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继续医学教学范文

继续医学教学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继续医学教学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继续医学教学

军医大学药学继续医学教育现状

[摘要]继续医学教育(CME)是补充、更新和提高专业技术知识及技能的重要手段。医学知识的更新速度、疾病复杂性及医疗水平提高,都要求医学相关人员加强CME。本文阐述了我校药学CME存在的制度机制不完善、缺乏教学大纲及教材、基础教学与临床用药脱离等问题,提出了充分认识药学CME重要性、把握药学CME特点、加强师资培养编写教学大纲及教材、突出教育形式多样化和实用性、建立完善药学CME制度与机制等对策,旨在通过加强药学CME,提高药学服务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现状;思考

继续医学教育(CME)是指完成基础医学教育之后进行的在职进修教育,是补充、更新和提高专业技术知识及技能的重要手段。相对于学历教育,其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等明显不同。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医学知识不断更新,所有医学人员都需要不断加强学习。据文献[1]报道,部分国家把大学本科教育列为“初始教育”,而将继续教育作为初始教育的延伸、补充、扩大和发展。美国、法国和北欧一些国家将继续教育、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视为鼎足而立的三大教育体系[2]。可见,重视继续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普遍趋势。作为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军队高等医学院校开展药学CME同样是解决医学难题、实现自我突破和提高卫勤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军队高等医学院校由学历教育逐渐向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并重转变过程中,更应重视继续教育。现就我校药学CME的现状及相关问题思考如下。

1现状

1.1制度机制不完善

目前,国内虽然提出了药师继续教育的一系列要求,使药学工作者得到一定程度的持续性专业教育机会,但因地区、环境、医院实际情况等因素,导致药学CME的组织、监管机制尚缺乏明确的标准,继续教育所需的经费投入不足,并且缺乏相应的继续教育管理模式,未能将继续教育与职称评定、岗位晋升挂钩。这种情况,一方面,造成药学CME流于形式,影响药学CME的深入发展;另一方面,未能有效激发临床药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同时,相当一部分参加CME的学员是单位的骨干,能抽出整块的时间出来学习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很多单位由于人手紧张不愿派人出来学习,或者派出后中途召回,从而使培训成为一种形式、任务和负担。如何解决学习与工作之间的矛盾,是CME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3]。

1.2缺乏教学大纲及教材

教学大纲和教材是教员教授知识和学员学习知识的主要依据,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我校药学CME的起步相对较晚,没有成熟和严格的规范可循,也没有衡量的指标。根据自身和工作需要,学员欲达到的目标不同,对授课内容的需求也不一致。因此,没有专用教材可供学员学习参考,或是现有教材不能满足学员的实践要求,只能凭借教员对上课内容的把握[4]进行教学。

继续阅读

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实践

一、目标教学法

目标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目标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将教学过程分解为课堂导入、展示教学目标、讲解相关知识、目标测评等几个环节,并根据这些环节组织实施教学。目标教学法中的核心环节是确定能力培养目标,要求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理清该课程的知识体系,并明确各知识点及其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例如,外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其中的手术配合、更换敷料等均为实践操作,不但要有理论指导,还要掌握操作技巧。外科护理学是一门与基础和其他临床学科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设置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测量的教学目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

目标教学法是继续医学教育中经常运用的教学方法,它具有直观、生动、形象、具体等特点,如能正确运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医疗卫生的各项基本技术、技能,从而使每一个学生学有目标、练有目标,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达到全面提升的目的,有利于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的效果。运用目标教学法能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一个统一明确的要求。使学生学有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在学习讨论中获取知识。与其他教学法相比,目标教学法更注重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

二、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代社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是在医学教育中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围绕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其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它强调在有意义的情境中引导学习者分析实际问题,从而获得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并获得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PBL教学法是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以病案和问题为基础,并辅以教师引导的小组式教学。

按照“临床症状、体征、病因分析、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防”的临床逆向思维模式组织教学,鼓励学生围绕某一具体病例运用多种现代化科技手段进行自学,再将各自获取的临床推理集中讨论交流,最后通过教师的归纳总结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记忆。PBL教学法的引入改善了继续医学教育环境,学生对学习和对教师的满意度有所提高。PBL教学法与传统的讲授法相比较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寻求知识、查找信息、搜集资料,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综合知识能力得到了培养。PBL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具有自学、创新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头脑,有利于培养具有个体发展优势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结语

继续医学教育使医疗卫生人员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不断更新知识,以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适应医学科技、卫生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为人类的医学健康事业服务。从教育的职能上看,它属于成人教育的范畴,是专业教育的继续、补充和完善。目前大多继续医学教育以传统的课堂面授式为主,对参训者的时间有一定要求。另外,参加培训班、学术讲座、会议等会受到经济条件和时间的制约,因而难以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医疗卫生人员的学习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医疗卫生工作水平也难以得到提高。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选择继续医学教育对医务人员而言是其工作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继续医学教育所采用的教育模式及方法则显得尤为重要。

继续阅读

基层全科医生继续教育探讨

一、基层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的必要性

“终身学习是医生的必经之路”[2],2008年前卫生部、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3]及2010年前卫生部、中央编办等六部委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4]中都曾要求各大中城市均需全面启动全科医学继续教育,为基层全科医生提供高水平、具有实用性强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新的医学目标是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和维护健康;缓解疾病疼痛,减轻疾病痛苦;照顾并治愈病人,对不能治愈病人的照护;防止过早死亡,遵循临终关怀。而全科医生是经过全科医生培训合格,工作在基层,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的基层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方位、全过程负责式管理的医生。全科医生所担负的责任是实现我国新的医学目标的全部保障。但就我国目前现实情况的全科医生的基础是难以实现上述目标的。如何更快、更高质量地培养出适合我国国情需要的、胜任新的医学目标的基层全科医生,是我们高等医学院校对基层全科医生继续教育培训模式所面临的研究重点。为进一步做好本地区基层医生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应针对本地区现状,开展相应的调查分析,制定适合本地区基层全科医生需求的、个性化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为完善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的相关政策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二、基层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的体会

1.授课对象及课程设置。2009年底,辽宁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健康管理中心、全科医学教研室通过了辽宁省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评审,几年的基地建设中,我们与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及锦州市、朝阳市、盘锦市卫计委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故授课对象选择当地卫计委负责培训人员组织所管辖的市县区的基层全科医生,分别办班,每期学员人数200人左右,一座城市一年4期。课程内容根据对当地全科医生的调查需求及辽西地区的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工作压力等特点所致的疾病高发情况进行设置,授课教师均为辽宁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各专科的专家教授。目前已开展的课程有:《社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筛查适宜技术及正确解读》、《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及用药原则》、《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社区综合防治策略》、《高血压患者的社区管理》、《社区全科医生对糖尿病的综合管理措施》、《社区脑卒中的康复指导》、《晚期癌症病人的社区关怀》、《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的社区干预》。另外,基层全科医生的主要任务是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在以后每年的培训过程中我们会逐渐完善课程内容,满足不同职称、不同学历基层医生的要求,将其培养成真正“六位一体”的“五星级”全科医生。

2.授课形式及考核方法。在讲课方式方法上,第一临床学院被选中的授课教师坐在一起集体备课,共同探讨,针对基层医生的工作性质、职称、学历、接受能力及既往的培训情况,结合我们长期对本科生教育的实践经验,决定采用LBL教学法(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与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在传授内容过程中,结合基层工作的需求提出相应问题,将听课学员分为几个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将问题再集中上来进行统一讲解,不仅提高了基层医生主动动脑思考问题的能力,更是增加了基层医生积极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的兴趣。另外,目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医学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在“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中,对医学信息素养做出了具体要求,即“能够利用信息和通讯技术进行自学、获得信息、治疗管理病人及开展卫生保健工作[5]”。而全科医生的职业需求就是必须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由于全科医生每天工作中的服务对象是不分男女老少、不分科别,无论什么疾病均可能遇到并解决,所涉及的疾病谱相当广泛。因此,全科医生应该做到善于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地从各类医疗信息资源中准确、快速地查询,并获取解决各种问题的信息,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基于上述需要,我们在面授教学过程中,随时向学员传授如何学会掌握网络信息技术、如何主动自主学习,并征求学员的意见,什么样课程内容需求面授,什么样学习内容我们可以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网络教学模式,让学员自行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将问题提出,我们通过网络答疑,也可以在培训班上提出进行统一答疑。对于教学过程中学员的教材,我们选择印发讲义的形式发放给学员,效果较好。对于考核方法,我们采取现场考试、答疑形式,并按规定授予学分。

3.师资队伍建设。2009年初辽宁医学院全科医学教育刚刚起步时尚无一名经过全科医学教育师资培训的教师,本科生的《全科医学概论》课程是由公共卫生学院教师代授。半年后,学校选派了3名教师接受了卫生部全科医学教育师资的培训并获得证书。同年底又成立了全科医学教研室,通过了辽宁省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评审,在评审过程中,我们建立了多个社区教学基地。有了上述基础,我们与辽宁省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的老师联合,并邀请省各位老师帮助我们成功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全科医学教育师资培训班。培训班要求第一临床学院的各专科副高以上专家必须参加,包括辽宁医学院及社区基地在内,培训结束后通过考核共有100多人获得了证书。至此,我们的师资队伍加强了,不难胜任本地区的基层医生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但仍感师资严重不足,队伍急需建设。优质的全科医学师资是培养合格全科医生的关键因素之一[6],总结其原因,除社区教学基地外,辽宁医学院专职教师仅4人,其余获得证书的多为兼职教师。而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在全科医学发展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基层全科医生的培养水平及素质提高。所以,要想做好本地区的基层医生的继续教育工作,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提高专科师资对全科医学培训教育的重视程度,学校、医院和社会要加大宣传教育和推广全科医学及全科医生的力度,在政策上、经济上给予一定的支持。

4.完善继续教育的建议。一是政府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对基层医生及护士进行继续医学教育的培训,不能只开展一次经考试合格即完成任务,必须根据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持续不断地向基层全科医生及护士传播医学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但我们在培训过程中发现,由于时间、交通及费用等诸多问题,很多学员在4期培训中仅参加1期至2期,根本达不到提高自身水平、满足基层需求的目的。基层医生工作忙、没时间,单位和本人不够重视,培训机构没有相关政策,仅把培训当成完成本年度任务、用学分及晋升强迫学员学习、学员收入低、不能承受学习费用等等因素,使得继续医学教育不能取得最终的效果。建议当地政府按照国家要求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制度,使全科医生继续教育要制度化、规范化,从制度上保障全科医生继续教育的重要地位。同时地方财政部门应加大全科医生继续教育投资,提供更好的免费继续教育项目,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者也要合理安排好时间,在完成相关医疗工作前提下,重视员工的继续医学教育,提高员工主动自觉参加培训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完善课程设计和授课内容。二年的培训,在继续教育培训的方法上,我们做了调查,多数学员(83%)均支持教师面授,非常认可我们LBL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38%的学员认为采用远程教育的网络教学亦容易接受;而认可其他教学形式如讲座、座谈、演示、学术交流、继续教育刊物等方式进行继续医学教育的基层医生占有相当少的比例(仅8%)。因此,继续教育的形式毋庸置疑。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课程设计和授课内容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全科医生的工作与专科医生不同,服务的对象不分年龄、性别,提供持续性照顾,涉及的专业包括内、外、妇、儿等多个学科,提供综合性照顾,掌握的知识要求更深更广,服务的内容不仅有生理、心理,还有社会各层面的健康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合理安排培训内容,满足基层全科医生的不同需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从全科医生所从事的“防、治、保、康、教、计划生育”工作入手,循序渐进的逐一培训,并考虑职称和学历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按照需求办班,可分层次、有针对性的设定初、中、高级班的培养目标,真正起到对全科医生的指导作用。三是加强基地建设,健全培训体系。全科医生培训基地是全科医生培训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科医生继续教育培训的主要场所,对培养合格的全科医师至关重要[1]。通过近二年的本地区培训,我们认为辽宁医学院的基地建设必须加强,按照国家“全科医学临床和社区培训基地基本要求”,建立健全培训基地的组织考核管理办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加师资力量,提高师资水平;改善教学条件,完善教学设备;学校领导和政府要认识到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加大资金投入,制定相关的激励机制,同时给予全科医师一定的优惠政策,这样可以增强全科医学师资的岗位吸引力,留住现有师资并让更多的优秀人材加入全科医学教育的师资队伍中来;建立健全全科医生继续教育培训质量及监督体系,及时发现在培训中出现的各类缺陷并加以改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争取每年均能招收学员,使得基地建设在实践中得以逐渐加强,培训体系在实际操作中得以逐步完善。

三、基层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展望

继续阅读

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医学教育模式

摘要:图书馆是高校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其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目前国内各医学院校图书馆普遍重视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建设,尚缺乏对服务医学教育模式建设的探讨。文章着重对当前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建立服务医学教育的新模式。

关键词:医学教育;服务模式;医学院校;图书馆

医学院校图书馆是的医学文献信息收藏和医学文化传播的中心,是提升医学院校教育水平的重要保证。2016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提出,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图书馆建设,促进教育职能发挥。医学院校是培养医疗专业人才的基地,医学图书馆收藏医学书籍、专业文献等,是培养高医学临床人才的必要条件。目前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医学教育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其服务模式需要重新构建。

一、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医学教育存在问题

(一)基础条件尚需提升图书馆合格指标体系对馆舍面积、馆藏结构、馆藏数量、书籍质量等做了具体要求,目前国内部分医学院校图书馆比照指标体系或多或少存在差距,而经费投入不足是主要原因。经费投入少会造成部分医学院校图书馆馆舍面积不够,阅览场地狭小,设备安装局促、图书信息资源存放密集;经费投入少还会造成馆藏结构不合理,医学院校图书馆对医学书籍馆藏比例有要求,国内的医学专业书籍出版量较小,国外的医学专业书籍价格昂贵,医学类图书比例不达标;经费投入少更造成馆藏数量不够、质量不高,目前纸质图书期刊价格逐年上涨,国家本科教学评估指标要求生均图书3册,由于医学类图书出版较少,又要求满足生均3册指标,部分图书馆出现满足了医学类图书采购就满足不了数量,满足了数量就无法保障馆藏结构比例的矛盾,最终书籍数量、质量无法保证。而经费投入也决定了数字化资源建设的优劣,如今各高校虽然加大对图书馆的经费投入,却依然赶不上价格上涨的速度,从而无法采购更多的知识平台。

(二)服务医学继续教育缺失医学院校图书馆在医学教育中普遍承担图书馆利用入门和文献检索教学两门课的教学任务。主要介绍怎样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怎样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偏重于检索技能的培养,缺乏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各教学院系联系,医学继续教育是医务人员提升自我医疗水平的重要途径。附属医院是医学院校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院校的临床教育基地,是医学实践的重要场所。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医疗从业人员的医学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图书馆在保障基本医学教育(本科、研究生)外,还应承担服务毕业后的临床医师的医学继续教育职能。然而,当前各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医学继续教育水平并不高。由于图书馆与临床附属医院业务联系较少,一方面临床医师医疗任务繁重,工作时间长,很难抽出时间到图书馆学习,一方面图书馆没有深入临床医疗一线收集临床医疗工作者们的信息资源需求,造成图书馆在采购书籍时缺乏针对性,花大量资金所购书籍不能够发挥实际作用。其次国家对高校图书馆有社会化服务要求,高校图书馆应向全社会开放,中国图书馆学会倡导图书馆要以人为本、普惠均等,社会上个体医疗工作者、对医学知识有需求的大众以及疾病患者对医学院校图书馆知识资源渴求。然而,除了部分图书馆部分空间选择性向大众开放外,大对数图书馆对社会化服务持排斥态度,造成图书馆部分资源闲置和浪费。服务医学继续教育职能发挥不够。

(三)馆员素质参差不齐馆员素质是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医学院教育质量重要保证。目前,国内部分医学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结构复杂,部分学校将图书馆作为解决高端人次引进家属的安置地,实际工作水平与现实需要还有较大的差距,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第一、部分工作人员学历偏低,没有足够的学习能力,没有及时掌握新知识新技术,造成现代化信息资源设备的浪费;第二、各种专业人员偏少,缺少兼具图书情报、外语和计算机网络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造成各种外文资源记录错误、存储和提取缓慢,外文资源平台利用率偏低;第三、缺少有医学教育背景的工作人员,造成医学信息收集处理混乱、解答和服务无法满足师生的基本要求;第四、图书馆对医学教学内容的动态跟踪能力较差,导致师生无法在检索导航时获取相应的信息,学科服务和嵌入式教学无法开展。

二、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医学教育模式构建措施

继续阅读

乡镇卫生继续医学教育

一、讨论与建议

1.乡镇卫生院改革初见成效。河北省乡镇卫生院医生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30.1%,明显高于2009年卫生院统计的中国乡镇卫生院拥本科学历人员2.2%,博士、硕士学历的高级卫生技术人员为零的比例,同时也高于李延华等人2010年对承德市乡镇卫生院调查的8.96%本科学历的卫生技术人员的结果。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随着河北省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乡镇卫生院改革相当程度地解决了人才引进等改革前夕滞后的问题。其次,教育部于2011年《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提出以国家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的形式为基层培养医生的政策,使各高校为基层卫生部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毕业生。更为主要的是相关改革政策的出台解决了乡镇卫生院资金链的问题,一改经费不足导致的乡镇卫生院发展劲头不足的局面,使得培训费用不再是影响卫生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的首要问题。可以说,河北省乡镇卫生院改革初见成效,为乡镇卫生院增加了大批高学历的年轻骨干,使得乡镇卫生院能够稳步发展。

2.继续医学教育普及率低,政府拓宽培训模式迫在眉睫。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河北省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仍有40.4%未参加过继续医学教育的培训,虽然政府对乡镇卫生院医生继续医学教育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多,但派出学习的仍为少数医务人员,缺少机会成为阻碍乡镇卫生院医生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最大障碍。河北省乡镇卫生院继续医学教育培训过程中采用最多的教学方式为课堂教授,远程教学仅占第四位,而姚芳、赵翠芳等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村卫生室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研究”中指出开展乡村医生的远程培训是解决现有乡村医生人员专业素质偏低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政府应利用现代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进行远程继续医学教育,拓宽培训模式,为乡镇卫生院医生提供更多的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机会,提高继续医学教育普及率。

3.教师队伍缺乏规范性,教学质量差。参加过继续医学教育的人员中仅24.8%对继续医学教育状况非常满意,对于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表示不满的人员最多。张屹立、周增桓在《基层继续医学教育四个‘不能少’》中指出,当前我国继续医学教育的师资队伍以兼职为主,教学难以与基层医疗技术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的高期望值相匹配。导致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因此,应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医学相关专家积极申报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加入基层继续医学教育的师资队伍,使继续医学教育更符合基层需要。

4.培训后考核切实性不佳、激励方式欠合理。此次调查结果显示仅33.3%的人员在培训后进行了考核,各乡镇卫生院为推动培训采用最多的激励方式是让培训和福利待遇挂钩。圣人曰“温故而知新”,无论知识还是技能都需要不断温习才能得以巩固,在落实培训后考核的同时也要注重检验的实效性。由于培训主要与福利待遇和晋升挂钩,使未参加过继续医学教育的医生在这两方面的机会少于他人。因此,在继续医学教育普及率低、培训机会不足的情况下将培训和岗位聘任与年度考核、职称晋升挂钩可能会造成培训目的不纯、参培风气不正的局面。所以,各乡镇卫生院领导一方面应加大对临床实践的考核力度,加大其在考核体系中的比重,建立切实有效的考核体系,另一方面也要建立正确的激励机制,以完善培训的各个环节。

二、结语

乡镇卫生院改革虽初见成效,但仍有不足。因此,政府应利用现代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拓宽培训模式,一改普及率低、机会不足等问题;规范教师队伍,改善教学质量。各乡镇卫生院应切实实施培训后考核制度,保证培训质量,建立合适的激励机制,完善培训各个环节,最后达到改革与规范培训共同发展的目的。

作者:史晓妹 杨朝霞 焦虹斌 薄建柱 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继续阅读

成人教育办学模式的探讨

1中医药成人学历教育面临的困境

随着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快,中医药成人教育受到很大的冲击,中医药成人学历教育开始逐步萎缩,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

1.1主观方面

(1)教学形式过于传统。教学形式仍旧比较单一,基本沿用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方式,缺少与学生的互动,缺少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过于注重基础理论的记忆,缺少临床实践应用性课程。

(2)专业设置“同质化”。专业设置较窄,与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相差无几,长期以来只有中医学、中药学、药学、护理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几个专业,无法满足市场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更不能形成品牌立足社会。

(3)缺少良好的学风考风。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多数是来自医院的医护人员,他们工作任务繁重,工学矛盾突出,到课率低。加之期末考试沿用传统的考试方式,考试作弊现象严重,影响了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和办学声誉。

1.2客观方面

(1)扩招导致成教招生难。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即基本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直接导致人们对高等学历补偿需求不断萎缩,成人教育生源逐步减少。

继续阅读

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教育模式探析

摘要:图书馆是高校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其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目前国内各医学院校图书馆普遍重视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建设,尚缺乏对服务医学教育模式建设的探讨。文章着重对当前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建立服务医学教育的新模式。

关键词:医学教育;服务模式;医学院校;图书馆

医学院校图书馆是的医学文献信息收藏和医学文化传播的中心,是提升医学院校教育水平的重要保证。2016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提出,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图书馆建设,促进教育职能发挥。医学院校是培养医疗专业人才的基地,医学图书馆收藏医学书籍、专业文献等,是培养高医学临床人才的必要条件。目前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医学教育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其服务模式需要重新构建。

一、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医学教育存在问题

(一)基础条件尚需提升图书馆合格指标体系对馆舍面积、馆藏结构、馆藏数量、书籍质量等做了具体要求,目前国内部分医学院校图书馆比照指标体系或多或少存在差距,而经费投入不足是主要原因。经费投入少会造成部分医学院校图书馆馆舍面积不够,阅览场地狭小,设备安装局促、图书信息资源存放密集;经费投入少还会造成馆藏结构不合理,医学院校图书馆对医学书籍馆藏比例有要求,国内的医学专业书籍出版量较小,国外的医学专业书籍价格昂贵,医学类图书比例不达标;经费投入少更造成馆藏数量不够、质量不高,目前纸质图书期刊价格逐年上涨,国家本科教学评估指标要求生均图书3册,由于医学类图书出版较少,又要求满足生均3册指标,部分图书馆出现满足了医学类图书采购就满足不了数量,满足了数量就无法保障馆藏结构比例的矛盾,最终书籍数量、质量无法保证。而经费投入也决定了数字化资源建设的优劣,如今各高校虽然加大对图书馆的经费投入,却依然赶不上价格上涨的速度,从而无法采购更多的知识平台。

(二)服务医学继续教育缺失医学院校图书馆在医学教育中普遍承担图书馆利用入门和文献检索教学两门课的教学任务。主要介绍怎样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怎样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偏重于检索技能的培养,缺乏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各教学院系联系,医学继续教育是医务人员提升自我医疗水平的重要途径。附属医院是医学院校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院校的临床教育基地,是医学实践的重要场所。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医疗从业人员的医学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图书馆在保障基本医学教育(本科、研究生)外,还应承担服务毕业后的临床医师的医学继续教育职能。然而,当前各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医学继续教育水平并不高。由于图书馆与临床附属医院业务联系较少,一方面临床医师医疗任务繁重,工作时间长,很难抽出时间到图书馆学习,一方面图书馆没有深入临床医疗一线收集临床医疗工作者们的信息资源需求,造成图书馆在采购书籍时缺乏针对性,花大量资金所购书籍不能够发挥实际作用。其次国家对高校图书馆有社会化服务要求,高校图书馆应向全社会开放,中国图书馆学会倡导图书馆要以人为本、普惠均等,社会上个体医疗工作者、对医学知识有需求的大众以及疾病患者对医学院校图书馆知识资源渴求。然而,除了部分图书馆部分空间选择性向大众开放外,大对数图书馆对社会化服务持排斥态度,造成图书馆部分资源闲置和浪费。服务医学继续教育职能发挥不够。

(三)馆员素质参差不齐馆员素质是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医学院教育质量重要保证。目前,国内部分医学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结构复杂,部分学校将图书馆作为解决高端人次引进家属的安置地,实际工作水平与现实需要还有较大的差距,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第一、部分工作人员学历偏低,没有足够的学习能力,没有及时掌握新知识新技术,造成现代化信息资源设备的浪费;第二、各种专业人员偏少,缺少兼具图书情报、外语和计算机网络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造成各种外文资源记录错误、存储和提取缓慢,外文资源平台利用率偏低;第三、缺少有医学教育背景的工作人员,造成医学信息收集处理混乱、解答和服务无法满足师生的基本要求;第四、图书馆对医学教学内容的动态跟踪能力较差,导致师生无法在检索导航时获取相应的信息,学科服务和嵌入式教学无法开展。

二、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医学教育模式构建措施

继续阅读

移动无缝式继续教育管理方法

继续医学教育是毕业以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身教育。目的是使卫生技术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提高医疗水平,跟上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然而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继续医学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学习效果并不理想[3-4]。我中心于2014年采用移动无缝式继续教育管理方法,利用移动信息手段建立规范化、信息化、方便适用的管理体系,从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环节上进行实践,旨在为继续医学教育的优化提供一定的依据。

1当前社区继续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认识不足、缺乏主动当前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主要是为了执业注册或晋升职称。对已晋升或不再晋升职称的人员来说,参加意愿并不积极,继续医学教育的出勤率低,考核合格率也偏低。社区卫生技术人员整体上表现为意识淡薄、热情不高,处于被动、服从,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只是单纯为完成学分,学习效果不明显[5]。

1.2教学模式传统目前继续医学教育的教学模式基本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只是机械的记忆知识,不去考虑自己的想法。此方法是取得学分的常用途径,而对其效果则不应轻易下结论。

1.3教学内容单一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的继续医学教育仍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内容与工作联系不够紧密,缺乏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难以满足不同层次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需求。

1.4工学矛盾因工作和学习时间易发生冲突,工学矛盾已成为困扰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

2移动继续教育无缝式管理的定义

我中心根据《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科教兴医三年行动计划》的精神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开展了移动无缝式继续教育管理方法,从教育管理环节上进行实践。我中心于2014年建立院内移动OA信息平台,学员可通过手机在OA平台上学习,OA平台上培训通知、各学科继续教育内容、自学考核、培训后反馈、学分统计等。该方法利用院内移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一个与现实衔接的移动学习空间,为学员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建立移动数据管理中心,提高管理的主动性,采用科学、方便的监督方法,实现规范化管理。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