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呼吸道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论文关键词]上呼吸道感染;儿童;健儿清解液
[论文摘要]目的:观察健儿清解液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两组。治疗组142例,口服健儿清解液治疗;对照组138例,口服小儿感冒颗粒治疗。其他基础治疗两组相同。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1.7%,对照组显效率55.1%,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88.0%,对照组总有效率75.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儿清解液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临床常见病,大部分患儿使用口服药在门诊治愈,但有部分病例疗效不佳。我院儿科2005年6月~2006年5月应用健儿清解液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病例选择
选自儿科门诊28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年龄6个月~11岁,急性起病,病程在3d以内。治疗前未用其他药物(包括抗生素、退热剂)。并随机分为治疗组142例,对照组138例,两组病例中拟诊咽炎132例,鼻炎14例,喉炎29例,扁桃体炎66例,疱疹性咽峡炎31例,咽结膜热8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分配情况相似,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内容包括:①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部疼痛、头痛、腹泻、呕吐等典型症状。②咽腔弥漫性充血或伴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咽后壁疱疹等体征。③病变局限于上呼吸道,排除以上呼吸道感染起病的某些急性传染病。
护理学术论文是科技议论文。它是以文字形式反映护理科学技术实践和成果的一种信息贮存和传播活动。论文的价值,集中体现于作者在论文中报告的学术观点、看法、主张和经验,亦即“意”的价值。学术论文的“意”,不是在写作时才萌生的。就特定的论点而言,它不是可以用文字任意延伸的“弹性物”。“意”是作者在思考、实验验证并获得结果的基础上的理性判断。也就是说,在写作前,意就是清晰的、充实的、有条理的和成形的。那种临时抱佛脚,指望笔下生花的写作方法,是导致所撰论文或无纲目层次,或无因果逻辑,或无中心思想的根本原因。为此,特强调护理论文写作要先立意、炼意、理意后再动笔成文。
1立意
研究写作的学者常将意喻作军中统帅,人之灵魂。若军无统帅,战则必溃不成军;若人无灵魂,行则必无精神。可见意的重要性。学术论文较其它文体更重于先立意。一篇论文,如没有反映作者的观点、主张、看法和经验,即使层次段落再清楚,字句再俊秀,也不能称其为论文。古人说,“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已”(杜牧《樊川文集.答庄充书》)。把意比作主将,文气比作副将,词句比为可以调遣的兵卒,正是强调了意在一篇文章中的不可缺少性。
意如此重要,立意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1.1意不等于材料材料,泛指文中叙述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论文的意既不能游离于材料之外,也不等于材料。它是作者思想和实践化合出的新的“物质”。例如,在护理1例或一组病人后获得了护理经验,这个经验既不是作者的原始想法,也不是一般的护理过程,而是经过本例(组)护理实践检验的可行经验。在论文中,病人的一般情况、护理措施,都只是“材料”,是为意服务的。意体现在护理效果中。“1例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心理支持”的作者[1],在文中简述伤者夜间睡眠时,遭意外枪击致多发性火器伤的病因,详述伤者应激障碍的表现,重点围绕伤者的心理状态,报告护理措施及效果。提出:①综合评定伤者的心理状态,明确导致伤者应激障碍的因素;②认同伤者有益的、适度的防卫机制;③鼓励伤者诉说内心感受;④以提高生存质量为激励目标;⑤掌握时机,及时调整护理策略;⑥减少负性刺激,寻求社会支持。最后作出理性的讨论分析。全文始终在病人和护理的结合面上展开,始终以护理效果来论证作者的观点,意也就立起来了。
1.2意不等于问题通常认为,论文写作的逻辑顺序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是论文立意的起点,但仅此还不能写论文。重要的是,论文中要反映作者对提出问题的回答和评价。提出的问题有了明确的“答案,即作者在实践验证、深思熟虑并有了明确的倾向性观点时,才有了写论文的前提。犹如旅行者在出发前,不仅要设定旅行路线,更要确立目的地。只有前者而无后者,则难免劳而无功,甚至会南辕北辙。
一篇科学研究论文的意,是被实验证实的客观结果及由此引发的讨论,而不是实验程序;一篇临床护理论文的意,是能够被读者评价的经验,而不是病人的一般资料;一篇调查研究论文的意,是调查结果的现实性,而不是调查内容和经过。总之,当确定的答案替代了模糊的提问,当作者在事件经过中确立了自己的观点,论文的意才真正显示出来。
2炼意
论文关键词:腹部实质性脏器创伤;急救;护理
论文摘要:本文重点叙述腹部实质性脏器创伤的急救与护理。本组护理患者入院后即置抢救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置监护室,设专人护理,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详细记录液体出入量(特别记录尿量),注意各脏器创伤的鉴别,保持呼吸道畅通,备好抢救器械。施行心理护理,解除病人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树立病人治疗信心,做好术后抢救的准备工作,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确实做好各项基础护理。本组病例中78例,77例痊愈出院,1例因入院较晚,失血过多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第2天死亡。
一、资料与方法
我院从2005年1月~2007年7月共收治78例腹部实质性脏器创伤病人,其中男67例,女11例,年龄6~73岁。合并失血性休克40例,脾破裂48例,肝破裂20例,肾创伤8例,胰腺损伤2例。除1例因失血过多,入院较晚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其余均痊愈出院。
二、急救与护理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争取抢救时间。
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的变化:病情轻微的病人每0.5~1小时测脉搏、呼吸及血压;休克病人每5~15分钟记录脉搏、呼吸及血压1次;并着重观察病人的意识与表情,皮肤色泽与肢体温度,瞳孔、呼吸次数与节律等方面变化,注意有无心、脑、肺及肾部的并发症。本组病例中39例合并失血性休克病人的均进监护室,设专人护理,进行心电监护、严密观测生命体征的变化而及时纠正休克,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
各脏器创伤的鉴别观察:根据创伤部位及腹腔肿块的部位、大小、疼痛发展情况鉴别。伤于左季肋部,左腰部,并出现症状先兆应考虑脾破裂的可能;肝创伤部位偏于右上腹部及右侧腹部,可出现呕血、便血;胰腺损伤见于上腹部创伤;肾创伤或肾破裂见于腰三角部,侧腹部明显疼痛肿胀,压痛及血尿,有时形成腹膜后大血肿,表现明显腰背痛、腹胀和肠麻痹等。
【论文关键词】颅脑损伤;多发伤;护理
【论文摘要】目的总结颅脑损伤合并胸腹严重多发伤的急救护理经验。方法对62例颅脑损伤合并胸腹严重多发伤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随访6~12个月,恢复良好25例(40.32%),中残10例(16.13%),重残5例(8.06%),植物生存2例(3.23%),死亡20例(32.26%)。结论对严重多发伤应快速及时抢救,密切观察病情,重点注意解决威胁生命的征象,是成功抢救的关键。
颅脑损伤合并胸腹严重多发伤,伤情进展凶险,死亡率高达77%[1]。自2000年1月至2007年6月我院共收治这类严重多发伤患者62例,取得满意的疗效。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2例,男50例,女12例。年龄10~68岁,平均28.3岁,其中20~45岁48例。损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2例(51.6%),坠落伤15例(24.2%),打击伤10例(16.1%),其他伤5例(8.1%)。合并头胸两部位伤24例,头腹两部位伤20例,头胸腹三部位伤18例。伤情严重程度:采用创伤严重度评分法(AIS-ISS)[2,3],本组患者ISS值≥20分,符合重伤标准。
1.2伤情本组患者入院均呈昏迷状,GCS评分均为3~8分,均属重型颅脑损伤,其中脑挫裂伤28例,脑内血肿15例,硬膜外血肿18例,硬膜下血肿10例,硬膜下积液6例,原发性脑干损伤9例,颅底骨折16例,颅盖骨折16例,小脑幕切迹疝17例。合并胸腹伤,肺挫裂伤25例,血气胸22例,多发肋骨骨折20例,肝破裂6例,脾破裂8例,肠破裂3例,肠系膜损伤出血1例,后腹膜血肿5例,肾挫伤4例,膀胱破裂1例,休克20例。
1.3急救措施遵循一给氧、二通道、三配血、四置管、五皮试的急救护理程序[4]。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同时抽血配血,留置尿管,然后剃头积极作好术前准备,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休克患者采用16~18号静脉套管留置针建立2~3条深静脉通道,快速输液、输血,积极抗休克治疗。急诊施行开颅血肿清除手术36例,去骨瓣减压术17例,胸腔闭式引流16例,开胸探查止血4例,腹部手术22例。同时行开颅及开腹探查止血手术3例。气管切开25例。
2结果
【论文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中间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IM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结果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的60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肌麻痹症,及时建立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和对胆碱酯酶复能剂的应用,治愈50例,死亡10例。结论中间综合征应早期识别、早期建立人工气道与机械通气是抢救的重要方法。
急诊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organophosphoruspesticidespoisoning,AOPP)并发中间综合征(intermediatesyndrome,IMS)是AOPP经积极救治,急性胆碱能危象消失后,迟发性周围神经病出现之前出现的一组以肌无力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多数患者表现为晚发性呼吸肌麻痹,由于常用的解毒药物疗效不佳,再对其认识不足,救治不及时,常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我院2003年5月至2007年5月共收治AOPP患者1212例,其中并发IMS共60例。现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及加强对IMS的认识,从而提高AOPP的抢救成功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IMS患者中男26例,女34例;年龄7~78岁,平均44.8岁。58例为口服中毒,服毒剂量50~400ml,2例为皮肤吸收中毒。毒物种类:甲拌磷(3911)22例,对硫磷(1605)13例,内吸磷(1059)2例,甲胺磷5例,氧化乐果13例,敌敌畏5例。中毒就诊时间:服毒至入院时间0.5~2h内来诊41例,2h以上19例(其中14例由乡镇医院转来)。按1987年《职业性有机磷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属重度中毒49例,中度中毒11例。
1.2临床表现60例患者来院时均有胆碱能危象,经彻底洗胃、导泻、应用阿托品和氯磷定治疗后,意识转清,胆碱能危象消失,达到阿托品化,在阿托品减量维持的过程中,分别于中毒后24~92h,平均36h,出现抬头转颈无力、声音嘶哑低沉、呼吸浅快,逐渐呼吸减慢、呼吸停止、紫绀明显、血氧饱和度迅速下降到70%以下。其中49例患者出现四肢无力、腱反射减弱。所有患者在呼吸停止前均没有意识障碍和瞳孔缩小,肺内没有啰音。
1.3治疗与转归所有患者继续维持阿托品化和应用氯磷定,加大氧流量,补充足够的热量和电解质,当呼吸困难明显且伴有紫绀出现,动脉血氧分压<60mmHg时,立即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60例全部气管插管,继之有26例患者气管插管3~5d后经皮气管切开。死亡10例(其中3例放弃治疗后死亡)。
1.4IMS持续时间以呼吸功能恢复为准(即撤离呼吸机时间),疗程3~24d,以颅神经支配肌肉恢复最快,继而颈屈肌及肢体肌肉恢复,最后呼吸肌恢复。
1肺炎的流行病学
在导致死亡的感染性疾病中肺炎居首位,全球每年约有1000万呼吸道感染患者,其中肺炎大约有400万。在美国每年有300万例次的CAP,其中90多万人住院,6万多人死亡。20%~30%的肺炎发生于身体健康的青年人,没有并发症的CAP患者死亡率较低,约1%~3%,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CAP患者死亡率增加,虽然HAP的发生率为0.5%~2%,但死亡率却高达30%~60%。据美国2004年统计,每年在CAP的治疗上就要花费12.2亿美元,HAP的治疗费也以每年30亿美元的速度递增。
2胸部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Physiotherapy,PT)是应用躯体运动、按摩、牵引、训练、机械设备等力学因素和电、光、声、磁、冷热等其它物理因素预防和治疗伤病的一种方法。该治疗日益受到重视,已成为临床综合治疗及康复医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治疗的作用广,不仅可用于对症治疗,而且可作为某些疾病的病因治疗。其治疗作用包括消炎、镇痛、镇静、改善血液循环、调节植物神经及内脏功能、松解粘连及软化瘫痕和杀菌等等。胸部物理治疗(CPT)是一类非药物、以简单的手法或以改变病人的体位、训练病人调整呼吸的动作或咳嗽的技巧,或者借助器械,目的在于减轻气道阻塞、帮助廓清气道分泌物,改善通气和气体交换,增加呼吸肌功效和协调性的治疗技术。CPT在不同文献中有多种提法,如气道清除技术(AcTs)、支气管引流、体位引流治疗、支气管清洁疗法等。CPT技术的具体方法较多,包括有缩唇呼吸、控制性呼吸、主动呼吸周期、支气管/体位引流法、用力呼气技术、自发引流、呼气正压、高频胸壁压迫、高频气道开放、Flutter活瓣疗法、指导性咳嗽等。现对胸部物理治疗的常见方法予以介绍。
2.1传统胸部物理治疗传统胸部物理治疗(CCPT)包括对胸部的叩拍、震动、摇动及体位引流技术。是通过胸部叩拍和震动,对胸壁施加机械能量,促进气道分泌物的清除的方法。主要运用手法治疗,近年来应用的电子机械装置也可以达到类似效果。理论来说,叩拍有助于固定在气管,支气管树的分泌物松动,进而可以通过咳嗽或吸引清除。叩拍是通过受过训练的人或患者家属将手掌微屈凹陷,以腕部运动来拍打患者胸部,或者应用机械叩拍器在呼吸时叩拍胸部,特别是作用于需要引流的部位。震动是当患者呼气时,双手掌交叉重叠在需要引流区域间歇施加压力,或者用震动器在呼吸时作用于引流区域。摇动是指晃动患者身体来松散分泌物,促进其排除的方法,此法应用相对较少。
2.2体位引流体位引流(PD)是据患者肺部病变区域的不同而采用不同体位,靠重力作用使肺叶或肺段气道分泌物引流排出,特别适用于有大量痰液者。此法常常与其它胸部物理治疗联合应用,特别是胸部叩拍和震动。所以将其亦归入传统胸部物理治疗。
2.3指导性咳嗽没有控制的咳嗽常导致患者疲倦、胸疼、呼吸困难和支气管痉挛。因此要对无效的咳嗽进行控制,学会更有效的咳嗽以促进气道分泌物的排出,这就需要指导性咳嗽(DC)。具体来说,是在医护人员的指导和训练下,让患者有意识地做一系列的动作,主要是为自主咳嗽功能受损者清除大气道分泌物。该方法适用于自发性咳嗽不能有效廓清气道分泌物的,或者其疗效不佳;上腹部或胸外科手术后患者;气道分泌物漪留,需要长期护理患者;已建立人工气道患者。指导性咳嗽包括采取适当体位(尽量坐位,或近似坐位);呼吸控制和强有力的呼气三个方面。
2.4呼气正压呼气正压(PEP)产生于丹麦,是辅助气道清洁治疗的气道正压技术。治疗时,患者对着阻力器呼气,产生呼气时的正压,正压水平常可据测压计调节,较低压力一般在15~30cm水柱,高压可达60~80cm水柱,但通常采用的是10~20cm水柱。推荐吸气:呼气时间为1:3或1:4。一般在持续不到20分钟后,患者即可将分泌物排除。通常可以通过市场上供应的吹气瓶子或通过直径6mm左右的麦秆向盛水的小杯内连续吹气泡达到PEP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插管的时机。方法选取我院2001~2004年间院前急救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36例,按插管距受伤时间(30min,30~60min,60min以上)分为三个观察组,再根据三个组血气分析的指标值和预后观察值进行组间对比研究。结果30min和60min以上组的插管时间对患者的预后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院前急救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尽可能早的行气管插管,对于提高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气管插管血气分析预后
目前意外伤害已成为人类主要的致死因素之一,在意外伤害中致死率最高的要属颅脑损伤,我们回顾性分析几年来在院前急救中43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例,在院前即进行气管插管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01~2004年间急诊收治436例按GCS评分3~6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插管距受伤时间共分为3组:(1)选取伤后30min内行气管插管的病例81例;(2)30min~1h内行气管插管的病例共115例;(3)选取伤后>1h未行气管插管的病例240例。各组在从不同时间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患者预后两个方面比较不同时间插管的患者的治疗效果。
1.2治疗方法近2年来我们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接诊时即行气管插管,早期改善患者通气,然后行专科治疗,治疗效果明显好转。
1.3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用SPSS12.0程序处理资料被表达为平均数±标准差,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目前,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全世界每年新发生的癌症大约1000万,死于癌症的人数700万。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迅速发展,临终关怀越来越得到重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癌症急剧增多,对晚期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广泛引起学界乃至社会的关注。
临终护理是由医学—护理学—伦理学—心理学与行为科学所组成的一门新兴科学。临终护理可对现在医学上无望的患者实施其极端痛苦,维护其尊严。论文百事通增强对临终,心理状态适应能力,并帮助临终患者安宁的走完生命最后历程和对患者家属提供生理,心理关怀的立体化社会服务。尽可能的减轻他的精神痛苦,使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命最后阶段,能够舒适,欣慰,有尊严,有意义。临终关怀的护理方法:
1生活护理
创建一个温馨,积极,和谐的家庭式环境气氛。为唤起病人的积极性情创造良好的背景条件,护士要把病房布置的温馨,整洁,舒适,保持空气流通。尽可能的体贴患者,生活上多给予照顾,加强交流。使病房充满家庭式爱抚与温暖。淡化患者的角色,使病人有安全感,归宿感。加强基础护理,重视晨,晚间护理。为病人勤翻身,经常改换卧姿,每日早晚2次按摩皮肤复压部位,预防褥疮的发生。保持口腔清洁,不仅使患者被感到舒适,而且能增强食欲。消除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会阴部清洁,保持大小便通畅,对安置各种导管的患者加强护理。防止脱落,复压,扭曲。堵塞,创造宁静环境,尽量安置在单间病房,阳光,温度适宜,使晚期癌症病人有安全感,舒适感。
2疼痛的护理
疼痛是晚期癌症病人最常见的合并症,持续的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而且引起患者严重的心理变态。特别是疼痛持续时间长而且逐渐加重时。患者感觉生不如死,常常失去生存的希望。
所以患者对疼痛的恐惧超过对死亡的恐惧。护士可按医嘱给药,另外还需要教会病人热敷,冷敷,按摩。放松等分散患者精力,用非药物的方法减轻疼痛。当病人疼痛时,护士首先要稳定病人的情绪。注意做好心理护理,对病人要热情,真诚,尊重和负责。通过语言消除焦虑,稳定情绪。治疗及护理过程中,操作要轻柔,娴熟,给患者亲切,温暖,信任感。根据疼痛的程度和缓解的时间,及时调整药物的剂量和间隔的时间。
3帮助病人减轻疼痛,延长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