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呼吸道感染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论文关键词]上呼吸道感染;儿童;健儿清解液
[论文摘要]目的:观察健儿清解液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两组。治疗组142例,口服健儿清解液治疗;对照组138例,口服小儿感冒颗粒治疗。其他基础治疗两组相同。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1.7%,对照组显效率55.1%,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88.0%,对照组总有效率75.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儿清解液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临床常见病,大部分患儿使用口服药在门诊治愈,但有部分病例疗效不佳。我院儿科2005年6月~2006年5月应用健儿清解液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病例选择
选自儿科门诊28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年龄6个月~11岁,急性起病,病程在3d以内。治疗前未用其他药物(包括抗生素、退热剂)。并随机分为治疗组142例,对照组138例,两组病例中拟诊咽炎132例,鼻炎14例,喉炎29例,扁桃体炎66例,疱疹性咽峡炎31例,咽结膜热8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分配情况相似,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内容包括:①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部疼痛、头痛、腹泻、呕吐等典型症状。②咽腔弥漫性充血或伴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咽后壁疱疹等体征。③病变局限于上呼吸道,排除以上呼吸道感染起病的某些急性传染病。
护理学术论文是科技议论文。它是以文字形式反映护理科学技术实践和成果的一种信息贮存和传播活动。论文的价值,集中体现于作者在论文中报告的学术观点、看法、主张和经验,亦即“意”的价值。学术论文的“意”,不是在写作时才萌生的。就特定的论点而言,它不是可以用文字任意延伸的“弹性物”。“意”是作者在思考、实验验证并获得结果的基础上的理性判断。也就是说,在写作前,意就是清晰的、充实的、有条理的和成形的。那种临时抱佛脚,指望笔下生花的写作方法,是导致所撰论文或无纲目层次,或无因果逻辑,或无中心思想的根本原因。为此,特强调护理论文写作要先立意、炼意、理意后再动笔成文。
1立意
研究写作的学者常将意喻作军中统帅,人之灵魂。若军无统帅,战则必溃不成军;若人无灵魂,行则必无精神。可见意的重要性。学术论文较其它文体更重于先立意。一篇论文,如没有反映作者的观点、主张、看法和经验,即使层次段落再清楚,字句再俊秀,也不能称其为论文。古人说,“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已”(杜牧《樊川文集.答庄充书》)。把意比作主将,文气比作副将,词句比为可以调遣的兵卒,正是强调了意在一篇文章中的不可缺少性。
意如此重要,立意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1.1意不等于材料材料,泛指文中叙述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论文的意既不能游离于材料之外,也不等于材料。它是作者思想和实践化合出的新的“物质”。例如,在护理1例或一组病人后获得了护理经验,这个经验既不是作者的原始想法,也不是一般的护理过程,而是经过本例(组)护理实践检验的可行经验。在论文中,病人的一般情况、护理措施,都只是“材料”,是为意服务的。意体现在护理效果中。“1例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心理支持”的作者[1],在文中简述伤者夜间睡眠时,遭意外枪击致多发性火器伤的病因,详述伤者应激障碍的表现,重点围绕伤者的心理状态,报告护理措施及效果。提出:①综合评定伤者的心理状态,明确导致伤者应激障碍的因素;②认同伤者有益的、适度的防卫机制;③鼓励伤者诉说内心感受;④以提高生存质量为激励目标;⑤掌握时机,及时调整护理策略;⑥减少负性刺激,寻求社会支持。最后作出理性的讨论分析。全文始终在病人和护理的结合面上展开,始终以护理效果来论证作者的观点,意也就立起来了。
1.2意不等于问题通常认为,论文写作的逻辑顺序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是论文立意的起点,但仅此还不能写论文。重要的是,论文中要反映作者对提出问题的回答和评价。提出的问题有了明确的“答案,即作者在实践验证、深思熟虑并有了明确的倾向性观点时,才有了写论文的前提。犹如旅行者在出发前,不仅要设定旅行路线,更要确立目的地。只有前者而无后者,则难免劳而无功,甚至会南辕北辙。
一篇科学研究论文的意,是被实验证实的客观结果及由此引发的讨论,而不是实验程序;一篇临床护理论文的意,是能够被读者评价的经验,而不是病人的一般资料;一篇调查研究论文的意,是调查结果的现实性,而不是调查内容和经过。总之,当确定的答案替代了模糊的提问,当作者在事件经过中确立了自己的观点,论文的意才真正显示出来。
2炼意
急性白血病是血液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所致[1],在儿童及青壮年中排名第一[2]。主要发病机制为骨髓中异常增殖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大量释放至外周血,广泛浸润于肝、脾、淋巴结等造血器官,干扰正常造血[3]。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化疗和骨髓移植等,近10年来骨髓移植得到快速发展,但因缺乏适合的供髓者及移植费用高昂,受到较大制约。急性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程度往往比较重,在此期间并发严重的感染和出血,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所以,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的环境保护措施尤其在骨髓抑制阶段更为重要。本院2010年7月起使用百级空气层流无菌室(laminarairflowbiocleanroom,LAFR)作为化疗期间场所,结果发现患者化疗期间感染率的发生明显下降,患者恢复较好,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7月至2015年1月本院住院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54例,均符合急性白血病诊断及分型标准[4]。其中男89例,女65例,年龄24~62岁,平均(43.50±9.40)岁。采用FAB法对其进行分类分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71例,其中T-ALL29例,B-ALL42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83例,其中M013例,M229例,M415例,M512例,M614例。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LAFR组78例,其中男42例,女36例,入住百级空气层流无菌室;对照组76例,其中男45例,女31例,入住普通病床。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化疗方案按照不同白血病类型予以选择:ALL缓解诱导阶段选择VDP/VDCP/VDLP,维持治疗阶段选择HD-MTX/HD-Ara-c/DOAME方案;AML缓解诱导选择DA/MA/HDA/T(THP)A,维持治疗阶段选择HD-Ara-c/Mi-to+HD-Ara-c/Flu+Ara-c。1.2.2LAFR的空间环境消毒患者进入LAFR前进行室内空间的去污、消毒及净化空气。空气达标标准为每平方米细菌集落数小于10个。LAFR室内环境温度维持22~26℃;湿度维持45%~60%。依照相关管理标准管理层流无菌病房[5]。
1.2.3患者的护理LAFR组入住前需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保持肠道清洁,依相关消毒等程序后进住,必要时保护易感染部位。空气层流无菌病房内物品每日以75%乙醇消毒[6],定期行空气微生物培养,结果阴性为达标。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
1.2.4医护人员的消毒医护人员严格按规定流程入室,定期行咽拭子培养,患感染性疾病者禁止入内。控制入内次数,各项治疗护理遵照无菌规范集中操作。
1.2.5全环境保护(totalenviormentprotection,TEP)的监测方法为确保TEP措施发挥其最大功效,须每1~2周检测LAFR中物品、空气、医护人员体表以及患者体表的微生物状况。检测标准详见文献[7]。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参考卫生部2001年相关文件进行。
1肺炎的流行病学
在导致死亡的感染性疾病中肺炎居首位,全球每年约有1000万呼吸道感染患者,其中肺炎大约有400万。在美国每年有300万例次的CAP,其中90多万人住院,6万多人死亡。20%~30%的肺炎发生于身体健康的青年人,没有并发症的CAP患者死亡率较低,约1%~3%,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CAP患者死亡率增加,虽然HAP的发生率为0.5%~2%,但死亡率却高达30%~60%。据美国2004年统计,每年在CAP的治疗上就要花费12.2亿美元,HAP的治疗费也以每年30亿美元的速度递增。
2胸部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Physiotherapy,PT)是应用躯体运动、按摩、牵引、训练、机械设备等力学因素和电、光、声、磁、冷热等其它物理因素预防和治疗伤病的一种方法。该治疗日益受到重视,已成为临床综合治疗及康复医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治疗的作用广,不仅可用于对症治疗,而且可作为某些疾病的病因治疗。其治疗作用包括消炎、镇痛、镇静、改善血液循环、调节植物神经及内脏功能、松解粘连及软化瘫痕和杀菌等等。胸部物理治疗(CPT)是一类非药物、以简单的手法或以改变病人的体位、训练病人调整呼吸的动作或咳嗽的技巧,或者借助器械,目的在于减轻气道阻塞、帮助廓清气道分泌物,改善通气和气体交换,增加呼吸肌功效和协调性的治疗技术。CPT在不同文献中有多种提法,如气道清除技术(AcTs)、支气管引流、体位引流治疗、支气管清洁疗法等。CPT技术的具体方法较多,包括有缩唇呼吸、控制性呼吸、主动呼吸周期、支气管/体位引流法、用力呼气技术、自发引流、呼气正压、高频胸壁压迫、高频气道开放、Flutter活瓣疗法、指导性咳嗽等。现对胸部物理治疗的常见方法予以介绍。
2.1传统胸部物理治疗传统胸部物理治疗(CCPT)包括对胸部的叩拍、震动、摇动及体位引流技术。是通过胸部叩拍和震动,对胸壁施加机械能量,促进气道分泌物的清除的方法。主要运用手法治疗,近年来应用的电子机械装置也可以达到类似效果。理论来说,叩拍有助于固定在气管,支气管树的分泌物松动,进而可以通过咳嗽或吸引清除。叩拍是通过受过训练的人或患者家属将手掌微屈凹陷,以腕部运动来拍打患者胸部,或者应用机械叩拍器在呼吸时叩拍胸部,特别是作用于需要引流的部位。震动是当患者呼气时,双手掌交叉重叠在需要引流区域间歇施加压力,或者用震动器在呼吸时作用于引流区域。摇动是指晃动患者身体来松散分泌物,促进其排除的方法,此法应用相对较少。
2.2体位引流体位引流(PD)是据患者肺部病变区域的不同而采用不同体位,靠重力作用使肺叶或肺段气道分泌物引流排出,特别适用于有大量痰液者。此法常常与其它胸部物理治疗联合应用,特别是胸部叩拍和震动。所以将其亦归入传统胸部物理治疗。
2.3指导性咳嗽没有控制的咳嗽常导致患者疲倦、胸疼、呼吸困难和支气管痉挛。因此要对无效的咳嗽进行控制,学会更有效的咳嗽以促进气道分泌物的排出,这就需要指导性咳嗽(DC)。具体来说,是在医护人员的指导和训练下,让患者有意识地做一系列的动作,主要是为自主咳嗽功能受损者清除大气道分泌物。该方法适用于自发性咳嗽不能有效廓清气道分泌物的,或者其疗效不佳;上腹部或胸外科手术后患者;气道分泌物漪留,需要长期护理患者;已建立人工气道患者。指导性咳嗽包括采取适当体位(尽量坐位,或近似坐位);呼吸控制和强有力的呼气三个方面。
2.4呼气正压呼气正压(PEP)产生于丹麦,是辅助气道清洁治疗的气道正压技术。治疗时,患者对着阻力器呼气,产生呼气时的正压,正压水平常可据测压计调节,较低压力一般在15~30cm水柱,高压可达60~80cm水柱,但通常采用的是10~20cm水柱。推荐吸气:呼气时间为1:3或1:4。一般在持续不到20分钟后,患者即可将分泌物排除。通常可以通过市场上供应的吹气瓶子或通过直径6mm左右的麦秆向盛水的小杯内连续吹气泡达到PEP治疗效果。
【论文关键词】青霉素结合蛋白青霉素耐药感受态内酰胺类耐药率红霉素
【论文摘要】肺炎链球菌存在于人的喉部和鼻子的后部,大约40%的人平时就携带这种病菌,能引发肺炎、菌血症和脑膜炎,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每年导致300万儿童死亡。更为严重的是,在过去用青霉素就可以杀死的肺炎链球菌,现在抵抗抗
肺炎链球菌存在于人的喉部和鼻子的后部,大约40%的人平时就携带这种病菌,能引发肺炎、菌血症和脑膜炎,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每年导致300万儿童死亡。更为严重的是,在过去用青霉素就可以杀死的肺炎链球菌,现在抵抗抗生素的能力越来越强。科学家则希望通过对肺炎链球菌的基因测序,更好地认识这种细菌并开发出新的抗生素。近年来肺炎链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并已出现多重耐药菌株,是临床感染控制中非常棘手的难题。
1耐药性的流行概况
在美国,上世纪80年代肺炎链球菌总的青霉素耐药率不到5%,而且均为低水平耐药(中介),到90年代初,总的青霉素耐药率迅速上升到17%,目前已经超过30%。Gordon等在1997年-2001年研究表明肺炎链球菌中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PRSP)检出率为16.7%,对复方磺胺甲唑的耐药率(R%)是25.0%。1997年-2000年,我国文献报道的肺炎链球菌耐药率(R+I)还仅在8.8%~22.5%之间,但在最近的调查中,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R+I)已高达42.7%,显示出快速上升的势头。还有一些最新调查显示,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超过了70%。目前,对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的数量报道不一,与地区分布有关[1、2]。广谱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头孢氨噻)已成功用于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但对这些因子的抗药性也似乎有所增加。肺炎链球菌已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广泛耐药,包括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和四环素类。肺炎链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在逐年增长,其中尤以青霉素和红霉素最受人们关注。
2影响耐药性的相关因素
耐青霉素G肺炎链球菌(PRSP)分离率近年来已在世界范围明显上升,特别是某些欧洲国家,美国一些地区,东南亚的某些国家地区PRSP已高达40%~50%[3、4]。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最早发现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但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在1977年在南非首次发生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引起的肺炎暴发流行[5]。以后世界各地都不断分离出PRSP,并使其成为耐药阳性球菌感染中引人注目的焦点之一。肺炎链球菌的血清型与青霉素的耐药性存在着一定关系,见表1。PRSP分离率上升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孢菌素、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大量使用及某些治疗方案不合理有很大关系。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在临床上治疗呼吸道感染用得非常广泛,对诱导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也起着很大作用。如台湾省[6]用大环内酯类作为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一线药物导致所分离的PRSP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率高达98%。
3耐药性的发生机制
1临床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表现
1.1无论感染还是非感染疾病,只要有病就用抗生素。
1.2无论什么感染,都用广谱抗生素。
1.3无论疾病性质,大都用静脉注射,而且剂量过大,疗程过长。
1.4不考虑抗生素的抗菌特点,随意联合使用。
1.5使用一些在儿童期禁用,慎用或已被淘汰的药物。
1.6与其他药物如病毒唑,维生素等混合在较大量的液体中静滴[1]。
2滥用的不良后果
[论文关键词]肾病综合征;儿童;心理问题;心理护理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儿童在住院期间表现出的几种心理问题及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医护人员在治疗的同时对出现心理问题的患儿进行有针对性、有效的心理护理。结果:护理后患儿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住院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结论:科学的护理能使肾病综合征患儿克服恐惧、悲观、自卑等心理问题,调整心态,树立信心,同时了解药物治疗的必要性及药物的毒副作用和饮食等方面知识,达到坚持治疗直至康复的目的。
现将我院收治的46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在住院期间表现出的几种心理问题,及对这些心理问题给予的心理护理和心理干预措施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00~2006年住院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儿46例,其中6~12岁学龄期患儿38例,他们在住院期间均出现了不同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恐惧、悲观抑郁、害怕孤独、自卑依赖等心理问题。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儿心理障碍,使之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处于最佳治疗状态。
2护理
肾病综合征患儿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外,科学的护理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因这些患儿在住院治疗期间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样生活和学习,置身于一个陌生环境,每天接触病友和医护人员,加上治疗过程中带来的痛苦和身体上的变化,使他们逐渐变得冷漠、孤独、恐惧,产生自卑心理。对于这些患儿医护人员应加强心理护理,使他们懂得疾病并不可怕,只要积极治疗,身体会很快康复,并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学习和生活,以积极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提高疗效,缩短疗程。以下是肾病综合征患儿在住院期间容易出现的几种心理问题:
2.1恐惧和悲观心理
1当前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护理岗位人力配置不足
近20年来,我国护士的总体数量增长较快。截止2001年底,护士总数为128.3万人,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28%。但目前护理岗位的人力配置不足、特别是临床一线护士配置不足的情况非常严重,医护比例连年上升。根据卫生部信息统计中心的统计数据,我国1952年医护比例为1∶2.28,2001年则上升为1∶1.09。卫生部1978年制定的《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要求护士占全院卫生技术人员的50%。而根据卫生部信息统计中心1995年对全国240余所医院进行的护理人力资源调查结果,达到这一要求的医院只有两所。
一方面,护士缺编的情况非常严重;而另一方面,反映护士工作量的几个主要指标,如日均输液人次、手术人次、危重病人数等,又呈上升趋势。因此,目前护士的工作负担极为繁重,如广东省人民医院普外科病房,2001年该病房白班护士平均每人负责15~20名患者,而在公休日、节假日和夜班时间,护士平均每人要负责40~45名患者。为缓解护理人力不足的情况,医院只好过多地聘用临时护士,甚至聘用无护士执业资格的护理人员,由病人家属、陪护人员替代护士从事病情观察和生活护理,由护工承担部分技术护理工作。2002年5月出版的第346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医院护士人力配置水平和医疗质量》的论文。这篇论文以先进的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医院中各类护理人员所提供的护理工作量与病人安全、病人转归之间的相关性,以详实的数据证明了直接护理时数及注册护士比例与病人的住院日、医源性泌尿系统感染率、呼吸道感染率、褥疮发生率和抢救失败率等指标均呈负相关。可见,临床护士的人力配置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的高低[2]。忽视临床护士人力配置与护理工作专业化要求的做法是完全违反医学规律的。事实证明,这种违反医学规律的做法已经构成了对医疗质量与安全的严重威胁,相当一部分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均可归咎于此。
2护理岗位人力配置不足问题的原因分析
在正视我国各地区护理人力供给普遍不足的前提下,护理岗位人力配置不足问题与医院忽视护理岗位人力配置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简言之,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相当一部分医疗机构未对护理工作给予应有的重视,不仅对护理工作的专业性认识不足,将护理工作简单地等同于打针、发药,而且忽视护理工作在医疗风险控制中不可替代的作用[3];第二,也正是由于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医院在医疗机构改革中片面理解减人增效和成本核算,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惜将护理岗位一减再减。
针对上述问题,卫生部在2000年下发的《卫生部关于在医疗机构改革中加强护理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在医疗机构改革中积极推进整体护理。护士人数和人员结构要根据整体护理的要求,按护理岗位的任务、所需业务技术水平、实际护理工作量等要素进行配置,按需设岗。”由此可见,解决护理人力资源配备不足的关键在于:按照实际需要设定护理岗位;而按需设岗的核心则是科学地测定护理工作量(亦称护理工作时间)。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国内一些著名医院,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和福建省立医院参考国外的先进做法,摈弃了过去以病房床位数来直接推算所需护理人员数量的做法(例如:《三级甲等医院护理管理标准》中以病房床位数和护理人员的数量比(1∶0.4)来计算护理人员编制的规定),相继开展了根据护理工作时间的测定结果配置护理人力资源的工作[4]。分析上述医院开展的护理工作时间测定研究中的相关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这些结论。
2.120多年来,测定护理工作量的重要依据———直接护理和间接护理的内容发生了较大改变
经过对护理工作的分解,可以发现直接护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45项,它们依次为:晨间护理、晚间护理、口腔护理、床旁交接班、整理床单位、褥疮护理、大小便护理、输血输液、临时注射、肌肉注射、给药、测TPR、测血压、心电监护、给氧及雾化、气管切开护理、导尿、膀胱冲洗、插胃管、管喂、协助进食、胃肠减压、引流管护理、抽血化验、备皮、灌肠、吸痰、湿热敷、物理降温、功能锻炼、医疗操作的护理配合、测血糖、伤口理疗、标本收集、巡视病人、术前床单位准备、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接待新病人、术后评估、病人评估、制定护理计划、护理效果评价、出院病人处理和尸体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