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呼吸机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1资料与方法
1.1方法2组患者均采用临床常用的普通型气管插管,从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开始后,进行常规口腔护理前,行气管导管气囊充气,并将患者床头抬高30°,加强对牙齿、牙龈、两颊黏膜、上颚、舌及咽部的清洁。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溶液进行口腔护理,2次/d。试验组由两名护士共同操作,用0.9%氯化钠溶液50ml从一侧口角向口腔内缓慢冲洗,同时在患者对侧口角用同步负压吸引,将冲洗液吸出,共进行2个循环,然后用洗必泰口腔护理液进行口腔护理,2次/d。2组均于机械通气后第3天开始每日于口腔护理前、后30min取咽拭子行细菌培养。
1.2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口腔护理前后细菌培养结果比较对照组口腔护理前菌株总数为79株,口腔护理后为47株,病原菌阳性下降率为40.51%(32/79)。试验组口腔护理前为47株,口腔护理后为22株,病原菌阳性下降率为53.19%(25/47),2组阳性下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口腔护理后患者阳性率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口腔护理后患者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口腔护理前后菌群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2组预后指标比较试验组VAP发生率、插管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VAP是ICU最主要的医院获得性肺炎,亦是常见的死亡原因。据流行病学调查,国外机械通气患者中VAP发生率10%~30%,死亡率20%~71%,何权瀛研究表明国内VAP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与国外接近。VAP的发生机制由于宿主的防御功能与微生物的定植和侵入两者间的平衡遭受破坏,危重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口腔及呼吸道正常的生理屏障受到破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进一步使患者的口腔及呼吸道黏膜得抵抗力下降,咳嗽及纤毛运动亦受到损害,炎性反应加重,另一方面病原体的数量、毒力、侵袭性与VAP的发生有直接关系,若减少病原体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VAP的发生。研究发现引起VAP的主要外界因素:(1)口咽部细菌的改变及下行移位;(2)口腔pH值及唾液免疫功能的下降;(3)气管导管气囊上方的积液下移;(4)各种原因引起的胃内细菌返流上行移位;(5)吸痰、湿化等侵入性操作及检查;(6)各种药物的应用,如抗生素及抑酸药物等。在以上诸多原因中,口腔细菌的下移,成为引起肺部感染的直接原因及发病机制之一。故我们通过进行有效的口腔护理,并改良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以减少口腔细菌的下降,减少病原体的数量,以降低VAP的发生率。本实验通过应用与传统不同的口腔冲洗的护理方法及含有抑菌效果的洗必泰口腔护理液对危重症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在实验中分别对试验组及对照组口腔护理前后的菌群株数进行比较,应用0.9%氯化钠溶液及洗必泰口腔护理前后均能有效的减少病原体的数量。洗必泰口腔护理后的菌株数较0.9%氯化钠溶液明显减少,2组比较试验组能有效减少VAP的发生、插管及住院时间,与郑海燕等的研究相符,且周薇等研究同样表明洗必泰是理想的口腔护理液。
1资料与方法
1.1护理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棉球擦拭法,每天两次。实验组在传统口腔护理的基础上,改进和完善口腔护理干预措施。
1.1.1加强培训提高认识强化执行意识加强培训,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学习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因素的知识,明确口咽部的细菌在VAP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作用,树立保持良好的口腔清洁度在预防VAP发生的重要意义。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对于有人工气道的患者,要求责任护士每天填写人工气道患者护士操作记录表,表格中口腔护理作为其中一项要求,包括口腔分泌物有无及时清洁(每3h评估1次),每天至少3次口腔护理(每班至少1次),护士执行后签名确认,每天由组长检查和小结,同样记录在表格中,强化执行意识。
1.1.2及时清除口腔、鼻咽部分泌物气管导管气囊上分泌物及口咽部分泌物中的细菌下移会导致VAP的发生,另外,气管插管气囊上的黏液会随着患者的呼吸,一过性气囊压力下降和体位改变等因素从气囊的边缘进入下呼吸道[3],同样是VAP的发生因素之一。先充分吸引口腔、鼻咽部分泌物,再从气管导管的侧管(声门下吸引导管)直接吸出囊上黏液,如囊上分泌物较黏稠时,可用20ml注射器缓慢注入0.9%NaCl液5~10ml后再抽吸囊上分泌物,从而减少或控制进入下呼吸道的细菌的数量,预防VAP。
1.1.3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对于气管切开的患者用双氧水棉球擦拭口腔,擦洗前先用小儿软毛牙刷沾漱口液刷牙,清除粘附在牙齿上难以擦拭的分泌物。擦洗干净后再喷上洁悠神液。1.2.4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气管插管的患者采用二人配合边冲洗边抽吸的操作方法代替传统的棉球擦拭法。操作前先检查气管导道气囊压力,保持在于25~30cmH2O为宜[4],以防误吸,同时吸净气道和口腔的分泌物。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冲洗者在高位,缓慢注入0.05%洗必泰溶液[5]冲洗患者牙面、颊部、舌面咽腭,抽吸者在低位吸引,直至吸出液清洁为止,完成后更换牙垫,重新固定气管插管。更换吸痰管,抽出气囊内气体,负压抽吸气管内分泌物,以清除气囊上残留的分泌物及冲洗液。最后气囊内注入适量气体,封闭气管插管与气管壁之间的空隙。
1.2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VAP发生率及插管留置时间。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分别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
【论文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中间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IM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结果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的60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肌麻痹症,及时建立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和对胆碱酯酶复能剂的应用,治愈50例,死亡10例。结论中间综合征应早期识别、早期建立人工气道与机械通气是抢救的重要方法。
急诊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organophosphoruspesticidespoisoning,AOPP)并发中间综合征(intermediatesyndrome,IMS)是AOPP经积极救治,急性胆碱能危象消失后,迟发性周围神经病出现之前出现的一组以肌无力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多数患者表现为晚发性呼吸肌麻痹,由于常用的解毒药物疗效不佳,再对其认识不足,救治不及时,常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我院2003年5月至2007年5月共收治AOPP患者1212例,其中并发IMS共60例。现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及加强对IMS的认识,从而提高AOPP的抢救成功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IMS患者中男26例,女34例;年龄7~78岁,平均44.8岁。58例为口服中毒,服毒剂量50~400ml,2例为皮肤吸收中毒。毒物种类:甲拌磷(3911)22例,对硫磷(1605)13例,内吸磷(1059)2例,甲胺磷5例,氧化乐果13例,敌敌畏5例。中毒就诊时间:服毒至入院时间0.5~2h内来诊41例,2h以上19例(其中14例由乡镇医院转来)。按1987年《职业性有机磷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属重度中毒49例,中度中毒11例。
1.2临床表现60例患者来院时均有胆碱能危象,经彻底洗胃、导泻、应用阿托品和氯磷定治疗后,意识转清,胆碱能危象消失,达到阿托品化,在阿托品减量维持的过程中,分别于中毒后24~92h,平均36h,出现抬头转颈无力、声音嘶哑低沉、呼吸浅快,逐渐呼吸减慢、呼吸停止、紫绀明显、血氧饱和度迅速下降到70%以下。其中49例患者出现四肢无力、腱反射减弱。所有患者在呼吸停止前均没有意识障碍和瞳孔缩小,肺内没有啰音。
1.3治疗与转归所有患者继续维持阿托品化和应用氯磷定,加大氧流量,补充足够的热量和电解质,当呼吸困难明显且伴有紫绀出现,动脉血氧分压<60mmHg时,立即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60例全部气管插管,继之有26例患者气管插管3~5d后经皮气管切开。死亡10例(其中3例放弃治疗后死亡)。
1.4IMS持续时间以呼吸功能恢复为准(即撤离呼吸机时间),疗程3~24d,以颅神经支配肌肉恢复最快,继而颈屈肌及肢体肌肉恢复,最后呼吸肌恢复。
一、完善实践教学大纲及实践教学内容
临床医学系与三所直属医院、行业医院专家共同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与学校教务处共同制订医教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根据学生到基层就业需要具备的从事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预防、康复、保健、健康教育以及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能力和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选取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大纲。将分散在各专业的临床实训项目重新组合,以问诊方法与技巧、常见症状为基础,以临床基本操作技能、病例分析为重点,要求学生在实践训练中深刻理解、强化发展所学理论,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医学生基础理论、临床技能和思维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与进步。
二、注重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突破口,是专业实践教学的物质基础。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按照高职高专“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及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要求,打造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医院仿真格局的临床医学实训基地,改善实训条件。临床医学实训室位于学校实验楼的1~3楼,包括内、外、妇、儿、五官、传染等44个实训室,引进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如智能综合模拟婴儿、智能综合模拟人-爱因斯坦、仿真头模教学系统、临床治疗和口腔技工、网络版急救系统、网络版内科实训系统、HVJ-880A全能呼吸机、动态心电监护系统(Holter)、01B多功能麻醉机、PA-500呼吸机、MHJ-Ⅲ麻醉机、、示教裂隙灯、检眼镜、弧型视野计、高级孕妇模型、多功能穿刺、心肺听诊、肝脾触诊、心肺复苏模型、多功能手术床、牵引床诊断床及手术、体检需要的各种器械等。
临床医学专业实训基地除满足临床医学专业的内科学、外科学、急救医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五官科学等实验教学需要外,还为口腔医学、中医学、针灸、骨伤、医学影像等专业的相关课程提供优质的实践教学资源。
三、改革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教学手段
利用“院系一体”的区位优势和直属医院的人才优势,打破理论课与实验实训课的界限,将课堂移到实训室,边教边学边做,使理论学习、现场观摩、技能训练三者有机结合,实现校内实训教、学、做一体化。部分临床主干课直接设在直属医院,通过直接在医院床旁教学、医院见习等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校园网、手术室电视监控闭路系统等先进教学资源,教师边操作边讲解,学生边观摩边训练。将以往的“2+1”变为“1+1+1”的教学模式,在第一年基本素质能力、职业岗位基础能力的基础课教学中,注重向临床实践课衔接;在第二年职业核心能力和部分职业拓展能力的临床课教学中,强化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第三年进行临床实习,由实训教学转入在医院真实职业环境下的应用型实习。本专业创造性地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进行为期两周的实践技能强化训练,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进一步掌握临床最基本的技能操作,缩短临床实习的适应期,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毕业后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通过率。在整个人才培养进程中,实践教学比例>50%,真正做到了“学中做”、“做中学”,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投入到防、治、保、康的工作中,并且能够不断适应医学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在前4个学期,每个寒暑假安排带教医生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第四学期安排学生到医院见习2周,增强感性认识,体验职业生活。
四、加强实训室软件管理建设
【摘要】
目的:探讨适合ICU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方法。方法:评估ICU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构建并实施培训方案,通过理论培训、全真模仿、临床实践进行核心能力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问卷调查。结果:20名低年资ICU护士通过系统的培训,较培训前各种能力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通过系统的核心能力的培训,ICU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明显提升。
【关键词】
低年资护士;ICU;核心能力;培训模式
ICU病房集中了现代化的监护与急救设备,聚集了全院各科的危重患者,病情复杂、危重,流动性大。而ICU护士既是先进仪器的使用者,又是病情变化最直接的观察者,也是抢救危重患者的最直接参与者。这就意味着ICU是一个高技术水平、高劳动强度、高风险的医疗场所,ICU护理质量的优劣是ICU救治工作成败的关键之一。目前我院护士进入ICU前的专科培训欠缺,进入ICU后的培训也未常规化、系统化。培训模式仍以师徒带教为主,缺乏规范化培训,部分护士参加院内或其他医院的短期培训班,内容较ICU护士的专科要求相对偏少。ICU专科考核虽然定期进行,但无统一标准,不能准确、全面、及时的评价ICU护士的专业技能及胜任能力。ICU5年以下低年资护士由于临床经验少,进入ICU后改变自己的角色较困难,心理压力较大,更需要进行系统培训。近年来,我们针对5年内的低年资护士构建并实施系统化培养,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ICU低年资护士20名,均为毕业5年内,男5名、女15名,年龄19~25岁;学历:研究生1名,本科10名,大专8名,中专1名;20名护士均评估定为N1级,其中N1级第一阶段15名,N1级第二阶段5名。
1.2研究方法
【论文关键词】车祸;成批外伤;急救护理;组织管理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成批外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与组织管理。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3批共62例患者的急救与管理进行总结。结果患者得到及时救助与精心护理,死亡2例,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严密的组织管理与及时地抢救护理是保证成批患者救助成功的关键。
随着高速公路事业的迅猛发展,高速公路出现交通意外事故的发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车祸所致外伤特点是多发伤,病情复杂、变化快,发生外伤患者多,伤情轻重不一。因此,要求急救人员能迅速准确判断、识别患者伤情并及时作出相应处理。我院成为高速公路协作单位以来,于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成批患者3批,共计62例。入院后除2例因病情危重死亡外,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现将成批车祸外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与组织管理经验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62例,3批伤员分别为23例、19例、20例。其中男36例,女26例,年龄4~68岁。由于发生地段不同,医务人员接电话后到达现场时间分别为10min和15min,患者到达医院时间分别为25min和30min之后。患者伤情分为颅脑损伤11例,胸腹联合伤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5例,脾破裂2例,肋骨骨折8例,其他部位骨折20例,皮肤挫裂伤10例。其中1例颅脑损伤和1例胸腹联合伤抢救无效死亡。
2急诊抢救护理
2.1院前急救护理接到120急救电话后,急诊科迅速出车,到达现场后,迅速判断患者伤情。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或将危及生命的患者,立即展开现场急救。同时迅速果断地处理威胁患者生命的伤情,主要措施有开通气道,建立静脉通道、包扎、止血等,初步处理后立即送往医院,途中注意利用车上设备,详细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及静脉通路畅通。
2.2急诊科抢救护理建立绿色通道,急救护士分组进行抢救,配合医生对到达现场的患者进行初步分诊,根据伤情分为重、中、轻伤3类,本着先重后轻,先救后治的原则,对重伤患者进行另建1条或2条静脉通道,抗休克、心肺复苏、止血、吸氧,必要时使用呼吸机。对较轻具备后送条件的患者分批进行相关辅助检查处理及入院处理,较重患者病情允许时送ICU及手术室处理,及时缓解急诊科的压力。
【摘要】目的探讨防范手术室护理差错,避免护理纠纷。方法加强对手术室护士法律知识培训,规范各项护理行为,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结果手术室护士的法律、服务、证据意识得到增强,能正确处理护理工作中的问题,使各种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结论确保了手术病人的医疗安全,避免了护理工作中的失误,有效地防止了医疗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护理差错防范措施手术室护士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法律知识的普及,人们的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举证倒置出台后,护理医疗纠纷呈明显上升趋势。论文百事通由于我院大部分为恶性肿瘤病人,愈后差,家属对治疗极不满意;手术室工作又具有连续性、复杂性、综合性等特点,因此手术室常成为医疗事故、纠纷易发之地。本文针对如何预防手术室医疗活动中与护理有关的纠纷,加强手术室护士法律、服务、证据意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和病人的合法权益作一探讨。
1防范措施
1.1加强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为了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医院组织学习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并人人通过考核。科内不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知识学习,结合实际工作中发生的实例问题进行讲解、分析,引导科内护士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不断增强法律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意识,规范护理行为,提高自律性和慎独精神,强化责任心,从而降低了护理职业风险,既维护了患者的健康和合法权益,又保护了自己。
1.2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1.2.1明确各班职责干好本职工作,在岗在位,不从事越职行为。
1.2.2加强术中物品管理,认真做好交接清点工作规范手术物品摆放、传递,术中使用显影纱布,物品随加随记。一台手术原则上不更换洗手、巡回护士,如确实需调换人员,应清点交接清楚并记录签名。
1把握招生尺度优化生源结构
优化生源结构是保证高质量儿科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前提。湖南省儿童医院研究生主要来自临床医疗、临床医疗(儿科方向)应届本科毕业生。由于研究生的个人经历与阅历不同,基础知识结构和水平各异,往往造成其临床技能水平的参差不齐。在研究生录取上,湖南省儿童医院严格掌握复试标准,注重综合实力的考核(包括理论、技能和英语水平),对于那些理论知识考试成绩不错,但在临床知识和技能方面欠缺的考生,不宜作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另外,为了保证研究生招生质量,严格把关报考资格,对跨专业报考采取了相应限定条件:一是非医学门类不允许填报;二是护理、检验专业2门学科之间允许跨专业报考,但均不允许跨至其他临床医学专业(包括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三是医学影像学专业(影像诊断)允许跨至临床专业,影像技术专业不允许跨至临床专业。同时,在导师选择方面,湖南省儿童医院采取了“研究生-导师双向选择制”,既提高了优秀研究生录取率又保证了其个人学习兴趣。通过这些措施充分吸纳优秀生源和提高教学质量。
2强化培养过程提升培养质量
2.1提前进入研究生角色
为学生提供提前入科实施方案。一般而言,从本科毕业至研究生入学近2个月时间,准研究生基本上处于学习、管理的真空状态。为了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湖南省儿童医院遵循自愿原则,提前为准研究生提供入科实习机会。一方面可以帮助其熟悉科室环境、常见病以及相关诊疗程序;另一方面加强与导师的沟通,以便导师根据学生特点和要求提早拟定临床培训的方案及研究方向,研究生根据自己的科研方向提前查阅文献、撰写综述及课题设计等。当正式开始科室临床轮转时,导师对其研究进展宏观把控,这对研究生培养十分有益。
2.2强化临床能力培养
没有培养过程的质量管理就没有真正的培养质量。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湖南省儿童医院强调“临床能力培养为主线,科研能力培养为基础,综合素质提高为目标”的原则。在临床方面,从轮科安排、临床能力培养、临床考核要求等方面完善每个细节,医院根据每位研究生专业要求、导师意见,在科教部和医务部参与下制订最佳轮科标准。并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标准培养研究生临床能力,例如急救专业研究生除在急救系统轮科1年左右外,仍需半年内科轮转培训,轮科过程中在高年资带教老师指导下掌握腰穿、骨穿、高级生命支持等基本技能,并熟悉气管插管、血液净化、呼吸机参数设置等急救技能,同时还运用Semi-nar教学法进行循证医学思维培养。目前湖南省儿童医院有急救、儿童保健、外科等6个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根据各自特色制订出严格的考核指标,对基本临床知识、前沿知识、临床诊疗思路、临床技能等做出量化考核。出科考核则由包括该学科教研室主任、科室主任、副教授以上资历在内至少3位老师组成考核小组评审,试题由考核小组随机抽选、选用最新模拟人设备,以保证考核真实有效。
2.3提升科研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