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临床优质护理范文

临床优质护理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临床优质护理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临床优质护理

优质护理干预小儿肺炎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中随机抽选86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分别给予优质护理及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肺部症状、心率异常及高温等临床体征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针对重症肺炎患儿采用优质护理进行干预,有利于加快其体征恢复正常进度,是提高患儿生存质量的有效措施,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小儿重症肺炎;常规护理;护理;效果

肺炎作为一种临床儿科常见病症,多发于婴幼儿阶段群体。患儿多因年龄限制而存在机体免疫力低、组织系统发育不完善、肺泡数量少和自我保护能力低等机体情况,是间接性提高其发病概率的主要影响因素[1];除此之外,患儿较为丰富的肺部血管为其肺炎加剧提供了较好的生长环境,从而致使患儿病症存在发展进度快的特点,严重者还常伴有呼吸衰竭以及中毒性休克等并发症症状出现,对其生命健康安全及生长发育均会构成严重威胁[2]。近年来,有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重症肺炎患儿治疗过程中加以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提高其生存率和改善预后;同时还有利于缓解医患间的矛盾[3]。为此,本研究选择86例重症肺炎患儿为观察对象,深入分析了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中抽出86例,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6个月~7岁,平均年龄(2.23±0.77)岁;合并症状:13例心力衰竭,15例感染性休克,15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8个月~8岁,平均年龄(2.49±0.42)岁;合并症状:16例心力衰竭,18例感染性休克,9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

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如饮食指导、健康宣教、睡眠护理及体征监测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具体流程如下:

继续阅读

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的方式,以此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术后焦虑发生率及其对本院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行手术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手术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下降,并且观察组患者SAS评分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焦虑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能够真正有效的改善其在治疗当中所迸发的负面情绪,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促使患者依从性变得更为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优质护理;临床效果

手术室是患者获得及时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而在手术运行当中,相应的护理工作极为重要。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手术室所开展护理工作水平的高度对患者进行手术的效果起到了直接的影响[1]。特别是近几年有学者研究发现,在手术室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手术的效果及其术后生活质量、情绪状态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等,对于患者的健康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院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就诊的20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就诊的20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此次研究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男59例,女41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8.0±9.0)岁。观察组男54例,女46例,年龄17~77岁,平均年龄(49.0±9.3)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继续阅读

优质护理对急诊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探究

【摘要】目的: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急诊ICU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0月在本院急诊ICU接受护理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5.83%,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83.33%,同时研究组护士的护理操作、设备仪器准确性以及护理安全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5.83%,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62.50%,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提升ICU患者护理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优质护理;急诊ICU患者;护理效果

急诊ICU是救治危重患者的科室,在急诊ICU中,不仅需要医师具有专业的急救素养,同时需要护士具备较高的护理素质来提升患者的存活率。但是在急诊ICU患者的护理中,常规护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降低了患者的生存率。优质护理属于新型的护理手段,但是对其在ICU患者临床护理的研究较小,因此,本文结合在本院急诊ICU接受护理的48例患者,探究优质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0月在本院急诊ICU接受护理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35-63)岁,平均年龄(51.6±4.4)岁。纳入标准:(1)患者符合《全球急救重症学会制定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标准》;(2)患者家属同意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给予患者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以及气管插管等急救措施。研究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包括急救流程以及护理操作的培训,并且在培训过程中,要提升护士的服务意识,(1)加强对抢救仪器的准备工作,保证氧气袋、呼吸机以及引流装置及时投入到抢救工作中。(2)建立优质服务理念,关注抢救细节,对于患者气道、呼吸以及管道等问题,应该采取提前干预,最大程度的提升抢救效果。(3)在患者进入病房后,要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的急救计划,在抢救过程中,要根据临床经验考虑是否再次加入30%酒精湿化。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调节氧流量,保证在2-4L/min。对患者建立静脉管道以及PICC通道。(4)密切关注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以便采取及时的干预措施,如对于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可以行气管插管,给予患者机械通气,并且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继续阅读

骨折病人护理中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脊柱外科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0月—2017年12月住院治疗的400例脊柱外科骨折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病人采取脊柱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脊柱外科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干预前后病人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水平、病人住院时间,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负性情绪,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病人疼痛情况,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评定病人术后生活质量,调查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GQOL-74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外科骨折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可以改善病人负性情绪、疼痛感受,降低病人血压、心率水平,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骨折;脊柱外科;优质护理;负性情绪;术后并发症;生活质量

目前,随着各个行业的发展,发生的职业性疾病明显增多。建筑以及工业等行业的发展导致脊柱外科病人明显递增,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脊柱外科病人疼痛感明显,加上生活上的不便,增加了病人的负性情绪,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增加了术后并发症问题。所以,针对脊柱外科病人除有效治疗外,配合护理干预可以减轻病人术后疼痛感、改善病人负性情绪,促进治疗以及预后[1]。本研究探讨优质护理在脊柱外科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住院治疗的脊柱外科骨折病人400例,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病人生命体征平稳且对研究知情同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0例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观察组男107例,女93例;年龄20~76(44.60±5.60)岁;骨折类型:脊柱骨折88例,椎间盘突出29例,腰椎骨折33例,颈椎骨折25例,强直性脊柱炎25例。对照组男108例,女92例;年龄21~78(45.90±5.20)岁;骨折类型:脊柱骨折93例,腰椎骨折52例,颈椎骨折35例,强直性脊柱炎10例,椎间盘突出10例。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脊柱外科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用药以及基础生活护理、饮食护理等。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①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向脊柱外科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宣教内容包括病人疾病类型、具体发病机制以及预防措施等,提高病人疾病认知度,建立病人治疗以及康复信心。②心理护理:脊柱外科病人疾病具有突发性特点,大多数病人均处在高压力工作环境下,所以病人负性心理表现明显。护理人员需要通过和病人沟通鼓励病人倾诉,给予病人安慰,维持病人治疗期间的身心舒适状态,降低病人手术应激反应。③强化基础护理:脊柱外科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障碍,护理期间需要帮助病人规避这些障碍,包括定期为病人擦拭身体、换洗衣物、进行消毒处理等,深化基础护理工作。④环境护理:对于脊柱外科病人而言住院环境直接决定病人情绪以及身心舒适度,护理人员需要做好病房消毒、通风、卫生工作。另外,综合病人喜好以及年龄特点合理进行病房色彩调配。⑤疼痛护理:脊柱外科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护理人员需遵医嘱给予病人药物镇痛,并以聊天、看电视等方式分散病人注意力,减轻病人疼痛感。⑥压疮的护理:取水垫并置于病人背、臀下,若病人身体部位有红肿表现,需即刻进行预防,同时定时协助病人翻身。另外,强化皮肤清洁力度,若病人有肌肉疼痛感,可取红花、乙醇进行骨隆突处擦拭。⑦预防感染:病人术后泌尿系统感染情况明显,护理人员以棉球蘸取碘伏进行病人尿道口、周围皮肤清洁,发现泌尿系统感染情况进行药物辅助治疗,通知主治医师。⑧饮食护理:脊柱外科病人饮食上以清淡为主,鼓励病人多食用芹菜、苹果、梨子等绿色蔬菜、新鲜瓜果等,强调饮水的重要性,每日饮水量2.0~2.5L,预防病人便秘。⑨康复锻炼:护理人员综合脊柱外科病人术后恢复情况,进行病人术后康复锻炼指导,包括病床被动训练、主动训练以及下床训练等,建立病人康复信心。

继续阅读

临床护士对优质护理的认知及影响

《精神医学杂志》2017年第2期

摘要:目的调查临床护士对优质护理的认知,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南昌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不同病区的15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对护理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的认知得分最低,有超过88%的护士提出生活护理没有必要实施。临床护士性别、年龄、学历、聘用方式、工作年限、职称是影响其对优质护理认知的因素。结论要了解影响护士对优质护理认知的因素,提高其认知水平,积极开展优质护理。

关键词:临床护士;优质护理;认知优质护理

在我国的开展已经到了总结阶段,所以临床护士对优质护理的认知及影响因素调查已成为众多学者和临床研究人员关注的课题。本文研究临床护士对优质护理的认知及影响因素,主要是为了医院全面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强化基础护理,改善护患关系。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昌市两所三甲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妇科、胃肠外科、呼吸内科、骨科、消化内科5个科室,在这5个科室中随机抽取15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继续阅读

优质护理对内分泌患者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内分泌甲状腺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至2017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内分泌甲状腺100名,根据护理时不同护理方案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优质护理在内分泌甲状腺患者的治疗中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它不仅在日常护理上更加细致科学,也在心理上给予患者支持,使患者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病情并配合治疗,促进治疗效果,并拉近护患关系,有效地提高了患者对于医护人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使得患者能够意识到复查的重要性,愿意积极地及时进行复查,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内分泌甲状腺患者;护理方案

引言

近年来,伴随人们工作压力增加与生活习惯改变,甲状腺发病率不断上升,使临床对内分泌科的护理要求逐渐提高[1]。因甲状腺导致的疾病种类繁多,如甲状腺肿等,且此类疾病难以治愈,临床治疗中还离不开有效护理干预措施[2]。本篇研究选取了100名内分泌甲状腺例患者进行实验分析,两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案,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至2017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内分泌甲状腺100名,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名,对照组男女比例24:20,年龄46~85岁,平均(59.15±1.12)岁,病程1~6周,平均(3.45±0.20)周;观察组男女比例30:26,年龄45~85岁,平均(59.13±1.11)岁,病程2~6周,平均(3.85±0.20)周。

1.2方法

继续阅读

胃大部切除术围术期优质护理临床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优胃大部切除术围术期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濮阳市中医院接受胃大部切除术的39例患者,术前给予心理干预并积极完善各项准备,术后加强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疼痛及管道护理等优质护理措施。结果本组39例患者术后出现3例(7.69%)并发症,均给予对症处理痊愈。住院时间8~15d,患者均痊愈出院,出院发放自制护理工作满意度反馈表,结果显示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达100.00%。结论根据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围术期精心实施规范、合理且适应个体需求的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手术顺利完成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术;围手术期;优质护理

2015-10—2017-03间,我们对39例在本院接受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围术期开展优质护理措施,有效提升了护理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9例患者,男24例、女15例;年龄36~68岁,平均47.54岁。其中胃溃疡16例,胃溃疡急性胃穿孔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幽门部不全梗阻15例。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施术。BillrothⅠ式13例,BillrothⅡ式26例。

1.2护理方法

1.2.1术前护理

继续阅读

临床优质护理的临床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病症,患者主要症状为腰腿部位的麻木,同时有特征性的疼痛。很多患者因为害怕手术而常年忍受着腰腿痛的困扰,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都有巨大影响。本研究对一段时间内在我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应用效果的探究,取得了显著效果,先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进行射频消融术联合臭氧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6例,患者的主要症状为下腰疼痛以及双下肢的放射性疼痛和麻木,部分患者伴有坐骨神经痛。所有患者均通过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对其进行确诊,并且其主要为中、轻度的腰椎间盘突出,突出节段与神经的分不屈意志,并且患者通过三个月的保守治疗其效果不佳,所有患者均没有马尾综合症以及椎间盘危象病症,患者无系统并发症相关疾病。

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分别53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在24~66岁,平均年龄为42.8岁,其病程在6个月~9年,其平均病程为5.2年。护理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在22~65岁,平均年龄为43.1岁,其病程在7个月~10年,其平均病程为4.9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和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本研究内容具有可比性。

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射频消融术联合臭氧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首先让患者仰卧于床上,让其腹部将其用垫枕抬高,有利于椎间隙进针,同时对手术治疗靶点进行确定,然后结合X光机对其进行确定,对患者实施消毒和麻醉,对穿刺点进行准确刺入,然后将穿刺针置入于椎间盘内,然后分别进行感觉神经的麻醉以及运动神经的刺激,无异常后进行射频消融,消融后对患者的椎间盘内推注如臭氧,然后让患者卧床休息两天。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优质护理。优质护理包括术前、术后护理以及心理指导、功能锻炼,其中术前护理首先要让患者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接受治疗,同时结合饮食进行相应的术前护理,尽可能让患者大便保持通畅,同时联系在床上大小便,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训练,从而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加强心理沟通和不良情绪的疏导,切勿让患者出现逆反心理。术后则要对患者进行集体症状的各项护理,对患者的下肢麻木以及椎管内出血等病症进行及时处理,让患者多休息。在患者的术后恢复期间要进行相应的功能锻炼,对腰背部肌肉进行功能训练,在出院时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健康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将其分为治愈、显效、好转和无效,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治愈和显效的比率之和。

3统计学处理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