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效安全教育范文

高效安全教育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高效安全教育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高效安全教育

高校地理专业生的安全教育论述

一、安全教育是地理实验教学顺利开展的保障

这些实验的开展不仅要借助专业实验仪器进行实验,还要到野外爬山涉水、接触化学试剂实验测定,因此实验的开展也存在不少的安全风险。如在野外考察中实习区域出现的有毒植物、动物的生物灾害;突发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震、雷电等的自然灾害;机械仪器设备使用不当对人产生的伤害等;在实验室中用到水、电和某些有毒、有强腐蚀性、易燃烧的化学药品的使用不当造成的意外事故。此外还有因大学生的个人安全意识不强而出现的出行交通事故、贵重财务遗失、实验仪器损坏、登山失足造成身体伤害等问题。地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的损失,影响实验的正常进行,还会导致大学生不能顺利完成实验,影响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安全第一,以生为本。”地理实验不仅要提高大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还要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但是许多高校在地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经费、师资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对地理实验安全教育不够重视,常常只能保证计划实验项目的开展,忽略了相关安全知识和理念的教育,或将更多的实验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导致大学生接受的实验安全教育非常有限,大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实验教学存在安全隐忧。加强大学生实验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和实验教学融为一体,强化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才能有效避免或减少各种地理实验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地理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保证参与实验的大学生的人身安全。

二、加强地理专业大学生的实验安全教育

建立规范的实验安全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规范的实验安全规章制度是地理实验顺利开展的秩序保障。高校要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实验开出的时间、地点,参与实验的大学生数量等制定适合学科专业的实验安全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实验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实验教师安全教育制度、实验人员安全责任制度、大学生实验安全守则、实验仪器规范操作程序、实验安全规范流程、野外实验安全守则等制度。此外还应建立安全监督机制,及时发现、排除安全隐患,对于违反实验安全的人员应尽快处罚,把安全措施落到实处。只有建立规范的实验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让大学生在实验时严格遵守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正确掌握实验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明白实验的内容、操作程序和药品的性质及防护措施,才能确保大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确保实验的顺利开展、达到地理教学效果。

开展系统的实验安全教育。人为事故是由大学生的失误而致,预防事故的重点在于强化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避免事故发生。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运用多种教育平台创新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地理实验安全教育,使大学生掌握全面、系统和科学的实验安全知识。安全教育和实验教学应融为一体,将实验安全教育内容规定为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大学生进行集中授课,并将安全实验的相关制度和资料发给大学生学习,授课以形象教育方式为主,用实物演示、规范演示、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教育方式来提高教育效果,同时通过专题讲座、课后活动演练、教学公共场所海报、图片展示实验安全教育知识等生动活泼的方式加强大学生对安全实验知识的学习和巩固。高校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内容应全面,包括安全实验相关制度、实验安全规范操作规范、实验化学药品的使用规范、化学中毒、烧伤等事故的处理及防火常识的学习,内容应涉及大学生的身心安全、财产安全、出行安全等内容,以确保大学生对实验安全及防护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通过安全教育让大学生明白遵守安全守则,规范开展实验是保障自己和他人安全的重要基础。

实施实验安全教育考核机制。大学生系统地学习相关实验安全知识后,对相关的实验安全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大学生个体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不一,对实验的机理、内容和安全知识的完全掌握程度参差不齐。高校实施实验安全教育考核机制,是指在大学生开展实验前必须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和考试,考核可根据不同的实验类型安排知识问答、场景模拟、应急处理等方式考核,并把通过安全考试做为准予实验的必要条件,实行安全教育结合实验的准入制度。对于缺考或考试不合格的大学生,应安排重修和考试,直至合格后才准进入实验室。通过系统的安全教育考核机制的实施,让大学生在思想上充分重视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教育的效果,让每名实施实验的大学生掌握相关实验的安全知识,确实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保障实验安全教育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实验安全事故。

建立高效的实验安全保障机制。安全事故发生有其规律性,通过对安全事故发生规律的研究,建立高效的实验安全保障机制,将事故的发生和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首先高校要加大实验经费的投入,建设安全的实验场所。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的主要场所,建设合格的实验室,配制先进的软、硬件物质基础设施,如实验防火、防电、防爆、防毒设备,在实验室门口张贴危险提示标志,明示实验禁止行为(如吸烟、带入磁性物体等),为大学生备置合格的实验服、口罩、手套等防护仪器。其次选择安全的野外实验场所、实验时间安排科学,对实验使用的含安全隐患的实验仪器定期安全检测,提高野外实验的装备水平,配齐各项实验安全防护设备。再次对实验用的高危仪器和药品要认真登记和安排专人保管、使用,在摆放位置做好警示标识,标识内容包括该危险药品的性质和预防、安全操作、应急处理措施,不断提醒实验的大学生要时刻规范操作,当危害不能避免时能采取正当的防护措施,将危害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后要加强实验教师的安全业务培训,并将实验安全情况列入实验教师教学工作考核范围,落实实验教学和管理教师的安全责任。

创新实验安全教学评价机制。传统的大学生地理实验成绩的评定,侧重于大学生的实验结果,如以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结果来衡量实验的成败,忽视了大学生在实验中的规范操作和安全事项的评价。创新实验安全教学评价机制,将安全教育与实验教学融为一体,将大学生整个实验过程中的安全规范情况做为实验评价的重要指标,充分利用评价的导向功能促进大学生对实验安全的重视。在实验成绩考评中增加实验安全评价一项,把实验安全评价成绩纳入大学生实验课的总评成绩。如审查大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实验仪器装置是否按照要求搭建、实验仪器使用是否按规范操作、实验药剂使用是否规范、实验结束后的仪器和药品废料是否进行规范处置等。安全评价情况可结合实验教师的监察、大学生的自评和大学生互评打分。对于实验操作不规范、存在实验安全隐患的大学生,一律按实验考评不合格打分。这种评价体系让大学生意识到实验安全规范操作的重要性,真正提高其安全实验能力。

继续阅读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路径

《互联网天地》2017年第2期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安全面临挑战,高校现行的安全教育工作不能全面、系统、有效地应对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安全问题,导致网络安全教育难以达到理想效果。高校应当发挥新媒体教育引领作用,占领网络安全教育舆论话语权,将传统安全教育和网络安全教育加以融合,通过完善高校安全教育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营造校园安全环境等措施,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安全;安全教育

网络新媒体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网络新媒体的开放性、便捷性、隐匿性和交互性等特点既给在校大学生安全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高校安全教育应根据新形势,创造性地将新媒体转化为大学生安全教育载体,从安全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大学生心理需求、发展特点出发,加强引导,拓宽高校安全教育范围,积极探索和研究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实现路径,提高安全教育的实效性,促进新时期高校安全稳定。

一、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网络安全问题的成因

“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向终端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数字化媒体。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网络安全问题是指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受众的思想观念、人身、财产、隐私、信息安全等方面带来的冲击。新媒体信息传播具有大众化、碎片化、即时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使网民的参与和互动信息的拓展更加宽泛,也使信息的二次传播更具有隐蔽性和诱惑性,加之青年学生价值观尚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偏听偏信等原因,进而导致网络安全问题的产生。

(一)大学生自制力不强,容易偏听偏信走极端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追求自主独立的意识逐渐强烈,交往能力不断提高,但毕竟处于价值观形成的不成熟阶段,自制力较弱,较浅的社会阅历造成其是非辨别能力不强,存在对网络意识形态的认识具有局限性,对主流意识把握不准确的现象。即时性和开放性的传播方式易使他们受到各种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的冲击,容易偏听偏信,造成一些网络言论不当和处理极端化的行为,影响青年群体健康价值观念的形成。

继续阅读

事故案例教育短片的应用

事故案例教育短片中的案例讲解形式灵活多变,根据广大职工的要求持续改进,不断完善,不断变换形式,如卡通对话的形式、案例讲解的形式等。事故案例教育短片以其灵活多变的形式,将其所传递的安全教育理念引导人、改造人、规范人,提高全员素质,实现整体超越。

事故案例教育短片比较实用的根据每周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选取比较经典的事故案例,如:“爆破穿通了采空区,爆破母线短路产生火花”、“擅自拆开栅栏进入盲巷,造成三人窒息死亡”、“枣庄联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2.23”煤尘爆燃事故”……等典型事故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简短精炼的把典型事故案例展现给广大职工。事故案例教育短片使广大职工及时受到警示教育,学习安全规程,把安全理念及时的入耳、入心,转化为行动。事故案例教育短片经过在安全教育中的应用,极大地降低了“三违”人员和“不规范行为”的数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事故案例教育短片制作方法简单,所需成本低,易学、易懂、易于制作,且在安全教育中应用效果好,以人为本,根据大家的意见制作,职工爱看。事故案例教育短片内涵丰厚,其是根据每周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选取比较经典的案例,把案例经过细致的提炼整理、配以规程,并根据职工意见加以改进,以图、文、声三者并茂的方式表现给广大职工。事故案例教育短片以理念导入为出发点,将热忱、团结、奋进的安全教育理念潜移默化的深深植入员工心中,化为行动。事故案例教育短片短小精悍,意义深刻,可灵活的运用到班前、班后会,效果好,且不影响正常会议内容。

随着事故案例教育短片的制作,将继续不断听取广大职工的意见,以人为本、以实为基、以新为贵、以效为先,不断努力,争取将事故案例教育短片以职工最喜爱的方式推广到所能涉及的每个角落。事故案例教育短片将继续以理念导入为出发点,不断提高理念的深度和层次,将其深厚的安全教育理念深入广大职工的内心,运用到行动中。引导全员牢固树立“干一项工程、创一个精品,树一个形象”的理念。在全矿范围内将“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良好氛围延续下去,并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切实把文化力转化为生产力,真正使文化教育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升华提高”,渗透到有序的生产工作中去,为军城煤矿的进一步发展,做出更新更大的贡献。

事故案例教育短片以人为本、以实为基、以效为先的教育理念和其灵活性、实用性、高效性感染了广大职工,将热忱、团结、奋进的安全教育理念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广大职工,使其入耳、入脑、入心,转化为行动。事故案例教育短片在班前、班后会播放以来,以广大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规范了职工的行为,大大降低了“三违”和“职工不规范行为的数量”。事故案例教育短片自在全矿安全教育中应用以来,在无形中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作者:于滕汉、赵培路、王长春单位:山东能源临矿集团军城煤矿)

继续阅读

安全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一、我国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现状

(一)观念较为陈旧

一是教育思路缺乏创新。尽管年年开展活动,却难以见到公民消防安全素质发生实质性改变。消防安全教育活动不连续,一些大型活动轰轰烈烈几天后就销声匿迹、没有下文。至于有多少群众参加、参加群众获得多少教育、获得教育又有多少真正能够存记于心并转化为消防安全素质,往往无人关注和保证,以至于消防安全教育难以稳步奏效。

二是教育模式缺乏创新。有些地方社会消防安全教育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教育实施模式主要是上级机构制定下达教育措施和实施方法,然后由本地消防部门按照统一模式在某一规定时间段内组织实施,不能做到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缺乏创新,往往是照抄照搬、年年一样。

三是教育制度缺乏创新。与消防工作面临的迫切形势不相适应,不少地区消防部门仍然存在着“上级催一催抓一抓、出了问题抓一抓”等消极被动的情况,缺少主动抓、主动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广东全省各地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发部来看,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存在形式单一、内容简单,无具体的长效宣传机制;存在推一下动一下的现象,上面没有文件通知要求,宣传工作就立马停滞不前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消防安全工作社会化的发展。

(二)机制不够完善

一是落实不到位。目前消防安全教育主要由消防部门组织实施,处于“孤掌难鸣”的尴尬境地,国家对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缺乏统一的强制性要求,特别是消防安全教育内容尚未纳入国民教育序列,造成学生群体的消防安全教育效果落实不好。就广大务工人员来说,情况也是如此。广东作为外来务工人员聚集的大省,人数超过3000万,约占全国的1/4,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简陋、生活水平不高、文化素质偏低,加上流动性强,难以接受系统的消防安全培训,逃生自救基本常识缺乏,一旦失火,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二是教育不规范。社会消防培训组织机构不健全,培训内容不系统,缺乏标准化、规范化教材,消防安全教育师资力量缺乏、培训经费短缺,制约了教育效果。消防部门的培训多采取以会代训、监督检查代训等形式,培训时间短、内容少、效果差。

继续阅读

分析地质勘探安全管理措施

《内江科技》2018年第1期

摘要: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地勘企业的发展面临更高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战略,在这样的条件下和文化,时代和社会对我国的地勘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当今这个现行安全生产管理的模式中必须保证地勘侦测企业的安全工作,同时为高质量的生产做出最大的努力。随着我国组织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市场经济已经基本确定,地勘检查单位的安全工作人员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我们必须要正视这些变化,并且找出其中的发展缺陷,努力为使其更好的发展提出更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地质勘探;安全管理;方法

当前我国地质勘测中存在的风险非常大,在地质中寻找矿源的工作流程巨大,环境条件也比较差,生产安全的系数更是变得多样化,要想提高地质勘测项目的高效性,必须要加强地质勘测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尽可能避免风险,减少事故的发生。同时应该在地质勘查工作中做好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尽量实现事前准备,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1地质勘探安全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很多地勘单位为了提高效益,大大降低了对安全的投资。其中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经济条件的约束,很少对安全工作投入足够的精力。可是一旦不重视安全投资,只在乎短期的效益,那么安全工作人员就会丧失现有的安全管理模式和方法体系,并造成资源浪费。另外,伴随我国组织架构的变化的,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都发生了巨大的改革,在安全管理机制的设施建设方面,很多管理人员的部门都发生了改变,大多数安全管理机制,形同虚设。另外有一些安全管理人员身兼数职,也降低了安全人员的责任划分制度的明确性。除此之外,很多企业在安全宣传方面不够到位,安全教育和培训是为了保障更好的全面安全质量所做出来的有效形式,以此降低和减缓安全危害。可是由于安全组织架构的降低很多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工作划分不明确,导致基本的安全管理措施完全失效。同时在很多安全工作的进行中,没有统一的标准进行规划,导致出现很多政策和问题。

2安全管理在地质勘探工作中的有效措施

2.1加强地质勘探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

继续阅读

安全教育模式建设安全新环境探讨

1高校校园安全环境面临着多重威胁

(1)开放式办学模式引发的学校安全问题。

开放式办学模式使得社会人员进入校园的机会增多,盗窃与诈骗案件频频发生。校园交通安全问题不容小视。许多高校校园内生活区与教学区划分不明显,人车不分流,电单车、私家车在校园内无序通行的现象对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形成威胁。高校大多地处城乡结合部,周边流动人口多,治安环境复杂,近年来大学生校外租房的比例提高,大学生与校外人员容易发生打架、斗殴等治安案件。上诉问题都严重影响了校园治安环境,给校园的稳定带来隐患。

(2)后勤服务社会化带来的各种问题。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加快,过去一直由学校包揽的后勤管理工作逐渐转变为服务外包,从而保证高校集中精力进行教学科研。然而高校后勤服务虽然走向社会化,但它服务的主体仍然是广大师生,仍然紧密围绕着教学科研。后勤管理部门与外包公司职权不明晰,外包公司对高校安全工作认识不足,追求利益最大化,人员流动性大,服务意识薄弱,后勤服务社会化带来的问题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

(3)网络对高效安全管理的影响。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无处不在的手机上网服务正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大学生自身的人生价值观还未成形,判断是非能力不强,容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对高校安全管理的危害极大。

2高校安全环境的建设目标

继续阅读

教育局工作谋划

2014年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落实“十二五”规划各项工作目标的重要一年,是为我县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教育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今年,全县教育工作总的思路是按照十八大提出的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和县委十一届四次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内容,把转变作风作为重要保证,加快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着力促进公平公正,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着力维护和谐稳定,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以迎督导为主线,提升教育发展水平

今年是我市的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年。在上两次市级督导评估中,我县都取得了四县第一的好成绩,为今年乃至今后的督导评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从今年的评估方案看,评估标准又出现了很多新变化,不仅有新增项目也有删减和合并项目,内容比以前更细、更全,标准更高,更加注重工作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各单位要认真对比解读,及时调整迎检思路,制定新的迎检方案。在准备过程中,督导室要发挥统领和总协调作用,机关各股室要分清职责,明确重点,加强指导;要随时掌握迎检动态,做好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各学校要按照教育局的部署和安排,提前动手,扎实准备,尤其要把迎检贯穿在平时工作中,不要搞集中突击,造成人为紧张。迎检工作不仅要作为今年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更要作为今年教育工作的一条主线,各单位一定要切实负起责任,增强迎检工作的责任感,在确保顺利通过督导评估的同时,促进我县教育发展水平的再提升。

二、以项目校建设为重点,全力推进校安工程

按照省里要求,今年我县仍有在建项目16个,总面积10.6万平方米。其中马坨店中学、安山镇中学等12所迁建学校面积达6.6万平方米,规划投资10389万元;六小、三中等4所新建、改扩建学校面积4万平方米,规划投资6480万元,任务相当艰巨,又是省市给县政府定的死任务,我们教育部门将统筹协调,全力推进。希望各相关部门和乡镇要鼎力支持,大开绿灯,为县政府保驾护航,确保工程如期完工。

三、以抓管理提质量为根本,着力打造人民满意教育

充分发挥人力、财力、物力等因素的作用,调度利用好教育内部各种有利条件,依托高品质的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安全,努力实现学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档次与水平。下面我强调六个方面:

1.规范学校行政管理。要建立并完善学校行政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各岗位都要围绕教育教学这个中心,既相互依存,又要发挥其各自的独立作用。要强化质量监督评价体系,引导各学校切实把工作重心放到强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继续阅读

初级教育安全管理改进措施

《甘肃科技纵横杂志》2015年第四期

1我国初级教育机构安全管理的现状

研究表明,我国初级教育机构安全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1安全教育以及安全管理意识匮乏目前国内对于初级教育机构安全教育还不够重视,某些教育机构对于教师的选拔、培训没有科学合理的手段和方式;教师对于安全教育的知识匮乏,甚至可以说是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家长对于教育机构的选择也不够慎重,把孩子送进了没有资质的机构,可见家长的防范意识有多么的薄弱;孩子在发生危机事件的时候没有自救意识和自救的基本常识。

1.2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近些年来,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建设部等部门制定了相关的初级教育机构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比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等等。除了这些之外,地方性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文件也相继出台,虽然在初级教育机构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国在初级教育机构安全管理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社会各界对于一些法律和规定的认同程度不高,事故责任难以认定,赔偿经费难以落实,引入保险机制转移赔偿风险也困难重重等等,充分表明我国初级教育机构安全管理机制还不完善。

1.3缺乏评估标准和方法衡量一所教育机构的办学水平,需要借助科学的评估标准和科学的手段。但是目前国内教育机构的评估工作缺乏可靠性和科学性,主要表现在:相关的管理部门或者制定的评估标准不够细化,且过于抽象,可行性不够强;在评估方面随意性较大,主观因素占主导地位,方法和手段缺乏科学性。特别是评估标准很少采用量化的方法,大多数都是评价者凭借自己的主观经验来评定;评估只注重结果,不注重整个管理过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评估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影响了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2加强初级教育机构安全管理的措施

2.1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管理意识校园安全管理作为教育机构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应当受到教育机构管理者、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长的高度重视,从各方面加强安全管理意识,防患于未然。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