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公民素质教育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湖北社会科学杂志》2015年第二期
一、青年大学生优秀公民素养提升改进的模式路径
(一)结合大学生的阶段实际,模式路径要做到循序渐进。随着社会的日趋多元性,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出现了较大的变化,青年大学生的思想也变得更加复杂、更加多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特点予以关注,注重因材施教,要推进导师制、学分制、走班制、分层次公民素养教育制等方法来充分发挥出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公民素养教育时,不能一刀切。高校传统的公民素养教育模式是指同一考核标准、同一教学方法、同一教学内容、同一班级学生来开展公民素养教育工作,但是由于学生来源不同,各自的认知接受能力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分层次公民素养教育、结合大学生的阶段实际循序渐进就显得尤为重要。分层次公民素养教育模式的核心内容是“五同”,即同标准、同方法、同内容、同能力、同年级。(如下表1、表2、表3)。值得注意的是,A、B、C三个层次之间的划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学生公民素养的变化而变化,或提高考核标准,或增加教育内容,所以,可以通过晋降级制的方法来形成较好的激励机制,关注学生公民素养水平的变化。晋降级制是指每一学期都重新基于学生平时表现、测试成绩及未来发展等来进行全方位估量,严明、严肃、准确、客观是基本要求。对于积极性较高、表现突出的C层学生可跨级晋升;而对于不积极参加公民素养学习、个人思想严重,政治意识淡薄、反传统倾向增加、理想信念丧失、价值观念混乱的A层学生给予降层、降等的处罚,以此来维护分层次公民素养教育的可信性,树立分层次公民素养教育设计的权威性。
(二)融入社会性的态势特征,模式路径要做到学用结合。从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来看,他们在校学习期间是他们接受系统化、正规化教育的最后阶段,同时还是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他们在这段时间内对于实践、理论、知识、物质的需要表现得更加迫切与强烈,富有激情和热情,表现欲强、既有成才的愿望,又有对知识的渴望,正是这种激情的冲动、旺盛的欲望、强烈的需要,才促进青年大学生快速成长。青年大学生不能够脱离社会而发展。社会是大舞台,只有让青年大学生走进社会,才能够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更好地应用和体会公民素养实践技能及公民素养知识,才能够对自己在社会中的任务和角色进行更加清晰的定位。随着社会发展的日趋多元化,社会教育对于青年大学生的公民素养影响会日益加大。社会教育与公民素养教育一样都有着共同的教育理念,是青年大学生优质公民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地弥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足。因此,青年大学生优秀公民素养内涵与特征的提升改进应该融入社会性的态势特征,模式路径要做到学用结合。可以让青年大学生多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养成优秀公民素养,如当交通志愿者、去贫困山区支教、去敬老院慰问老人等等。
(三)展望时代化的未来趋势,模式路径要做到明确长远。随着全球一体化潮流的日益汹涌,以信息、科技、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全球化时代已是当今社会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青年大学生优秀公民素养内涵与特征的提升改进也应该与时俱进,模式路径要做到明确长远。1.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全球意识教育。公民素养教育的终极价值在于要让广大公民尊重多元文化、学会宽容、超越文化差异、形成民主、自由的观念,成为一个强调正义、宽容、平等、讲求个人自由的好公民。荷兰自由大学的BenSpicker教授、JanSteutel教授,美国哈佛大学JohnRoars教授、美国政治家StephenMacedo都将优秀公民素养的核心价值确定为“自由民主”。“自由民主”的公民应宽容他人、反对歧视、有正义感、能够对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文化都秉承宽容大度的态度。在对全球文化多样性了解的基础上,要对多样性的文化学会欣赏与尊重。青年大学生要学会用全球性的眼光来看待多元文化,在认同外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要捍卫本族文化。2.国际理解教育。时代化的未来趋势之一就是将国际理解教育(以“和平”为主题)推入到青年大学生优秀公民素养教育的视野中。早在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就开始大力提倡国际理解教育,希望能够通过在人心理上构筑和平的方式来让世界各国人民远离战争、和平共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各界普遍出现“反战”情绪,国际理解教育备受国际社会的关注。联合国国际教育局和教科文组织在1948年6月28日郑重指出应该消除种族偏见,促进国际友谊与和平。近年来,恐怖事件不断出现、恐怖组织日渐猖獗,西方社会将国际理解教育确定为公民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公民在为自己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历史而自豪的基础之上,明白和平的重要意义,进而创造和平、捍卫和平、热爱和平。因此,展望时代化的未来趋势,青年大学生应该要突破个人局限,尊重世界各族人民,了解世界,自觉自愿地维护世界和平。3.环境意识教育。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人类的生活水准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人类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水污染、全球变暖、森林覆盖率减少等环境生态问题已经威胁人类的生存。以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陆续推出了一系列环境意识教育课程。环境意识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公民理解自然环境的复杂特性,并让他们获得环境保护的实际技能、价值观念、知识能力,以便能够参与环境质量监管、解决环境问题。环境意识教育的另一个基本目的就是要让世界各国明白各自在生态、政治、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每一个国家所采取的行为和决定都会对其他国家造成影响,这就要求世界各国应该发展团结意识和责任感来建立新型的国际新秩序,进而改善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二、优质公民素养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模式路径要做到切实有效。
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始终把全面发展学生主观能动性作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中心工作,要求通过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来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及优秀公民素养,使得他们的学习潜能和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实践证明,要想让青年大学生的公民素养得以真正提高,就应该让公民素养教育贴近学生的生活,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研究性、探索性的公民素养教育活动来让学生得到思想道德及公民素养的锻炼。
(一)以学生为主体是对传统公民素质教育的反思、批判与继承、创新。传统公民素质教育追求“精确性”、“客观性”,要求学生要“认真”、“严肃”、“无条件地服从”,从而形成“技术中心”、“教师中心”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不允许有丝毫的“篡改”与“歪曲”,也不能有自己的个性培养与独立思考,实质上就是将学生在公民素质教育活动中的思考、批判、追问的权利予以了剥夺。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变“他律”为“自律”,要让学生能够体现出主动、积极的公民素养学习精神,它是个性化的、多姿多彩的展现,而不再是千篇一律、整齐划一的灌输式教育;它是建构性、再生成的教育过程,而不再是简单的复制重复。以学生为主体能够让学生真正成为公民素质教育过程的主人。
摘要:在倡导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基础数学教育也逐渐对文化教育引起重视,并且在新教改中,数学文化的内容首次在教材中出现。本文主要从数学文化的概念入手,对我国基础数学文化教育从被忽视到逐渐受到重视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文化教育;数学史
数学是我们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关键构成部分。作为一种文化,数学也是公民必不可少的科学素养。因此,数学文化教育也逐渐被引起重视。数学文化已经成为我们目前学习中的关键内容之一,数学教育就是数学文化的教育。
1数学文化的概念
数学文化主要指的是,数学自身本就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同时,还具有广泛的跨越数学自身意义的因素,并且还有这些因素让人类受到的重大影响。所以在整个社会文化背景中,我们不仅要观察数学的产生、发展与数学教育,还需要对此做进一步认识。对于数学对象来说,其并不是物质世界中真正存在的物体,而是人们抽象思维的产物,所以,数学属于一种文化。数学历史能够把数学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经历很好的表现出来,在具体的数学概念、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中,都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底蕴。而这些正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很有必要进行了解的内容。
2数学文化教育提出的背景
2.1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提升数学教育质量
数学教育在任何国家都属于基础教育的重点,但是,对于我们大多数学生来说,都会认为数学较为枯燥且学习起来非常困难。因此,在数学学习中不能产生浓厚兴趣,甚至会出现一种畏怯心理,导致自身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不过,数学教育对所有合格的社会公民的培养,具有无可取代的作用。缺失一: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如何使我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提升,这是全体教育者共同重视的问题。研究如何把我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出来,那么就需把数学本身的文化内涵进行挖掘,同时能将其作用有效发挥出来,这在数学教学中,成为了教育者非常关注的问题。所以在倡导数学教育中,注重文化教育的原因之一就是把数学教育质量加以提升[1]。
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已有20余年的历程,在纠正传统教育模式造成的教育意义缺失和学生片面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我国教育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学校之间以及群体间的教育状况不尽相同,甚至差距很大,从而影响到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教育均衡发展,是指通过法律法规确保给公民或未来公民以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政策制定与调整及资源调配而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教育效果和成功机会的相对均衡。一般来说,教育的均衡发展应该考虑到三个层次的内容: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和群体之间的均衡。而素质教育在学校无法有效开展能够映射出三个层次的不均:学校与城市素质教育之间存在着区域不均,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也十分明显,城乡之间还存在优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教育的均衡发展是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是素质教育全面而广泛开展的保障。素质教育现在“步履维艰”,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不均衡。“不均衡”有一个量的问题,也有一个质的问题。目前,我国教育最主要的矛盾就是资源不足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教育的均衡发展对素质教育的保障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来体现:
——教育的均衡发展与素质教育本质上的一致性。教育均衡发展在空间结构上,主要指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学校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在时间进程上,主要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方面拥有相对平等的入学机会,得到大致均等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条件,并关注每个儿童潜能的最大程度的发展。这种均衡既包括形式上量的均衡,又包括内涵中质的均衡,即教育均衡既要解决机会均等问题,又要能够对学生因材施教,按照学生的能力给学生以适当的教育,这就是公平。这在本质上与素质教育的价值追求不谋而合。素质教育也是追求学生能力发展的最大化,发掘学生的潜能,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教育均衡发展的宗旨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最佳发展,将教育民主化、教育公平落到实处。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归宿是学生个体,这就要求教育者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学生发展权利平等观;改革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创造有利于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的教育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成长的主动性,发挥其潜能。教育的均衡发展和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关键是学校教育必须有较高的质量和效率,教师的教育和教学都必须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的各个方面,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均衡和真正的素质发展。
——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引导,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助推器。政府在教育均衡发展和素质教育发展中起基础作用,满足社会的公共教育需要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为了保证学生资源的均衡,在义务教育阶段采取的有效措施是就近入学。政府提供相对均衡的办学条件,使义务教育阶段的每所中小学都能按照法定标准,拥有大致均等的物质条件和师资队伍条件,从而在义务教育领域形成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逐步淡化和取消国标、省标、市标以及农村和城市不同的办学评估标准。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对于薄弱学校要有一定的补偿政策,有意识地向薄弱学校倾斜,包括在招生政策、教师待遇、教育评价等方面。在高中阶段,其招生名额进行定向切块分配(如按初中学校的毕业生人数进行平均分配),这既可以保证所谓的“重点高中”、“示范学校”与一般高中在生源上的平等权,又可以有效地遏制“应试教育”而推动素质教育。
——教育资源分配相对均衡,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硬件服务和智力支持。我们不能要求教育资源分配在硬件上完全均等化,这样既不合理也不现实。但是,至少应该以强调资源的均衡化配置为原则,大力推进各级学校标准化建设。或者,有些教育资源(如图书馆、资料室、活动场所等)可以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实现一定程度的共享,校际资源互通有无。这不仅可以弥补教育资源不均的现状,而且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有效价值,实属一举两得之策。除此之外,教育均衡发展所需的软件支持,即人力资源方面也需要均衡配置,这才是实现教育公平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为了均衡区域间或校际的师资差异,应该采取以下措施:要求教师轮岗到农村执教,使优秀教师真正流动起来,将素质教育真正带动起来;同时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彻底消除城乡教师的待遇差别。
总之,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与教育的均衡发展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二者相互促进。素质教育实施的质量和普及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彰显教育均衡发展的程度,教育的均衡发展又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保障。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需要向纵深方向发展,不是仅仅停留在增加几门音、体、美之类的课程和开展一些综合实践活动上,而是要把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融合进来;也不是仅仅在城市或所谓的重点学校开展得热热闹闹,而农村学校或普通学校有风却不起浪。教育的均衡化不是平均化,也不是绝对化,它和素质教育的内涵是相辅相成的。素质教育不是一刀切,同样,教育的均衡发展也不是一刀切。
九年义务教育是公民的素质教育。初中化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学科,必须研究如何从学科本身出发来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服务,即通过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使之具备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与此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及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材比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大纲》中明确指出:“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它改变了以往教材中过分重视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的弊端,而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重视了科学态度、学习方法及兴趣的培养;重视了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自学能力;重视了通过介绍中国化学工业发展状况及最新成就,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保护环境、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这些都体现了贯彻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中学化学教学如何体现素质教育呢?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要转变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它们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不同,即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使学生全面发展,是否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如下几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从培养目标上看,素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从对待学生上看,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应试教育只面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从教学内容上看,素质教育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试教育是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从教学过程上看,素质教育注重启发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应试教育则是教师一讲到底,学生只是听讲。
从教学方法上看,素质教育是师生双向活动,变讲授为训练,优选最佳的教学方法;应试教育则为“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学习。
从学生负担上看,素质教育目标是当堂理解,重视学科能力的提高;应试教育是大搞题海战术,学生不堪重负。
当今学校要为年轻一代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的“基础”之内涵,呈现出从“双基”到“多基”、“软基础”比“硬基础”更重要、从“共同基础”到“类基础”等变化趋势;素质教育的要义在于发展人的内涵,是专属基础教育的,业已被“窄化”和“泛化”了的素质教育应当回归基础教育;聚焦学校变革、形成个性与特色,通过自身的结构优化和面向社会的开放与互动,有助于学校真正成为学习型社会当之无愧的核心和引领社会精神文化的旗帜。
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似一股浪潮正扑面而来,这一浪潮冲击下的教育实践重建是当今学校变革发生发展的重要背景,终身教育的理念也理应成为我们今天反思中国基础教育现实困境与发展出路的新的参照系。
终身教育理念的系统表述,始于法国学者朗格朗的《终身教育引论》,随后发表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著名报告《学会生存》,又将“学习型社会”的概念推进全球人的视野,从而与终身教育一起,为世界构筑起崭新的教育时空观。贯穿一生,与生活联系,使人的创造性与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是终身教育的显著标志;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改造现行学校教育体系,已成为全球的共识和战略选择。教育与生活本是紧密联系的,然而现代学校教育受现代科技与现代工业的引导,在学校教育目的、内容和过程中疏离了人的真实生活,而终身教育则从本质上体现出教育对生活的回归。
以终身教育理念为参照深入反思:我们的基础教育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从个体终身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出发,基础教育该为年轻一代奠定什么样的基础?素质教育是无处不在还是归基础教育所专有?走向学习型社会,基础教育究竟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一、从“终身”看“基础”
作为终身教育的起点,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体现在为个体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相应地,“基础”之内涵的变化呈现出从“双基”到“多基”、“软基础”比“硬基础”更重要、从“共同基础”到“类基础”演变的大趋势。
我国近些年来,从终身教育视角考察基础教育改革的并不多,出于误解而有意无意将二者分离的却不少,一些省市在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国民教育体系两套系统,这实际上是将基础教育从终身教育体系中分离出来了,主观动机是想强调国民教育的重要,客观上却容易造成与终身教育脱节的错觉,如不加以澄清,难免会对实践产生某些误导。
只有基于正确的理解才可能做出正确回应。首先,要深刻理解终身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而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是这一思想转化为实践的必然结果,且真正建立新的教育实践体系需要相当时日;其次,要以这种新观念新视角反思以往我们对基础教育性质和功能的理解以及在以往的改革实践中有无误解和偏颇,尤其对基础教育的“基础性”要重新解读;第三是在新的理解之下重建基础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的实践体系,当然这一体系的建立也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然而只要我们从现在做起,坚持不懈就有希望。
一、环境教育渗透的必要性
1.渗透环境教育有利于发展素质教育。
从小学一直到大学,各类教育中都渗透着素质教育。在高中教育中,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高中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环境教育是通过教育手段使人们认识了解环境,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获得普及环境保护的知识与技能,并且树立正确的思想态度从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
素质教育为了全面提高公民的思想品德,环境教育则是培养人类的保护环境意识。公民良好思想品德的体现是从保护环境开始的,而高中的素质教育非常重要,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不断给学生渗透环境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进一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由此可以看出,渗透环境教育有利于发展素质教育。
2.《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
高中生是未来环境保护的实施者和维护者,但是在高中阶段学生的环保意识并不强,对于保护环境不加重视。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做出改革后指出: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能够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能够认识到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高中生物教材第三册《稳态与环境》中包含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生命系统的稳态,以及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的内容。以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为宗旨,通过环境教育为主线,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高中生物教学环境教育渗透的方法
1.结合教材内容,强化环境教育。
[摘要]信息时代,人们已经越来越重视信息素养这一每个社会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公民信息素养的提高,也已经成为信息社会对每个公民的要求。公共图书馆作为开展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主体,能提供什么样的条件、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和策略去提升公民信息素养及信息能力,已经成为公共图书馆界所关注的普遍问题。而这些努力都离不开图书馆员,因为他们是实施的主体。
[关键词]公民信息素养;公共图书馆;图书馆员
0前言
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具有高信息素养的人,能够在信息的“”中畅游,掌握信息技术,以敏锐的信息意识、娴熟的信息技能搜索到自己所需的信息,以构建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从容面对各种挑战。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承的重地,知识集散的殿堂,是对公民进行继续教育的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面向公民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提升公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合格“公民”,是公共图书馆应承担的历史重任,也是每一个图书馆员应该培养的责任。
1信息素养及发展情况
1.1信息素养的定义及内涵
信息素养指的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所培养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和能力,是人的文化素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信息素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的[1]。信息素养主要由以下四部分内容构成:(1)信息意识;(2)信息道德;(3)信息知识;(4)信息能力。构成信息素养的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并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2]。信息意识在信息素养结构中起着先导的作用,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信息素养发展方向的指示器和调节器。
1.2国内信息素养教育发展情况
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在全国教育考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讲话中指出:“国家教育考试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大事。”考试将人才培养、人才甄选、人才配置、人才流动等有机衔接,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人才选拔的准确性,人才使用的科学性和人才流动的合理性。
随着教育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教育考试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也刻不容缓。重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多次提出建议和提案,呼吁重庆市率先制定国家教育考试的地方性法规,通过立法规范国家教育考试行为,维护国家教育考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保障国家教育考试公正有序进行,维护参加国家教育考试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实施素质教育。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规范国家教育考试的法律法规,我市对国家教育考试制度进行地方性立法的有益探索,也为国家立法积累和提供了经验。
国家教育考试是国家选拔人才、提高公民素质的一种重要手段,已成为现代社会公民争取发展机会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自身发展,同时也起着改变社会结构、促进社会分流、协调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平等竞争”是考试制度的灵魂,“公平、公开和公正”是考试制度的核心理念。
命题是国家教育考试的核心环节。国家教育考试命题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人才选拔的准确性,也影响到国家教育考试的信度,尤其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摆脱为单纯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对高校选拔优秀人才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重庆市国家教育考试条例(草案)》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试题应当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做到科学性、规范性、实用性、公平性、创新性,注重考核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新华网举行的立法听证会上,参加听证的人员以及在线的广大网民就考试加分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我们认为加分是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考生家长及考生所关注的问题。《草案》应当对加分问题进行规范。目前我国的教育考试加分政策有利有弊:弊在如果暗箱操作,考试成绩有失公允,助长社会作弊,毒害学子纯洁的心灵;利在素质教育方针将得到贯彻,可以平衡地区差异,实现教育公平。
两相权衡,教育考试加分利大于弊,且符合现行国家教育政策。本着去弊存利的原则,《草案》第十八条规定,教育考试机构或学校(单位)应在考试前公示加分的依据和范围。加分应当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充分体现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对符合加分条件的考生必须向社会公示,未经公示的不得加分。
试卷评判工作是国家教育考试中极其重要的环节,评判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考试的公平公正。为保证试卷评判的质量,《草案》第二十九条规定“试卷评判人员由市教育考试工作机构在具备一定资质的在职教师和教研人员中遴选。试卷评判人员实行考核、淘汰和回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