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科学研究管理范文

科学研究管理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科学研究管理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科学研究管理

医学科学研究及管理分析

1医学科学研究运用科学实践和理论思维的技巧

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智慧,探索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联系或规律,从而发现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发展规律,发现疾病预防与治疗以及提出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在医学科研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科研思维形成的过程,在医学实践中通过大量查阅文献,提出科学问题,形成医学假说,然后通过实验设计、调查分析、统计分析来验证,对所获得的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推理和逻辑判断。医学科研以抽象的概念、判断、推理为思维形式,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等多种逻辑思维方法进行操作,以达到探求临床诊治/业务实践规律的最终目的[1]。医学科研以研究课题为对象,经过细致拟定研究方案,科学论证项目的可行性,用已知的科学知识去解决医学活动中的问题。

医学科研具有探索性、创新性、继承性、连续性等特点。在医学科研过程中,科研活动所取得的成就依赖于正确的思维方式。科学研究是创造性活动,要求研究者具有首创精神,开拓创新,见人所不见,发人所未发。科研人员保持强烈的创新意识在现在科学研究中尤为重要。要争取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创新成果,注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创新思维,因为创新是高质量科研的基础、核心与灵魂。本院中心实验室大力引进质谱技术,率先在医院系统开展质谱技术的临床药物分析和临床实验研究,对于开发专利技术、培养创新科研能力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具有先见之明的重要举措。因此创新思维是医学科研人员最为重要的素质之一。科学研究是从发现科学问题、立项研究到发现科学事实、进行理性思维的加工创造的过程,科研人员在这个过程中具备科学思维,研究的结果和结论必须有事实依据和科学理论根据。从实验设计到实施,都必须遵循普遍认可的科学原理、实验方法和分析方法,选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随机化、实验对照、盲法、重复等实验设计,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的每一个过程,不捏造数据,不杜撰结果,科学求实,确保科研过程的科学性和科研结论的真实性。医学科研虽然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的特点,但是科研的继承性和连续性是相对的,医学科研工作者应当对前人的论文结果批判性地继承,具有质疑思维。科学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就是合理的怀疑精神,要依据事实思考,勇于怀疑一切现实的权威意见,许多伟人就是因“怀疑”而创立了新的科学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由怀疑神创论而始,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源于怀疑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科学理论不是神圣不可触犯的宗教教条,去伪存真是科学研究的精髓,怀疑是科学精神的核心。

2医院行政管理工作涉及面广

医院行政管理工作涉及各方面的管理工作,主要起着上下协调、横向联系、内外沟通、承上启下、上传下达、沟通信息的枢纽作用。依赖于日常工作中的摸索和积累,不断总结、提炼经验,以适应新形式、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全面提升行政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行政管理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按规矩办事,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上级部门的“红头文件”或者领导的请示批示报告处理事务,承担着制订计划、下达指示、作出决议、进行安排等基本职能。

医院行政管理工作大多数都是与人打交道的事务性工作,因此要求管理者具有以人为本的人本思维,医院的发展需要每位医务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注重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同时需要医院管理者注重自身修养,增加人格魅力,不断学习新知识,扩展知识面,博采众长,开拓创新,提高医院行政管理者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吸引力[2]。行政管理是一门艺术,管理工作绝对不是机械化的每天的重复性劳动,因而可变性强,具有明显的时效性,这就要求行政管理者在处理事情时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思维,善于根据事物的变化,学会变通,改变思维的角度,摆脱常规或错误的思路,寻找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行政管理工作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来执行,因此要求行政工作者在处理事情时要有原则性思维,工作中以原则为出发点,遵守基本规则。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考虑灵活性,即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合情合理地处理事情,大事讲原则,小事讲灵活,“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就是原则性和灵活性思维运用的完美体现。

3医学科研和医院行政管理工作内容各不相同、各有侧重

以医院购买仪器为例,科研部门注重仪器的性能、可开展哪些项目、性能价格比等参数,而行政部门则考虑购买需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购买流程的可操作性、经费来源等。科研工作是一个点,对一个科学问题需要深入透彻的研究;而行政工作则更多的是一个面,要求处理问题时从大局出发,顾全大局,尽量面面俱到。医院的管理部门承担着决策、指挥、组织、协调等重要任务,医院的有序运行和发展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效的行政管理和组织工作。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的提高、医院学术地位和知名度的加强以及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则依赖于医院学术科研水平的提升。医学科研思维和医院行政思维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二者也有相同之处,那就是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院行政人员要求具有知识化、专业化的素养,医学科研人员也要有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意识。医院在重大决策前全面规划、缜密思考、科学论证,使行政领导和医学专家都有发言权,对存在问题积极沟通与交流,转换思维方式,换位思考,科学全面地分析、论证、解决问题。

继续阅读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思考

一、高校社科处与早期科研处的异同

大多数高校早期在科学研究管理工作中并无文理之分,统一由学校科研处执行管理。因此,早期的科研处同时兼顾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科研管理工作,如笔者所在高校江南大学即是如此。但是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从根本上就是大相径庭的,管理工作也就有必要区分开来。并且高校可谓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最密集、力量最雄厚、学科门类最齐全、承担科研任务最丰富,科研处在文理皆管的情形下无法做好细部管理,社科处的成立意味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工作的规范和进步。尽管自然科学与哲学社科独立管理,但社科处亦延续着早期科研处基本的、有效的管理方法,并在时代的步伐中不断创新。如在管理过程中通过规划指导、组织协调、监督激励等措施服务于学校教职工和科研人员,做好管理工作,达到管理目的,确保高校科研事业全面健康发展。

二、优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模式

要实现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社科处与各学院需做好协同管理,首先学院需明确其不足,如江南大学的文科学院已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仍存在的诸多问题:(1)过于依赖学校科研管理部门,主动从学院角度出发对科研项目进行管理的能力不强;(2)科研秘书未做到专岗专职、专员专用,导致在努力配合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开展工作的同时,不能发挥自主工作效能:(3)重于对申报立项环节的管理,弱于对过程环节及结项环节的监管,课题不能按计划时间完成;(5)不关注对研究成果的转化,服务社会的效果不明显。这些问题,并非学校职能部门单方面能改善的,在此谈谈作者在实践中积累的一些想法。

(一)培养竞争意识改革开放30多年来,市场经济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已成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并且已逐步沁入和影响到社会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因此,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中引人市场化机制,建立竞争意识,本质上是市场经济属性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反映,或者说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必然要求(王宝民.论科研竞争与激励机制的若干问题[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4,(1):35)。为了使学校社科工作能获得整体性与持续有效性地发展,加强学院间的竞争意识是科研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必修课。以江南大学为例,在调动各学院竞争意识方面有以下措施:(1)每学期定期召集各学院书记、院长、负责科研副院长开科研工作会议,通报相关数据及工作,使各学院始终保有良性竞争意识;(2)将各学院月度科研数据汇成报表,将月报表上传公布至校内办公系统网站,传送电子档月度报表给各学院分管科研的院长及科研秘书,通过开放环境与公共舆论,使压力转化为动力;(3)年度数据排序,经过一年的努力与沉淀,社会科学处将各项数据进行整理排序,如学院年度立项数、年度科研经费值、年度核心论文数、年度著作数等,并计算出与上一年的增长比,通过办公网络与印刷成册等开放平台,激发各学院的自省意识与竞争意识。

(二)协力监管执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主要以项目管理为主,因此社科处与各学院应做好对项目的全过程协力监管。申报立项环节,应首先掌握平衡,即质量与数量的平衡,各学院可先行申报预审,把关质量提高中标率。其次是需做好协同工作,一是形式的协同,学院先对申报书形式做预审,社科处再审;二是内容的协同,社科处与学院尽力协助申报人员围绕或契合学校重点研究方向开展申报工作,借助前期成果和研究团队取得优势。再次是可设立重点研究配套基金,社科处或学院对符合重点研究方向的申报课题择优扶持,立项课题给予配套奖励。执行环节,通过在学院范围内组织关键项目的中期评审会,使流于形式的中期检查实际化,且能借助评审会使项目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不至于拖沓到最后。在上级部门无法集中各地在研人员开展中期评审会的情形下,各学院小范围内部组织,同时邀请社科处、校内外专家、承担同类项目的其他研究人员参加,集中对项目进行到中期阶段的情况结合整体计划进行评估分析,有利于下一阶段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结项环节,科研项目不提倡申请延期,既影响学校及个人声誉也不利于结项后新项目的申报立项,更不利于良好学术风气的形成。学院可先组织院内预结项,在规定结项时间的前两个月向项目负责人发出结项提醒,要求项目组准备好结项材料。项目结项并非最后的终结,在教育部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中提到“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应用,强化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普及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大力开展决策咨询研究,积极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社会服务水平。”由此可看出成果的转化应用是需加强重视的一个环节,也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之间的一道桥梁。

(三)建立奖励机制以江南大学为例,社会科学处是在学校党政相关负责人的领导下负责具体执行管理工作,各文科学院有分管科研的院长并多数配备有一名科研秘书,可见层级结构比较健全,为金字塔式管理层形。管理各层级的运行状态取决于制度的建设,奖励制度不可或缺。从奖励机制的本质来看,需依凭一套完善的效能评价体系,综合管理工作中必需的各要素:人、财、物、空间、时间等发挥的效能,以“人”为核心要素,人的效能评价就是对各层级的科研管理人员、科研人员或教师个人根据其劳动性质与劳动内容进行相应的效能评估。从奖励机制的内涵来看,建立集体奖励机制和个人奖励机制,不但要表达对集体的肯定,而且要逐层奖励分管领导、科研秘书、科研人员或教师个人。从奖励机制的意义来看,是一种能更好地调动工作积极性、向心力的管理辅助机制,强调人及人的劳动价值(范俊英.构建高校科研管理和谐机制之我见[J].科技管理研究,2008,(1):125)。

如江南大学近年来一直执行对年度科研教学优秀成果进行一次性奖励,奖励范围为学校在职教职工及各学院、部门,主要负责部门为人事处。根据教职工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管理工作中作出的贡献进行分档奖励,同时按照工作完成量给予相关集体奖励。评奖程序公开规范,首先由个人申请,学院核实后,向教务处、科学技术研究院、社会科学处等职能部门推荐申报,并提交成果材料;人事处再同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初审并公示;最后由人事处将公示结果汇总报学校考核聘用委员会审定并发奖。奖励机制也顺应时势不断做出修订,以支撑管理水平逐渐完善,管理目标共同实现。

继续阅读

人本管理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1人本管理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人本管理是一种现代管理思想,强调管理必须以人为核心,以做好人的工作、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根本,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目标[1]。人本管理的内涵包括:人本管理在思想上强调人性需要的满足,以达成人性需要的满足为管理目的,尊重每一个人;人本管理注重管理者自身修养的提高,要求管理者以人为本,以礼待人,通过以身作则来影响被管理者,建设高素质员工队伍;人本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强调关心、理解和尊重他人,在尊重个人的基础上,凝聚人心人力;人本管理的方法注重通过教育和引导来达到管理的目的,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挖掘人的潜能。人本管理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是现代组织机构管理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组织机构发展的内在动力。

2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管理的特点

要将人本管理理念真正落实到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简称“科研机构”)的管理中,首先要对科研机构管理中特定的“人”进行准确定位,把握其特点。

2.1自然科学研究人员的特点。自然科学研究人员(简称“科研人员”)普遍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他们所从事科研工作属于创造性劳动,更多地追求自主性,要求宽松自由的工作环境,在工作场所、工作时间安排上不愿受过多的束缚;他们更多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更广的个人发展空间,并希望得到组织的认可和尊重;他们追求自身发展,对知识的更新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迫切需求,对进一步深造学习、进修培训表现出强烈的愿望;他们关注自身所处的工作环境,当发现环境不适合自己的发展,很可能会另谋出路,有较强的流动意愿;他们的工作过程具有复杂性和不可控特点,过程监控、过程考核难度较大。

2.2科研机构管理者的特点。科研机构管理者一般都是本专业的学术专家,在成为领导前也都是科研人员的一份子,对科研人员在专业素养、心理需求、价值观念及工作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性感同身受,但由于缺乏管理学专业背景,在管理过程中往往不能充分发挥管理的激励作用,不能与时俱进地进行管理模式的改革,导致科研人员在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上与科研机构相对保守的管理模式之间产生矛盾。

2.3科研机构基层管理人员的特点。科研机构基层管理人员(包括科研辅助人员)普遍没有系统的管理专业背景,没有接收过相关的岗前培训,在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上也鲜有深入探索,管理水平一般,创新意识不足;他们普遍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和重视,工作任务繁杂,也得不到系统的培训,奖励竞争机制不健全,导致人员流动频繁,队伍不稳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机构的总体发展。

3人本管理理念在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管理中的应用建议

继续阅读

完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思考

一、高校社科处与早期科研处的异同

大多数高校早期在科学研究管理工作中并无文理之分,统一由学校科研处执行管理。因此,早期的科研处同时兼顾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科研管理工作,如笔者所在高校江南大学即是如此。但是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从根本上就是大相径庭的,管理工作也就有必要区分开来。并且高校可谓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最密集、力量最雄厚、学科门类最齐全、承担科研任务最丰富,科研处在文理皆管的情形下无法做好细部管理,社科处的成立意味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工作的规范和进步。尽管自然科学与哲学社科独立管理,但社科处亦延续着早期科研处基本的、有效的管理方法,并在时代的步伐中不断创新。如在管理过程中通过规划指导、组织协调、监督激励等措施服务于学校教职工和科研人员,做好管理工作,达到管理目的,确保高校科研事业全面健康发展。

二、优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模式

要实现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社科处与各学院需做好协同管理,首先学院需明确其不足,如江南大学的文科学院已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仍存在的诸多问题:(1)过于依赖学校科研管理部门,主动从学院角度出发对科研项目进行管理的能力不强;(2)科研秘书未做到专岗专职、专员专用,导致在努力配合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开展工作的同时,不能发挥自主工作效能:(3)重于对申报立项环节的管理,弱于对过程环节及结项环节的监管,课题不能按计划时间完成;(5)不关注对研究成果的转化,服务社会的效果不明显。这些问题,并非学校职能部门单方面能改善的,在此谈谈作者在实践中积累的一些想法。

(一)培养竞争意识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市场经济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已成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并且已逐步沁入和影响到社会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因此,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中引人市场化机制,建立竞争意识,本质上是市场经济属性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反映,或者说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必然要求(王宝民.论科研竞争与激励机制的若干问题[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4,(1):35)。为了使学校社科工作能获得整体性与持续有效性地发展,加强学院间的竞争意识是科研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必修课。以江南大学为例,在调动各学院竞争意识方面有以下措施:(1)每学期定期召集各学院书记、院长、负责科研副院长开科研工作会议,通报相关数据及工作,使各学院始终保有良性竞争意识;(2)将各学院月度科研数据汇成报表,将月报表上传公布至校内办公系统网站,传送电子档月度报表给各学院分管科研的院长及科研秘书,通过开放环境与公共舆论,使压力转化为动力;(3)年度数据排序,经过一年的努力与沉淀,社会科学处将各项数据进行整理排序,如学院年度立项数、年度科研经费值、年度核心论文数、年度著作数等,并计算出与上一年的增长比,通过办公网络与印刷成册等开放平台,激发各学院的自省意识与竞争意识。

(二)协力监管执行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主要以项目管理为主,因此社科处与各学院应做好对项目的全过程协力监管。申报立项环节,应首先掌握平衡,即质量与数量的平衡,各学院可先行申报预审,把关质量提高中标率。其次是需做好协同工作,一是形式的协同,学院先对申报书形式做预审,社科处再审;二是内容的协同,社科处与学院尽力协助申报人员围绕或契合学校重点研究方向开展申报工作,借助前期成果和研究团队取得优势。再次是可设立重点研究配套基金,社科处或学院对符合重点研究方向的申报课题择优扶持,立项课题给予配套奖励。执行环节,通过在学院范围内组织关键项目的中期评审会,使流于形式的中期检查实际化,且能借助评审会使项目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不至于拖沓到最后。在上级部门无法集中各地在研人员开展中期评审会的情形下,各学院小范围内部组织,同时邀请社科处、校内外专家、承担同类项目的其他研究人员参加,集中对项目进行到中期阶段的情况结合整体计划进行评估分析,有利于下一阶段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结项环节,科研项目不提倡申请延期,既影响学校及个人声誉也不利于结项后新项目的申报立项,更不利于良好学术风气的形成。学院可先组织院内预结项,在规定结项时间的前两个月向项目负责人发出结项提醒,要求项目组准备好结项材料。项目结项并非最后的终结,在教育部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中提到“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应用,强化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普及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大力开展决策咨询研究,积极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社会服务水平。”由此可看出成果的转化应用是需加强重视的一个环节,也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之间的一道桥梁。

继续阅读

教育科学研究的准则与特征

1教育科学研究的价值

教育科学研究本身就是研究人的学习行为和教学方式的科学。可以说,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决定着该国的教育科学研究水平,教育科学研究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国与国之间教育科学研究的差距在一个侧面体现了教育的差距和研究的差距。现阶段,我们国家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从而增强国家和民族在各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教育上就是必须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教育科学研究也是如此。

1.1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发展变革的需要

教育的优先发展需要有先行的教育科学研究作保障。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变革的先导,是教育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它一方面通过解放思想、理论创新变革教育生产关系,从而推动教育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渗入教育生产力要素,从而提高教育生产和管理水平。只有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才能准确认识当前我国教育现状,推进教育改革并预测改革结果。因此教育科学研究作为先决条件越来越成为推动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变革力量。在教育实践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科学研究是实现科学教育的先导。

1.2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教育在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知识经济社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化要求不断提高,而学习、研究和创新能力则是教育专业化的标志。就目前看来,教育的专业化最少包括教师的专业化和教育管理的专业化。教师的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取得职业专业地位而努力的过程,既是职业资格的认定,也是持续学习、不断追求的自觉行为。教育科学研究是教师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方式,在教师个人发展中起到极大的作用。教师作为职业要想提升到专业化的水平,就必须加强对教育工作的研究。教师职业化要求教师必须研究教育问题,通过研究进行知识更新和学习越来越成为培养专家型教师的主要途径。而立足岗位的行动研究则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基本方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自身的发展,有关教育的决策问题越来越重要和复杂,科学决策和规范管理是现代教育管理的本质需要,要求教育管理向专业化发展。一方面,科学的教育决策要依靠专门化的调查研究;另一方面,管理者也需要加强学习,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立足实际、面向决策的教育科学研究,成为支撑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决策的科学基础,成为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

1.3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

质量问题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教育发展永恒的主题。没有质量作保障和检验标准就谈不上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面对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改进教育行为和引导社会舆论的重任,教育科学研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建立与现代教育制度相适应的教育科学研究制度,建立多元开放的教育科学研究体制,解决教育领域的宏观和微观问题,是实现管理科学、培养专业化优秀教师的现实需求和紧迫任务。

继续阅读

教育科学研究方式转换的思考

一、现有评价机制制约了教育科学研究的良性发展

教育部在关于教育科学研究的评价意见中指出,需要进一步健全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这说明当前的评价机制已经严重制约了教育科学研究的良性发展。重视研究数量,轻视研究质量,重视人情和门户之见等不良现象都是现有评价领域的弊病。一些教育管理部门规定研究成果只有发表在“来源期刊”上的学术论文和著作才有效。导致这些学术期刊看重的是纯理论,没有真正关注实践领域的问题,即便有的关注到这个领域也没有提出真正有效的解决措施。而且这些刊物的发行量都是有限的,对教育实践领域的影响力也很有限。

二、新时期教育科学研究方式的转变途径分析

(一)制定教育科学研究战略规划,重视研究内容管理第一,在国际层面上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战略规划的制定,确定相应的战略目标。教育科学研究管理部门要站在宏观角度上对教育科学研究现状以及教育知识的质量等进行分析,进一步确立当前教育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强化对宏观政策方面的研究,使教育决策更加科学、合理。第二,扩展渠道,增加教育知识的存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界也引进了很多国外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但是跟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教育知识的存量仍旧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当前能够很好的指导我国教育发展实践的相关知识储备不足。所以,要加快教育知识创新和转化的力度。加大教育科学知识的存储量,进一步提高教育知识的质量,这是当前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目标。就教育科学研究内容来说,理论研究要以实践为基础,学校的研究要以教师的发展为基础,教师的研究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这是确保研究价值实现的法宝。要重视教育结构的调整,不断创新教育体系,深化素质教育改革,推进我国教育公平性的实现,促进教育科学理论研究工作人员与实践工作人员的合作,切实推进教学改革实践方面的研究。

(二)建立研究人员培养机制,提高研究专业化水平就目前情况来看,虽然我国也建立了相对比较完整的专业职称评审机制,但是高的学习和职称未必就有很高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所以,要针对研究者的研究能力的不同,为他们创造环境,实施针对性的激励和培养机制。一方面要健全学术规范机制,另一方面也要严格教育科学研究人员的准入机制,还要优化研究人员的行为模式。对于教育科学研究人员来说,要多些统筹方面的研究,减少系统思维,克服片面化的思维模式。在研究人员进入到实践领域的时候,理论思维与实践逻辑可能会产生矛盾,这就需要转化逻辑思维模式。除此之外,还要对教育科学研究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主要是研究方法上的培训,积极倡导他们注重实证研究,注重量化与质化的结合,提高教育科学研究水平。

(三)完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促进成果转化在传统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中,一项重要的指标就是论文的发表数量。比如,在一个直辖市2012年度立项课题公报中显示,在201项获取了立项专题的课题中,其中一小部分课题跟实践相关,大部分都是“研究论文、研究专著”等作为其预期的成果。这就需要不断完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在评判研究成果的时候避免以简单的出版物跟刊物不同来定论。与此同时,要不断加大评价制度建设,建立相应的综合评价机制。比如,进一步完善评价答辩制度、公示制度以及申诉制度等等,这样才能保证评价活动有序化进行。还要不断完善同行专家评价为主的评价机制,突出专家在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优化评价的过程和方式,重视评价的实际效果,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

(四)强化教育科学研究管理,增加经费投入第一,重新定位教育科学研究部门的职能,不断提高这个部门对于教学科学研究资源的整合能力。第二,要不断的扩展教育科学研究经费的来源。事实上,各级教育机构以及社会团体对于教育科学研究的自主力度不大,这些经费很难支撑以数据为主要基础的实证研究。所以,要不断提高教育科学研究经费的投入,在政府教育支出中,要把教育科学研究经费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看待,对科研课题的资助力度要进一步加大,建立相应的经费绩效评价制度。可以提高政府等部门的委托项目经费,这样一来,教育科学研究才有足够的资金保障。此外,还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鼓励社会公益机构和企业团体等力量对教育科学研究进行资助。甚至可以引进第三方评估机构,加大经费的审核力度,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让教育科学研究经费发挥最大的效益。

三、结论

继续阅读

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研究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很多学者已将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融贯起来。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日益受到政府的重视,这大大提升了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几率,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一、社会科学研究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关系

社会科学研究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关系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宏观上讲,社会科学研究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关系主要表现在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静态上二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社会科学研究的组织机构制度体系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动态的层面则表现为二者的互动关系。二是从本质上分析,社会科学研究与公共政策制定在内在逻辑上具有同源性和目标的一致性。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通过揭示人类社会的历史现象和本质原因,进而指导人们更科学地改造社会、管理社会和推动社会发展。公共政策作为人类社会的历史现象,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公共权力、公共职能及公共责任一起发展起来的。制定公共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管理社会和促进社会向前发展,公共政策制定者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就需要了解或掌握人类社会发展的相关知识和发展规律,而社会科学研究恰能填补这些知识的需求。三是从研究方法上分析,社会科学是一个多学科的复杂研究领域,其研究方法是一种较为普遍且涉及宽泛的研究方法,因而研究成果也具有兼顾面广的特点。正是这种宽泛的特点为公共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整体的、联系的智力支持,满足了公共政策制定所需要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理论依据和要求。正如曼海姆所言:“政治能够利用它的世界观作为武器……作为政治与科学思想这样融合的结果,各类政治,至少在它表现得可以令人接受的那些形式之下,逐渐染上科学的色彩。”因而,社会科学研究自身的独特性与公共政策对科学知识需求的相契合,决定了社会科学研究与公共政策制定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模式

在我国,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主体是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当前,这类机构体现为不同的组织类型,从静态的视角,按照组织属性和隶属关系可分为四类。一是隶属行政系统的官方政策咨询机构,主要有中央及各级党政系统的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室及参事机构等;二是官方的社会科学系统,主要包括各级社会科学院、行政学院、党校;三是哲学社会科学二级学院,这一类型隶属于高等院校,是由各高校下设的二级研究机构;四是民间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这类机构是指不隶属于党政系统,不受行政机制制约,具有独立性、自主性运行的科研机构以及国际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设立在中国的分支机构。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尚处于改革起步阶段,目前,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参与模式。

(一)公共政策需求拉动社会科学研究模式这是一种以政策制定者为主导的参与模式,即是首先由公共政策制定者提出需求或给出决策,然后委托社会科学研究者进行研究或论证分析,最后将研究成果提供给政策制定者转化为公共政策。这种模式是我国以往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应用最多的模式,参与此模式的研究机构主要是行政系统的官方政策咨询机构或官方的社会科学系统机构。这是一种线性模式,即政策制定者确定问题,研究者用科学知识解释问题。政策制定者把研究视为工具性运用,忽视了其他研究类型的运用及研究者与政策制定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此种模式的局限。学者牟岱在对我国13个省份的社会科学院进行调研后明确指出,由于国家缺少相关的统一政策规定,使绝大部分省份的社会科学院出现功能定位错误,把服务单纯理解为满足地方政府的需求,忽视了社会科学院的科研功能和自身发展规律。“这使地方社会科学院多数情况下在为地方政府的很多非科学决策做论证,为领导的政绩工程做论证,通常的做法是地方政府做出决定后,请专家做论证,而不是做决策前听专家建议和论证”[2]。

(二)社会科学自主研究驱动公共政策制定模式此模式的主体是各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二级学院。这种参与模式与上述模式相反,研究方向的主导者是社会科学研究者,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方式是以供应研究成果为介入点,而公共政策制定者只是被动地接受和选择研究成果,并将其转化为公共政策。这是一种匹配度不高的参与模式,由于此类研究者的关注点与公共政策制定者的关注点之间存在着知识体系、理论逻辑、知识背景和工作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二者在达成共识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进而影响研究的实用性。如何使二者之间达成共识,使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被政策制定者所接受,并能发挥作用,这还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

(三)社会科学研究与公共政策相互作用模式此模式是最为科学的参与模式,也是我国现阶段所推广的参与模式。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就采用这种参与模式。在“十二五”规划整个过程中,从第一个阶段的问题提出、确认、界定及基本思路的形成到第二阶段的中期评估、目标确定及规划建议的形成,以及第三个阶段的设计、规划、制定草案及纲要草案的形成,乃至最后一个阶段的全国人大审议并批准,社会科学研究都不同程度地参与其中,且各种类型的研究机构都有参与(除民间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以外)。其中党政部门下设的研究室、研究中心等智囊机构承担了26%的课题量;党政部门直属的各级社会科学院、行政学院、党校等官方的社会科学系统承担了23%的课题量;高等院校下设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承担了51%的课题量,充分体现了一体两翼的参与格局[3]。社会科学研究与公共政策相互作用模式有效弥补了上述两种模式的不足,并改变了公共政策需求拉动社会科学研究的线性模式,有效地调节了各利益集团之间相互施加压力的问题、权力与个性的关系问题、民主化程度及公共领域发展的远期目标与即期目标的冲突问题等。当然,这些复杂因素当前还存在,且还是制约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相互作用模式发展的瓶颈。不难发现,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现还处在一个不完善的阶段,其中还存在着一些本质性和根源性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磨合,并需要在理论上给予深入研究。

继续阅读

教育科学研究的价值探微

1教育科学研究的价值

1.1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发展变革的需要

教育的优先发展需要有先行的教育科学研究作保障。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变革的先导,是教育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它一方面通过解放思想、理论创新变革教育生产关系,从而推动教育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渗入教育生产力要素,从而提高教育生产和管理水平。只有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才能准确认识当前我国教育现状,推进教育改革并预测改革结果。因此教育科学研究作为先决条件越来越成为推动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变革力量。在教育实践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科学研究是实现科学教育的先导。

1.2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教育在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知识经济社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化要求不断提高,而学习、研究和创新能力则是教育专业化的标志。就目前看来,教育的专业化最少包括教师的专业化和教育管理的专业化。教师的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取得职业专业地位而努力的过程,既是职业资格的认定,也是持续学习、不断追求的自觉行为。教育科学研究是教师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方式,在教师个人发展中起到极大的作用。教师作为职业要想提升到专业化的水平,就必须加强对教育工作的研究。教师职业化要求教师必须研究教育问题,通过研究进行知识更新和学习越来越成为培养专家型教师的主要途径。而立足岗位的行动研究则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基本方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自身的发展,有关教育的决策问题越来越重要和复杂,科学决策和规范管理是现代教育管理的本质需要,要求教育管理向专业化发展。一方面,科学的教育决策要依靠专门化的调查研究;另一方面,管理者也需要加强学习,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立足实际、面向决策的教育科学研究,成为支撑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决策的科学基础,成为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

1.3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

质量问题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教育发展永恒的主题。没有质量作保障和检验标准就谈不上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面对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改进教育行为和引导社会舆论的重任,教育科学研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建立与现代教育制度相适应的教育科学研究制度,建立多元开放的教育科学研究体制,解决教育领域的宏观和微观问题,是实现管理科学、培养专业化优秀教师的现实需求和紧迫任务。

2教育科学研究要遵守科学研究准则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