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金工实训总结范文

金工实训总结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金工实训总结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金工实训总结

机电一体化金工实训中项目教学法应用

摘要: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职业教育需要提高适应性,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中职教育和普通教育同等重要。金工实训是机电一体化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实操性较强,其实质就是通过实践巩固和内化课堂中所学的理论基础知识。传统的金工实训是在实训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应操作步骤得到相应的成品,本文由传统金工实训课程为基础思考和探讨中职机电一体化专应用项目教学法的可行性,提出项目教学法在中职《金工实训》课程中的应用步骤,简单阐述了应用项目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主体地位、问题解决的能力和优化教学手段等优点。

关键词:中职;金工实训;项目教学法

0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颁布,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中职教育和普通教育是同样重要的,在《中国制造2025》纲要和智能制造的背景下,中职加工制造类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掌握一技之能且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中职金工实训课程是一门以机电一体化理论为基础与实践操作结合密切的课程,随着科技和生产方式的改变和发展,金工实训应用传统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和课堂效果可能较差,学生掌握的技能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金工实训课程应用传统的讲授法、操作演示法和巡查指导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学生参与程度不足、欠缺问题解决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不足和学生主体性不强。为满足社会对中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和推进中职的改革创新,可以将项目教学法引入金工实训课堂中。随着中职教育得不断发展和深化改革,项目教学法已经广泛应用在不同的专业领域。目前,在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金工实训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实践研究还比较少,本文主要从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机电一体化金工实训中入手,应用项目教学法的可行性分析,具体探究项目教学法在金工实训中的具体应用步骤并分析其优点,以达到提高中职教育的适应性和课程改革。

1机电一体化专业金工实训具体内容

金工实训课程是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培养适合新时展的综合型技能人才。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金工实训主要由四个基本项目组成,分别是车床的基本操作、车削传动、摇摆万能铣床的基本操作、铣削十字槽,学生经过这四个基本项目的学习基本掌握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制造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车床的基本操作就是指学生能清楚的了解车床的基本构造、车床中相对应的各个手柄的功能与作用、掌握车床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能在安全文明生产的情况下操控车床进行相对应的生产。车削传动主要是指能够掌握车削台阶、锥度轴、车削螺纹的使用方法,并且能够精准的进行操作。摇摆万能铣床的基本操作指的是了解其结构、功能、安全生产知识并且能独立操作摇摆万能铣床。铣削十字槽指的是掌握铣削六面体、十字槽的操作使用方法。

2项目教学法的涵义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基于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具体是指以一个具体的“项目”形式进行教学,教师提前给学生进行分组并颁布一定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资料的收集、分析问题、小组讨论并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最后进行综合评价的一个教学过程。该教学法主要的是以项目为基础、以学生为主和教师为导向跨学科整合,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以适应如今瞬息万变的社会。项目教学法可以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更好的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2]。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形式,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的进行学习,能更好的体现新时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继续阅读

工程实训中职业素质的培育

1营造现代企业文化氛围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企业及员工在生产经营和变革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共同思想、作风、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总称,其核心是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我们以实践教学任务为载体,利用校内实训中心,实施生产型情境实践教学,按照企业文化的要求对实训基地进行设计。实训中心在岗位设置、生产方式、技术标准、管理规范等方面完全按照现代企业模式进行管理和运行,这样会增加企业生产一线的现场感,可以缩短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适应周期。2012年,实训中心引入了指纹考勤机来模拟企业对员工出勤的基本要求。每周的工程实训前,由参训班级的班长前来实训中心领取指纹考勤机,集中采集指纹,采集后,将指纹库下载到U盘上,再经U盘上传至考勤使用的考勤机。这样,每位参训的同学都经历一次采集过程,这不仅是企业文化的教育,同时也增加了模拟的真实感。经过几年的实践表明,其职业素质提升效果非常明显。

2优化实训项目

每周的职业素质训练由哪些实训项目构成?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实训项目?什么样的实训项目既能实现工程实训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又为参训学生喜闻乐见?在两次调研、学习淅江大学工程训练(金工)中心,同时借鉴其它高职实训中心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们从以“金工”为核心的实训项目设置上,逐步过渡到兼顾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提高的实训项目设置。“金工”为核心的实训项目,以机加工为核心,设置车工,钳工,刨工,铣工,焊工,铸造,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电脑组装与组网共8个实训项目,机加工单独或协同制作一件产品,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组装一台调频/调幅收音机,电脑组装与组网进行电脑常用故障排除、各类即插即用设备安装及网线制作。2012年,我们医学系护理专业为试点,尝试了兼顾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提高的实训项目:护理礼仪与形体训练。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必须具备与人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团队的协作意识;耐心、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等职业素质。为此,一周的职业素质训练由护理礼仪与形体训练,电子产品的组装与调试,电脑组装与组网三部分组成。其中,护理礼仪与形体训练实训项目重在培养提高参训学生与人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后两个实训项目培养耐心、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以电子产品的组装与调试为例,实训的内容是把调频/调幅收音机散件按图纸的要求组装成一个电子产品,并具有相应的功能。整个装配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需要安装的电子元件较多,不少同学缺乏耐心,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而这些职业素质是护理专业必须具备的。有的同学焊接出来的电路版非常美观漂亮,调试的过程也非常顺利。在后期调试的过程中,实训指导教师对比学生的产品,总结原因,一个电子元件的极性装反了都可能会影响最后的结果。训练总结中,不少同学都写到通过实训体会到了在将来的护理工作中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的重要性,职业素质得到了很好的培育。2014年,在总结医学系实训经验的基础上,我们针对建筑工程专业又开设了电渣压力焊及钢筋处理实项目,针对政文系,外语系非机电类学生又开设了速录实训。训后从参训学生及系部的反映来看,都较好地实现了职业素质的培育。

3充分利用实训前的动员教育

淮南联合大学实训中心自2007年就一直坚持在每周的职业素质训练开始前对参训学生进行动员教育。实训动员教育紧紧围绕着三个问题展开:为什么要开设职业素质训练?它主要由哪些实训项目组成?在实训过程中如何着力培育职业素质?我们首先强调,每位同学要完成在思想意识上的转变,即:从高职学生转变为现代企业的员工。每天“上、下”班应进行指纹考勤,应着工作服,女员工应扎头发戴帽子,注意每天“上、下”班的时间等等与职业相关的行为。参训学生进入现场后,要要有较强的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各实训项目涉及的各项操作的安全操作规程等。

4结语

实践证明,按照上述内容进行职业素质训练的动员教育,能快速提高学生对实训重要性的认识,明白为什么要进行职业素质训练,对培养学生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规范职业行为;提高职业素质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继续阅读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1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由于机械制造基础这门课信息量大、知识点多、涉及面广,同时内容很枯燥乏味,加上学生刚刚从高中上来,对于机床设备、夹具、量具和一些复杂的加工工艺路线连见都没有见过,更别提实践操作了,再加上抽象的概念,教师的教学难度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想而知,所以,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大胆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这门课。

2对机械制造基础这门课教学内容上的改革

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第一章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第五章钢的热处理、第六章合金钢、第七章铸铁、第八章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以及第九章非金属材料这几章的内容和先修的课程《汽车机械基础》有雷同的部分,在讲课的过程中应带有复习性的讲课,而第四章铁碳合金当中的Fe-Fe3C合金相图是技术专家的一个工具,同时又是学习后几章钢的热处理、合金钢以及铸铁的理论基础,是重点又是难点,所以必须重点讲解。而典型机床的简介和切削加工以及数控加工这几章应放在一起讲解,这样学生对机床的认知才会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理解。

3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上的改革

(1)由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现代的启发式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站在上面教,学生坐在下面听,老师不管下面的学生到底听没有听、能听懂多少,自顾自地在上面讲,结果,下面呼呼睡倒一片。所以,对传统的这种教学方法必须改变,应由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跟着你的思路一步一步地往前走,以帮助、引导学生对新知识的领悟,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比如在讲到第四章铁碳合金当中的Fe-Fe3C合金相图时,学生都觉得太难掌握了,根本就看不懂,这时,我们需要引导学生跟着我们的思路走,横坐标表示的是含碳量,纵坐标表示的是温度,横坐标有几个关键点:0.0218%、0.77%、2.11%、4.3%和6.69%,先引导学生,含碳量小于等于0.0218%的叫工业纯铁,那同学们想一想工业纯铁很软,有没有用处又在哪些地方用呢?根据生活实际,工业纯铁用得很少,几乎没有用处,只是在实验室里用。那么含碳量在0.0218%和2.11%之间的称为钢,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俗称“钢铁”,那么“钢”和“铁”到底有什么区别呢?让学生跟着我们的思路走,学生自然会回答是含碳量不一样。所以,通过运用引导、启发式的教学,不仅巩固了旧知识,而且教会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从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吸引了学生学习的动力。(2)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机械制造基础》这门课本身很单调乏味,如果课堂气氛再沉闷,老师讲课不生动,那么,学生的听课效果可想而知。所以,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课堂气氛,可以通过现场提问、课堂讨论等等方式拉近师生的距离,使学生能很快进入课堂的气氛当中。这样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同时,应根据课程的特点,把课堂教学与实验实训联系起来,或者是把课堂教学搬进车间和实验实训室,这样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所学知识,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到“钢的热处理”当中的普通热处理“四把火”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时,如果我们仅仅依靠课本给学生讲,学生听得一头雾水,我们可以在讲解的过程当中,利用多媒体播放车间里“四把火”的热处理工艺,讲完之后,我们在实地上车间参观一遍,感受一下“四把火”,再让学生找出“四把火”的工艺方法、特点和区别。在现场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让学生实际观察零件的加工过程,分析加工工艺,使一些难讲的、难懂的知识点变得很容易理解,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激发了学生参与和动手的欲望,提高了兴趣。(3)运用“案例分析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机械制造基础》这门课中抽象的概念较多,如果让学生靠死记硬背掌握知识,那不但没有理解反而很快会忘记。运用“案例分析法”可以使学生很快地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和老师的交流和沟通,也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到“焊接”时,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制造业是焊接应用最广的行业之一。汽车的车身大约有焊点4000-6000个,那么汽车车身有这么的焊点,首先采用的什么焊接方法呢?它是不是像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见到的一手拿焊条一手拿面罩的焊接方法呢?那是最原始的焊接方法焊条电弧焊。我们讲到这些内容的时候联系生活实际,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理论联系了实际,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掌握了所学的知识。(4)运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机械制造基础》这门课知识点多,但是内容很枯燥单调,所以讲授这门课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前,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提前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同时查找资料为本节课的讲课内容做好准备;课堂上,分组讨论,并由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最后,由老师总结,带着问题讲解之后,给出问题的最佳答案,让学生再次讨论答案与自己答案的不同点在什么地方,查漏补缺,找出差距,运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参与其中,也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为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基础。

4对机械制造基础教学手段上的改革

(1)多媒体课件的运用。随着科技的发达,教学设备也在逐步更新,现在我院每间教室都装有多媒体,原来教师上课都采用板书的形式,不但效率低而且费时又费力,表达方式不直观,有很多图形在黑板上是画不出来的,多媒体课件具有动画图形视频表达准确生动直观、文字表达清楚、信息量大、互动性效果好等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弥补了传统教学中教学不直观、很多抽象问题不理解等问题,所以,科技的发达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好充分准备,把信息和知识都融入到课件当中,同时也要求课件制作的美观。比如在讲到铸造和锻压时,不管老师讲的如何生动学生没有见过就是很难理解,有了多媒体之后,放一段铸造和锻压的车间视频,学生能直观地感觉到生产车间的环境和流程,即使没有去过车间,看了视频和讲解之后,也仿佛身临其境,所以,利用多媒体仿真教学,学生对知识能很容易去理解,同时学生获得的知识也增多了,眼界也开阔了。(2)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机械制造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里面所涉及到的很多内容都需要学生实验实训,学生从高中刚刚过来,原来在高中学到的都是文化课,没有接触到专业课,也没有上工厂实训过,所以一接触到专业课很难接受,学生学到的都是理论知识,况且课本上讲到的概念很专业很抽象,学生没有实践的话就不认识,更不可能去理解,所以每学期安排的有金工实习,金工实习就是对铸造、锻压、焊接及热处理还有车削、钻削、镗削、刨削、插削、拉削和铣削以及磨削加工的认识实训,是直接完成机械制造的实践过程,实践需要有理论做基础,而该课程必须依赖于有效的机械制造实践过程,所以,金工实习和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相互补充,密切配合,两个教学环节同时开展,避免以往的教学过程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继续阅读

冶金专业实习工作汇报

一、目的与任务本次实习是在学生即将进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之前,第一次到生产现场进行的认识性实践教学。

1、实习目的通过对冶金企业各主要分厂生产过程的参观,专业技术人员的现场讲课等方式,使学生对冶金(包括黑色冶金和有色冶金)生产的主要设备,生产工艺流程,安全技术等方面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实践基础。并且通过本次实习,使学生树立起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逐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习任务(1)初步了解钢铁联合企业中与本专业相关部分的生产工艺流程,重点了解炼铁生产和炼钢生产的主要设备和工艺流程。概括了解炼焦生产过程,耐火材料生产过程及钢材轧制过程的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一般了解铸造工艺设备;(2)使学生对有色冶金行业有一个感性认识,了解铅冶炼、锌冶炼、铜冶炼、铝冶炼的工艺流程及主体设备的结构,了解火法及湿法冶炼的基本原理。

二、基本要求1、实训前应认真学纲要求的内容,借阅必要的参考资料,安排自己的实训计划;2、进入实习岗位后必须穿戴好劳保服,严格遵守工厂的安全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从带队老师和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杜绝任何事故的发生;3、严格考勤和请假制度,实训期间原则上不允许请假,如遇特殊情况必须请假者,需按学校规定手续审批;4、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学习工人师傅的劳动态度与操作技术,增强劳动观念。

三、内容与进度安排(一)实习内容1、炼铁厂(1)高炉原料的组成,特点及冶炼前的准备、处理;(2)高炉供料系统的主要设备(贮矿槽、称量车、料车、斜桥、卷杨机等);(3)高炉使用热风炉的意义及热风炉操作;(4)热风炉的结构;(5)炉前主要设备与工具;(6)出渣、出铁操作;(7)高炉煤气净化处理流程;(8)高炉值班室记录日报的填报内容;(9)高炉值班室计器仪表及微机的概括了解;(10)高炉生产安全技术。

2、炼钢厂(1)炼钢所用的铁水(来源、成份、要求);(2)炼钢所用废钢(来源、块度、要求、配比);(3)炼钢用合金材料(成份、要求、加入方法);(4)造渣材料的种类、成份、作用(石灰、萤石、白云石、铁矿石等);(5)炼钢用氧气(来源、压力、要求);(6)出钢以后炉衬的损坏情况,炼钢补炉材料及补炉方法;(7)氧气顶吹转炉的炉型与构造;(8)氧枪的构造与升降装置;(9)转炉炼一炉钢的吹炼过程与火焰变化;(10)转炉供氧量与氧压以及吹炼过程枪位的变化;(11)电弧炉的炉型与构造;(12)电弧炉的供电系统、电极、电极把持器、电极升降装置;(13)电弧炉炉体倾动与开出装置;(14)电弧炉一炉钢的冶炼及各期操作要点;(15)炼钢造渣方法及炉渣好坏的判断;(16)炼钢温度的测定及高速测碳的方法;(17)合金材料的种类、加入顺序和方法;(18)出钢具备的条件及出钢操作。

3、烧结厂(1)烧结生产的原料种类、来源、组成及储运情况;(2)烧结配料的目的要求及配料设备;(3)烧结生产的工艺流程;(4)混料的目的要求及混料设备;(5)烧结机的结构概况;(6)烧结机工艺操作(布料、点火、抽风等);(7)烧结矿破碎,筛分的目的和设备概况;(8)烧结矿的冷却及设备概况;(9)烧结除尘系统的设备概况。

4、焦化厂(1)炼焦生产的一般工艺流程(洗煤、配煤、炼焦、产品处理);(2)焦炉煤气的冷凝回收;(3)推焦及熄焦操作;(4)焦炉的构造概况;(5)炼焦炉的附属设备(装煤车、推焦机、熄焦车、熄焦塔等);(6)焦炭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继续阅读

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实践

1我校实习质量监控体系介绍

1.1实习和实训体系科学合理

我校实习由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构成。实训由工程训练、工程测量、计算机技能等构成。实践教学环节学分约占培养方案总学分的25%,实习和实训约占实践教学总学时的一半以上,满足了实践教学和基本技能培训的需求,保障了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

1.2实习规章制度健全,教学文件规范

我校一贯重视实习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制定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生实习工作管理办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关于本科教学实习基地管理的若干意见(修订)》等规章制度,为实习的各项工作确立了一个指导原则和规范,保证了实习工作的有序开展。针对我校部分专业实习教学需求,学校在以集中实习为主体的情况下,允许部分专业根据情况采用分散实习方式。为了保证分散实习的教学效果,学校制定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关于学生分散实习的管理规定,对分散实习申请、指导、信息反馈以及考核等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要求。

依照培养方案的要求,各专业针对不同性质的实习均制定了实纲和实习任务书,明确了实习目的与任务、内容与要求、方式与考核办法等,并且经过多次专家审核,保证了各专业实习具体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每年的实习计划都在前一年度的十月份由院(系)进行初步申报,经过学校的全面协调和沟通,及时确立年度实习计划,确保了实习工作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

1.3实习基地建设保障实习工作顺利开展

实习基地的建设是实习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也是我校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依托与土建类研究院(所)、施工单位等的“产一学一研”合作关系,在全国各地建立了数十个稳定的实习基地,满足了我校土建类相关专业的实习教学需求。1998年以前,我校隶属于原冶金工业部,依托该行业资源优势和中国钢铁协会的支持,我校与国内各大钢铁企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每年都有一定量的学生在宝钢、武钢等企业参加实习。同时我校还与陕西省消费者协会、北京市中凯律师事务所、陕西富平陶艺村、陕西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等积极建立了实习基地共建合作关系,为文、法、经、艺术等专业的实习提供了保障。

继续阅读

论机械工程专业顶岗实习的重要性

一、顶岗实习的模式

“顶岗实习指的是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学校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在校学生到对口合作企业中进行的实岗操作带薪实习形式。”目前,各高职院校所采取的顶岗实习模式不一,根据本院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的是“多学期、分阶段”的顶岗实习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分散时间模块,分不同阶段循序渐进地向学生输送相关信息。根据笔者近几年带毕业生顶岗实习的体验,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到,有一部分学生自我感觉学习能力还算比较强,虽然也接收了许多关于就业服务指导的信息内容,但到了毕业季节,还是有点迷茫,不知何去何从;也有些学生走上了就业岗位后反馈他们的“发现”:在学校所学的某一门课程让他在自己工作中得心应手,然而也有些学生抱怨说,自己在校所学知识用不上,要干好现在的工作还得被“继续教育”,其实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一个学生电话向我反映:“在实际工作中,觉得《电工电子技术》很受用,自己的工作离不开电工电子知识,只可惜当时没有好好把这门课程学精通。”很显然,这位学生找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是对口的,但他们在读书时,也许不知道所学的课程与以后的工作的关系,或者他们早就说过“不知道这门课能在哪些企业什么性质的工作上应用。”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向学生传输实际就业中的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学期、分阶段”顶岗实习模式。具体的“多学期、分阶段”顶岗实习模式分为:第一学期的专业岗位认知实习;第三到第五学期的专业岗位技术性实习;第六学期的就业前的顶岗实习。

(一)专业岗位认知实习

大学第一学期,刚刚踏入学校大门的新生,对自己的专业充满了好奇与疑惑。大家都想了解一下自己的专业到底是学习什么的,毕业以后自己都可以干些什么。针对这些疑问,需要我们的专业老师给予解答和指导。由专业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专业的相关知识。毕业以后该专业都可以从事哪些岗位,相应的岗位又需要哪几门相应的专业课程。指导老师安排时间和同学们座谈,专门解决同学对本专业的疑惑。另外,大一初期安排学生到工厂或是实习车间进行一次见习,让同学们对本专业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二)专业岗位技术性实习

第三到第五学期,学生已经了解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这一阶段要进行相应的实训,我们称之为“专业岗位技术性实习”,机械工程类专业要开设相应的实训项目,如金工实训,钳工实训,电工实训,数控车床实训,数控铣床实训,普通车实训,PLC技能实训等,根据具体专业开设相应的实训内容。通过实训,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各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具备足够的技术理论基础、较全面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必需的多种技能。反之亦巩固了相关的理论知识。

(三)就业前的顶岗实习

第六学期,学生基本掌握了必要的专业知识,略有一种“学有所成、想小试牛刀”的感觉。在就业前安排一次顶岗实习,对学校、学生的检验和企业的需求来说,意义显而易见。在顶岗实习阶段,学生作为主体在校内指导教师、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的联合指导下,主动融入企业的生产氛围,以实际操作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根据企业所需,返补专业知识所缺;学校总结企业的前沿生产力和学生的反馈信息,修正学校的课程安排和教学计划,做到教研与社会生产相适应。

继续阅读

多媒体技术对机械制造教学的影响

一、探索过程

(一)鼓励学生将所画平面零件图绘制成三维立体图形鼓励一些应用软件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将所画的平面图形转换为三维立体图形。图1、图2是学生的一些作品。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融会贯通的机会,计算机辅助绘图的技能得到熟练应用。

(二)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通过教学过程中播放的影像和图片资料,学生们得到了更多的机械方面的感性认识,为同步进行的课程设计,特别是方案设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参与本次课程设计的学生均被要求采用AutoCAD绘制零件图,并用Word编写设计说明书,完成若干张工序图。答辩时看到打印出来的图纸后,学生们都感到“很有成就感”。这种更接近于现实要求的课程设计,对他们将来迅速适应社会的需求是大有裨益的。课程设计实践环节,给每组同学发一二张零件图纸,要求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读懂图样,逐步完成材料的选择和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通过这样一个综合性的作业,使他们在实习过程中更加自觉认真,同时训练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让他们真正感觉到学有所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理论课的自觉性,同时又使学生了解了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日常应做的一些工作。最后阶段,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逐步掌握材料选择、加工技术要求、工艺规程制定、机加工精度要求等内容,同时对零件检测标准、工时定额、废品率、工具消耗、经济效益等都作出对比介绍,使学生们获得一个完整的机械加工过程概念,不仅巩固了已学的知识,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思想,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活动首先来自于强烈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破除迷信,放开思想,相信“人人都有创造力”。敢于综合应用各方面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走创新之路。(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人才综合素质体现的一个方面,学生自由组合成设计小组,较易形成多向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同一小组内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共享资源。零件图独立绘制,工序安排分工来做。以此来体会团队协同作业的工作方式。

二、教改应用效果评价

从2008年开始对三届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中应用本成果。课程设计改革前后情况对比见表1。这种新的方式使学生们得到了更多的机械方面的感性认识,为同步进行的课程设计,特别是工艺方案设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参与课程设计的学生均被要求采用AutoCAD绘制零件图,并用Word编写设计说明书,完成若干张工序图。答辩时看到打印出来的图纸后,学生们都感到“很有成就感”。课程设计的创造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提高。学生在设计总结中说:“利用典型零件机械加工流程的三维动画教学方式,难以理解的加工过程变得容易了”;“老师给了充分的自由度,有了充分的发挥余地和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没有照抄书本,照搬公式,而是应用原理自己设计,感到很有成就感。”“在复杂的思考过程中,不断改进,不断否定自己的设计,再不断完善。在终于完成设计后,心中有一种轻松的感觉和说不出的高兴”;“通过课程设计,首先让我认识到什么是设计,能够将所学课本知识、实习经验结合起来;第二,教会我如何去思考和创新。第三,在思考中查询资料、更丰富的知识来支持自己的设计”;“课件直接展示出学生的实习成果,使自己有一种成就感”。通过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这一教学环节进行改革,学生潜在的工程能力得到了挖掘、培养和提高;为如何解决好工程能力培养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相脱节的问题以及如何准确、全面地评判学生的工程能力做了有益的探索。

三、教改的创新点

加强创造实践,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的课程设计是进行验证性设计,呈现“复述型”教学的特征。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发展,创造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得不到培养和锻炼,乃至于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课堂教学、金工实训以及课程设计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图片、文字、视频、动画资料齐全,基本概括了课程设计中所需要的知识。课程设计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通过课程设计使他们的创造力得以挖掘和发挥。学生容易接受。课件中大部分图片是学生金工实习中见到和用到的设备,有一定的印象,很容易接受。视频和动画是要求学生设计工艺规程零件的加工过程,吸引了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使学生成为实践者、探索者、创造者、合作者、快乐者。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课件以静动结合的多媒体技术,特别是用三维动画生动、准确地展示完整的机械加工过程,使学生学习难度降低,真正处于学习的主导地位。通过教学过程中播放的影像和图片资料,学生们得到了更多的机械方面的感性认识,为同步进行的课程设计,特别是方案设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继续阅读

高职课程综合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是在对专业的任职岗位群作职业能力分析并进而确定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宜将传统三段式课程体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改为两段(公共课、专门课)三块(公共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式。

对于专门课中的主干课程适当综合化就是把原来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课程重新调整内容与框架,构成一门新的课程。如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原大专的《晶闸管交流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系统》三门课程进行一定的调整、删节、补充后,综合为一门课程,即《直流调速技术》。

一、为什么要实行课程综合化

高等职业教育是针对职业岗位群,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实用型人才。毕业生要具有一定的岗位针对性和适应性,“主要从事成熟技术的应用和运作”,也就是说能将常规的成熟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具有一定的运用高新技术的能力和一定的横向扩展能力,为此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专业实践课和专业理论课的比例达1:1左右。实践课的加强,会使专门课的课堂教学时数相应减少。将相关的两门或两课程综合为《轧钢工艺及设备》后,在不降低原有理论深度且引进了部分新内容的前提下,对课程结构进行了调整,节约了48课时;钢铁冶金专业将《钢铁冶金原理》和《物理化学》综合为《钢铁冶炼技术》,节约了62课时;有色金属冶炼专业将《重金属冶炼》、《轻金属冶炼》、《稀有金属冶炼》、《有色冶金原理》四门课程内容按工艺流程进行重组,综合为《火法冶金》、《湿法冶金》、《电冶金》三门课程,使之更利于专业实践能力的

培养。

二、课程综合化应遵循的原则

课程综合化不是学科型教材简单地加加减减,通过课程综合化,将相关知识材料有机地重新组合,并引进一定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新知识。课程综合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以教学计划为依据,以培养目标为主线,按职业能力结构调整课程内容,突出重点适度地多设接口。

三、如何实施综合课的教学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