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师德教育范文

高校师德教育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高校师德教育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高校师德教育

高校师德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

一、高校师德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必要性

党和政府以及各高校一直高度重视师德教育工作。但是,当前高校师德教育仍面临实效性不强的问题,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和全面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高校师德教育实效性不强的原因很复杂,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高校师德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以及教师轻视自身师德修养等等原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师德教育本身,即当前的高校师德教育仍是基于单子式主客取向的主体性理论而建构的。单子式主客取向的主体性理论是在西方哲学的人学转向中,由笛卡尔、康德、费希特等近代西方哲学家基于对人性的肯定和褒扬而确立的一种哲学范式,它通过张扬人的主体性推进人类历史进步。但它建立在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型中,是一种片面的孤立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意味着“自我中心”,即在主体自我视角里,自我具有优越性和优先性。师德教育自觉或不自觉地依此理论展开工作,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里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也确实能够取得很强的教育实效性。但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复杂开放时空境遇中,师德教育仍依据主体性理论来建构,显然难以适应,因为它存在如下亟待消除的弊端:其一,师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主客二分的关系,双方地位极不平等。其二,师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容易脱离实际。其三,师德教育方法过于简单。事实表明,在思想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以人为本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的当代,单子式主客取向的主体性师德教育难以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为解决实效性不足的问题,必然要求对单子式主客取向的主体性师德教育进行创新和超越。主体间性理论正是解决此一问题的钥匙。主体间性理论是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马丁•布伯以及哈贝马斯等西方哲学家为了超越笛卡尔确立的主客二分思维范式,从存在主义、对话主义以及交往行为等理论视角提出来的,此一理论已成为西方现当代哲学的重要思潮。主体间性理论是对主体性理论的重新确立和超越,它主张由单级主体性向交互主体性转变,用“主体—客体—主体”的模式代替“主体—客体”的模式。主体间性是全面、真实、双向的主体性,是对主客二分的、偏激的、片面的、孤立的、单子式的主体性理论的扬弃,它为主体性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生长点。推动高校师德教育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是解决当前高校师德教育实效性不强的必然选择。

二、高校师德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维度

高校师德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是对单子式主客取向的主体性师德教育的一种扬弃。这种扬弃既是一个全方位的、动态性的复杂过程,也是一种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向,对此进行微观审视是十分困难的。但是,我们可以从主体间性转向的主要维度来把握方位、鸟瞰全局。

1.由单一主体转向多级主体。由于主体间性关系即交往关系,它“绝不是像结构主义断言的那样,是无主体的封闭、自足的系统,也不是‘主—客’框架所主张的单一主体中心性,更不是‘解构主义’德里达所认为的是应消解的中心性秩序,而就是一种交往的秩序,是多极主体间为共同改造中介客体而结成的物质交往关系”[2](P185),因此,主体间性师德教育必然要求摒弃“主体—客体”关系中单一主体的自我中心范式,走向“主体—客体—主体”关系中的多级主体范式,实现师德教育主体由单数到复数的转变。由此,主体间性师德教育过程不再是单一主客体的两极摆动,而是师德教育主体和受教育主体之间以共同的客体为中介的交往实践过程,它生成的是多级主体间关系,包括教育者主体之间、教育者主体与受教育者主体之间、受教育者主体之间的多级主体间关系。

2.由威权压服转向平等对话。主体间性师德教育要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摒弃威权压服关系,转向平等对话,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上,同时作为师德教育的主体展开交流对话,以期实现充分互动,达成有效共识。这里的平等并非指二者的完全等同,而是师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地位的平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双方在法律、人格上是平等的;二是指双方都有说话的权利,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都有倾听的义务,没有人享有特权;三是指教育者平等对待全体受教育者,将言说时间和言说机会合理、均等地分配给受教育者,防止出现某些受教育者被遗忘的现象。[3](P379)对话即师德教育者、受教育者主体之间既要倾诉又要倾听,最后在理解、解释和参与中达成共识。“在这里,发言者和听众,从他们自己所解释的生活世界的视野,同时论及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中的事物,以研究共同的状况规定。”[4](P135)高校主体间性师德教育的平等对话包括教育者之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对话。

3.由道德说教转向体验建构。主体间性师德教育反对教育过程的“填鸭式”道德说教,认为师德传承与生成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交往实践中的体验建构。“从交往的角度来看,它们是用来保存和发展文化知识的;从社会化的角度来看,它们则是用来培养和维护个人认同的。”[5](P82)在主体性师德教育中,体验与建构是一个主体间交互作用、提携并进的交往实践过程。体验即师德教育者、受教育者通过亲身经历的交往实践来巩固、提高对思想道德观念的认识;建构即师德教育教育者、受教育者“将原来的静态的道德意识、规范、观点在现实中激活、催化,再经过比较、甄别、整合,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一些道德内容,填充到原有的思想品德体系中去,吐故纳新,构建新的道德体系”[6](P388)。

4.由单向教化转向互利共赢。主体性师德教育突出教育者的师德优势地位,把教育者当作布道者,要求教育者以教化广大教师为己任。而主体间性师德教育则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为互利共赢的友好群体,“这个群体中每个人都为集体的创造作出个人贡献;每个人借助于集体的创造在精神上得到充实,同时他又使他的同事们在精神上充实起来”[7](P41)。实现互利共赢的转向,基本方法是师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加强同侪分享,相互取长补短。

继续阅读

高校青年师德教育论文

一、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特点

在专业素质方面,高校青年教师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一部分还具有在国外学习或工作的经历,有比较全面的学科知识基础,并且有良好的外语和计算机技能,能够适应社会信息化和全球化发展的步伐;从精神面貌看,青年教师朝气蓬勃,精力旺盛,有较强烈的事业心和渴望成功的抱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他们给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带来了活力和张力,但青年教师队伍也存在一些问题:

1.缺乏强烈的责任意识

激烈的市场竞争给青年教师带来了许多心理压力,导致做事追名逐利,对工作没有强烈的岗位责任意识,没有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经营,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存在消极对待和应付的思想。

2.缺乏持之以恒、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青年教师刚参加工作,一开始对未来往往有较高的期望值,有比较大的理想与抱负,希望能够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但成功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青年教师起点低,需要自己不断努力,要做好“十年磨一剑”的准备,可由于对成功的渴望,急于得到对自身价值的肯定,有的青年教师会出现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现象。

3.不注意小节,缺乏以身作则的意识

青年教师很大一部分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在穿着上比较学生化、随意,不注重衣着与身份的匹配,在学生面前言谈举止不注意教师形象,有的青年教师认为这样可以缩小和学生的距离,殊不知这样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除了受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影响以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有些年轻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不注意小节问题,不仅起不到典范作用,反而有负面影响。孔子有句名言曰:“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为楷模。

继续阅读

浅谈师德师风建设内在要求及时代性

摘要:师德师风是教育工作者的灵魂,国家的兴亡取决于教育,而教育取决于教师。教师是学校立校之根本,师德师风教育是教育的灵魂。著名教育学家斯霞说过:“要想使学生的品德更加地高尚,首先教师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教师是学生在成长中的一面镜子,教师的言谈举止、衣着穿戴以及为人处世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为人师表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应严以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好学生的表率。本文主要围绕着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在要求及其时代性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校;师德师风;教育建设

教书育人是师德师风的关键,教师要将学生培养成能够为社会或者是国家有用的人才,不能胸无点墨,更不能容忍滥竽充数的教师在课堂上教育学生,师德师风不仅仅是一个教师的问题,更是集体教师的问题。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着教师必须是品德和道德都比较高尚的人。一名合格教师要有良好的道德,好教师要以德育人,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高校教育最为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对即将踏入社会的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有着很大的影响。

一、现代教育中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的职责,教师不是为教书而教书,而是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部分教师的责任心并不是很强,不太注重师德师风建设,有时候会将自己的情绪带入到教学和工作之中,甚至在教育学生时使用一些不合理的方式,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都给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且,大多数教师都不会关系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过分追去个人利益,没有将教师的职业作为一项热爱的事业来经营。世风日下,必然行风日下,行风不正,必然师风不正。因此,要整顿行风就必须先要整顿世风。而且,教育行业的特殊性导致教师对于学生们的教育将远超过于其他行业。所以说,师风正,可以带动行风,行风正,又可影响到世风。

二、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在要求

(一)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在法律上的内容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只有提高了师德,才有资格教育学生,成为人民的好教师;学校只有把师风师德建设工作深入落实,才能加速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办好人民的好学校。再者,高校教师最做到知法,知道身为教师的职责,找好自身定位;高校教师还要能够懂法,能够明白法律存在的作用和意义,用法律鞭策自己不要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在政治上的内容高校师德师风在政治建设中要坚决的支持党组织,将党作为自己奋斗一生的信念,并以党为榜样,管理好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坚决支持党的任何决定,服从党组织的安排,将党和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落实并执行当的决定和要求,要加高校大师德师风的建设。

继续阅读

师德师风建设的中国文化论文

1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强化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为我国提供了国外广阔的市场、丰富的资源、先进的技术,更有利于吸收国外先进的经验和科学文化,为我国师德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后,自由、平等、博爱、合作、互助等思想成为主流,在道德领域,人和人之间的自由选择权利和能力逐渐扩大,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理念不断地得到丰富、创新和完善,自身道德选择能力不断增强。要适应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必须摒弃陈腐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将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实行更加开放的教育政策。当然,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也使国际上很多腐朽道德观念、意识形态逐渐渗入到我国,我国道德体系的快速建立也受到很大影响。很多教师在经济全球化大潮流中不断地迷失自己,被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所左右,这给我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学而不厌,勇于创新”是教师必须遵守的一个重要的职业道德规范,其他国家的优良传统也应该批判地接受,并在借鉴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创新,不断转化为我国高校的师德思想。不可否认,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师德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了经济文化全球化对高校师德建设带来的新挑战。过分崇尚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的部分教师,不遵守基本的职业道德,使我国传统师德观受到冲击,个别教师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追求经济利益,有的教师甚至完全没有职业责任感,对现阶段师德建设中出现的不良现象的本质总是无法认清,对于问题认识不到位,对于发展没有树立正确的观念。

2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1)科研工作中的功利化倾向。高校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科学研究,其中高校师德师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严谨的科学态度。但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科学精神,不去潜心钻研,而是巧取豪夺,甚至抄袭。大部分教师搞科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晋升职称,也就是说,高校部分教师对科学研究的态度较为功利。(2)敷衍的教学态度。部分高校教师只重个人科研,不重课堂教学,对教学工作精力投入不足,敷衍了事。还有的教师在上课时在教室内接听手机,不遵守教学纪律。(3)部分行政人员的服务意识淡薄。行政工作者是高等学校的一支重要队伍,他们的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影响着管理育人的实现。然而,目前高校中许多担任行政工作的教师服务意识淡薄,缺乏协调合作的精神,工作效率低,担任行政工作的教师在处理行政事务上的服务意识有待加强。(4)缺乏社会责任感,个人利益至上。市场经济对部分教师带来了负面影响,导致部分教师过分看重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把自己的工作仅当作一种旱涝保收的谋生手段,很多教师没有把本职工作视为传承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崇高理想的伟大事业。其次,有些教师以挣钱为终极追求,热衷于第二职业,而忽视了对教学效果、教育内容的探索与研究,无心钻研业务,不求功劳,但求无过。以待遇的高低来决定自己敬业的程度,过分强调经济利益,缺乏奉献精神。

3中国文化视阈下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途径

3.1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信念干一行爱一行,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教师是专门培养人才的职业,非常特殊。教师应忠诚于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教育工作,尽职尽责,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重任,把它当作自己的事一样来对待,为社会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有用人才。尊重学生,热爱自己的学生。教师进行爱的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平等对待学生,人的内在需求是渴望得到尊重,自尊心人皆有之,正如《学记》所言:“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越是感受到教师的爱心,教师的教导就越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就越亲近和信任老师。

3.2塑造教师自身形象教师应与时俱进,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不断获取新知识,树立现代教育理论观、人才观,完善和丰富学科知识,在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理论能力的前提下,将理论与实践恰当地结合。坚持做到反思慎独,加强自我修养。

3.3建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沟通渠道学校应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学会聆听他们的心声,在学校和教师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渠道,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水平和生活条件,明晰每一位教师的思想动态,减少高校教师外出兼职的机会,才能使教师安心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让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充满活力的保证是创新理念,要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构建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为高校建设师德师风建立现代化的学习评定系统,使高校能够真正成为学术重地。

继续阅读

民办高校师范学生师德论文

【摘要】笔者经过认真研究,发现当前民办高校师范的学生对师德这一问题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如对师德的认知和情感失调、忠诚度不够高、认知不够充分等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相关工作经验,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职业认同的缺乏、职业意义的忽视、健康积极等情感体验的缺失。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师范;职业情感;情感体验;师德

当前,民办高校师范的学生已逐渐成为我国教育行业基础师资力量的主要来源渠道之一。可以说,民办高校师范教师的师德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未来,充分了解我国民办高校师范教师的师德状况十分必要。笔者经过问卷调查及实地走访,对相关状况进行了深入了解。经总结,多数民办高校师范的学生的师德意识较强,能够充分认识到师德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以下为详述:

一、民办高校师范学生当前师德认知现状

(一)师德的认知和情感失调所谓的师德就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具体指的是教师需要恪守的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遵守的道德规范。而认知、情感的一致,是形成稳定的师德行为的重要途径。在笔者调查过程中,发现接受调查的民办高校师范学生表示:民办高校师范老师必须热爱学生们、对职业忠诚。当问到学生们当面临师德与自身利益冲突该如何选择时,绝大多数学生表示“放弃利益、遵从师德”;但是,当问到民办高校师范学生们“如果有高收入或轻松的工作,你是否愿意舍弃教师这一职业”的问题时,仅有一小半的学生表示“我仍然坚持成为一名教师”。部分学生表示:“师德这个词说着简单,做起来困难”。以上情形可以看出民办高校师范的学生们对师德认知、情感的不一致,是很难形成稳定的师德行为的[1]。

(二)对师德的忠诚度不够高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有近一半的民办高校师范学生认为教师这一职业“清贫”,还有一大半学生认为民办高校师范教师们是否忠于教师这一职业应当由自己选择,只有极少数民办高校师范学生不赞同“当民办高校师范老师太累的话,我会设法转行”这一表述。这说明更多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会更愿意从事轻松或高收入的工作而放弃“教师”这一职业。同时,民办高校师范的学生们的自主从业意向也对其未来职业忠诚度产生影响。

(三)对师德的认知不够充分师德同其他行业的其他职业道德相比是比较特殊的,其自身的内涵也更深远广泛。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有近四成的民办高校师范学生并不能明确教师的师德的具体内涵,这部分学生对终身学习、严谨治学、团结协作等内容是否在师德内容的范畴内表示不确定。有近三成的民办高校师范学生表示教师职业道德同其他行业职业道德并没有不同。绝大多数民办高校师范学生能认识到教师个人修养属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范畴,但是仍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对教师具体有哪些权利义务持模糊的态度[2]。

二、民办高校师范学生当前师德认知改进途径

继续阅读

师范生师德教育全程全方位模式构建

摘要:高校师范生的双重身份与师德教育的双重功能,是对高校师范生进行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逻辑起点。在全程全方位师德教育的过程中,应深刻把握师范生成长发展的特点、严格遵循师德教育的规律,设置“同向型”师德课程、生成“耦合型”师生共同体、搭建“协同型”育人平台,构建“互联—互动—互融”的全程全方位的师范生师德教育模式。

关键词:师范生;师德教育;立德树人;全程全方位

高校师范生作为一个特定的具有双重身份的大学生群体,其师德养成,既关系到他们未来教师生涯的专业发展问题,也关系到现时作为一名大学生成长发展的思想教育问题。同时,师范生师德教育在人才培养中既是师范生的专业教育,也是师范生的思想教育。因此,无论探讨师德教育双重功能的本质属性还是关注师范生双重身份的成长发展,都需要坚持全程全方位育人。

一、双重身份与双重功能:师范生师德教育寻求全程全方位的逻辑起点

1.师范生的双重身份。首先,师范生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具有学习者的身份属性。他们有义务接受思想教育、政治教育、职业教育等。对此,需要严把师德的“养成源”,审慎对待包括师范专业授课教师在内的能够影响到师范生师德养成的诸多因素。因为在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逻辑中,这些师德的“养成源”可为师范生提供多元的师德“养料”,在高校育人主体的引导下帮助师范生“输入与内化”师德。其次,师范生作为一名准教育者,他们有义务促进未来学生的成长发展。因此,高校师范生如何精准体认到“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师德内涵,并将其精准“滴灌”在未来的育人沃土中,需要全程全方位的师德教育,需要关注并帮助师范生“内化”师德、“表达”师德。

2.师德教育的双重功能。师德是教师教书育人过程内隐于心的伦理道德与外化于行的规范标准。因此,师德教育首先是一种思想教育,帮助师范生端正思想认知,养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从培养师范生的课程设置来看,师德教育作为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之一,旨在帮助师范生形成全面而科学的教育观、职业观,从而引导师范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关注的是师范生思想问题,围绕着“如何当好教师”而延展的“如何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价值观问题。因此,师范生的师德教育是要“往前看”“长远看”,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价值困惑,进而帮助他们汲取着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德“养料”,并转化为德性的力量;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并将其内化为未来从教的行为中。

二、师范生师德教育实现全程全方位的“互联—互动—互融”路径

全程全方位育人中的高校师范生师德教育,从认知层面,设置“同向型”的师德课程,并将其作为师德教育的主驱动贯穿于师范生大学四年,立足于“全程”实现师德教育的全程育人,有效解决师范生的师德认知;从情感层面,构筑“耦合型”师生共同体,将其作为师范生师德养成的润滑剂,潜移默化地影响师范生学习生活的各方面,着眼于“全方位”实现师德教育的全方位育人,引导师范生适当表达师德情面积极融合“全程全方位”,并将认知的、体验的师德践行于师范生育人的实践中,从行动中感受着师德教育的全程全方位育人。

继续阅读

高校后勤师德构建探究

【摘要】党的报告中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后勤部门作为“立德树人”的特殊阵地,其师德师风对实现“立德树人”教育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因素,导致目前对高校后勤部门师德建设不够重视,师德师风缺失。本文探讨后勤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确立高校后勤师德建设的原则,明确师德建设的内容并寻求合理的实现途径,以期完善高校后勤师德建设,促进高校后勤部门“立德树人”功能的实现。

【关键词】高校后勤;师德建设;立德树人

高校的后勤管理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同时也具有“立德树人”的重要功能。高校后勤师德长效建设,不仅关系到后勤部门保障作用的发挥,更关系到其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而面对复杂多变的新形势,如何加强高校后勤师德建设对后勤管理部门实现“立德树人”的功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一、高校后勤师德建设现状

1.师德意识淡薄后勤教职工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员,虽不同于一线教师直接对学生产生德育影响,但作为服务型窗口单位,其言谈举止也会对学生起到间接的教育作用,其道德素养也会影响后勤“立德树人”的实现。目前,国内高校后勤整体的师德状况良好,但在少数教职工身上依旧能看到政治观念淡薄,服务意识不强,个人主义严重等不良现象。在引进新教职工方面,疏于对其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训,使其不能形成成熟的职业道德理念,育人质量难以保证。

2.师德理论缺失后勤部门对师德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方面不注重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国家大政方针概念模糊,缺乏对马列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政治素养低下,站位不明确,不能用正确的政治理论指导自己的思想,从而导致其师德修养低下;另一方面,教职工缺乏对师德理论的学习,如对《高等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中教师职业道德理论的学习不足,概念不清,缺乏理论功底指导实践。

3.师德建设机制不完善后勤管理部门是高校的重要保障部门,对学校的科研、教学起着至关的重要的保障作用。但后勤部门不是教书育人的第一线,很多高校后勤管理部门重工作,轻教育,对师德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将师德建设纳入到后勤管理的重点发展规划之中,从而导致其师德机制不完善。而对于后勤师德建设长效发展也没有长远有效的规划,多数流于形式,不能落到实处。

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高校后勤师德建设原则

继续阅读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及创新策略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关系着教育事业的长久、健康发展,我国各个高校也非常重视师德师风建设,然而,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思想政治倾向淡化、爱岗敬业精神不足、教书育人意识淡薄以及学术道德精神歪曲,为了促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更好的发展,从注重组织监管,促进理论教育、培养楷模荣誉感,加强榜样带头作用、培养创新意识,完善活动题材、完善考核制度,注重师德素养培养四个方面进行了创新策略研究。

关键词:新时代;师德师风;策略

一、引言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对人才的渴望愈加强烈,要求高校不断的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和经济需求。高技术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求学生能够拥有强大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以及价值观。老师作为高校传授知识和思想的主体人物,必须要拥有良好的品德和作风,才能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必须要加强高校老师师德师风建设。进行高校老师师德师风建设也是落实教育方针的主要表现,有利于高校健康、长久发展,也是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

进入到新时代以来,各所高等院校都在积极的进行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各个岗位的老师在提升教学能力同时,也能够做到关注社会民生、热爱祖国和教育事业,始终如一,循规蹈矩,教书育人,奉献自己的大好青春,运用丰富的知识储备、高超的教学方法以及崇高的敬业精神为祖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社会人才,为促进我国高校的不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但是,现阶段我国高校老师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倾向淡化高校老师思想政治倾向淡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高校老师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持不赞同的观点,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意义,言行举止不当,容易将自身生活中遇见的不良事件产生的不良情绪带入到课堂教学中,片面夸大事情的负面情绪,观点偏激;第二,没有为在校学生带来积极向上的生活心态,以偏概全,误导了大学生对社会事件的认识;第三,部分高校老师只注重自身研究成果以及学术成果,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漠不关心,不具备作为老师的专业素养,缺乏爱心和耐心,没有一颗积极向上、发奋图强的心[2]。

(二)爱岗敬业精神不足随着现代物质化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许多老师的价值观念也出现明显的歪曲,没有树立起爱岗敬业、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伟大精神,对从事老师这一职业感到失望和无奈,缺乏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精神,只是将教书看作是谋生的手段,不热爱在校教书,甚至厌倦这样的生活,只注重自身利益的得与失,不注重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认为备课可有可无,缺乏责任心;课堂上缺乏创新精神,缺乏对课本知识的有效拓展和延伸;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教学不严谨,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金量不高,只注重表面现象的分析,缺乏实际的应用价值[3]。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