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建筑历史理论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建筑是人类一种重要的文化创作及作品,建筑师的设计活动需要有较高的建筑历史知识和相关见解作为创意的前提和支持。中外建筑学专业均把“建筑历史”作为必修课程显然出于这种共识。然而,国内一些学者多持另一种观念:历史理论课程学习旨在培养本专业一种“素养”,这种素养对于建筑学人的专业能力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并不要求与实际的设计操作有直接帮助。目前国内建筑学通用的外国建筑历史教科书也明显基于这样一种观点进行内容的安排。其结果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建筑系的学生对建筑史课程的重视度和学习热情远不如设计课高。一方面,商业时代火爆的建筑市场、短平快的设计过程以及大量产出的肤浅、媚俗的形象游戏之“作品”,的确很难让学生看出现代建筑设计与历史理论有什么直接关联;另一方面,国内一直存在的民族虚无主义心态,藐视自己的传统文化,致使中国建筑史学习在学校和学生中间往往被冷落、被轻视。当然,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本身长期以来在内容和方法上因循守旧、不重视社会现实问题及与其他学科研究的关联,也妨碍了其自身的拓展及与建筑设计的协同。
建筑界普遍认为,在当今世界极为强调多学科交叉研究和运用的大背景之下,设计和历史这样原本关系密切的建筑学“子学科”非常有必要在一定层面上进行整合。如何整合,关键在于寻找切入点,即需要一种什么样的课程设置作为平台?
一建筑历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建筑历史内容繁杂,现行通用教材和参考书只是一般地按时序划分章节,罗列出历史背景、建筑风格特征以及著名或典型建筑实例等。这种断代划分虽然方便相关研究者记录史实,但是简化了不同时期建筑文化的长期影响。教学计划也是按照这种断代划分进行讲授。也因此长期以来,建筑系学生普遍错觉地认为,建筑史课程就是学习各个时期的主要建筑风格,学生也把简单记忆不同时期的重要历史建筑、著名建筑师及其作品和设计思想作为该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而忽略了对建筑发展系统性性的认识和对一般规律的了解,简单地把历史理论课程认为“素质教育”。然而,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建筑史观,学习建筑史方法论,将历史传统与设计实践结合才是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为了弥补课程内容的缺陷,更有效地实现该课程的价值,在教学中加强同主干课相联系的目标性与系统性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与专业主干课的配合大多来自教师出身于建筑设计专业的自然结果,因而讲课的自由联想、发散性较大,对培养设计思维能力有关的内容是散构的,知识系统目标性相对不强。
二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改革的尝试
为了更加明确建筑历史课程的目标性,使该课程更紧密地为主干课服务,结合华南农业大学建筑历史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当前建筑创作与使用的普遍性要求,在课程讲授环节,明确了以场所感(或某些思潮下的非场所性)为基本导向,由场所感带动对各种建筑类型的结构、平面、立面、空间及装饰分析,重点突出对形成某类型建筑构成各要素的内在逻辑性的分析,展示一个可综合把握的建筑环境整体。在这个线索下,针对不同时代各类场所的形成特点,区别对待不同建筑的构成要素,不以偏概全,提炼出要分析的重点侧面。例如,古罗马大量围合十字交叉轴的连续空间模式、近现代构成派的搭构建筑形式等。现行通用教材只是用奴隶社会大帝国、工业化结构来解释都还不能深入到它们的艺术价值所在,相关资料中关于罗马原始宗教有安全场所的观念以及近现代雕塑由雕和塑走向搭建的变革刺激了建筑艺术先锋派等等的介绍,由此这两种建筑空间形式产生的场所背景就可以得到较好的解释。学生对特定类型建筑的理解也更加清晰、深刻。不同阶段的建筑其讲授侧重点不同,把握其中的差异和联系又可综合展示建筑艺术可能关联的各种观念领域。
此外,我们注重运用比较分析方法,以更好地体现培养学生正确建筑史观的教学要求,加强知识链的衔接;并将典型历史建筑融入现代设计中,反复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探寻其中共同的设计构成手法和设计原理,或者领会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设计技巧,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随时绘制分析性草图的习惯和能力,以加强其建筑设计的功底。
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其他老牌院校建筑系建筑历史课程的教改思想,也非常具有借鉴意义。例如华中科技大学和同济大学实行建筑历史本科教学5年一贯制,如同设计课一样,建筑史教学内容贯通5年,逐年深化和拓展,并有意识地结合到设计课程中。鉴于我校从08级建筑系开始进入5年制教学计划,一些主干课程如建筑设计、建筑历史、建筑构造、设计基础等的教学任务也势必相应增大。
1.概述
历史建筑具体反映了一个城市在某个时代所特有的文化、特色及历史特征,是人类的共同财富。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对建筑产生了新的要求,许多优秀的历史建筑被无情地拆除。显然,这种消极的改造方式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应当采用一种更为积极的保护方式,即结合历史建筑本身的特点对历史建筑做适当的改造和功能置换,挖掘原有建筑的新潜能,使它们能够符合现代生活的要求。
比如:年久失修的老住宅被改建成博物馆、美术馆;废弃的厂房被改造成展览馆和艺术中心等。
2.相关概念定义
2.1历史建筑的定义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对历史建筑的定义为:具有一定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反映城市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多建造于20世纪初,并且目前仍处于较好的物质结构状态。
2.2再利用的定义
美国著名景园大师劳伦斯最先提出了建筑的“再循环”理论:“再循环不同于保存或修复,再循环是功能的改变,是将其内部组成再重新调整成为人能接受的”。1965年,劳伦斯在美国旧金山市吉拉德里广场的改造中实践了再循环理论,将一个意大利家族的巧克力工厂改造为当地具有特色的综合性休闲娱乐场所。
摘要:
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乡村正在发生着变化。外来文化的渗透、派系建筑的流行,导致农村民居建筑正在逐渐失去其原有的景观特色。文章试图以建筑类型学等相关理论为支撑,通过实地考察与分析,探究新农村民居建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该如何使乡村建筑风貌与其所在地域特征相结合,与时代精神相协调,提升乡村的人文环境品质。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民居建筑;建筑类型学;地域特征
引言
伴随着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城镇化进程,城市的生活模式、审美情趣等对传统乡村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传统乡村风貌日渐消失而呈现出混乱的状态。近年来,许多建筑师和地方管理者开始重视新农村建设中的民居建筑风貌问题,然而,在很多情况下总是片面地强调某种历史风格的延续,甚至效仿或照搬其他地区的风格,“包装”一些假古董或派系建筑,而没有从乡村建筑的本质出发开展必要的方法研究,忽略了乡村建筑的真实特性和实际需求。关于乡村民居建筑的讨论由来已久。19世纪末期,欧洲工艺美术运动的倡导者们开始从传统乡土建筑在工艺制造与材料选用的各个层面上学习创作经验,第一次明确地将乡土建筑与制造工艺相联系起来。20世纪60年代,伯纳德•鲁尔道夫斯基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中指出了“乡土建筑”的重要性。在国内,中国建筑史学家刘敦祯教授等人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研究民居建筑。陈志华先生提出:“乡土建筑是乡土环境中一切建筑的总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①然而,在我国当今的建筑实践中,依然缺乏对乡村民居建筑保护与更新的方法研究。文章针对乡村民居建筑在历史性、地域性方面的特殊性,从相关建筑理论出发,结合目前的一些乡村建设实例,试图其中对于民居建筑的认识缺陷以及建设方法的局限性,探讨乡村建筑的本质、特性和实际需求,以及在新乡村建设中塑造适宜的建筑风貌的原则和策略,试图对我国如今面临的新农村建设中的建筑保护与更新问题做出一些有益的思考。
1.类型学与建筑的历史性和地域性
19世纪著名的建筑师和理论家森佩尔认为,形式是与其产生和发展的环境相协调的,形式不仅与用途,而且与当地传统的元素和人们的行为方式相关。②到了后现代时期,伴随着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反思,对历史性与地域性的讨论重新得到了重视和发展。美国著名建筑理论家罗伯特•文丘里曾经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中指出,建筑外在形象的生成不是单纯美学的简单产物,而是由诸多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类型学将这些因素归纳为建筑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类型学理论认为,建筑应该反映它所在城市的传统,同时又必须体现时代特征,既有历史存在的合理性价值,也有现实存在的合理性价值。类型学理论主张建筑的演化有其自身的规律,不是后一阶段彻底取代前一阶段,而是历史的遗存与当代的新形式并存,并作为新形式的创作素材和依据。当代著名建筑师拉斐尔•莫内欧,就是将类型学作为一个核心的思想,用类型建立建筑与过去的关联,并且根据现实条件和需求,对选择的类型进行场所化、现实化,从而创造出与地域和历史深刻联系的作品。类型学所强调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统一,辩证地解决了“历史”“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更加理性地对待地域的历史与传统,提取历史文化的深层“本源”,结合时代特征以新的“形式”融入现代社会。
一、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作为区域古建筑营造技术及其流源的系统研究,它的学术意义我们试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1作为学科基础的营造技术研究
营造技术研究是中国建筑史学的基础和古建筑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梁思成、刘敦桢等前辈学者,即致力于古建筑的营造研究,通过对古建筑的调查、勘测、比较和文献、法式研究,建立起古建筑营造学的基本知识、理论体系及演变规律。由于历史的原因,早期建筑营造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北方中原地域和官式为代表的建筑体系,结合官方历史文献如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等进行研究。这是中国建筑史学起步阶段的必然,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知识体系,为推动古建筑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对民间和地方建筑表现出的文化丰富性、地域特征的关注和研究被逐步提上日程。显然,只有在地方性古建筑研究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开展地方性建筑文化、哲理、艺术等上层理论的研究工作,也会补充完善建筑史的系统研究。地方性的建筑营造技术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的兴起,而在全国各地更广泛和深入的展开。以中国南方为主题的地方性建筑研究在21世纪前后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成为建筑史学发展的一个方面。虽然这方面的研究并不都以“营造”为题,但对地方性营造技术、工艺等的关注,实际上呈现了建筑历史和历史建筑研究的不同侧面。
2作为典型地域的岭南古建筑营造技术研究
岭南地处东亚大陆最南端,属亚热带气候,背靠五岭,面朝大海,空间相对独立。中原汉人南下之前为古越人之地,历来远离中国古代大一统的中央政权中心,历代商贸发达,文化交流活跃。历史上土著越人、不同时期南下的汉人、海外贸易商人等众多族群,共同形成了渔猎文明、稻作文明、商贸文明等多元共存、特色鲜明的岭南地域文化。“岭南地区”作为文化地理学的概念,指以五岭以南包括广东、广西东南部、福建西南部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区,广义的岭南还包括海南岛。其中前三者在文化地理上超出了岭南空间地域,延伸至华南地区闽赣桂三省。岭南主要的文化地理分区是广府地区、客家地区、潮汕地区和雷琼半岛地区,其建筑在近10年中得到较多的关注和研究。岭南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和历史文化边缘区位,在此背景下,岭南古建筑成为岭南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一直在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分区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建筑领域也自然形成了地域特征明显的岭南建筑文化区。岭南建筑文化区内,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仅广东省境内就包括广州、佛山、潮州、中山4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古建筑在本地区有大量保存,它们是岭南古建筑研究的基本对象。进一步联系已有研究成果,可以有计划推进完善“岭南”——“华南”——“亚热带”的区域的历史建筑研究。因此,虽然“营造技术”研究本身是岭南历史建筑的一个局部,但通过它来展开并逐步完善和确立“岭南”建筑谱系,比较“江南”,建构“华南”,开拓“亚热带”成为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环节。具体展开来说,其一,可以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乃至东亚建筑的历史与发展进行深化、完善和补充,在空间上阐释南方地区或亚热带地区以木构为主的建筑技术的体现形式与内涵;在时间上可追溯中原建筑沉淀于此的古制,以及各历史阶段的建筑文化的交融,作为历史信息和演化的相互佐证,籍此可以深化中国建筑史中的区域研究与体系研究。其二,在中国古代建筑之多元、广阔、多样的背景下,在时间空间上构建岭南建筑的特点,有益于本地域现代建筑的发展借鉴。其三,对岭南建筑传统保存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研究,包括有形的建筑、无形的技艺及其它营造传统文化的系统研究,对于保护岭南文化,保护岭南建筑文化遗产,以及传承岭南文化将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3研究创新方法取向
(1)以大木营造技术为中心整合相关营造技术体系:“营造技术”的概念并非指“大木作”、“小木作”等单一、二种技术,而是贯穿营造活动全过程的相关技术与理论,从选址、规划、设计到材料的加工应用,结构形式选择、节点处理手法等等。以往的营造技术研究大多是比较单一的如大木作、砖作、瓦作等的分项独立研究,缺乏对建筑营造技术的整体及系统考量,对此,本项目以将以大木作营造技术为主导,整合样式谱系、各作营造技术配合结点、材料工艺、文献研究和工匠法则等不同的研究视角,建构地域性营造技术的建筑基础理论。
引言
就建筑领域而言,建筑文化的日益丰富及其品位的不断提高,对建筑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代呼唤建筑师要奉献建筑创作“精品”,而高文化品位的建筑创作必来自于高文化修养的建筑师。如何培养和造就这样的建筑师自然成为建筑学教育界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高文化修养的建筑师取决于建筑学教育和建筑科学的更新,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在建筑学科中突出建筑文化的再教育,以“建筑文化”为基本内容来提高建筑师综合文化的素质和修养,而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的教学整合恰好有益于此。
1国内建筑学教育现状剖析
1.1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
我国建筑学专业基本设置在理工科院校,而其专业特点是具有艺术类性质并包含文科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素质的差异较大,特别是少数学生的学习目的只停留在实用技能的学习,导致学生只注重方案设计、表现图绘制,而忽视建筑文化的研究与思考。这种现象反映在对建筑历史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理解不深刻;建筑方案设计因没有深刻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经不起推敲。
1.2教师授课方面的问题
讲授建筑历史需要多方面的知识,讲授课程时教师还应触类旁通。讲授一个时期、一个地区的建筑内容,首先应该对其所处时代、地区、自然条件、历史沿革、文化、宗教信仰、政治、经济等内容加以叙述,这些与建筑有关的客观环境背景直接影响着建筑的最终结果。建筑历史涉及古今中外多方面的内容,反映在教学过程上表现为单一教师不能精通全部内容,需要各门课程教师在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共同努力使课程内容相互联系、融会贯通;需要建筑设计老师有丰富的中外建筑历史知识和建筑文化知识。
1.3教学条件方面的问题
论文关键字:城市设计历史文化保护文物
论文摘要:分析了在建筑设计中时历史文化保护的种洲误区.并就城市设计中历史文化镶护的内笔进行了才探讨。
要了解城市设计的内涵,就必须关注城市中的生活的人。在城市设计中,人是第披关注的主体.而关注人的思想也显得地位重要。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的思想是在千百年发展中提炼、沉淀而形成了城市的文化,而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发展也深刻地印刻在城市的历史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城市人。因此,城市设计与城市文化、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但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许多城市建设得n益繁荣,城市人口的增加,往往对城市的历史文化带来极大的破坏性,这就有必要从认识上加以提高,重点防范。在城市设计仁对历史文化明确予以保护,从法律上给以保证。
一、目前城市设计中对历史文化保护存在的几个误区
一种是往往在想毁掉先人的东西时,就有人打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我们可以创造新的历史’的招牌.历史是大家创造的,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枉自独尊,笔者赞成“让每个人都占有历史一页”的提法。据说在英国古城墙要修复,砖川以不用古砖,就是荃于这种邢论的做法之一有的城市任旧城瑞遗址处修的街道广场上还特意标l泪原城墙的位置走向。历史不能像割韭菜,长一茬割一茬。城市建筑更不能几年就拆一茬。
第二种是“保护历史文化妨碍了经济发展”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一方而在破坏历史文化,一方面又在大谈自己城市的历史t往㈣城拆了占建筑.叉到新区搞明清一条衡。这种做洼既破坏了很好的旅游资源,义不能形成新的经济热点。
第三种是旧的建筑不适用,需要改造”的浇法。这一改就是火拆欠建,耐口垒=倘若西安也把城墙拆掉修成环路,其古都风貌及旅游价值就蜚;色不知多少。还有的地方为丁突出自己的城市特点,在任何价值上部搞上地区。民旌历电的特征.以示“文”的延续。侄个城前里应有不同历电时期的建筑及J礼貌,怛绝没必要在每个建筑上看其五干年。只要对历史做了大胆的保护.觥叫毫虻顾忌地作对现代化的追求。这样,殳就自然延续且通畅。
摘要:
文章探讨教师在史论课程教学中如何启蒙学生的建筑思想,在意识形态上让学生理解学习建筑史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促进未来艺术设计师的成长成材。笔者根据自身近几年课程教学的体会,阐述课程的特色及学习的方向和重点,以期培养和激发学生在专业设计中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
专业特色;建筑;课程改革;创新意识
环境设计研究自然、人工、社会三类关系发展应有的方向,以优化人类生活和居住环境为主要宗旨。环境艺术设计尊重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景观的完整性,既重视历史文化关系,也具有理论研究与实践创造、环境体验与审美引导相结合的特征。建筑是人类生活的舞台,人塑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也塑造了人类。建筑凝聚着人的智慧,城市生活中蕴含着感情、审美和追求,环境设计理念把建筑思想一代代传承下去,渗透到设计师的性格和想象中。建筑也是人类历史的见证、文化的标志、心灵的寄托。学习中外建筑史课程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艺术意识,加强学生对建筑的热爱和对保护环境的认识。各国的物产、气候、地理、交通等各种因素不同,所产生的建筑也有自身的特色。在学习了解由于各国宗教、政治、社会经济发展、生活习惯等各种因素的不同形成的各自的建筑体系、风格等方面,这门课程也是明显优于传统设计系列课程的,在创新性改革实践中,其自身的难点与改革创新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课时问题,二是授课方式问题。
一、课程内容创新思路与教学思路
教师要分析、研究中外建筑史这门课程应当如何上,如何把建筑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内容通过创新的授课方式传达给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如何在现有的课时中教好这门课程。实践城乡景观、风景园林、建筑室内等环境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其研究要以环境中的建筑为主要对象,环境设计专业开设中外建筑史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该课程也是围绕培养优秀设计师的目标开展建筑史论的学习与研究,是专业课程设置最具亮点的课程之一。教学改革以挖掘专业特色文化资源为指导思想,在一定的学时内讲授一门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有一定难度,要上好这门课,编好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讲稿与PPT,是课程教学的核心。
环境设计按教学计划用怎样的方式授课以达到教学目的,在现有的课时内授课,如何更好、更全面地让学生领略中外建筑史课程的精髓,如何精细、全面、系统地让学生认识建筑并感受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与特色,是相当难解决的问题。要上好这门课程,教师就要用艺术专业的视觉特点,收集、编辑大量建筑图和文字解释,重点说明建筑历史理论、建筑师设计思想,从而以更生动、创新的教学参与方式,拓展学生的兴趣、文化想象与思维能力,从而更有效地完成这门课程的授课。同时,教师要以抓重点、抓历史节点、抓建筑风格的方式解读本课程的教学思路,以突出重点,分析、讲解重点的方式解读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建筑思维与空间理念,丰富其设计文化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一、设计理念
张锦秋坚持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创作道路,开创了新时期唐风建筑风格。她的“新唐风”建筑的设计理念可以概括为主张传统(民族的、地域的)与现代有机结合,着重在环境、意境和尺度方面表现传统,而在功能、材料和技术方面突出现代感。在“现代建筑创作的多元探索”、“在有特定历史环境保护要求的地段和有特殊文化要求的新建筑创作”、“古迹的复建与历史名胜的重建”三个方面进行探索,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和而不同”的建筑观、“和谐建筑”的创作观,坚持科学与艺术相统一、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创作理念,创新实践,因地制宜,因题而异,通过对建筑环境、意境、尺度的把握,通过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充分满足现代建筑的功能需求。
张锦秋总结自己的设计方法为两种方式:一是紧邻风景文物名胜,主张建筑应该融于历史环境风貌,与整个环境形成和谐的整体。具有强烈地历史文化性质内涵的建筑应在满足现代功能需求的基础上与建筑风貌和内容相协调,应是具唐代风格的现代建筑。另一种是建设项目远离风景文物名胜,应具有时代感又要突出地域性的现代建筑,主张“传统的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意识的结合”。
二、三唐工程
三唐工程包括唐华宾馆、唐歌舞餐厅和唐代艺术展览馆,简称“三唐工程”。唐艺术陈列馆采用三重四合院布局,其纵轴线同唐歌舞餐厅一起与慈恩寺纵轴平行,其建筑布局东、西两部分并不对称;唐华宾馆则按照园林布局方式错落布置,运用了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中的传统手法。在建筑形式上,三组建筑与大雁塔的距离不同,其体现唐风的做法也由近及远依次简化:陈列馆采取唐风浓郁的仿古形式,唐华宾馆结合现代功能与结构,唐风逐渐淡化。
唐华宾馆将公共活动部分采用大柱网框架结构;而客房部分采用砖混结构。入口门廊设计成典型的唐风敞轩,门廊两侧衬以传统形式的院墙。沿主轴线建筑的檐下都设有一跳斗拱,中部庭院采用传统风格的山池院,其他部分则采用坡度平缓、出檐深远的唐风瓦屋面和墙窗划分方式。屋面采用机制灰筒瓦和板瓦,墙面用乳白色面砖,仿木的部分用茶色锦砖,台基用青石,外门窗为茶色铝合金门窗及茶色玻璃。建筑统一在灰色、白色、茶色的基调之中,这正是唐代比较典雅的外装饰色彩。在宾馆的建筑装饰上对于传统风格采用淡化处理,中国的传统风格更多的通过陈设品体现出来。而唐歌舞餐厅是欣赏唐代乐舞的文化休息场所,其室内装修具有较浓的唐风。
三、新唐风建筑对于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唐代时期空前繁荣,取得灿烂的文化成果,其建筑也独树一帜。但是经过百年沧桑和世间的动荡,真正的唐代建筑已所剩无几,而现存的唐代建筑也因为时代的久远而显得十分古旧,这对我们学习和研究唐代的建筑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阻碍。而“新唐风”建筑风格的产生恰恰说明了我们现代人对我国传统的唐文化的渴求,期望唐代建筑的精华得以继承,使我们的优秀传统与现代化建设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