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公共服务管理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市城市管理规定已于4月1日正式实施,为贯彻落实《*市城市管理规定》的要求,全面提升市政设施养管和公共服务水平,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建立组织机构
按照一把手亲自上手抓管理、一名副局长专职抓落实的工作要求,成立落实《*市城市管理规定》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
下设工作办公室:
【摘要】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公共服务发展相对滞后,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要构筑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财政保障制度,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监督机制,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质量。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城乡差距党
的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了有效达成这一目标,必须要实现城乡之间的协同发展,完善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供给,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福利待遇。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并不仅限于单纯增加农村地区公共服务机构的数量,而是要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入手,尊重农村居民的诉求,推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结构优化升级,让农村居民享受到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提升其获得感。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求失衡的矛盾逐渐凸显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逐步提升,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尚不能完全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供求失衡矛盾逐步凸显。
一是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有限,城乡差异逐步增大。城乡二元发展导致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发展相对滞后于城市地区,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资源较少,难以满足群众的现实需求。比如,一些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受地理位置以及经济条件限制,无力提供优质医疗资源与优秀教育资源,看病难与上学难问题进一步加剧。虽然新农合制度为农村医疗条件的改善提供了契机,但其需要逐层上报并具备报销门槛等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医疗难题的改善。此外,一些地区盲目进行撤点并校,使得部分青少年难以享受到更加便捷的教育服务。二是农村地区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无法满足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现阶段,一些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质量相对低于城市地区。一方面,基层政府的财政能力有限,在公共服务资金配置方面存在较大缺口,只能专注于必要的公共服务,无力提供更加丰富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城市居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更加多元,同时也具备更鲜明的维权意识,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反馈民生意见,进而推动政府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机制,提升公共服务质量。而一些地区的农村居民往往受限于传统思维模式,同时缺乏利益诉求的表达渠道,无法有效实现诉求上达,阻碍了农村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构筑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财政保障制度农村与城市公共服务财政保障制度分离,是导致农村公共服务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因此,应充分发挥政府对资源的调配作用,引导城市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地区流动,支持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发展。另外,财政保障制度应从单边支持转为多边支持,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一是要转变传统的财政保障理念。当前我国的公共服务财政保障主要依赖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城乡二元发展导致了城乡财政资源配置不均衡。虽然近年来我国已经开始逐步探索城乡均衡的财政保障机制,但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各地应打破狭隘的区域理念,走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为农村公共服务发展提供更多的财政支持。二是要实现公共服务财政保障跨政府间合作,丰富财政资金来源。从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财政资金来源来看,中央、省级政府划拨与县级政府自筹是主要来源。城乡尽管在地理位置上相邻,但属于不同的行政管理单位,公共服务各自独立发展。要构筑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财政保障制度,就有必要探索城乡之间财政保障的跨区域政府间合作,即要实现县级政府与市级政府的财政合作。此外,分税制虽然保证了政府的财政供给能力,但也进一步加剧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差异,县级政府税权不断上移,公共服务财政资金自筹难度较大。
因此,必须要进一步探索纵向政府间财政保障合作。比如,县级政府可以争取中央财政公共服务专项资金拨款,为公共服务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三是要广泛吸纳多种资金,实现公共服务资金从单渠道到多渠道的转变。单纯依赖政府的公共服务模式缺乏自我造血能力,会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发挥市场力量、引导社会资本向农村公共服务流动、优化资金供给,已经成为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的重要路径。一方面,地方政府可以探索购买新型公共服务等供给模式,进一步缓解财政压力。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可以加强与其他行为主体的合作,培育新型的优质公共服务产业,在满足人民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刺激农村公共服务消费,实现公共服务的自给自足。四是要科学统筹公共服务财政支出,保障城乡公共服务财政供给均衡。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机制,不仅要拓宽财政资金的来源,更要关注财政资金的实际支出。一方面,要做好城乡一体化的财政支出规划,避免厚此薄彼,从顶层设计层面保障城乡公共服务建设支出均衡发展。要结合乡村地区的实际状况与需求,科学规划资金应用,做好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的审查力度,实现公共服务财政资源的合理利用。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监督机制,加大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力度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模式的构建,涉及不同的利益主体,存在着相互交织的利益博弈,因此,我们要加强农村公共服务监督机制建设,保证公共服务增量保量发展。一是要重视人民群众监督的权利,将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在政府参与并负责核心监督的管理模式中,若人民群众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则无法实现对公共服务建设的深入监督,也无法保障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获得满足。因此,必须要让人民群众具有参与公共服务监督的权利,实现监督主体的多元化。此外,也要注重培养农村居民的监督意识,引导其积极主动参与监督。二是要加强公共服务管理与监督的法治化建设。公共服务运营涉及到民事、行政、金融等多种行为,单纯依赖人民群众与政府机构,既无法实现监督的常态化,也无法进一步增强监督的实效。因此,必须要发挥法律的约束作用,加强公共服务管理与监督的立法。一方面,要借鉴城市公共服务管理经验,制定适合乡村地区的法律法规,让公共服务管理与监督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监督执法力度,违法必究。三是要构建多样化的监督手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只有不断优化监督手段,才能彻底发挥监督机制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要为人民群众参与公共服务监督提供更加便捷的渠道。首先,要充分结合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注重对民众意见的收集,发挥监督的效用。其次,要借助新媒体,打造公共服务监督平台。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在农村逐渐普及开来。地方政府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官方网站等开通监督举报功能,全面破除公共服务监督壁垒。最后,要加大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主动开展内部监督。比如,政府部门可以对公共服务项目建设与运营情况进行大数据风险分析,找到可能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督与治理。
【参考文献】
①李云:《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抓手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先锋》,2018年第9期。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有所提升,经济收入有所增加,必然会对居住环境有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社区服务管理做出更多的变化。社区服务只有不断地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才能更好地满足居民的要求。本文结合当前社区服务管理现状找出其存在的具体问题,探索在新时期改进社区服务管理的对策,旨在探索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模式。为社区居民带来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社区服务;管理模式;创新
一、社区服务的定义及其特征
(一)社区服务社区服务也被我们称为社区福利服务,简单来说就是在街道办事处的组织下与指导下,以社区和街道作为主体,以居委会为基础,为社区内居住的居民提供服务。其中居委会负责建立相应的服务设施、成立高素质的服务队伍、组织活动并引导居民热情参与,最终实现给居民带来生活便利,保障社区内的居民物质及精神文化两手抓,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紧随时代要求,牢记党的使命,保障社会需求。通过一件件小事,如促进邻里和谐、提升居民综合素养等,保障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社区服务的特征1.区域性质。社区是居民居住生活的地方,在这个地方聚集的人群就会有很多,及时为居住在区域内的居民开展社会活动,提供社区服务。2.公益性质。这是社区服务最主要的一个特征,社区服务的项目和方式有很多种,几乎涉及了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不管是哪种项目、哪种方式,最终的目的就是为居民提供社会服务,因此很多项目都是无偿服务,即便需要收费也是低偿,与商业化服务的本质区别就是社区服务公益性很强。3.实用性质。社区开展的一切服务,包括组织活动、提供设施等,最主要的目的是为居民增加一些便利性,帮助解决社区内成员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及问题。4.综合性特征。社区服务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即需要规划、建设、房管、卫生、财政、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支持,也需要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的帮助。
二、社区服务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城市社区服务管理组织在我国已初见雏形,经过多年的磨炼与成长,如今我国的城市主要是以居民委员会这种形式,为辖区内的居民提供社区服务管理,除居民委员会这种形式之外,还有多种其他社区组织形式在开展社区服务,其中居民委员会为主、其他社区服务为辅的模式,是我国多年以为一直在使用的社区服务管理的模式,此模式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在诞生之初,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及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该模式也不知不觉中出现了很多不适应及不足。我国成立的社区服务组织主要是单位制,那个时期的我国针对城市社区管理,都是以具体的单位展开的,如一个厂子的员工都是住在厂区宿舍,因此针对该辖区的管理更多都是以单位为基准展开,具有很多的行政化成分,这种社区管理的模式在当时比较符合时代特点,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社区管理的模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单位为基础单位进行社区管理的模式土崩瓦解,此后,城市的高楼如雨后春笋一样越来越多,商品房数量增多,业主增多,开始以居民委员会作为维护社区稳定、管理社区的管理者。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社区生活设施的不断完善,居民对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要求也在逐渐增多,管理模式的更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仍然需要紧随时代的脚步,积极创新探索社区服务管理模式,争取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社区服务,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三、当前社区服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摘要: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是社区体育事业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客观要求。作为全民健身主力军的社区体育,在加快推进全民健身工程的背景下加强社区体育服务建设势在必行。针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现存困境,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探索了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路径。研究得出,需要从明确服务主体、加强设施建设、拓宽经费渠道、优化管理制度、提高人才素质、加强体育知识宣传教育等方面优化社区体育公共服务。
关键词:社区体育;体育公共服务;现存困境;发展路径
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是社区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要提供充足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体育意识的增强,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居民多样化、高层次的体育需求。尽管许多经济发达地区的体育部门都逐渐重视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建设,通过增加政府购买、引导公众参与等方式不断完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城市居民旺盛的体育需求,造成体育公共服务建设滞后和财政资金紧张的双重困境。因此,通过整合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进而保障居民体育参与权力,更好地为居民提供优质的体育公共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1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的困境
1.1社区体育硬件设施滞后
社区内部具备符合需求的体育硬件设施是开展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基本物质条件,而社区体育硬件设施又必须充分考虑到社区规模、经济水平和人口数量等要素。因此,社区体育硬件设施的建设,首先就是要满足大多数居民对体育场地设施的客观需求,以确保有限的体育场地设施资源实现效率最优化,避免资源闲置浪费现象的出现。但从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基本情况来看,目前除部分富裕社区体育硬件设施能够达到要求外,多数普通社区在体育硬件设施建设方面仍旧存在极为匮乏的现状,导致很多体育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尤其是老少边区的社区更是由于体育场地设施匮乏,体育活动开展还处于“零”状态。致使社区体育硬件设施建设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社区用地紧缺和居民体育意识落后是较为重要的原因,以致体育硬件设施建设无地可用和缺少使用而难以走进社区。显然,当前社区体育硬件设施建设现状与国家对城市社区体育硬件设施的建设标准相差甚远,诸如门球、排球、网球和足球之类的场地设施建设更是严重不足。另外,体育硬件设施质量较差也是社区体育硬件设施滞后的一个重要体现,许多社区体育场地损坏后并没有及时更换或维修,导致社区体育场地实际应用效果很差,而且对社区儿童或老人而言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1.2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管理体制不完善
社区体育服务建设的目的是为居民提供良好的锻炼环境,因此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并定期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以满足社区居民的体育文化需求。按照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体育事业的发展要求,社区经济发展和体育发展应齐头并进,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居民的体育需求,有效地提高国民体质。建设社会主义体育强国,必须推进社区体育快速发展,建立健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管理制度。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必须要有一套健全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管理体制,才能更好地保障居民体育权益,带动居民参加体育活动以提高大众的生活质量。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发现,目前多数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并不完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由于缺乏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和执行制度致使社区体育公共服务难以更好、更快地发展。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管理体制不完善,即使社区体育场地器材建设较好,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维护,场馆器材的使用年限大大缩短。因此,在社区公共服务体育设施建设过程中,社区负责人或者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必须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管理制度。此外,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必须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管机制,这样才能够全面地促进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3]。但由于政府部门自身的局限性,不能及时地反映居民的真实需求,所以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建设仅靠政府部门单方面推进将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管理的主导权要转移到社区居民手中,政府需要在宏观角度加以政策影响,这样才能与居民对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需求实现高效对接,从而提升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建设水平。
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市委、市政府关于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县委、县政府关于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建设“宜旅杨林、文化杨林、生态杨林、法制杨林、幸福杨林”的总要求,紧紧围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总要求,积极探索社会服务管理的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促进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建设文明富裕新杨林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为先。
2、党委领导,齐抓共管。
3、整合资源,强基固本。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全面加强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有关文件精神,及推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的要求,根据市人口计生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虽然进入低生育水平时期,但人口计生工作形势仍比较严峻,人口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地位没有改变,现行生育政策与群众生育意愿之间的基本矛盾没有改变,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从我市来看,低生育水平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人口迁移流动大、情况复杂,基层计划生育队伍现有素质与新形势下工作要求较高相比,工作能力、工作积极性、队伍稳定性等不相适应的问题更加突出,传统的以户籍为依托的社会管理体制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投入不足、力量不强,难以享受到与户籍人口同等的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等,这些都亟待加强和解决。为此,要充分认识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推进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切实解决人、财、物等实际问题,实现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公平对待、服务至上、合理引导、完善管理”的方针,以创新流动人口管理体制为核心,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和完善公共服务管理网络为重点,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推动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全覆盖,切实保障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同等的计划生育基本权利和发展权利,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积极创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体制,对流动人口全面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力争到2012年,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流动人口;流动人口与本行政区域内户籍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明显缩小;基本建成城乡统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服务优质的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制度规范化、管理科学化、服务人性化的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
(三)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促进融合的原则。坚持人本管理的理念,不断满足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加强服务实现管理目标。切实维护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合法权益,做到与户籍人口同服务、同管理,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城市、融入社区,增强流动人口归属感和幸福感。
提升我县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整理工作体制机制,根据《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的意见》(浙政办发〔〕106号)和《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金政发〔〕37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各方共同参与、资源有效整合”的总体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优化服务措施,深化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实践具有我县特色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途径,为促进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一)进一步完善符合我县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需要的组织网络、工作制度、保障体系、监督机制,全面提高服务管理工作水平;
(二)进一步健全惠及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维权机制,切实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
(三)进一步提高法制化、规范化、信息化、社会化水平,不断夯实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基础;
(四)进一步增强预防、控制和打击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能力,不断优化社会治安环境。
一、人口与城区创新联动的尝试
(一)以知识创新带动人口活力长期以来,杨浦区人口呈二元现象:一类是大量的社区居住人口,另一类是高校的教研人口。前者人口总量较大,原有老工业企业职工多,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困难家庭相对集中;后者人口总量虽小,但文化程度较高,经济状况较好。这两类人群鲜有交集,校区和社区的知识、经济资源几乎不产生对流。2003年,杨浦区选择高校优质资源作为城区发展和人口发展的突破口,提出建设杨浦知识创新区。2007年,杨浦区在知识创新区的基础上,适时推出了校区、园区和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发展战略,把知识创新的效应由校区、园区逐步引向社区;通过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创智天地等项目开发,形成了校区、园区和社区一体化的城区新发展模式;通过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创智天地的辐射效应,遍及全区的科技园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才,增强了城区人口活力。案例:创智天地(以功能规划带动城区转型)。创智天地位于五角场城市副中心,周边环绕复旦大学、同济大学、财经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等高校、2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150家科研院所。2003年9月,上海杨浦知识创新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香港光侨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上海杨浦中央社区发展有限公司,投资约100亿元,规划面积100万平方米,联手打造创智天地项目,其功能定位为杨浦区“三区”联动的公共活动中心和创新服务中心。创智天地将产业升级与再造社区紧密结合起来。创智天地园区由创智中心广场、创智坊、高科技园区和江湾体育休闲中心四大功能区组成。其中,创智中心广场占地100亩,是集办公、商业、研发、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配套功能区域。高科技园区向科技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一流的基础设施硬件,并采取鼓励创新的扶持政策吸引企业入驻。创智坊采用Loft错层设计,提供创智天地生活工作区,满足SOHO一族办公和居住的各种需求。在创智天地形成园区即社区的产业与人口同步发展的综合知识型社区形态。
(二)以旧城改造和产业转型带动人口流动旧城区改造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人口再分布的国际通行做法。伦敦、纽约等国际大都市都曾通过旧城改造、产业转型的办法治理中心城区空心化现象,以提高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的能级,吸引更多的人口回到中心城区。杨浦区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杨浦的特点,不仅将旧城区改造和产业转型作为吸引高端人才的有效途径,而且还将其作为推动杨浦沉淀人口合理流动的有效工具,实现了旧城区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人口再分布功能。案例:大连路总部经济集聚区。大连路总部经济集聚区始建于2008年,占地面积约1.7平方公里,拆除旧房约5000户。目前,大连路总部经济集聚区己建成北美广场、西门子上海中心、荣广商务中心和海上海新城等多座商务楼宇,其功能定位是世界500强企业总部经济的集聚地。4年来,大连路总部经济集聚区吸引了500多家企业入驻,引入商务人口5000余人,居住人口2000余人。同时,向浦东等地导出居民约1万人,有效地推动了人口的合理分布。
(三)整合社区公共服务资源,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杨浦区人口总量大,人均公共服务资源相对紧张,且服务需求多元化特点突出:1.杨浦区老年人口公共服务需求突出。杨浦区人口老龄化程度严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23.1%。其中独立居住的60岁及以上的纯老家庭占42.9%,80岁及以上的纯老家庭占39.5%。老年人口分区域集聚的特点明显,延吉、殷行和大桥街道等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薄弱的老城区却集聚了大量老年人口。他们日常生活服务、医疗、保健、休闲和社会交往等公共服务需求突出。2.退休产业工人公共服务需求突出。杨浦区曾经是国内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大量的产业工人为中国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部分人由于年龄原因退出了产业岗位,部分人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以下岗的形式离开了产业岗位。这些人中相当一部分退休工资较低,少部分人则享受低保待遇,需要相应的公共服务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难。3.青年人口公共服务需求突出。由于产业转型,杨浦区技术密集型产业岗位增多,但劳动密集型就业机会相对减少、区内户籍青年人口存在一定程度的就业难问题。同时,青年家庭中日常家庭公共服务、育儿指导、子女入园就学和居家养老等公共服务需求也非常突出。杨浦区充分发挥社区在公共服务配置中的能动性,推进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打造15分钟生活服务圈,整合现有资源、吸引社会资源,引进社会组织,先后建设了延吉社区睦邻中心和控江社区生活服务中心。从社区层面为居民提供贴近需求的生活服务和生活休闲场所,不断扩展社区公共服务的内涵,不断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增加社区居民人均公共服务资源量和服务种类,为杨浦城区品质提升提供了公共服务物质保障和信誉支持。案例:控江社区生活服务中心。2011年,控江社区生活服务中心由原控江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置换的办公场所改建而成。其功能定位为体现社区多代融合的生活服务基地。控江社区生活服务中心立足于挖掘社区资源和社会资源,采取社区内部资源和社会资源整合配置的办法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①充分利用社区内部资源。街道11个职能部门在生活服务中心建立了26个工作站,如助老工作站、老年学校、扬帆职业指导站、法律咨询室、社区关爱工作室、新航社工室和新上海人之家等。②引导社会资源进入。引进了20家社会组织和企业的28个服务项目。在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控江社区生活服务中心还致力于更大范围的公共服务资源的整合,设立了96890社区生活服务热线、控江生活网和控江社区生活地图,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为广泛的生活信息服务,以提高公共服务机构的使用效率,缓解杨浦区人均公共服务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
(四)完善拆迁制度,推动人口再分布从1970年代开始,杨浦区陆续开展了拆迁工作,该项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70年代到21世纪初五角场镇人口城市化阶段。第二阶段:2004年至今,定海、大桥和平凉街道旧城区改造阶段。杨浦区在两个阶段拆迁工作中,不断完善拆迁管理制度,使拆迁补偿程序公开、透明;引导群众“早签约、选好房”,推动旧城区改造中的人口再分布工作顺利进行。案例:五角场镇城镇化和定海、大桥和平凉街道旧城区改造。五角场镇拆迁工作始于1970年代。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杨浦区把五角场镇农民拆迁补偿责任交给了征地企业,致使改革开放后多个征地企业发生迁出或倒闭等变故后,征地农民的利益受到了损害。目前,许多原征地农民生活困难,面对当今五角场地区的繁荣发展,他们心有落差,要求分享多年来五角场镇由土地红利带来的经济成果。尽管这些拆迁居民大多数人已迁往浦东和宝山等地,但他们仍在不懈地寻找政府支持和帮助,成为杨浦区集体上访的老大难问题。2004年后,定海、大桥和平凉街道旧城区改造工作的政策和工作环境有了很大改变。市场加保障的拆迁运作模式在上海已普遍推开。政府部门做足准备阶段的信息采集工作,努力做到评估、补偿、选房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公开透明。同时,取消所有的个案特例补助,“阳光动迁”实现公平、公正和公开,有力地推动了人口再分布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人口与城区创新联动中存在的问题
人口与城区创新联动过程中,人口发展和城区创新是并列的重要因素。不分主次的城区创新必然会给工作带来难度,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口总量保持持续增长,公共服务资源将持续紧约束杨浦区人口总量的持续增长,不仅来自于新的产业人群,同时也来自于新产业人群家庭。按目前外来常住人口每年增加1万人的增速,五角场镇、五角场街道、殷行街道、定海街道和大桥街道等外来人口集聚社区每年将相应增加2000人左右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而这些街镇恰恰又是公共服务资源严重约束的地区。如大桥街道常住人口12.4万人、老年人口3.1万人,只有养老院10个,核定床位1186张;3个地处棚户区的居委会没有老年活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