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等医学教育范文

高等医学教育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高等医学教育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高等医学教育

高等教育对医学教育的启示

1国外高等教育评估概况

1.1英国英国政府在1993年成立了高等教育评估机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QAA),负责加强全国高等教育质量和学科评估,完善高校拨款制度,来实现对高等教育活动的管理和调控。QAA实质上是私营的有限责任公司,是独立于政府与高校的非盈利性中间机构,接受大学校长委员会领导,由公司的董事会监管。QAA进行高等教育评估不设置全体高校共同遵循的统一标准,由高校自主决定评估指标体系的标准。英国高等教育评估包括教学评估、科研评估以及大学排名。英国教育评估和科研评估的程序类似,评估周期为6年。评估程序可分3个阶段:(1)高校首先提交自评报告,QAA核实高校自评报告和支撑材料;(2)评估小组对高校进行实地考察,检查文件资料,并与高校讨论形成正式报告;(3)QAA对正式报告进行判断和形成结论,向社会公布高校评估结果。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高校从政府获得的教育拨款额度。

1.2日本上世纪90年代末期,日本政府专门成立了高等教育外部评估的行政组织机构———大学评价及学位授予机构(NIAD-UE)。NIAD-UE已作为独立行政法人独立于政府部门,成为日本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的最主要机构,运营经费由政府提供,面向所有高校提供第三方评估服务。NIAD-UE设有管理部门(理事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与具体职能部门(大学评价委员会、学位授予委员会)。日本高等教育评估包括了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两部分,内部评估是外部评估的基础,外部评估已成为日本高等教育评估最有影响力的评估方式。内部评估是指高校对自身教学和科研的评估,评估指标体系的标准由高校自行制定,评估程序一般包括策划、实施、评估、结果公布4个阶段。外部评估则是指借助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高校实施评估,由第三方评估机构制定评估指标体系的标准,可分为专业教学、教育服务、科研活动,评估程序主要包括高校评估说明会、评估人员培训会、自我评估、外部评估、结果反馈等步骤。评估结果采用量化形式,既向高校内部公布,还通过高校网页向社会公开。日本政府将评估结果作为选拔与投资高校、高校竞争性科研资金配置、教育研究设施与设备补助金配置的标准。

1.3法国法国高等教育评估活动由政府主导,采用一元主导、多元参与的评估模式。研究与高等教育质量评鉴局(AE-RES)负责评估高等教育科研机构和院校的各项活动、高等教育资格和项目、科研机构和院校成员评估程序。AERES由理事会、评估委员会和3个分部部门组成,具有相对独立性,是总统负责制,不隶属于任何教育行政机构,享有完全的行政自主[7]。法国高等教育评估以高校自我评估为基础,高校内部均设有评估委员会,开展高校自评估。高校与政府签订合同,政府为了检查高校合同完成情况,委托AERES对高校进行评估。AERES只确定一级指标,被评估高校依据合同制定二、三级指标和评估标准参考。法国高等教育评估周期为5年,其评估程序包括被评高校组织内部评估和AERES组织专家进行外部评估两个重要部分,具体步骤是:(1)评估负责人先到被评估高校介绍相关情况;(2)被评估学校进行内部评估记录,评估负责人审查内部评估记录后,决定参加评估的专家;(3)评估负责人、评估专家以及被评估高校相关人员进行研讨,评估专家起草报告并递交AERES。AERES批准评估报告,送交被评估高校校长进行商讨;(4)AERES全体会议通过评估报告,评估结论和建议被公开发表,而评估专家形成的报告属于保密内容。法国政府每4年与各高校签订一次合同,而AERES的评估结果直接影响政府对高校的拨款力度以及政府与高校合同内容的谈判。

2国外高等教育评估的主要特点

2.1评估机构的性质和专家组成在这些国家中,高等教育评估机构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很强的独立性,政府行政部门不干涉具体评估活动,保持了高等教育评估工作的客观公正。而高等教育评估专家由评估机构自主选择,来自社会各个领域,来源多样化、专业性强,在评估过程中有利于各方面意见的汇集,进一步保证评估结果的科学合理。

2.2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定在高等教育评估过程中,这些国家只明确评估的原则性、指导性规定和要求,不设置评估指标体系的统一标准,由各评估机构、高校协会或者被评估高校自主拟定具体指标体系,充分兼顾了不同类型高校特点,体现了评估指标的开放性与灵活性,促进了高校在自身特色和优势基础上不断加强办学质量。

2.3评估的流程与方法这些国家的高等教育评估流程都可以明显划分出自我评估、考察评估、结论形成和结果公布4个阶段,其中高校自我评估最为重要,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评估机构对高校的实地考察。在评估方法上,非常注重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书面评估与实地评估相结合,结果评估与后继跟踪评估相结合,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具体方法丰富多样,包括高校自评、现场访问、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

继续阅读

成人高等医学教育论文

1湘、鄂、渝、黔4省市边区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现状

随着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和发展,生源萎缩、教学质量下降、考风考纪严重滑坡及管理不力等诸多新问题[3],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亟待认真研究、深刻反省并妥善解决。其中教学质量下降是核心问题之一,这一难题如果不解决好将使社会对成人医学教育的不信任感加深加重,甚至会导致医学成人教育生源进一步萎缩从而陷入恶性循环。教学质量下降与教学资源不足和人才培养方案不合理有重要关联。究其原因主要如下:(1)目前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资源主要依托其母体学校,基本教育资源与普通本科教育共享,但由于近十余年来普通高等教育连续扩招,导致教学资源严重匮乏,即使应对全日制本科教育已捉襟见肘,更别说“支援”排在其后的成人高等教育了;(2)成人高等教育采用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多沿用普通全日制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且面授学时数大打折扣;(3)师资力量薄弱,有些高校在扩招后师资力量原本薄弱,引进和培训人才力度不够,对于成人教育更是采取应付措施,甚至聘请一些资质不够的人员充斥成人教师队伍;(4)教材通常选用普通全日制高等教育教材,教学内容也未充分考虑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特点,与全日制高等教育相似度极高,以致在成人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有“炒剩饭”和“吃剩饭”的感觉,教与学的积极性均不高。此外,考风考纪滑坡、管理不到位等因素也是造成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下降的原因。作为地处湘、鄂、渝、黔4省(市)交界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医学成人高等教育,也受这样大环境的影响,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令人担忧。

2采取的应对措施

吉首大学是位于湘、鄂、渝、黔边区内一所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特色且为湖南省唯一进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省属综合性大学,医学院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因该区域经济欠发达,医疗资源配置严重不足,但医学院又肩负着提升该区域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素质的历史使命。因此特提出了面向西部民族地区基于成人医学教育特点的农村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为在职人员提供继续教育、知识巩固、知识更新、知识拓展、技能强化的平台。如何在新形势下突破“唯学历为本”的功利性办学思维,拓展培养渠道,理顺培养需求,顺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趋势,创新培养模式和改革教学内容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因此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以期摸索出一套适应西部民族地区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的方案,以满足地方基层卫生人才的需求并供广大兄弟院校参考与借鉴。

2.1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方案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保证学生获得有效知识和技能的基础。学校十分重视医学教育,在教务处特设了专门的医学教育管理部门———医学教育管理办公室(简称“医管办”),主要负责医学教育教学的管理与协调等相关工作。由“医管办”牵头,联合本校继续教育学院(其前身为成人教育学院)、医学院和临床学院组织教学委员会专家成员进行探讨,由医学院执笔,为学校招收的临床医学成人教育学生量身订制了《临床医学专业(成人教育———全科医学方向)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在制订前曾多次到兄弟院校学习取经,同时融合了吉首大学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特色,秉承“抓基础、强能力、重实践、突特色”的宗旨,提出了面向西部民族地区的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学校对医学先进教育理念的吸收,也凸显了学校“立足湘西,面向湖南,辐射边区,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成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客观要求和内在的发展需要,既彰显了时代特征,又符合了地方特点。根据人才培养特点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课程设置体现了医学成人教育的针对性、职业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具体如下。

2.1.1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中将课程设置调整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等4个课程平台,平台下面再分成若干模块;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医学伦理学、预防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康复医学、老年医学、心理医学、卫生管理、全科医学等学科的教育,调整集中讲授与自学的内容和时间,将人文教育和临床技能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在医德医风、工作态度和行为准则等方面给出严格而具体的要求,使成教学员成为能为广大基层提供治疗、健康咨询、预防及协调个人、家庭和社区卫生保健服务的实用型人才。

2.1.2调整必修和选修课程学时数和比例考虑到医学成人教育学员大多有一定医学基础和自学能力,且多利用业余时间来学习充电。同时结合其自身特点即入学起点相对较低、工学矛盾突出、出勤率低等并受社会、家庭、婚姻、工作、生活、经济等诸多因素影响[5],因此适当降低了必修课学时数同时增加了选修课学时数并增加自学内容,令其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完成相关学业。

2.1.3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学分制在学校全日制医学教育开始相对较早,目前也将其纳入成人医学教育中,修满规定学分才能毕业,同时实现弹性学制,将以前的3年制改成3~5年,以便缓解学生们的工学矛盾和压力。

继续阅读

高等医学教育特色及问题分析

1高等医学教育的特点

1.1高等医学教育要求医学学科的综合性

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特别是在医学本专科教育中,除了大学公共普通课的基本素质教育之外,各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均必须有其他医学专业学科的教育资源参与才能完成。因此,医学各专业学科教育资源的基本状态,以及在教育过程中的有机联系程度就成为医学教育整个过程的重要因素。这些与高等医学教育密切相关的医学一级学科专业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和护理学,也包括了药学和中药学。这种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科门类范围内各专业的学科综合性来完成相关人才基本培养的特点,在高等医学教育中显得越发突出和重要。

1.2高等医学教育是终身教育

在教育界最早实现终身教育模式的是高等医学教育,正所谓医生要做到老学到老,永无止境。这是由于服务对象和服务任务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也是由于经济、社会和科学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所决定的。高等医学教育的终身教育跨越了教育和卫生两个社会行业,这种跨越不仅体现在时间顺序的概念上,更重要的是在同一时间的两个行业空间的密切结合。也就是说,医学教育的终身教育,在时间上要伴随医药卫生工作者的全部工作生涯;在内容上,要跨越医药卫生和教育两个领域。

1.3实践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的教育过程

高等医学教育过程中,在基本理论教育和基本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占有重要的分量。医学和药学学生50%以上的课时是在实验室和实践场所完成的。而目.,对于医学生来说,实践过程就是医疗服务过程,学习是在服务的基础之__仁的学习特别是基于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特殊发展过程,我们把临床和现场的实习阶段(生产实习)放在了本科教育过程中,这更强化了医学教育的实践性。这一特性的原因在于医药卫生学科的发展是一个实践的经验过程,而理论和知识的产生,正是基于不断的实践和实践总结的升华更为重要的是,医药卫生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更多地体现在实践和应用过程中,因此医学教育的过程离不开实践_

1.4职业道德培养是高等医学教育的极其重要的内容

继续阅读

成人高等医学教育革新研讨

一、我校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工作现状

(一)人才培养模式落后,课程设置不合理学校成人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基本沿用了普通专科的教学模式,没有形成适合成人教育发展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等大多套用普通类相关专业的模式。课程设置与现代成人教育特点不符,依然重视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忽视了学员对最新、最前沿的医学知识的需求,无法满足学员的实际工作和自身发展的需求。以致于出现了中专、专科和本科所学的内容趋同,使学员产生成人教育就是反复炒冷饭、内容重复学习的印象,这既影响学生的到课率,更直接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二)教学模式传统,方法与手段单一,缺乏合理的学生考核和评价体系教学模式依然沿用普通类高等医学教育的模式,即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由教师讲授,学生做笔记为主。注重课堂的讲授,忽视成人教育学员的实际特点,未充分发挥在职学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强的特点,因而不能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在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中依然沿用传统的期末考试成绩与平时考勤相结合的模式进行考核,这种考核和评价模式比较单一,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不符合成人教育工作的规律。

(三)缺乏稳定的管理和教学队伍目前学校没有专门的部门负责成人教育工作。成人教育的招生归属于招生就业处,教学归属于教务处,教学工作主要依托学校普通教育的教师,没有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学生管理归属于职业与成人教育中心。这种分散的管理模式不利于成教工作的统筹管理和改革。通过调查分析我校成教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成人教育改革的思路即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遵循医学教育的规律,构建具有成人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培养高质量的医疗工作者。

二、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工作改革思路与措施

(一)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学校在确定成人教育的培养目标时,既要充分考虑学生要达到的国家法定的学业标准,更要考虑学生满足自己职业需要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医学行业和学生实际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作为举办专科层次成人学历教育的学校,我们将学校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基层、社区需要的高素质高技术高技能型医学人才。

(二)改革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医学类成人教育都是在已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接受再提高的教育,因此在明确了培养目标后,成人教育的教学内容必须进行优化和整合。一是要避免教学内容不必要的重复,在保持整个内容系统性的基础上,选取与临床关系密切、有一定难度的内容进行分块专题讲授;二是将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加强学生职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技术职称和国家执业标准的内容;三是加强以医学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为基本内容的职业素质教育,加强对医疗卫生法规的学习,强化关爱病人、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和医患沟通能力及人文关怀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丰富教学形式成人医学教育要始终把握成人学生的特点,积极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不断调整教学手段和方法。除面授形式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和学习,注重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索信息化基础上优质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如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开展远程继续医学教育或者制作教学课件并刻录成光盘指导学员学习或在面授前,教师认真研究中专、专科、本科教材,整合教材内容,指导学生通读教材,面授时,以分块专题精讲导学模式向学员讲解和介绍与其工作相关的最新的知识点和技术;面授过程中结合学员职业特点,采取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和以病例分析讲授的教学方法,增加病案教学,将理论学习与实际病案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病案讨论,提高学员将理论和实际工作联系的能力;教学过程中结合学员分布情况和各地区实际情况,与当地医院、教育局或者卫生局相联系,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开展“送课下基层活动”,方便学员参加面授,有效解决“工学矛盾”。

继续阅读

高等医学教育国际化理念分析

1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

我国的医学现状,为中、西医及其结合的局面,使得高等医学的教育,也包括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的方向。传统医学中医学,在医学领域中,越来越多的与西医相结合,高等医学教育,也不断的在中医和西医的领域中更新。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高等医学教育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平台,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生物技术逐渐成为主导技术的变革等,是高等医学教育也面临着新的形式和挑战。

1.1高等医学教育国际化带来的挑战目前,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距离,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成果方便还有很多的差别。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生源的素质及教师的理念,教学水平,较前期有相当大的进步,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1.2医学模式的转变所带来的挑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传统的“治病救人”型医学模式,逐渐向着“预防保健”“健康、治疗”为一体的模式。非典、甲流的入侵,也使我们医学工作者和医学教育者更清醒的认识到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认识到中医学中所说的,医疗最高的境界是“防之未病”。这些理念和模式,是对高等医学教育、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甚至价值观念都发生的改变,是对传统模式的强烈冲击,需要传统的模式积极改进,适应时代需求。

1.3教育终身化理念对高等医学教育的挑战中国有句话,叫“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现在已经随着时代和科技的飞速发展,被更加清醒的认识。尤其是医学的进步日新月异,新型病种的出现和新知识的更换一样频繁,只有不断丰富自己,才能更好的面对时刻变化的环境。这也使高等医学教育要求医务工作者及医学生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无限的提高自身修养。

1.4科技及经济的发展对高等医学教育的挑战21世纪是科技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特别对于发展中国家,有很大的提高空间。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的强大力量及互联网的应用,新兴科学、综合科学、边缘科学的兴起,要求医学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素质的提高,对医学保健有了更多的认识和要求,也需要国内医学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优秀的高等医学人才。

2以沟通为桥梁,吸取国际先进高等医学教育的方法

大力提倡“以国际化为抓手”,充分利用世界融合、共同进步的便利条件,将教育与国际接轨,提高国内高等医学教育的水平。

继续阅读

国内外高等医学教育学制现状

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学制概况

1988年至今随着国家整体教育体制改革以及国内形势变化,医学教育培养体制也在发生着深刻的转变。虽然5年制依然是主流,不过,临床医学的长学制开始进入发展行列之中,并获得了相应的发展,原来的教育部曾在国内相当一些有着较高医学教育水准的高校试行7年制临床医学本硕连读,而更有极少数教学水平更好的大学实行了8年制本硕博连读培育体系。截止目前,全国实行7年制医学教育的高等院校已超过50所(实际达到54所),而试行8年制医学教育培养的高校也达到12所之多。可见,我国的医学教育学制正在逐步向国际主流方向发展。这也符合当前国内的现实发展及国际医学培养教育需求。相信,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随着国家整体发展水平提升以及国民对于卫生医疗的需求增加,3年以下学制的医学人才培养体制会日益走进历史。国内相应的学制将会向高端医学人才培养方向发展。

二、先进国家高等医学教育制度的参考与启示

5年以上的医学教育学制的好处在于,学生可以学到更多更扎实的理论。毕竟对于医学而言,属于高精尖科技领域,而且其所包含的学术内容众多,没有一定的时间积累,学生很难学到更多更实用的医学知识,这对于学生本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不利,对于国家整体医疗事业的发展而言也没有好处。纵观当今诸如美国、德国、英国等这些经济发达国家,它们对于医疗技术人员的培养教育极为重视,所以,他们的高等教育对于医疗人才的培养历史至为悠久,也正因此,这些国家的医疗水平才与其政治、经济保持了某种程度上的相适应。而且,这些国家的国内医学教育培养在学制方面在全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比如,美国目前国内有医学院校141所,该国高等医学教育必需在4年本科获取学士学位后才可以进行。且其医学学位只有博士一级。在这个国家,如果想成为一名执业医生,以下过程是必需的经历:文理学院(4年)+医学院(4年)+专科医师和住院医师培训(3-8年),也就是说,最少必需要有11年,才能从事这个行业,最多则达到16年。其之所以实行如此严格的行业准入,意在强化技术能力及职业素养。因为,人的健康是根本,作为公众健康的守护神的一名医疗从业人员,不具备过硬的职业技术与职业素养,是很难完成行业要求及公众健康需求期待的。事实上,有些国家对于医生的准入门槛相当的高,比如法国,没有博士学历,根本不可能从事医生这个行业,而且,法国根本就不设医学学士或者医学硕士这些学位,目的很明确,想当医生必需是博士。

对医学发达国家的医学教育学制及培育分析发现,各国对于医学教育的行业准入极为严格。首先会从入学制度上把关,严控招生规模,其次,他们的医学生招生手段通常是复合型的,以此实现优中选优,所有报名学生必需要面临严格的层层筛选。这与我国存在明显不同,我国只要参加了高招考试,如果分数达到医学院校分数线,哪怕其高中以前没有任何一点医学功底,也可以进行医学培养。而且,学生就读期间,除了学校的学业考试,国家层面的统一考试根本不存在,再者,因为扩招,公众对于高水准医疗人才的需求量大,等等,以至我们在医疗人才的入门把握上不够严谨。同时,我国医学学制众多,目前依然存在3年制的专科教育,而专科学生根本连学位也没有,这导致医学人才培训质量难以保证。这种状况亟待改变。把好医学人才的入门关,强化医学教育基础知识学习等都要求3年制医学教育体制必需尽快退出现实舞台。大力发展5年以上的长期医学学制教育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者:甄睿新 王芳 单位:陕西省咸阳市卫生学校

继续阅读

高等医学国际化理念思考

1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

我国的医学现状,为中、西医及其结合的局面,使得高等医学的教育,也包括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的方向。传统医学中医学,在医学领域中,越来越多的与西医相结合,高等医学教育,也不断的在中医和西医的领域中更新。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高等医学教育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平台,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生物技术逐渐成为主导技术的变革等,是高等医学教育也面临着新的形式和挑战。

1.1高等医学教育国际化带来的挑战目前,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距离,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成果方便还有很多的差别。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生源的素质及教师的理念,教学水平,较前期有相当大的进步,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1.2医学模式的转变所带来的挑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传统的“治病救人”型医学模式,逐渐向着“预防保健”“健康、治疗”为一体的模式。非典、甲流的入侵,也使我们医学工作者和医学教育者更清醒的认识到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认识到中医学中所说的,医疗最高的境界是“防之未病”。这些理念和模式,是对高等医学教育、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甚至价值观念都发生的改变,是对传统模式的强烈冲击,需要传统的模式积极改进,适应时代需求。

1.3教育终身化理念对高等医学教育的挑战中国有句话,叫“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现在已经随着时代和科技的飞速发展,被更加清醒的认识。尤其是医学的进步日新月异,新型病种的出现和新知识的更换一样频繁,只有不断丰富自己,才能更好的面对时刻变化的环境。这也使高等医学教育要求医务工作者及医学生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无限的提高自身修养。

1.4科技及经济的发展对高等医学教育的挑战21世纪是科技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特别对于发展中国家,有很大的提高空间。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的强大力量及互联网的应用,新兴科学、综合科学、边缘科学的兴起,要求医学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素质的提高,对医学保健有了更多的认识和要求,也需要国内医学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优秀的高等医学人才。

2以沟通为桥梁,吸取国际先进高等医学教育的方法

大力提倡“以国际化为抓手”,充分利用世界融合、共同进步的便利条件,将教育与国际接轨,提高国内高等医学教育的水平。

继续阅读

谈医学院现代医学教育人才的培育

1高等医学院校中现代教育技术人员有待提高的专业素养

我国高等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学专业创办于1983年,最新数据表明,全国有170余所高校设立本科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该专业具有双重定位,即:既可以看作教育学学科的分支学科,也可以看作技术学学科的分支学科。因此,开设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高校多以综合大学和各级师范类院校为主。根据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统计显示,全国有近40所高校招收教育技术学的硕士研究生。在这40所高校中,仅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和第四军医大两所作为高等医学院校招收现代教育技术学的硕士研究生,为军队培养现代医学教育技术专业高层次人才。而截止到2012年,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的数目已达80所之多,迫切需要面向医学教育领域的现代教育技术复合型人才。

医学院校的教育技术的研究方向为基于医学教育和教学的传播技术、媒体资源和教学管理互动规律,所涉及的范围包括医学教育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及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在医学院校开设教育技术硕士点本身就是前沿性和交叉性的科研工作,要求导师除了具备传播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知识的职能之外,还要明确医学教育教学的特点和方法,具有较高的医学教育的专业素养和能力。目前,在医学院校教育技术专业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大都有着长年在医学领域工作、学习的经历,发表和出版了大量论文和专著,并在相应学术团体担任领导职务。凭借多年对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了解和认知,使其在医学教育技术与医用教育教学的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重要的开创性和示范性作用,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是难得的复合型人才。

近年来,进入高等医学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年轻专业技术人员,大多毕业于综合院校或各类师范院校。所学专业课程多以面向普及教育阶段(中小学阶段教育)为基础而设计,缺乏专业特色的训练问题,尚且无基本医学知识的储备,是综合能力的知识短板。因此,医学院校的教育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目标应该结合医学教育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利用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教学资源,把医学专业师资和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紧密地结合起来,完善教育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在具备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优势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基本医学知识和人文素养,以适应医学教育领域发展的需要。

2高等医学院校中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培养模式

2.1医学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的指导思想

教育技术专业技术人员应该更加注重新知识、新技术的发展和学习,利用教育技术实现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构建个人知识体系,以医用教育教学需求为导向,倡导教育技术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打造现代医学教育技术的优质人才。

2.2医学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培养目标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