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古典音乐教学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摘要:幼儿教育是一生基础教育的起点,是素质教育的摇篮,幼儿长期在充满古典音乐的环境中,智商会有一定的提高,因此,对幼儿进行古典音乐熏陶是必要的。在幼儿教育中对幼儿进行古典音乐欣赏还是相关教育工作者们尚未攻克的难题。
关键词:古典音乐;幼儿园;幼儿全民发展
古典音乐的内涵深刻,能发人深思,更能使人高尚,免于低俗。每个幼儿都需要音乐,每个幼儿都应该接受古典音乐的熏陶,因此,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音乐教育方式的研究,争取以更好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幼儿多元化发展。但是当前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有关古典音乐与幼儿多元化发展的探索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误区。
一、古典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
(一)古典音乐对幼儿的多种能力有促进作用据科学研究发现,古典音乐每分钟约60拍,和人体节律相重叠,有利于幼儿大脑潜能的开发、有利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对幼儿听觉思维的形成、理解音乐的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古典音乐对于幼儿教育方面有丰富的教育价值。
(二)古典音乐能激发幼儿善良的情感一般中国古典音乐都拥有深刻的内涵,如《梅花三弄》里面通过梅花洁白芬芳、耐寒等特点,表面是赞美梅花其实是歌颂品德高尚之人。在西方的古典音乐中,莫扎特的曲子被科研人员发现可以对于幼儿想象力、听觉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有促进作用,虽然他生活艰辛,但其音乐作品听起来如阳光一样温暖、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力。不论东方还是西方的古典音乐都充满对美好的生活向往、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幼儿长期在充满正能量的环境中,能够激发幼儿良善的情感。
(三)古典音乐易于养成儿童良好的性格随着宗教的盛行,渐渐地演化出具有独特魅力的古典音乐,虽然它柔和了人的情感,但它仍饱含宗教的情感。抛开宗教神秘的一面,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中人类对自然、宇宙的崇拜情感,表现在音乐上显示出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音。早期的古典音乐,如莫扎特、巴赫、海顿等的音乐让人听完沉浸在音乐所构建的平静、激烈、舒缓环境中,幼儿长期受到古典音乐的熏陶,容易形成淳朴、善良、儒雅的性格。
二、幼儿教育多元化发展中发现的问题
落后地区的音乐文化发展水平受音乐媒介、音乐教育和文化发展水平等制约,不能够对古典音乐有全面充分的认识和学习。而与此同时,大城市往往由于城市发展节奏较快,忽略了古典音乐对于引起人们心灵深处的共鸣的不可替代性,常常选择了表面上富有激情的通俗音乐,并不能完全认识到古典音乐的价值。我的生活环境一直是在大学的氛围中,所以深深的了解大学生对待古典音乐的兴趣与态度,对于大学生对以古典音乐为代表的音乐素养的缺失表示非常心痛。中学、高中的填鸭式教学对我的影响是过于深重,让我无法独立的提出有很多新视角、新思维、和新问题。
因此我每天抽出时间去学校图书馆阅读艺术类的相关书籍。从音乐鉴赏、音乐欣赏到音乐美学,从欧洲音乐、亚洲音乐到拉丁美洲音乐。再后来,我又从各个专业各个学校的同学那里获得了帮助。然而随着项目的全范围开展,我才认识到,我们选择的访谈法、调查问卷法和实验法等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因为在印刷调查问卷中出现的失误,重新发了3次问卷,耗费了相当大的精力。经过一年的时间,经历了无数的跌跌撞撞...然而此刻我认识到,这样的学习,正是我们在填鸭式教学的高中所最期望的学习方式,那就是自主学习。
自进入大三,我在听讲所有的专业课程时都有这个感受,那就是老师在讲课时,我所能联想到的扩展知识,都是我在完成学术报告时所查阅和记录的。就连我在大学期间知道的相关音乐常识,也都是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得到扩展的。这令我感到了大学生活三年以来,科研项目就像一个支柱一样,支撑着我勇于挑战自己。我学会了如何从创新的角度和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在对待音乐教育的问题上,如何跳出思维定势,一直是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事。不同事物在被人们接受时都存在一定的条件,而音乐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媒介,它具有时间性,每当听到某个音乐片段,它都会勾起以前的回忆和往事。音乐不受国界、语言、民族等限制。
通过研究表明,音乐也不受城乡地区的限制。音乐只是一个存在的,并且不断给人以心灵上的冲击和内心深处的共鸣的形式。它的有组织的音响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替代其魅力。
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我不得不放弃了大学生很多课余娱乐活动,而更多的参加了学术活动,听了更多的名家学术讲座与论坛。曾几何时,觉得科研对我来说有一些迷茫,有一些头疼,也有一些不知所措,但在即将结项之际,回头看看自己伴随科研的完善而一步步的成长,真正意识到了大学期间做的这一件意义非常的事。与此同时,在人际交往上也有了正方向的进展。我认识到了同学、朋友的重要性,如何将多人的力量结合起来,凝聚到一起进行合作创新,是新时代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一个人的成功在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环境下,已变得太为薄弱。而如何团结起个性鲜明地每一个个体,也是一个领导所面临的挑战。这其中,我第一次认识到了责任感。如何正确的担当,如何更加宽容的对待矛盾冲突,都是制约是否成功的关键。人生也是如此。大学提供给我们一种从专业来看待世界的视角。而离开大学,从一个自主选择的视角来看待社会、看待世界,也是这四年之间留给大学生的一个问题。
作者:柴铭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系
一、数字原生代的音乐艺术
1.以网络和手机为主要音乐传播载体。数字音乐具有完全不同于传统音乐的特质,比如它极具丰富多样性、可重复性、远程性、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等。而数字音乐更是具有革命性意义,它以数字信号方式储存在数据库里,只要有网络,人们就可以随意下载或删除,而且因其具有即时性、准确性、拓展性、便捷性、创造性、技术性等优势,所以很快取代了传统唱片在音乐传播方式上的主导地位,成为数字原生代音乐欣赏的主要途径。MP3播放器、智能手机将数字音乐的播放形式变得更加简单,特别是手机可以直接在线收听、下载音乐、阅读歌词,实现了多功能的统一。网络和手机已成为数字原生代的主要音乐传播载体。
2.以自主式音乐学习和个性化音乐欣赏为主要方式。一方面,随着数字音乐的兴起,互联网凭借其海量的音乐资源,让课堂外的自主式音乐学习成为可能。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知名高校的音乐课程,只要有兴趣,就可以自主下载或在线学习和研究。而且各种音乐社区、QQ群组、微博等也可让学习者能够在线实时地与他人甚至专家充分交流。另一方面,在数字化时代,数字原生代在音乐欣赏上更容易拥有个性化的选择。音乐网站和软件的发展为音乐收听者提供了更多私人化、个性化的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播放、收藏、下载音乐。同时,对音乐搜索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既可以根据音乐的风格搜索,也可以直接点击自己喜欢的艺人,进入他(她)的专属音乐频道,网站根据用户的关注还可以推荐风格类似的音乐或艺人,……智能的、多元化的音乐选择方式使用户可以很快地进入自己喜欢的音乐圈子,形成具有个性化的专属空间音乐。
3.以爱情、励志和对现实的反叛为主要内容取向。当代大学生是流行音乐的主要受众群体,他们正处于情感发育的朦胧期和社会化的成长期。流行音乐作为他们表达、宣泄情感的一种途径,在内容上多以年轻人成长中的情感问题为主要表现对象。其中以描写爱情的流行音乐最受欢迎。据乐坛关注度最高的歌曲排行榜(2011年)统计,在200首热门歌曲中,爱情题材歌曲占93%。其次,励志题材的歌曲在年轻人中传唱率也较高,如《重头再来》、《光辉岁月》等歌曲都曾激励过许多年轻听众,并产生了积极影响。与励志题材相对的是反叛题材的歌曲,这类歌曲虽然数量不多,但一直以来都占有一席之地,如《会读书》、《倔强》、《浮夸》等都表现了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的种种迷茫、思考与反叛。5.以休闲娱乐、宣泄情感为主要目的。现代人生活压力普遍增大,升学、求职等对年轻人更是构成了多重压力,从音乐中寻求减压是当代青年欣赏音乐的重要目的。流行音乐对情感的反映细腻直白,年轻人十分容易产生共鸣,因而许多年轻人都会选择听歌、唱歌这种方式来舒缓和宣泄情绪。在数字原生代这里,音乐的教化功能大为削弱,休闲娱乐功能大为增强。他们告别了在音乐厅中正襟危坐地欣赏音乐的形式,音乐欣赏呈现出休闲化、娱乐化倾向。
二、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新思考
艺术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从来都是紧密相连的。数字化生存是对一切文化艺术提出的新课题,音乐艺术教育也不例外。为此,高校音乐艺术教育应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1.重新定义主流音乐内涵。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音乐文化。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主流音乐文化和主旋律音乐。我们过去对于主流音乐的定义是比较狭隘的,过度地从音乐教化功能出发来确定主流音乐的范畴,在课程设置、内容选择上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从而导致大学音乐教育与大学生音乐体验严重脱节。一般说来,主流音乐是指体现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的一切积极健康向上的音乐。主流音乐与主旋律音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涵盖面要大于主旋律音乐,既包括精英音乐,也包括大众音乐;既包括直接歌颂时代、歌颂党和人民的主旋律音乐,也包括反映社会生活丰富多样性的主体音乐。界定主流音乐的内涵不能以音乐的时间性、地域性等作为评价标准,应该坚决打破凡是流行的都是浅薄的,凡是传统的、欧美的都是高雅经典的观念,摈弃欧美文化中心论和简单复古主义两种倾向,真正建立起时代性、经典性和优秀性、大众性为主的新标准。
2.努力打造与数字原生代音乐体验相对接的音乐艺术精品。数字原生代本质上仍然热爱传统文化,只不过他们对于其呈现方式有自己的偏爱。他们不喜欢教师照本宣科,不喜欢陈词滥调的刻板说教,而喜欢娱乐化的轻松学习、交互式学习。当传统文化以他们喜爱的形式,如以手机应用程序或电脑游戏的方式呈现时,他们喜欢并乐意接受。比如最近很红火的手机音乐软件“唱吧”,就因满足了音乐爱好者随时卡拉OK的需要而大受欢迎。又如,数字原生代爱听周杰伦的《青花瓷》、《双节棍》等一类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歌曲,爱听流行版的《五星红旗》、《大中国》等主旋律歌曲,爱听现代电子钢片琴演奏的贝多芬《命运》等。这就启示我们,在坚持原汁原味传承古典音乐艺术和经典音乐艺术的同时,也完全可以在主流内容的时尚包装、经典作品的时尚演绎方面进行更大力度的探索,打造更多更好的通俗化、大众化、时尚化的主流音乐作品。
一、根据音乐欣赏活动侧重进行曲目的选择
教师要结合幼儿水平确定欣赏曲目,曲目宜选择短小(可以节选)、音乐形象鲜明、音乐元素(音高、音长、音强、音色)富于变化、曲式简洁明了(ABABABACA)的乐曲。如:国家级“十五”课题研究成果《儿童古典音乐欣赏全集》中的曲目。教师还应考虑活动侧重选择曲目———以感知音高为目的的活动应选旋律性强,适宜演唱的乐曲,如《欢乐颂》《梁祝》;以感知速度为目的的活动应选速度变化明显的乐曲,如《乌龟》《康康舞曲》对比聆听;关注力度的活动可以选择《天鹅》与《电闪雷鸣波尔卡》对比聆听……同一首乐曲,可能会多次聆听,每次各有侧重,如初次聆听关注节奏与主旋律、再次聆听关注再认与故事创编、还可以与其他乐曲对比聆听欣赏……
二、欣赏之前通过各种活动丰富幼儿相关表象、经验
教师要对欣赏曲目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包括作者、创作背景、曲谱、节拍、节奏、乐曲风格、曲式、表现内容、表现手法等,以便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在欣赏活动前丰富幼儿前期经验。缺乏前期经验的对乐曲进行盲目猜想对幼儿是有害无益的,在感性经验方面,教师应在日常生活、游戏活动和其他教育活动中引导幼儿接触美好的人、事、物,丰富幼儿头脑中与乐曲相关的表象、体验相关经验,以使幼儿在欣赏乐曲时能够用日常积累的丰富表象为音乐想象提供加工材料(有像可想),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体独特的贴切的想象与理解,而不是盲目地直接听乐曲就让幼儿表述音乐内容。例如,教师在幼儿午睡时播放轻柔音乐,用柔和的语言给幼儿讲故事,平时和幼儿有过关于做梦的谈话,在组织进行《梦幻曲》欣赏时,幼儿很容易感受乐曲传递的安详温柔恬静的情绪,描述出贴近乐曲内容的画面。欣赏《赛马》前一段时间应通过看视频、讲故事、看图书等形式了解与马有关的知识、蒙古族的生活、骑兵的形象等等。欣赏《天鹅》前,教师为幼儿讲述有关天鹅的故事,如“天鹅湖”“七只天鹅”,学习相关的优美抒情风格的诗歌。
三、关注幼儿基础音乐技能的培养
缺乏音乐的耳朵,再美好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要想让幼儿能够更好地感受理解优秀的音乐作品,对幼儿音乐基础技能方面进行有意识的培养还是有必要的,只是这种培养一定要注重趣味性,适宜幼儿年龄特点,如通过达尔克罗兹身体音阶、柯尔文手势帮助幼儿感知音高;玩音符游戏帮助幼儿理解旋律概念;通过体态律动、奥尔夫声势活动、有趣的打击乐学习帮助幼儿感受不同节奏与节拍的异同;选取短小的乐曲或乐曲节选通过聆听、对比聆听感受旋律、节奏、力度、速度、音色等音乐元素对音乐形象和音乐情感的表现作用,从而使幼儿具备初步的鉴赏理解能力,使幼儿在欣赏古典音乐作品时能够运用掌握的音乐技能分析乐曲情感倾向,较准确地感知乐曲内容和情感。
四、着力培养幼儿安静倾听的能力和习惯
欣赏与倾听联系紧密,良好的倾听习惯是保证欣赏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好作品应反复欣赏,但最忌无目的无要求地反复听———优秀的古典音乐作品值得我们带幼儿反复倾听,但一定要注意教师应提出适宜问题———如倾听+想象、倾听+分辨、倾听+记忆、倾听+对比、倾听+再认等,让幼儿带着问题安静投入地倾听,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掌握乐曲全貌。例如,第一次倾听侧重于想象的伴随,教师用“音乐中有谁?在干什么?这是什么样的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最后怎么样了?你听了音乐心里有什么感觉?”等引导语激发幼儿边听边想,听后用语言、动作描述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高兴、伤心、优美、想唱歌……”等等,描述出自己想象出的场景。之后每次倾听,教师都应该心中有明确的目标,是要通过倾听让幼儿了解乐曲的结构,还是通过倾听让幼儿感知主旋律,感知节奏,或是通过不同乐曲的对比倾听感受速度的变化产生的不同的风格,教师在目标的指引下使用明确的指导语引导幼儿有意识地伴随着分辨、记忆、对比、再认等思维活动进行倾听,教师的指导语如“听一听主旋律出现了几次?这首乐曲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不同乐器演奏出来的感觉有什么不同?两首乐曲带给你的感觉分别是怎样的?”教师用不断变化的要求引领幼儿充分挖掘作品内涵,创造“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艺术境界,使幼儿在每次活动中都能够汲取新营养,获得新感受,激发起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审美经验。杜绝放上音乐让幼儿反复听,教师一边坐着或没有感情色彩地教授等不负责任的欣赏活动,因为反复无目的、无动于衷地听一首乐曲,最容易倒人胃口,磨蚀甚至消除幼儿对高雅音乐的兴趣,造成严重的后果。
一、高校实施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艺术教育的根本是审美教育,审判教育从狭义上说是艺术欣赏、艺术知识及艺术创作;从广义上讲,审美教育注重培养人的审美观、审美情绪,提高人对美的鉴赏力和创造力。俄罗斯作家赫尔岑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有些古典艺术品,离开他们,人便不是光整的人。”他认为,在这些伟大财富面前失之交臂的人,使自己的精神世界贫困,失去无比的智力欢乐是不可宽容的,生活失去美,没有艺术的光辉照耀,就会变得单调、灰暗、呆板。
作为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的高校艺术教育,应该秉承着这样的目的:用艺术中的美学意境陶冶大学生的情操,用艺术的光辉照耀大学生的心扉,使大学生们具有较高的人文修养和完善的人格,始终以乐观的心态去迎接各种挑战,在不断追求美的过程中,使自己变成志向高远、全面发展、个人综合素质较高、对社会有用的人。
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应试教育这些年来大行其道,致使大多数中小学的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变成了无足轻重、形同虚设的副课。音乐课被随意挤占让位给其他文化课,音乐课长期没有教学指标、考核标准或相应的评价机制。音乐课教师由于不受重视,以至于心理失衡,有的上课随意甚至主动让课。而在乡镇以下的农村学校,情况则更为严重,有的学校根本不开音乐课,有的学校不配备音乐教师,或者是音乐课用其他课的教师来代教。这些对音乐课及艺术教育不重视带来的结果是,中小学生应具备的音乐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得不到普及与提高,国民享受音乐教育的使命无法顺利完成,艺术教育对于人的自身完善,从精神上塑造人、教育人,培养和提高人对于美的追求和人文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与一代青少年学生失之交臂。这样只顾分数高低、升学如何,不顾人文素质、道德情操是否全面发展的评判价值,是与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目标相悖的。艺术教育的缺失和不完善,对于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人的才智与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建立等都会带来直接的影响。美育的缺失已造成了现在许多大学生情感淡漠、人格不够完善、审美能力不足、创造力低下、自我认识能力差等教育缺憾。
大学是青年世界观初步形成、社会意识逐渐觉醒、人格塑造不断完善的地方,也是他们即将走向社会,迎接工作挑战前最重要的学习阶段。对于许多人入学前艺术教育缺乏或不完整的缺憾,高校应当承担起对他们进行艺术教育的使命和责任。教育应该不仅仅使学生在专业知识上有所收获,而更应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人格品质得到升华,高校教育应担负起这样的重要使命。
二、音乐与审美
人由于审美能力和趣味不同,所以对音乐的选择也不同,人们总是在寻找与自己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相适应的音乐作品,并与之发生直接的感性接触,人与音乐才构成审美关系。马克思说过,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来说,再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要使自己具备音乐的审美能力,必须具有“音乐的耳朵”。而音乐的耳朵是在具备一定音乐基础知识后,经过长期的音乐教育和培养的结果。具有音乐的耳朵的审美能感受到音乐中音与音的美,音乐旋律流动的内部数学比例一般严整的形式、框架,有序的结构和整体呈献的美,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生命。
非音乐耳朵的审美只能感受到声音的一般物理属性,以及心理上的普通联觉对应(高音与响亮、低音与暗淡)等特性,更多的是感受到音乐的躯壳。从音乐作品的结构形态来看,音乐有结构复杂的作品,如交响乐、歌剧等;也有结构简单的作品,如流行歌曲、歌谣等。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由于音乐基础教育的缺乏,网络、媒体流行音乐的大量传播,中西文化的差异与西方古典音乐接受少之又少,因此喜欢结构简单、通俗易懂的流行音乐就不足为奇,而要了解结构复杂的交响乐等作品则会困难重重。但是正是这些结构复杂的交响乐等西方经典音乐作品则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极高的艺术水准和审美价值。
摘要: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美育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音乐通识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上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开展音乐通识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审美修养和基本的审美能力,而且能够舒缓大学生心理压力,促进创新思维,提升人文素养。在开展音乐通识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经典音乐与流行音乐教育、音乐基础知识与音乐欣赏等关系。通过开设音乐通识课程、开展音乐文化实践活动、营造音乐文化氛围等,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发展推进体系。
关键词:音乐通识教育;美育;大学生;地方农林高校
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美育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1]。音乐通识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上具有重要作用。2014年,教育部出台《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高等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音乐通识教育是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件为地方农林高校开展音乐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地方农林高校的生源大多来自农村,受教学条件限制和升学压力影响,在中小学期间,音乐课大多被主要的文化课所取代,使得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音乐教育基础较为薄弱,很多学生不会看简单的乐谱,对于古典音乐关注度不高,大多数学生将目光聚焦于流行音乐,音乐文化、乐理知识、音乐欣赏等方面的音乐涵养还有待于提升。目前在农林高校中,普遍存在音乐教育资源不足、课程少、师资队伍缺乏等问题,而对7所农林高校问卷调查显示,超过90%的大学生喜爱音乐[2]。地方农林高校加强并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音乐通识教育非常必要。通过开展音乐通识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基本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而且对于促进其个性完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音乐通识教育的意义
(一)音乐通识教育能够舒缓大学生心理压力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主张“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音乐是一种微妙的艺术形式,能够陶冶情操、抒发感情,并能缓解压力。通过开展音乐通识教育,能促进大学生更好地消化和理解其他课程,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有研究表明,音乐对人的生理状态和心理健康有很多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听音乐可以降低胆固醇,改善心脏健康。音乐治疗(musicthera-py)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3],主要用于睡眠障碍、自律神经失调、焦虑症、抑郁症等多种症状的治疗[4,5]。当代社会物质条件显著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社会发展加速,各类消息“快餐化”“碎片化”严重,来源于学业成绩、考研升学、人际交往、情感状况、经济来源和收入、家庭压力等多方面压力,大大加深了大学时期青少年的心理焦虑情绪[6]。同时,大学生处于生理发育成熟而心理发育尚未成熟的阶段,容易产生心态不稳定、情绪不平衡、敏感冲动等心理问题。把学生的情感和音乐有效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艺术上的美,实现美育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精神愉悦,情感净化,心灵放松,从而促进心理负担转移,情绪得到调节而转向稳定,心理平衡得到恢复,进而实现大学生的人生观和审美观的更好发展。
(二)音乐通识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创新思维在教育部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农科、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农林高校需要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深化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显得尤为重要。创新思维是人类特有的高级思维活动和精神过程,是与时俱进、知难而进、突破上进的科学思维。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和创造,创新需要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新事物非常敏锐,思维非常活跃。德国哲学家尼采曾经说过:“让思维插上音乐的翅膀就更有创造力”。音乐教育可以让学生得到个性化和全面化发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段美妙的音乐,将人带进一种或明亮、或欢快、或安静、或振奋的意境中,会给人带来无限遐想,而想象力是创新思维的源泉。通过实施音乐教育,可以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发散想象力和联想能力。音乐还有利于提高语言记忆、空间推理、读写能力和思维敏捷性和灵活性。通过培养大学生的音乐素质,可以让学生去品位、感悟更多的优秀音乐作品,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培养创新思维意识。(三)音乐通识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大学重要职能之一,音乐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而音乐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7]。古今中外的音乐珍品浩如烟海、绚丽多彩,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通过欣赏、演奏或演唱音乐作品等形式,使大学生了解并学习人类音乐宝库中的珍品,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同时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修养、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音乐通识教育,使其音乐素养内化为大学生的人格和气质,成为他们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通过多元思考和多维视角,体会音乐艺术和文学、地理、历史、戏剧、舞蹈等艺术形式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认知不同风格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特色,体会东、西方音乐文化的区别[8]。通过近、现代中国的革命歌曲和音乐作品,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从而达到音乐的德育目的。
二、大学生音乐通识教育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
(一)传统经典音乐教育与流行音乐教育的关系音乐领域中按照音乐风格的不同可以分为流行音乐、古典音乐、传统民族音乐等三大类型。随着时展和新媒体时代的冲击,目前大部分学生对流行音乐尤为偏爱,而对一些古典音乐和传统民族音乐感觉乏味,很难引起共鸣。现代生活中,流行音乐正强烈地冲击着大学音乐教育,冲击着一颗颗年轻躁动的心。受外来音乐文化和不良网络音乐的影响,如今的音乐文化雅俗交织,良莠不齐。现行的音乐教材虽然已经过调整,但其绝大部分内容都是以中外经典作品为选编对象,对流行音乐收录较少或已经过时,与学生喜爱的音乐有一定的距离,影响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日新月异的网络音乐能以简洁明了的歌词、朗朗上口的曲调、富于变幻的节奏轻易地抓住学生的心。由于缺乏审美能力培养与引导,致使大学生盲目地热衷于网络流行音乐,对经典音乐缺乏兴趣和热情。在音乐通识教育中要加强引导,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让大学生多欣赏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提高审美情趣和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
当下,全球音乐市场都面临严峻考验,尤其是严肃音乐领域———歌剧院、音乐厅等演出场馆的上座率普遍偏低,严重制约了音乐团体的发展。观众对艺术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因此世界各大艺术机构都将观众培养设为组织发展的首要目标。近年来,国家大剧院通过周末音乐会、经典艺术讲堂等艺术普及活动,培养了大量古典音乐观众,但我国拥有票房魅力的音乐团体实在不多,大多数音乐院团仍然没有将观众拓展作为重点,使音乐演出市场愈发举步维艰。本文希望通过对英国观众拓展理论发展和具体策略的详细介绍,为我国古典、民乐等各类音乐表演机构提供借鉴,从而促进我国音乐艺术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观众拓展”的概念被引入表演艺术领域。到目前为止,观众拓展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英国艺术理事会定义“观众拓展”为:开展特别活动以满足现有和潜在观众的需求,并帮助艺术组织增进与观众之间的关系。观众拓展包括市场营销、节目规划、艺术教育、观众维系和分销发行。英国著名艺术顾问希瑟•梅特兰在《观众拓展指南》(GuidetoAudienceDevelopment)一书中,定义其为一个经过计划、涉及建立个体观众与艺术之间关系的过程。本文试图表明,观众拓展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吸引尽可能广泛的观众群。英国艺术管理界普遍认为,艺术观众拓展存在两种方式:“主流”式(Mainstream)和“传教士”式(Mis鄄sionary)。“主流”式旨在加深现有观众的体验,而“传教士”式意在吸引新的观众来扩大观众数量。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它都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计划。古典音乐一方面需要“传教士”风格,以帮助艺术组织打破壁垒,架起互动的桥梁,从而吸引新的消费群体。另一方面,人们对古典音乐的误解和抗拒在短期内是很难消弭的,因此现有观众对艺术组织也尤为重要。综上,观众拓展既要关注扩大新的观众群,也要注重保持现有观众的参与热情,通过高品质的节目和服务,提高观众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一、英国艺术观众拓展发展概览
英国艺术观众拓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5-1964年,当时,英国正处于战后重建进程,人们渴望艺术体验。艺术理事会支持精英艺术,主要赞助专业艺术家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求实现整个国家地区间的艺术平衡发展。这个阶段,资金主要用于大型文化设施建设,筹建新的艺术机构和旅游业,以提高当地的文化产值和促进艺术活动开展。第二个阶段是1965-1980年。这一时期,社会公平的理念影响着政策制定,把高雅艺术推广给大众的观念得到普遍认可。此外,文化民主的理念深入人心,这意味着市民大众对艺术有自己评判的权利。这使得20世纪60至70年代的社区艺术运动快速发展,社区艺术并不注重政府推崇的精英艺术,以致观众成为文化政策的中心。1979年,保守党政府赢得选举预示着第三个时期的到来。1980-1997年间,艺术机构期望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机构运作,创收就成为了首要事项。所以,艺术组织迅速转变运营策略———以市场为导向。至此,在三位有影响力的艺术营销工作者的努力下,艺术观众拓展成为一门学科。三位学者分别是美国的Morison和Dalgleish,英国的Diggle,他们根据观众对艺术的看法以及把之前是否参加过艺术活动作为划分标准,区分出潜在观众,并重点研究如何营销这类较易攻克的人群。这个时期强调建立艺术家与观众的沟通关系,同时广泛采用艺术教育和节目策划等手段来进行观众拓展。第四阶段开始于1997年5月劳工党的上台,该党强调艺术对文化融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边缘群体(包括失业人员、少数民族以及残疾人)产生了大量的观众拓展和延伸活动。1998年,英国艺术理事会成立一个新的观众基金(AudiencesFund),注入5百万英镑让艺术机构能开展特定项目吸引新的观众。这个时期,观众拓展的族群出现转变,从潜在观众转向更具挑战性的对艺术不感兴趣人群进行宣传推广。第四个发展阶段持续至今。
二、英国艺术市场的观众细分理论
在早期实践中,艺术营销人员将更多注意力放在“软”目标上,即那些倾向于参与艺术活动或曾经出席过艺术活动的人员。因而,大多数研究者在定义目标观众群体的时候忽视了非现有观众。1980年,约翰•匹克在《艺术管理》(ArtsAdministration)一书中根据市场和观众的关系,将艺术观众分为四种:潜在观众、游离观众、经常性观众和核心观众。潜在观众指有兴趣且有可能参与艺术活动,但却没有实际行动的人。游离观众指对表演艺术的动机并不强烈,偶尔会参与艺术活动的人。经常性观众指频繁出席艺术活动,并从中获得不同体验的人。核心观众指完全投入表演艺术并定期参加艺术活动的观众。库博在《文化机构的市场营销》(MarketingforCulturalOrganizations)中根据观众的参与程度,将观众分为5个类型:文化消费者、文化爱好者、文化教徒、文化热衷者和文化次生产者。2003年出版的《创意艺术营销》(CreativeArtsMarketing)第一次将非现有观众(或不出席观众)列入观众细分,提出了四种观众类型:参与者、意向者、冷漠者和敌对者。参与者是对艺术持有积极态度,并能将态度转化为上座率的观众。意向者是那些认为艺术是一件高雅的事情,有参加的想法,但还没有机会参与的观众。冷漠者指对艺术没有强烈想法的人,而且也并不渴望出席艺术活动。敌对者指完全不喜欢艺术的人,没有任何想要参与的意愿。
三、安索夫矩阵在观众拓展中的运用
安索夫矩阵是应用最广泛的营销策略制定工具。巴洛和什布黎于2007年将该矩阵用于拓展艺术观众领域。安索夫矩阵即能针对现有观众,也能把新观众作为营销目标。研究表明,争取一个新的观众比让现有观众满意要多付出4-5倍的时间,所以艺术组织往往专注于使用安索夫矩阵进行市场渗透而不是开发新观众。下表展示了矩阵内容。多样化策略是四种策略中最冒险的,生产新的剧目给新的观众需要非常大的投入,因此很少被用于艺术市场。
四、英国音乐院团的观众拓展案例及策略分析
一、如何构建
诚然,目前不少高校已着手,甚至已完成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但就笔者掌握的情况看,似乎还可大面积推行,最终渗透至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具体措施为,建立一个显、隐结合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
1、显性体系:艺术教育普及化公共艺术教育体系的构建首为课程体系的建设,应开设面向全校学生的《艺术概论》通选课,普及基本的艺术理论及鉴赏知识,辅以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如《美术鉴赏》、《音乐鉴赏》、《影视艺术鉴赏》等,并邀约多方艺术名家定期举行各类讲座,真正做到把课堂当作公共艺术教育的有效平台。课程体系的建设,如学校充分重视,并非难事,比较而言,当下艺术通识教育师资匮乏、非艺术专业学生基础薄弱,可谓两大真正难点。以《艺术概论》的教学为例,这门课程对教师水平要求相当高。众所周知,现在的艺术教育门类划分细,很多时候是“井水不犯河水”,只专注本专业,于是造成了“隔行如隔山”的局面。而目前的《艺术概论》教材一般分为两大板块:艺术原理与艺术门类。前者多为理论层面探讨,还易于讲解;后者则涉及绘画、文学、音乐、舞蹈、影视、工艺美术等众多门类知识的介绍,便对授课教师艺术素养的要求十分全面。如果都要讲得比较透彻,教师对各门艺术知识的掌握还需比较深入,“蜻蜓点水”肯定不行。这便导致高校中真正能够讲好这门课,同时愿意承担这门课的教师数量偏少,师资力量匮乏。此外,公共艺术教育的授课对象主要为非艺术专业学生。就笔者在教学实际中所了解到的情况,许多同学在中学阶段根本就没有上过艺术课。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这些原本该受重视的课程都被其他“主干课程”所排挤,甚至取代。于是造成不少同学在学习《艺术概论》时,缺乏最基本的艺术知识。比如,讲授绘画时,很多同学压根就没有拿过画笔,更遑论素描、色彩、油画与中国画了;讲授音乐时,很多同学连简谱都不会唱,更遑论五线谱、曲式、复调与和声了。其实,这些学生对艺术大都有着浓厚兴趣,但由于基础太弱,加之课时偏短,教师难以进行全面、深入的知识讲解。教学效果自然要打一定折扣。
如何解决以上两大难点,笔者认为,其一,应大力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师资的培养,通过选送骨干教师赴专业艺术院校培训的方式,全面学习各门艺术知识,使之真正胜任这类课程的教学。其二,在教学课时的安排上,可以稍微增加一些课时量,让教师有充足时间为学生“补习”艺术基础知识。其三,公共艺术教育的重心应在鉴赏部分,为了激发并延长学生兴趣,教师应在课堂上多分析一流的艺术作品,让他们受到美的熏染。换言之,为学生打开一扇“尘封已久”的艺术之窗,使之透过窗户领略诱人风景。
值得一提的是,艺术生是否需要公共艺术教育?笔者以为同样需要。如前所述,当前艺术专业的划分细,学生大多只专注本行,无暇或无意顾及其他艺术的学习。事实上,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各门艺术本质上是相通的,可以互相借鉴。我们知道,不少大艺术家,往往擅长数门艺术,譬如王维,既被尊为“诗佛”,又因开创了水墨渲染画法,被誉为“文人画”始祖。深厚的艺术素养,让其在绘画与文学创作中相互取法,形成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独特风格。另如黄宾虹,既是画家,又精于书法、诗歌,创作中亦有不同艺术技巧的借鉴与挪用。可见,学习其他艺术会对本专业有莫大帮助。此外,艺术生的专业学习所涉领域较窄。如,美术生主要学习科目为西方素描、色彩,但对中国传统绘画、书法及西方现代派绘画知之甚少。教师应充分注意艺术生的知识短板,予以相应的知识传授,进行弥补。
2、隐性体系:校园生活艺术化何谓隐性体系,简言之,便是将艺术引入公共空间,构筑艺术校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染。公共艺术教育的显性体系易受注意,比较而言,隐性体系的建设易受忽视。譬如,校园建设缺乏规划,建筑见缝插针,绿地稀少,触目难以感受到美;校园广播成天播放的是流行音乐,罕有古典音乐;同学们课余的专业讲座多,但艺术活动少;艺术院系师生的作品大多锁在抽屉里,或仅在专业课堂上交流讨论“,养在深闺人未识”,等等。事实上,公共空间中艺术氛围的营造具有相当大的作用。文学家沈从文曾在1948年发表的《苏格拉底谈北平所需》一文中,就曾专门言及城市公共艺术空间的建设。沈从文认为,公共空间中艺术的熏染可以使市民情绪变得“柔和”,可以“救抢人心”。这对我们构建一个隐性教育体系无疑具有借鉴价值。具体而言,可采取以下举措。首先,应合理规划校园建设。可借助西方的“有机建筑”理念,确保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并将各类艺术引入校园这一公共空间,建设公共艺术,如雕塑、文化墙、艺术长廊等,让学生触目皆能受到美的熏陶,宛若“人在画中游”。
其次,应精心编排广播节目。现在,各大高校均已建立一个全面覆盖的广播体系,但在节目选择上不够讲究,主要为校园新闻与流行音乐。其实可以多播放一些经典的文艺作品,如优美的诗歌、散文,如贝多芬、肖邦的西方古典音乐。后者尤需重视。西方古典音乐的旋律或优美、或雄壮,已经受了时间的淘洗,实为精品,加之音乐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情感表现力强,实为“美育”之利器。试想,黄昏时分,众多学子徜徉于环境优美之校园,此刻,若能从耳畔传来肖邦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或莫扎特的《小夜曲》,该是何等惬意之事,就算有烦恼,也会被美妙的乐音冲淡。再者,应定期举办文艺活动。可以艺术院系、学校团委为主体,通过举行音乐会、画展、书法展、话剧演出等活动,将艺术引出“高雅殿堂”,进入校园公共空间,营造出浓郁的艺术氛围,让学生在课外能受到艺术潜移默化的影响。或许这种方式不能立竿见影,但“润物细无声”,从长远看,效果同样突出。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