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古典文学知识范文

古典文学知识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古典文学知识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古典文学知识

传统文化在古典文学教育教学的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与内涵,结合九江职业大学古典文学教育教学实际,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古典文学教育教学的应用提出相应对策。实际应用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古典文学教育教学能取得良好效果,有利于深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知识学习兴趣,促进古典文学教育教学效果提升。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典文学教育教学;课程设计;校园文化建设;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一、问题的提出

古典文学教育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古典文学常识,更为重要的是丰富学生文化知识储备,提高学生文化素养。2014年5月21日,习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10月18日,党的报告也明确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一重要论述和报告不仅体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作为任课老师,在古典文学教育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古典文学知识,还有必要结合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目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巧妙融入教学活动[1]。从而深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推动课程教学顺利进行,也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古典文学教育教学效果创造条件。目前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活动逐渐受到重视,但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很多学者就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相应对策,对教学实践工作具有一定指导作用。然而,有关古典文学教育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成果较少,甚至几乎无人问津。事实上,《诗经》《楚辞》等古典文学作品,它们不仅是文学史上的巨著,同时也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良好素材[2]。本文结合J职业大学古典文化教育教学实践,就如何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为教学活动开展提供一种新思路。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古典文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九江职业大学在古典文学教育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创造性的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一)明确目标,规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课程方案

以深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提高古典文学教育教学效果为目标,结合课程教学实际规划特色课程方案。例如,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国学经典读本》系列教材,利用多媒体、微课等将其融入古典文学教学中。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和音频的综合应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呈现变得直观形象,方便学生了解和学习。注重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主动探究能力,合理设计古典文学阅读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巧妙融入古典文学阅读教学。这样既能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让学生自编自演相关的课本剧,提高学生文化知识应用技能。注重挖掘学生潜能,让他们展示自身学习能力,举办书法展和古典文学诗歌朗诵比赛。进而调动学生的热情和参与主动性,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应用技能。

继续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素养

一、积极创设有文学氛围的语文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语文教学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就可以通过创设一个具有文学氛围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文学素养。比如,在课堂中开展“文学知识之星”活动,让学生自己在阅读和学习中积累文学知识,每个月的月末在语文活动课中形成一次评比,表现最好的学生和进步最大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文学知识之星”称号。通过语文课和课外的积累,让学生有着对文学的兴趣。同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适合此年龄阶段的名著,并与同学们分享,教师可以开出相应的书单,指导学生学习。通过这样的学习环境熏陶,学生在一个有竞争与合作的环境中,通过文学知识的积累和课外名著的阅读,稳步地增加自己的文学素养。

二、采用引导和鼓励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不同学生在学习中接受能力不一样,学习兴趣也不同,教师要在承认这种差距的前提下了解每个学生的长处和不足,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模式。对于班级中文学素养较差或是对文学兴趣不大的学生,教师应当对他们表示关心,关注他们的学习动态,适时的进行鼓励和引导。如有一个学生在语文课上不认真听讲,对教师有意识的古典文学的引入也无动于衷,教师在发现这一情况之后,迅速跟学生家里进行联系,了解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兴趣爱好,经了解发现,该名学生喜欢玩网络游戏,其他科学习情况也不理想。

在了解这一情况之后,教师针对这个学生的情况设计了一次谈话,在谈话中教师了解到学生家庭环境不是很好,学生想在游戏中找到归属感,同时还发现,该名学生对游戏内容游戏背景介绍等十分了解。因而教师推荐了学生玩一款新出的“三国杀”,让学生了解各位任务的背景故事,了解游戏的整个内涵,并可以和老师一起游戏。经过一段时间后,教师明显发现,该同学在课上表现好了许多,和他进行交流之后了解到他对游戏各大人物背景以非常熟悉。教师当时对该学生进行了鼓励,并且提醒该学生要善于发现自己的有点,不能妄自菲薄,没有自信。通过此次对问题学生的引导和鼓励,也达到了培养文学素养的目的。

在现代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科技的优势,提高教学的效率。在语文教学上,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爱好,通过幼灯片等教学辅助手段,向学生展示有文学背景的图片、文字、音乐等,寓教于乐。此外,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有效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当前的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还要根据个别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作者:艾丽君单位: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玉田镇联合小学

继续阅读

全球化环境中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探讨

《剧作家》2017年第4期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各国文化、金融贸易、政治等多个领域间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使世界进入了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时期,我国的汉语言文学在这种形势下也受到了冲击。因此为了给我国的汉语言文学提供一个良好、有利的大环境,有关人员必须积极转变思想,通过对我国目前汉语言文学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深入分析,采取促进汉语言文学更好发展的措施。本文以全球化环境作为背景,主要对我国的汉语言文学发展作出详细的研究。

关键词:经济发展;全球化;措施研究;汉语言文学;影响力;教育力度

汉语言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下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从而更好地显示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背景以及历史风采。新时期下,在全球化的大好环境中,各国交流日益频繁,从而使得我国的汉语言文学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有关人员认识到,只有积极顺应时代不断发展的潮流,才能够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可持续发展,由此看来,对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汉语言文学面临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必然趋势,由于世界各国之间交流日益频繁,在新时期下,我国的汉语言文学面临重大的机遇和挑战。[1]在市场体制的环境下,我国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从而使得一些国外文学作品涌入中国,逐渐走进中国市场中,这对中国的文化市场来说,是一次冲击。所以机遇和挑战对我国的文化市场来说是并存的,为了积极应对挑战,有关人员必须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正确地看待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把握好全球化的大好环境,积极应对挑战。

二、全球化环境中汉语言文学的发展策略

为了能够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有效提高我国在全球化市场中的影响力,有关人员应该积极通过多种途径,同时采用各种方法来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2],使我国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具体措施如下所述。

继续阅读

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摘要:

审美教育不仅是文学类课程的重要教学手段,更是其重要内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教学实践中的审美教育应以当代化、以人为本为中心,以意境为主要载体,这样才能增加古代文学学科及课程活力,实现古代文学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审美教育当代化以人为本意境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及专业的核心与主干课程之一。其教学内容是分析中国文学从先秦到近代在不同的特定历史阶段中发展、繁荣与演变情况,具体包括经典作家与作品、文学流派及其艺术表现规律、文学运动与思潮、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等等;旨在培养、提高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审美鉴赏、解读等综合能力。这些教学内容和目的可以概括为两个维度:一、认知维度,即要求学生掌握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变迁现象相关的各种具体的文学知识;二、审美教育的维度,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对古典文学的审美感受和审美鉴赏中净化和升华师生的精神和心灵,以促进人的和谐、全面发展。认知维度是审美教育实现的知识论前提,后者是前者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们普遍认为通过文学艺术来进行审美教育是最好的途径之一。高尔基曾说:“文学艺术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因为它以同样的强度既作用于思想,又作用于感情。审美教育是美学在人们人生领域的具体实践,是审美功能的最终体现;在教育领域,审美教育不仅是教学的重要手段,更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当代中国现实语境中如何发挥我国古典文学的审美教育价值和功能值得我们去关注、分析和探讨。

一.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理念要实现当代化如何实现审美教育理念的当代化

是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关涉到中国古代文学及其研究教学的生命力。中国古代文学审美教育的“当代化”问题,而今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因为古代文学本身不是也不能成为自身的价值与目的。如果教学与研究目的是为古代文学而古代文学,那么古代文学的教学就会失去当今学生和读者的热爱,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失去古代文学学科及课程的生命力。本课程目前的教学实践已经面临这一挑战。要特别指出的是:所谓古典文学审美教育理念的当代性不仅仅是人们一般所认为的教学教育手段的当代化,如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先进技术设备;更重要的是古代文学的审美教育之价值取向与目标要当代化,要能有效应答学生和读者在当下现实中所面临种种困惑和不安,塑造他们的心灵,净化他们的情感,吁求理想人生境界。

如果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话,那么,古代的文学作品及文学思想,在本质上都具有当代性。但是古典文学的当代性价值如何实现这一命题更多地取决于人们在当下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时代要求中充分借鉴古今中外的理论和实践资源实现对古典文学的创造性诠释与“误读”。这就要求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者和教学者充分理解时代要求,发掘古代文学资源,并能运用后者来阐释时代命题。古典文学审美教育理念的当代化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下的时代困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物质匮乏的问题,更多地表现为现代化工业社会中人之异化、生态环境等命题,这些命题具有典型的时代性。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教育应该能够回应、介入这些具有时代典型特征的命题。在《诗经》中、在诸子百家散文中、在汉赋唐诗宋词中、在元曲明清小说中,在中国古代人们创造种种精美的意境中,充满着华夏民族独特的生存智慧,集中体现着古代中国特有的追求“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中国古代文学既有必要也有能力、有资源、有条件实现审美教育理念的当代化。面对日益严重的人之异化与生态危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中国古代文学有足够的文学及相关文化资源储存,可以大有作为。陶渊明在《饮酒二十首•其五》中写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诗中表现出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对当代人们来说有很强的现实指导和借鉴意义。虽然该诗语言浅白通俗,但意境清新优美高远,颇具哲理性;诗人没有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追求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同在。更重要的是这些极具中国古典特色的话语与意境塑造了一个“诗意地栖居在大地”的人之形象,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人对“人之本真存在”的向往与践行。孟浩然在《春晓》中描绘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具体内容与意境完全可以结合当代的时代精神创造性地进行生态阐释。这样类似而又独特的诗句、意境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可以说是信手拈来。学生和读者就是在这些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图景、境界、审美中实现了生态教育,在对古典文学进行的审美享受中重塑、重建、重构师生的生态环境意识,实现对时代现实生活中生态危机的回应与介入;同时也实现古代文学自身价值的当代化,实现了“古为今用”,展现古代文学的勃勃生命力。

二.“以人为本”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之目的

继续阅读

谈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优化策略

摘要:英美文学课程是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的必修课。随着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和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地位的变化,独立学院的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鉴于此,就独立学院针对目前英美文学课程所面临的教学状况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课程教学结构优化策略。

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结构;优化策略

引言

英美文学课程是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的必修课。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简称《大纲》,2000)明确规定:“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和理解英语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增强对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了解,促进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水平和人文素质的提高。”[1]因此,英美文学课程是建立在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上的拓展性的人文科学知识,并能培养和增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也是该课程高于其他语言技能课程教学要求的方面。近年来,随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和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地位的变化,很多高校开始对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进行调整,作为英语专业支柱课程的英美文学的教学也面临诸多挑战。而建立在民办机制上,根据新机制和新模式开办的独立学院,其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更是面临不断被压缩课时和课程边缘化的尴尬局面。本文就独立学院目前英美文学课程所面临的教学状况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课程教学结构优化策略,希望对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有所裨益。

一、独立学院的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现状

1.课程结构有待优化从我国独立学院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情况来看,由于它自身的办学历史短、师资力量薄弱和生源质量较差等因素的制约,独立学院对英美文学课程的设置上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课程目标不清晰。英美文学教学是要注重文学史的讲教,还是要侧重作品选读,这个问题一直是学术界长时间争议的话题。受其影响,大多数的独立学院在设置英美文学课程的时候,也无法将文学史和文学作品选读进行兼顾,因此,很多教师进行教课的时候基本上采用的都是文学史+作品选读并附带文学理论讲解的教学模式,而忽略了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知识底子薄、基础弱的特点,导致学生面对盈千累万的文学作品和高深难懂的文学理论而力不从心,产生畏难情绪,更别提什么显著的教学效果。第二,设置课程不科学。现如今,我国高等教育的内外部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英美文学教学的重点不应该只局限于语言知识教学,而要更注重于学生的英语文化素质的提高,应通过“语言的艺术来反馈人生经验,提供认识人和社会的观察窗口”[2]。然而大多数独立学院在该课程设置的时候,过于强调英语的工具性而忽略了它的人文性。没有把教学目标定位在经典文本的阅读和阐释上,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为学生提供阅读和思考的场所,缺乏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同时独立学院设置的英美文学课程中的与人文素养教育有关的拓展课程更是少之又少,这种传统陈旧的课程很难达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英美文学鉴赏的目标。

2.课程教材建设滞后我国研究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的时间较晚,教学教材建设方面比较滞后,从当前的英美文学课程来说,教学教材版本比较多,然而考虑到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真正适合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的英美文学教材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教材成为制约独立院校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的又一个障碍。除了课堂使用的教材以外,适合学生自我学习、练习的参考资料也较少,而且大同小异,缺乏新意,无法进行英美文学课程的相关性拓展练习。因此,许多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都反映英美文学课程不过是个摆设而已,学习也就是纸上谈兵,自我学习吸收比较少[3]。

3.学生欠缺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语言能力水平上存在诸多差异,特别是独立学院的学生大多数并不具有独立阅读英语古典文学的水平,可是目前普遍使用的英美文学教材都是全英文的,还是从古典作品集开始的。就如西方最早的方言史诗《贝奥武夫》,作为目前为止英国最为古老的一步非常完整的文学作品,是使用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语言保存记录下来的。除去作品中非常宏大悬疑、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想让学生读懂作品中晦涩深奥的古老语言,就非常困难。学生最开始对英美文学课程的热情和积极性,在学习英美文学课程的过程中被打击得分毫不剩,再加之许多教师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在被动地接受教师复述的隐晦难懂的中古时期的古典文学知识,缺乏主动思考,这种教学模式更是加剧了学生失去对该课程应有的兴趣,势必也会降低英美文学课程对学生的教化功能。

继续阅读

浙江词史的文化文学批评论文

一、阅读《浙江词史》,欣赏浙江词富有地方特色的精美艺术

浙江文化既有清丽婉约的特点,也有雅正沉厚的质性。两相磨合与熔铸,使浙江词形成一些区别于其他地方词的艺术特色。阅读《浙江词史》,读者可以轻松把握浙江词所具有的带有地方色彩的一些艺术特色,进而欣赏浙江词的艺术魅力。一是雅致。《宋史•地理志》称两浙“人性柔慧,尚浮屠之教,厚于滋味。善进取,急图利,而奇技之巧出焉。”浙人,尤其在浙西杭嘉湖地区,懂得享受生活,并营造精美生活。而浙东的义乌小商品、东阳木雕、宁波服饰、绍兴黄酒、金华火腿同样驰誉中外。反映在词体创作上,便是追求雅致和风味。最突出的当属清真词和梦窗词。《浙江词史》第三章论周邦彦词典雅精工,词乐谐美,章法错落有致,字句雕琢锤炼,是格律-风雅词派的旗帜和灵魂。又论吴文英填词千锤百炼,瑰丽精美,乃词家之李商隐。周、吴是浙词雅致、醇厚的典型。其实所有格律-风雅词家的创作,都有这样的特色,显然有浙江文化的深刻影响在内。二是自然。浙江山明水秀,舒适的自然环境让广大士子悠游于山水田园,吟咏唱和,抒写他们对周围环境和日常生活的感受,作品也往往率真自然、清美可爱。《浙江词史》第一章着重讨论张志和的《渔歌子》组词,在辨明词作所涉地名的同时,大展浙江山水田园之美。张志和通过对世外桃源式的浙西山水的描绘,塑造出一个超凡脱俗的渔父形象,在无意中开启了隐逸词的先河。至于历代浙江词家的那些写景词、咏物词,更是对本山风光景物热爱之情的自然表达。即使在伤春悲秋词中,也同样流露出对本地美好景物的眷恋。三是清婉。水的质地是清澈温柔,反映到文化或人的性情上,便是清婉。浙江地区雨水充沛,河湖密布,随处可见碧波荡漾,垂杨纷披。浙江,尤其是浙西地区,民风谦逊温和,含蓄委婉,与苏南近似。另外,自古以来,越女之艳美、聪慧天下闻名。浙江词中的婉约词,极尽轻柔婉美,与当地风光、风情的熏染是分不开的。许教授在书中设专节讲述浙江明、清两代的女性词,大概也是为了突出这一点吧。明、清浙江闺阁中能词者渐多,甚至出现了像徐灿、吴藻这样可与杰出男性词家一较高下的著名女性词家。自晚唐花间以来,词以婉约为正宗,甚至出现“男子作闺音”的现象;而今女子填词,自然更是尽显其柔美细腻的本色。浙江的女性词委实是女性词史、甚至大词史上浓墨重彩的篇章。四是厚重。古越国的建立和争霸,吴越国的偏安,南宋的稳定和发展,使浙江成为历史文化积淀厚重的省份。与许多北方省份相比,浙江文化保存相对完好,反映词的创作上,便是浙江词的沉博厚重。比如第四章所论陆游,其身上就体现出非常明显的地域特色。陆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乡绍兴度过,具有浙人典型的气质特征:睿智、儒雅,而又激越、沉雄。他深沉慷慨,一生牵系国家民族,成为宋代浙江豪放词派的旗帜和统帅。除游之外,“五虎上将”张镃、陈亮、戴复古、黄机、吴潜,也都具有沉雄厚重的特色。格律-风雅词派,本以典重博丽深情见长,自是厚重的典型。即使以清切婉美见长的婉约词派,其优秀作品,深情意切,深微细腻,同样有厚重的一面。像张志和这样的隐逸词人,之所以选择退隐江湖,多是人生不得意后的选择,他们看似轻逸愉悦的文字背后,乃是深沉凝重。

二、阅读《浙江词史》,认识浙江词对大词史的重大影响

阅读《浙江词史》,还可认识浙江词对大词史的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题材内容的开拓,和词艺、词境的发明创造两大方面。先看浙江词对词的题材内容的开拓。张志和反映隐逸情趣的渔父词,皇甫松的风土词,周邦彦反映个人私密生活的艳情词,陆游的爱国词,吴文英的梦境词,刘基的咏物词,以及秋瑾的女性词,张尔田的咏史词,王国维具有现代意义的咏怀词等,都是显例。再看浙江词在词艺、词境上的贡献。以格律—风雅词派为例。开创者张先将俗世的男女私情提炼出高雅的情怀和意境,并尝试用小令手法来创作慢词,显得“韵高”、“高古”,风雅蕴藉。周邦彦借鉴其他文学样式谋篇布局的技巧,结构严密,回环往复,典雅精工,在词律的完善、词艺的深化上做出了卓越贡献,王国维甚至誉其为“词中老杜”。吴文英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以自己的情感和心理的流变为线索,组织结构,甚至直接描写心理和梦境,将词艺、词境推进到一个新高度,成为格律-风雅词词派艺术极变的标志。最后从影响力较大的词人词作来看浙江词对大词史的贡献。且以两宋为例。据许先生所著《宋词题材研究》上编第二章《宋词名篇三百首及其所属题材类型一览表》统计,浙籍名家16人、名篇76首,分别占所有宋词名家、名篇的23.19%、24.84%,皆近四分之一,比例不可谓不高。更重要的,是宋代浙江词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最能说明问题的是清代浙西、常州两大词派,尽管主张、取径不一,但他们宗尚和效法的主要对象,竟都是宋代浙江词家。辛弃疾也是常州词派效法的大家,辛虽为鲁人,但长期在浙江生活,深受浙江文化的影响。

事实上,《浙江词史》中梳理、揭发出的浙江词的特色、成就和发展规律,也都曾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影响过大词史的发展演变进程,因此对研究大词史也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我们相信,《浙江词史》能为今后的词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新的范例。

三、阅读《浙江词史》,感受解读式文学批评的魅力

许伯卿先生认为,解读作为文学批评的前提和基础,是文学批评的有机构成。事实上,也有以此成名成家的学者,周啸天先生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孙绍振先生则是另一位卓有建树的以“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见长的学者。大学问家钱钟书先生的许多文字,也都是立足在解读之上。还有著名学者周振甫先生,同样以解读作为重要的治学手段。事实上,以解读为文的文学批评书籍,往往是最为畅销的学术书籍。上海辞书出版社刊行的“鉴赏辞典”系列便是典型,《唐诗鉴赏辞典》印数高达数百万。在学术期刊界,《文史知识》、《古典文学知识》每期都刊发一定数量的解读赏析类论文,甚至还有专刊赏析文章的《名作欣赏》杂志。另外,许多以中学语文教学为办刊宗旨的期刊杂志,自然更少不了作品的解读和赏析。具体到词学研究,前辈学者陶尔夫先生,是把解读作为重要批评手段的著名学者。其所著《南宋词史》,甚至以解读作品为重要撰述方法。许伯卿先生对于解读也情有独钟,认为好的作品要有好的解读文字相匹配,否则便掩盖甚至损伤了作家作品的价值和声誉。他先后撰写过不少作品赏析类论文,刊发于《名作欣赏》、《古典文学知识》等期刊。此外,在许先生发表的读书随笔当中,不少也是基于解读的延展和发挥。《浙江词史》作为一部论述历代浙江词体创作特色和成就的学术专著,对具体词家、词作的解读,自是职责所在。

阅读《浙江词史》,可时见作者对词家词作的精彩解读。张志和《渔歌子》五首的地名辨正,以文献考据见长,姑且不论。且听第二章论钱俶《木兰花》二残句云:“当时代的风雨袭来,即使是国王也无可奈何。‘帝乡烟雨锁春愁,故国山川空泪眼’,寄人篱下的国王钱俶与普通文士其实同样脆弱,同样茫然无措。可问题是,只要生命还在,就得有所依附,就得去爱,哪怕仅仅是苟且偷生,哪怕仅仅是依附于回忆。所以风雨凄凄的江南,花草凋零的江南,依然是他们生命的根据。钱俶不愧是国王,对痛苦的感受也比常人来得阔大,来得沉重。你听他说,春愁如烟雨无涯无际,无法挣脱,伤心流泪又有什么用呢?虽然已经失去,泪眼婆娑里,远望去似乎一片烟雨迷濛,我的‘帝乡’和‘故国’啊,如果我的游魂归去,你博大的胸怀还能容它寻找一个渺小的归宿吗?一个国王混到这个份上,其实生不如死,不杀他比杀他还要狠呢。所以,笔者认为,钱俶这两句,具有非常强大的概括力,写出了晚唐五代所有江南词人的精神状态。虽是残句,竟胜完篇。”再如第四章解读陆游《鹊桥仙》(一竿风月)云:“上片前三句,渔父自报家门,无可争议;但后二句的自我解释,已像民间传说中的那个写‘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某甲,将内心的秘密泄露出来了。‘大隐隐于市’,果真没有名利之心,对名利是不会那么紧张和抗拒的。抗拒名利令人起敬,但抗拒本身也表明尚未真正超脱。所以,一曲浩歌之后,寂寞就像罗网中冲突的鱼,宁愿回到汹涌的波涛里去。再举一例。第六章这样解读婚姻美满的女词人汪淑娟所作《虞美人》:“上片说春来娇慵,久不梳妆;下片说绿窗寂寥,不如看书消愁。妙的是末二句,写相思人瘦,竟拿腰支去比柳丝,说还‘肥了那丝丝’。莫非嫌自己的相思还不够深?真是匠心独具的慧心人。这样的慧心,拿去做什么不能成呢?当然,有这样美满的婚姻,其他也许都不足道了。”全书中诸如此类的解读文字在在皆是,恰如行走山阴道中,一路美不胜收。解读作为文学批评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于此可证。总之,许伯卿教授所著《浙江词史》,将历代浙江词的创作和发展情况,汇于一编,具有填补区域性通代词史研究空白的学术价值。全书思维新颖,章法严谨,论据充足,论述全面,精雕细琢,言简意深,流畅优美,是一部融知识性、理论性、启发性和文学性于一炉的优秀学术论著,让读者充分领略到浙江词的精美艺术及其精彩解读,相信它的面世能给词学研究和学术研究带来积极的影响。

继续阅读

现代文学的半殖民性分析

一、民族自卑感、历史悲情叙事与文化矛盾心理

中西“会通”问题依然在延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也面临新的学术转型。恰当而有效地认识、理解与阐释“半殖民性”命题,不仅需要我们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实际状态与情形进行再考察、再理解,还需要看研究主体应具备怎样的胸襟、气度与立场。中国现代文学诞生于“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压抑、恐慌境遇中,是在被迫与无奈中学习、模仿西方文学。西方强势文明凭借武力的“大棒”和文化的“胡萝卜”,不但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扩张,而且在宗教、语言、伦理、文学、艺术等各层面进行文化价值的推广与普及,用政治话语来表述,就是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层面的“和平演变”。华勒斯坦认为:“普遍主义是作为强者给弱者的一份礼物而贡献于世的。我惧怕带礼物的希腊人!(TimeoDanaosetdonaferentes!)这个礼物本身隐含着种族主义,因为它给了接受者两个选择:接受礼物,从而承认他们在已达到的智慧等级中地位低下;拒绝接受,从而使自己得不到可能扭转实际权力不平等局面的武器。”③这种等级秩序和权力不平等,是后发的现代民族国家在文明的碰撞与交融中所遭遇的一个基本历史事实。这一历史遭遇,往往给弱势民族国家带来颇难堪的精神后果,即民族自卑感、历史悲情叙事和文化矛盾心理。如果说随着弱势民族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崛起,作为民族创伤和文化创伤的民族自卑感、历史悲情叙事,能在较短时段内得到较大程度修复;那么文化矛盾心理的克服,则因为文化变迁的相对缓慢而需要更为漫长的时光。如果说民族自卑感和历史悲情叙事,能为后发的现代民族国家带来集体激励效应,使之知耻而后勇,那么,文化矛盾心理为其带来的实际效应,则相对复杂和隐蔽。在文明的碰撞与交融中,文化矛盾心理及其反馈的文化两难选择,是一种普遍现象。正如华勒斯坦所说:“这种矛盾心理反映在许多文化‘复兴’运动中。在世界许多区域广泛使用的复兴一词,就体现出矛盾心理。在谈论新生时,人们肯定了一个先前文煌的时代,但同时也承认了那时文化的等而下之。”①从某种意义上看,如果说民族自卑感和历史悲情叙事,关乎后发的现代民族国家的自我认同,那么,文化矛盾心理的调适与化解,则更关乎这些国家的自我选择。这是理解和阐释“半殖民性”所指涉的普遍主义和地方主义、现代性和民族性等元素在近现代中国呈现犬牙交错状态和复杂情形的一个研究前提。

普遍主义与地方主义、现代性与民族性等命题,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逻辑分类和难以截然分离的认知模式。这一命题的两端,既相生相克又相辅相成。我们从现象中提取普遍主义、现代性等概念,并不意味着存在一种“纯净”的普遍主义和现代性标尺。普遍主义和现代性的形成与发展,本身是一个历史过程和区域现象。普遍主义不是生而就有,而是从地方主义扩张而来;现代性也不是匀质的和固态的,而是杂质的和流动的。英、美、法、德等现代民族国家所呈现的普遍主义与现代性,均有重要差异,只是我们很少有兴趣辨别而已。从更长远时段看,这种普遍主义和现代性,只是人类文明的盛衰在特定历史时空的一种具体展现。被迫、后发的现代民族国家如果抵制、拒绝这份“礼物”,其地方主义和民族性究竟能否存在,在全球一体化时代都是一个严峻考验;如果加以充分吸收与借鉴,其地方主义和民族性不但有了彰显的机遇,假以时日还有可能在文明的碰撞与交流中成为新的普遍主义与现代性标杆。

需要警觉的是,民族自卑感、历史悲情叙事和文化矛盾心理极易导致固步自封倾向,即强化普遍主义与地方主义、现代性与民族性的对立。这固然可以昭示民族自尊心,也可能激励本民族固有文化的自信心;但在某些历史阶段,更容易沦为专制者及其附庸的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典型论调,莫过于特殊国情论。如果动机出于文化情怀和学理探究,其民族感情应予肯定;但如果出于利益掠夺与权力维护,其虚伪性与无耻性就昭然若揭了。弱势文明遭遇强势文明的介入,所属国民秉持民族本位立场和本土价值意识,应予理解与尊重,但不应成为抵制与抗拒的借口。学习与模仿,并不是一件令人羞愧与耻辱的事情。堂而皇之地享用资本主义文明的物质产品,却又以维护传统的名义抵制资本主义文明的精神果实,是不是显得滑稽?鲁迅的“拿来主义”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只不过我们已经习焉不察。“拿来主义”不是实用主义手段,而是凝练概括了弱势文明遭遇强势文明时所应有的胸襟、气度和立场。日本堪称“拿来主义”的一个成功案例,它在充分吸收与借鉴普遍主义和现代性时,不但没有丧失文化的民族本性和地方主义色彩,反而从文明等级的低端快速抵达了高端。当然其民族根性中“恶”的一面,也实现了现代转换,这尤其值得引以为戒。弱势文明在扭转劣势、实现复兴过程中最需要警惕的,不是所谓的普遍主义和现代性,而是固有文化结构中“恶”的因素沉渣泛起,尤其是“恶”以现代形式借尸还魂。在文化交流和学理探究层面探讨普遍主义与地方主义、现代性与民族性的对立,可以通过鲜明的对比效应,凸显文化更新与复兴中遭遇的诸多具体问题。但如何避免民族自卑感、历史悲情叙事导致的价值偏离与情感抵触,避免文化情怀与学理探究沦为利益与权力的附庸,是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谈论中国现代文学“半殖民性”,不是激活民族耻辱感、历史悲情意识,更不是强调文化殖民色彩,而是在学理和文化情怀层面,探究中国现代文学及其研究在普遍主义与地方主义、现代性与民族性的碰撞与交融中如何实现“会通”。必须看到,“半殖民性”带来了民族耻辱感和历史悲情叙事,更给中国社会和文学带来了一个重大历史发展契机。在今天的历史境遇中,祛除民族自卑感和历史悲情叙事,调适文化矛盾心理,更多关注普遍主义与地方主义、现代性与民族性的“会通”,是现代学术体系能否拓展、创新的一个更为迫切的命题。

二、在“会通”视野中探索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创新可能

逻辑分类和认知模式中的普遍主义和现代性,一般指向欧美强势文明范畴内的各种观念体系及其指涉物。从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谱系看,欧美文学及其观念给中国文学带来了一场至今仍在变动不居的革命性变迁;这场变迁的模仿与学习色彩,迄今依然强烈;所谓“半殖民性”,即是对这场革命性变迁的实际历史状态与情形的描述与概括。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重视:(1)发源于欧美民族性和地方主义的文学及其观念,因为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贡献了创造性经验与价值,而具有了普遍主义和现代性面目;作为欧美地方主义和民族性在文学领域的具体呈现,它熔铸的是欧美世界的区域性文学经验与价值,并未充分容纳和吸收其他地方与民族的文学经验与价值;凭借资本主义历史体系的扩张,这种创造性价值与经验被赋予了模本和范型的作用与意义。(2)中国文学有着几千年的连续性和不间断性,文物典籍、文献史料浩如烟海,精神遗产和文化心理博大精深,无论在古典时代还是步入现代进程,都体现和蕴含着人类社会在一个特定时空的创造性经验与价值。(3)中国现代文学是在与中国古典文学的抗争、对世界文学的借鉴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是在中国古典文学、世界文学和当时文学实践的共存秩序中脱颖而出的;它实现了自我本质的确证,具有了“融汇古今、贯通中西”后的自足性和独特性,初步孕育了自身的创造性经验与价值,为中国文艺复兴的展开打开了历史之门。或许再过多少年,这些才能看得更为清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具有知识传授、塑造审美能力、宣传意识形态、增强社会凝聚力、提振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和学术史延展等功能和效用。这些都无法绕开一个基点,即对中国现代文学创造性经验与价值的挖掘、梳理、归纳、总结和阐发。因此,挖掘上述三个层面之间的差异、分歧和对立,有助于我们在对比视野中甄别和挖掘中国现代文学的自我认同与创造个性;但更应在比较视野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全面、细致地建构中外古今的“会通”机制与平台,在世界文学的格局中,在中国文艺复兴的延展中,探究中国文学已有和将有的创造性经验与价值。最近二十年,创新的焦虑与疲惫困扰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这不仅是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特殊问题,也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创新能力普遍匮乏的一种具体体现。创新的实现,有赖于学术外部环境、学术内部事务和学术个体伦理意愿汇聚而成的合力机制能否发挥良性作用。但是,不能奢望有了一个宽松自由的外部环境后再去创新。如何在有限时空内,充分发扬学术个体的伦理意愿,重塑学术内部事务的动力源和创新机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更具操作性的路径。因此,在“会通”视野中发掘“半殖民性”的内涵及其表现,重新考察一百多年来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实际历史状态与情形,就有可能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具体创新点。

“反思西方、回归传统已然成为古代文学研究界的一个时代话题”①。这值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躬身自问。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反思与创新意愿,主要表现为:(1)反省西方文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对中国文学研究的改造与影响;(2)呼唤回归中国文学研究的本来状态,倡导建构民族诗学。在反思移用西方理论弊端方面,有的观点较为尖锐,有学者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完全接受了西方文学观念、文体界限和文学创作方法,使中国固有的文学观念和文体形式面临消失的窘境。同时,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也渐渐变成了西方话语体系下的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国固有的文学体系和价值范畴渐渐被抛弃”②。在呼唤回归中国文学传统、建构民族诗学方面,有学者认为:“构建一个以中国固有文学观念为指导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体系,发掘民族传统文学的人文诉求和发展脉络及价值,这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却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复兴的迫切要求”③。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还从全局性研究视野,观照和归纳已有研究弊端:“在百年来的中国文学史研究中,将古代文学现代化、将中国文学研究西方化、将文学研究政治化,是最值得反思的三个方面”④。这种反思与重建趋势,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学术针对性。我们可以从其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中,得到一些启示:(1)从“半殖民性”视野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创新诉求,主要指向研究主体而非研究本体。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说古代文学本身具有“半殖民性”;即使有,也是周边民族国家的文学遭遇天朝体系的强势影响而具有“半殖民性”,更何况殖民、半殖民这类术语特指资本主义文明扩张的一种现象。(2)如果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创新趋向的旨归,是恢复和重建中国古典文学的本来面目,那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原因在于,中国现代文学是在“半殖民性”的社会形态与情境中生长起来的,本身就具有“半殖民性”;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本体的相对“纯净”相比,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本体是一个古今中外文学融汇后的“杂质”产物;紧随其后的研究,更是主要依据西方的知识、理论和观念展开的;显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面临对研究主体与研究本体的双重梳理和甄别任务。(3)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反思西方”的趋向落脚于民族诗学建构,但问题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田园已经荒芜不可归,今人已经不可能用古典时代的思维和话语去再现古代文学的本真面目,民族诗学建构也不可能再局限于地方主义和民族性的价值资源和话语系统。这些难题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同样是个拷问:反思现代性、建构内源性研究模式,来源和支点何在?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依据的已经是古今中外话语系统融汇后具有全球化色彩的话语系统,现代文学实践本身更是早已大范围系统运用普遍主义和现代性的话语和思维了。反思西方文学理论观念的影响、建构内源型的原创性研究模式,来源只能是古今中外“会通”后产生的那种新的历史状态与情形,支点只能是中外古今文学知识、理论与方法的“会通”机制与平台。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强势文明对弱势文明的侵略、剥削和同化,在某种程度上不过是人类文明全球化趋势的一种“曲解”的历史展现形式。各区域、各民族、各国家的文化及文学,是人类文明创造物的一个分支,因为地域、民族、宗教、习俗等原因而呈现出差异性和特殊性,但差异性和特殊性背后总是体现了人类文明创造物所具有的深层普遍性和共通性。西方文学及其观念,借助于资本主义文明的崛起而具有普遍主义和现代性面目,未必具有绝对的普适性和通用性,但作为人类文明在现代时段孕育的一种创造性经验和价值,最低效用也可以他山之石攻己之玉。西方的文艺复兴,持续数百年才开花结果。中国的文艺复兴才刚刚展开一百多年,中经诸多历史挫折,且大有岌岌可危之势,要孕育出完整而独立的创造性经验与价值,需要更多的历史积累。虽然有了一百多年的生长历程,中国现代文学还没有抵达独立性和创造性的较高境界,有关研究更是没有达到丢弃西方话语系统、建构原创学术体系的境界。完整与独立的创造性经验与价值,必然是在一个“会通”机制与平台中才能得以完型。

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在建构“会通”机制与平台过程中,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长期警醒,即“全盘西化”和“特殊国情论”及各种变形话题带来的周期性困扰。如果深入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深处和细部,尊重中国现代文学自然生长的历史状态,不难发现这类论调的伪命题色彩:运用单线逻辑和封闭思维,将复杂的历史状态和情形简化为各执一端的结构性本质对立。以此观照普遍主义与地方主义、现代性与民族性犬牙交错的状态与复杂情形,就往往归纳为不兼容模式,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将会无数次复活。如果对这类命题信以为真,将会导致精神创造力的严重退化,导致研究主体胸襟、气度和立场的萎缩。通过中国现代文学“半殖民性”的研究,把握历史与文学的实际形态、情形与走向,正视它在“会通”机制中驳杂的自然生长性,有助于突破与摒弃这种极端和僵化的致思模式。强调中国现代文学的“半殖民性”,不是给中国现代文学定性质、下结论,而是把它当作开创新的学术研究空间的重要观念,以之建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有效“会通”机制,充分彰显中国现代文学由普遍主义与地方主义、现代性与民族性元素氤氲化生的创造性经验与价值,为探索中国现代文学那些迷人秘密增添一个有效的学术空间。

继续阅读

浅谈高中课本文学教育的四个确定

文学作为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理应注入到高中生的发展中去。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特别是在教材选编中,文学作品只是进行语言训练的一个例子,没有其自身的独立地位,文学自身丰富的意蕴被人为的抹杀掉了。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在晚年痛心疾首地指出:“目前的语文教材里有比例很不小的文学作品,但并不是用来进行文学教育,而是用来‘读写训练’的,连古典文学作品也不例外。这样的语文教学、语文教材,实际上是一种互相掣肘,两败俱伤的作法。”语文教材对于文学教育的落实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丰富的文学宝库中选择哪些作品来实施文学教育,这就是教材的选文问题;二是如何使这些选文发挥教育的价值。这就涉及到对于教材结构的研究。本文试图以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为例,来探讨教材如何落实文学教育的目标。

一、课本文学教育内容要定阈

《课标》关于文学教育一共列出了三点:(1)学习鉴赏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求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2)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到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3)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的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的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的意义和历史局限。由此可见,高中语文课本中要落实文学教育的内容包括:1.向学生传授文学基础知识。2.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文学作品的一般方法。3.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一般能力。4.促进道德情感思维品质的健康发展。

二、课本文学知识选择要定性

(一)非系统性:精要、好懂、有用

中学阶段的文学教育并不是要培养文学家或者专门从事文学的工作人员,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为学生的精神发展提供粮食,使学生的语文能力与人文素养都得到提高。所以对于文学知识的传授,应当秉持“精要,好懂,有用”的原则,所传授的知识应当是最基本的,不应当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比如人教版课本中关于文学教育的知识包括:作家和作品的知识、文学作品构成方面的知识、本篇课文在文学发展史方面的知识、某类型文学创作知识、特定篇目作品欣赏与评价的知识等。而这些都是学生阅读文学文本必须的基本知识。

(二)非独立性:依托课程、教材、课堂

大多数中学生毕业以后很难再有机会接受系统的文学教育,他们中学阶段的文学教育将成为其一生当中最重要的学习经历。所以,高中阶段文学教育的知识应该是依托于课程,依托于教学,依托于课堂,在动态的学习中实现其功能,而不是一些独立的体系化的知识传授。人教版教材在文学知识的处理上都没有采取相对独立的知识短文的形式。而是根据阅读目标,适时的穿插在导学材料和练习题中,体现了知能转化的及时性,使知识的辅助作用得到了及时的发挥,这种知识与其他语文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方式,是比较科学的,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比如诗歌单元导语中介绍诗歌特点,主要强调一种史的意识,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作品,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抓住这基础知识,同时尽量多补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如课本附录资料中的知识,材料视野开阔,可读性强,短小精悍,既富有学术深度,也有知识的广度。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