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旅游形象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论文乡村旅游;产品;构想
[论文内容提要我国乡村旅游由于起步较晚,乡村旅游产品在发展过程中还不尽完善;本文就如何设计出更好的乡村旅游产品,提出几点构想;
国际乡村旅游最早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1865年意大利“农业和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其诞生;我国乡村旅游的广泛兴起始于1998年“华夏城乡游”,目前已在北京;成都;重庆;上海;西安等大中城市迅速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促进我国农村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逐渐成为学术界探究的热点之一;今后我国将进一步加快发展乡村旅游,预计到2010年在全国建成100个乡村旅游特色县;1000个乡村旅游特色乡;1000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初步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的乡村旅游格局,成为国内旅游的主要支撑,满足1/2的市场需求;但我国乡村旅游由于起步较晚,乡村旅游产品在发展过程中还不尽完善;在此,提出几点构想,以期设计出更好的乡村旅游产品;
一;乡村旅游产品应符合美学要求
美好的事物可以令人心情愉快;精神愉悦,对美的体验应贯穿于旅游者的整个活动中;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首先就是要在旅游资源中发现美,并按照美学原理创造美,使分散的美集中起来,形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使复杂;粗糙;原始的美经过设计变得更纯粹;更精致;更典型化,符合旅游审美的要求;其次要通过文化内涵的挖掘,通过展示;陈列;表演,以及宾主之间的互动,让游客不仅能在感官上得到享受,也能在心灵上得到升华;
以农家乐为例,目前大多乡村旅游地都开展了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的“农家乐”旅游活动,多数经营者一般只注重能给他们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食宿服务,而对旅游项目的设计不愿投入较多的精力和财力;但有的经营者却在房屋的特色装修;菜肴的原生态风味;服务的乡土味等方面花了很多的心思;比如他们可以种出“色彩田”摘要:春之麦苗最先给大地带来绿色;金灿灿的油菜花渲染着春的风采;夏之荷;稻;秋之荞;葵;桃花红时杨柳吐翠,稻麦黄处绿荫成行;“色彩田”如同绘在大地上的漂亮图画,会吸引更多游客留连其中;他们还会“导演”自家的耕作起居;他知道自家的“农耕生活方式”是乡村旅游的一种“产品”;他珍惜自己的“竹篱茅舍”;他会用“辘轳”提水浇地;他戴“笠”荷“锄”;他用“鸡黍”款待游客;他会自酿村酒;他会以“鸡犬之声”来反衬乡居的宁静;本质地讲,乡村旅游区的农民应是“艺术家”;种地是种“图画”,居家过日子是“演绎农耕文化”,从而为游客们提供高品位;符合美学要求的旅游产品;
二;乡村旅游产品应注重产品特色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的同质竞争十分明显,有时甚至一个乡镇内,村和村之间的竞争也非常厉害;再加上大多乡村旅游地都没有经过科学的规划和项目的可行性论证,造成低水平重复投资现象普遍存在;不仅造成旅游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竞争导致经营者之间互相压价,使游客形成了乡村旅游产品就是低价位消费的固定思维;由于价格低又造成服务质量低下,最终产品形象遭到破坏;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论文百事通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
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兰州商学院学报》2015年第二期
一、主要研究领域已有研究分析
(一)主要研究领域文献综述1.文化利用研究。红山文化的历史与民俗研究可从区域文化遗迹、区域自然地理概貌等视角切入。大地湾遗址周边民俗体育主要形式有蜡花舞、打毛猴等,应在整理与挖掘其内涵中加以传承[1]。蒙城尉迟寺遗址聚落形态与文化面貌颇具审美价值,是大汶口文化的拓展;河套文化的重要地位决定了河套文化品牌建设是巴彦淖尔努力的方向[2]。城头山遗址文化启示新型城镇化构建要采用“以人为本”理念、体现出“休闲文化”特征;从罗家坝遗址等可知巴人农耕文化、社会形态及民族个性文化,从喇家遗址可追溯史前生态环境、自然灾害与人类文化的关系及对古人类活动的影响[3]。借助趋势面法可知屈家岭文化遗址沿汉江干流、涢水呈向上游扩散状态,石家河文化遗址呈收缩状态;采用GIS手段分析可清晰看出裴李岗文化聚落具有向阳和与阿岗寺遗址的双中心集聚结构[4]。2.资源评价研究。古人类遗址旅游资源的评估总体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匼河背冰遗产蕴含了勇敢无畏、人际和谐、公平团结的体育文化价值[5]。基于AHP法,通过增加体验系数构建“奇石画布”评价体系,发现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实为二级画布型旅游资源,较符合其实际价值;水洞沟遗址旅游区景观资源评价则结合了景观阈值法与景观敏感度分析法,大遗址旅游资源评价应结合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建立模型[6]。3.区域规划研究。大地湾文化居于天水旅游业的中心地位,确立“伏羲———大地湾文化旅游中心”,通过优先发展,引起轰动效应;但其遗址本体保护需处理好与周边村镇的关系[7]。新疆古人类遗址、岩画有较为广泛的分布,应统筹开发,而周口店古遗址则应纳入北京岩溶国家公园的构建中。赤峰旅游业发展在三足鼎立格局下重点开发红山文化部落园,牛河梁遗址、查海遗址作为古人类文化节点支撑辽西走廊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洛阳25处古人类遗址在古文化旅游开发统筹下化无形为有形,而城背溪文化等地下文化遗址作为三峡考古文化资源应因地制宜开发。渑池县仰韶文化遗址较多,级别高、影响大,河姆渡遗址决定余姚形象定位于华夏源头、人杰地灵[12]。泰山与大汶口遗址的整合实现叠加效应,大汶河流域开发结合生态旅游与大汶口文化旅游,文化空间理论应用到涵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曲阜片区大遗址。良渚文化遗址的旅游利用,相关者要用共生机制来调节,鸿山遗址、青墩遗址与遗址公园及新农村农业园区相结合,尊重民生要求[15]。4.遗址开发研究。大遗址旅游有遗址博物馆、遗址旅游区、遗址公园、创意产业、考古活动参与等五种模式,河姆渡遗址开启“4+4”时空成长模式与LAMP文化体验模式。大窑文化遗址旅游资源分为人文、自然与综合风景型。三星堆遗址做好规划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并构建三星堆文化产业园。昙石山遗址结合遗址公园与遗址博物馆,具体划分为遗址核心展示区、古人生活场景复原雕塑区等8个功能区。牛河梁森林公园、三星村人类文化遗址、两城镇遗址博物馆应实现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良渚文化遗产旅游应拓展体验型产品,而半坡博物馆在体验视角下应做好休闲游憩情境创建、深度体验项目设计。考古遗址公园产品设计以旅游产品的主题化与系列化、再现遗址地景观等为主要策略,广西白莲洞遗址旅游项目设计为识古、探古、乐古、思古之旅。考古遗址公园文化旅游的场所应注重精神塑造、游憩功能提升、创意元素活化遗产,扩展及完善其共享平台。5.解说展示研究。遗址博物馆的讲解区别于一般博物馆,体现在是以遗址为中心的讲解、传播与遗址有关的多学科知识、强烈的临场性、灵活性与主动性。大地湾遗址旅游解说系统由解说内容、解说媒介、解说受众构成。良渚文化博物馆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出土器物,形成自由组合的条状建筑物。河姆渡遗址博物馆采用3DSMAX与VRML语言实现三维漫游系统,而城头山遗址保护区展示系统,其设计从功能分区、结构设计、流线设计、展示棚设计展现其核心价值。大遗址展示效果以游客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群体选择不同展示策略[27]。6.遗址保护研究。良渚遗址群保护主题是自然环境与文化内涵,其修复保护工程以科学原则为基础,而考古学研究则为大遗址保护提供一手资料、学术支持及其科学展示提供依据。河姆渡文化突出重点遗址本身及其环境保护,完善管理体制、加大经费投入,而对金沙江岩画的全面、系统、科学的考察十分必要,城子崖遗址、西河遗址等地通过文物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规划来保护。半坡遗址的博物馆建设可保护原址与文物,半坡母系氏族村建设集科考、教学、旅游为一体,而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则制定专门法律法规,建立监测体系,庙底沟遗址依照遗址本体研究程度、环境受破坏速度、遗址核心文化内涵等划分保护区[31]。7.其他方面研究。半坡鱼纹、庙底沟鸟纹、马家窑水纹等彩陶图案引入到现代旅游饰品设计中是旅游纪念品的创新。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保护与管理尤为关键,周口店古人类遗址的威胁主要来自于自然与人文因素,如风化剥蚀、地下水渗漏、城镇发展及农耕。水洞沟遗址公园应落实文物环保政策、坚持生态旅游形式、扩展文化教育环境等环境建设意见[33]。
(二)研究特征分析1.起步早、发展慢,文献质量有待于提高。现可查的第一篇相关论文为收纳在《山西专辑》中吴华祥的“丁村规划对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一文,发表于1985年,而现代旅游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末才传入中国。基于文献研究,可将中国古人类文化遗址旅游研究分为三阶段,分别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后期零星的分散研究期、上世纪90年代末至2004年共6年的连续性探索研究期、2005年之后以两位数出现的文献数量螺旋式上升期。高层次论文占全部文献的28.29%,高层次刊物介入古人类遗址旅游领域普遍在2005年以后,其他刊物对此类内容的涉及则较为多样化。由此可看出,中国古人类遗址旅游的总体研究水平不高,文献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2.以区域规划和遗址专项开发为主体,理论创新亟待加强。从表1可知,区域规划与遗址开发两方面研究比例为56.02%,作为本研究的主体之一,区域规划研究主要把古人类文化及其遗址纳入到地方或区域旅游规划体系中,往往是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被提及,目标是提升区域旅游经济的整体效益;遗址专项开发研究则针对实际的古人类文化遗址进行功能分区、博物馆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经营等,实则也是如何利用遗产资源。但二者均是文化旅游研究的常见形式。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人类遗址旅游研究多流于总体性宏观规划,且以应用型研究为主,理论性研究相对较少,体系尚未形成,且理论创新动力不足,亟待进一步加强。3.研究者学科背景不一,交叉性研究趋势明显。基于文献分析可知,具有旅游学科背景的研究文献共62篇,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学归入此项)背景的共37篇,文化学(历史学、民俗学归入此项)背景的共33篇,地理学(地质学、地球学及环境学归入此项)背景的共23篇,建筑学(规划学、景观学归入此项)背景的共19篇,艺术学(艺术学、美学、传播学、体育学归入此项)背景的共15篇,还有少量的经济学、社会学、行政管理学科介入该类遗址旅游研究中。从以上数据可以清晰看出,研究人员的学科背景复杂。这与旅游发展程度、遗址旅游发展特点等因素具有密切的关系,但从某种程度上讲它充分体现了旅游科学命题研究的交叉性研究趋势,顺应了学术研究潮流。4.遗址文化的地域性研究突出,同时受地方科研实力影响大。古人类文化遗址的旅游研究多立足于地方资源,古人类遗址相对丰富的省份其文献数量也相对较多,如山东19篇、陕西19篇、内蒙古13篇、江苏13篇、甘肃11篇、浙江10篇;也有资源相对较少,但文献数量相对较多的情况发生,如北京16篇、辽宁10篇。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古人类文化遗址旅游的地域性研究较为明显。而通过文献分析也可以发现,地方都有自己研究的主要案例地,比如北京的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福建的昙石山遗址、陕西的半坡遗址、内蒙古的红山文化遗址与河套文化遗址、山东的大汶口文化及其遗址或流域、甘肃的大地湾遗址、浙江的良渚文化及其遗址、辽宁的牛河梁文化遗址。同时,地方的科研实力对学术论文的发表乃至遗址文化的宣传至关重要,文献中硕士论文以陕西与四川为主;而关于学术期刊支持,陕西有西北大学学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内蒙古有河套大学学报、赤峰学院学报;辽宁有辽宁师专学报、大连民族学院学报,它们对古人类遗址旅游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遗址文化的宣传范围还是相对有限,需进一步加强。
二、研究展望
古人类文化及其遗址是中华古文化旅游的载体。目前的情况是,遗址博物馆模式已无法满足游客需求,尽管考古遗址公园也是新形式,但遗产活化仍然是一个重点问题,它关系到古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与旅游的开拓创新。因此,把握古人类遗址旅游研究的特点及内在规律,并指出未来研究的重点领域,有利于推动中国古人类遗址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第一,古人类遗产活化研究。古人类文化遗产活化,是全盘系统的活化。遗产本体的活化路径研究在于如何把考古或历史文化价值高的资源转化为可观赏且有经济价值的旅游资源;观赏者活动活化研究可着重关注通过项目设计如何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刺激其感官神经。古人类遗址旅游可统筹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旅游形式,开发出合适的旅游产品类型,并进行体系构建。其他还可从遗址发展模式创新、古人类文化遗址活化理论等视角切入。第二,区域旅游合作研究。古人类文化遗址的旅游区构建研究核心在于如何统筹规划、选择什么样的旅游合作形式与发展模式,突出区域旅游合作的实质性开展。再者,旅游合作机制的研究、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研究也是未来古人类遗址实现区域旅游合作的关键性难题。其他方面也可从区域旅游交通问题研究、区域旅游知识管理研究、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及整合营销传播研究出发,完善古人类文化遗址区域旅游合作相关理论研究。第三,资源评价定量化研究。定量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可从GIS技术、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层次熵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模糊评价法、原真性估值法等方法寻找突破口。评价因子的选择或评价指标的设置问题也是研究重点。古人类遗址旅游价值评估可选择景观价值、开发条件及环境氛围为重要的评价因子,或者设置可观赏度、体验系数、可转化度、创新度为关键性指标。其他可从评价体系或模型构建研究、评价方法比较研究等方面着手。第四,古人类遗址地管理研究。遗址与周边村镇关系的研究尤为关键,特别是遗址社区关系方面,可通过社区参与内容和参与机制研究、社区利益分配形式研究、社区参与活力影响因素分析、社区文化环境构建研究等角度加以展开。遗址的生态环境构建研究可从区域地质地貌环境研究、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研究、遗址地时空变化研究、生态效用与效果评价等方面着手。其他研究还可从遗址地交通结构优化、遗址地低碳化发展、遗址地跨区域捆绑型申报、遗址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等方面考虑。第五,遗址文化有形展示研究。古人类遗址的解说系统以科学考古为基础,研究者可从学习型解说组织建设、模拟型互动解说方式、解说的原真性讨论等方面加以探讨。借助现代高新技术优势,可进行虚拟旅游体验研究、隔空对话影像技术应用研究、远古意境创新性研究等。旅游纪念品的文化元素植入研究、旅游装饰品设计研究、遗址地形象的标识设计研究、遗址文化的教学课程设计研究等方面也可加以摸索。其他研究可从遗址文化有效传播评价研究、遗址文物动画设计研究、遗址民俗表演研究等方面开展。第六,古人类遗址目标市场研究。通过客源市场特征分析、营销策略的选择、宣传效果的评估等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对其市场需求的把握。通过对游客的消费动机与行为、游客的游览心理及特征、游客的文化感知程度、游客的消费理念与态度、游客的体验效果与反馈、游客的忠诚度培育等问题的研究了解目标群体。其他还可从个性化市场需求满足研究、市场战略决策与规划研究、重点需求的文化品牌化构建研究、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渠道拓展研究、目标市场动态性变化与对策选择研究、国际视野下的市场扩张性研究等方面探讨。
作者:刘敬华王辉单位:渤海大学旅游学院
一、甘孜藏区旅游文化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旅游文化产品开发的指导思想片面,观念落后
当前在旅游文化产品开发中许多决策者没有树立起“大旅游”观。“大旅游”强调旅游资源永续利用,以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些决策者认为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仅仅是对景区、景点和旅游线路的开发,而不包括对大旅游环境的塑造与建设。但是在“大旅游”的指导下,旅游目的地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旅游文化产品来开发,如果不注重对整个大的旅游环境的塑造,那么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旅游产品的开发就会难以为继。
2.旅游文化产品开发缺乏合理规划,盲目开发时有发生
甘孜藏区旅游资源丰富,为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但是区际旅游文化产品的协作性有待加强。论文百事通目前,甘孜州忽略了与州边各县的合作,长期以来许多旅游线路都没有真正纳入成都旅游线路中。虽然每个县都对资源进行了开发利用,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优势旅游文化产品,但却是各自为政,开发具有盲目性。
3.旅游文化产品整体形象不突出
旅游地形象是人们对旅游目的地内旅游活动和旅游吸引物特征的总和。甘孜州在对旅游产品的开发中,旅游地的形象设计虽然是主要的部分之一,但是存在着形象定位不突出,对旅游地形象塑造还基本停留在传统历史文化沿革+民间口碑的状态。
4.对旅游文化产品的服务性认识不足
摘要:
旅游网络营销具有跨时空、交互式、拟人化、高效性、成长性、整合性、定制化、个性化的特点。可以通过完善旅游业信息化基础建设,提高网站内容吸引力,提供多层次的网站服务,多途径接入,完善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功能来促进旅游网络营销的发展。
关键词:
旅游网络营销;内涵;特点;策略
1旅游网络营销内涵
旅游网络营销是指旅游企业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和手段,而进行的各种营销活动;是目标营销、直接营销、分散营销、顾客导向营销、双向互动营销、远程或全球营销、虚拟营销、无纸化交易、顾客式营销的综合。一方面,网络营销要针对新兴的网上虚拟市场,及时了解和把握网上虚拟市场的旅游消费者特征和旅游消费者行为模式的变化,为企业在网上虚拟市场开展营销活动提供可靠的数据分析和营销依据;另一方面,网络营销在网上虚拟市场开展营销活动,可以实现旅游企业目标。
2旅游网络营销的特点
2.1跨时空。互联网具有超越时空进行信息交换的特性,借助计算机网络,旅游企业能用更多时间和更大的空间进行营销,可每周7天、每天24h随时随地提供全球性营销服务。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消费心理变化以及体验经济的繁荣,文化产业逐渐兴起,民俗文化产品的整体开发和营销日益走上经济前台,如何充分的利用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开发民俗文化产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成为目前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查法,在充分借鉴民俗文化产品开发和营销及品牌传播理论的基础之上,从整合营销传播(IMC)的视角来探讨朝鲜族民俗文化产品的传播策略,为区域内的全方位开发、保护和传承朝鲜族民俗文化资源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IMC理论;民俗文化产品;传播策略
1.朝鲜族民俗文化产品传播现状
1.1民俗文化产品的概念及分类
民俗文化产品是从不同的民俗文化资源中挖掘出来的产品,包含生活需要和精神效用两大功能,涵盖了饮食、服饰、娱乐、工艺等多种类型。本文侧重研究民俗文化产品中工艺品一类,其概念可以理解为通过就地取材,以手工或者半机械制作方式生产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的民俗产品,包括工艺美术品或旅游纪念品。由于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以及历史文化和审美观念的差异性,其工艺品或纪念品亦不尽相同、各有千秋。朝鲜族民族工艺品的分类包括木雕、石雕、漆艺、乐器、纸工艺、皮艺、编织、陶艺、布衣、装饰画等,不同类别的工艺品,其发展现状也是千差万别。
1.2朝鲜族民俗文化产品传播现状
目前,延边朝鲜族工艺品的传播主要有四个途径:第一,旅游纪念品比赛。接连举办了几届的旅游纪念品大赛,从2017年开始上升为更加系统化的省级比赛,并正式改名为吉林省旅游商品展暨延吉中国朝鲜族文化旅游节旅游商品大赛。第二,博览会。2017年8月28日,首届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创意产品博览会,在延边龙家美苑开幕。延边充分发挥自己的民族特色,将朝鲜族特色的装饰绘画、染织、编织、纸工艺、木雕、石雕、服饰摆上展会。第三,节假日展示。依托独具特色的朝鲜族岁首节、寒食节以及延边州庆活动等,在民俗村落开展民俗节活动、召开民俗体育竞技大会,通过柜台展示民俗文化产品宣传朝鲜族文化。第四,博客宣传。工艺品的艺术价值高,耗时多,生产性不强,多以定制为主,因此借助网络平台传播的较少,多以博客为主,例如品成名坊。从传播形式上来看,目前朝鲜族工艺品多以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为主,通过家族传承或企业内部传承。此外,政府在民俗工艺品的传播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体现在对外传播上。延边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在传播朝鲜族民俗文化产品方面卓有成效,取得一系列的成就。目前,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如火如荼,但是朝鲜族民俗文化产品的推广研究和品牌化建设还并没有站在一个战略化的高度来进行,其丰富的文化价值和潜在的经济效益并未被完全开发出来,在机会与挑战并存的大环境下,朝鲜族民俗工艺品的知名度在全国范围内仍然有限,所以在肯定朝鲜族民俗文化产品传播具有一定成效后,同时也应该承认目前的民俗工艺品传播策略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2.朝鲜族民俗文化产品传播存在的问题
【摘要】为进一步提升民族村寨旅游产品开发的有效性、精准性和适用性,实现民族“乡村振兴”战略。本文从“谁开发、开发什么产品、怎样开发、卖给谁、存在问题、产品更新”六个方面对国内研究民族村寨旅游产品开发的文章进行汇总分析,研究表明应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更新研究视角、丰富研究方法、延伸研究内容、拓宽研究资源和技术,促使研究效果全面提升。
【关键词】民族村寨;旅游资源;产品开发
民族村寨旅游就是以少数民族村寨为旅游目的地,以目的地人文事象和自然风光为旅游吸引物,体验异质文化,追求淳朴洁净,满足求新、求异和求知需求的一项旅游活动,它是乡村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的结合[1]。民族村寨旅游产品逐渐成为后现代社会人们安放心灵的选择,并将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一、民族村寨旅游产品开发研究现状分析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输入“民族村寨旅游产品开发”这个主题,共检索到31篇期刊论文,29篇硕士论文,7篇博士论文,1篇国际会议论文。在对期刊论文题目和所撰写内容分析后,有17篇是对民族村寨旅游产品开发进行研究的文章。从研究地域统计分析,研究贵州的有11篇,占65%;湖南2篇,占12%;广西2篇,占12%;云南1篇,占6%。从研究者的统计分析,大多为民族院校教师或学生。从论文的发表时间统计分析,2006年1篇,占6%;2007年1篇,占6%;2008年2篇,占12%;2009年1篇,占6%;2011年3篇,占17%;2012年1篇,占6%;2015年1篇,占6%;2016年6篇,占35%;2017年1篇,占6%。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读,发现目前学术界针对民族村寨旅游产品开发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一些成果,其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民族村寨旅游产品开发主体、目标、原则、模式方面,也有些是针对民族村寨旅游资源、产品设计、营销方面的研究。研究地域主要集中在贵州,其中四川省基本没有研究成果。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案例研究、问题研究为主。
二、民族村寨旅游产品开发研究文献分析
在研究中以旅游产品开发的生产环节为线索,从“谁开发、开发什么产品、怎样开发、卖给谁、存在问题、产品更新”六个方面对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
(一)关于开发主体的研究。针对“谁开发”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政府、村寨社区居民、企业、村寨社区精英、游客等开发主体的利益诉求及效度分析(李天翼,2016)[2],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开发水平衡量问题(陈志永,梁涛,吴亚平,2011)[3],少数民族村寨主体选择及利益制衡机制(陈志永,2011)[4],对开发主体的研究基本确定了开发可能会涉及的主体,但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各开发主体的利益和相互间的制衡机制,参与主体的选择,主体参与方式等方面[2]。关于不同主体的行为特点、心理需求、参与动机和参与方式的研究较少。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引言;陕西旅游资源分析;消费者旅游心理变化对陕西旅游业的影响;发展陕西旅游业的思考;对陕西旅游业发展机遇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陕西是中国古代十三朝定都的地方,在中国历史上拥有独一无二的地位,此外,陕西还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民间文化资源,可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与以往冲动型、爆发性的旅游消费相比,黄金周“游客低谷”其实是游客合理分流的一种迹象,折射出公众对待旅游逐渐成熟和理性的心态、首先,陕西旅游长期以来在人们心目中以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人文历史旅游产品著称,对消费者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要求较高,使陕西旅游目标市场的拓展受到限制,难以吸引更多游客、随着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休闲经济逐步发展,旅游消费心理也日渐成熟,黄金周旅游发展趋缓则是消费者心理变化的具体表现,等。具体材料详见:
论文关键词:休闲经济消费者心理陕西旅游业
论文摘要:休闲经济成为近年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之一,消费者心理也相应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为陕西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对陕西旅游业资源和机遇分析,对陕西旅游业如何抓住时机争取更好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一、引言
自1999年国家推行长假制度以来,到2006年,选择在黄金周期间外出旅行的人数较往年已明显减少。据调查显示,2006年国庆有43%的被调查者选择呆在家而不是旅游来度过假期,另有23%的人选择探亲访友等方式度假,黄金周旅游“井喷”现象难再出现。选择出游者也不只追求看更多风景、游更多景点等单纯量上的满足,而开始追求质的满足、追求方便与舒适、寻求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得到真正的放松与休闲。与以往冲动型、爆发性的旅游消费相比,黄金周“游客低谷”其实是游客合理分流的一种迹象,折射出公众对待旅游逐渐成熟和理性的心态。更多的人开始选择更为休闲、舒适的方式来度过黄金周,业内人士指出,这将有利于促进我国旅游行业的持续、健康、良性发展。而与此同时,增加其他假期的呼声却一路上扬,将端午、中秋等节日定为法定假日的议案也已提上日程,可以预期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拥有更多的休闲时间,休闲经济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消费者的旅游心理也将出现很多新的变化,因此,旅游业应及时调整以适应外围环境及消费者心理的如上变化。
陕西是一个旅游大省,陕西旅游更应积极进行调整,抓住机会争取更多市场,促使陕西旅游业更新更快发展。
二、陕西旅游资源分析
陕西是中国古代十三朝定都的地方,在中国历史上拥有独一无二的地位,此外,陕西还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民间文化资源,可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产品和服务。陕西旅游业发展已取得较大成就,目前,陕西旅游业收入总额占陕西省GDP约9%,是陕西省重点发展的特色经济之一,可以说,陕西旅游业已形成特有品牌,定位和发展都相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