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家庭常规教育范文

家庭常规教育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家庭常规教育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家庭常规教育

年中校长述职汇报

尊敬的各位代表。

大家上午好!

政教处根据学期形象进度,一学期以来。围绕“有效德育”构建,各处室的通力配合下,带领班主任抓好班级常规管理、家庭教育指导、德育课题实施等工作,顺利完成本学期任务,现就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代表汇报如下:

一、加强学习。

先后参加了区公务员培训班、市教育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档案整理工作和市新道德教育现场会的学习,本学期受学校安排。前后共计一个月的时间。与此同时,一学期以来,认真阅读了着名教育家李希贵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学生第二》人民教育》112期和《班主任》等教育书籍杂志。多种形式的学习中,拓宽了教育管理的视野,学会了理性的思维,对于本学期的工作开展起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设计编印“四学会”教育手册和心理报纸。

为学生设计印发了专门的四学会”教育手册,为落实好“四学会”德育课程。该手册分两学期使用。每个月,各年级分别围绕“四学会”层次目标要求按照教育引导—活动体验—反思自省—总结评价四个步骤进行落实。对于手册的使用,通过检查评价来指导班级的落实。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同时。编印了2期《心晴》心理报纸,供广大学生传阅。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指导。

继续阅读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使人受益终生。古希腊伟大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充分阐释了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第十八条指出:“小学从行为习惯入手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幼儿教育作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启蒙基础阶段,更应该注意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更是深感在幼儿时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也是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可是当今不少孩子,他们生活在四二一特殊结构的家庭中,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渐渐养成为以自我为中心、依赖、骄横、霸道、不礼貌等不良习惯。如何改变现状,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成为当今幼教工作者首先要思考和实践的焦点问题,也是《幼儿园工作规程》所界定的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必须多方面配合,并贯彻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家长、教师要严格要求,反复抓,抓反复,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幼儿园的老师又应该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呢?我从教以来,在长期的细心观察、认真分析、交流探讨的基础上,力图以不同途径、不同方法,知行合一地进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营造氛围,以情爱动人,培养幼儿讲文明、讲礼貌的语言习惯。

教育孩子学会礼貌用语是小班幼儿的发展目标,针对这一目标要求,我们在接待孩子入园及离园时,都以微笑服务的方式,亲切、主动与孩子、家长问好、说再见。在这种宽松愉悦、温馨文明的氛围感染中,再内向、再不善打招呼的孩子也会深受感染,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慢慢地学会主动、礼貌地与老师、同伴问好、道别。拥抱,可以打开孩子的心扉。我班陈佳妮小朋友入园都半个学期了,还不肯开口和老师、同伴问好,每天入园总是用她那会说话的大眼睛看着值班老师。刚开始,我只是主动地和她打招呼:“佳妮小朋友,早上好!”好几天,任凭我和她妈妈怎么鼓励,她就是不回应,这种现象在幼儿园还是比较少见的。于是,我特别留意了她每天早上入园后的表现。通过几天观察,我发现佳妮小朋友每天从入园到融入活动,都必须有一个较长时间的情绪缓解过程。针对佳妮小朋友的性格特点,我改变以往的常规做法。每次我值班,看到佳妮妈妈的摩托车一停下,我就微笑地去迎接她、拥抱她,让她感受到妈妈般的肌肤之亲和亲切之情,缓解她紧张的心理情绪之后再向她问好。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地,佳妮小朋友开口了,一阶段后,她竟能微笑着主动向老师同伴问好了。

爱,需要用心传递。我班张源斌小朋友是一个客家人,刚入园时,也是从不开口向老师问好,不和小朋友交流。家访之后才知道:原来他只会说客家话,虽能听得懂我们说的话,但不能和我们进行对话。了解根源之后,每天入园,我总是主动先向他问好,并拉着他的手,请他看着我说话的口型,教他跟我学说:老师,早上好。“在园一日”活动环节,我特别关注他,鼓励四周的同伴主动和他交往;我还不时找机会与其说话,通过看着老师的眼睛说话、与老师头碰头说话、指着老师的鼻子说话等语言游戏,引导他慢慢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老师好、老师再见等礼貌用语。

二、创设情境,量体裁衣,加强幼儿良好品德的行为养成。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这要求我们做个教育的有心人,善于观察班级每个幼儿的行为表现,针对幼儿的不良表现,创设相应的活动进行教育。班上有一部分孩子自私、霸道、不懂得谦让。我先借助故事《孔融让梨》、儿歌《小熊过桥》、歌表演《分果果》等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深受感染、启发,潜移默化,培养他们团结互助、协调合作的精神;接着,我利用“三八”妇女节、“教师节”等节日播放妈妈、老师为小朋友服务的情景录像,再现各岗位劳动者辛勤工作的场景。通过观看、交流、讲述,抓住各种教育契机,培养幼儿尊重老师、尊敬长辈、关心他人、懂得感恩的良好品行。我还不失时机地为孩子创设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如:角色游戏《小兔乖乖》、《三只小猪盖房子》、《没有牙齿的大老虎》,让幼儿在故事角色表演中,学会分清好坏、辨别是非,养成勤快、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创设区域活动:“爱心医院”、“菜市场”、“小商店”等,引导幼儿在角色交往中学习礼貌用语、学会关心帮助别人、主动为他人服务,逐渐让他们有条理地归类收拾玩具、爱惜游戏材料……

三、一日常规,合理有序,培养幼儿独立自理的生活习惯。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循环往复、不断深化的积累和渗透的培养过程。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经验的重组和改造。《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三条指出:幼儿园日常生活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常规,坚持一贯性、一致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可见幼儿的生活和教育活动密切相连,幼儿教师应注重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结合幼儿在园一日作息制度,立足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特制定班级常规要求细则,使我班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都能得到有的放矢的实施。现附幼儿园大班班级常规要求细则表如下。

继续阅读

学校学期德育计划

一、主要目标任务

1、加强育人队伍建设,促进德育工作科学有效地开展。

2、落实各项常规教育,在自我管理中提高学生的能力。

3、丰富中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习得。

4、优化组织管理,进一步凸显校园特色。

5、密切联系社会、家庭,开辟"大德育"的广阔天地。

二、具体工作措施

(一)、健全德育组织队伍,明确责任

继续阅读

中学生社会见习活动规划

一、活动目的:

1、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配合学校做好学生暑期的教育管理工作,使学生家长能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方法措施。

2、全面督查学生暑期在家的学习、生活、守纪等方面情况,使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进一步延伸至假期。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常规管理监督网络机制。

二、活动主题:

宣传学生暑期家庭教育;

督查学生暑期学习生活。

三、组织形式:

1、以村为单位,建立15个学生社会实践区域,分别为:大通、正茂、二套、伏兴、新丰、南河、三套、龚集、王庄、五七、四套、运东、运西、桃园、三圩。

继续阅读

健康教育与家庭支持在糖尿病随访运用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结合家庭支持在糖尿病随访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号码表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39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患者,再结合家庭支持干预观察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DSQL评分和糖尿病知识知晓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DSQL评分(49.04±5.62)分比对照组(42.07±3.45)高,糖尿病知识知晓度分值(92.05±4.23)分比对照组(70.64±4.16)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随访中采用健康教育干预结合家庭支持的效果显著,能够充分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且使患者懂得更多的糖尿病知识。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家庭支持;随访

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水平长时间处于较高状态,属于一种全身性慢性疾病,通常患者需要终身治疗,故而患者长期在医院中住院治疗并不现实。糖尿病患者均需在家中休养,故而其用药依从性、复查以及饮食等方面情况尤为关键。目前,临床上除了注重糖尿病患者的用药科学性,更注重给患者提供科学的护理干预,以保证患者能够长时间遵医嘱用药,使其体内血糖水平维持在良好状态,延缓其病情发展。为了使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得到更有效的治疗与控制,本次研究旨在对糖尿病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干预结合家庭支持的临床效果作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随机号码表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病情均通过实实验室检测证实,采用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39例。其中,对照组男16例,女10例,年龄34~67岁,平均(54.97±2.31)岁;观察组男25例,女14例,年龄35~69岁,平均(54.80±2.4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患者,再结合家庭支持干预观察组患者,患者出院后每2W进行1次随访,1个月后则延长为每个月进行1次随访。具体内容是:(1)常规健康教育:随访中给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叮嘱患者糖尿病各方面知识,患者遇到困难时要及时予以帮助,给其播放糖尿病知识电教片,将含有各种知识和健康指导的册子、卡片发给患者,于患者出院第1W和第3W进行电教片播放,不断加强患者对糖尿病的防治知识认识与意识。注意整个随访过程中只邀请患者自己参加。(2)家庭支持:要让患者的亲属陪同患者共同参与各项活动,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且为其详细讲解教育内容及最终目标,邀请患者及其家属共同选择教育方式,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家人的陪伴与爱护,使其自我管理得到家人的支持模拟操作中可以让患者及其家属角色扮演,模拟血糖仪的应用步骤,教会其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方法。

继续阅读

社区个体化健康教育思考

1资料与方法

1.1健康教育方法

1.1.1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集中健康教育。

1.1.2干预组采用社区个体化健康教育。成立健康教育小组,小组成员由社区护士6人、社区医生2人、综合医院资深医生护士各1人,共10人组成。健康教育方案的制订由医院资深医护人员指导。②建立健康档案,入户评估患者的情况。如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性格、心理状况、家庭情况等。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健康教育方式,并印制成册。每月2次上门访视,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并根据病情动态变化随时调整健康教育方式。③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内容。向糖尿病患者及家庭成员反复多次讲解糖尿病相关知识,如概念、病因、治疗及并发症等;指导患者正确服药,如口服药的种类、作用特点、服药方法及不良反应,不能私自增减药和换药停药,掌握胰岛素的正确注射部位及方法,学会低血糖反应的紧急处理措施;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因为合理饮食是控制血糖的基础[5];指导患者合理适当的运动,让患者知道运动的重要性。对患者定期进行个体化一对一的心理护理。由于糖尿病病程长,病情反复,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而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糖尿的的病情转归有着消极的影响[6]。

告知患者糖尿病虽是终身性疾病,但只要治疗正确,控制好血糖,就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寿命。指导配偶或家属给予情感支持,共同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病情。Samuel-HodgeCD[7]等提出,向家庭成员寻求帮助是有效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社区健康教育应坚持连续、长期、多途径反复教育,以利于遵医行为的建立及血糖控制。柴秀琴等[8]发现,教育次数和遵医行为、血糖控制效果成正比。根据老年人记忆力差、难以坚持治疗、病情易反复及生活习惯不易改变的特点,利用各种机会进行个别指导,加强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刘文织[9]认为随着人性化护理及优质化服务的不断推广,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与社会支持有关。因此,健康教育要扩大到患者的家庭成员,让家庭的每一位成员真正参与到糖尿病的防治中,以激励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同时鼓励患者多参加社会活动,放松心情。

1.2评价指标2组干预8个月后观察患者的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1mmHg=0.133kPa)的比较;患者干预后糖尿病有关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继续阅读

浅谈家庭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运用

摘要:目的浅析家庭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生产的产妇100例,将其为观察组50例(家庭化护理模式)与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满意度(98%)明显优于对照组(6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科护理中,采取家庭护理模式,护理满意度高,有助于减少医疗纠纷少。

关键词:家庭化护理模式;产科;满意度

0引言

产科是医院非常重要的科室之一,如何采取有效的护理模式,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1]。本研究旨在浅析家庭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收集在我院生产的产妇100例,分别采用家庭化护理模式以及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生产的产妇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剖宫产32例,顺产18例)与对照组50例(剖宫产30例,顺产20例)。观察组产妇年龄22-41岁,平均(33.05±4.43)岁;对照组产妇年龄22-40岁,平均(33.11±4.41)岁。100例产妇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两组产妇在一般资料无较大区别,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取产房巡视、宫口检查、宫缩频率、羊水性质以及胎心监听观察等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对产妇实施家庭化护理模式,具体护理方法如下:心理支持,护理人员给予产妇心理支持,生产时,尊询产妇的意愿,让产妇家属陪同,并联合产妇家属鼓励产妇生产,给产妇加油。对剖腹产的产妇,护理人员需温言细语的安慰产妇,告知产妇不必害怕,麻醉和手术前可先提醒产妇,告知产妇麻醉后会出现的状态,使产妇有充分的的心理准备。告知产妇手术半小时便可见到健康的宝宝,使产妇增加生产信心;健康教育,初产妇通常对生产过程以及产后状态一无所知,焦虑不安。护理人员必须分别对顺产和剖腹产的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对顺产的产妇,要告知其生产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教授其使力、呼吸的方法,教授产后开奶的方法、喂养方法以及其他产后注意事项。对剖腹产的产妇,护理人员要告知手术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告知产妇术后伤口护理方法、进食时间,鼓励产妇尽快下床排便,预防肠道沾黏;产房、病房环境家庭化,设置打热水和打饭的地方,并在护理人员在产妇生产前,向产妇及产妇家属介绍产房和病房环境,例如厕所的位置、打开水的方法、打饭的位置、医护人员的呼叫方式等,使产妇和产妇家属对医院环境熟悉,以便消除产妇对环境的陌生感,且方便产妇家属照顾产妇时像在家里一样方便[2]。产房和病房的环境务必温馨、整洁,墙面颜色可以暖色调为主,让产妇感觉像在家里一样放松,尤其是初产妇,容易对生产恐惧,加之生产的镇痛难忍,容易紧张焦虑,温馨的产房环境有助于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帮助产妇顺利生产。另外,还要及时对产房和病房进行打扫、消毒,以防产妇接触到不干净的东西,造成感染。饮食护理家庭化,根据患者的喜好,制定家庭化的饮食方案,保证产妇足够的营养,告知产妇多喝水,有助于母乳分泌,多吃新鲜蔬菜以及鸡、鱼肉等高蛋白食物。

1.3效果评价。自制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卷,非常满意: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大于90-100分;满意:满意度70-89分;不满意:满意度小于70分[3]。

继续阅读

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质量是生存之本。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一个学校工作的中心。现就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浅谈我的看法:

一、培养优质的教师队伍是搞好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

何谓优质的教师队伍呢?就是教师们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有熟练的教学能力,有积极进取、不断探索的恒心,有无私奉献、团结奋斗的精神。这样的队伍才能教出好学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的知识充满了我们生活的整个空间,学生也不知不觉的在社会生活中吸收了许多知识,增长了许多能力。教师要教好学生,自己的知识必然更加丰富、广阔。受环境的影响,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性格多样化,逆反心理增强,小大人思想严重,给教师教学带来了更深层次的考验。要能驾驭课堂、更好的开展自己的教学,必须具备熟练的教学能力。教育教学不是一个教师能完成的,需要所有教师的团结努力,成绩的取得是团体共同奋斗的结果。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创新。教师的奉献精神,决定着教师的收获。所有教师齐心协力的奉献,是创造一个学校优异的教育教学成果前提。

如何培养一支优质的教师队伍呢?首先,努力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教师的待遇,颂扬教师的高尚,以使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并乐于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鼓励教师继续深造,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增长文化知识,不断开拓视野。抓好校本培训,结合本校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教学研讨,探索适用性强的教育教学方法,以此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利用工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活动,增强教师之间的友谊,增强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教师团结合作。

二、规范教学常规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

(一)、建立合理的教学常规工作制度

教师教学常规工作制度,对教师的行为起着指引作用。教学常规工作制度要规定的教师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时间、工作方法、工作标准。常规工作制度要符合本校实际,要能为教师所接受,对教师既要有约束性,又要有激励性和鼓动性。教学常规工作制度要涉及到教师的进修培训、教学行为、教学研讨、师德表现等方面。有了制度,就有了方向。

(二)、落实量化考核方案,严格检查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