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建筑研究范文

建筑研究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建筑研究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建筑研究

村镇建筑防灾研究

《自然灾害学报》2014年第二期

1村镇建筑抗灾防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空斗墙做法在抗侧力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空斗墙房屋是华东、中南一些地区村镇广泛采用的一种结构类型,从普通农村民居到乡镇政府办公楼等公共建筑均有采用这种结构类型。一些沿海地区村镇不仅是台风经常登陆之地,也是抗震设防地区,如浙江苍南县、福建福鼎县是6度抗震设防区。这些地区空斗墙房屋在砌筑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防灾安全隐患。大部分地区空斗墙通常的做法是采用标准粘土砖,沿竖向有一斗一眠、三斗一眠、五斗一眠等砌筑方法,沿水平方向一般是一丁一顺砌法。而浙江温州、湖南等一些地区村镇空斗墙沿竖向在一层内为全空斗砌法,除楼板下有一皮立砌实心砖外,整个层内在墙体厚度方向无眠砖拉接,沿水平方向一般为三顺一丁,墙体为大空腔(厚度方向为170mm空腔),实际上是空壳墙。这种做法导致墙体自身的整体性很差。标准砖立砖斗砌墙体的有效抗剪截面积仅为厚度240mm实心砖墙的1/2。由此可见,我国农村地区房屋无论在房屋的整体性、墙体自身的整体性、屋盖系统的整体性以及墙体与木构架的连接等方面均非常差,导致水平荷载承受能力很差,台风都能吹倒,若遇6度以上地震或洪水、风暴的袭击,其灾害程度将十分严重。

1.2灾前资金投入少,缺乏相应的防灾推进机制在农村房屋防灾方面国家和地方的资金投入主要是用于灾后恢复重建,如云南省自1988年11月6日澜沧-耿马7.6级地震以来发生5.0级以上破坏性地震42次,国家和地方用于救灾和恢复重建的费用分别为11.49亿元和15.47亿元,如果这些经费用于震前对房屋采取抗震措施,对提高农村房屋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将发挥重大作用。

1.3缺少防灾减灾管理约束机制[2]我国农村建房一直以来是个人行为,法律法规未于涉及,由于缺少防灾减灾管理约束机制,标准规范作用甚微。为了引导、鼓励农民提高其房屋的防灾能力,真正有效地规范农村防灾能力建设,应当建立村镇防灾减灾管理约束机制。建议中央和地方财政设立村镇民居防灾减灾建设基金,即必要的抗灾设防与加固专项费用,作为引导资金。只要有建房防灾补助,就可以此为契机来规范和约束农村的建房行为。

2村镇建筑抗震技术研究

2.1《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配套试验研究村镇房屋的震害调查主要是了解房屋的破坏形态,了解结构构件的破坏原因,积累的宏观经验主要应用于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而对房屋抗震性能的定量描述还应由试验数据来确定。主要试验研究内容与取得的成果如下:

2.1.1村镇木柱木屋架生土围护墙房屋足尺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完成。试验模型为采取抗震措施的单层足尺模型,在振动台试验中,除了采集模型房屋的自振周期、振型、阻尼比等特性参数外,还获得了自墙体初始开裂到墙体严重开裂各阶段所对应的地震加速度值(与烈度对应),验证了主要抗震构造措施如墙体与木构架连接、设置配筋砂浆带与配筋砖圈梁、木构架各节点拉结、竖向剪刀撑、斜撑、扒钉等在不同水平地震加速度作用下的抗震效果。试验达到了预期效果,所采取的抗震措施可使生土房屋的抗震能力提高1~1.5度。试验数据和结果为本规程木结构房屋章节有关条文的编制提供了依据。

继续阅读

古代建筑对现代建筑设计借鉴性研究

摘要:我国古代建筑群的宏伟与瑰丽是举世皆知的,著名的故宫、苏州园林,深受我国人民群众的喜爱,所以在我国现代建筑设计中,适当的加入我国古代建筑特色就显得更加适应市场,同时我国有着悠久的五千年历史,所以我国古代建筑的合理性、自然性,包括受理结构,造型也符合力学定律。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建筑特点;现代建筑;设计;借鉴

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历史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其自成一派,极具中国特色,由于我国古代地大物博,且一直处在统治地位,所以对于周边地区的建筑风格也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我国古代建筑造型独特,每个建筑都是轴对称建筑,建筑群的布局也顺应风水、主次等进行有序美观的排列,材质多以木质、竹质为主,不适用钉子,利用榫卯技术契合在一起。现在建筑设计中,可以从我国古代建筑借鉴的东西数不胜数。

一、与环境相协调

我国古代传统建筑的建造,讲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讲究建筑与自然完美融合,结合当地的环境、气候相呼应。因为我国幅员辽阔,拥有56个民族,所以每个民族、地区也有着独属于自己区域的建筑风格。例如,在苏州地区,建筑多依水而建,苏州园林中多种竹,营造出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感觉;而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则有些村落进村看不到屋子的情况,因为其村落都向下发展,都是“地下室”;在少数民族地区,还有佟楼,福建客家土楼、园楼,等多种建筑形式。这些因地制宜的建筑形式,都是可以被现代建筑设计所借鉴与学习的。我国古建筑多采用木质结构,主要是因为受到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其次木质较于其他的建材,硬度更强,但是由于其耐久度不够,所以一般会选择刷上涂漆和桐油的方法,这种方式既能延长木材的使用寿命,又可以增加建筑的美感。在美感的增强上,我国古代的皇家建筑一般会在建筑外墙上、柱子上进行图画、浮雕,一般采用红黄两色。同时也因为区域因素对于建筑颜色的使用上也有一定的差距。北方,由于北方的冬天草木枯萎,色彩较为单一,所以多使用红色、蓝色,使原本单调的色彩变得丰富;南方,由于南方夏日较为炎热,浅淡的颜色可以使人内心平静,所以在建筑中普遍使用白色、灰色等较为浅淡的颜色,这样可以更好地与南方环境融合在一起。在色彩的使用上,中国古代建筑对于现代建筑设计的启发也是很多的1。

二、艺术特色

我国是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原始社会一直到汉代,随着我国对于木质结构建筑的不断改进与升级,我国的古建筑体系才算是独立、确定下来。这时的我国古代人们掌握了制造砖瓦技术,于是一种全新的,砖石与木材相结合的建筑应运而生。这在当时是领先于世界的建筑技术。将我国的绘画、雕刻等技术完美的融入到了其中,创造出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建筑体系。这就启示我们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要加强艺术元素的融合,以及民族性、地区性特色的融合,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种多方艺术元素结合的手法,可以有效地帮助现代建筑设计行业发展2。

三、建筑结构性能

继续阅读

绿色建筑及绿色建筑设计研究

1绿色建筑的节能表现

基于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施工完成的建筑就是绿色建筑,也可以称之为绿色节能建筑,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的产物。详细说来,绿色节能建筑主要是指按照气候变化原理和节能环保的基本要义,来对建筑物进行整体布局、建筑朝向、阳光采集、风向等进行充分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高效益建筑物。这种建筑有两点最基本的要求,每天两小时的光照和利于通风的布局。绿色节能建筑的最大特点是节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室内热环境的调整、空气质量的调节、声光环境的优化。

1.1热环境的调整。室内热环境的调整途径主要是控制室内表面的温度和空气流动的速度。室内热环境的调整要兼顾两点,一是有利于居民舒适度的提高,二是有利于能源的优化利用。这就给建筑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对玻璃产品的要求更是很高。实践证明,通过使用高性能的玻璃产品,能够更加充分的吸收光能,从而达到较好的调整热环境的目的。

1.2空气质量的调节。随着我国的工业发展步伐日益加快,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其中,空气污染问题是最受关注的一个方面,关系到每个人的一呼一吸。居民在选择住房的时候也将当地的空气质量列入选择标准之一,广大居民对新鲜空气的要求是越来越高,而绿色节能建筑因其科学的设计和环保的施工而确保了空气质量,为居民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提供了有利保障。

1.3声环境的优化。在城市建设紧锣密鼓实施的同时,一些负面作用相伴而来,噪音污染就是其中之一,并且在城市集中区尤其是闹市区尤为严重。噪声污染作为环境污染的一种,也是节能建筑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具体的设计和施工当中都将防止噪声侵扰列入关键问题当中。

1.4光环境的优化。照明是建筑物的基本功能,也是居民的基本需求,而照明节能也是建筑物节能的关键,是实现绿色节能的重点。绿色节能建筑物给照明功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一要满足居民照明的舒适度需求,其二要借助高新的技术来降低能源的消耗。因此在设计和施工阶段,要通过对居民照明需求的调查,通过反复的调试来实现居民对舒适度的需求。同时,要拓宽对新技术、新设备的认识,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节能水平。

2分析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的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可以概括的说,绿色节能建筑是绿色建筑设计的产物,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实际表现形式,同时,现实当中的绿色节能建筑体现的是一种绿色建筑设计的设计理念。

继续阅读

建筑设计中建筑构成秩序研究

摘要:

建筑设计中,建筑构成秩序属于一项必须重点关注的内容,其对于建筑设计效果的改善以及整体水平的提高具有极大的价值。本文主要在分析了其作用的基础上,对建筑构成秩序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最终提出了具体的应用方法,同时对每一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关键词:

建筑设计;建筑构成秩序;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建筑质量及其艺术性的要求开始逐渐提高,因此做好建筑设计工作开始变得尤为必要。作为建筑设计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建筑构成秩序是有关人员必须充分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能够为建筑质量的提高提供很好的保证。

1建筑构成秩序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建筑构成主要包括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建筑功能是建筑的第一基本要素。建筑功能是人们建造房屋的具体目的和使用要求的综合体现,人们建造房屋主要是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同时也充分考虑整个社会的其他需求。仟何建筑都有其使用功能,但由于各类建筑的具体目的和使用要求不尽相同,因此就产生了不同类型的建筑。如工厂是为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住宅是为满足人们居住的需要,娱乐场所是为丰富人们的文化、精神生活的需要。建筑功能在建筑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将直接影响建筑的结构形式、平面布局和组合、建筑体型、建筑立面以及形象等。建筑功能也不是,成不变的,它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变化。建筑技术包括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和建筑设备等方面的内容。随着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材料不断涌现,为建造各种不同结构形式的房屋提供了物质保障;随着建筑结构计算理论的发展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建筑设计技术不断革新,为房屋建造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各种高性能的建筑施工机械、新的施工技术和工艺提供了房屋建造的手段;建筑设备的发展为建筑满足各种使用要求创造了条件。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强度建筑材料的产生、结构设计理论的成熟和更新、没计手段的更新、建筑内部垂直交通设备的应用,有效地促进了建筑朝大空间、大高度、新结构形式的方向发展。建筑形象是建筑内、外感观的具体体现,必须符合美学的一般规律,优美的艺术形象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它包含建筑型体、空间、线条、色彩、质感、细部的处理及刻画等方面。由于时代、民族、地域、文化、风土人情的不同,人们对建筑形象的理解各有不同,出现了不同风格和特色的建筑,甚至不同使用要求的建筑已形成其固有的风格。如执法机构所在的建筑庄严雄伟、学校建筑多是朴素大方、居住建筑要求简洁明快、娱乐性建筑生动活泼等。由于永久性建筑的使用年限较长,同时也是构成城市景观的主体,因此成功的建筑应当反映时代特征、反映民族特点、反映地方特色、反映文化色彩,应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并与周围的建筑和环境有机融合与协调,能经受时间的考验。构成建筑的三个要素彼此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建筑功能是指建筑物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必须满足的使用要求。建筑技术包括建筑材料技术、结构技术、施工技术。建筑形象是功能与技术的综合反映。建筑构成秩序主要指的则是上述三种要素之间的秩序。建筑构成秩序在建筑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优秀的建筑构成秩序可以督促设计人员对建筑周围的环境进行细致的了解,为建筑设计做好基础性的调查工作,保证建筑设计的合理性,为建筑施工指明方向;二是建筑构成秩序的应用可大大降低建筑施工问题的发生率;三是建筑构成秩序的优秀设计保证了建筑物的舒适美观。

2建筑构成秩序的观念

继续阅读

地铁已建建筑的隔振研究

1数值模拟与分析

1.1工程概况笔者对上海某一受地铁运行振动影响的居民住宅进行基础隔振。该建筑物为5层砖混结构,总高度为2.85=14m,总长14.32m,总宽为12.22m。构造柱截面尺寸为240mm240mm,圈梁尺寸为240mm300mm,过梁的尺寸240mm240mm,预制楼板厚120mm,墙厚240mm。圈梁、楼板、构造柱均采用C30混凝土,弹性模量E=31010Pa,密度=2700kg/m3,泊松比v=0.3。受力筋为HRB400,箍筋为HRB335。墙采用黏土砖,密度=1800kg/m3,泊松比μ=0.15,抗压强度cf=2.67106Pa,弹性模量E=4.72109Pa。用ANSYS软件进行数值模拟,上部结构采用层间剪切模型,以1个楼层为基本单元,把每层的竖向构件合并为1根竖杆,用楼层的等效剪切刚度作为竖杆的层刚度,并将全部恒、活荷载按一定比例组合后就近集中于各层楼盖处作为1个质点,从而形成“串联质点系”振动模型,如图2所示。在模型中用3Dmass21单元来模拟集中于各层楼盖处的质量,3Dmass21单元有6个自由度的点单元,包括X、Y、Z方向的平动和绕X、Y、Z轴的转动,定义单元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只有竖向自由度。竖杆用弹簧单元combine40模拟,并定义其只有水平刚度。碟簧支座竖向刚度模拟采用combine14单元,在2个水平方向采用combine40单元,该单元可以引入线性的强化模型、黏滞阻尼的影响。由于地铁振动对上部结构作用的主要影响是竖向,因此竖向刚度为碟簧计算刚度,忽略2个水平方向的影响,将其刚度设为无限大。建立的支座简化模型如图3所示。

1.2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通过实测,得到地铁运行时对该建筑物楼板的振动加速度,共布置测点8个,其中建筑物内7个,地表1个。笔者选取建筑物1层楼板的测点S1作为研究对象,测点与列车隧道的相对位置如图4所示。实测的加速度值如图5所示,时间间隔为0.05s,持续时间为8s。

1.2.1模态分析通过ANSYS模态计算,分别得到隔振前、后结构的前4阶自振频率,如表1所示。通过表1可知,隔振后的1阶自振频率比隔振前减少77%,2阶自振频率减少了48%,3阶自振频率减少了38%,4阶自振频率减少了16%。结构自振周期由隔振前的0.64s延长为2.8s,说明碟簧隔振支座大大削弱了地铁振动对上部结构的效应。

1.2.2时程分析在地铁振动作用的影响下,上部结构随碟簧隔振支座的移动而产生位移,因此绝对位移会相对增大,但是由于地铁振动对结构的层间位移影响很小,因此笔者对位移的影响不予考虑。笔者通过ANSYS数值模拟得到结构隔振前、后的相对加速度时程曲线,如图6、图7所示。根据美国应用技术委员会于1999年出版的设计指南《减少楼板振动》中建议:为了满足舒适度要求,住宅楼板的振动加速度峰值限值为0.005g,即为50mm/s²。从图6、7可以看出,隔振前底层楼板加速度峰值为120mm/s²,顶层楼板加速度峰值为110mm/s²,均超过了50mm/s²;隔振后,底层相对加速度峰值为20mm/s²,较隔振前减少了80%;顶层相对加速度峰值为40mm/s²,较隔振前减少了67%,均满足加速度峰值限值的要求。综上所述,设置碟簧支座后,竖向加速度明显减少,使建筑物满足了设计规范,由此可以得出,在建筑物底部设置该隔振支座可以得到显著的隔振效果。

2结束语

笔者通过对碟簧隔振支座设计理论的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支座设计,对实例中设计的隔振支座进行ANSYS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构的层间加速度减少显著,证明了该支座具有较好的隔振效果。

作者:刘平平隋杰英王雪鹏单位: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继续阅读

建筑节能研究(6篇)

第一篇:房屋建筑中节能环保研究

摘要:

笔者基于房建结构中节能环保设计状况实地调查之后,并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家政策进行分析,充分意识到在资源日益匮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总趋势下,建筑行业应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走集约化发展道路,顺应人们对环保、绿色和舒适这一追求的潮流,从而提高房建设计的科学性和节约性,提高居民居住舒适度和幸福指数。

关键词:

房间结构;节能;环保;问题

1国外节能环保设计的发展状况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房建结构中节能环保设计获得了较快发展,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西欧部分国家在房建的供暖设备方面采取了节能技术,并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产业部门,比如说:供暖设备调控元零件、控温膜、保温门窗。在建筑工程方面实践成果主要有:(1)改造现有建筑,与推倒重建的做法不同,欧美各国广泛采取改造和翻新方式,这样可以保证短时间之内收回投资资金;(2)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节能环保设计的关键是“超隔热”技术,首先是将隔热层加倍然后在墙壁例外设置不透气层。这样的话,夏天可防止室外气体的流入,冬天可积聚室内火炉和电器散发的热量。虽成本会提升5%,但能源消耗将会大大降低。目前,北美已建设将近三万座超大型隔热建筑;(3)建筑法规方面,欧美国家差不多每年修订一次房建节能环保标准,逐步提升标准和水平。比如英国外墙传热系数限制值能源危机前的1.6W到现在的0.45W。而在丹麦这一数值仅为0.2和0.3W,相形之下,我国的标准还有待降低;(4)知名的节能环保设计专家有:Grim-shaw,Rogers,NormanForster。

2国内节能环保设计的发展状况

继续阅读

建筑新技术分类研究

《建筑设计管理杂志》2014年第八期

1艺术美学型新技术

建筑物不仅是一个巨型的混凝土结构,它也是一座集艺术美学特性于一身的艺术品,每一座标志性的建筑无不体现出了设计者的建筑理念、审美观点以及其地区人们的民族精神、价值形态等,它是生态与经济价值的追求同精神文明与审美观念的艺术性的融合体。而随着人们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对于建筑物所代表的文化蕴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物在表达出自身的艺术美感的同时要能够展现出其独特个性。[4]艺术美学型建筑技术正朝着一个人性化、艺术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对于一些建筑物来讲,其用于对建筑物的修饰的价格远远高于建造建筑物本身所花费的价格,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相关的建筑服务业、装修行业的快速发展。1.4建筑复杂型新技术建筑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的矛盾性能,这推动的建筑技术向着高新技术、艺术美学、生态环境型方向推进,同时使得建筑物在外延上也不断深入,建筑物的结构体系也愈发的复杂。随着传统的机械制造、园艺、雕塑等领域技术与建筑领域技术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建筑技术体型中的技术形态也愈发的广阔,充分展现出建筑新技术的综合包容性。如传统采矿中使用的爆破开采、钻探勘察技术、建筑物的整体位置移动与方位的变化等都成为现今建筑新技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的拓展也展现出建筑技术的外延特性,如在进行铁路建设、核电建设、海底勘测等行业中也充分应用到了建筑安装技术,这样更加促进了建筑新技术的外延与分化。因此,技术复杂型新技术将是建筑行业新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2建筑新技术分类体系及应用研究

建筑新技术的分类体系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1)用于对建筑新技术的发展预期研究,对建筑新思路新技术的开拓;2)对特定区域内建筑群的归纳分类,并进行科学管理;3)利用建筑新技术分类体系对新型建筑新技术进行科学评价与鉴定工作。

2.1建筑新技术分类体系促进建筑材料的发展传统建筑工业中大都采用钢筋混凝土的主体结构形式,而随着建筑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对新技术的科学分类,有效地促进了建筑新材料的发展。

2.1.1高性能钢的应用相较于传统采用的铝合金材料,现展起来的高性能钢具有强度大、耐震性强、屈服比低、可焊接性等优点,通过对高精度钢进行精加工处理能够使其有效满足建筑行业特殊位置的建筑需求,而现代高层建筑中使用的以高性能建筑钢为结构基础的混凝土建筑避免压力承载量能够达到80MPa左右,这是以往普通钢筋混凝土材料强度的两倍还多。

2.1.2钢管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通俗来讲就是将混凝土填充在圆形或多边形的钢管中,由钢-混凝土之间相互紧密连接构成的一种新型建筑体系,具有防变形、耐久力、刚度大等特点,并且他的防火特性相当的好,因此,对于一些易燃物存放的建筑来讲是非常优异的新型建筑材料结构。

继续阅读

城乡规划生态建筑设计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生存的环境遭受极大威胁。城乡建设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项目,更应该注重环境的保护。论文以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入手,研究了生态建筑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城乡规划设计;生态建筑;城市想象;环境因素

1引言

人们的日常生活、经济发展速度和生态环境保护这3个方面不能保持平衡。快速的经济发展也使得我国各方面的资源都较为匮乏,这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极为严重的,这种现象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出现较多,盲目地追求经济发展必然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其中,环境问题尤为突出,环境的破坏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因此,面对这一问题,需要构建适合人类生活的聚居环境。城乡规划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我国的地域特征较为显著,城乡规划必然会受到文化和习俗的影响,同时还要考虑生态环境因素。生态建筑设计将成为城乡规划发展的主要方向,也符合我国当前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也可以使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最大化。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地位逐渐增高,它将成为城乡发展的主要力量。

2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概念

对于城乡建设发展以及城乡的空间布局,相关部门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这就是城乡规划的内容。通过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有效改善目前人们的生活。在进行城乡规划时,需要充分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能够实现经济、文化及政治等方面的均衡发展,在经济和文化共同发展的同时,还要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城乡规划中生态建筑设计的核心就是在发展人们物质需求的同时,关注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点内容:1)要将建筑和周围的环境相结合。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就是要在设计的过程中,将自身的建筑风格同周边环境结合起来,以此为基础进行改造创新。充分考虑生态理念和建筑理念的融合,使自然资源充分发挥最大作用,保证建筑本身的生态环境具有可持续性。2)使用的建筑材料需要绿色环保。在对建筑材料进行选择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其绿色环保的要求,建筑材料一般是指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使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才能充分体现出生态建筑的根本理念。3)建筑周围人文环境的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一个人的生活将会产生积极影响,可以调节人的心情,使得思想处于一个积极乐观的状态[1]。

3目前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3.1无法深刻认识生态建筑的概念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