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经济学导论范文

经济学导论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经济学导论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经济学导论

《国际服务贸易》教材建设与改革

伴随产业结构调整及对外投资规模的扩大,服务贸易已经成为中国对外贸易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2005—2012年期间中国服务出口年增长率达15%,远高于同期全球服务出口8%的年增长率,服务贸易快速发展推动了对服务贸易人才的需求增长,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将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纳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或相关涉外专业的教学计划。但是,作为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国际服务贸易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相关教材在内容、体系及编写风格上存在较大差异,对这些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与研究,对于教材建设与改革很有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近年来,已有一些学者针对其他课程教材做过比较研究:全守杰[1]对国内三套《教育管理学》教材进行了比较研究;侯佳儒和张玉凯[2]对国内8本国际环境法教材做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安锦[3]对国内外10本《财政学》教材差异进行分析。本文在借鉴上述相关课程教材比较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选取市面上发行的9本影响力较大、使用范围较广的《国际服务贸易》教材进行系统比较研究,以期为《国际服务贸易》教材编写、选用及开发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样本选择

(一)教材选择原则相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教材而言,《国际服务贸易》教材的种类与数量要少得多,英文原版教材很少见。因此,本文选取近年来出版的《国际服务贸易》中文版教材。教材选取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则:1.系统性原则。所选教材对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与实践的论述有相对完整的体系,不包含以下两类教材:一是内容补充式教材,在传统《国际贸易》教材中增补国际服务贸易内容;二是专门业务型教材,仅针对教育、旅游、金融、运输等特定行业服务贸易发展与业务操作进行论述。2.新近性原则。国际服务贸易是一门新兴学科,其内容、体系尚处在不断更新与完善中,着重选取最近几年出版或再版的教材,以反映服务贸易发展动态及教材改革的最新成果。3.权威性原则。本文所选教材在国际贸易领域内有一定影响,在高等院校有较为广泛的使用,优先选取国家级和省部级规划教材。

(二)样本教材基本信息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检索系统中,以“服务贸易”为题名进行图书检索,按出版日期进行降序排列,依据上述筛选原则,从检索结果中选取9本代表性教材,所选教材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教材作者主要来自财贸类院校和设有经济学院的综合性院校,多是国际贸易领域内的资深教师,国际服务贸易教学及教材编写经验丰富,所撰写教材能较好地反映国际服务贸易理论及实践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所选样本教材多为近三年出版或再版的能反映《国际服务贸易》教材与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其中,陈宪主编的教材和程大中编著的教材出版时间稍微早些,编著体例及体系对后续教材影响较大。

二、差异比较分析

(一)教材内容依据上述9本样本教材的章节内容分布,可以将现行《国际服务贸易》教材内容归纳为以下13个模块,分别就各教材对每个模块内容的涉及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通过上述比较,可以看出样本教材对内容的选择有以下几个较为明显的差异与特点,1.除了刘东升和李小牧编著的两本教材对国际服务贸易理论做了简化处理外,其他教材对国际服务贸易概述、国际服务贸易理论、国际服务贸易政策、多边服务贸易体制等模块内容均有详细的论述。这些模块内容在《国际服务贸易》教材中具有相对稳定性,构成现有《国际服务贸易》教材的核心内容。2.服务业与服务经济原理在教材中主要起着背景铺垫与主题导入作用,相关教材对这一内容的处理有所不同。程大中、陈宪、李慧中、刘东升等编著的教材对此论述均比较系统而详细,占据了2至3章的篇幅;冯宗宪和郭根龙、汪素芹等编著的教材则是直接入题,开门见山地介绍国际服务贸易概念、分类及特征等内容,没有涉及服务贸易的产业基础及服务经济原理;李小牧和王海文、陈宪和殷凤等编著的教材将服务经济内容融入到国际服务贸易概述中,没有单独立为一章,逻辑上显得更为紧凑。3.新近出版的教材大多对国际服务外包、服务业FDI与跨国公司、国际服务贸易总协定等内容做了详细论述,但对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服务贸易、细分行业或部门服务贸易、服务贸易竞争力等内容的处理则走向了两极分化,有些教材根本没有涉及,有些教材则论述得相当详细。新近出版的教材对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趋势都做了详细分析,有些教材甚至将其独立作为一章内容。4.有些教材在内容安排上体现了创新和特色,比如陈宪编著的教材对服务贸易与人力资本的关系安排专门章节进行论述,从人力资本角度解释了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来源[4];冯宗宪和郭根龙编著的教材提供了服务贸易自由化现象的政治经济学解释[5],这些内容在其他教材中很少涉及。

(二)教材内容组织教材的内容组织需要服务于学生有效学习与课堂教学要求,一般应在适当的位置安排章节提要、图表、专栏、案例分析、阅读材料、复习思考题等内容,便于启发学生思考和自主学习。现行教材内容组织比较如表3所示。通过对教材内容组织的比较,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1.教材每章结束后均安排有复习思考题,但大多是知识记忆性或内容复述性的,同当代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启发学生思考的深度不够。2.大多样本教材没有使用引导案例和阅读推荐。引导案例和阅读推荐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索能力,尤其是阅读推荐,有利于帮助学生开拓阅读视野,为学生深度阅读提供素材线索。3.专题阅读材料少、形式单一、多以单一案例形式为主,专题阅读材料是嵌入教材内容中的多种素材,如各种专栏、背景资料、经济学家小传、案例分析、重大经济历史事件、重要文献述评等,这些内容嵌入教材的位置灵活多变,可以丰富教材的表现形式,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整体而言,现行《国际服务贸易》教材对章节组成要素的组织设计不够灵活,版面设计比较呆板、单一,要素组织创新不足,对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自主学习需求缺乏充分的关注,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指引和素材线索不够丰富,不便于开展启发式课堂教学和探究式自主学习,不利于有效提高国际服务贸易理论、政策与实践的传播效果,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方面有待改进。

(三)教材逻辑体系现行《国际服务贸易》教材大多遵循“导论―理论―政策―实践”的逻辑体系架构,只有李小牧和王海文编著的教材采取了“导论―实践―理论―政策”的逻辑体系架构。前一种逻辑体系体现了演绎式逻辑思维,即运用已学的国际服务贸易理论分析相关服务贸易政策与实践,可以起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用;后一种逻辑体系体现了归纳式逻辑思维,试图从各种服务贸易实践问题中归纳其理论,一般而言,这种逻辑体系更适合于理论性偏弱的课程教材。从所考察的九本《国际服务贸易》教材来看,大多数教材的作者偏向于演绎思维式逻辑,但在导论的入题方式、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的阐述视角、国际服务贸易政策与实践涵盖的范围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相关教材逻辑体系比较如表4所示。《国际服务贸易》教材导论的入题方式大体上有间接导入和直接入题两种,间接导入是先阐释产业服务化和服务经济原理及规律,再引入国际服务贸易概念、分类与特征,而直接入题则不涉及服务贸易的产业基础,开门见山地直接介绍国际服务贸易概念、特征、统计及其发展现状等内容。多数教材采取的是间接导入方式,冯宗宪和郭根龙编著及汪素芹编写的教材采取了直接入题的导入方式。相对于间接导入而言,直接导入有入题快、节约篇幅的优势,但缺少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国际背景及产业基础的相关分析,不便于读者深入理解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演化的特点与趋势。在现行《国际服务贸易》教材中,国际服务贸易理论包括劳动价值论、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三块内容,也有教材将劳动价值论放在导论的内容中,主要分析服务的效用与价值特性。蔡宏波、汪素芹编著的教材中运用劳动价值论解释国际服务贸易原理,冯宗宪和郭根龙编著的教材将国际服务外包和服务业FDI也纳入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体系。刘东升编写的教材及李小牧和王海文编著的教材均没有国际服务贸易理论论述,这可能与两本教材的适用对象有关,前者适用于职业技术教育,后者适用于非财经类院校涉外专业,因而,这两本教材更偏重于国际服务贸易领域的现实问题与热点问题。国际服务贸易政策包括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和多边服务贸易等内容,有些教材偏重于服务贸易政策工具的介绍,但对服务贸易政策工具的经济效应分析较弱。国际服务贸易实践包括服务外包、服务业FDI、国别服务贸易实践和部门服务贸易实践,也有教材将服务业FDI作为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之一,用来解释国际服务贸易的动因,比如李慧中、冯宗宪和郭根龙等编著的教材都具有这个特点,对国际服务贸易实践的教学内容是否涉及与涉及的深度,不同教材表现出了显著差异。

继续阅读

探讨经管类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改善发展

内容提要:

本文介绍了近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统计学教学成果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制定新的教学规范、界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编写系列教材、推动教学改革、构建新交流平台等。

关键词:经济;统计学;教学体系;改革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每4年评选一次,它是根据国务院有关条例设立的我国教育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奖励,评选工作十分严格和规范,其奖励级别等同于国家科技三大奖。第六届国家教学成果奖评审Et前揭晓,《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被教育部评定为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这是迄今为止,我国统计学界获得的最高级别的教学成果奖。该项成果对于提高我国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统计学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科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统计已经成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1998年教育部制定的本科生专业目录将原来分属在数学下的数理统计专业和经济学下的统计学专业合并为一个专业放在理学门类下,同时又规定该专业可授理学学位也可以授经济学学位。在新的形势下,原来设在财经院校的授经济学学位的统计学专业还要不要办?应该如何办?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如何界定?其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应如何设计?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1998年以来,全国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的同行先后在厦门、成都和天津等地召开了多次研讨会,就上述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和细致的讨论。

我们认为:历经300多年的发展,统计学目前已经成为应用十分广泛的多科性的科学。统计学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抽象的随机变量为研究对象,研究一般的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方法的理论统计学;另一类是以各个不同领域的具体数量为研究对象,为各不同领域提供定量分析的应用统计学。前者具有通用方法论的性质;后者则与各领域的实质性学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是有具体对象的方法论,因而具有复合性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性质。所谓应用既包括一般统计方法的应用,也包括各自领域实质性科学理论的应用。而经济统计学则是应用统计学中最重要的一个领域。由于社会经济现象所具有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经济统计学不仅要应用数理统计方法,而且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如核算的方法、指数的方法、经济计量方法等等。从历史和现状看,统计学的教育模式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强调各类统计学所具有的共性。它肯定统计学的“理学性质”,按照理学类学科的特点设置课程。二是强调各类统计学的个性,对于经济统计学来说,就是强调其与经济学学科的密切联系,按照经济类学科的特点设置课程体系。对于上述两种模式培养的人才,社会都有需求。应该根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允许多种办学模式的并存,由各院校根据自己的特色和市场对有关人才的需求,自主选择合适的办学模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既具有坚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又懂统计方法,并能熟练掌握现代计算手段的经济管理类统计人才。我们判断,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对经济管理类统计人才的需求,仍将是本科层次统计人才市场需求的主体。因此,经济管理类统计专业不能取消,也不能照搬理学类统计学专业的模式,而应当进一步加强与完善?。

继续阅读

思政经济学课材建构途径思索

作者:卢军单位: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改革、在政法学院内部也进行过政法大类培养的尝试,为此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课时也不断有所调整,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要学习两个学期、一个学年的做法从来没有改变,其总课时一直保持在102-119课时之间,总学分也一直稳定在6-7个学分之间,使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一道属于政治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时最多,学分最大的两门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教学内容上———体系完整系统,观点开放多元

马克思主义是由其立场、方法和观点共同构成的。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体系也必须完整的统筹这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致力于最大多数人的自由与解放的基本立场表现在政治经济学上,就是他比别的经济学派别都要更加关注人———尤其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无产阶级的命运,关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在教学中强调这一立场就能够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很好的区别开来,在贫富悬殊较为严重的当下也更能凸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更容易引起同学们的共鸣与学习思考的兴趣。

在方法方面就是要强调它的唯物、辩证的方法,在教学计划中我们有意识的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安排在同一学年学习,这样就能使同学们用学到的哲学方法去分析经济现象,反过来又用经济学的理论和事实具体化哲学命题的内涵。例如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这一经济学判断离开了哲学中联系、发展的辩证法观点是无法深刻理解的,反过来货币产生的四个阶段的知识内容又会极大地充实与具体化同学们对“发展”这一抽象范畴的认识。

在教学内容体系方面,现有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普遍比较繁琐,一般的教材都多达十数章,甚至二十多章,这样就会使教学内容过于庞杂,模糊了学生学习的焦点。为此,我们在总结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把实际教学内容简化为一个导论外加八章,即:导论政治经济学概述;第一章商品经济;第二章资本主义经济;第三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演化;第四章社会主义经济;第五章市场经济体制;第六章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第七章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和第八章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经济的科学发展。这样的安排既坚持了马克思《资本论》的经典体系,也遵循了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打破了把政治经济学区分为看似黑白分明的资本主义部分与社会主义部分的传统二分法,把这两种经济制度看成是人类为了谋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总体努力的一种整体进程,同理市场与计划的优势与失灵在整个教学体系中也得到了均衡的表述。

在精简优化教学体系的同时,我们还注重不断扩展实际的教学内容。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立场与核心观点的同时,也注意吸取一切有益的国内外新理论、新观点,使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有更大的包容性。例如,在资本问题上,我们一方面坚持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规律,另一方面也介绍科技进步、新教伦理、甚至个人的理财与生活方式对资本积累可能产生影响等开放多元的观点。其他例如在经济周期、全球化等内容上我们也尽量介绍各个学派的不同观点,拓宽了同学们的经济学视野。

教学方法上———教师真情投入,学生学讲并进

继续阅读

产业组织理论

[摘要]归纳梳理了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我国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起步、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了简要述评。本文认为,我国产业组织研究的一个显著趋势在于逐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积极转换,未来我国产业组织研究将进入一个基于自身实际情况的、独具特色的研究阶段,尤其是侧重于实证性案例分析的应用时期。

[关键词]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发展趋势

一、当代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产业组织研究的最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理论基础上广泛吸取现代微观经济学的新思想,修正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基于新古典主义的理论假设。产业组织理论把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理论等纳入对企业行为的研究,如运用交易费用理论说明组织的效用来自交易费用的节约,运用产权理论说明市场资源配置的失误在于产权配置的失误,运用理论分析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对企业成长动力结构的影响以及建立相应约束机制的途径。

(二)在研究重点上转移到对企业行为的研究,认为企业行为是企业决策者基于自己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目标而作出决策和实施决策的结果,与企业所处的市场关系不大。与以往的产业组织理论侧重于分析市场份额、集中程度和进入壁垒对企业行为的影响不同,新的理论侧重于分析企业内部的产权结构、组织形式、经营目标和合理预期对企业行为的影响,从而蕴涵了一些企业内部的组织和管理理论。

(三)在研究方法上,广泛引入了博弈论方法和正规微观经济学模型。博弈思想有助于说明企业行为是怎样取决于企业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致其他企业反应行为的预期,亦即企业行为的决定不再只是一种客观的经济决定,而是与当事人的心理预期紧紧联系在一起。与此同时,随着产业组织研究的深入,建立了越来越多的正规微观经济学模型,出现了用正规数学模型分析取代结构——行为——绩效(SCP)框架的趋势。

(四)行为不确定性和不完全信息问题成为当今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重点。首先,信息不完全和诚信缺失导致企业管理系统紊乱,业内操作者联合商业欺诈行为层出不穷,特别是金融诈骗和财务混乱,其主要原因是社会监督机制作用持续降低和诚信的严重缩水,而这一切又都与个人行为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完全紧密相关。其次,信息不完全和诚信缺失使社会中介环节的社会监督机制失效,特别是在企业信息暗箱操作化背景下,公众性舆论监督由于对企业运作系统的了解不可能彻底,也就无法有效揭露企业的违规行为。与此相适应,有关企业财务公开制度、公司股权问题和金融组织诚信问题成为当代的热门话题,当今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重点明显偏向于对企业行为不确定性和不完全信息问题方面。

继续阅读

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影响因素探析

摘要:文章在对浙江6所大学的6个经济管理类专业微观经济学教学情况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二值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学生自身的数学基础、听课的认真程度、课外学习时间、参与研讨的主动性是影响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学校的学科优势,教师的授课方式与态度、作业布置、课堂管理等授课质量的优劣也对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Logistic回归;因素分析

微观经济学是经管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对学生经济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微观经济理论所具有的抽象性、思辨性、逻辑性特征,以及作为学生在大一时最早接触的专业基础课,使得微观经济学的教学颇具难度,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影响因素复杂多样。为此,厘清影响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因素,不仅可以指导教师扬长避短、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也可以为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提供参考。就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而言,具有代表性的文献有:嵇正龙(2014)[1]的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问卷调查的Probit模型实证,倪超军(2017)[2]的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效果调查分析,以及针对特定的教学模式所作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比如,顾莉丽等(2015)[3]、符晓燕(2016)[4]和刘清娟(2017)[5]对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刘建华等(2018)[6]基于马尔科夫链的微观经济学研究型教学模式应用效果评价。纵观现有关于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研究,大多采用定性研究,所得结论具有主观性。而部分采用问卷调查,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也只是进行比例结构计算,因素间的交互分析较少,经验检验不够充分。另外,调查范围狭窄,大多数问卷调查对象只是一个学校或者一个系,有些只涉及自己任课的教学班。本文在对浙江6所大学的6个经济管理类专业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情况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二值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提升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提供实证依据。

一、变量选择

本文把微观经济学的总评成绩作为该课程教学效果的代表性变量,为剔除学生所在学校成绩评定标准等因素的影响,用学生的原始成绩除以所在学校该门课程的平均成绩,然后再将其分为中下(小于75分,代表教学效果较差)和中上(大于等于75分,代表教学效果较好)两类。同时,将影响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因素划分为四大类,12个解释变量。第一,学生个体特征:性别、专业、学校、高数成绩;第二,对课程本身的认知:兴趣、学习目的性;第三,学习情况:出勤率、听课认真程度、课外学习时间等;第四,课程设置与授课质量:包括前置课程、授课方式与态度、作业布置、课堂管理等。变量的定义及其赋值如表1和表2所示。

二、数据来源与模型设定

(一)数据来源以浙江省6所高校(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温州大学、浙江财经大学)2017级经济与管理类6个专业(经济学、经济统计学、金融学(含金融工程、保险学、投资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含贸易经济)、工商管理(含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含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首先,根据6所学校2017年经济与管理类各专业招收的学生数量,按1%的比例分配各学校各专业的样本人数,然后,采取两阶段分层抽样方式进行随机抽样。第一阶段随机抽取各专业的一个班级,第二阶段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在抽中的班级中随机抽取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33份,收回问卷213份,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205份,问卷有效率约为96.24%。

(二)模型设定本文选用二值Logistic模型对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基本形式为:其中,P代表教学效果较好,即学生成绩达到中上水平(75分及以上)的概率,1-P代表教学效果较差,学生成绩中下(小于75分)的概率,其中β0为常数项,Xi代表解释变量(详见表1),βi代表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μ为随机误差项。

继续阅读

医校公共事业管理课程设置探微

一、毕业生的实践能力需求调查分析

公共事业管理在校学习包括理论教学、见习、实习,对三者之间的学时分配调查中,有94.11%的学生认为实习可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理解;对于专业实习和临床见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有88.24%的学生认为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增加社会调查、卫生法律宣传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对实习评价的量化考评调查中,82.35%的学生认为应制定符合专业需求的量化标准,包括学生出勤和纪律,论文写作的条理性、逻辑性、严谨性和科学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7.22%的毕业生认为,在实习、见习期间自己的整体水平可以得到很大的锻炼与提高,对其将来从事的工作有实际性的帮助。

(一)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

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校的办学条件,校园文化及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学校管理等。70.58%的毕业生对办学条件比较满意,17.65%的学生基本满意,还有11.77%的学生不满意,由此可见,学校对于公共事业管理的办学投入还有待加强。对于校园文化评价,94.11%的毕业生认为学校人文教育“较好”,88.24%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医德医风教育和学风“好”或“较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达到94.12%,说明学校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优良的学风。对于学校的管理,94.12%的毕业生认为教学管理工作较好,91.18%的毕业生认为学生管理工作较好。

(二)专业课程设置对就业需求的影响

通过对首届毕业生的“您对目前的专业课程体系满意情况评价”的问卷调查显示,满意度仅为24.3%,不满意的达到44.2%,这一调查结论在其他同行学者的研究中也被证实[3],这说明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不满意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海南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三段式培养,即“公共素质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等几大模块。公共素质课主要包括德育类课程和计算机、外语、数学等工具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医学类基础课和经济管理专业基础课,如基础医学综合、临床医学概论、卫生统计学、卫生学、流行病学、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主干课主要就是反映该专业培养特色和目标的课程,如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医院管理学、社会医学、医疗保险、卫生服务和社区医疗等。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对公共素质课和专业基础课中哪些课程认可度不高,对其进行了深度访谈。调查显示,学生对政治素质类课程认可度不高,76.48%的毕业生表示在校期间曾逃过政治素质类课程,有35.29%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手机上网、打瞌睡、聊天等。英语类、计算机类的技能课程认可度达到70%以上,91.18%的毕业生认为大学英语很重要,这一结果在“您通常选择哪类课程上看英语材料”的统计结果能进一步反馈:73.53%的学生选择政治素质课程,23.52%的学生选择专业基础课,不到10%的学生选择专业主干课程。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因迫于大学英语四六级的压力,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还是较高的,故有的学生不惜在其他课堂看英语材料,同时也看出了部分学生急功近利的思想。学生选择专业基础课学习也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课程认可度较高的集中在考证、考级、考研课程。调查显示,毕业生中参加过除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之外的考证或其他培训(如会计证、教师资格证、口译培训等)的高达94.12%。调查发现,大一、大二的学生可能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考英语四六级证书上,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考公务员或考研上,在2012届毕业生中,选择考研的占35.29%,而选择考公务员的达到29.41%。

最后,对专业主干课程群的调查发现,只有17.64%左右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感兴趣,并愿意花较多时间在专业课上。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第一志愿录取的比例相当低,大部分学生是从其他专业调剂过来,专业思想不稳定,尽管经过四年的学习,但专业认可度仍不高。64.71%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联,而剩下的学生大多对所学专业课程不感兴趣。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统计,只有23.52%的学生会花时间阅读专业相关书籍,64.71%的学生选择阅读更为实用的操作类课程书籍。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继续阅读

马克思经济哲学论文

一、“物质利益”难题对马克思经济哲学形成的影响

通过对习惯和特权的历史发展的分析,马克思开始对利益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有所察觉。他意识到,正是利益支配的不同才使社会出现了贫富对立,进而把社会划分成为不同的等级。马克思还意识到人们都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思考、行动,甚至国家官员和立法机关的决策行为也受利益支配。第三次是在《摩泽尔记者的辩护》一文中,马克思的认识又有了新的进展。马克思在大量收集材料、阅读文件后,对摩泽尔地区农民贫困的原因作了考察,立足客观事实对政府进行了谴责。在这里,通过对现实利益问题的考察,马克思触摸到了围绕着社会利益所形成的客观社会关系对国家和法的活动所起的制约作用。正是《莱茵报》时期的现实斗争,推动马克思开始摆脱传统思辨哲学。虽然,此时的马克思在最初摆脱思辨哲学时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但马克思己经明确地看到了对利益的不同占有、支配和实现使社会分裂为相互对立的等级,并且,等级之间存在着不平等和残酷的剥削现象。因此,马克思认识到利益原则才是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的真正核心原则,是支配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根本原因。

二、恩格斯对马克思经济哲学形成的影响

在马克思形成唯物史观的每个阶段上,恩格斯都使马克思的观点更加完备,恩格斯通过历史的分析为马克思不成熟的观点,甚至是抽象的、设想的观点,更好地、重新地奠定了基础,并使之具体化了。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的忠实合作者,而且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并具体地指出:关于国度和社会历史阶段的变化、由思辨哲学像唯物主义哲学的转变、价值立场的改变等这些观点直接影响着马克思的思想。正当马克思的思想处于困惑、苦恼因而求知若渴的状态时,一个年仅二十三岁的天才出现在马克思面前,这就是青年恩格斯。此时的恩格斯在思想性上比马克思早熟很多,他的三篇著作对于马克思及时摆脱思想困境并找到努力方向,发挥了远远大于和重要于所谓“三个理论来源”的作用。第一篇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写于1843年9月底或10月初至1844年1月中旬,发表于《德法年鉴》。该文对马克思产生了巨大冲击,呈现在马克思面前的是,对当时最精确的社会理论即政治经济学的入门导论。相形于当时的政治经济学,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对经济生活所作的考察就显得跟不上时代,因为这种考察已经落伍了很长时间。

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把经济联系溶化在人的关系的发展中而马克思恰恰是吸取了恩格斯的这一结论,并把它向前发展了。因此,马克思的人本学才具有了完整性和连贯性,得到了完成。梅林在《马克思传》中谈到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时认为,就思想性而言,恩格斯是给予者,马克思是承受者。恩格斯帮助马克思克服了对资产阶级社会、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的还有些抽象的理解,使他认识到必须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矛盾性来批判这一制度。它的探究远远的高于青年黑格尔派的研究传统,青年黑格尔派对英国和法国主导的这一研究领域研究是十分薄弱,但恩格斯对政治经济学文献的分析专长远远超出了当时马克思所达到的程度。第二篇是《十八世纪》,该论文是《英国状况》系列论文中的一篇,写于1844年1月初至2月初,发表于1844年8-9月份的《前进报》。

第三篇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写于1844年9月至1845年3月,以德文出版于1845年5月。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言中说,关于唯物主义历史观恩格斯“从另一条道路得出同我一样的结果”。恩格斯是“根据亲身观察和可靠材料”来考察当时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对马克思来说,这部著作向他呈现了另外一个世界:议会对济贫、工厂状况以及童工问题的调查,还有深入的对无产阶级生活的进行各种考察。《莱茵报》时期使马克思苦恼的“难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是一个非常值得弄清的问题,因它直接关系到我们对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进程的认识。由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发端于对经济问题的研究,历史唯物主义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物质生活关系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在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完成的,因此,研究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进程不能只限于哲学领域。

作者:张硕单位:河北大学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2013级研究生

继续阅读

政治经济学教学的思考

一、关于改进教学内容的思考

(一)对教材内容编排模式的思考。近年来,国内高校对《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的改进做了很多的尝试。从教材内容体系的编排看,目前主要有两种教学内容体系的编排模式:一是以张维达、逄锦聚等为代表的,突破了过去传统的“一导两块”式体系,即导论加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两大块,把马列主义基本理论与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些理论糅合到一起。例如,张维达教授主编的《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其教材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导论;第一篇商品经济;第二篇经济制度;第三篇经济运行;第四篇经济发展。我校过去一直使用的逄锦聚等主编的《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四版),也基本属于这种模式,这种教材内容编排有新意,在传统理论中加入了一些现代经济理论的内容,比较切合现实。但是,笔者认为也存在问题: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搞不清哪些是马克思列宁的分析和基本原理,哪些是新加进去的有关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些理论,不利于学生了解掌握真正“原版”的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在内容上也显得庞杂无序。二是仍采取过去“一导两块”式体系,基本沿用了过去传统的内容编排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比较完整地表述马克思列宁的基本理论,如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生产和分配理论、资本再生产理论、资本积累理论以及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

我校针对2012级新生采用了由程恩富、徐惠平主编的国家精品课程教材《政治经济学》(2007年第三版),就是采取了这种内容编排模式。但是,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缺乏运用基本原理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分析,尤其是对当代西方社会经济关系的新变化分析得比较少,缺乏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范畴对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分析和运用。例如,在今天新形势下如何看待劳动价值论,人们争议的焦点是什么;如何看待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资本和剩余价值问题,如何看待剥削问题;对无产阶级贫困化的问题怎样看待,垄断形成后引起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什么样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当今金融危机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既切合时代,学生也有兴趣,但是在教材中很少涉及,使得教材内容缺乏时代感,给人以“老一套”的印象,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认为,教材体系的编排模式各有优缺点,具体采用哪种模式的教材并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关键是要服务和服从于我们的教学目的。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情况与新问题,为以后各门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我校不能自编教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无论采用哪种模式的教材,都应该从教学的根本目的出发,既要保持教材的基本体系,这样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同时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也不要拘泥于教材的框框,在首先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应该尽可能多地运用于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分析上,增强课程和教学的时代感。

(二)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思考。从近些年来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实践来看,要高质量地开好这门课,笔者认为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第一,在商品和货币理论中加强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探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理论的基础,深入探讨劳动价值论在新形势下的表现和发展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现在人们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存在着很多错误的认识。例如,一说到劳动价值论马上就具体到每一件商品上,把价值和价格完全等同;把价值增值理解为价值形成;把劳动价值论作为按劳分配的依据,等等。

因此,明确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内容和意义就非常必要。但是在现有的教材中这一块内容都较少说明,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陷。同时,从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此也是有兴趣的,也有很多问题想搞清楚。第二,在资本和剩余价值理论中增加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关“剩余价值”、“剥削”问题的探讨。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石。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公有制经济中,存不存在剩余价值这个范畴?劳动力是不是商品?是否存在剥削现象?如果存在的话,如何看待?还存不存在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快速发展的动力,那么如何在今天建立一个合理的资本积累机制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第三,在垄断资本主义部分应加强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以及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分析。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距今已有一百多年了。这期间资本主义社会有了很大的变化,主导社会的资本形态从过去的产业资本转变为金融资本,自由竞争已经让位于垄断乃至国家垄断,这个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了很大的变化,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也使得劳资关系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整个社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现有的教材中,反映和总结这种变化的内容不多,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变化篇幅也比较少,多是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解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的原因。例如,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在这个时期出现了“扒粪运动”?笔者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是有其内在逻辑的,从原始积累时期的剥夺小生产者,资本主义私有制取代小私有制,再到大资本私有制取代小资本私有制,进而垄断资本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随着生产社会化的不断提高,资本本身的存在形式也日益社会化,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也相应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四,在社会主义部分中,应加强对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及其绩效的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因此,在社会主义部分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体现研究对象的特征。除了安排所有制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之外,也应进行各种所有制在经济建设中的绩效分析。除此之外,既然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那么社会经济中各所有制之间的关系,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和市场、政府和企业、企业与居民、农村与城市的关系等等的变化都应该成为政治经济学涉及的内容。现有的教材在这发面的研究很少,多是对政策的解读,教条化的描述,体现不出政治经济学本身的特色。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