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基础医学课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一、基础医学课双语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双语教师首先传递的是学科知识,其次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用外语进行专业思维和研究的能力,将双语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双语教师应具备特殊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
1、精深系统的医学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医学教育是培养未来对生命负责的人,双语教学是针对专业的教学,因此必须以掌握专业知识为重。教师应系统地掌握基础医学课程的专业知识,对所教学科的体系和课程的体系有明晰的思路,能充分把握国内外本专业领域理论与实践前沿知识,具有较好的科研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熟练地、深入浅出地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
2、熟练的语言运用能力双语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这就要求实施双语教学的教师应熟练掌握英语,具备全面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熟悉医学基础课的独特语言结构和表达法,熟练地运用两种语言进行思维、才能自如地使用英文教材和课程资源,制作教案和课件,组织课堂教学、课内外辅导学生及进行考试。
3、较高的双语文化驾驭能力双语涉及两种不同的文化、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东西方教育理念及文化的碰撞不可避免,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文化冲突。这就要求双语教师应拥有丰富而宽厚的双语文化知识,加深和拓宽自身的文化理解力,从不同的文化视角深入了解医学专业,融合东西方医学文化的精华,努力成为双语教学中文化冲突的平衡者。
4、先进的双语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和课程论等条件性知识。医学专业的双语教师,还应拥有先进的双语教学理念和双语授课技巧,逐步培养和发展双语教学设计能力、实施能力和评价能力。此外,还能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
二、基础医学课双语教师培养途径
双语教师是专家型的教师,其专业化过程需要教师自身主动学习和学校提供的外在培训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础医学课双语教师专业化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构建,全面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层次及提升教师的素养。
基础医学课是每一个医学生在入大学校门后,首先要学习的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这些课程是基础中的基础,是学习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作为高职护理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都从事临床工作,与病人打交道,起到救死扶伤的作用。要治病救人,既要善于勤于读书,又要有临床实践经验,将临床实践与与医学理论知识结合是非常重要的。而理论知识的学习又以基础医学为铺垫的,笔者就基础医学对高职护生专业课学习的影响作以分析:
一、基础医学的重要性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学习了基本概念、理论和知识,才能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和思维开发,才能对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下面就对基础课进行分析:
(一)人体解剖学该学科研究的是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其任务在于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和毗邻关系,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奠定基础。“医者不知脏腑,无异于盲者夜行”就形象的比喻了人体解剖学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了。例如护士在做肌肉注射时,就需要解剖学的知识了,只有找到准确的位置,才能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二)组织胚胎学该学科主要研究人体微细结构及相关功能关系,是病理学的基础,不了解正常形态,便无法辨别异常。
(三)生理学该学科研究生物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主要任务是研究正常人体及各组成部分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生命现象、发生过程、产生条件、基本活动规律、形成机制,以及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其功能性活动的影响和机体所进行的适应性调节。例如护士在护理哮喘病人时,观察病人是什么样的呼吸异常,为何哮喘病人呼气比吸气困难呢?这就用到生理学里面的知识了:在吸气时,呼吸道口径是扩张的,在呼气时呼吸道口径是收缩的,所以哮喘病人会出现呼气比吸气困难这样的情况。
(四)生物化学该学科是研究生命的化学组成及其在生命活动中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生物体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及其调节,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基础与调控规律。它不仅为护理学生以后的临床课程打好基础,而且也与临床工作息息相关,比如血液生化、肝胆生化、维生素等的正常代谢是生命所必需的,如果代谢异常,就会直接造成临床多种疾病。
(五)药理学该学科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机制的一门学科,包括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和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作为护理人员,既是各种药物治疗的执行者,也是给药护理的实施者,所以必须熟悉临床各类用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与医药人员一道,共同承担起合理用药指导、健康咨询、卫生保健等职责。比如在用药过程中,病人服用了利福平,那他的分泌物、尿液会出现橘红色的现象,所以作为护理人员来说,就应该非常清楚,事先告诉患者。
摘要:
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考核评价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总结以往实验课考核方法的经验,结合基础医学实验课程自身特点,将考核成绩化整为零,以每一实验项目为一个模块,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细化操作和理论知识给分点,从而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实验教学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性的重要手段[1]。医学是一门重视实践性的科学,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重创新、突出中医药特色”的指导思想,我校中医学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建立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实验教学体系,开设了针对临床中医学专业一年级新生的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课程,将基础实验技术作为专门的实验内容独立设课[2]。该课程以医学实验中涉及的基础技能和常用仪器为主要教学内容,着重于对学生医学基础实验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正确的科研态度,为今后临床或科研工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课程中建立有效的学习评价体系,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医学实验技术,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3]。然而,在高等教育的评价研究中,对实验课学习效果评价的研究较少[4]。传统实验教学评价考核方式大多参考理论课程考核方法,以笔试考核为主,不符合实验课程自身特点。因此,我们以高等教育改革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多元学习评价理论为指导,以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课程为平台,尝试构建多元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实验课学习评价考核体系。
1评估实验课程考核模式现状
1.1实验课考核模式现状及分析
目前,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课程共40课时,全部为实验课,主要讲授机能、形态、生化三个方面的医学基础实验仪器使用方法和操作技能。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课程与各学科实验课程联系十分紧密,包括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中药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等专业基础实验课通用的实验技术。考核方法主要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分别占总成绩的40%和6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和实验报告,期末考核为理论考试。在考核过程中,发现现存考核方法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平时成绩中课堂表现和实验报告这种考核形式存在诸多弊端,如有的学生相互抄袭实验报告,改写实验结果,从而不能从实验报告中反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也无法对学生的实验能力作出相对真实的评价。有些学生在上课时敷衍了事,对动手实验缺乏积极性,不重视对实验结果特别是失败结果的分析,难以激发学生在平时实验学习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从操作考核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出发,拓宽考核内容,对考核指标作量化处理,有利于全面和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其次,笔试考核时间不统一,影响考试的公平性。目前,笔试考核在课程结束前最后一节课进行,采取闭卷方式,时间为30min,卷面成绩为40分,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然而,各个班级考试时间无法统一,容易出现试题泄露等问题,影响考试公平。最后,实验课程不同于理论课,不能完全依靠笔试理论知识评价教学效果。实验课程的特点是对实践能力要求高,而理论内容相对较少,教学重点多是掌握某些实验技能而非理论概念。有些学生理论知识扎实,然而不能联系实际,动手能力不足,依然无法达到实验课程的教学要求。因此,实验课程应该根据实验课自身特点进行量化考核,强化实际操作考核,适当增加操作考核所占比重,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动手练习。
1基础医学课与课程标准体系的关系
本校临床医学专业开设的基础医学课为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病理与病理生理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医学基础实验技术等。其中新增的医学基础实验技术课为一门综合性实验课,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为构建合理的基础医学课课程标准体系,作者对周边32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工作,通过与基层医生、临床医学专业一线教师、基础医学教师共同研究探讨后以“必需”、“够用”为原则,选取各课程贴近岗位需求内容,分别制定课程标准,并构成新的课程标准体系。
2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推进基础医学课课程标准体系建设
2.1构建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标准体系的目的和意义新的课程标准体系构建后形成了立体网络,互通有无,从整体上对临床医学专业的知识要点进行了统一规划和要求。从教师的角度来讲,使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对重点、难点的把握会更加清晰及明朗。从学生的角度来讲,使学生更能形成整体思维,为基层医生岗位打下基础。新的课程标准引入了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的理念,详细列出了学生需要达到的学业要求,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2.2课程标准体系的特点
2.2.1完整性与规律性符合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习基础医学知识的规律,基础医学课课程体系构架完整。课程安排在第一学年全部学完,第一学期为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第二学期为病理与病理生理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药理学和医学基础实验技术。
2.2.2整体性与个体性课程标准体系以整体观的思维进行构建,各门课程融合在一起,依次递进,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门课程标准均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进行构建,以岗位需求为导向进行设置。个体性反应在每门课程均各有特点,各有侧重。以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为例,由于学时受限,只选取了几种常见的寄生虫作为教学点,课程标准重点内容在于细菌总论和免疫学部分。
2.2.3交互性与渗透性制定时体现了交互性与渗透性的原则,使各门课程学习起来能互相联想、启发。以药理学和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为例,其中抗生素的内容在2门课程标准中均有体现,而这2门课程均排在第二学期,时间上同步,内容上有衔接,因此,学生在学习时能融会贯通,增强对基础医学知识的理解。
1我院基础医学概论1课程教学现状
多年来,医学检验的基础医学概论1的教学模式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课程内容未能体现医学检验的专业特点;课程体系过分强调各学科的系统性,忽视了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课程内容与医学检验专业的相关性和适用性;各课程之间重复的内容较多,交叉内容教师互相推诿或争着授课,其结果是学时、内容偏多,越讲越深,很多内容已超出医学检验工作的实际需要。基础医学概论1虽有专门教材,但基本是各课程的简单拼凑和压缩,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分学科、分系统,按教材编写顺序由学科相关教师轮流讲授,学科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各课程教师的授课方式、方法以及授课内容的侧重点不能很好地协调统一,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不同程度的脱节,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虽然近几年对基础医学概论1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结合课程内容,辅以多媒体课件,采用理论实验一体化、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但收效不大,不能脱胎换骨,仍以教师讲授为主,过度地强调了教师如何“教”,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容易遗忘,达不到基础与临床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忽略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忽略了学生如何“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忽略了如何实现合作式、研究性学习和拓展性学习。教学评价形式单一,比较注重期末的终结性评价,造成部分同学不在意学习过程,缺乏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有效反馈机制。
2基础医学概论1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
2.1实施对象医学检验专业121班30名学生。
2.2优化教学内容构建知识体系以学校2010应用型人才医学检验专业培养方案和基础医学概论1教学大纲为依据,对基础医学概论1教学内容全盘把握,对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做到恰当地联系和衔接,对各章节知识点进行梳理,找准教学内容改革的突破口,把握与临床常见化验指标密切结合的知识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打破传统的教学思路,淡化学科界限,强调人体整体意识的原则,大胆调整,科学整合,形成一组织(基本组织)、三系统(运动系统、脉管系统、神经系统)、四模块(血常规、尿常规、精液常规、肝功能检测)的知识体系。
2.3组建学习团队培育团队合作精神遵循团队成员知识技能互补,担任不同角色,承担共同目标,保持负责的相互工作关系的原则,最大效度地发挥成员的交互作用和群体效应。以学习团队为形式,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为目标,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3.1“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原则根据学生各自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团队,5-6人一组。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各组间的竞争。
2.3.2“指定组长,双向选择”原则教师指定好各组组长,让组长和组员之间进行双向选择,便于小组管理,增强合作学习的效能,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
作者:丁艳霞李怀斌赵健单位:皖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皖南医学院教务处
为临床医生和实习生提供基础医学理论支持某一科室的临床医师可能熟知与本专业相关的医学知识,而对基础学科系统理论知识的掌握有所淡忘或相对生疏。让基础医学教师走向临床,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从整体上给予解释,让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另外,临床上有正在实习的学生,基础课教师可以与临床医生联合指导他们对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学习,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
促进基础课教师和临床医生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基础医学教师不接触临床,无法从临床实践中获得思路,提出问题。所做的课题研究虽有很多与临床相结合,但这些研究大多在动物模型上进行,所获成果离临床实际应用一般都很遥远。让基础医学教师走向临床,可以促进基础医学教师与临床医生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转化医学的发展。
基础医学教师走向临床的可行性
1制度保证医学院校的任教老师每年都有接受继续再教育的任务。以我院为例,每年需完成72学时的继续再教育学习。为了完成任务,许多教师包括本人在内,参加一些与医学关系甚远的公共课程如知识产权公共教程等的培训。因此,可以将基础医学教师的临床见习纳入继续再教育学习范畴,规定一定的学时量。这样一来,既提高教师临床见习的积极性,又增加其继续再教育的实效性。
2时间允许基础医学教师有寒暑假和节假日等课余时间,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统一的部署。就本教研室教师而言,因人体解剖学是医学其他各门基础课和临床学科的基础,承担的教学任务相对较多,每人年均工作量约两百至五百多课时不等,大概折合为50-100天的上课时间,应该能够腾出去临床见习的时间。
3场所具备各医学院校均有数家附属医院,有充分的临床资源加以利用。以我院为例,院直属附院弋矶山医院迄今已有120多年历史,现为卫生部首批三级甲等医院,是安徽省皖南及皖江地区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急救为一体的省级医学中心和医学技术指导中心。另外,还有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宣城地区人民医院等数家三甲和三乙的附属医院。
基础医学教师走向临床的注意点
摘要: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使得我们的生活、工作更加便利,微课也成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出现在我们面前,并得到广泛关注。它区别于传统教学,是数字化环境下的创新性教学方式,由视频、课件、测试内容组成,将微课引进基础医学教学中,新颖、易懂的特点能吸引学生更快地进入教学中,不过怎样引进并很好地运用是我们所要特别关注的,不要盲目开展微课教学。
关键词:
微课;基础医学;实验教学
1前言
时代在进步,教育在改革,网络时代的覆盖,为了跟上时代的变迁,培养创新性人才,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改变。微课的出现就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它是将学习内容引进视频,通过视频的方式完成教与学的过程,可谓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不过其中也包括了重难点的解析及课后反思等。
2微课的概念及特点
微课是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中围绕重要知识点,视频教学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与传统教学的视频资料不同,微课还包涵与教学主题有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反思、测试、评价等辅助性教学资源。所以微课既是区别于传统教学资源的教学模式,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发展起的新型教学模式。微课所具有的特点是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提高学习效率。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来说,微课采用的视频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再只担任讲授的角色,更多转变为引导角色;学生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微课的主体突出、内容具体,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具体问题,每堂课都会根据其知识点和核心内容教学,主题明确,教学目标单一,内容精简,知识点针对性强,研究内容易表达,也易理解。
摘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基础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是顺应新时代医学教育发展趋势的需要,本质在于提高基础医学教育质量。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基础医学育人能够力,培养“基础厚、能力强、具创新精神”高级医学人才。
关键词:能力;基础医学;人才培养
基础医学是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等医学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是医学相关专业学生步入专业学习的桥梁。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着重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理论、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临床思维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基础医学的教学质量决定了医学的教学质量。对于医学相关专业学生而言,基础医学学习阶段至关重要。基础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素养、终身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学过程的重点在于“授之以渔”,能力培养要求贯穿于整个基础医学教学过程始终。
1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基础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必要
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基础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应对医学教育发展机遇与挑战的必然要求。根据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4号)精神,医学教育要紧紧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关注人民健康,树立“大健康”理念,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要以胜任力为导向,在教育技术方面要促进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深度融合,培养一流医学人才。教育部等六部门的《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8号)将实施范围拓展到基础医学,并指出基础医学教育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激励学生把自身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健康等人类未来重大挑战,树立破解人类发展难题的远大志向,孕育产生新思想、新理论,鼓励学生在基础科学领域深入探索、坚定志趣。新时代的医学教育要求关注人民健康,树立“大健康”理念、“大卫生”理念,由以疾病治疗为中心转变为以促进健康为中心,注重学生创新素养、终身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医科与工科、理科等多学科交叉融通更需要基础医学教育这个桥梁和纽带。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基础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基础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大学教育的首要追求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就要求基础医学教育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顺应医学教育规律为个体差异化的学生提供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丰富的学业选择资源和机会。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基础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基础医学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基础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是基础医学教育发展的不懈追求。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归根结底在于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的适应度即学生的“胜任力”,基础医学教育阶段“胜任力”考量的核心便是学生面对新时代医学发展的创新素养、终身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基础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促进基础医学教育水平的持续提高,符合基础医学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
2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基础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策略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基础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整合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拓展课程内涵,利用好“互联网+”课程资源,如慕课、微课、师生互动平台、虚拟仿真实验等,从封闭化课程走向开放化课程;创新课程形式,从体系化课程走向模块化课程,通过模块化课程间合理的搭配,衔接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精化课程体系,从学科课程走向综合课程,开展PBL教学,提升学生对医学世界的认知水平,既关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关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规范教学大纲编制,依据基础医学学科特点,建立科学、严谨的教学体系。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时,解析好单个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以及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联系优化,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问题,实现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做到编制的科学性。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中,遵循基础医学教学规律,创新教学方法与方式,加强教学组织的灵活性,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投入,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终身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基础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在实施学分制的基础上,为不同专业学生乃至同一专业学生的差异化发展需求提供更多的选择资源和机会。落实以学生为中心,建设丰富的教学资源,开设必选课和任选课,开设新生研讨课,开设专家讲座,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开放创新实验项目、基础科研训练项目、社会实践项目等,依托国家级学科竞赛完善学科竞赛体系,打造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的多层次、立体化教学体系。开展探究式、研讨式、项目式学习,加强师生互动,提升学生参与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的积极性和挑战性,引导学生树立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的研究型学习理念,培养学生具有医学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基础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推进教学与科研的融合,注重探索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积极以科研成果充实教学内容,建设开放式的实践教学平台,打造融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各类型“金课”。依托教师科研项目,引导学生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加入开放创新实验项目,进行基础科研训练项目,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挖掘学生科研潜力,培育优质学生科研项目。依托国家级学科竞赛,完善自身学科竞赛体系。以学分制为基础,提高学科竞赛的学生覆盖率。设置创新类学科竞赛的选拔条件,激发学生参加各类项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早期接触科研实践,实现学生百分之百参与项目教学。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基础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考核评价一直是高等教育改革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设计考核评价的内容和方式,增强学生考核评价的信度和效度,也是基础医学教育阶段不可回避的问题。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基础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偏重知识考核转变为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从偏重结果考核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注重过程考核,通过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发展性评价。在实践教学以及课外实践教学环节,形成性评价的比重不断加大。
3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基础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