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高中语文语法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摘要: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先进的科技就会受欺,没有民族的人文精神就会虚无。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具有科学精神、文化素养、而且应包含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现时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是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精神遗产,是我们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取之不竭的源泉。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高中语文教学课标也在进行不断的深化。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能传播我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还能培养学生爱国精神。历史教育对于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渗透和培养起着启蒙性的作用。利用语文教学,以其独特的感染力和魅力,在学生的教育中,不断的进行人文精神渗透,帮助学生培养健全人格,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本文就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人文精神
社会发展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自人文精神诞生起,就充分体现了人的精神思想价值,展现了人的力量与尊严。人文精神的内涵就是体现人类生存价值与一切自由美好意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风向标。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往往忽略了人文精神建设。利用教学,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能更好的促进人文精神建设教育。高中生已经初步具备自主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对其进行人文精神建设是很有必要的。
一、人文精神重要意义
(一)人文精神概述人文精神主要是指人和人的相互关系。人文精神的形成,是出于人类对于自身命运、价值、尊严的维护,是随着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的。人文精神教育的本质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尊重、相互接纳、相互关怀,获得完美的人格。由此,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是迫在眉睫的。对于前人所留下来的每一项人文精神我们都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这是无数人总结出的巨大精神财富。有利于人类培养理想化人格,建设精神文明社会。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需要具体的教学来作为传播媒介。通过人文精神与语文学科的相互融合,将人文精神更好的传达给学生,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高中教育属于人文教育的起步阶段,具有很好的基础作用,是进行人文精神建设最适合的阶段。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内涵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首先在感性认识中,人文精神要求对人性理解、尊重并相互包容;其次,理性分析看来,人文精神发扬科学理性思想,要求人坚持科学,追求真理;最后,辩证分析发现,人文精神倡导人们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对于人类最高价值进行不懈的追求。
摘要:高中语文的教材当中,现代诗歌通常是其重要组成的部分,现代诗歌中,通过凝练的语言,对作者内心情感进行表达,不论是从审美角度,还是文学价值方面,都有着显著的艺术价值。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中语文的现代诗歌具体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以促使学生体验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高中语文;现代诗歌;审美教育;研究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的教材中大部分内容都进行了修订,且现代诗歌在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并包含了古今中外许多的优秀诗歌,且教材当中的诗歌数量明显增加,也就是从侧面表明语文教学中,诗歌教育对于学生能力培养具有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具体教学中,大部分语文教师表示诗歌的教学存有一定的困难,且对现代诗歌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认识到现代诗歌的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并通过相应的教学策略优化,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从而使现代诗歌的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1高中语文现代诗歌开展审美教育的意义
首先,有助于审美感知力提升。高中语文的现代诗歌中,其对情感表达时,通常会通过凝练的语言进行表达。因此,现代诗歌对于学生的思维创造力与语言组织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是单纯或者反复的语言,通常无法实现现代诗歌应有的效果。基于此,通过对现代诗歌进行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充分了解与掌握诗歌的特点,而且还能使学生自身的审美感知力得到有效提高。由此可知,通过对现代诗歌进行阅读和赏析,可以使学生充分感知到诗歌所表达的美与情感。其次,有助于审美创造力提升。高中语文的教材当中,大多数现代诗歌开展审美教育都可以使学生自身的创造力得到有效提升。对于现代诗歌而言,其主要是人们通过思维变化进行创造的,学生在学会创造之前,需对现代诗歌进行深层次了解,比如创作的背景、蕴含的意义、表达内容等,只有对诗歌具有相应的思维轮廓后,才能进行创造。除此之外,现代诗歌还具备开放性、自由性的特点,且内容表达也更趋向于多元化,这通常对学生的审美创造力的提高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与基础。最后,有助于学生表达力的提高。现代诗歌的具体教学中,不仅可以使学生自身的语言表现力得到有效提升,而且还能依据语文教材中的相关修辞手法与语法知识,使学生通过自身的方式,学会诗歌的表达,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自身思维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能使学生自身的语言表达力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使学生实现高效学习。
2高中语文现代诗歌的审美教育策略
2.1基于新教育理念的教学目标定位
新课改下,现代诗歌的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自身的审美素养与能力进行培养,以促使现代诗歌具备的审美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因为诗歌具备美学特质,这就导致现代诗歌的教学与其他的文学体裁进行教学时,存有明显不同,因此,现代诗歌的具体教学中,语文教师需促进学生将自身的注意力都集中于审美对象上,并指导学生对审美因素进行感受,从而使学生形成相应的审美感知,并使学生在现代诗歌的学习过程中实现自身审美鉴赏力的提高。同时,现代诗歌通常存有许多的美学元素,经过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在现代诗歌的学习中汲取到养分,而且还能使学生在诗歌中进行审美探索,并使学生在朗读诗歌中对美进行感知,通过诗歌鉴赏探寻美,通过诗歌的写作创造美,并在潜移默化当中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以实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因此,新课改下,其对现代诗歌的新教学理念进行明确,并对现代诗歌的具体教学目标实施了重新定位。对于不同诗歌而言,其教学目标通常不能雷同,如果像传统化教学,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字词意义、写作技巧等进行研究,就会影响到新教学理念的落实。另外,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也并不是把传统的教学目标完全抛弃,而需设立更有益、有效的教学目标。例如,对《神女峰》进行教学时,语文教师需指导学生对《神女峰》的蒙太奇手法、意像营构、拟人手法等的运用进行理解与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对诗歌呈现的文化意蕴进行理解。新教学理念下的教学目标,其与传统的教学目标相比,更具指向性、针对性,并使现代诗歌的艺术风格与精神境界得到完美体现,从而实现审美鉴赏的效果。
摘要:初中语文课程在百年发展历程中,经历了随文自然习得、系统安排到服务于语文应用实际需要的知识选择过程;在科学化、序列化的路径上下求索,试图形成与小学和高中语文教学相衔接的、体现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特征的能力培养体系;拓展了课程的教育内涵,在受教育者个人的发展和突出社会的要求之间不断寻求平衡。未来初中语文课程发展应在课程定位、知识选择和活动序列安排上有更为明确的思路。
关键词:百年;初中语文课程;价值取向;回顾与前瞻
受学制、教育普及程度与语文教育整体目标等因素变化影响,百年来初中语文课程的阶段特性并不十分明显。在回顾历史的基础上反思初中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特别是知识构成、能力要求和文化熏陶等方面的取向,对明确初中语文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1语文课程知识选择取向逐渐明确
语文课程设立之初受中国教育惯有的传统影响,语文知识或者直接构成课文、或者是蕴含在所读的课文之内,语文知识的学习基本是以学术自身的要求组织,并没有形成明确的体系。学生主要是通过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形成语感而获得语文的缄默性知识,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需要在大量诵读、强记基础之上才能融会贯通。如刘师培主编的《中学国文教科书》,就是以文字、句法、章法和篇法构成的一部语文知识教科书,其中第一册完全按文字学学术知识体系编排。以语文知识内容为主的教科书在当时影响并不大,文选为单元的组织是主流形态,吴曾祺主编、商务印书馆1908年出版的《中学国文教科书》(共4册)有很强代表性,宗旨是通过阅读优秀作品而提高作文水平,要求是“善学者得其神,不善学者得其貌,至于得其貌,则去文也远矣”[1]例言2。随着国语运动深入推进,白话小说、诗歌等语体文作品创作成为主流,现代汉语语法系统开始着手建立,语文知识由学者自悟逐步转变为可教、可学,语文课程知识也开始丰富起来。1929年《初级中学国文暂行课程标准》首次明确语文知识的范围和作用,规定“文法与修辞”的学习内容是“文法的词性,词位,句式;修辞的组织法,藻饰和文体的分类等,并就精读的选文中采取例证和实习的材料”[2]283与选文教学相呼应系统化,目的是助长作文和读书的能力、获得最低限度的文学常识。在“教法要点”中提出语文课程教与学的相关知识,如选文的体裁、作法及其背景等“作法要项”,“分析、综合、比较之研究”选文方法。1932年标准在“文章作法”内容中增加了取材、结构及描写法的“文章体制”知识。语文知识特别是语言知识成为语文课程知识主流,起源于1956年至1958年之间的汉语与文学分科时期。以马克思主义语言学说为基础的“有关汉语的基本的科学知识”成为初中汉语教学的重要任务,语音、语法、修辞、文字和标点符号知识,构成汉语言知识的六项板块,加上文学课程中的文学理论常识与文学史常识,奠定了新中国成立后近50年的语文课程知识的选择方向。1963年大纲改变单独教学知识的做法,初中在练习中介绍基本语法和修辞知识,通过练习和注解介绍最基本的文言语法的知识,在课文注解中介绍作家和作品的文学常识,主要结合读写能力训练要求编排了知识短文(如表1所示)。1980年大纲提出了语文知识“精要、好懂、有用”的六字原则,要求教学体现语文知识内部关系和与读写能力训练的结合,整个中学阶段形成了字、词、句、篇基本知识和读写基本知识两个序列。
1986年大纲还进一步明确了修辞在各年级的教学要求,将基础知识作为与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并列的内容,为语文课程中的知识教学提供了具体指导。从2000年开始,语文课程知识的理解转向于为语言文字运用服务。2000年九年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将语文知识称为语文常识,具体包括语法、常见修辞格、作家作品知识、文学基本常识,内容规定较之以往更为简要,要求教学“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2]543。2001年和2011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淡化了系统的语文知识在语文课程中的价值,“有关语法修辞知识和文学知识,《语文标准》不主张系统地讲授,所以在各学段都未提出具体的目标要求,这与过去的大纲相比是很大的差异。”语文知识围绕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等语文应用能力和语感培养展开,因而只是规定了一个大致的框架。百余年来初中语文课程中的语文知识经历了随文自然习得、系统安排到服务于语文应用实际需要的变化过程,尽管对语文课程要不要系统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作为基础有争议,但语文知识特别是语言知识的机械记忆不应当成为语文活动的主体已经达成共识。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课程标准和教材都有意识地补充了语文活动的程序性知识,如课标提出阅读简单的议论文时要“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3]15,这是对简单议论文阅读的目标要求,也是阅读的技巧、方法性知识,语文教材更是在单元提示、课后练习中大量渗透这类阅读知识,并且有专门的篇章介绍围绕特定主题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知识,以及名著导读、各类文体阅读等内容。
2语文课程的能力训练框架基本成形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纯粹人为的,非本能的,凭借自觉地制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传达观念、情绪和欲望的方法”[4]7,这些论述清晰表达了语言的重要价值和功用以及语言教学的必要性。语文课程以语言掌握为基本内容,但本身并不等同于语言。语文课程是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学习语言的教学科目,既可以以言语形式为主要内容,又可以包含言语形式所负载的内容,或者说是符号系统所传达的“观念、情绪和欲望”。中国传统语文教育及语文独立设科之初,言语内容是学习的主要方面,《奏定学堂章程》说“讲经者先明章旨,次释文义,务须平正明显,切于实用”,将语文学习的要求讲得很清楚明了。章旨即文章主旨、中心思想,文义是文中具体词句含义。至于言语形式,是在反复学习例文的过程中,学习者自己揣摩体味,自然会形成语感,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民国时期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方面逐步深化,能力要求集中于表情达意的写作与一般文言文的阅读。1923年新学制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首次提出了语文能力的要求,目的在三个方面:“1.使学生有自由发表思想的能力。2.使学生能看平易的古书。3.引起学生研究中国文学的兴趣”,但在课程内容和方法方面仍是着重于“选定材料”内容的实质性训练。1929年初级中学暂行课程标准补充要求对“选定材料”形式方面有详细的了解,并提出初中3年的教材内容分别偏重于记叙文抒情文、说明文抒情文和议论文应用文,“使学生对于国文知识和技能,获到更广的观察和更深的领会,而足以助长其作文和读书的能力”[2]283。1932年标准的“实施方法”指出,要将选文的作法要点告诉学生,使他们领悟文体与写作方法。直到1948年修订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才提出听说与阅读语体文的能力要求,但具体规定仍是语焉不详。新中国成立后的语文课程,形成了以文体为序列的现代语文读写能力训练体系。1956年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对各年级文学作品编排意图作出了安排,要求通过课文阅读,一年级着重学生观察、叙述客观事物的能力,二年级着重分析、理解比较复杂事物的能力,三年级继续提高学生认识生活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这种能力安排相对以前认识已经更为细化,但仍是倾向于文本的内容、思想,而相对忽略其形式的特点,为新中国后来几十年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基本定下了基调。1963年大纲首次提出中学语文教学的唯一目的:“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强调将语文文字的运用与思想内容联系起来。
第一篇:高中政治研究性学习
一、活动中关注学生提出的问题,挖掘学生的研究潜能
提问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内容之一。课堂上由谁提问、怎么提问也是不容忽视的。有的老师整堂课的流程就是教师设疑,学生讨论回答,表面看是研究性课堂教学,事实上非也,至多属于探究性学习活动,并没有从根本上脱离传统教学。研究性学习的提问需要培养学生主动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所以要求设计的问题具有探究的价值。如在进行“影响价格的因素”内容的教学时,我先用多媒体播放相关文字材料、视频材料,然后由学生提出问题,再由学生分组讨论形成结论。比如学生据老师展示的“2013—2014年我国智能电视价格战的概况”设疑:2013—2014年我国智能电视价格为何一降再降?我国智能电视价格出现“一击到底”的低价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不难得出结论:价值决定价格。接下来学生针对老师展示的新闻报道“2014年6月以来的石油连续降价”和材料“我市今年桃子喜获丰收,7月桃子大量上市时价格降得一塌糊涂”设疑:石油连续降价和7月桃子大降价原因相同吗?给你的启示是什么?同样是降价,前者主要是需求降低,后者主要是供给增加所致,学生结合实际在讨论的基础上生成结论:供求影响价格。在这里学生自主设疑,自主讨论,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在互动中生成知识,培养了问题意识、合作精神,有利于挖掘学生的研究潜能,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宏观把握事物的能力。
二、研究活动中让学生出演主角,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是师生同台演出的过程,但不是平分秋色,否则就有违素质教育的初衷。怎样做到让学生出演主角?首先教师自身必须实现角色转变,要由过去的知识传授型向学习促进型、知识引导型转变,实现由被动学习变为自觉学习,由初期的知识性问题思考变为探究性问题研究,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潜力。
针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内容,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研究,让学生去设计、组织、讨论、展示、评价,由于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积极性极高,结果远比我想象的更完美。课前学生对照下发的学案作了预习,政治课代表将教学内容进行了分工。上课开始,各组进行了热烈讨论,而后每个小组长代表本小组进行阐述,展示本组研究成果。代表阐述的同时其他同学可以随时质疑,代表也可以对全班同学进行提问。整节课气氛热烈而有序。我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释放出无可估量的潜能,着实让人刮目相看。可见,老师一定要多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亲身体验,为他们创造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探究性学习带给自己无与伦比的成功快感,进而养成一种探究性的习惯,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方式进入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彻底颠覆,要求老师由过去的施教者转变为研究型的学者。研究性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自己要做研究型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做研究型学生,关注过程和体验,大胆设疑,科学讨论,在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中生成结论,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学生。
作者:许刚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许中学
一.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的作用
1.帮助学生积累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在日常的生活中学生不可能全部接触或了解。古代文化常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文化常识。例如,古人一般都有名、字、号,如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字号五柳先生。对学生进行名字文化常识教学,可以让明白古人的名、字、号都有具体的规范,与现代人的名字有很大的出入。
2.帮助学生解决阅读障碍
古代文言文中很多知识点有时凭借逻辑、语法等知识是不能解决的,有时得从古代文化常识方面来解读。例如,《孔雀东南飞》中“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中的“青庐”,就是一处关于礼俗的文化常识。“青庐”是指用青布搭成的蓬帐,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所以,古代文化常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阅读障碍,准确理解文意。
二.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的实施
1.随文突破
古代文化常识涉及面极其广泛,天文地理、伦理纲常、经济社会等等无不有所体现。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古代文化常识教学时,可以运用穿插授课的方式,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对古代文化常识进行学习和掌握。例如,在讲授《孔雀东南飞》一文中,涉及到“鸡鸣”“黄昏”“人定”等时间信息,就此可以对学生讲解古人的纪时情况。古人把一天分成十二个时段,分别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那么相对应的,文中的“鸡鸣”则相当于后半夜的1-3点,“黄昏”相当于现在的19-21点,“人定”相当于21-23点。对时间的正确理解,能够有效地梳理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以及背景。
第一篇:摘要:语文课是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遵循新课改的理念,在围绕这两个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作业的功能。目前看来,初中语文作业作为与课堂紧密相连的重要环节,并没有得到教师或者教育研究者的绝对重视,很多语文教师依旧沿用落后的作业布置方式,如抄写课文、做练习册等。针对这一情况,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应认真分析作业设计的现状,找到问题,发现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优化作业设计。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现状;评价
作业是检测学生是否掌握课堂知识点的常用方法,《教育大辞海》对作业的定义更加细化,共分两类,一是课堂作业,即教师在课堂上布置学生当场完成的练习,二是课外作业,即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独立完成的学习活动。语文作为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作业设计受到了家长和教师的关注,本文就对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进行简单分析。
一、新课改大环境下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的状态
(一)教师对作业设计存在误解
大部分语文教师已经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很多要求,可在语文作业设计中,常常将巩固知识、提高实践性的课外作业与考试终结性考点练习混为一谈,作业设计中缺少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性考量,把语文课外作业变成了简单机械的学术性或技术性练习。这种方式让学生失去了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利用语文的机会,脱离了初中语文的学习规律,长久下去就会导致学生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失去使用语文的好习惯,只是埋头于日复一日的机械化的习题训练中。想要用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可以说是在浪费校方和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是事倍功半的行为。究其根源,教师设计语文作业时因循守旧、不善创新是导致学生对课外作业反感的主要原因,这也是新课改不提倡的行为。
(二)教材及练习册缺乏创新性
教材和练习册作为学生完成作业的基本工具,同样有不进步、不创新、不改变的弊端。目前,市场上提供给学生的练习册的习题在形式与内容上几乎与试卷上的习题如出一辙,如针对语法的考量,对于文学常识的积累要求,还有阅读理解的掌握等。每本练习册的内容换汤不换药,完全看不到与生活相关的题目,甚至连阅读理解性题目都有标准答案可供参考,毫无趣味性。就是这样固定的模式、机械的训练充斥着初中生的整个课外生活,最终导致他们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
第一篇:高校语文文学教育的创新研究
提要:
我国的高校中文文学教育的确存在很多问题,我们的中文教材和大纲中融入了太多意识形态的东西,很多的文章毫无文学性可言。随着社会对文化要求越来越高,近几年来中文文学专业也越来越热门,这就为我国的高校中文文学教育提高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加强对高校中文文学教育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大大提高我国高校中文文学教育水平,为社会输入更多的高素质的中文文学人才。但是就目前我国高校中文文学教育现状来说,仍然有不少问题存在,对高校中文文学教育的发展形成了不少的阻碍,最终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我国高校中文文学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
高校中文;文学教育;创新途径
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各大高校针对高校中文文学教育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并且也提高了重视程度,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其现状不容乐观,最终导致了无法完全发挥出高校中文文学教育的作用。高校中文文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给社会输送高素质的相关人才,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行培训,让学生的相关技能得以提升,最终能够达到社会对高校中文文学专业人才的要求。本文对我国目前的高校中文文学教育现状进行了探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的方案和解决办法,希翼通过这种方式为高校的中文文学教育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一、高校中文文学教育存在的弊端
1.过于强调中文文学的理性。我国的高校中文文学教育的确存在很多问题,我们的中文教材和大纲中融入了太多意识形态的东西,很多的文章毫无文学性可言,而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文学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东西,而在高校中文文学教育中往往过分强调对所谓中心思想、“作者想表达的意思”的分析,这实际上是一件很无厘头的事情,为什么一定要让学生们去揣测作者的心思,或者说揣测所谓的“标准答案”?在我看来,语文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需要培养的是学生们的感性思维,教会学生们通过文字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挥洒自己的情感,在表达的自由里获得快乐。在我的设想中,良好的语文教育应当是学生们面对一篇文章,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比如它好,好在哪里?它烂,烂在哪里?换作是我,我会怎么写?而老师的工作除了基础的字词语法知识,更应该侧重于文章背景,历史背景的介绍和对学生的引导。总的来说,语文应该是一门文字的艺术,让大家自由地挥洒情感。
【摘要】“语文学习的外延跟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如何变为语文学习的资源呢?本文从语言交际、课外读写说、影视和网络、社会文化活动等四个方面阐述我们的一些尝试性的做法和思考。
【关键词】语文学习;社会生活
现在的高中语文教育面临着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学生课业繁重,看课外书的时间有限,大部分学生的知识面狭窄,理解水平低。这些学生在语文课上对书本上的文章也提不起兴趣,更没有办法独立地分析文章,只能做一个忠实的听众和记录者,一味地听教师讲解,没有任何的思考过程,整个语文课堂十分的沉闷,学生觉得“语文课一点也不活跃、有趣”;教师讲起来没有应和者,到最后连自己也觉得无趣,下课之后一点成就感也没有,觉得“语文课太难上了”。考试的时候学生拿到较难的题,例如,诗歌的鉴赏分析,文言文的翻译和理解等,根本无从下手,分数始终处于低位。除了课堂和考试,其余时间大多数学生不会主动拿出语文课本和其他的跟语文相关的书籍来看,究竟应该如何来解决这样的局面呢?
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也就要求我们除了在语文课堂上和课本中学习语文外,还要从生活中学语文,从生活中吸取语文知识。生活有多宽,语文就有多广。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非常重视学生与生活的关系,他说“生活即教学”、“社会即学校”。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接触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重视各种语文学习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思考生活,尝试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
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学语文的种种渠道和资源,我主要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课内和课外的读写训练中学习语文
在新课标理念下老师不再是“教课本”,而是“用课本教”。也就是说师生的阅读视野要有大的拓展,就必须在课本和课堂的基础上做有益的延伸,在课外读写的广阔天地中去寻找新的机会。
1.开展好读书活动。从高一开始,我就根据新课标的推荐书目和语文教材的指定阅读书籍,要求学生在每周五的语文阅读课上进行阅读。刚开始,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不懂得进行再创造,很难理解作品的意蕴。所以,我首先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然后再要求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将自己认为好的词语和句子、段落摘抄下来,作为作文的素材积累……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阅读数量和质量。从小到大所学的的古诗词要求学生随时拿出来背诵,此外还要背一些自选的“古代经典名句”,如李白、杜甫等的古诗词名句。这样,学生高中毕业时,肚子里就装了较多的古诗文和中外经典名句,使学生的语文功底不断加厚,语文能力逐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