识体系的积累促进思想素养的升华提高。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过程中要采用相适应的方法才能收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效果。作为课程思政主导的教师必须思政先行,才能更好地立德树人。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旅游资源学
课程专业课也应发挥与思想政治课程同样的思想教育的功能,在教学教、学相长不仅体现在专业理论知识的教与学,更可以体现“思政之道”,获思想教育之效。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如何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和使命,是培养中国新时代人才的重要要求。本研究以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旅游资源学》为例,结合教学内容与课题思政理念进行探讨,以求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设计、思想传递、以身作则等方面有所思考、有所发现,为更好地完成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一、双轮驱动的教学思想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各类人才如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这是当代高等教育必须思考并给予明确回答的重大课题。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素养的品质保证。因此,思想政教育不仅仅是政治理论课的责任,也是专业课程教育的重要任务。“旅游资源学”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旅游素养培养的基本课程之一。从课程知识体系来讲大致上包括:旅游资源学学科导论、旅游资源形成与演化、旅游资源类型与分布、旅游资源审美与评价、旅游资源利用与管理等几大知识板块,在课程教学中讲清概念、讲明知识体系、解析资源类型特点、教授利用管理方法是“旅游资源学”课程知识体系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时,我们也必须知晓,任何知识的传递都有它的思想意义和思想教育功能,必须明确专业课程的完整体系构成由知识传递和思想教育两大方面共同组成。要实现“旅游资源学”课程全过程、高质量、全素养的教学意义和教育功能,必须将思政功能融入课程的教学之中,实现“旅游资源学”教学的“知识传递”“思政教育”的双轮驱动,以思想素养的增强促进知识体系的学习和深化理解,以知识体系的积累促进思想素养的升华提高。明确了知识传递与思政教育的“双轮驱动”的辩证关系,才会在“旅游资源学”课程教学中自然地、有效地融入思政教育内容,进行思政教学设计,才能更好地实现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作用。根据“旅游资源学”课程知识体系结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结合思政教育的特点要求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是讲好课程思政的关键所在。如讲授“旅游资源形成与演化”教学板块知识内容时,除讲授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形成、旅游资源本体随人们旅游认识与旅游利用而演变的知识内涵外,还要融入世界万物因“变的规律”而形成,又因“变的动力而演化”“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的辩证关系。同时也应让学生知晓:变的规律是人与自然和谐法则,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旅游资源本体和人类美好生活。又如,在讲授“旅游资源类型与分布”教学板块知识时,除讲授我国旅游资源类型及其分布知识外,还应充分讲授出中国壮美河山、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红色旅游资源所体现的革命精神等的思想内涵与价值,激励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激发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愫、学习革命先烈与志士仁人的革命斗争精神,培养学生们的更高热情投入到学习和将来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要实现“知识传递”与“思政教育”的双轮驱动,必须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使课程思政与知识传递形成真正的一体化教学体系。
二、巧用方法的思想传递
针对“旅游资源学”课程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和知识体系结构特点,教学中应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做到寓教于乐,寓道于教,形成求知、问学、用精神、树理想的学习氛围与效果。
1.引申法。引申法用于“旅游资源学”的思政,就是讲清某一旅游资源学教学知识点的基本原理与特点,并能从此原理与特点出发进行积极的、向上的方向思想与事物引导学生,使学生在获得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得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启发与收获,激发学生美的追求与探索,树德求美。如在讲授地质地貌旅游资源时,既要讲清我国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在我国的分布情况,也要讲清我国黄山、庐山等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特点和美学价值,更要地貌旅游资源“成于天,美于心”的辩证关系,其“非为人成,赐人以美”。由此引申出美之大爱给人以愉悦,人之大爱亦会获其同功,这是一个人生观、价值观很好的结合点和融入点。可以告诉学生一个美的道理:旅游资源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美的追求与创造的过程,作为当代旅游人就是美的传递者,人人奉献出自己的爱,世界真的会变得更美好。
[摘要]青藏铁路的开通极大地促进了沿线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但由于其独特的自然条件,有必要运用会计手段加强对旅游资源开发与运用的核算。本文通过对沿线旅游资源会计建立的必要性分析,对旅游资源会计建立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会计核算体系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旅游资源会计;青藏铁路沿线;会计核算
一、青藏铁路沿线旅游资源会计建立的必要性
(一)促进青藏铁路沿线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已于2006年7月正式运营,这条铁路恰好是青藏两地旅游资源最为聚集之地,沿线有可可西里、三江源和羌塘三个国家自然保护区。还有广袤的藏北平原、众多的温泉湖泊,著名的万丈盐桥以及历史悠久的塔尔寺、瞿昙寺、布达拉宫等古迹,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这些充满神奇魅力的举世无双的旅游资源强烈地吸引着国内外旅游爱好者到雪域高原去观光、朝觐、登山、探险和从事科学考察活动。青藏铁路的建成极大地促进了青藏地区特别是铁路沿线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但是青藏铁路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受高海拔影响,大部分地区空气稀薄,含氧量少,早晚温差大,多数地区属寒冷半干旱气候类型,降水量少,泥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恢复,导致严重的生态恶化。因此,发展旅游企业必须保护好自然和社会文化环境,强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重,为了有效遏制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部分旅游企业可能出现的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破坏生态资源的问题,让一些较大的旅游企业运用会计手段来加强对旅游资源开发与运用成本及效益的核算,对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提供更可靠的会计信息,解决传统会计只能核算经济资源,而未能将旅游资源作为资产进行核算的弊病
旅游资源按其客体属性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青藏铁路沿线有各种类型的景区景点495个。其中世界级旅游资源11处,国家级旅游资源69处,良级旅游资源163处和普通级旅游资源242处。沿线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6处。世界遗产和国家重点文化保护单位7处。在旅游资源单体中,以建筑与设施类基本类型所占的比重最大;其次是地貌景观、人文活动。旅游资源单体总数中自然旅游资源单体数量146处,占29.43%,人文旅游资源单体数量349处,占70.56%。而传统会计只能按权责发生制对已发生的人造成本进行计量、分析和评价,而对“自然成本”忽略不计,造成企业对自然资源的无偿占用和污染,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虚增利润。
二、建立旅游企业会计需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