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高校劳动教育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摘要:劳动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实现立德树人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对劳动教育认识肤浅,忽略其内在育人价值,普及度低及缺少专业性和时代性等都是劳动教育在长期实践过程中表现出的主要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重视程度不够及相关机制不健全等。构建完善日常思政与课程思政及其他相关机制,拓展更多与学生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平台等有助于解决当前高校劳动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劳动教育;问题;对策
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通过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已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责任。随着新时代国家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愈发加增,与之相关的第二课堂也逐渐成为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然而,尽管我国部分高校在劳动教育上有着一些长期的活动,然而由于目标不明确,操作门槛过低及覆盖面窄等问题使得劳动教育的实际效用偏低。
一、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不足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劳动教育的肤浅化、片面化及功利化。首先,劳动教育的肤浅化主要表现在,在家里孩子只管看书写作业,其它家务都理所应当地由父母承担,学校亦如此,长此以往学生对“劳动”的理解自然出现偏差;其次,劳动教育的片面化主要表现在强调智力至上,只看到劳动的外在形式,而忽略了劳动的内在育人价值。传统教育中,往往将课堂教学作为唯一的重心,这样虽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而其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却成为短板;再者,劳动教育的功利化表现在将劳动与金钱、利益联系起来,甚至直接进行对等,以致学生参与劳动是出于某种明显的功利性动机,而不是在劳动中历练的本意。不合理的激励机制,过分强调劳动教育的外在价值是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二)劳动教育忽视内在育人价值劳动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人类社会的诸多知识、文化、制度等都是从漫长的劳动生产实践中学习而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说过,“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然而,在我国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对劳动教育的内涵理解显出片面化和机械化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要么将劳动作为惩戒或体罚的手段,要么单纯地将劳动教育理解为教授新的劳动生产技术。这种对劳动教育单向性的理解忽略与割裂了劳动者与劳动对象间通过劳动建立起的良性互动关系及双方的需求。
(三)劳动教育缺少专业性、时代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高速期,每一天都有着新的变化,已经进入了新时代。而目前高校现有的传统的能与劳动教育勉强搭上边的活动,其形式内容仍处于一成不变的状态。诸如探访孤儿院、敬老院,做文明倡导员,义务劳动打扫卫生等,这些活动缺乏时代性和新颖性,不仅无法吸引90后、00后的大学生,且由于所从事的是与所学专业无关的事务而效用低下,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研究劳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不同及变化的需求是必要的。
(四)劳动教育的普及程度不足随着时代的发展,尽管高校也为在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提供了诸多的机会和平台,如青年志愿者大队、勤工助学岗等。然而,这样的岗位数量极为有限,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比如高校各个部门或二级院系虽然为学生提供了种类繁多的勤工助学岗,然而这些岗位一来数量极少,二来通常都设置了较为严苛的条件,因此真正能够在这些岗位得到锻炼的只是极少部分学生。同样,学生会组织的各种志愿服务或社会实践的活动往往也只限学生会干部参与,对于广大的普通学生而言,参加这类活动的机会其实并不多。通常而言,由于信息渠道不畅等因素,学生难以获得全面的活动信息,学校出于安全隐患的考虑,往往也是持消极态度。因此,传统形式的劳动教育很难成为学生的“必做题”,而通常只成为有更高追求的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前提下的“选做题”。
【摘要】如今身处信息社会的我们,必须要对劳动教育的形态进一步考量,因此我国大学生的劳动观教育不能局限于单纯的体力劳动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劳动观教育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完善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基于千禧一代大学生群体的特点,探讨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缺失的问题,着眼国家、高校、家庭三个立足点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尊重劳动,劳动光荣,并且肯定劳动对形成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性。最重要的一点是,劳动观作为治国理政思想的一部分,在新时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让三百六十行人才荟萃,繁星闪耀。”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基数庞大的一部分,他们人生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实现人生价值必须依靠劳动,大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是我国今后最需要重视的一方面。
一、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意义追寻
自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来,科技创新已经摆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地位,国家对教育和学习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教育就不能再局限于单纯的体力劳动教育,对劳动教育的形态也要进一步考量。在信息社会中的劳动教育,重点需要放在引导知识的生产应用,尊重知识与人才上。尤其党的召开之后,我国对现阶段国家发展形势作出了新的判断,青年学生要想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就必须将实践与创新结合。
(一)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个社会的和谐快速发展,是由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决定的。而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如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所言:“在知识经济时代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潜力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大学生最迫切的就是拥有科技创新知识的储备,并将其运用于国家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我国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应该肩负起奋进新时代的重任,积极接受劳动观教育。大学生的劳动意识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性和全面性,也显示出我国发达的政治文明。让接受新时代劳动观教育的大学生,懂得务本崇实的重要性,进而全面建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二)有利于建设学习型社会,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氛围党的提出“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新要求,而大学生作为新时代主要学习者,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主体和细胞。因此,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劳动观,树立创新意识,积极的参与到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中去,既有利于带动其他年龄阶段的工作者加入到劳动教育中,又在社会中营造了全民劳动积极健康的社会氛围,加快实现培养堪当时代大任接班人的目标。
(三)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认识世界“未来教育是智育与体育的结合,它不仅提高了社会生产,还造就了一批批全面发展的人才。”[1]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正是新时代所需要的。正确的劳动观可以使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身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帮助大学生拥有道德价值选择和伦理思维的能力,加强其道德思维的观念,充分认识劳动在社会中的作用,养成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总之,在新时代培养大学生正确劳动观,不仅仅是鼓励大学生参与简单的劳动,更重要的是从劳动中获得独特的人生体验和领会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国家必须通过一系列措施培养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层次也在逐渐提高,为了能够促进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国家提供优质人才,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于教育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新时期下,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就应当采取更多元化的方式,并且积极创新,以全新的面貌应对时代的更迭。传统教学方式当中,虽然通过教师口述以及板书的形式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帮助学生提高了部分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学较为片面。而劳动教育当中的实践育人途径成为了现代教学方式当中的新鲜血液,能够帮助教师培养全方位人才。
关键词:劳动教育;实践育人;途径;模式
在教育当中,多元化的途径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并且形成自身意识,从而将教育内容更加价值化。劳动作为社会生产以及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应当积极融入教育任务当中,潜移默化地为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育的发展当中,一直都被贯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五字箴言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将其完美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无论在学习能力,还是道德品质上都会得到有效提高,但在现代的教学工作当中,却忽视了对于劳动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一、劳动教育的意义
从古至今,无论是人类的生产活动还是发展都离不开劳动,劳动作为传统美德,其中不仅包含了对于物质的生产以及日常生活的行为,还包含了许多文化的结晶,在人类的发展历程当中,不断得到讴歌和赞扬,所以,实施劳动教育是对于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精神世界的丰富,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劳动是人类必须的行为劳动的概念可大可小,既是日常生活当中对于家务的工作,也是实现社会生产和进步的手段,以劳动的行为不仅创造了现代社会的繁荣景象,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从生活当中体会劳动,大概在于一些家务劳动,日常的擦洗、洁净工作都是劳动行为的体现,在社会当中通过广大工人或是生产者的劳动,实现了对于产品的生产,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也为人类进步积累了丰富的基础条件,而从精神层面来说,诸如一些诗词歌赋或是视频音乐等,都是劳动的产物,所以劳动的基本概念就是由一定的付出成就一定的回报,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财富,都是由劳动所创造的,在历史的长河当中,无论经历多么大的变迁,历朝历代的更迭,都不能阻止劳动的进行,一旦劳动被停止了,那么社会就会垮塌。劳动既是人类前进的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即便是各个科目的学习当中,都离不开编撰人员对于教材的劳动,以及教师对于学生进行教学的劳动,劳动遍布于人们生活的每时每刻,所以,在教学当中融入劳动教育,应当作为现代社会的重点方向,奠定劳动教育对于教育系统的基础地位,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虽然素质教育的理念逐渐受到重视,但劳动作为一项实践基础,应当是素质教育的理性回归,在如今的快节奏时代当中,不断洗涤学生的心灵,充实教育事业的内涵。
2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家长以及学校对于学生的要求基本都在于成绩方面,缺乏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概念,导致很多学生成绩较高,却明显高分低能,自理能力差。长此以往,学生不能够及时适应社会,所学知识得不到应有的利用,自身价值难以得到体现,而且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不能及时满足,不利于教育事业和社会的发展。劳动从古至今都是一项意义较为深刻的行为,以其能够创造价值,被古代先贤所广泛推崇,或是劳其筋骨的磨炼,或是劳动最光荣的赞扬,都是对于劳动的一种肯定,所以,对于学生的劳动教育,是对于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也是对于学生品质的锻炼,在教学任务当中,无论是学生日常对班级环境的维护,还是学生自身劳动任务的完成,都是对于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体现,对班级的环境进行清洁,能够养成学生更加良好的品质,对于班级环境更加爱护,通过自身的努力使整体环境得到改善,也会使学生的价值得到凸显,很多学生通过班级的劳动任务和冬天的扫雪任务,能够牢记环境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培养集体主义观念,通过集体的力量,动手完成一些劳动任务,帮助学生更加爱护班级和周围环境,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树立正确的文明公民观念,而参与校园环境的建设,也会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学校的氛围。通过体力劳动,学生提高了日常生活当中的基础能力,得到了在日常学习任务之外的珍贵体验,而且通过劳动,学生也能够体会到家长的辛苦,帮助建设更加和谐的家庭关系。
3劳动教育对于审美有帮助只有辛勤的汗水才能为人们带来精神层面的洗涤,通过劳动,人们价值感得到体现,并且陶冶了情操,对于现代的生活以及繁杂的工作,具有稳定人心的作用。任何的艺术都是从劳动中产生的,所以艺术来源于生活,人们在劳动中发明了歌唱,发明了舞蹈,从劳动中发掘乐趣的同时,也为后代提供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劳动的过程当中,人们更加能够放松自身情绪,将所有生活压力抛于脑后,在面对劳动成果时,也会油然产生自豪之情,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劳动生产中,不仅创造出大量的优秀文化,也提炼出了许多的思想内涵,包括王进喜的坚毅品质,包括袁隆平的科技创新,都为人类的发展带来宝贵的财富。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前人智慧,对生活当中所处环境做出正确的判断,更加珍惜现代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逐渐培养吃苦耐劳的性格品质,从而达到审美观的基础标准。
1后勤环境发挥育人功能的实践与探索
随着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多年的积极探索,后勤在硬件设施、规章制度以及文化环境建设都得到了一定的效果。
1.1加强后勤物质环境建设高校后勤致力于为学生创建安全、文明、干净、和谐的物质环境。后勤部门在高校“标准化”建设的前提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通过在食堂内安装实时监控系统,从源头上监控原料的采购、清洗、烹饪、售卖各个环节,保障学生拥有健康的饮食环境;在学生公寓硬件建设方面,通过安装门禁和监控系统保证学生人身和物品的安全。在宿舍楼的活动室安装电视机和DVD,创建大学生创业基地,丰富了学生的公寓文化生活;在校园内开辟桃李园、在公寓园区种植花草树木,创造了干净、优美、整齐的学习生活环境。硬件设施的完善为后勤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学生食堂和学生公寓成为大学生学习、娱乐,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重要阵地。
1.2加强后勤学生队伍建设加强后勤学生服务队伍的建设是发挥后勤环境育人的有益探索,通过开展后勤文化活动以及学生队伍成员在同学间宣传,将学生平日看不见的后勤服务工作提升到可以看见并亲自参与的层面上,切实感受后勤工作的艰辛。根据后勤维修、绿化、餐饮、宿舍、保卫的工作类别组建义务维修队、绿化小分队、伙食管理委员会、宿舍管理委员会、学生义务消防队等学生组织。经过量化的考核和筛选,这些学生委员会在信息传递、卫生检查、评比活动、校园美化、日常安保等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他们是广大同学和后勤服务部门沟通的纽带和桥梁,也在工作的过程中锻炼了协调能力、劳动能力。健全的组织环境较好的实现了后勤和学院师生的良性互动,达到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目标。
1.3加强后勤文化环境建设打造“文化后勤”是高校后勤改革的趋势,也是发挥后勤环境育人作用的关键。以宿舍文化节、美食节为载体,将与学生联系密切的生活文化优化组合,组成良好的后勤育人的文化环境。在食堂开展“我在后勤的一天”、“学生厨艺精英大赛”等活动让学生自行到市场采购食材、比对价格,穿上工作服到食堂工作间亲自操作,增加对食堂菜价的理解,了解校园周边无证摊点快餐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饮食安全意识,更让学生体会到后勤、食堂工作的艰辛,养成热爱劳动、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在学生公寓开展气排球比赛、手绘报比赛、走廊创意大赛,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特色、发挥专业优势,重点开展宿舍文化内涵建设。创建品牌活动、精品活动,树立后勤文化旗帜是后勤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后勤开展优质服务品牌活动,内容涵盖维修、宿舍管理、医疗、保卫、食堂、员工礼仪多个方面,同时深入各个教学部门开展座谈会、下发问卷让师生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通过邀请专业的礼仪老师讲解工作礼仪,邀请领导、师生参与到岗位练兵等精品活动,让师生体会后勤基层服务人员工作的辛劳,学会互相理解、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这些文化活动使后勤成为融思想教育、行为指导、生活服务为一体的育人场所,培养了后勤员工、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也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参与后勤、培养劳动意识、参与劳动实践的积极性。
1.4加强后勤制度环境建设根据管理的需要,后勤部门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学生宿舍管理规定》、《食堂食品卫生管理规定》、《员工培训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为日常的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准则和依据,奠定了以制度办事、以制度管理的工作基础。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引进物业有限公司,与这些物业公司制定《物业服务量化考评细则》,奖惩分明,划拨出专项奖励资金,根据员工的综合表现施行奖励提高后勤物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质量;学生公寓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检查制度,将学生在公寓的表现纳入个人综合素质考评体系。这些制度让后勤的工作人员、学生能够增强自律,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要求。
2后勤环境育人在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取得的初步成效
2.1后勤文化环境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德育氛围通过开展活动、将社团引进公寓等形式学生接触后勤工作的机会逐渐增多,“优质服务”品牌活动的推广和宣传使学生能够零距离体验食堂、保洁和维修等工作,以文化建设为载体吸引学生参与后勤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其产生的效果往往大于被动的劳动教育课,营造了良好的德育氛围。
一、裴斯泰洛齐的体育思想
(一)倡导将体育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当中
《天鹅之歌》的内容里,裴斯泰洛齐就提出在生活中受教育的重要思想。在“伊佛东”的学校里,裴斯泰洛齐特别重视体育,把各种体操训练发展到师生生活当中,为了全面锻炼机体,编排体操,体操能有节奏、有顺序地发展。裴斯泰洛齐认为在家庭和学校应该都进行体育活动。家庭里的生活劳作产生的动作,也是体育的一部分,例如生活中的做饭、行走等日常活动。学校里进行常规的体育锻炼活动,例如运动会、体操、游泳等。裴斯泰洛齐的体育思想里,特别强调日常生活中的体育。因此,当前的体育课程,需要思考如何教导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生活体育精神,而且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生活体育活动项目。例如,体育教师可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讲解动作、说明动作、注意安全等,让学生能对体育活动有正确的认识。其次,把此项活动布置成家庭体育功课,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分阶段地要求练习次数。这样,就能把体育融入生活里,让生活里充满体育活动。
(二)倡导将体育教育融入生产劳动当中
裴斯泰洛齐的体育教育理念里,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在结合劳动来帮助贫苦农民,让贫苦农民通过学习提高劳动技能,进一步改变贫苦状态,而且把德、智、体的教育和劳动教育相联系,这种理念对现代社会的体育教育有积极意义。裴斯泰洛齐提出的“劳动教育”,训练内容包括:训练各种身体器官,职业、生活能力等的训练,也包括一切实践内容。裴斯泰洛齐认为体育的起初阶段和最基本开始是劳动教育,且体育活动中最简单的要素就是关节活动。人类关节活动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能力,它能让人类的各种体力得到发展,也是体力发展的基础。因此,关节活动是体力活动的要素,也是体育教学的要素。体力活动是最基本的劳动,劳动教育的基本要素也就是关节活动。体力发展是培养各种劳动的技能、习惯、教育和训练的基础。裴斯泰洛齐在儿童开始就主张学习一些劳动技能,他通过各种关节活动发展加入到劳动技能当中,例如手抓、走动、脚蹬等关节活动,通过这些力量和技巧来发展儿童身体。裴斯泰洛齐通过制定“技能入门”,用于帮助实际劳动,也作为体力发展的内容,像一些身体体操内容中有推、拿、挥动、掷等简单体操项目。通过这些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学习,能够全面促进儿童体力发展,同时把劳动技能掌握。这就是裴斯泰洛齐主张的家庭和学校同时开展劳动教育和体育教育。
(三)强调体育教育应与其他教育活动协调开展
裴斯泰洛齐强调打击、拉转、震动、投掷、压等的基本要素学习以及体力训练,必须要在体育活动中掌握。为了实现教育人,要使人的各种机能发挥完全,包括脑、手、心、智、体、德等。这样才能实现健康的心灵和健康的身体同时进步。例如儿童体育活动可以使旺盛的精神体力得以宣泄,能使压力舒缓,也能养成学习的好习惯。体育活动开放才能形成人际互动,促进儿童培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也能在活动中提高欣赏能力。体育运动对全面体能的培养非常重要,只有和其他教育均衡发展才能把体育中的技能、认知、情意等落到实处,使体育教育与各类教育并重。
(四)体育教育激发学习者的创新本能
摘要:劳动素养培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着劳动素养偏低的问题。根据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要求,通过坚持理想信念引领,培养劳动意识锻造劳动精神,提升劳动能力,构建实践育人网络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升当代大学生劳动素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劳动素养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接班人。劳动素养既是个人成长进步的基础素养,更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提升劳动素养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类,创造了人类社会。劳动素养的高低不仅决定着个人的发展与进步,更决定了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程度。劳动素养既是大学生成长进步的基础素养,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深入推进的重要保证。
(一)劳动及大学生劳动素养的内涵劳动是人的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1]”劳动是人这一劳动主体在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中通过使用劳动工具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劳动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不仅是指劳动是在人与人之间相互结成社会关系的前提下开展的实践活动,更是指这一过程是人的社会化过程的重要阶段。素养,是人在特定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和态度解决问题的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2]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提出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核心素养及十八个基本要点。该成果在最后实践创新核心素养部分中指出,“劳动意识重点是: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为等。[3]”因此,劳动素养是指处于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实践主体在掌握一定知识储备和劳动技能基础上开展实践活动,特别是劳动实践中所展现的优良品质的集合,包括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劳动能力以及知识储备和创新精神等状况。具体而言,大学生劳动素养是指大学生在掌握扎实专业知识的同时,具有积极主动的劳动意识,具有良好的热爱劳动的心态和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不仅能够扎实开展学习、生活、工作中的脑力与体力实践活动,而且能够根据条件变化创造性地开展活动。
(二)良好的劳动素养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优良品质历数史上的优秀马克思主义者,无不都具有良好的劳动素养。正是多种多样的劳动实践使他们具有了健康的体魄与良好的心态进行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创作与实践活动,为人类发展做出了不朽贡献。恩格斯年青时曾投身军营,为日后领导革命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他利用21个月时间,深入英国曼彻斯特工人住宅区调查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和劳动状况,又通过广泛收集材料而写成著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根据亲身观察和可靠材料》。正是怀着对广大无产阶级的深厚情感、对劳动人民的深深同情,才使他甘愿放弃资本家的优裕生活而投身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事业。邓小平指出“为了创造社会主义的幸福生活,没有极艰苦的劳动是不可能的。我们要参加劳动,特别要积极参加工农业生产的体力劳动。因为体力劳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最大多数人民都要负担的光荣义务。[4]”在陕北梁家河的知青岁月里,带领人民群众建沼气池、修堤坝,踏踏实实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梁家河的劳动实践对于一生治国理政理念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这种身体力行的精神更是当下年青人学习的榜样。
(三)培养大学生劳动素养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类,创造了人类社会。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但是劳动的作用远远不止于此。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然而即使是最低级的野蛮人的手,也能做任何猿手都做了不了的数百种动作。任何一只猿手都不曾制造哪怕是一把最粗笨的石刀。[4]”在2016年宁夏考察时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就是靠着我们工人阶级的拼搏精神,埋头苦干,真抓实干,我们才能够实现一个又一个的伟大目标,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丰硕成果。[5]”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如此大的成功,没有千千万万劳动者的辛勤劳动是不可能的,没有众多的具有高素养的劳动者的付出是不可能的。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到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将达到3550万。青年群体关乎未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是否源源不断、后继有人。因此,进一步提升当下高校大学生劳动素养事关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成败。
2020年是全区的“攻坚落实年”,也是教育体育系统的“质量提升年”。全局上下凝心聚力,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不断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在“党建引领”“立德树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教育服务水平”“打造时尚运动城区”五项攻坚中发起新攻势,高效解决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不断使市南教育与现代社会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区域经济发展相匹配,展现出市南教育人敢拼敢闯、干事创业的良好精神面貌与责任担当。2020年荣获首批学前教育省级游戏示范区、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等称号。区域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在全省教育改革发展专题研讨班上作典型发言,“以海育人”海洋教育工作经验在省海洋教育工作调研会上进行介绍。
一、全面从严治党,夯实“党建引领”攻坚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化“党建促校建”
优化“党建促校建”工作项目,做实“党建引领”这篇大文章。召开了全区教育体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和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工作会议,制定《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2020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意见》,印发《市南区教育和体育系统学校党支部重大事项研究前置议事规则(暂行)》,《中共市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工作规则》《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2020年党建工作要点》,印发指导各党支部规范落实“”等组织生活和工作要求,建立民办教育党建“四张清单”台账,组建民办教育党建指导员的党建指导队伍,建立公办民办党建工作联席制度,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履行重大事项研究讨论前置议事程序,体现党组织主导意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市南教育体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二)纵深推进“三述”,提振干部责任担当
结合“燃烧激情、建功”活动,下发《“述理论、述政策、述典型”指导标准》,扎实推进“述理论、述政策、述典型”,形成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述、科长队伍重点述、其他干部广泛述的工作机制,全系统开展“述理论、述政策、述典型”83场。下发《关于加强党支部学习的通知》,各党支部深入学习党的、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系列重要论述,机关党支部开展集体学习12次,党小组学习24次,各党支部开展学习390余次、研讨交流130余次,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充分展现出干部教师敢拼敢闯、敢想敢试、敢为人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三)加强思想引导,守好意识形态阵地
严格落实各级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制定出台了《中共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意识形态责任制实施细则》及《中共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意识形态工作体系建设责任清单》,定期分析研判教育体育系统意识形态领域的情况,加强对基层的引领,强化责任担当,严格追责问责,确保意识形态各项任务落实落细、落小。进一步完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德育工作机制,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的育人功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稳妥做好热点问题舆论引导和突发事件应对,对一些苗头性问题努力做到早预见、早发现,对重大事件及突发性问题提前介入,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2021年全区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优异成绩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一、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
1.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围绕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探索新形势下基层学校、幼儿园党组织建设,完善党建制度、标准,建立规范有序、运转高效的党建工作机制,引导基层党组织把工作融于日常、做在经常,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创新党员教育培训方式,综合运用专家讲授、多媒体教学、现场教育、学思践悟等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开展红歌传唱、书画比赛、征文等系列活动,引导党员教师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开展“样板党支部”评选工作。
2.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推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指导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明党的纪律,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发挥警示教育震慑作用,组织局机关中层干部和校长、园长进行廉政警示教育。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强化权力制约,认真贯彻《准则》《条例》,定期与班子成员、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谈心谈话。强化党内监督,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落实执纪问责,加强对“三重一大”决策事项、关键环节和重点岗位的监督检查。
3.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意识形态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专兼职的高质量思政课教师队伍。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持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利用好融媒体、全媒体平台和微信公众号媒介,为开发区教育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4.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持续开展师德建设年活动,不断提高师德建设水平。通过“最美教师”“教书育人楷模”“奉献之星”等系列评选活动,倡树先进典型,讲好师德故事,加强引领,注重感召,形成强大正能量。从严抓好师德师风督查工作,组织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收受礼金和承担与教书育人无关的不合理负担专项整治活动,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促进全区良好教育生态再提升。
5.提升德育工作实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将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全过程。加强理想信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基因传承等教育,持续做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实施“一科一案”学科育人工程,把思政课作为培养时代新人的“第一课”,把其它课程育人理念放到第一位。强化实践活动育人,利用升旗仪式、班会、研学等多种形式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开展“最美少年”评选,坚持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校园欺凌和暴力专题教育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贯彻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建立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的筛查、识别干预和跟踪机制。完善德育评价体系,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打造学校文化。尊重学校传统和学校实际,提炼学校办学理念,构建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团结和谐、彰显特色的学校文化。扎实做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切实提高师生的文明素养和学校文明程度。
6.加强信息宣传和舆情防控。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力度,强化舆情防控和引导,进一步提升新媒体影响度,用好开发区教育官方微信公众号,唱响时代主旋律,发出教育好声音,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