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高中教育培训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摘要:文化管理与建设无论是在各类企业还是像初高中文化培训学校这样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科学管理中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初高中教育培训学校作为传统国立学校的补充,作为校园文化的延续和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作为传播文化、知识的出口,给予对人生、世界、社会各方面有较多空白区的初高中生的各样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潜移默化地推动着整个社会向前发展。因而政府和社会各界及各位家长都应该加大对初高中文化教育机构文化建设的监管和推动力度。下面我们就从文化管理切入点方面来探讨初高中教育培训机构的文化建设与管理。
关键词:文化管理;初高中教育培训机构;切入点
1以理想规模和教学目标的战略原则为切入点
初高中教育培训学校的文化建设,可以首先以理想规模和教学目标的战略原则为切入点。所有培训学校与其他组织一样,都需要明确的理想和目标。这也是每个组织成立的意义。如果没有明确的方向,就难以吸引到对机构忠诚、对职业尊重、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的优秀师资力量,如此,一个有水平、保质量、能够让家长和社会放心的培训学校也无法存在。战略文化建设必须首先在分析、理解和把握企业现有文化的基础上,与企业的总体战略规划、企业任务相结合来设立文化建设目标,明确要构筑的形象,建立核心价值观,使“软战略”与“硬战略”相适应并相互辐射影响,在组织内部形成同一的精神支持和价值观认同。
2以建设核心功能为切入点进行文化建设
初高中文化培训学校可以以建设自己的核心功能即核心竞争力为切入点进行文化建设。首先确定自己的核心功能。初高中教育培训学校的核心功能:第一,解决同学解决不了的问题。首先解决学生在义务教育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其次解决其在自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第三解开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全方位提高培训学校的功能。第二,制定共同的行为规则去,减少摩擦。过度的自由带来混乱。应让每个在培训学校补习的学生意识到培训学校是有权利制度自己学校规则制度的,并通过对话和交流,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共享程度,增强学生和家长的信任感,形成一种尊重的文化。第三,设置常时开放的心理咨询辅导教室。使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不停于口号、不止于形式。培训学校不可以盼望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主动求助,要有明确政策规定,鼓励每个学生以适宜时间周期轮流与心理老师交流,以大于20分钟为宜。形成一种关注少年全面健康成长的文化。
3以制度化建设为切入点
初高中教育培训学校可以以制度化建设为切入点进行文化建设与管理。一个培训机构不能只有学术教育部门而缺少设行政管理部门,有常设、完备的组织机构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有明确的程序性规定才能有秩序地进行组织各样活动。而组织精神文化建设必然要体现在组织的行为规范上。初高中学生传统观念的养成及行为的塑造切实关系到学生自己及社会未来的发展,“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建立、完善并发展现有制度,与现有制度结合,使组织自身的制度成为组织重要的制度文化,而不只存在为字句和规条才能真正发挥其约束功能,使制度文化渗透到学生的行为中。制度化文化建设还可以细分为培训学校领导体制、组织结构制度和组织管理制度。
各中小学、成教中心校: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现代农民教育工程,提高新一代农民素质,进一步推动我县成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更好地做好回乡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的创业教育工作,根据年初工作安排,现就今年“两后”培训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培训时间
初、高中毕业生文化考试以后,6月下旬和7月中下旬,时间为15天。
二、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分两项:一是结合本地实际安排的实用新技术培训,如种植、养殖、家电维修、计算机、财会、缝纫技术、电焊工、家政、餐饮服务等;二是省教育厅综改办编发的《创业知识读本》;三是法律法规、公民道德规范知识等。具体培训内容由各校根据学生志愿安排。
三、几点要求
⒈各校要选好创业教材,充分发挥自身的智力、技术优势,采取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现身说法、聘请技术人员专题讲座、参观考察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创业教育培训工作,让回乡初高中毕业生能尽快地掌握创业知识和技能,走上自谋职业、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的道路,促进我县经济快速增长,农民快速致富。
一、嵊州市推进成人教育工作的现状
1.对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组织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针对未升学的回乡初高中毕业生缺乏劳动技能难以找工作的实际,采用校校联合的办法进行培训,满30人学员以上的乡镇成校单独办班,其他各校的学员集中到市成教中心、市职教中心、市职技校办班。主要有钳工、数控车床、车工、缝纫工、电工、厨师、面点、服装、领带等专业。每个学员在6个月的学习期间,均享受“政府买单、免费培训”的政策,免费获得相关技能证书和高中证书,近八年来累计培训2352人,就业率达到100%。
2.采取规范化管理措施,开展成人“双证制”教育。为加强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的规范化管理,嵊州市出台了“点单培训、就近设点、集中师资、确保质量”的措施,在抓好技能培训的同时,文化课培训做到培训中抓质量,考试前抓考核,考试中抓考风,发证时抓规范。凡学业档案累计学分达到规定要求的成年居民发给成人初中或成人职业高中毕业证书。自2009年至今,嵊州市累计培训“双证制”学员6987名,其中4487名已达到规定学分,技能证书和初高中证书获取率均达到100%。
二、嵊州市成人教育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成人教育师资队伍薄弱。目前嵊州市大的乡镇(街道)有10多万人口,一般的也有4万人口左右,可大部分成人学校正式编制只设1名校长,其他都是兼职教师。同时,好多成校校长刚刚从普教过来,没有经过系统的业务培训,专业知识短缺。
2.农村成人教育办学条件较差。大多数乡镇成校校长办公地点在中心学校,没有独门独院的校舍,除一两个主干专业外,其他多数专业的实训设备非常缺乏,不能满足日常教学需要。有极个别成校办学硬件奇缺,原来所获得的等级“桂冠”正在逐渐“退化”。
3.农村成人教育培训教材跟不上。许多工种没有现成的培训教材,特别是缺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乡土教材”;有的教材不符合培训要求,内容陈旧老化,不符合短期培训的特点;教学内容与技能鉴定相脱节,教的与考的不一样,技能鉴定合格率不高。
4.职工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大多数企业没有把职业资格证书与工资待遇挂钩,有的企业以生产任务重为由,不安排职工参加培训。有的农民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不想学习;有的担心自己文化程度低学不到东西,甚至出现培训要发误工补贴的现象。
1方法
1.1调查工具由两部分组成,第1部分为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工龄、学历、职称等项目;第2部分为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继续教育现状(包括培训意愿、培训途径、培训形式、培训效果、培训存在问题及提高培训效果的措施6个条目)。该问卷通过文献检索,结合本次调查研究目的自行设计,在相关专家审阅指正下修改完成,专家评定认为内容效度良好(CVI=0.87)。该问卷信度系数为0.89。
1.2调查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按照各医院护士总数的20%~40%的比例抽取样本。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及相关注意事项,答题采用无记名方式,调查对象单独完成,规定时间内回收。共发放问卷842份,回收842份。由2人负责问卷回收,回收的问卷经课题组成员逐项核查,有效问卷814份,有效回收率为96.7%。
1.3统计学方法应用EpiData3.02进行数据录入,然后导入SPSS12.0软件进行处理,行统计描述。
2结果
2.1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继续教育培训意愿及效果参加中医护理继续教育培训意愿:愿意710人(87.2%),无所谓93人(11.4%),不愿意11人(1.4%)。中医护理继续教育培训效果:很好313人(38.5%),较好239人(29.4%),一般167人(20.5%),不好5人(0.6%),未选择90人(11.1%)。
2.2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继续教育培训途径、形式、存在问题及对策
3讨论
一、对稀缺、高品质资源的渴求是企业投资农民工人力资本的巨大内部推动力
如前所述企业要想获取超额利润,就必须要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而目前我国企业职工中相当一部分是农民工,其主要特征是:数量上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素质上人力资本存量很低。
(一)从农民工供给状况情况来看:1.从数量上看根据表1的情况可以看出:一是数量巨大。到2013年达到了26894万人,这个规模远远超出了许多国家人口总数。二是农民工人数占农村劳动力比重很大并且占比越来越高。2008年农民工人数占农村劳动力比重是51.87%,2012年达到了66.3%的水平,这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中的绝大多数早就不再从事传统的第一产业了。三是我国农民工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越来越突出。从增长的绝对数来看,2011年之前是不断增加的,但从2011年开始,每年也都在增加,但增加的绝对量是逐年递减的;从增长率的情况来看,2011年之前其年增长率是逐年提高的,从2011年开始农民工每年的增长率是不断下降的;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近年来的变化情况来看,从2008年到2011年是逐年增加的,从2012年开始是逐年下降的;从农村劳动力数量来看,2008年到2012年是逐年下降的。从这四个方面的情况来看,除劳动年龄人口数是从2012年开始下降的外,农村劳动力数量、农民工绝对增长量、增长率从2011年开始就明显在减少、降低。总之,尽管我国人力资源丰富,农民工数量巨大,但我国劳动力供给无限增长的情况已经不存在了,劳动力资源作为最重要的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更为显现了。2.从质量上看从质量上看即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存量状况看。一是从农民工的受教育的状况来看,农民工的文化知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从表2所反映的情况来看,包括初中学历及以下的农民工中低学历的比例是逐步降低的,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其所占比例分别从2003年的1.9%、16.7%、66.3%降到了2012年的1.5%、14.3%、60.5%。与此同时,具有高中、中专及以上学历的农民工其所占比例正好相反,具有高中文化程度、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其所占比例分别由2003年的10.8%、4.3%提高到了2012年的13.3%、4.7%。这一高一低两种情况的出现充分说明了我国农民工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已经有了较大提高。二是从农民工接受相关培训的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接受过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在内的相关培训,2003年我国农民工中只有16.8%的人接受过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2013年,有32.7%的农民工参加了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了12个百分点。因此,我国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存量尽管有提高,但总体上还是比较低的。
(二)从企业对农民工的需求来看1.数量上需求较大劳动保障部专题调研组在2006年组织了一次专题调研,他们在调查中发现许多企业招不到员工或者招不满所需数量的员工,究其原因有高达42.4%的企业认为是“求职的农民工人数少了,选择的余地小。被调查的企业中有90%的计划在春节后招收新员工,用工需求比春节前净增12.9%[3]。由此可见,企业对农民工的需求是不言而喻的,是客观的、现实的。2.质量上对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要求较高劳动保障部的专题调研显示:企业有87.7%的新增岗位要求农民工要具有初中以上的文化水平,并且其中有23.8%的岗位要求农民工要具有高中以上的文化水平,有37.3%的岗位要求农民工要具有初级工以上的技能水平,其中9.2%的岗位需要具有中级工以上的技能水平。而此时,只有65.5%的外出农民工具有初中文化程度,45.3%的外出农民工从未接受过任何形式的培训,25%的人只接受过没有超过15天的培训,只有13.1%的人接受过正规培训。即使到了2012年,具有初中文化水平、高中文化水平的农民工也分别只有60.5%、13.3%,离企业在2006年所要求的水平还分别差了27.2%、10.8%,由此可见,农民工自身素质与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是有比较大的差距的。综上所述,农民工数量上的有限性、质量上的差距,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巨大的影响,严峻的现实、残酷的市场竞争对企业开展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必定会产生巨大的内部推动力。
二、对良好社会形象、社会声誉的崇拜是企业开展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的很大的内驱力
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社会声誉对于广大社会公众、消费者影响深远,因此,我国许多企业越来越重视塑造自身良好的社会形象、社会声誉。它们通过各种不同方式、途径、手段来实现这一愿望,其中一个基本方面就是严格遵章守纪,履行自身社会责任和基本义务。长期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强化企业对包括农民工在内的职工的人力资本投资,先后出台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财政部等部委《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在这些政策、文件中都对企业开展包括农民工在内的职工的人力资本投资做了非常明确的规定与要求,主要包括: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重要性;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内容;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经费提取、使用范围;特别强化了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责任,如企业要严格执行“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要求技术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职工教育培训经费(60%以上)要专项用于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培训,严禁挪作他用,“矿山和建筑企业等聘用外来农民工较多的企业,以及在城市化进程中接受农村转移劳动力较多的企业,对农民工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所需经费,可从职工教育经费列支,“用人单位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等等。明确规定了企业违反上述政策法规后企业应当承担的一些责任,例如,“对违反规定、随意招录未经职业教育或培训人员的用人单位给予处罚,并责其限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企业未按照国家规定提取职工教育经费,或者挪用职工教育经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整改,并依法给予处罚等等。
企业要在竞争中占据一个有利的地位,就必须要享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声誉、树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遵章守纪是一个最基本的职责、义务。企业遵守这些相关规定,履行自身应有之责,大力开展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同样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分析企业投资农民工人力资本动机,对于有效引导,不断激发各类企业开展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同时强化各方的责任以全力做好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意义重大。
作者:杨波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作者:汪传艳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1年10月对东莞市农民工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此次调研采取随机抽样的原则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432份,有效问卷为409份,有效回收率为90.9%。从调查对象户籍所在地看,覆盖了全国23个省、直辖市地区。从所属行业看,调查对象来自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各个行业。农民工来源的多元化保证了样本的代表性。
表1给出了农民工的基本情况描述信息。可以看出,目前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以年轻一代的新生代农民工为主力军;绝大部分农民工拥有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多数人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城务工,对农业生产不熟悉,没有自己名下的责任田,与农业相脱离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它们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行业、在外务工时间长、工作流动性大、大部分农民工对工资收入不太满意。可见,农民工作为一个群体,在诸多指标上表现了较高的趋同性。
(二)变量设定
1.因变量。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意愿可分为“有需求意愿”和“无需求意愿”两种情况。本文以“农民工是否愿意参加学历教育或培训学习”为因变量,即0-1型因变量(有意愿,定义为Y=1;没有意愿,定义为Y=0)。设Y=1的概率为P,Y的分布函数为:本文采用Logistic模型,将因变量的取值限制在[0,1]范围内,并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对其回归系数进行估计。Logistic模型的基本形式如下:其中,pi是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意愿的概率,i为农民工编号,βj为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j为影响因素编号,m为影响因素的个数,xij是第i个样本的第j种影响因素,a为截距项,μ为误差项。
2.自变量及研究假设。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主要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城务工从事非农业产业的劳动者(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2006)。
一、美国农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特征
美国对农业人力资本投入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农业教科体系的完善上。美国农业部下设具有不同职能特征的部门,如植物生产局、土壤局、动物生产局等。他们各司其职,分工明确。除此之外还有各州的农学院、试验站和推广站,负责教育、研究和推广工作。美国农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特征主要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有关农民教育的法律、法规,完善农民培训制度体系美国是一个十分注重法制的国家,拥有非常完备的法律体系。依法治农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根本,美国政府要求农业的管理要依据法律,按规则办事。美国在有关农民教育方面的法律主要有: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莫雷尔法》,规定按照各州在国会中人数的多少分配给各州不同数量的国有土地,将土地出售或者投资所得收入至少5年内建立一所“农工学院”,即专门讲授有关农业知识的学院。农工学院培养了许多农业方面的人才,后来发展成为美国职业技术学院。1887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哈奇法案》是另一个十分重要的法案,该法案为保证每个州都有自己的农业研究机构,在每个农工学院建立一所农业试验站,研究农业相关的领域。1914年国会通过的《史密斯—利费法》,这部法案要求每个州建立一个从事农业推广的机构,负责向农民提供教育和培训,该法案可以将科研成果迅速推广到农民那里,使农民快速应用科研成果。完善的农民培训制度体系便于将推广工作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之上,而且可以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在一起,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又能迅速将最新的研究成果推广到农民中间。
2.建立健全有关农民教育培训的研究机构美国农业部下属的研究教育和经济司是主管农业科研和教育的核心部门,有农业研究服务中心,合作研究、教育和推广服务中心,经济研究服务中心,国家农业统计服务中心4个中心,分别负责各种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保证了农业科研、教育和管理的结构健全,分工明确。通过法案先后建立的农工学院、农业试验站和农业推广站紧密联系在一起,将农业教育、研究与推广工作形成完善的三位一体的体系,使农民快速获得先进的科技知识。与此同时,在民间有众多的培训组织共同推动农民教育与农村经济。例如,在农村中学成立的未来农民协会,鼓励学生加入农民协会,帮助学生学习农业知识,提高劳动技能,从事农业实践。并设置了丰厚的奖学金,鼓励学生进入大学深造。再如政府每年举办的农业博览会,在展会上介绍新的产品,宣传农业知识,并展开了多种多样的活动提高全民对农业问题的重视,使全社会尊重广大农民的劳动果实。
3.加大对农业、农民、农村的财政支持力度目前,美国财政每年有大约600亿美元的经费用于农民人力资本的投入,而且对农民人力资本的投入还在不断增加。仅看农业科研以及推广支出,1915年该项支出总计约0.141亿美元,到1970年增加到8255亿美元,仅仅55年的时间增加了将近58倍。可见,美国对农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视。相比而言,中国用于人力资本投资的财政支出比较少,农民教育培训的经费更是十分有限。这也是制约农民教育的重要问题。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中国政府应该重视农民教育问题,将“科教兴国”真正实施到农民教育问题上来,提高该项的财政支持,保证农民的教育培训能够有效实施。
二、美国农业人力资本投资对美国农业的影响
美国对农业人力资本投资总体上讲是十分成功的,而且对促进美国农业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幅提高了美国农民整体受教育水平和教育技能根据美国农业部1970—1990年对美国25岁以上农民受教育情况的调查资料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毕业的农民由1970年的5.3%增长到1990年的10.8%,提高幅度1倍以上。而未接受过高中教育的农民占比从56.1%下降到32.9%,降低了23.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美国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有显著的提高。
一、河南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职业教育资源协调欠妥各级地方政府作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主要主体,职能定位不够准确,越位、缺位、错位现象时常存在,这些极大地影响了农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参与的积极性。河南省有着非常丰富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资源,但由于这些资源分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各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联系,往往都是各自为政,从而导致资金使用分散,难以形成集约效益、规模效益,难以形成系统化、长效化的培训机制。表面上讲,多个部门的积极参与,体现的是各部门对农民职业教育工作的支持。实际上讲,这种多头式的管理,由于缺乏统一明确目标,势必会造成宏观指导上的极大盲目性。职业教育资源不能科学合理配置使用,职业教育培训任务落实难度变大,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盲目性、无序性也就突显出来。
(二)职业教育法规建设滞后2010年,《天津市农民教育培训条例》出台,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农民教育培训的地方性法规。尽管之前有许多相关法律法规都从不同侧面涉及这一领域问题,但并不都是专门针对农民教育培训而制定的,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覆盖面不全、规范性不强、针对性不够等问题。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少,让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无法可依,无章可循,使得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依法施教、依法培训无所遵循,依法治农、依法助农缺少相应地依据。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专门立法的空缺,影响到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工作的正常进行,使得职业教育培训常会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缺乏长期有效性。现在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工,他们已经不再只是为求生存,满足于从事一份简单的工作,等赚够钱再返回农村生活的群体。他们是一群为获得更大发展,适应生活需要,努力追求一份技术含量高,渴望定居城市的新生代。因此,加快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步伐,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战略举措。
二、推进河南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不断完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相关政策目前我们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虽然1996年我国也有了自己的《职业教育法》,但是以“农民”和“职业教育”命名的相关法律却很少。因此,应逐步健全以“农民工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体系。如农民工职业教育管理问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问题、经费问题、职业教师资格准入问题等。中央还应统一制定相关职业教育法,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管理规范,合理配置全国职业教育资源。逐渐改变目前地方政府职业教育立法多、中央统一立法少和地方政府职业教育法律效力低、不完整、协调性差的问题。从法律上给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同时,全国人大应不断加强对职业教育立法的监督,保障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不与宪法相抵触,监督地方性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加强对职业教育法的执法检查,保证在执行过程中的合法性、合理性。保障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在立法中得到体现,保障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法的贯彻。如果条件允许,应将社会组织纳入职业教育法律的监督体系。这些社会组织应包括社会公益组织、农民工团体、相关行业协会等。将社会组织纳入法律监督体系能更好地体现我国法律监督的民主性,也能弥补各权力机关在法律监督过程中的不足。
(二)不断加大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资金投入为使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得到良好发展,必须在资金投入上加大力度。地方政府要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作为一项公共事业,把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根据需要,逐年增加,建立起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就业培训基地和专项扶持基金。逐步完善绩效评估制度,根据服务年限不同、业务水平等级等确立相应的补助金额,给予符合职业资格的新生代农民工以一定资助,使其更能为社会贡献才智。有时候,单依靠政府投资模式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发动更多的社会企业和民间力量进行资助。新生代农民工参与职业教育培训的目的就是到企业就业,在一定范围上讲企业就是职业教育培训的直接受益者。因此,企业可以针对那些受教育程度高、思维活跃,具备从事专业技术岗位意愿的新生代农民工优先招聘录用为员工,然后统一交由政府培训,合格上岗后企业支付培训费或者从他们每月工资中(一定要在可承受范围内)逐步扣除,这样就能够最大程度地减轻新生代农民工自已筹措职业教育培训费用的压力。
(三)不断创新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机制方式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应具备战略眼光,从大局角度出发,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原则,摈弃那种患得患失、陈旧落后的培训观念,不断创新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机制方式。第一,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参加专业技术培训。在职业(院)学校开设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时,政府工作人员要积极到企业开展宣传,吸引更多新生代农民工参加专业培训。第二,积极为新生代农民工继续学习创造条件。社区学校要主动做好相关的组织和服务工作,将新生代农民工基本素质教育培训与各系统新生代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新生代农民工岗前培训、新生代农民工特种技术人员培训等各类职业和技能培训贯穿起来,实现对接。第三,开展党团组织活动。在新生代农民工集中的企业建立党、团组织,加强教育管理,既有利促进群团组织建设,也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更好发展。第四,加强法制教育活动。聘请专家、教授、法律工作者为新生代农民工授课,进行普法教育宣传,不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法律素质。第五,根据市场需求,开展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特色项目。如月嫂、保育员、育婴师项目的培训对象主要是针对新生代农民工中的女性农民工,这些都为新生代农民工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就业机会。
(四)不断推广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先进经验国内外农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有助于解决河南这个人口大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问题。美国农业职业教育为其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起到了重要作用。美国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相当完备,全国划分联邦、州和地方三级,其中联邦一级设立了进修学院、州一级设立了州立大学和农学院、地方一级设立了中等农业技术学校。州立大学和农学院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本科生、负责协助办理社区学院、培养中级农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本州农业经济提供咨询、开办各种形式的农业培训和普及现代化农业科技知识。中等农业技术学校除招收农村青年外,还为成年农民提供技术支持。除了这些正规的学校外,还包括各种类型的非正规学习活动,如“4H俱乐部”、“美国未来农民协会”等。法国政府把农民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取得合格证书作为经营农业资格、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和补贴的必备条件。其农业职业教育办学机制非常灵活,经常是深入到田间地头、落实到农民家里,形成了一种较为实用、影响长远的培训方法。日本的中等农业职业教育是农业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农业高中以培养各地区农业继承者为目标,围绕本地区的农业实际问题开展教育,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通高中是为了培养农业专业和农业相关联产业技术者。除此之外,还积极推进学生取得职业资格的指导活动。英国有着比较完善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有初、中、高三个层次,同时建立了业余培训作为正规学历教育以外的补充,英国农业职业教育十分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各地设有200多个农业培训中心,以招收具有农业工作经验的年轻人为主。虽然世界各国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都非常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重视农民的职业教育培训。各个国家在各自发展过程中都探索出了一套独特的经验,研究发达国家农村或农业职业教育的经验对推动我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新生代农民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它的健康成长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到城镇化建设,关系到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关系到民族兴衰。因此,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教育培训本身,同时是与新生代农民工相关的劳动就业、权益保障、社会地位、文化生活等问题,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需要我们不断地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