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活跃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一、非活跃市场上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
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的,公允价值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其深厚的理论渊源,为更好地理解公允价值的产生、应用和发展,有必要系统分析其理论基础。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作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信息不对称体现了专业化分工的必然结果。只要存在非活跃市场,就会有信息不对称。理性经济人存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本能,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极有可能使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他方利益。在证券发行市场上会出现“柠檬现象”,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产生严重的逆向选择问题。此外,在委托双方执行合同过程中,人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寻租败德,浑水摸鱼,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使另一方利益遭受损失,道德风险就不可避免。市场的功能和定价机制与市场的活跃程度成正比,因此非活跃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更为明显,逆向选择导致市场效率低下,严重时会致使市场失灵,道德风险发生的概率随之上升。
(二)资产评估理论资产评估指对资产在某一时点(评估基准日)的现实价值作出合理的评估,资产的取得时间、功能及成本等是评估时需重点关注的因素。公允价值代表资产的内在价值,而寻找资产的内在价值是资产评估的目的所在,可见“内在价值”是连接公允价值和资产评估的桥梁。作为专业技能工作,虽然资产评估与会计在工作方法和方式上各有其特点,但从理论发展和现实需求的角度看,两者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非活跃市场上公允价值计量所使用的评估方法与资产评估的关系尤为紧密。非活跃市场上公允价值计量的特殊性使其计量必须由独立专业的外部机构保障其可靠性。综上可知,公允价值符合资产评估理论。
(三)市场参与者观市场参与者观强调资产的计量要以市场参与者的“最高最佳使用”为前提,负债的计量要考虑“违约风险”问题。市场参与者观要求公允价值计量过程中,主体使用的参数和技术与市场参与者在资产和负债定价时可能使用的假设保持一致,更好地体现了公允价值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是市场而不是其他主体对资产和负债价值认定的本质。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明确指出,公允价值计量的目标是确定计量日出售资产收到或转移负债支付的价格,即脱手价格;即便采用不可观察参数,脱手价计量目标仍保持不变。公允价值计量中贯彻市场参与者观是实现脱手价目标的必要条件,即使在非活跃市场上采用第二、三层次的输入值进行计量,报告主体仍要站在市场参与者的视角和立场对搜集到的可观察输入值和重要的不可观察输入值进行评估、调整后采用估值技术进行公允价值计量。
二、非活跃市场上公允价值计量困境
我国于2014年1月26日颁布的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为活跃市场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提供了清晰统一的框架,但并未对非活跃市场上公允价值如何计量提供相应的指南,致使非活跃市场上公允价值计量在理论和实务应用中面临着重重困难和挑战。下面就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非活跃市场上遇到的困境进行解读。
(一)市场环境不完善作为世界通用性商业语言,会计的发展具有反应性,能适时地反映会计环境的变化和要求。公允价值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首先,我国作为新兴市场和经济转轨国家,市场准入门槛高,利率市场化改革仍在健全和完善中,市场监管不到位,非活跃市场上的交易成本扩大了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可能存在外部性和市场失灵。其次,受地域范围的限制和技术手段落后的影响,我国市场集中度不高,未在规模和地域分布上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结构,导致公允价值层级输入值质量不高,市场中获取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市场的公允性,导致市价参考价值不大。最后,市场参与者成熟度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低,主要表现在:新兴经济体的市场参与者市场化程度低,对会计信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较低;市场参与者结构失衡,比例不协调;市场参与者的投资多以短期获利为目的;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市场参与者知识层次偏低,不能很好地理解和应用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同时存在缺乏独立专业的第三方定价机构等问题。[5]综上所述,新兴经济体国家市场环境的不成熟使公允价值在非活跃市场上的应用严重受阻。
[摘要]本文以国际上关于传播媒介和人种学关系的论文为对象,通过对作者属地分布、涉及区域、发表时间、相关媒介和主题域状况等具体数据分析,概括出传播人种学近年来的研究动向和热点,以及我国传播研究在这一方面的进展和前景。[关键词]传播人种学;媒介;方法论;统计Abstract:Wechoosetheinternationalsignifyarticlesontherelationbetweenmassmediaandethnographyastheobjectfile,andthenanalyzethedataconcretelyaboutthedistributingoftheauthors’workingplaces,theareas,thedates,themediainvolvedandthesubjectfields,etc.Wegeneralizethestudypulseandhotspotrecently,andtheadvanceandtheforegroundofourcommunicationresearchinthisfield.Keywords:CommunicationEthnography;Media;Methodology;Statistics作为人类学研究的一部分,人种学研究逐渐突破原有的格局,将视角延伸到包括发达国家社会的许多领域。本文即是对人种学与传播媒介交叉的国际研究作分类分析,以反映该理路的研究状况。其基本理论前提是,采用人种志的方法论,将传播媒介研究纳入对特定群体的观照中,大到狭义的人种、小至某个具有相似特征的群体,从而获得传播理论新的视野和路径。本文主要以ProQuestAcademicResearchLibrary(ARL)和EBSCOhost两个国际英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在PROQUEST数据库中,输入关键词“theethnographyofmedia”;在EBSO数据库中,输入关键词“media”、“ethnography”,两词用“或”逻辑连接,共搜索到从1990年到2005年7月关于传播媒介和人种学关系的学术论文105篇(排除重合部分),并从中选取87篇以传播人种学为主题的论文,作为分析研究对象。按照作者属地分布、涉及区域、发表时间、相关媒介和主题域等分类,对这些论文进行分析,概括出近年来国际传播人种学的研究动向和热点。
一、基本分类分析1.论文作者属地和涉及区域就论文作者单位所属国家而言,美英两国处于垄断地位,美国占57篇,英国占14篇。从本文选取87篇论文所涉及的区域来看,有16篇以发展中国家为社会背景,占总量的18%,以美英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社会成为传播人种学的主要研究背景。在描述发展中国家社会文化的16篇论文中,关于印度的研究表现了突出的连续性和活跃性,共有7篇;此外,关于玻利维亚的有2篇,关于其他国家的均为1篇,包括中国在内。这与人种学以非发达社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刻板印象大相径庭,表明传播媒介与人种学结合的研究路向,已经将反观自身社会文化作为核心。同时,表现出与人类学研究的总体格局的一致性:在经历了对未开发的社会群落,对印度、中国、埃及等古文明国家社会,以及对发达国家自身社会研究三个阶段后,人类学者更多地运用主位视角,将研究目光投注到自身的社会文化中。传播人种学研究则以青出于蓝的态势,成为其中的一个亮点。面对政治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传媒通讯的发展,媒介研究者借鉴人种志的方法论,通过对不同受众群体的关注,展现大众传媒的社会影响力。由于发达国家学者研究视野的转向,以及发展中国家研究力量和水平的限制,国际传播人种学研究对于非发达社会的关注逐渐趋缓。在承继人类学研究传统的基础上,关于印度的研究者经常在后殖民主义的架构下,与媒介研究结合,广泛探究社会文化中的特殊群体问题。相比之下,关于中国的研究,却没能持续人类学研究第二阶段的活跃性,表现出明显的断裂。在目标论文中,只有R.A.Litzinger的GovernmentfromBelow:TheState,thePopular,andtheIllusionofAutonomy是关于中国的[1]。通过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网数据库引擎,搜索到关于传播媒介与人种学关系的论文,只有日本东海大学研究生院顾宁的《人种学研究与数字化媒体》一篇[2]。2.发表时间分布从的时间来看,两个数据库搜索到的目标论文最早时间均为1990年。从1990年到2000年,共有35篇;从2001年到2005年7月,共有52篇。如图所示:在1990年到1998年期间,传播人种学论文每年都不超过4篇。从1999年起,数量开始呈螺旋状攀升,2001年、2003年和2004年分别达到11篇、13篇和19篇,占总量的50%。从时间分布来看,传播媒介与人种学结合的国际研究大致在1990年代早期出现,并分为两个阶段:1990年到1998年是兴起期,1999年至今为发展期,近两年呈现逐渐升温的趋势。这表明,自20世纪末以来,传播媒介研究与人种学结合的学术理路成为研究的一个活跃地带,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采用人种学视角,分析传媒影响,拓展传播理论。3.涉及媒介类型从论文所涉及的媒介类型来看,专门研究报纸、杂志和广播等三大传统媒体的论文占6篇,计算机和互联网占7篇,电视占8篇,新媒介占9篇,其他57篇均为泛指的大众媒介。从上述媒介构成特征来看,传播人种学不再把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等传统大众传媒作为研究的重点,更多地把兴趣转移到因互联网、数字技术和卫星传输技术促成巨大变化的媒介上面。电视作为大众传媒霸主,仍然对社会起着重要影响。电视受众、商业形象和政治形象问题,仍然是人种学方法论比较便利而实用的切入点。顺应新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媒介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潮流。传媒全球化及本土化、网络平权等话题,都适宜大众媒介与人种学的交叉研究。然而,更多的研究还是将特定群体放置于宽泛的大众传媒影响中,以混合媒介环境来探讨受众及政治、经济或文化问题。由此可见,传媒与人种学的结合仍处于拓展阶段,在专业化、精细化、程式化方面尚待继续开掘。
二、主题域分析从论文所涉及的主题来看,我们将这些论文分为一般理论、政治、经济、社会和媒介自身五个方面。其中,为了突出全球化问题,又将政治分为民主政治和民族主义两个部分;按照性别、青少年、种族和特殊“族群”等出现较为频繁的问题,把社会部分进一步细分;为了突出大众传媒在传播人种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把媒介报道和赛博空间专门列出。1.一般理论研究从多种视角探讨传播人种学理论的论文有18篇,在各种类型研究中占最多。其中有以具体事物切入主题研究的,例如,从声音、建筑设计、交际舞、车间、超媒体等生活中熟知的东西,推衍出传播媒介的人种学理论;也有运用语言学理论,从文本危机、符号交互、人种身份、他者叙述等阐发出新的理论观点;更多的是从泛化受众研究,演绎出传播理论在人种学方面的理论空间和学术价值。2.政治问题(1)全球化、本土化与民族主义民族主义话题一直是传播研究的重要场域。自20世纪末期以来,媒介全球化趋势促使霸权主义和民族主义向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叙事策略的转变。侵略与抵抗在全球化语境中,生发出更为潜在、深沉、焦灼和无奈的隐忧。在所涉及的14篇论文中,全球化和本土化问题占8篇,而且集中出现在2000年以后。由此可见,该话题是传播人种学一个方兴未艾的热点。TomBoellstorff在《配音文化:印尼男女同性恋的主观性和人种学在已经全球化的世界》一文中,以印尼主流大众媒介(而非西方同性恋媒介)对男女同性恋的看法为切入点,分析外国电视使用印尼语言配音,从而通过“配音”文化现象分析、批判全球化进程。[3](2)民主、政治在民主、政治话题上,共有8篇论文涉及到了6个国家和地区。关于中国的那篇论文主要论述了城市流行文化与社会政治问题;关于埃及的,是一本《国家的戏剧:埃及电视政治学》的书评,评论者的文章题目为《媒介人种学》[4];哥伦比亚大学的Short,JohnPhillip将时间推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探讨图书馆对德国工人阶级和帝制的影响[5];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研究者通过对印度小城镇的官僚腐败,提出了“政府人种学”(ethnographyofthestate)的概念。作为媒体与国家、社会关系的重要方面,民主和政治问题始终是媒介研究的一个有效角度,尤其是中国问题,更容易得到国际学术刊物的青睐。3.消费对于消费问题的专题研究有7篇论文,涉及到MTV网络、体育商业、音乐侵权等领域。在由大众传媒助推的消费主义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代,消费类型、消费群体与大众传媒、广告的关系应该是与人种学相交叉研究的一个有效途径。例如MacAloon,JohnJ.在《奥林匹克运动比较研究中的人种学要求》一文中,将大众消费、体育商业、大众媒介与人种建立联系,从而获得一种人种文化的方法论。[6]然而,这方面的专题研究不足总量的8%,是传播人种学一个有挖掘前景的方向。4.社会问题(1)种族主义在多元社会中,种族主义经常是学术研究的活跃地带,而且是比较易于运用人种学方法论把握和操作的领域。以美国和英国社会文化为背景的研究占主导地位:在9篇论文中,美国社会占6篇,主要讨论了白人、非裔美国人、墨裔女孩与媒介环境、媒介形象等问题;英国社会占3篇,探讨了移民与国际安全、足球流氓和孟加拉人暴力等问题。其实,中国社会的新疆人、河南人、浙江人、东北人等具有代表性的特殊群体,及其在传媒覆盖下的形象问题都可以成为传播人种学有价值的话题;作为一个逐渐融入全球化轨道的社会,中国人与外国群体的关系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媒体关注。这些问题,都为我们实现该领域研究的突破,提供了“田野”素材。(2)性别作为分析媒介作用的有效方法论,女权主义一直占据着一席之地。关于性别的传播人种学论文有12篇,而且扩展到同性恋、人妖、男性与拳击等方面。关于印度社会问题的研究,在这一领域具有较突出的实力,有3篇文章将女权与后殖民语境相结合,有1篇探讨了印度人妖在美国主流媒体中的形象问题。由于女性和同性恋群体在社会中的普遍意义以及女权主义的理论支撑,性别问题也成为传播媒介与人种学对接的一个窗口。(3)青少年影响在媒介研究最具有现实意义的青少年影响方面,人种学方法论无疑能够起到显著作用。有8篇论文分别从以下方面论述了对青少年的意义:计算机使用、幽默剧、流行音乐等媒体影响,性、艾滋病和人际关系在传媒作用下的影响等等。Milkie,MelissaA在《大众媒介和青少年群体的性》中,通过一群在学校中自然形成的朋友群体以及基于大众传媒内容而形成的集体性性观念,探讨一种关于青少年群体受媒介影响的人种学方法论。[7]同样,这些论文的数量也没有准确反映传播人种学在该问题方面的应有状况,属于有挖掘潜力的领域。(4)特殊“族群”这里所指的“族群”,是主体具有某种社会特征的相似性,从而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普遍问题。由于传播媒介与人种学的交叉地带属于特殊群体,在探讨这些问题时,该方法论彰显出优势和活力。9篇论文分别从厌食、吸烟、感伤癖、新兵、特殊犯罪等角度进行论述,使叙事新颖而又别开生面,为写作论文出奇制胜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传播人种学的学科建设开拓了新的领域。DeSantis,AllanD.在《一群无所事事白家伙的闲聊》一文中,通过媒介对吸烟者的影响,分析男子的社会群体活动过程,并得出关于交往和传播的理论假设。[8]5、媒介自身(1)媒介报道在这些论文中,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传播人种学对于媒介报道者自身进行观照,从逆向视角获取媒介的群体意义。这些论文涉及到挪威的广播报道、玻利维亚的民众新闻、美国的西班牙语传媒报道和肯尼迪暗杀报道等,将报道者作为一个群体,为传播人种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切入角度。(2)虚拟空间我们把赛博空间研究专门列出,主要考虑了互联网在人类现实与虚幻环境的构建中所具有的影响力和潜在能量,以及人种学家由此对于“田野”范畴的扩展――互联网已经将传统意义的“田野”调查延伸到网络的海量信息数据库。虽然只有6篇论文对在线服务、赛博咖啡馆、虚拟社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我们认为,互联网所构筑的虚拟空间,将对传播人种学学科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发表刊物在目标论文中,被SSCI收录的共有9种刊物24篇(占总量27%);关于传播媒介研究的刊物共17种,涉及论文30篇(占总量34%),其中被SSCI收录的期刊分别有5种9篇;关于人类学/人种学研究的共6种,涉及论文19篇(占总量22%),其中被SSCI收录的分别有4种15篇。被SSCI收录的目标刊物如下所示,括号内为发表篇数:关于人类学/人种学的刊物:ANTHROPOLOGICALQUARTERLY(3),AMERICANETHNOLOGIST(4),ANNUALREVIEWOFANTHROPOLOGY(3),JOURNALOFCONTEMPORARYETHNOGRAPHY(5)。关于传播媒介研究的刊物:NEWMEDIA&SOCIETY(4),JOURNAOFCOMMUNICATION(4),SOCIALSCIENCECOMPUTERREVIEW(1),CRITICALSTUDIESINMEDIACOMMUNICATION(1),COMMUNICATIONTHEORY(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传播人种学的国际在传播媒介研究刊物上的较多,占1/3,而且刊物很多;发表在人类学/人种学研究刊物上的占1/5左右。所有87论文中,有超过1/3被SSCI收录,而且在人类学/人种学研究刊物上发表的有80%被收录。
四、结论1.国际传播媒介与人种学结合的研究出现在1990年代初期,到20世纪末后逐渐升温,近年来成为媒介研究的活跃地带。2.无论从作者属地和所涉及的地域来看,美英两国都处于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的人种学研究不再是传播人种学的焦点,对印度社会的论述保持着连续性,对中国社会的研究相对薄弱,并表现出明显的断裂性。3.宽泛的大众传媒是研究的核心,新媒介研究比较活跃,而对传统媒介的研究相对冷淡,表明传播人种学仍处于学术研究的边缘地带。4.主题域方面,一般理论、全球化/本土化和性别研究是热点,种族主义、民主/政治和特殊“族群”研究可能是中国问题的突破区域。5.传播人种学论文在国际刊物上的发表阵地很多,而且易于被SSCI收录,尤其是有关人类学/人种学的研究容易被收录。6.在国际传播人种学研究逐渐升温,而中国这一方面研究相当薄弱的情况下,针对国际刊物写作关于中国问题的论文,既具有突破意义,又能够带来现实影响。注释:[1]R.A.Litzinger.GovernmentfromBelow:TheState,thePopular,andtheIllusionofAutonomy.Positions;Spring2001,Vol.9Issue1,p253.[2]顾宁:《人种学研究与数字化媒体》,《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2期。[3]TomBoellstorff.Dubbingculture:Indonesiangayandlesbisubjectivitiesandethnographyinanalreadyglobalizedworld.AmericanEthnologist.Arlington:May2003.Vol.30,Iss.2;pg.225.[4]WalterArmbrust.TheEthnographyofMediaAnthropologicalQuarterly.Washington:Fall2004.Vol.77,Iss.4;p.819.[5]Short,JohnPhillip.Everyman''''sColonialLibrary:ImperialismandWorking-ClassReadersinLeipzig,1890–1914.GermanHistory;Oct2003,Vol.21Issue4,p445.[6]MacAloon,JohnJ.TheEthnographicImperativeinComparativeOlympicResearch.SociologyofSportJournal;1992,Vol.9Issue2,p104.[7]Milkie,MelissaA.Socialworldapproachtoculturalstudies:Massmediaandgenderintheadolescentpeergroup.JournalofContemporaryEthnography.ThousandOaks:Oct1994.Vol.23,Iss.3;pg.354.[8]DeSantis,AllanD.ACOUPLEOFWHITEGUYSSITTINGAROUNDTALKING.JournalofContemporaryEthnography;Aug2003,Vol.32Issue4,p432.
摘要:食品科学技术研究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热点科研领域。文章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以WebofScience科研资源库为基础,对2000~2017年中国、美国、法国和日本主要农业科研机构的食品科学技术研究出版文献从数量、引用、研究方向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了解中国农业科研机构食品科学和技术研究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国际食品科技研究领域的发展水平和所处地位。研究显示,中国农业科研机构在食品科学和技术研究领域的科研活动渐趋活跃,科研水平与影响力逐步提高,但在高水平与影响力及特定研究方面与世界一流农业科研机构还存在较大差距,应进一步增强。
关键词:农业科研机构;食品科技;WebofScience;文献计量
进入21世纪,食品业生产规模持续扩大,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产业之一。作为食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食品科技水平的提升是支撑和引导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1]。一些主要的科研机构在科技创新中发挥了骨干与引领作用,鉴于农产品是食品的主要来源,诸多知名农业科研机构也将食品科技列为其重要的研究领域[2]。文章选定中国农业科学院(CAAS)、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ARS)、法国农业科学院(INRA)和日本国立农业和食品研究组织(NARO)为目标研究机构,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以WebofScience(WOS)数据库为基础,对其在2000~2017年食品科技领域研究情况进行相关对比分析,以期了解国内外主要农业科研机构食品科技研究的发展状况,掌握CAAS食品科技研究的发展水平,明晰优势、劣势和差距,为推进其发展提出建议。
1数据来源与处理
WOS是全球最具权威的大型综合性、多学科、核心期刊引文索引数据库之一。其中,WOS核心合集(WebofScienceCoreCollection)是获取全球领先学术信息的重要数据库,可提供对跨学科研究的多个数据库的访问。WOS核心合集拥有严格的筛选机制,收录各学科领域中的重要学术期刊,并已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考验。它不仅是重要的检索工具,也是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一个有效依据。因此,本研究选择WOS核心合集为检索数据来源。在遴选目标研究机构时,本研究以食品科学和技术为研究方向,对2000~2017年世界各国或地区的以英文发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初步检索,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研究的目标机构。为了能较为全面地分析比较国内农业科研机构与世界类似科研机构在食品科技研究领域的发展水平,根据论文量、引文量和篇均被引频次等指标,综合考虑了研究水平、机构特性以及地域特点,本研究选择了美国、法国、日本为目标研究国家,中国农业科学院(CAAS)以及与之相近的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ARS)、法国农业科学院(INRA)、日本国立农业和食品研究组织(NARO)为对比研究的目标机构。以WOS核心合集(WebofScienceCoreCollec⁃tion)为检索数据库,在高级检索模式下,分别对国家(CU)、机构(OO)、研究方向(SU)以及出版时间(PY)进行组合。因为本研究重点探讨各机构在食品科学和技术研究方面的进展与成果,同时,为了便于更好地分析比较,所以,检索范围限制在Article和Pro⁃ceedingsPaper的英文文献类型。
2研究方法
文献计量学以文献体系和文献计量特征为研究对象,利用计量方法,研究探讨文献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等[3-4]。一般而言,科学文献与科学知识量存在相似增长规律,科技文献数量和结构的变化以及相互引用的规律也可反映相应科技领域的发展特征,因而文献计量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以反映和预测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和趋势[5-6],文献计量因此被认为是当前对特定领域学术论文进行分析以了解学科研究现状、把握学科发展态势、分析预测学科发展趋势的重要方法[7-8]。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利用WOS提供的统计功能和MicrosoftExcel对文献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基于检索结果,对不同机构的发文数量、文献引用率、高被引文献比例、学科交叉情况、修正活跃指数等指标,从科技产出量、影响力等角度对目标研究机构进行对比分析。
3数据结果与分析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
摘要:利用ScienceCitationIndex引文数据库检索2006—2015年间植物共生信号研究的文献,分别从植物共生信号研究的国家、机构的发文量、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及研究方向等进行统计分析,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分析近10年来植物共生信号研究的发展状况。结果显示2006—2015年间共有植物共生信号文献3724篇,近10年来文献量逐渐增多,主要研究方向是植物科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在该领域内影响力大,中国近几年在该领域的研究动态也比较活跃,但距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由此可见,植物共生信号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美国等发达国家在该领域占有绝对优势,中国还处在起步阶段,应进一步提高对该领域研究的关注和研究水平。
关键词:植物共生信号;WebofScience;文献计量学
植物与土壤微生物的共生关系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共生是生物适应自然环境的一种必然现象,得到了国内外学者广泛的研究。共生体的形成对改善植物水分吸收、矿质营养、代谢调节以及增强抗逆性等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自然界不良环境因素对农林业生产的影响日趋增多的今天,植物与微生物的共生关系成为学者越来越多的研究领域,利用二者共生的技术也逐步投入实际应用。为了解国际对植物共生关系研究的总体水平以及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了解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及研究动态,方便科技工作者掌握本领域的研究现状,面对海量的研究文献,使用传统的综述方法很难进行全面分析,最好的手段就是用系统、精准的文献计量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文献计量学以其严谨的数量分析方法、令人信服的分析结果被公认为定量测度基础科学活动、学科布局以及学科发展动态的重要方法之一。WebofScience(WOS)是美国ThomsonReuters公司基于web平台开发的产品,是全球最大、覆盖学科最多的综合性学术信息资源,收录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生物医学等各个研究领域超过12000多种最具影响力的核心学术期刊。利用WOS丰富而强大的检索功能进行文献计量学统计分析,可以全面把握某一学科、某一课题最新的研究信息,跟踪国际学术前沿、科研立项,以及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及时了解国际动态。
目前已应用于各学科分析,安嘉璐等用于合成生物学研究;Fu等用于固态废弃物方面研究;Behrens等用于数学学科分析;赵庆龄等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刘彬等用于园艺学基础研究发展状况分析等,得到了广大学者的认可。本文使用引文数据库WOS检索2006—2015年有关植物共生信号的文献,对植物共生信号在世界范围内研究居前的国家(地区)、高被引论文、研究机构等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了解对植物共生信号的国际研究动态,从而对我国在该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数据来源和统计分析
本文以WOS中的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为数据来源,以“plantANDsymbiontORsymbiosisANDsignal”作为主题词,时间限定在2006—2015年进行检索文献。使用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出版的期刊引证报告JCR(JournalCitationReports)统计功能和excel,以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别从植物共生信号研究的国家、研究方向、机构、年代等方面对检出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发文量:科研工作者、科研机构或国家在一定时间内的总发文量。被引频次:科研工作者、科研机构或国家在一定时间内的总引用篇次。篇均被引频次:科研工作者、科研机构或国家在一定时间内的被引频次与发文量的比值。H指数(H⁃index):科研工作者、科研机构或国家在一定时间内,发表的论文至少有H篇的被引频次大于或等于H次。
2结果与分析
[摘要]本文以国际上关于传播媒介和人种学关系的论文为对象,通过对作者属地分布、涉及区域、发表时间、相关媒介和主题域状况等具体数据分析,概括出传播人种学近年来的研究动向和热点,以及我国传播研究在这一方面的进展和前景。[关键词]传播人种学;媒介;方法论;统计Abstract:Wechoosetheinternationalsignifyarticlesontherelationbetweenmassmediaandethnographyastheobjectfile,andthenanalyzethedataconcretelyaboutthedistributingoftheauthors’workingplaces,theareas,thedates,themediainvolvedandthesubjectfields,etc.Wegeneralizethestudypulseandhotspotrecently,andtheadvanceandtheforegroundofourcommunicationresearchinthisfield.Keywords:CommunicationEthnography;Media;Methodology;Statistics作为人类学研究的一部分,人种学研究逐渐突破原有的格局,将视角延伸到包括发达国家社会的许多领域。本文即是对人种学与传播媒介交叉的国际研究作分类分析,以反映该理路的研究状况。其基本理论前提是,采用人种志的方法论,将传播媒介研究纳入对特定群体的观照中,大到狭义的人种、小至某个具有相似特征的群体,从而获得传播理论新的视野和路径。本文主要以ProQuestAcademicResearchLibrary(ARL)和EBSCOhost两个国际英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在PROQUEST数据库中,输入关键词“theethnographyofmedia”;在EBSO数据库中,输入关键词“media”、“ethnography”,两词用“或”逻辑连接,共搜索到从1990年到2005年7月关于传播媒介和人种学关系的学术论文105篇(排除重合部分),并从中选取87篇以传播人种学为主题的论文,作为分析研究对象。按照作者属地分布、涉及区域、发表时间、相关媒介和主题域等分类,对这些论文进行分析,概括出近年来国际传播人种学的研究动向和热点。
一、基本分类分析1.论文作者属地和涉及区域就论文作者单位所属国家而言,美英两国处于垄断地位,美国占57篇,英国占14篇。从本文选取87篇论文所涉及的区域来看,有16篇以发展中国家为社会背景,占总量的18%,以美英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社会成为传播人种学的主要研究背景。在描述发展中国家社会文化的16篇论文中,关于印度的研究表现了突出的连续性和活跃性,共有7篇;此外,关于玻利维亚的有2篇,关于其他国家的均为1篇,包括中国在内。这与人种学以非发达社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刻板印象大相径庭,表明传播媒介与人种学结合的研究路向,已经将反观自身社会文化作为核心。同时,表现出与人类学研究的总体格局的一致性:在经历了对未开发的社会群落,对印度、中国、埃及等古文明国家社会,以及对发达国家自身社会研究三个阶段后,人类学者更多地运用主位视角,将研究目光投注到自身的社会文化中。传播人种学研究则以青出于蓝的态势,成为其中的一个亮点。面对政治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传媒通讯的发展,媒介研究者借鉴人种志的方法论,通过对不同受众群体的关注,展现大众传媒的社会影响力。由于发达国家学者研究视野的转向,以及发展中国家研究力量和水平的限制,国际传播人种学研究对于非发达社会的关注逐渐趋缓。在承继人类学研究传统的基础上,关于印度的研究者经常在后殖民主义的架构下,与媒介研究结合,广泛探究社会文化中的特殊群体问题。相比之下,关于中国的研究,却没能持续人类学研究第二阶段的活跃性,表现出明显的断裂。在目标论文中,只有R.A.Litzinger的GovernmentfromBelow:TheState,thePopular,andtheIllusionofAutonomy是关于中国的[1]。通过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网数据库引擎,搜索到关于传播媒介与人种学关系的论文,只有日本东海大学研究生院顾宁的《人种学研究与数字化媒体》一篇[2]。2.发表时间分布从的时间来看,两个数据库搜索到的目标论文最早时间均为1990年。从1990年到2000年,共有35篇;从2001年到2005年7月,共有52篇。如图所示:在1990年到1998年期间,传播人种学论文每年都不超过4篇。从1999年起,数量开始呈螺旋状攀升,2001年、2003年和2004年分别达到11篇、13篇和19篇,占总量的50%。从时间分布来看,传播媒介与人种学结合的国际研究大致在1990年代早期出现,并分为两个阶段:1990年到1998年是兴起期,1999年至今为发展期,近两年呈现逐渐升温的趋势。这表明,自20世纪末以来,传播媒介研究与人种学结合的学术理路成为研究的一个活跃地带,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采用人种学视角,分析传媒影响,拓展传播理论。3.涉及媒介类型从论文所涉及的媒介类型来看,专门研究报纸、杂志和广播等三大传统媒体的论文占6篇,计算机和互联网占7篇,电视占8篇,新媒介占9篇,其他57篇均为泛指的大众媒介。从上述媒介构成特征来看,传播人种学不再把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等传统大众传媒作为研究的重点,更多地把兴趣转移到因互联网、数字技术和卫星传输技术促成巨大变化的媒介上面。电视作为大众传媒霸主,仍然对社会起着重要影响。电视受众、商业形象和政治形象问题,仍然是人种学方法论比较便利而实用的切入点。顺应新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媒介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潮流。传媒全球化及本土化、网络平权等话题,都适宜大众媒介与人种学的交叉研究。然而,更多的研究还是将特定群体放置于宽泛的大众传媒影响中,以混合媒介环境来探讨受众及政治、经济或文化问题。由此可见,传媒与人种学的结合仍处于拓展阶段,在专业化、精细化、程式化方面尚待继续开掘。
二、主题域分析从论文所涉及的主题来看,我们将这些论文分为一般理论、政治、经济、社会和媒介自身五个方面。其中,为了突出全球化问题,又将政治分为民主政治和民族主义两个部分;按照性别、青少年、种族和特殊“族群”等出现较为频繁的问题,把社会部分进一步细分;为了突出大众传媒在传播人种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把媒介报道和赛博空间专门列出。1.一般理论研究从多种视角探讨传播人种学理论的论文有18篇,在各种类型研究中占最多。其中有以具体事物切入主题研究的,例如,从声音、建筑设计、交际舞、车间、超媒体等生活中熟知的东西,推衍出传播媒介的人种学理论;也有运用语言学理论,从文本危机、符号交互、人种身份、他者叙述等阐发出新的理论观点;更多的是从泛化受众研究,演绎出传播理论在人种学方面的理论空间和学术价值。2.政治问题(1)全球化、本土化与民族主义民族主义话题一直是传播研究的重要场域。自20世纪末期以来,媒介全球化趋势促使霸权主义和民族主义向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叙事策略的转变。侵略与抵抗在全球化语境中,生发出更为潜在、深沉、焦灼和无奈的隐忧。在所涉及的14篇论文中,全球化和本土化问题占8篇,而且集中出现在2000年以后。由此可见,该话题是传播人种学一个方兴未艾的热点。TomBoellstorff在《配音文化:印尼男女同性恋的主观性和人种学在已经全球化的世界》一文中,以印尼主流大众媒介(而非西方同性恋媒介)对男女同性恋的看法为切入点,分析外国电视使用印尼语言配音,从而通过“配音”文化现象分析、批判全球化进程。[3](2)民主、政治在民主、政治话题上,共有8篇论文涉及到了6个国家和地区。关于中国的那篇论文主要论述了城市流行文化与社会政治问题;关于埃及的,是一本《国家的戏剧:埃及电视政治学》的书评,评论者的文章题目为《媒介人种学》[4];哥伦比亚大学的Short,JohnPhillip将时间推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探讨图书馆对德国工人阶级和帝制的影响[5];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研究者通过对印度小城镇的官僚腐败,提出了“政府人种学”(ethnographyofthestate)的概念。作为媒体与国家、社会关系的重要方面,民主和政治问题始终是媒介研究的一个有效角度,尤其是中国问题,更容易得到国际学术刊物的青睐。3.消费对于消费问题的专题研究有7篇论文,涉及到MTV网络、体育商业、音乐侵权等领域。在由大众传媒助推的消费主义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代,消费类型、消费群体与大众传媒、广告的关系应该是与人种学相交叉研究的一个有效途径。例如MacAloon,JohnJ.在《奥林匹克运动比较研究中的人种学要求》一文中,将大众消费、体育商业、大众媒介与人种建立联系,从而获得一种人种文化的方法论。[6]然而,这方面的专题研究不足总量的8%,是传播人种学一个有挖掘前景的方向。4.社会问题(1)种族主义在多元社会中,种族主义经常是学术研究的活跃地带,而且是比较易于运用人种学方法论把握和操作的领域。以美国和英国社会文化为背景的研究占主导地位:在9篇论文中,美国社会占6篇,主要讨论了白人、非裔美国人、墨裔女孩与媒介环境、媒介形象等问题;英国社会占3篇,探讨了移民与国际安全、足球流氓和孟加拉人暴力等问题。其实,中国社会的新疆人、河南人、浙江人、东北人等具有代表性的特殊群体,及其在传媒覆盖下的形象问题都可以成为传播人种学有价值的话题;作为一个逐渐融入全球化轨道的社会,中国人与外国群体的关系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媒体关注。这些问题,都为我们实现该领域研究的突破,提供了“田野”素材。(2)性别作为分析媒介作用的有效方法论,女权主义一直占据着一席之地。关于性别的传播人种学论文有12篇,而且扩展到同性恋、人妖、男性与拳击等方面。关于印度社会问题的研究,在这一领域具有较突出的实力,有3篇文章将女权与后殖民语境相结合,有1篇探讨了印度人妖在美国主流媒体中的形象问题。由于女性和同性恋群体在社会中的普遍意义以及女权主义的理论支撑,性别问题也成为传播媒介与人种学对接的一个窗口。(3)青少年影响在媒介研究最具有现实意义的青少年影响方面,人种学方法论无疑能够起到显著作用。有8篇论文分别从以下方面论述了对青少年的意义:计算机使用、幽默剧、流行音乐等媒体影响,性、艾滋病和人际关系在传媒作用下的影响等等。Milkie,MelissaA在《大众媒介和青少年群体的性》中,通过一群在学校中自然形成的朋友群体以及基于大众传媒内容而形成的集体性性观念,探讨一种关于青少年群体受媒介影响的人种学方法论。[7]同样,这些论文的数量也没有准确反映传播人种学在该问题方面的应有状况,属于有挖掘潜力的领域。(4)特殊“族群”这里所指的“族群”,是主体具有某种社会特征的相似性,从而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普遍问题。由于传播媒介与人种学的交叉地带属于特殊群体,在探讨这些问题时,该方法论彰显出优势和活力。9篇论文分别从厌食、吸烟、感伤癖、新兵、特殊犯罪等角度进行论述,使叙事新颖而又别开生面,为写作论文出奇制胜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传播人种学的学科建设开拓了新的领域。DeSantis,AllanD.在《一群无所事事白家伙的闲聊》一文中,通过媒介对吸烟者的影响,分析男子的社会群体活动过程,并得出关于交往和传播的理论假设。[8]5、媒介自身(1)媒介报道在这些论文中,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传播人种学对于媒介报道者自身进行观照,从逆向视角获取媒介的群体意义。这些论文涉及到挪威的广播报道、玻利维亚的民众新闻、美国的西班牙语传媒报道和肯尼迪暗杀报道等,将报道者作为一个群体,为传播人种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切入角度。(2)虚拟空间我们把赛博空间研究专门列出,主要考虑了互联网在人类现实与虚幻环境的构建中所具有的影响力和潜在能量,以及人种学家由此对于“田野”范畴的扩展――互联网已经将传统意义的“田野”调查延伸到网络的海量信息数据库。虽然只有6篇论文对在线服务、赛博咖啡馆、虚拟社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我们认为,互联网所构筑的虚拟空间,将对传播人种学学科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发表刊物在目标论文中,被SSCI收录的共有9种刊物24篇(占总量27%);关于传播媒介研究的刊物共17种,涉及论文30篇(占总量34%),其中被SSCI收录的期刊分别有5种9篇;关于人类学/人种学研究的共6种,涉及论文19篇(占总量22%),其中被SSCI收录的分别有4种15篇。被SSCI收录的目标刊物如下所示,括号内为发表篇数:关于人类学/人种学的刊物:ANTHROPOLOGICALQUARTERLY(3),AMERICANETHNOLOGIST(4),ANNUALREVIEWOFANTHROPOLOGY(3),JOURNALOFCONTEMPORARYETHNOGRAPHY(5)。关于传播媒介研究的刊物:NEWMEDIA&SOCIETY(4),JOURNAOFCOMMUNICATION(4),SOCIALSCIENCECOMPUTERREVIEW(1),CRITICALSTUDIESINMEDIACOMM
关键词:应力场;地震带;震源机制;南北地震带;汶川地震;龙门山断裂带
地震带的划分是中长期地震预测研究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近几十年来围绕地震带的划分取得了不少进展,各种方法在解释一些强震发生的问题时获得了某些成功,但划分结果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并遇到了这样或那样问题的挑战。纵观地震带划分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主要是将地震带视为几何概念,而未充分顾及和应用地震发生的力学条件。本论文基于前人的研究,以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为出发点,提出地震带应具备的3个基本条件:①地震带应是存在若干具有发生大震构造背景地段的狭长地带;②地震带的各地段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取向应相似;③地震带上大震的孕育发生应相互影响、相互关联。
选择地震活动频繁的“南北地震带”及近邻为研究区域,利用CAP方法获取了2009年1月—2017年8月466次3.5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并补充1976年1月—2017年8月GCMT公布的259次4.5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通过区域应力张量阻尼反演方法,给出研究区域1.0°×1.0°网格区域应力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南北地震带”及近邻最大主应力由北至南变化显著,大体可以分为3段:在29°—34°N范围,除龙门山断裂带NE段最大主应力取向为NW外,其他地段最大主应力方向近EW向;34°以北最大主应力方向逐渐由近EW向到NE向变化;而29°以南最大主应力方向逐渐由近EW向到NW或NE向,到近NS向变化。“南北地震带”及近邻最大主应力由北到南发生了顺时针转动;各活动块体内部最大主应力方向基本一致,不同块体其最大主应力方向不同,相邻块体间应力方向转换带与块体边界对应较好。分析认为,难以将“南北地震带”作为一个统一的地震带应用于中长期地震预测的研究与实践中。
作为对区域构造应力场研究结果的应用,结合地震活动性等资料,分析认为把龙门山断裂带作为一个地震带是汶川8.0级地震长期预测结果与实际不相符的重要原因。与按大区域大震活动时间分布的分析所划分的地震活跃期比较,本论文按地震带所定义的地震活跃期,即把地震带上具有发生大震构造条件的所有地段相继发生大震破裂的过程称为一个地震活跃期,具有较明确的构造物理含义,在中长期地震预测研究与实践中,更富有实际应用价值。
在本论文最后,对今后一段时间的研究工作作了初步设想。小尺度介质特性的研究,可判断正处于地震活跃期的地震带,在该活跃期尚缺乏大震,且有地震历史记载以来没有大震记载的空段,是否具备发生大震尤其是7级以上强度的构造物理条件。对相邻的不同频率谱振幅比测定小尺度Qβ值方法原理作了有关数学推导,并给出了方法的计算步骤。拟在此基础上,编制相应的软件,并首先用于检验2013年四川芦山7.0级地震的震源区。进而对芦山西南,龙门山断裂带上尚缺乏7级以上地震记载的地段,是否具备发生MS≥7.0地震的构造物理背景进行研究、作出判断。
作者:崔子健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一、可读性
一篇科学论文的可读性是至关重要的,应硬气作者的高度重视。
1.论文的体例格式,期刊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例要求,体例不仅保证了论文形式上的规范,也保证了内容上的可读性,恰恰就是这一点被许多作者忽视了,摘要和关键词这三者基本上决定了论文是否被期刊所采纳和能否引起读者兴趣。首先要求是对文中时主题及其所属的领域和研究对象给予简短的叙述,更重要、更严格的要求是对文中的理论或实现结果、结论以及一些有意义的观点给出清晰明确的简要叙述。同时优秀的期刊同样也要求论文具有可读件,如果一篇论文由于可读性差而失去很多读者,对于期刊本身而言,负面影响将是严重的。‘
2.文字与插图的恰当配合,很多论文在利用图、表来生动地阐述学术内容方向还显不足,论文中采用彩图、立体图的趋势将会增加,这可以避免过多的文字说明,而且效果较好。
3.研究工作是否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所得结论是否可靠,结果是否深刻和有启发性,如果是阶段性成果,对后续研究有什么指导意义,是否是重要发现的前奏。
4.在论述方式上,要做到深入浅出,表达清楚、简练、专业术语准确,前后一致,语言要规范、生动。
5.作者要对论文有完整的构思,严密的逻辑思维,像艺术作品一样一丝不苟、精雕细刻。论文结论严谨、内容充实、论述完整、逻辑性强,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信息量
1世界纳米科学技术研究总体趋势分析
(ⅰ)主流国际期刊发表的文章数量对比分析.选择了纳米科技领域公认的主流学术期刊20种,在2003~2013年统计范围内,对发文量居前10名的国家和地区在主流学术期刊上的文章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在统计的20种主流学术期刊上,美国的发文量遥遥领先其他国家,高达22067篇,中国的发文量为3421篇,位居第6位.将20种主流学术期刊按照影响因子()分类后进一步分析(图2),可以看出,影响因子大于20的学术期刊上,中国的发文量只有76篇,所占比例(3.82%)很低.发文量前5位分别是美国(1068篇)、德国(221篇)、英国(193篇)、法(149篇)、日本(121篇)等发达国家,说明美德英等发达国家的纳米科技论文展现出很强的影响力.
(ⅱ)论文质量分析.论文数量可以作为科学产出能力的一个评价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论文的质量,即学术影响力.论文的被引用可看作是研究论文与某特定领域知识体的“连接剂”,也常常作为测度论文质量的“计量仪”.针对表1中列出的各个国家和地区所发表的纳米科技论文数量、论文的引文数量、篇均引文数量以及H指数,进行论文数量与质量分析,并对论文和引文2个指标加权统计后,得到各国家和地区在纳米科技领域的综合实力的排名顺序(表3).发文量指200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为止全部被SCI收录的相关论文.入围本次统计的国家和地区为居前20位的国家和地区.引文数指200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为止上述20个国家和地区SCI论文的被引频次.对上述2个指标,以国家或地区为对象统计数值,采用加权统计[7]后,得到20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排名如表3所示.从引文数来看,位居前5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中国、德国、日本和英国.从篇均引文数看,位居前5位的国家是瑞士、荷兰、美国、英国和新加坡.从综合位次看,居前5位的国家是美国、中国、德国、日本、韩国,我们可以将这5个国家作为纳米科技领域的强国.中国发文量、被引数均居第2位,但篇均被引次数下降为第14位,说明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研究主题、研究机构和高频文章分析
(ⅰ)从关键词分析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为了更加全面分析纳米科技的发展趋势,采用关键词词频分析法,统计文献包括2003~2013年WebofScience的SCI-Expanded数据库检索到的SCI论文.通过关键词词频统计发现,频次前20个关键词中(表4),频次最高的是nanoparticles(纳米粒子)、nanocomposites(纳米复合材料)、carbonnanotubes(碳纳米管)、nanostructures(纳米结构)、mechanicalproperties(力学性能);频次较高的有self-assembly(自组装)、TiO2(二氧化钛)、microstructure(微观结构)、thinfilms(薄膜)、nanowires(纳米线)、X-raydfrac-tion(X射线衍射)、nanomaterials(纳米材料)等,这反映出全球纳米科技共同关注的焦点,大都集中在纳米材料及材料制备、分析表征等相关研究.以热点关键词“nanomaterials”为例,进一步深入分析比较不同研究方向的情况(图3),我们可以发现碳纳米材料是纳米材料方向最为活跃的研究焦点,其次是金属及其氧化物纳米材料,然后依次为:高分子纳米材料,薄膜纳米材料,量子点,硅及其化合物,胶体纳米材料等.为了分析不同国家在研究方向和关注焦点的差异,我们进一步对美国、中国、德国、日本4个纳米科技强国最关注的20个主题词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见表5.从表5可以看出,我国纳米科技关注的方向十分广泛,绝大多数领域都有涉猎,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关注的高频关键词,如chemicalsynthesis,photoca-talysis等均不在美国、德国和日本的重点关注之列.进一步对这2个主题词的频次进行了中外对比分析,统计结果见表6.可以看出,我国在这2个方向发表的论文总数已经超过其他9个国家和地区的总和,这说明我国在这些方面的研究“可能”存在过热现象,值得进一步深入跟踪分析.除了各国共同关注的科学问题以外,美国尤其重视药物递送和纳米药物的研发.德国的重点非常突出,更加注重力学性能、显微结构、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技术等与纳米技术相关的研究.日本较为关注显微结构、机械性能、碳纳米材料等.因碳纳米管是日本科学家发现的,所以日本在碳纳米管的相关研究方面投入的精力最多.值得一提的是,尽管nanoparticles在各个国家都排在第1,但是,这个词是所有颗粒状物质的统称,而处于颗粒状的纳米材料比较普遍.
(ⅱ)研究机构发文量对比分析.按照论文通讯作者单位统计分析2003~2013年纳米科学技术领域发文数量排前10位的国际研究机构及其总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频次,结果见表7.我国有4个研究机构入围,分别是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发文量分别位居第1,3,6和10位.中国科学院的发文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国际研究机构,是第2位俄罗斯科学院发文量的2.7倍,显示出中国科学院在纳米科技研究方面的超强实力。仔细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发现1个奇特现象:美国的发文总量位居全球第1位,但美国单一研究机构的发文量并没有入围前10位.这表明虽然美国开展纳米研究的机构众多,但这些研究机构之间有不同的研究范畴,特色较为明显;另一方面,也说明纳米科技与美国其他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很高的融合度.我们进一步统计分析了国内发文量居前10位的研究机构,结果见表8.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科学院在发文量和总被引频次方面展示出很雄厚的实力.北京大学的篇均被引频次略高于国内其他研究机构,篇均引用篇次为19.67,但与国际篇均被引频次最高的研究机构(新加坡国立大学篇均引用频次26.4)仍有较大的差距.
(ⅲ)高频文章分析.2003~2013年统计范围内,被引用次数最高的前20篇论文及作者等相关信息见表S1.20篇高被引论文中,65%的在影响因子超过30的期刊上.其中英国曼彻斯特大学Geim教授等人[8]于2004年在Science发表的题为“Electricfieldeffectinatomicallythincarbonfilms”的文章被引频次最高,共计13436次.从国别看,20篇高被引论文中,美国发表了13篇,位居首位,并有5篇在前10名以内,充分显示了美国文章的超强影响力.亚洲地区日本有2篇文章进入高引用范畴.中国没有文章入围高被引论文,说明虽然中国发文量居世界第1,但论文被关注程度和美国还有不少差距,中国研发机构和文章的影响力还有待提高.
(ⅳ)高引用科学家.2014年美国汤森路透(ThomsonReuters)公布了“全球高引用学者”名录(HighlyCitedResearchers2014,/).“高引用学者”是指全球最具领导力的科学家.成为世界“高引用学者”,意味着该科学家在其所研究的学科内具有世界级影响力,其科研成果为该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14年7月27日美国汤森路透公布了2002~2012年之间的“全球高引用科学家2014”,名单根据近11年(2002~2012年)被SCI收录的全部自然和社会科学领域论文进行排名,基于ISI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ESI,基本科学指标)中的“HighlyCitedPa-pers(高被引论文)”,即发表的论文为所属领域中前1%的高引用论文.“2014年全球高引用科学家”分为21个学科领域,全球共3215人次入选.中国大陆共110人(126人次)入选.其中从事纳米科技研究有22人,占所有学科领域的1/5,远远高于其他领域.这显示了纳米研究对提升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国际学术地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