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科研经费监管范文

科研经费监管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科研经费监管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科研经费监管

高校科研经费监管体系探讨

《会计之友杂志》2014年第二十五期

一、高校科研经费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据科技部披露,2010年专项审计中只有不到14%的课题承担单位内部控制被评价为好。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五个相互联系的因素。从高校控制环境的角度来看,由于之前科研经费占学校经费比例较少,普遍存在科研经费管理意识薄弱的现象。随着科研经费的数量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和教师的重要指标,高校又进入了重项目申请、轻经费管理的状况。部分人一度存在这样的错误认识,认为经费是项目负责人申请来的,因此项目负责人拥有充分的支配权。具体表现为不受预算约束,在科研经费中列支与科研活动无关的开支。管理部门受整个环境的影响,也未能对科研经费有效管理。从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的角度来看,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文件要求,单位应当建立经济活动风险定期评估机制,对经济活动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和客观评估。据了解大部分高校的审计模式还未能采用风险评估审计,对学校整体进行风险评估也未能有效持续进行。从信息与沟通、监督的角度来看,高校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和监督未能形成合力。科研管理部门对项目的财务执行情况不掌握,财务部门对项目的实施不了解,因此未能对借科研协作的名义转移资金的现象进行有效管理。此外,上级科研管理部门对课题承担单位的科研项目实施情况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影响了科研管理。

(二)科研经费形成的资产管理不到位目前高校还存在着科研设备重复购置、未能严格履行招投标程序、科研资产使用效率低以及科研形成的无形资产未纳入管理等问题。一方面是由于高校管理不到位,另一方面是原有的高校会计制度没有明确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则。财政部于2014年1月1日起实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明确了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从制度上予以了完善。因此,凡使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均属于学校的国有资产,必须纳入学校资产统一管理。不得隐匿、私自转让、非法占有学校用科研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二、健全高校科研经费监管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一)落实承担法人责任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需求的持续增加,科研规模日益扩大,课题承担单位日趋多元,创新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协同创新已经成为新的趋势,这些对科研活动的组织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新形势,进一步完善科研经费管理责任体系、强化科研项目过程管理的需求十分迫切。法人单位作为科研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在了解项目研发信息、把握项目进度、加强资源整合、组织协调和服务于项目实施等方面具有优势。推进科研项目过程管理重心下移,落实承担单位法人责任,是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途径。在科研经费管理中落实法人责任制,要贯彻服务支撑与管理监督并重的基本原则,既要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又要履行好管理责任。具体来说,在项目申报阶段,组织相关科研人员和财务人员学习国家现行的科研管理政策和法规;在预算编制阶段,财务人员参与预算编制的过程,做好咨询和服务工作,按照目标相关、政策相符和经济合理的原则,科学、合理、真实地编制科研经费预算,增强预算的可操作性;在项目组织实施阶段,加强经费使用过程中的审核和监督,重点控制好预算调整、合同审查等方面的风险;在项目验收阶段,充分利用课题承担单位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内部监督力量,形成有效监管科研经费的合力。

(二)探索信息公开引入声誉机制从国家层面建立科研信用管理机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科技部部长万钢认为,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增加透明度”。科技改革措施中明确提出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科技报告制度、建立创新调查制度和经费巡视制度。科技部将加快建设国家科技计划信用管理系统,科学记录、管理和评价承担单位信用信息,据此作为评价研发基础的重要指标。信用优良的承担单位,优先考虑参与国家科技计划和国家创新基地建设。从学校层面应当建立科研项目承诺机制。项目研制单位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在编报项目经费预算时应当共同签署承诺书,保证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并对信息虚假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高校同时建立健全科研人员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科研诚信档案制度,及时准确记录科研人员从业行为,将廉洁从业情况纳入对科研人员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对教学科研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奖惩的重要依据。对于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不当给国家或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予以信誉不良登记。

(三)完善高校内部治理机制2012年12月财政部正式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要求:单位应当单独设置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者确定内部控制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工作。同时,应当充分发挥财会、内部审计、纪检监察、政府采购、基建、资产管理等部门或岗位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高校必须建立和完善科研、财务、审计和纪检等部门协同有效运行的科研经费监管机制,通过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科技经费的日常监督和重点检查,协同做好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相关工作。学校科技业务主管部门、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监督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密切配合、有效互动、协同监督,逐步形成完善内部控制和监督制约机制。高校科技管理部门应建立课题追踪反馈制度,及时了解课题合同执行情况及经费使用情况,督促项目负责人按批复的预算合理使用经费。高校财务部门要加强对科研经费收支的会计监督,严格经费使用审批手续,按照财务制度规定规范核算,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高校审计部门配合和督促科研经费管理相关部门贯彻执行有关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监督的各项政策规定和相关制度,加强科研项目结题审签。项目负责人要树立正确的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观念,自觉接受并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依法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继续阅读

谈高校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分析

摘要:横向科研经费作为高校科研经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已在高校建设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横向科研经费长期以来从管理制度到使用情况都不尽完善,致使其日常管理和使用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横向科研经费的管理水平,发挥经费的使用效益,本文针对当前高校横向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管理机制、监管体制、经费核算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对策;经费管理

一、引言

高校的科研经费分为纵向经费和横向经费,其中横向科研经费是高校通过跟企事业单位进行技术合作、技术咨询等项目的收费中获得的,是高校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目前国家对横向科研经费管理没有相对明确的规定,各高校根据原则性规定自行拟定实施细则,致使经费管理存在较大盲区。由于横向科研经费来源复杂,致使其管理的难度较大,普遍存在管理不规范、经费使用比较随意、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因此本文拟对目前高校横向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加强高校横向科研经费管理的措施。

二、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1.经费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为止,横向科研经费的管理还没有统一完善的管理制度,各高校虽然制定了相应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但是标准不一,没有统一规范,具体的科研经费种类划分也不够清晰,经费管理存在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有些高校对经费的管理过于严格,套用纵向经费管理办法来管理横向科研课题,限制条款较多,审批程序非常严格。这样的简单套用会对科研人员产生过多的限制,给科研人员造成不必要的负担,进而影响科研人员争取科研经费的积极性。有些高校管理过于宽松,只追求横向科研经费的数量,对科研人员在经费的使用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导致科研经费支出存在随意性,违规现象时有发生。

2.经费监管体制不完善

继续阅读

科研经费管理及会计核算探究

摘要:科研经费是科研单位开展研究活动的物质基础,科研经费的利用率高低对科研总体管理制度和科研工作的完美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在科研经费上的管理存在着以下问题:管理制度缺少科学性、提款制度不完善、会计核算监督不到位等。降低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使科研工作难以有效的进行。因此,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制度,加强对会计核算的监管,积极提高科研经费的利用率对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人谨试论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不足,并对此进行研究和完善。

关键词: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会计核算

科研经费,是指科研小组或科研单位从财务部门或财务部门以外的单位或者主体取得资金。它有着指定的科研项目用途,科研项目完成后需要报送项目基金用途决算,使用书面报告进行资金流量汇报的一种专项资金。

一、目前科研经费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目前来看我国科研项目的专项资金管理普遍有些混乱,没有相对的支出制度和结余制度,对其加以约束。特别是支出没有规定的报销范围和具体的报销标准,导致科研经费的利用效率普遍过低,部分科研经费并没有真正用到科研工作上去。科研小组负责人与学校财务处缺少有效的沟通,财务处也很少真正参与后期科研项目小组的科研经费管理,没有一份科学的预算情况分析系统、科研项目的内部审计系统,以及后期的会计核算系统。导致科研团队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有一些随意性,有些开支甚至不能正确匹配科研项目,使得科研经费账目混乱不堪。科研项目完成了,但是科研经费的报表却没有完成,所以对科研经费进行查证时,混乱的账目就容易让人做出错误的判断,这就给了那些有不良企图的人钻管理制度的空子,从而套取国家的财政专项资金,以权谋私致使国家财政蒙受巨大损失,一些真正需要科研资金的科研团队却没有得到帮助。因此,综合来看建设严格、科学、系统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在科研经费的支出过程中具体情况如下:

(一)科研项目经费支出随意,经费下拨到高校时,高校扣去基本留成经费后,其余款项就交由科研项目小组自由支配了,当中因为缺少财务处的监督,造成了某些科研人员只要是和科研项目有关的活动就随意支出,不同的科研项目经费混合在一起,给后期科研经费的全成本会计核算增加了难度。

(二)科研项目经费报销出现一些违规现象。目前我国的科研项目大多实行项目组负责制,项目负责人有权对科研经费进行支配,部分项目负责人自行审批,使大量不合规范的发票和不在科研项目的开支都在科研项目经费中列支,尤其是“其他”项目支出比例不清不楚,支出比例过大,致使财务将官部门对科研经费的查证和监督无处下手。科研项目完成后不及时对科研经费进行结算,严重影响了科研经费的结算工作。

(三)科研资资金的浪费和资产流失现象较为严重,随着国家和社会对科研工程的重视,高校经费大幅度上涨,有的导师将从社会争取到的科研项目资金挂靠在学校账目外,避开科研单位对这部分资金的管理和利用,并将这个账户内的科研经费以各种名义转出,甚至据为己有。在科研设备上,除了每个高校科研团队“专用设备”的采购,还出现各课题组存在着重复采购科研设备的问题,使得高校的固有资产和设备没有合理配置实现资源共享,造成了科研经费不必要的浪费。

继续阅读

论农业科研经费管理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具有引领作用。科研项目经费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改进和完善科研经费管理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改革创新,促进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要求的重要环节。基于此,通过分析新形势下农业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按照“放管服”的要求,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对农业科研单位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科研经费;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强调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进而实现乡村振兴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来,国家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决策部署,1)持续加强财政科技投入力度,2013—2016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年均增长11.1%,2017年投入R&D经费达17606.1亿元,比2016年年增加1929.4亿元,增长12.3%,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2)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改革不断深化,出台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6〕50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厅字〔2016〕35号)等规范性文件,提出了一系列管理改革措施,促进释放创新活力。我国科技创新活动进入全新局面,探索新形势下如何改进和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农业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放管服”政策落实不到位,财务报销过程繁琐近年来,国家通过颁布中办发〔2016〕50号文件,基本理顺了财政预算管理要求和科研活动规律需要之间的关系。各地方也根据要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更为宽松的管理实施细则。但对于农业科研院所来说,“放管服”改革下放的不仅仅是资金的使用管理权限,更多的是相应的管理责任。为避免承担责任,一些单位或是观望、等待,在主管部门出台新的内部管理办法之前,仍旧按照旧政策执行;或是在制定内部管理办法时,针对项目预算调整、难以取得住宿发票、野外考察及自行采购仪器设备等简政放权改革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要求科研人员提供更为繁琐的报销资料或有意提高报销门槛,部分要求的证明材料的取得难度甚至远大于发票,再加上多数科研人员不谙财务规定,几乎搞不清一些原始票据的区别,繁琐的财务处理占用了大量本该属于科研的时间。

1.2预算编制不科学,规范科研经费使用宣传力度不够在预算编制方面,目前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1)部分科研人员仅将“放管服”政策理解为对科研经费管理的松绑,忽视了“意见”提出的“规范管理、改进服务,强化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要求,在编制预算时,过度强调科研活动的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和路径不确定性等,项目预算编制粗糙,随意性大,导致经费预算和科研活动严重脱节,出现该花的钱花不了、不该花的钱必须花的现象[1],在预算大幅调剂受阻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开具虚假发票、编造虚假合同、序列项目开支、编制虚假账目[2]等乱象起到了推动作用。2)部分科研人员因担心在经费使用上出问题,预算中没有的内容不敢支出,倒逼在预算编制之处就精细化测算,由于科研人员对财务专业知识的缺乏,极大地加大了科研人员的工作量。

1.3科研经费使用监管乏力,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科研经费的使用在形式上由审计、财务、科研管理、资产管理等多部门共同监管,但由于不同部门关注的重点不同,且工作中缺乏必要的协同工作机制,导致科研经费监管流于形式。财务人员受科研专业知识和精力限制,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多局限于原始凭证的真实性、报销手续的完备性、支出范围标准的合规性等方面的审核,但对于科研经费支出和项目目标的相关性、经济合理性等却知之甚少,尤其是同一主持人名下不同项目的科研经费交叉、重叠使用、支出进度缓慢等现象时有发生,导致经费执行存在一定的风险、部分项目预期目标难以实现,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等。

2改进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继续阅读

科研单位课题经费管理创新

摘要:课题经费管理是保证课题研究的重要保障,虽然我国不断优化和改革科研经费的管理制度,但是科研经费的管理与使用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给科研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影响了科技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因此,要立足当下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加强和完善科研经费的管理办法,使科研经费的管理与科学研究的发展相适应,从而推动我国科研工作健康、稳定地发展。

关键词:经费管理制度;科研工作;财务工作

“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1]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及他们在创新路上的研究,都需要积极的经费支持。我国为支持科研与创新,每年从中央到地方都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许多科研项目与课题,并为这些研究提供了相应的经费支持,从而保证科学研究的顺利开展。由于各类科研项目与课题经费的使用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在经费的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这就给科研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碍。2015年5月12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放管服”改革的概念,即“简放政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等政策的若干意见》,正式提出科研经费“放管服”的改革政策,其内容概括起来有三点:第一,简政放权。扩大科研人员在经费使用上的自主支配权限。第二,放管结合。在简政放权的同时,更加科学和规范的管理科研经费。第三,优化服务。提高服务水平,优化服务质量。

一、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科研院所中,科研经费一般是由专门的机构管理,管理者并不从事科研工作,而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又不是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制定者,这就造成了科研经费管理者与使用者之间的错位,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科研经费管理的问题。

1.科研经费使用方式与经费管理制度存在矛盾

虽然科研经费改革给科研工作者一定程度上的经费支配权力,但是这种权力依然是在制度的约束下进行,科研经费的报销必须遵循固定的规则。例如,在课题申报时便规定了各支出项所占的比例,对于不同的课题,其支出项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基于社会调研为主的课题,差旅和咨询类的费用占比较高;以实验为主的课题,耗材类的占比较高。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部分科研院所规定了每一支出项的比例,这就使经费的支出受到限制,也限制了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在差旅费的报销中,现行报销制度大多只允许报销公共交通的支出,对于租赁交通工具或者自驾出差调研的费用不予报销,一些偏远地区没有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增加了出差的难度和科研成本,也延缓了科研工作的进度,使科研管理制度与科研实际相违背。

2.严格的票据管理制度与现实存在矛盾

继续阅读

高校科研经费全过程跟踪审计研究

摘要:

科学技术一直以来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的研究,对科研项目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并把国家各高校作为出卓越科研成果的重要场所之一,为了使国家对高校支出的科研经费得到有效利用,就有必要对高校的科研经费审计进行细化和标准化。本文从目前高校科研经费审计难点出发,通过对高校开展科研经费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可行性分析,探讨具体的审计策略,以期达到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的监管,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

高校;科研经费;审计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是发展生产力的强大助推剂。高校是我国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承担了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等大型科研战略计划。十八大以来,国家提高了对高校的科研经费支出的投入力度,同时也增加了高校的收入来源,科研经费总额已占到学校收入总额的40%以上。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高等学校347.2亿元,比2012年增长26%。伴随着科研经费增长的同时,科研经费滥用、腐败等问题层出不穷。新形势下,如何监督科研经费的使用、规范科研经费的路径和细化科研预算及标准化是高校内部审计必须克服的问题。

一、目前我国高校科研经费审计过程面对的难题

(一)科研经费来源途径复杂,造成监管困难

高校科研经费的获取有多种途径,主要包括国家、省级、市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其他主管部门以及通过高校与社会资源合作而形成的横向科研经费;高校根据自身的意愿和目的自筹的配套设施科研经费。这种情况下要求各科研经费项目和资金的来源都需要分别设账管理,而目前很多高校采用的单一项目管理和核算审计模式向冲突,这势必加大了经费的监管难度。

继续阅读

医院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研究

摘要:从管理机制、核算模式和预算控制三个方面分析了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科研经费管理机制,完善经费管理制度体系,建立高效的经费管理系统等建议。旨在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水平,保证科研经费合理和高效使用,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组织架构;制度体系;管理系统

随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的颁布,国家大幅增加科研投入,科研经费的来源更加多元化,医院获得的科研经费不断增加[1]。在科研经费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医院科研经费管理机制、核算模式和预算管理制度暴露出比较突出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医院科研项目的正常开展和科研经费的使用。本文通过分析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水平,保证科研经费合理和高效使用,发挥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1经费管理部门缺乏沟通协调机制

科研经费的外部管理部门是科研项目主管单位,其监管作用发生在项目立项环节和结题环节。项目立项时项目主管部门审核项目负责人提交的项目预算书,判断科研经费的经济合理性。项目结题时项目主管部门审核或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审核科研经费明细账,核对经费支出与预算科目是否一致。科研项目主管单位无法对科研经费使用过程进行监督。科研经费的内部管理部门由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组成,各部门相互独立,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管理科研经费,发挥监管作用。

1.2核算系统不能满足科研经费管理的要求

实施新《医院会计制度》前,旧制度对科研经费的核算未作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导致科研经费收支未列入医院收支管理中。在实际核算中一般列为专用基金核算,科研经费的收入和支出都在同一科目下核算,并且未设置明细核算科目,管理粗放。科研部门和项目负责人不能准确掌握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无法满足管理需求。科研经费管理水平较高的单位设置了辅助账,根据科研经费预算明细设置明细科目,按照项目进行辅助核算,归集项目收支。经费报销在会计核算系统,明细核算在辅助账中,二者无直接对应关系,给日常经费查询和项目结题带来困扰和不便,也无法达到医院对科研经费管理的要求。2012年新《医院会计制度》正式实施,明确了科研经费收支纳入医院收支统一管理,并单独设置了会计科目“科教项目收入—科研项目收入”和“科教项目支出—科研项目支出”核算。涉及医院配套资金的科研项目,配套经费支出在医疗业务支出中反映。1.3对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缺乏预算控制科研项目预算书由项目负责人编制,在此过程中一般是根据经验编制,未对项目预算书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核。项目负责人权限过大,具有科研经费的完全审批权。因此,项目活动经费使用的随意性较大,未严格执行预算。财务部作为科研经费的报销审核部门,只是审核费用的合规合法性,由于专业限制,无法审核与科研项目的相关性。

继续阅读

质量管理视角下科研经费管理

[摘要]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针对我国尽管加大对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力度,但原始创新并不显著,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不高的现象,从实现路径角度科学界定了科研经费绩效,并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创新性运用到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中。围绕质量管理的八大原则,具体论述科研经费绩效全面质量管理的思路方法,并提出运用质量创新管理工具对科研活动行为绩效和成果绩效进行评价。最后据此理论,对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全面质量管理未来方向提出有关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高等学校;科研管理;科研经费绩效;全面质量管理

当今世界处于繁荣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流动,各国为了抢占国际科技竞争力的制高点,纷纷加大对科研领域的投入。如何提高科研经费使用绩效,提高科研成果投入产出比例,是各国科研管理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我国也不例外,为了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有数据表明,2008年-2012年5年间我国科研经费投入总额增123.10%,其中在科研创新方面占据天然优势的高校占据了全国科研经费将近一半以上,而此期间,全国登记科技成果总数5年间增长43.79%,对比科研经费投入增长率,科技成果产出的增长率远远低于科研经费的增长率[1],这反映出我国科研经费使用绩效不高,创新效率有待提升。因此如何创新管理高校科研经费,提高科研经费绩效,是中国高校面临的严峻挑战。

全面质量管理(TQM)起于产品领域的质量管理活动,是企业提高自身质量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这个概念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著名科学家菲根堡姆提出的,他认为“TQM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该理论强调顾客满意、组织领导与战略、组织结构、学习与持续改进、精确度量、向员工授权、考核与激励等,应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质量控制,使质量管理定量化,从传统产品质量的事后检验转变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7年国际标准ISO9000系列标准,同时在经济全球化中经历四次修改完善,将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抽象得更为一般化,使其运用的范围不断扩大,如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环境系统管理等[2-4]。最早将全面质量管理引入高校科研管理中的是英国,之后大量学者围绕高校科研质量管理开展大量研究,如魏欣亚[5]借鉴全面管理思想,构建高效科研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形成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提高科研管理效率;张志生[6]提出了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中实施和评价持续改进的途径和具体措施,提高高校科研质量管理运行的有效性;赵醒村[7]通过对现行科研课题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引入高校科研课题管理。因此目前研究大多数从科研质量管理模型角度开展理论分析,大多数集中在落实科研质量管理步骤和措施上,对科研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研究相对较少[8]。在科研质量管理的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领域,大多数学者集中在对科研经费绩效管理评价体系构建、体制机制建设[9-11]等方面研究,将全面质量管理方法运用于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系统中的几乎没有,故笔者在前人全面质量管理在高校科研质量管理应用研究基础上,科学界定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创新性提出其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加强过程质量控制,以激发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系统中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推进科研成果产出效率,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

一、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的科学界定

目前,管理领域对绩效的理解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将绩效视为结果,典型代表是Bernardin,他认为:“绩效应该是工作的结果,因为这些工作结果与组织的战略目标、顾客满意度及所投资金的关系最为密切。”[12]第二类是将绩效视为行为与过程,典型代表是Compell等一派人,他们认为:“绩效不是活动的结果,而是活动本身,是人们实际做的并且可以观察到的行动或行为。”[13]第三类是前两类的的综合,典型代表是Brumbrach,他认为:绩效指行为和结果。行为由从事工作的人表现出来,将工作任务付诸实施。行为不仅仅是结果的工具,其本身也是结果,是为完成任务所付出的脑力和体力的结果,并且能与结果分开进行判断”[14]。本研究倾向第三类观点,认为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应该是从高校科研项目申报、立项、研究实施、中期评估、结项验收等全过程中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的活动或行为表现,以及科研成果产出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合法性、环境性的结果表现。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的活动或行为表现主要体现为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科研经费管理模式、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科研人员学术责任、科研管理人员监管责任等五方面的执行程度。这里的经济性是指在保证科研项目研究目标的前提下,科研经费使用降到最低;效率性是指科研经费投入和科研成果产生数量和质量的对比关系,即在相同的科研经费投入条件下,科研成果产出的周期更短,数量更多,质量更好;效果性是指将实际产出的科研成果与预期成果进行比对,预期成果目标实现的程度,尤其是在产业推广中的价值;合法性是指科研活动过程中,科研经费是否诚信、合法使用,科研成果是否是诚实自主研发结果,而非剽窃结果;环境性是指科研成果本身或产出过程对环境的友好性,对社会群众身体健康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程度。以上科研经费管理全过程的活动或行为表现影响着科研成果产出的结果表现,科研成果的产出结果表现又是活动或行为表现的具体体现。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