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公共管理知识范文

公共管理知识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公共管理知识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公共管理知识

公共管理知识管理

人类管理活动开始以后,管理领域便逐步扩展。在管理分类上,可以大致分为公共管理和非公共管理,两者都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所不可缺少的。把管理作为学科来进行专门研究,应当认为是在工商企业方面肇其端,然后及于其他部门或工种。各种管理之间既有共性原则和要求,也有各自的个性特点;即无不在存在区别的同时,又经常保持密切的联系。非公共管理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公共管理的配合和支持。为发展知识经济而实施的知识管理也是如此,它对公共管理的依赖或需求主要表现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知识管理的发展战略与公共管理

在1998年,曾有专家指出:“今后10年的一个最为火爆的题目就是知识管理。……最佳的公司是把知识管理作为一项战略目标来做的,……以使其符合他们知识管理的战略目标,……”[1]我们首先从对知识管理的发展战略同公共管理的关系考察开始。

美国生产力与质量研究中心(APQC)对在实施知识管理方面名列前茅的11家公司和组织进行调查,提出六种模式和实施方法。其战略模式为:

(一)将知识管理作为企业经营战略,是一种综合性战略计划。通常将知识视为产品,坚信对知识实施有效管理会对企业赢利甚至生存产生积极影响。

(二)知识转移和最优实践活动,是最普遍采用的知识管理战略计划。将知识融入产品和服务,以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和增加销售,鼓励知识转移活动。

(三)以客户为重点的知识战略,旨在通过获取、开发和转移客户需求、偏爱和业务情况等知识,提高企业竞争能力。这一战略要求对客户问题实施知识管理。

(四)建立员工对知识的责任感,使之认识到知识对其高度竞争性工作的重要价值,从而建立激励机制和纳入评估体系,并努力建设有利于知识管理活动的企业文化。

继续阅读

院校公共管理专业开办民族事务管理课程研究

我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事务管理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各民族的发展和进步,关系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前,我国各级各类组织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有关民族事务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根据少数民族特点,积极提高民族事务管理水平,少数民族的民主政治权利得到了保证,少数民族各项事业得到了历史性发展,民族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即某些部门和单位的管理者对少数民族怀有偏见,缺乏民族事务管理知识,管理手段简单粗暴,伤害了少数民族感情,由此引发矛盾,破坏了我国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因此,提高各级各类组织管理者的民族事务管理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民族事务管理是指党和国家管理一切民族事务的总称,包括:民族基本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和管理、非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管理、民族经济的发展和管理、民族文化和各项社会事务的发展与管理、民族教育的发展和管理。公共管理类专业是培养管理者的摇篮。当前,个别管理者缺乏民族团结意识,不具备民族事务管理知识,突显出公共管理类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的缺憾,即缺少民族事务管理课程的设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服务型管理能力。发挥人民团体、基层自治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推进社会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和法制化。”同志在《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落实好中央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决策部署,推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民族法律法规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使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深深扎根于各族青少年心中,使我国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因此,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开设民族事务管理课程是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同志讲话精神,提高各级各类组织民族事务管理水平、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手段。

1我国民族事务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各民族交错居住。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分布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不断增加,跨省流动日益频繁,特别是城市少数民族人口不断增加。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汉族人口占91.51%,比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下降0.0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占8.49%,比2000年上升0.0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十年年均增长0.67%,高于汉族0.11个百分点。每年大约有1000万左右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城务工经商,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这就大大增加了各民族之间的往来与交流,加强了民族间的理解与信任。但由于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不断增强、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民族心理各有不同,民族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矛盾和问题,影响到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各级各类组织贯彻和落实党的民族方针和政策,根据少数民族具体特点,积极提高民族事务管理水平,少数民族的民主政治权利得到了保证,民族地区的各项事业得到了历史性发展,民族事务管理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与此同时也暴露出我国民族事务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即某些部门和单位的管理者对少数民族怀有偏见,不注意学习和贯彻执行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执法简单粗暴,伤害了少数民族感情,由此引发矛盾,破坏了我国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比如,2010年4月,上海市闵行区七宝派出所贴出通知,要求辖区内的外来维吾尔族人员在4月20日前离开,不再给他们续办暂住证。这引起维吾尔族同胞的强烈不满,他们于4月18日到市政府有关部门集体上访。再比如,2010年12月22日,四川藏族妇女康珠等3人在河南太康县城违规经营,城管人员执法粗暴,双方发生争执。康珠等人回到住地叫来老乡5人,并拨打110报警。该城管队另一组人员也闻讯赶来,双方发生厮打,导致6人受伤,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坏的影响。由此可见,各级各类组织在民族事务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当而引起的矛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个别管理者缺乏民族团结意识,不具备民族事务管理知识造成的。

公共管理类专业是培养管理者的摇篮,该类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综合性与操作性,旨在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人事、行政等机构培养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高层次专门人才。公共管理类专业属于管理学一级学科,下设有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四个专业。当前,个别管理者缺乏民族团结意识,不具备民族事务管理知识,突显出公共管理类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的缺憾,即缺少民族事务管理课程的设置。根据笔者调查,到目前为止,只有部分民族类院校和民族地区院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开设民族事务管理课程,而其他院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则没有开设该课程,他们只在思想政治类公共课里渗透民族团结方面的知识,没有开设专门的课程,没有专门的教师和教材,课时得不到保障。因此,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开设民族事务管理课程,使管理者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具备一定的民族事务管理知识已成为当务之急。

2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开设民族事务管理课程的必要性

(1)培养适应多民族国家的公共管理人才的需要。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人口日益增多,流动性逐渐增大、各民族之间经济往来、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使得各级各类组织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民族方面的问题。在新时期我国民族问题的普遍性、复杂性、长期性、国际性和重要性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有效开展民族事务管理工作、处理涉及少数民族利益的问题,需要各级各类组织的管理者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掌握一定的民族事务管理知识。此外,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要求不断提高,知识结构较为单一的管理者将越来越不能适应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开设民族事务管理课程是适应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培养具有正确民族观和掌握一定民族事务管理知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

继续阅读

城市公共管理学科构建

城市规划是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构件,当这种关系投射到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时,城市规划教育自然是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城市规划教育理应纳入到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中并占有相应的比重。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对学科结构进行调整,设立公共管理一级学科,自此,很多高校开始试办公共管理专业,此前主要集中在城市规划、建筑学、景观学、景观建筑设计等专业的城市规划教育也逐渐纳入到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范畴,城市规划课程在公共管理专业领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城市规划教育也得到了关注,但与我国城市化及公共管理现代化的水平相比,公共管理领域内的城市规划教育还显得滞后和重视不够,这不仅不利于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科学发展,还将影响我国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质量及政府的公共管理水平。进一步推进城市规划教育与公共管理学科的改革发展,势在必行。

一、公共管理专业开展城市规划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科融汇交流不足

公共管理专业试办前,我国的城市规划教育主要集中在工学和理学中的建筑工程、工程测绘、经济地理等专业。到2007年底,全国共有138所高等院校设立了本科城市规划专业,57所高校和研究机构设立了硕士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自1998年起,公共管理专业异军突起,城市规划逐渐步入社科领域,目前已经有成百所高校开设了公共管理专业,但公共管理在引入城市规划教育方面明显滞后,既没有重视城市规划在该领域的建设,也没有充分吸取传统城市规划学科的专业优势做出适宜自己的专业布局。培育出来的公共管理人才缺乏必要的规划技术、规划理念和设计思维,缺乏城市意识,不能按其规律建设管理好城市,对于其公共管理水平的提升构成了短板。

(二)专业建设重视不够

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截止2009年,公共管理相关本科专业已经发展到包括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应急管理、行政管理、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海关管理等17个本科专业,这些专业成为高校最为普及的专业,各大院校成立专门的公共管理系及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教育方兴未艾[1]。在研究生教育与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学术型与专业型相结合的形式,开设的研究方向也涉及公共管理的各个领域。可以看出,公共管理学科经过30年的发展,学科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相对于城市规划教育而言,课程设置的涵盖面却不够广,开设的课程也主要局限在城市管理、土地管理等契合度较高的专业,而在公共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中非常匮乏,甚至不开,就连MPA的专业学位教学中城市规划内容也少之又少,即使开了也放入选修课中。

(三)课程设置规划滞后

由于普遍对城市规划教育重视不够,公共管理领域内的城市规划课程设置大都滞后,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课程设置局限性大,开设的课程涵盖面不够广,开的课主要是市政学、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等课程;课程设置往往视师资情况而定,有这方面的老师就开,没有就不开,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和波动性较大;课程所占比例不当,城市规划的内容大多设为选修课,未列入核心课程。二是专业内容滞后于社会需要。很长一段时期,公共管理专业被看成培养公务员的基地,在这种思维定势下,课程安排上也是政治大于技术,对就业市场的变化和新公共管理的要求缺乏敏感性,城市规划作为非“从政”专业,其课程就更难排上,有的学校甚至以为开设了市政学就能取代城市规划的相关课程。与此同时,城市的现代化进程非常迅速,对城市规划的要求不断提高,对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日益增强,这对于非“规划”专业的公共管理而言,更新更慢。三是学科基础不明确。公共管理专业对城市规划的教育是基于管理学科还是工学学科,是重技术还是重人文,还没有清晰的认识。至今,还有相对一部分人坚持城市规划是工学、理学领域的思维定势,不敢越雷池半步,也就不可能实现公共管理知识与城市规划知识的联动,构建出相应的结合模块,关于城市规划的课程特色更是模糊不清。四是师资力量短缺。城市规划教学要求教师具有很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而规划专业从本科到博士毕业,一般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3],因此每年培养出的城市规划专业博士数量有限。这种稀缺性,对公共管理专业城市规划教师的引进造成了很大冲击,很多学校只能从相近的专业选人,造成教师来源背景杂乱。问题的另一个关键还在于,正统城市规划专业毕业的教师往往缺乏公共管理的知识,对公共管理领域内的城市规划教育缺乏认知,侧重技术分析,不重视人文思考,操刀的教师又缺乏足够的技术功底,教不明白,理论知识更是缺乏。

继续阅读

公共管理学研究进展

近年来,公共管理研究方兴未艾,国内学界有不少反思中国公共管理学或公共行政学研究现状及问题并倡导研究规范化,但由于起步较晚,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对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还处于以引进和介绍西方公共管理研究的现状、吸收和消化国外观点为主的阶段,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亟需形成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理论。公共管理是学科调整催生的产物,反映了我国现代化事业对良好治理的强烈需求,诚如有学者所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几乎没有哪一门学科(经济学可能是唯一的例外)像公共管理学一样与国家的进步和发展结合得如此紧密,没有哪一门学科像公共管理学一样获得了如此快速的成长。……其每一步的前行都记录了这个国家进步的轨迹。”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我国政府管理逐渐转变了原有职能结构和履行职能的方式,从中分离出由政府、社会和企业共同管理的新的公共事务。对这一部分公共事务,政府部门实施宏观控制或间接管理的方式实施管理。随着社会发展的阶段变化,根据国家体制、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管理模式与治理范畴,并不断拓展公共管理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对公共管理学科范畴、边界以及学科前景问题的研究始终伴随在整个学科建设过程中。

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经历了从分散到集中、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从借鉴模仿到自主建设的演变过程。作为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公共管理学科具有知识性、政策性、应用性相结合的特点,是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以公共行政学、政策科学为基础,研究各种公共事务的管理问题,同时吸收了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医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最新成果而发展并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但是,中国的公共管理学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例如学科发展目标定位与学科性质的确定、学科专业知识基础与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与特色等。本文结合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特殊国情和学科的实际情况,试图对30多年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进行回顾,着重从学科定位、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等角度进行阐述,勾勒学科发展面貌,探讨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展望中国公共管理学科未来走向。

一、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历史沿革

我国当代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而展开的,发轫于改革开放与海外借鉴,发展于学科整合与东西方管理文化交融。

(一)公共管理学科的恢复与重建时期(1979-1988)

我国的公共管理学是从行政管理学科发展而来。行政管理学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开设,新中国成立后在1952年院系学科调整后渐被取消,1979年改革开放后开始恢复和重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行政管理体制的弊端日渐突出,这表现在体制不适应、功能不适应、人员不适应、程序不适应、规范不适应等各个环境。②如何解决纷繁复杂的政治与行政的交织问题,迫切需要行政管理理论的指导。1982年,尘封近30年的行政管理学科得以恢复。在学科定位方面,公共管理学科的自我意识尚未觉醒,缺乏明确的学科范畴体系,研究与教学领域相对较窄,主要偏重于政府行政管理领域和公共管理一般理论。在体制改革背景下,地方和企业等基层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行使经济民主权利,实现经济管理的民主化,充分调动了地方、企业等基层和广大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但是“官本位思想、人治思想、宗法观念、特权观念、等级观念等既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又积淀在行政人员的心灵深处,制约着其现代行政人格的塑造。”③国内学者开始关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协同改革,着眼政府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行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科学化。这个时期公共管理学主要研究的是行政管理问题,研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法制化建设以及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培养行政管理人才以参加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发管理工作,强调学科建设要为政府管理服务。人才培养方面,国家强调培养人才的国家任务导向。首先在政治学一级学科中设置了行政学或行政管理二级学科,学科师资队伍基本从政治学和法学等学科中吸收进来,尚未有独立而成熟的教学研究队伍。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转型,社会亟需一大批有觉悟的高素质人才,许多专业处于多样数量、分散化建设的发展状态。主要表现为恢复前的一些学科,如行政管理、教育管理等等,行政管理学以试办的身份划归在政治学类下,而卫生事业管理属于管理门类;新建一些学科专业,如医疗卫生管理等等,但这些专业归属不同的学科门类。一些综合性、单科性高等院校如农学类院校、医学类院校也相继设立了行政管理、土地规划与利用、卫生事业管理等专业,面向全国招收适量的学生,毕业后统一分配到相应的国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许多高校在专业教育资源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包括学科定位、师资、教材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一时期的公共管理学科基础不牢,理论体系单一、重复,对中国现实问题,特别是转轨时期政府和社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缺乏深入研究,由于学科刚刚起步,师资基本都是从其他学科“转业”到公共管理研究的,在实证研究、对策研究也做得不够,存在理论指导性不强、学科应用性缺乏等问题。

(二)公共管理学科的整合与发展时期(1988-2005)

如果说80年代的中国公共管理学只是刚刚起步的话,90年代的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则进入了平稳过渡的阶段。1988年,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在北京正式成立,此后,全国各省市区也相继成立行政管理学会。至止,中国的行政管理研究与教育已经初步形成自己的体系。这一时期公共管理学科已成为显学,重点关注体制改革和建设的实际问题,总结公共治理的实践经验,实现行政管理、社会治理的法制化,而公民有序参与治理模式与专业化政府的形成,使得公共管理学科面临大量的对策性研究课题。在学科建设方面,国内公共管理学界对引进国外公共管理理论做了大量工作,但对公共管理实践问题却没有实质上的定位,不仅因为我国学者对公共管理的研究理论、方法多是借鉴国外的,而且学科本身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框架和体系,学科概念和合法性基础仍未完全自立,难以形成学术争鸣的良好局面。但公共管理学科向纵深发展的势头强劲,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公共管理专业在全国各大院系如春笋般设立,师资队伍、招生规模也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不断扩大。

继续阅读

民族地区学校公共管理综合论文

一、以区域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必要性分析

(一)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环境特殊性的需要少数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要求不仅是加快发展经济文化,更要重视少数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应有的平等地位和权利,维护边疆地区的和谐与稳定。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大量的社会事务中夹杂着民族习俗、宗教禁忌的因素,地区经济活动、社会交往及文化生活都带有强烈的民族、宗教特性。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依法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社会事务管理,调整和规范少数民族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维护其合法权益。从而,民族地区社会管理工作对公共管理人才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对民族、宗教知识的扎实掌握;对民族、宗教政策把握的灵活性;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等。民族地区高校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应立足区域发展实际需求,培养出高素质,能够胜任新时期公共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公共管理人才,能够兼顾少数民族同胞的民族情感和发展经济的需要。

(二)解决公共管理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需要目前我国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民族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使得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类毕业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就业现状。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只有突出以区域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特色,树立“民族特色,服务地方,辐射周边”的办学理念,以区域社会需求为导向,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公共管理事务的特殊性,调整教学方案,增加民族事务管理内容,将民族特色理论知识与先进的管理技术结合起来。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调动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心,增强学生服务地方、服务民族的学习动力,凸显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增强地区性高校的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类专业特色化发展路径

基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特殊性及其对公共管理工作的特殊要求,少数民族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应该力求保障少数民族权利,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地区高校应从现实出发,致力于培养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少数民族管理特色的,能够适应复杂的管理环境的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

(一)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机制,凸显民族特色在人才培养机制上,民族地区高校应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和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环境的特殊需求,以适应地区社会发展需求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调整教学方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完善培养过程的管理制度;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增设民族特色课程,如民俗学、民族发展史、国内外同源民族关系、边疆地区发展历史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处理民族发展权利与经济、社会变迁中出现的新问题的判断、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设民族特色经济、民族宗教事务管理等专业方向,尝试拓展民族文化产业管理学科方向,发挥民族地区高校服务地方的特色优势。

(二)适应民族地区社会发展需要,强调实践教学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应从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环境的特殊性出发,案例教学应体现地方特色,培养学生处理民族地区公共事务的实践能力,正确认识民族矛盾及民族权利保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因素,激发学生思考、创新能力[5]。同时,通过观摩社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社区管理工作现场及少数民族的节日及宗教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将所学公共管理知识同实际中的民族地区公共事务特殊性结合起来。在民族文化节日活动期间,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策划、实施,培养学生的社会工作能力。将多种形式的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溶入到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的日常培养当中。通过强化实践教学,摆脱传统公共管理专业“纸上谈兵”的教学弊端,通过实践活动的历练,使得民族地区高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真正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三)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拓展师生学习空间各高校应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将各类院校原有的建设成熟,硬件设施、实验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研究成果丰硕的强势学科整合起来,为公共管理类学生的跨学科、全方面发展提供高层次,多角度的理论和实践平台。邀请在管理一线的工作人员做专题报告并参与编撰具有民族地方特色、反映民族地区区情、民族地区公共事业管理规律的案例教材、著作,让学生在身边发生的例子中学习、总结民族地区公共管理工作的实战经验。同时,为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创造在公共管理、服务部门特别是民族事务部门挂职锻炼的机会,增强教师的实践经验,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与学拓展实习空间。

继续阅读

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行为探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公民参与已经成为当前公共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公民的支持与配合是公共管理的重要保障,而公民参与可以丰富公共管理的内容,从根本上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因此如何促进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基于这一背景,首先阐述公民参与,然后分析公共管理中公民参与的意义以及公民参与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民参与行为;意义;问题;策略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等,发展民主是保障居民基本权利的重要途径,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但是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公民在参与公共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主要探究促进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具体策略,希望对提高公共管理水平有所帮助。

一、阐述公民参与

公民参与又称为公众参与,它是指公民试图影响公共政策和公共生活的一切活动。公民参与主要包含三个要素,分别是参与的主体、参与的领域以及参与的渠道,公民参与主要是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和政治决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公民参与的范围越来越大,并且开始从国家的正式领域扩展到社会的非正式领域。

二、公共管理中公民参与意义

(一)公民参与是实现公民权的重要途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是维护自身权利和权益的重要方式,在过去受传统参与公共管理方式的影响,公民难以有效的参与到公共管理中,导致一些公民对政府的行为举措满意度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公民能否实现公民权利参与公共管理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公民参与公共管理可以使公共管理更加切近人民的生活,了解公民的实际需求,增强公共管理的科学性,提高公民的满意度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是政府尊重公民主体权利的体现,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途径,因此政府鼓励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继续阅读

我国公共管理学科沿革与问题

一、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历史沿革

我国当代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而展开的,发轫于改革开放与海外借鉴,发展于学科整合与东西方管理文化交融。

(一)公共管理学科的恢复与重建时期

(1979-1988)我国的公共管理学是从行政管理学科发展而来。行政管理学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开设,新中国成立后在1952年院系学科调整后渐被取消,1979年改革开放后开始恢复和重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行政管理体制的弊端日渐突出,这表现在体制不适应、功能不适应、人员不适应、程序不适应、规范不适应等各个环境。如何解决纷繁复杂的政治与行政的交织问题,迫切需要行政管理理论的指导。1982年,尘封近30年的行政管理学科得以恢复。在学科定位方面,公共管理学科的自我意识尚未觉醒,缺乏明确的学科范畴体系,研究与教学领域相对较窄,主要偏重于政府行政管理领域和公共管理一般理论。在体制改革背景下,地方和企业等基层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行使经济民主权利,实现经济管理的民主化,充分调动了地方、企业等基层和广大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但是“官本位思想、人治思想、宗法观念、特权观念、等级观念等既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又积淀在行政人员的心灵深处,制约着其现代行政人格的塑造。”

国内学者开始关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协同改革,着眼政府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行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科学化。这个时期公共管理学主要研究的是行政管理问题,研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法制化建设以及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培养行政管理人才以参加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发管理工作,强调学科建设要为政府管理服务。人才培养方面,国家强调培养人才的国家任务导向。首先在政治学一级学科中设置了行政学或行政管理二级学科,学科师资队伍基本从政治学和法学等学科中吸收进来,尚未有独立而成熟的教学研究队伍。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转型,社会亟需一大批有觉悟的高素质人才,许多专业处于多样数量、分散化建设的发展状态。主要表现为恢复前的一些学科,如行政管理、教育管理等等,行政管理学以试办的身份划归在政治学类下,而卫生事业管理属于管理门类;新建一些学科专业,如医疗卫生管理等等,但这些专业归属不同的学科门类。一些综合性、单科性高等院校如农学类院校、医学类院校也相继设立了行政管理、土地规划与利用、卫生事业管理等专业,面向全国招收适量的学生,毕业后统一分配到相应的国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

许多高校在专业教育资源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包括学科定位、师资、教材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一时期的公共管理学科基础不牢,理论体系单一、重复,对中国现实问题,特别是转轨时期政府和社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缺乏深入研究,由于学科刚刚起步,师资基本都是从其他学科“转业”到公共管理研究的,在实证研究、对策研究也做得不够,存在理论指导性不强、学科应用性缺乏等问题。

(二)公共管理学科的整合与发展时期

(1988-2005)如果说80年代的中国公共管理学只是刚刚起步的话,90年代的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则进入了平稳过渡的阶段。1988年,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在北京正式成立,此后,全国各省市区也相继成立行政管理学会。至止,中国的行政管理研究与教育已经初步形成自己的体系。这一时期公共管理学科已成为显学,重点关注体制改革和建设的实际问题,总结公共治理的实践经验,实现行政管理、社会治理的法制化,而公民有序参与治理模式与专业化政府的形成,使得公共管理学科面临大量的对策性研究课题。在学科建设方面,国内公共管理学界对引进国外公共管理理论做了大量工作,但对公共管理实践问题却没有实质上的定位,不仅因为我国学者对公共管理的研究理论、方法多是借鉴国外的,而且学科本身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框架和体系,学科概念和合法性基础仍未完全自立,难以形成学术争鸣的良好局面。但公共管理学科向纵深发展的势头强劲,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公共管理专业在全国各大院系如春笋般设立,师资队伍、招生规模也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不断扩大。

继续阅读

公共管理专业培育目标与方式的思考

从社会建设的内涵与内容可见,社会建设需要更精干、更有力、更富有成效的政府管理,需要更多的第三部门组织参与公共事务管理,需要公务员和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的管理人员具备更强的知识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社会建设的提出为我国公共管理学科与人才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也向我国现有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换言之,传统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加强社会建设的新形势。其不足主要表现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三个方面。

首先,传统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目标相对滞后与单一。虽然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时展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大部分高校在实际的教育体系设计与执行中却很难真正及时转换观念、转变教育模式,跟上时代的发展。而且,传统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偏重于储备政府公共部门的管理人员,强调对学生行政素质的培养,却缺乏对学生进行公共服务精神的塑造。这是由于我国公共管理教育没有完全摆脱长期以来的官本位思想,公共服务理念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与体现。

其次,传统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内容上存在问题。(1)专业设置不规范且有些雷同,人才培养特色不明显。公共管理专业英文名为PublicAdministration,在国内相关专业有公共行政学、行政学、行政管理学、公共事务管理学等。不同的名称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国内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设置不规范的事实。现行本科教学设计中的“宽口径、厚基础”的特点又在客观上导致了不同高校人才培养的高趋同性。(2)课程体系不科学,专业内容比较狭窄。我国公共管理教育体系的建立时间较短,一些院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直接是从政治学、法学、哲学、经济管理等学科分化或转变而成。这导致其专业教育底蕴不足,学科基础薄弱,专业课程设置较乱。而且,传统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专业内容主要局限于培养政府管理人员,缺乏对非政府公共部门所需人才的针对性培养。(3)能力培养重视不够,专业技能训练不足。从目前国内公共管理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上看,基本原理类的课程所占的比例达50%~60%,而培养学生行政能力和技术方法方面的课程不到20%,后者比例明显偏小。

再次,从教育方法上看,一方面,传统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课堂理论教学,轻社会实践教学。应用性和实践性是公共管理专业的显著特点。然而,现有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教学主体地位仍不突出,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得不到有效训练。另一方面,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现行公共管理的课堂教育以抽象的理论讲解居多,优秀的案例研究和教学极为欠缺,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单向沟通方式还十分常见。

一、新形势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与目标定位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归根结底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问题,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的问题”。如何科学、准确地定位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合理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搭建有效的培养平台,是现代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构建新型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秉持几个基本原则。第一,必须真正适应社会的需求。建立高校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前提。第二,以学科内涵为导向,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学科涵义与特点,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拟定人才培养规格,是建立新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依据。第三,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在传授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尤其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第四,坚持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原则。在努力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尽可能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要求。

在社会建设背景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瞄准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建构起一种新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多层次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的目标定位于着力培养学生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公共管理理念、创新公共管理的知识素养、别具一格的公共事务管理运作技能,使他们成为能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非政府公共机构以及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本科专业人才。

复合型人才的主要特征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应用能力强,素质全面。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具有非常渊博的知识,而且还应具有很强的综合素质以及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综合素质是指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维护正义、献身公益、服务公众的精神特质,以及健康的身体与心理素质等。基本能力是指文字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公关交往能力等。专业能力是指领导能力,政策规划、制定、协调和决策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专业技能则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调查研究和实证分析能力、文献搜集与处理能力、处理实际公务的操作技能等。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