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高校外语教学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贺州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优化,互联网的普及和运用,我国高校的大学外语教学模式、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等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转变,教学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本文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大学外语教学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网络环境下改善大学外语教学环境的创新对策。
关键词:网络环境;外语教学环境;问题分析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提升,高校外语教学资源和各种软硬设备的运用为网络教学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便利。网络环境下构建大学外语教学环境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话题。很多专家和学者在这个问题上都有相同的研究。吕亮球、赵玉闪(2014))提出了大学外语教学的发展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在网络环境下应该构建一个科学的外语教学体系。徐正芳、李秀峰(2013)认为网络环境下的外语教学打破了粉笔、黑板式的传统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会得到显著的提高。覃幼莲(2014)运用网络媒体和交流形式的多样性,把教学资源和教学网络,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学习者的学习和网络空间,内在资源和外在资源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促进外语教学资源的构建和运用。网络环境下的大学外语教学在促进高校大学外语教学环节中越来越重要。然而,许多高校由于教师和学生的观念、教学部门的投入等原因,大学外语教学还停滞在传统教学方法上,整个大学外语教学环境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外语教学环境存在问题
1、教学节奏快,学生参与率低下
网络环境下的外语教学对课堂教学中信息输入的增加有很大的影响,但不正确的使用会导致教学节奏的加快和学生跟不上授课的步伐。由于网络授课的默认属性,外语教师在预设内容上授课会忽视课堂的有效教学资源。以上情况就会导致教师不断在网络平台上讲授而学生经常逃课的现象。那么,在网络环境下的外语教学由于学生出勤率越来越低,将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网络环境下的外语教学中,多媒体代替黑板,一方面会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倦和对知识的僵硬吸收。另一方面,授课教师不能依靠自己的意思标识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在网络多媒体页面上每一课的内容不能够显示出来,学生无法掌握该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不能进行系统的总结,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的内容很丰富,不仅仅有知识文化,也有交际文化。知识文化就包含着社会组织、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宗教、科技等等。交际文化则包含社会风俗、生活习惯、日常行为、风土人情等等。语言学习者如果仅仅是学习语言知识,而对于英语文化知识不了解,在与人进行交际时就有可能会出现没有必要的麻烦,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根据英语教材中所涉及到的语言文化知识向学生进行渗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文化交际能力。但在实际中,影响文化意识的因素有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就是风俗习惯。不同的传统风俗文化都有着很大的差异性,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说,社会礼仪、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以及社会风俗等等。再具体一点说,其在称呼、致歉、道谢、颜色喜好、禁忌等各方面都会有自己的特点。例如在颜色这方面,中国人就偏爱红色,在喜庆日子里、逢年过节等都会用红色来进行装饰,寓意幸福、吉祥。而对于西方国家来说,红色却代表一种灾难、血腥、危险等。曾经的一个英国的翻译家将《红楼梦》里面的本应该是“HappyRedCourt”的怡红院翻译成为“theHouseofGreenDelights”再比如说说,中国人的习惯是喜欢含蓄,而西方人一般是简单、大方、直接。比如,当遇到熟人在街上,中国人习惯于问“要去哪里?吃饭了吗?”而西方人却认为这样问很不妥当,认为这是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
此外还有思维模式的不同。社会文化最现实的反应就是语言,语言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对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就会有不同的思维习惯于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他们更加注重思维的逻辑性以及分析的思维模式。而对于东方的文化来说,其背景重视直觉的整体性。西方人比较习惯于抽象的思维,习惯于用一种比较抽象的概念去表达具体的事物,而中国人就比较习惯于用一种比较生动的、形象的思维去理解抽象的概念。
高校英语文化意识培养策略
1加强自身文化意识
英语学习的关键就在于阅读,这也是加强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一行字很好的途径。在英语的大量阅读过程中,就会感受到很多西方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社会文化,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英语教师就应该结合着丰富的英语阅读教学,向学生传授各国的行为习惯以及各个国家的语言特色,让学生在了解各个国家的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进一步的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
2阅读英语材料,加强词汇学习
摘要:目前,信息技术被应用到了各个领域,而高校外语教学模式也不例外。利用信息技术不但可以实现外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还能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手段。本文主要对利用信息技术创新高校外语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校外语教学模式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依托现代信息技术,高校外语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与外语课堂教学日益融合,并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成了教学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但优化了教学手段,还体现出了强大的创新优势,丰富了教学资源,为高校外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促使教学手段得到了全新的变化。
1利用信息技术创新高校外语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弥补了传统外语教学资源的不足,为高校外语教学模式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支持。通过收集信息网络中大量与教学相关的资源,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和逼真的语言环境。并且将这些信息加工处理成有效的教学资源,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去的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对解决传统教学中内容单调枯燥、学生缺乏兴趣等问题具有很大的作用,可以极大的提升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中,教学设备局限于课本、黑板、封闭等,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学生忙于抄写笔记或完成教师安排的课堂练习,只是单向地接受知识信息。并且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分析课堂内容,讲解语法重点,即便是有课堂提问之类的师生互动,外语教学也往往流于形式,达不到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目的。而现代信息技术则对教学手段具有很大的优化作用,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情况,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教学内容,合理选择信息资源,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如:文字、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形式。同时,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一个立体的认知,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书本,通过多种感官刺激,可以促使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外语知识的兴趣,能够极大的提升教学效果。
2利用信息技术创新高校外语教学模式的路径
2.1积极推进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
首先,学校应积极推进信息化校园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大力加强对信息化设备和教学资源的资金技术投入力量,从而为现代信息技术与外语课堂教学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一方面,在软件建设方面,学校应组织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方面的相关培训,不断提升外语教师的教学水平,鼓励教师积极构建个性化网络教学资源,定期更新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技能,从而满足教学需要和学生学习的需求;另一方面,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学校应增强多媒体教学平台的建设力度,为教师配备完善的信息化教学设施,健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学校整体的信息化教学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积极作用。其次,目前信息化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外语教育信息化教学意识淡薄,对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来教学生疏。由此,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充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自觉加强现代教育理论、技术和教学等方面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勇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有机结合,主动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综合素质,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外语教学模式,熟练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不断提升外语教学效果。
近年来,外语教学理论研究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组织原则。随着学习者“自主学习培养模式”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确立,这也对高校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外语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成为高校外语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所在。从高校外语教师职业发展的角度,探讨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发展:(1)掌握二语习得规律,研究外语教学法;(2)进行教学反思。
1掌握二语习得规律,研究外语教学法
对于每一为高校外语教师来讲,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外语教学理念,首先必须从外语教学理论上武装自己。用外语教学理论来指导外语教学实践。目前,许多在教学一线的外语教师对外语教学理论不甚了解,其教学实践基本上是“老师以前怎么教我的,我也怎么教学生”。这些教师一方面因教学工作繁重,而无暇顾及外语教学理论;另一方面,他们觉得外语教学理论离他们太遥远了,根本不能直接指导他们的教学实践。这些教师的想法主要源自对“理论指导实践”的误解。这里我们所说的“理论指导实践”,并不是指教师应把理论直接拿到课堂上去应用,而是说,教师应该具有外语教学相关的理论意识,应该始终关注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应该不断吸取相关理论的合理成分,在相关理论的启发下,或在借鉴他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所教学生的特点,结合学校的教学条件,探索符合教学实际的有效教学方法。
1.1掌握二语习得规律
从语法—翻译法到交际法,第二语言教学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这期间,教学理论、教学流派层出不穷,语言教学界似乎一直在致力于寻找一种最佳方法以解决语言教学中的所有问题(Richard2001:167)。二语习得研究着眼于学习者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起始于是20世纪70年代。二语习得30多年的研究历史为外语教师专业研究提供了一个比较清晰的理论框架(文秋芳,王立非2004)。二语习得研究表明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灌输和语言技能的操练,还应包含认知和感情在内的全人教育;语言学习者在学习动机、认知风格、学习策略及个性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没有一种方法能适用于所有的学习者。
当然,借鉴和应用二语习得研究成果并不意味着生搬硬套。教师在对二语习得规律和教学原理的掌握虽然不能直接解决所有教与学的问题,但确能帮助其减少教学盲点,在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往中最大限度地促进学习,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过程真正的指导者(instructor)、帮助者(helper)和评价者(evaluator)。
1.2重视外语教学法研究
外语教学法是一门探索和揭示外语教学规律的科学。它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多元化的概念。外语教学法研究的对象是外语教学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手段,其范围包括外语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内容。
一、我市外语人才培养现状
京津秦协同发展为秦皇岛经济发展创造了机遇,那么驻秦高校的外语人才培养能否满足协同发展下企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呢?笔者之前对部分驻秦高校外语专业进行走访和调研,发现我市外语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一)培养目标相对陈旧。目前,驻秦高校外语教学所制定的目标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与秦皇岛区域经济发展相脱节,忽略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符合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
(二)课程体系缺乏弹性。各高校制定的外语课程体系与时代相脱节,教学模式陈旧。多数院校外语教学仍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的整体素质不高,使得我市的大专院校很难培养出适应京津秦协同发展的创新型外语人才。
(三)教学方法比较死板。通过走访调研,笔者发现驻秦高校外语专业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这既不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也使学生缺乏实践的机会。这一死板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只掌握理论知识,但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应用和创新能力,无法满足企业对既懂英语又懂国际贸易及商务知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二、京津秦协同发展现状
近年来,秦皇岛市实施对接京津的“八个盯紧”策略,主动承接首都行政功能、公共服务资源、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的转移,重点发展高端旅游、休闲养老、康体健身等产业,打造首都行政医疗文化教育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及成果转化基地,京津冀滨海高端商务区。
三、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目标
摘要:我国外语教学长期受语言观念、外语政策影响忽略了语言的经济价值,外语人才培养脱离了市场需求。本文从经济学中准公共产品、人力资本学说及边际效益角度分析了语言经济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认为外语教学应看重费用与效益、价值与效用的关系,选择使用应用型外语以体现语言的经济价值,并提出外语教学的帕累托改进。
关键词:教学现状;语言经济学;应用型外语;帕累托改进
一、现状与综述
语言是具有价值、效用、费用和效益的资源,外语教学应紧紧契合市场需求。各高校外语教学现状表明,语言作为稀缺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合理地配置,外语需求现状与学生外语实战能力相距甚远。国外学者JacobMarshak(1965)揭示了语言经济学的属性,认为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语言。Grin(1996)给出了语言经济学的定义,把语言作为一种变量引入到经济活动中,采取经济学的方法研究语言与经济。国内学者许其潮(1999)将语言经济学理论引入中国,并论述了理论基础以及语言经济学与人力资本学说及教育经济学的关系。黄少安(2001)等为语言经济学建立了一个初步框架,对语言经济学本质、语言与经济的关系进行了透彻分析。汪丁丁(2001)、袁俏玲(2006)等均论述了语言经济学理论。但从经济学视角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实效性探讨的相关文献甚少。
二、语言经济学对外语教学启示
(一)外语教学:从公共产品到准公共产品的转型学生进入高校学习,语言和其他技巧将是个人和社会通过投资能够获利的经济资源,技巧的习得具有非排他性。学生面临毕业后寻找工作,语言直接与市场对接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如语言学习可为个人留学国外做准备。此时大学阶段外语教育应是一种更多偏向私人产品的准公共产品。目前高校教学运转忽视了获利者必然的个人投资倾向。高校的外语教学应考虑市场的供求关系,使外语教学的成本可适当由政府和收益的个人共同分担,依据收益大小确定承担比例。
(二)树立正确人力资本观,发挥人力资本效应,规避投资风险当前中国的“英语热”凸显了语言的经济性。语言是人力资本,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项人力资本投资。其特征之一便是回报周期长,学生应打破常规思维、树立正确人力资本投资观,坚信在工作岗位中通过外语应用逐渐得到回报,产生效益。高校应发挥学生人力资本效应,以大学外语教学大纲要求为基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促进学生从学习过程到实际应用过程的转变,避免外语教育的负外部性。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应适时转型,语言应结合各学科一般性知识,提高外语教学的“应用性”。
(三)降低教师与学生边际成本,提高边际收益要实现规模经济避免规模不经济,途径之一是发挥协同效应、实现多元化发展。高等院校可以比作“产出”人才与科研成果的主要集聚地。我国外语教育基本贯穿整个全民教育系统,政府投资的各级各类学校为外语教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已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经济,此时为避免规模不经济的产生,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理应顺应时代要求,改变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采用基础级与应用级分级教学,发挥各学科协同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外语水平设置不同培养目标和模式,根据某一特定专业和学生未来工作环境等设计相关外语课程。
【内容摘要】
当今时代,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国际交流与国家间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据此,本文提出了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并指出目前我国高校外语专业文化教学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文化教育从认知、情感、行为、语用等诸多方面实现对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能力;文化教学;文化教育
培养大学生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精神是当代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之一,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外语专业学生的培养多偏重于语言技能的训练,并且对于文化教学只是偏重于如何理解和吸收外国文化以便能与目标语人群更好地交流,忽视了外语学习在本土文化国际传播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且没有将文化传播能力作为外语能力的一部分给予重视。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提高外语专业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文化传播意识和能力是时展的要求。近年来,随着国家提出“文化强国”理念以来,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国家外语能力等课题成为了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作为构成国家外语能力的主要力量的外语专业学生的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也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一、“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提出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服务于美国国务院外交服务学院的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在其经典著作《无声的语言》中首次使用了“跨文化传播”一词,其英语表达有“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其它常见的翻译方法包括有“跨文化交流”和“跨文化交际”等。其中“跨文化传播”被认为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领域;“跨文化交流”则较多地用于国际关系和政治外交领域,关注不同文化形态下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展开的相互交流对于国际政治以及国际关系的影响;而“跨文化交际”多用于外国语言学或外语教学研究领域。
随着教育的改革、时展,以及外语教学自身的发展与完善,我国高校外语专业教育的教学目标经历了从注重语言知识能力,发展到语言交流能力,又扩展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外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其主旨是在语言习得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正确看待文化冲突问题,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并且提高与目标语人群交流的技巧。然而,本文认为外语人才“跨文化交流能力”只是强调了个体适应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没有提升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来看待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当今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并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更加频繁,既包括人类文化交往层面的跨文化传播,又包括日常生活层面的跨文化传播。因此传播中国文化,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是时代的需求与呼唤。外语专业大学生应该是一个既具备高水平的外语语言技能,同时又能具备较高母语和目标语文化的知识和素养,能够承担和肩负着互为介绍和传播中外文化的特殊使命。在国家“文化强国”发展战略下,对外语专业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外语教育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的重要体现,更是高校外语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高度全球化的世界大环境下和中国外语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开展的本土背景下,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逐渐成为第二语言教育研究领域热议的焦点。同其他学科相比,外语教学更多地涉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教师理应具有“社会人”和“文化人”的双重身份,跨越“文化距离”将更丰沛的情感投入到指导学生参与教学实践中来,真正体现出教育的生命价值。第一,外部环境优化,教育形成规模。国家和政府先后通过加强教师教育、制定法律法规、提供经济保障等措施有利于教师专业化的促进与保障。良好的外部环境为高校外语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外语教师的继续教育形式不再单一枯燥,多层次交流平台的构建激发了外语教师的工作热情,“一个构造得宜的头体脑胜过一个充满知识的头脑”。教育的个性职能日益凸显。第二,内部动力强劲,教学科研双丰收。终身教育的重要性和基本理念已被广大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接受并熟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己经融入教师的教育生活和工作中,成为其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显然,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经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我国高校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建设借改革开放之机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高校外语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还有诸多问题尚待解决。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意识淡薄,目标定位偏差,规划缺乏长远性
作为实现教师专业化的最佳策略,外语教师继续教育实践并没有很好地体现专业发展的价值追求和多样化、综合性、实践性特征。目前,外语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继续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准确,教师在理解和参与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偏差。笔者以问卷调查为研究途径,对高校外语教师继续教育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结果表明,有近43%的教师对继续教育的本质、内涵、指导思想、培训内容等问题有粗略的了解,认为非常有必要参加,但对如何体现“发展”,教学与科研能力如何培养强化等问题解释不清,处于似是而非的混沌状态。对于“对参加继续教育的态度”,70%的教师从主观因素出发,选择“大多时间乐意参加”,主要为了“提高业务水平”或出于“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兴趣”。而在回答“参加继续教育的原由”时,个别教师表现一定的功利色彩,或“遵照上级的统一安排”或为“满足职称评定条件及要求”。其中近14%的教师认为自己是被教育的,对于学术上的探究和取得更高层次的学术理论的职业发展意识比较淡薄,并将其归结为自身因素,抱怨教学任务繁重的同时又对科研理论、方法的学习信心不足。社会上的“外语辅导”、“外语培训”的大热冲淡了很多外语教师扎根教育事业,不断更新发展的初衷。外语教师继续教育因起步较晚,先天不足,难与社会需求同步而长期处于滞后状态。高校外语教师教育的研究应着力于如何使得外语教学更好地满足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消除因长期从事一项工作而带来的职业倦怠。可见,目前的外语教师教育在为广大教师教学科研保驾护航方面没有起到切实有效的作用,没有真正体现教师终身教育的理念和内涵,规划的长远性、全面性、整体性不够。
二、组织形式单一,内容与需求脱节,教育缺乏实效性
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职前职后紧密联系、长期的、系统的人才培养工程。外语教师教育在充分体现语言学术前沿动态和分享教学实践经验外,往往忽视了教师作为高层次知识分子群体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教师在入职后都参加了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继续教育。“参加过一种以上培训”的教师比例高达47.6%;“总学时超过国家规定48学时”者达到了66.7%,继续教育的内容在不断丰富,形式日趋多样,这种快速的变化发展的数字背后是对经济转型升级、人才优胜劣汰的预判和警醒。从整体来看,高校外语教师对专业能力提升的热情较高。在问及继续教育培训的效果时,76.2%的教师评价“效果不错”和“有一些效果”,23.8%的教师觉得“效果不大”。对于参加过的专业课课程培训,78.6%的教师选择“满意”和“较满意”,21.4%的教师选择“较不满意”;而对公共课满意度的调查中满意率仅为42.9%,明显低于专业课。外语教师科研成果难以发表、立项、评职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的外语教师都出身于师范专业,多年的学习工作单一强化了“师德师风”的建设,而对学科知识和跨学科知识的摄取能力先天不足,甚至缺乏危机感,创新意识薄弱。组织形式的单一化使得外语教师的教育与培养在泛泛的高校师资培训上很难有针对性的体现。一些理工院校的外语教学院(部)虽在有限的科研经费中努力加大学科建设、引进学术人才,但基于对“大环境”(如学校整体定位或受主干专业发展影响)的无奈,外语教学的学科建设一直在夹缝中求生存。周燕针对高校外语教师发展的需求研究指出“高校目前缺乏促进教师发展的积极环境,尚不具备一套完整的促进教师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教学、科研压力,经费、学习机会的局限使很大一部分教师不能妥善处理好工学关系,继续教育变成了一种额外的“甜蜜负担”。继续教育实效性的欠缺让一些外语教师开始怀疑自身的职业价值,教研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严重挫伤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阻碍了外语教学改革的进程。
三、课程设置差异大,专业特色不凸显,组织缺乏科学性
优秀外语人才的培养质量决定了外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学历补偿教育基本满足了广大高校外语教学的师资需求,外语教师的观念、知识和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与外语教师专业发展要求相比,原有的课程设置差异大,教师成为知识的“受体”,没有自主选择和参与的权利与余地。一些具备在职研究生研修条件的重点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以英美文学、语言学或翻译研究为主,虽然也增开一些应用语言学课程,但是教师教育专业的特色不凸显,与普通的外语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区别不大,在职学习的教师大都为一纸文凭,真正希冀从学习中明确或规划自己发展方向的教师并不多见,或保留初衷,珍惜在此学习深造的机会,但都因工学矛盾而流于形式。第三次教育浪潮为外语教师提供了充分的学习发展机会,扎根于中国传统语言教学文化中的外语教师应在汲取西方优秀语言发展理论的同时,关注带有中国教育特色的大学外语教学改革。外语教师教育应充分考虑全球化、本地化和个性化的学习,真正对教师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教师与环境的互动和博弈。与日本FacultyDevelopmen(t简称“FD”,促进教师发展的机构)的外语教师资源分享、参与型“学习组织”不同的是,中国国内比较关注的是如何通过行政机构自上而下的改革组建,以此促进外语教育的发展。这种“金字塔”结构固然能唤起教学组织的活力,通过持续性的有效个人学习、团队学习与整体组织的学习,进而解决组织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升组织创新与应变的能力,以促进组织成员与整体组织的发展。但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教育主管部门过度地把教师的培养全部倾注于显性知识的提高,忽视了教师作为社会人的“内在自我”的发展。部分高校管理者对教师继续教育认识不足,缺乏长期性整体规划,教师生涯发展和学校岗位需要相结合的教育目标不明确,从管理模式到培训实施过程、机构和场所的专门化设置配置都远未达到理想的状态。由此可见,教育组织方式缺乏科学性,这既影响了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又阻碍了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四、计划保障有局限,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管理缺乏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