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教育扶贫范文

教育扶贫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教育扶贫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教育扶贫

教育扶贫与教育公平论文

一、教育扶贫的形式与教育扶贫工程

教育扶贫作为致力于解决教育贫困,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地区生活水平的一种有效措施,其主要形式包括:(1)开办“教育扶贫班”;(2)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与就业扶贫;(3)为国家扶贫重点县建立现代远程教学站;(4)实施教育扶贫工程;(5)设立教育扶贫基金,为贫困学生提供必要而稳定的经济保障;(6)捐献钱物;(7)国家和社会机构为学校提供各种资金,为在校学生提供奖、贷、勤、补、减的资助体系等。教育扶贫工程是为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充分发挥教育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涉及的680个县实施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该工程旨在通过全面加强基础教育、加快发展现代教育、提高高等教育服务能力、提高学生资助水平以及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等举措,让农村落后地区的青少年普遍接受现代文明教育,劳动者人人掌握职业技能,通过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劳动者素质,使连片特困地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

就我国来说,在国家层面,我国明确提出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是在1995年,为推动贫困地区普及义务教育,党和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这是一项教育扶贫的伟大工程,在中央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国家教委和财政部决定从1995年到2000年,利用中央普及义务教育专款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配套资金,组织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从地方层面来说,最早开展教育扶贫工作的是2002年辽宁省实施“大中城市对口支援贫困地区中小学工程”“省内高校对口支援贫困县基础教育工程”“各市城镇学校对口支援农村中小学工程”和“社会各界援助贫困地区中小学工程”系列教育扶贫工程。

国外如日本、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开展教育扶贫工作相对较早。日本的教育扶贫实践最为典型并具有借鉴意义。20世纪初,随着日本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大量农村居民涌向城市,大量的失业、无业人群聚居东京的城郊,成为当时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鉴于此,日本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实施了几个主要教育扶贫政策:其一,在特殊地区尤其是贫困人口聚集的地区建立贫困学校;其二,在收容所设立附属小学;其三,成立专门的夜校;其四,重视偏远山区的教育扶贫。美国将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作为美国政府的重要任务,通过制定专项政策,确保农村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设立专项资金,完善农村学前教育机构条件;采取专项措施,保障农村学前教育优质师资,对提升美国农村地区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上世纪60年代,英国则采用“差别原则”实施“教育优先区”方案和“教育行动区”计划。

二、教育扶贫与教育公平的关系与作用

同志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教育扶贫作为一种扶贫开发的方式,是针对农村地区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下的现状所提出的一项旨在提高农村及边远贫困地区的受教育水平,提质高农村地区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的举措。这对提高农村地区农民收入,提高其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建成小康社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教育扶贫工程的实施也有助于提高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分布和教学水平的提升,从而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维护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最终实现全国教育事业的“先富”带“后富”,达到“共同富裕”。

(一)教育扶贫与教育公平的关系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它既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超越,是社会现实与教育理想的统一,具有特定的历史意义。教育公平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亦或是在古代和现代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的现实矛盾情况下,教育公平的问题愈发凸显和激化。教育公平有三个层次的目标,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必须包括这三个层次:(1)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2)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3)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有很多手段和途径,包括政策制度的保障、经费投入、教育信息化等。教育扶贫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手段之一。它通过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进行教育投入和教育资助服务,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或者是使其获得一技之能,增加其人力资本,以提高其生活水平。因此,教育扶贫与教育公平具有一种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二)教育扶贫与教育公平的作用教育扶贫作为推进实现教育公平的一项举措,对于实现教育公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国家、社会、学校、个人通过不同的名义,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教育扶贫,其目的就是要提高教育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提升人力资本,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这些教育扶贫工程不论是从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有力地推进了教育公平。以湖北省为例,秦巴山区、大别山区、武陵山区以及恩施州地区的入学率、毕业率等受教育情况,自从湖北省政府加大对这些地区的财政投入、政策制度保障,以及一些部属和省属高校的对口支援等扶贫工程的帮助,有了很大的提升和改观,人民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教育扶贫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教育公平的发展。反之,在逐渐推进教育公平的过程中,也对教育扶贫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教育公平促进了教育扶贫工作的多元化、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得教育扶贫的工作更加多元,更加注重地区、人口特点,更加富有成效。教育扶贫与教育公平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不断完善着双方的发展,推动共同发展和进步,最终将实现双方的优化以及效果的最大、最优化。

继续阅读

教育精准扶贫理论与实践

【摘要】教育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根本上推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教育扶贫要解决“扶持什么”“谁来扶持”“怎么扶持”等问题,要求必须精准扶贫。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不仅要把握教育精准扶贫的作用和意义,还应当掌握教育精准扶贫的理论、方法和推进路径。

【关键词】教育精准扶贫;理论;方法;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多次就扶贫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几次专门召开扶贫开发座谈会,了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动员令。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教育扶贫可以从根本上“拔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全面阐述精准扶贫基本方略,强调实施“五个一批”,其中包括“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各地也纷纷出台了全力推进教育扶贫的配套实施办法。教育扶贫可以提高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从根本上推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一、教育扶贫的作用及面临的挑战

从社会学视角来看,贫困是一种社会现象,往往和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等方面相联系。从经济学视角来看,贫困表现为经济基础薄弱,物质生活水平低下。教育扶贫这一概念源于扶贫开发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出现了一批研究教育扶贫的学者,学者们以人力资本、资源要素、系统论等理论为基础,从经济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角度去分析贫困产生的原因,研究各地的教育扶贫模式,并总结出一定的规律。例如,林乘东认为,教育具有反贫困的功能,应当把教育纳入扶贫的资源配置中,使公共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厦门大学的杨能良教授认为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公共产品,政府应加大对教育扶贫的投入力度。还有一些学者利用投入-收益模型去研究教育扶贫,计算教育投入对提高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收益率。教育扶贫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扶教。通过政策倾斜、加大投入、结对帮扶等措施,改善贫困地区基本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提升贫困地区人口的劳动素质。二是扶力。这个“力”有多重含义,包括“人力资本”“发展能力”等。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教育则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重要的途径,通过实施教育扶贫开发,可以加大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水平。教育扶贫还具有“造血”功能,可以激发贫困家庭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有效地脱贫以及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助推贫困地区整体脱贫。三是扶智。教育扶贫可以提高贫困地区人口融入城市的能力,促进人口纵向流动。贫困地区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学习,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和培训,改变着自身命运和家庭面貌。通过教育扶贫,增加了贫困地区人口工资收入,改善和优化了贫困家庭经济收入结构。通过教育扶贫,贫困地区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整体发展水平可以得到较大的提升。四是扶平。教育公平是最基础的公平,教育扶贫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公正。通过教育扶贫,确保贫困地区儿童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不因贫困而失学。通过教育扶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均衡发展,确保每个学生获得相对均等的教育起点和教育过程,不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教育扶贫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在教育扶贫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人把教育扶贫简单看作是外在的帮扶,有的人甚至认为教育扶贫仅仅是资助贫困学生、帮扶贫困学校的建设,从而忽略教育的育人功能和提升人力资本等属性。二是存在面子工程和急功近利的现象,教育扶贫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人才培养、人力资源水平的提升都需要一个周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成效。三是教育扶贫资金监管力度不大。要加强对教育扶贫专项资金的投入、产出及效果的评价和监督,增加财政转移支付经费使用的透明度,加强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监管力度。

二、教育精准扶贫的特点

精准扶贫是相对粗放扶贫而言的,精准扶贫有三个特点:目标更加明确,措施更具针对性,管理更加精细。精准扶贫的核心是提高扶贫的质量和效益,改变过去的粗放型扶贫方式,解决扶贫过程中“质量不高,效益较低”的问题。精准扶贫要从根本上把握扶贫的“精准性”,解决帮扶对象和帮扶措施的精准问题。精准扶贫的核心包括: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等。结合教育的特点,教育精准扶贫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表现出五个特性:一是基础性。教育精准扶贫载体在教育,落脚点也在教育。其基础性表现践行“精准扶贫,教育先行;教育扶贫,重在育人”的理念,突出教育扶贫的育人功能。二是精准性。在学生资助方面体现精准性,让每一个贫困的学生不会因为家庭经济原因而放弃学业。三是特殊性。在特殊群体帮扶等方面体现特殊性,让留守儿童接受生活照料、学业辅导、心理疏导,让贫困地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同等的教育资源。四是公平性。在招生等方面体现公平性,通过实施多项倾斜农村地区的招生政策,让贫困家庭学生有更多接受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优质教育资源机会。五是针对性。大力实施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举措。比如在学前教育方面进一步扩大普惠性教育资源,在义务教育方面进一步加强教师流动、提高信息化水平,在职业教育方面进一步强化技能培训,在高等教育方面进一步突出内涵发展等。

三、教育精准扶贫的系统研究

继续阅读

教育教体局教育扶贫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县教育扶贫工作在全面落实各项任务的同时,聚焦“义务教育有保障”,重点落实控辍保学和学生资助工作,力争两个“百分之百”,保证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有学上、上好学。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精准实施建档立卡学生资助工作。全面细致摸排建档立卡学生底数,更新资助信息库。分别组织实施了春季学期各类学生资助工作,建档立卡学生“学段全覆盖,对象无遗漏,标准最高档”。受疫情影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资助104人6.24万元,学前教育资助935人46.75万元,淹没区受助特困学生资助119人21万元,学前教育资助1804人次90.2万元,义务教育贫困生生活费补助10981人次326.98万元,普高国家助学金2347人次352.05万元,普高免学杂费2348人次173.54万元,中职国家助学金454人次68.1万元,中职免学费496人次74.28万元,普高“在校不在籍”548人次82.2万元,大学新生路费资助408人24.35万元。总计受助建档立卡学生19609人次1218.94万元。

(二)扎实开展控辍保学和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出台《关于认真做好2020年秋季学期义务教育适龄少年儿童控辍保学工作的通知》。5-6月份,针对省教育厅会同省公安厅等筛查的我县义务教育阶段1082名无学籍学生及返校排查台账(其中建档立卡学生35人),积极与公安部门、村(居)委会等部门联系,采取入门入户到人的方式逐一核对。经核查,其中在校就读22人,延缓入学13人,秋季已全部安排入学。

全面统计我县随班就读、送教上门残疾儿童数据。对教育部全国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情况监测系统中我县86名残儿进行核查,分类进行教育安置,实行动态更新、销号管理。落实教体局领导班子成员包联送教上门建档立卡户制度,对春季学期88名、秋季学期为94名送教上门建档立卡学生进行包联,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全覆盖式走访,督查送教情况。

(三)全面落实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

1.关于闲置校舍处置“账实不符”问题。我县高度重视,县长逐校现场调度,多次召开专项整治会议。县教体局第一时间成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专项整改工作小组,厘清我县闲置校舍账实不符问题产生的原因,明确整改任务。制定“一校一案”,明确整改措施。经庐城和石头镇政府、镇中心学校及属地村民委员会协商论证,按照各校实际情况,逐校制定整改方案,有序推进。6所“账实不符”的闲置校舍已全部完成整改。

2.关于义务教育保障方面的问题:“两类”学校建设有短板,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够均衡,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服务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继续阅读

农村留守儿童艺术教育扶贫意义及对策

摘要:贵州推行农村留守儿童艺术教育扶贫的意义在于为贵州农村发展特色文化艺术产业培养人力资源,为贵州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为贵州民族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贵州农村留守儿童文化艺术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应该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科学规划农村留守儿童艺术教育扶贫路径;强化文化艺术扶贫的人才机制和教育机制;逐步实现文化艺术教育扶贫的集约化发展。

关键词:留守儿童;艺术教育;扶贫

贵州是一个劳务输出大省,自21世纪以来,在贵州贫困地区掀起的农民工外出务工潮,导致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流动。大量的劳务输出改变了贵州农村的人口结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到2018年底贵州留守儿童为56万人,占全国留守儿童总数的8.1%,在全国各省级地区的留守儿童人数中排名第七位。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双亲的陪伴与关爱,许多留守在贵州贫困农村的儿童面临较为严峻的教育、成长问题,他们是农村扶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对贵州农村留守儿童实施艺术教育扶贫具有特殊的社会意义。

一、国内外文化艺术教育扶贫经验的借鉴

日本是开展文化艺术扶贫活动时间较早且成效显著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日本东京农村地区劳动力流失情况日益严重,当地政府开始实施文化艺术振兴计划,大力发展文化艺术教育事业,把文化艺术教育同当地特有的手工艺与历史文化传统相结合,发展地方手工艺产业和文化旅游业,为当地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同时还有力地保护了当地濒临消亡的民间艺术和历史文化遗产。印度政府在2006年实施的包容性旅游扶贫战略,强调了教育和培训的作用,通过大力推行文化艺术知识的传播和技能的培训,让贫困人口的精神文化素质与职业技能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有效带动了贫困人口就业和收入水平的增长。韩国在文化扶贫中特别注重开展文化建设和教育活动,在2009年实施的农村新文化空间建设扶贫项目中,通过新办文化艺术教育事业,提高了农村居民的艺术素养,推动了地方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福建是我国最早推行文化艺术扶贫的一个省份,从2005年到现在,历经14年时间,福建已经走出了一条资源集约型艺术扶贫的成功之路,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福建经验”对于贵州等落后地区艺术教育扶贫的启示主要有:大力整合社会文化艺术资源,通过政府、高校、艺术单位以及其他社会团体全面推进农村文化艺术扶贫教育,努力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文化艺术素质,为他们今后的就业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贵州农村留守儿童艺术教育扶贫的意义

(一)为贵州农村发展特色文化艺术产业培养人力资源贵州山地众多,没有平原支持,农业土地资源有限,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是一个发展传统农业条件相对薄弱的省份。贵州也是众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当地人民在相对原始和封闭的生产生活环境中保留了纯朴的民俗民风和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因此贵州应当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制定农村扶贫政策,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民族歌舞展演、民族民间手工艺品等特色产业。要将贵州独有的民族文化艺术转化为发展特色产业的经济资源,需要一大批能够传承、发展民族文化艺术的基层人才,对贵州农村留守儿童实施艺术教育扶贫能够为培养文化艺术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完全符合国家提出的精准扶贫的要求。

(二)为贵州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贵州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贫困不仅是经济上的贫困,更是精神上的贫困。许多相关研究成果表明,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心理、思想上的缺陷,这些缺陷给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埋下了巨大隐患。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等艺术形式能够为人们提供优秀的精神粮食,改善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精神品质。在贵州农村留守儿童中推行艺术扶贫教育能够该感染孩子们的心灵,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情感能力和意志水平,消除他们的封闭、自卑与冷漠,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扶贫。

继续阅读

农村教育精准扶贫机制研究

在党的上指出,要坚决打好精准脱贫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攻克现实贫困与精准设计是扶贫攻坚面临的主要任务,而教育作为减贫和反贫的有力手段历来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农村教育扶贫作为智力扶贫的一种,它关系到每个贫困户享受教育和发展的基本权利,也体现着群体的意志,维护着群体的利益,最终也影响着个人的长期发展。

一、我国农村教育扶贫面临的困境

我国农村大多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综合实力较弱,面对的困难和现实挑战也比较严峻,尤其在农村的教育方面,导致教育贫困的原因大多是由于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合理或不足,以及社会对农村教育扶贫的支持力度不够。目前农村教育正面临适龄人口减少、农民工随迁子女进城入学、农村师资薄弱以及难以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等困境。思想观念滞后与消极价值观念的凸显。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教育思想观念。有些教育思想观念值得继承和发扬,而有些不合时宜的则需要抛弃。中国的教育由传统的“私学”向“官学”过渡,政府办学与执政者的教育发展理念、时代环境、服务对象等因素的变化对推进教育扶贫的影响也比较大。另外国家针对部分贫困地区,也采用过物质供给输入的方式给予援助,以解决他们最基本的生存问题。这种方法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脱贫人口容易出现复贫。物质扶贫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贫困者只想等靠要,这些贫困人口的悲观消极、坐等帮扶的态度制约了个人主观能动积极性的发挥,也丧失了对不断运动变化的世界的认知。近年来,大学生数量增多、大学学费昂贵、大学生就业难等系列问题严重刺激农村教育敏感的神经,农村贫困家庭不愿背负巨额债务进行教育支出,转而将适龄入学青年过早送入社会。农村教育相对城市教育而言,在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力量配备、交通条件、区位条件等方面投入严重不足,整体硬件、软件的缺失带来了恶性循环,农民对农村教育的信心不足,农村教育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再加上农村整体经济实力较差,所以对各个贫困地区调拨分配经费非常困难,很难平衡。政府的调拨经费一般来说主要用于城镇的重点中小学,一些升学率较高的学校受到更高的待遇并且占有资源也更多,而农村一些贫困地区的规模小的学校则几乎没有教育经费。农村教育体系的脆弱主要表现在农村学校生源大减,农村学校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学生和老师的双重流失导致农村学校大面积萎缩。农村教育投入大,“产出”低,投资回报周期长,绩效不明显,因此地方政府发展愿望不强,在农村硬件、软件建设方面历史欠账较大。当前,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还不很完善,信息资源状况较差,信息实用性不高。目前虽然也有一些配套的农业信息网站,但是专业性的信息少,有特色的少,尤其是缺乏有价值的信息分析,使一些农业信息对农民的生产经营不具有指导性,这些都阻碍了农民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另外农村信息服务水平较低,农户自身满足其信息需求的能力是有限的,他们需要一个健全、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的帮助。目前我国有的地区虽然政府的农业信息网络已延伸到乡级,但是信息如何进村入户却是各地面临的共同难题,一般农民的信息来源主要是依靠广播、电视、集市和邻里传播。除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之外,基层信息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也有待提高。

二、农村教育扶贫困境的成因

在扶贫效果的评估上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受长期以来中国GDP经济考核指标的影响,在扶贫效果的考核评估上对经济效益的分值较高,而对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分值较低。而中国农村贫困是典型的“人文贫困”,在思想理念方面的贫困程度远远大于经济贫困。传统观点认为解决贫困的有效手段就应该让经济增长,只要经济效益提高了,贫困自然就解决了。然而通过调查发现,经济增长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贫困,但贫困现象却不能永久被消除。根据现实情况来看,鉴于农村也存在人文贫困的问题,当前不仅要重新制定良好的制度并且做出科学政策设计,而且要积极探索农村社会福利政策向“发展型模式”转型的制度设计,转变思想观念,从整体上来发展扶贫政策,从宏观上考虑长远的政策,最终使社会效益得到提高才是真正达到了教育扶贫的效果,而不是简单的经济效益的提高那么简单。在致贫原因的认识上重环境决定论,轻人力观念。关于贫困的原因,大多人认为是资源缺乏、环境恶劣、偏远闭塞,而较少从人的因素上去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其实教育研究人力资本,就是看重人力,提升人力观念,重视人的真正需求,最终也可以达到经济增长的效果。教育扶贫也是我国新的理念,但是事实上由于教育扶贫周期太长、效果不明显、难于量化的特点,所以政府确定经济社会发展路径的首选之策往往并不是教育扶贫。美国学者舒尔茨之前在一个演说中提出,经济的发展其实更多的是取决于人的质量,自然资源的丰瘠并不会影响特别大,资本存量的多寡也不一定会起到关键作用。所以落后地区之所以贫困,并不仅因为物质资源匮乏,还在于缺乏对人力的培养和提升。那么为了加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好教育扶贫,人力资本必须要得到重视,这样才有望实现经济结构的转换最终达到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扶贫主体上重国家政府帮扶,轻社会市场救助。在教育扶贫的过程中,不能只依赖国家,政府应主张让市场、非政府组织和家庭成员等不同的主体都参与到教育扶贫项目中来,并且在参与中进行有效的合作,共同治理农村贫困的相关问题。要重视政府地位,毕竟政府承担着扶贫的最主要的责任,能够创造更多好的就业机会、制定惠及农村弱势群体的相关社会政策;要促进非政府组织和农村社会组织的主动参与,激活贫困户原本的主观能动性,为其提供有效的资源渠道并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如果能够让贫困农民主动思考自身的问题,让其发自内心的去积极参与扶贫项目,与政府和社会组织等一起共同参与治理贫困的问题,将有效提高扶贫效率。

三、农村教育脱贫精准机制建构

基于农村教育现实状况和困境成因,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设计制定农村教育扶贫脱贫问题的精准机制。坚持大扶贫格局,科学建构坚定的思想认同机制。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脱贫攻坚提供制度保障。完成脱贫攻坚任务,需要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战,需要各级扶贫主体组织推动,需要社会各方面真心帮扶,真正构建起大扶贫格局。全社会应该树立起认同“精准扶贫”首先要“精准扶教”的思想意识,先扶持教育本身的贫困,再依托教育进行扶贫。基于扶贫户既需要外部支持也需要内部自我能力提升的现实,采取灵活多样、量身定制、注重实效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是农村教育扶贫安全问题的重中之重。要利用传统媒体和现代网络宣传科教兴国、科教兴农的思想,平时多开展讲座和培训,使得高校学生及中小学学生都有热爱农村、献身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改变以前的传统陈腐观念。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实现坚强有力的组织协同机制。指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要充分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在这个基础上要通过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社会农村教育扶贫工作机制,全力推动农村教育扶贫工作,根据高层决策和顶层设计在扶贫攻坚道路上形成动力、合力和活力。党委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提供组织保障和思想保障,政府与各级部门要站在专业的角度颁布农村教育扶贫政策、调查教育扶贫对象、设计教育扶贫项目、科学制定帮扶措施、合理安排使用资金、实时监督考核帮扶绩效。一定要从组织的科学性出发,大家团结一致,建立相对公平的分配制度与经济制度,才能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集中优势兵力打攻坚战,分类实施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

指出,深度贫困地区的区域发展是精准扶贫的基础,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度贫困地区更应该采取精准的策略,改善原来的模式,找到真正能使贫困人口受益的产业。不仅在财政投入上要重点倾斜深度贫困地区的资金项目,而且还要重点解决深度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工作问题,形成一种强大的扶贫合力,做好打赢深度贫困地区攻坚战的中心工作。城乡教育结构应该具有不同的绩效评价机制,在不同的地区应该具有不同的绩效评价机制,不同的省份地区,所强调的布局结构的重心肯定也有不同,采用的绩效评价机制也肯定要有所区别,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贫困农村人口众多,经济发展程度和教育发展程度以及思想意识发展程度差异性较大,必须针对各个贫困地区的最实际的问题做好针对性措施,扎实推进,精准施策,才能实现真正扶贫的预期目标。必须始终坚持精准扶贫,脱真贫、真脱贫,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扶贫开发,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积蓄力量,汇集合力,做出更大贡献。

继续阅读

教育局扶贫助学意见范文

一、要进一步提高对扶贫助学工作的认识。开展扶贫助学活动,支持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保障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公正,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这一活动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做好本次活动的宣传,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助学活动,帮助贫寒学子完成学业。对低保、残疾人、单亲、下岗、缺乏正常劳动力的家庭的子女和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作为这次扶贫助学的重点对象。

二、要做好本次活动的宣传,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募捐活动,汇集更多的资金,促进扶贫助学活动的开展。要积极发动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开展扶贫助学。各部门、单位要按照上级的部署,结合实际做好这项工作。区工商联要积极发动行业协会、商会、企业家踊跃捐款助学。各单位可在单位经费许可的条件下捐出一部分资金,联系挂钩街道的贫困家庭,帮扶结对,帮助贫困家庭的子女完成学业。

三、发动全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派、社会团体的干部、职工,以自愿为原则,积极捐款。区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捐款原则上不低于300元,区科(局)级干部每人捐款原则上不低于200元,机关一般干部、职工每人捐款原则上不低于50元。家庭经济有实际困难的可不参加捐助活动。捐款活动由区助学办统一组织协调。各单位、各部门的捐款直接汇入交通银行中区支行(帐号:**,户名:**市金平区助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电话:**)。各街道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解决[**本辖区内的特困生上学问题。

四、加强对扶贫助学金的使用管理。各街道及教育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扶贫助学金的监督、管理,确保专款专用,避免受助对象出现多头重复。助学金的申报、审核、发放须按捐赠资金使用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区教育局管理的助学金按区政府办公室转发的《**市**困学生助学金管理办法(试行)》执行,其他部门、单位的助学金也应参照执行。

继续阅读

农村基础教育精准扶贫困境及对策

摘要:农村贫困地区贫困文化根深蒂固、贫困家庭教育缺失、贫困地区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影响着基础教育精准扶贫的效果和成败。为实现2020年农村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在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同时要科学塑造重教文化,积极构建“三位一体”教育体系,集中优势资源提高办学条件和建设师资队伍。

关键词:基础教育精准扶贫;困境;对策

贫困问题是制约人类生存发展和构筑美好生活的顽疾和桎梏,帮助贫困人口脱贫一直是我国政府推进贫困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2015年10月主席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首次提出“五个一批”的脱贫措施,根据“五个一批”的内容,教育精准扶贫被明确纳入国家精准扶贫的顶层设计,成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路径之一。教育精准扶贫是指精准识别农村贫困人口的教育需求,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帮扶措施,发挥教育减贫的价值。在基础教育需要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特别是在我国扶贫工作处于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我们不仅要从理论层面深刻理解为何要推行教育精准扶贫,还要从现实层面厘清目前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有效对策。

一、为何要实行教育精准扶贫政策

1.教育精准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方式

贫困的代际传递是指父母将较低的经济地位及不利因素传递给子女,子女继承这种贫困后,再传递给下一代,重复这种贫困的境遇[1]。“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认为,资本缺乏导致的投资不足会限制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形成贫困的恶性循环。同理,家庭贫困也会形成恶性循环。资本缺失是导致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资本缺少导致贫困家庭投资不足,就会进一步限制贫困家庭的经济发展,从而导致贫困的代际传递。已有研究表明,教育程度是贫困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一般而言,教育程度越低,越容易陷入贫困状态[2]。因此,要想解决贫困问题,首先要解决教育问题,要通过提供精准的教育帮扶阻止贫困的代际传递,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可能。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扶贫经验表明,过去长期以来的被动式、给予式、输血式的外部拉动扶贫模式效果差、效率低。只有依靠教育,通过教育精准扶贫,即对农村贫困家庭的教育需求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给予足够资助和支援,打消他们经济上的后顾之忧,才可能让贫困人口突破自身科学文化限制的天花板,找到化解贫困的有效路径。

2.教育精准扶贫是破解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悖论的重要手段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投资收益率远大于物力资本。穷人之所以贫穷,一方面是他们物质资本匮乏,另一方面是他们对人力资本投资不足,造成他们知识技能的缺乏。“改进穷人福利的关键因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提高人口质量,提高知识水平”[3]。人力资本理论让我们认识到教育投资的反贫困效应,但在实际农村贫困户的家庭投资中,教育投资动力一直不足。邹薇、郑浩(2014)的研究表明,“在低收入家庭中,个体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意愿与其收入水平正相关,这意味着越是贫穷的家户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意愿会越低。”[4]首先,农村贫困家庭缺乏投资教育的资本。由于低收入或无收入,可供家庭支配的物质资源极其有限,生活十分艰难,没有多余的资本对教育进行投资。其次,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贫困家庭的基本需求相距甚远。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于农村贫困家庭而言,首先要满足的是其吃饱穿暖的基本生理需求,而教育需求高于生理需求,这是农村贫困家庭在其基本的生理需求还难以满足的前提下所无法企及的。再次,由于教育投资回报周期较长、教育机会成本和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等投资风险的客观存在,农村贫困家庭无力承担上述风险,进而造成人力资本投资乏力。教育有助力农村贫困家庭摆脱贫困的可能,但因为贫困,农村贫困家庭又无力投资教育,这就造成了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与有效摆脱贫困的悖论。教育精准扶贫是破解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悖论的重要手段。教育精准扶贫可以精准识别农村贫困人口的教育需求,可以为农村贫困人口的教育需求提供精准帮扶,可以让农村贫困家庭安心享受教育权利而不必承担教育投资带来的负担和风险。

继续阅读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路径探究

《宁夏教育科研》2017年第2期

【摘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是实现脱贫攻坚战略目标的关键之举。文章对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内涵进行了解析,指出当前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开发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即精准发动宣传职业教育,转变贫困人口教育观念;优化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精准培养帮扶对象;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促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完善职业教育扶贫机制,提高精准扶贫效能。

【关键词】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路径

职业教育扶贫是教育精准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途径,是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要指示、实现脱贫攻坚战略目标、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和现实选择。在精准扶贫背景下,职业教育肩负着提升贫困对象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增强贫困对象脱贫致富能力、带动贫困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等重要使命。因此,探析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对提高精准扶贫成效,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内涵解析

教育精准扶贫是相对教育粗放扶贫而言的,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和不同贫困人口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教育治贫方式。[1]201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着力加强教育脱贫”,强调了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作用。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因其内在特征和不可替代性,成为教育扶贫的主要形式。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不仅要反映出精准扶贫对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还要展现出职业教育对于精准扶贫的积极应对和具体成效。职业教育作为扶贫的手段,最终是为了达到促进贫困人口发展和贫困地区发展的目的。职业教育促进贫困人口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帮助贫困对象掌握脱贫致富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其文化认知和劳动技能水平,促进其自我发展的能力;职业教育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主要是通过激发贫困地区职业教育资源,提升人力资本存量,推动经济发展。鉴于此,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至少包含如下内涵。

1发挥教育功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能力

贫困是一种结构性的能力缺失,是指因个人的能力缺失所产生的贫困状态,是形成绝对和相对贫困的重要原因,是造成贫困代际传递的主要因素,是职业教育扶贫开发的关键。[2]能力贫困主要包括三种状况:基本生存能力贫困、自主发展能力贫困、人的权利能力贫困。其中,自主发展能力贫困主要是指因就业竞争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职业转换能力等结构性能力缺失导致的个人发展障碍。[3]中共中央精准扶贫战略提出“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的工作思路,倡导从内源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首先要解决贫困人口能力贫困的问题。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建者舒尔茨在其《人力资本投资》中指出,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主要方式,通过发展教育对人力资本的形成、经济结构的转换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职业教育以育人为中心,以职业技术技能培养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与技术技能。结合人力资本理论和精准扶贫的战略目标,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应发挥提升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帮助贫困群体稳定就业、发展脱贫致富能力的教育功能。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