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风险分层管理范文

风险分层管理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风险分层管理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风险分层管理

金融机构跨业合作的新路径

一、各类金融机构在资管市场中的现状及其特征

1.各类金融机构在资管市场中的发展状况。随着政策环境改善,市场参与主体加大了业务范围的拓展及交易模式的创新力度,各机构的资管业务规模增幅大,优势业务类别集中。据各行业协会统计,2012年国内114家证券公司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为1.89万亿元,而上年末还不到0.3万亿元。业务类别中,定向资管业务规模增长了11.9倍。77家基金公司的资管规模为3.61万亿元,较上年增长30.23%。其中公募基金占比79.30%。信托业自2009年以来,行业年度资产规模增长率已连续四年超过50%。单一资金信托业务占总规模比重最大。新政出台后,信托业竞争压力加大,但目前竞争者还未对信托业主流的私募投行经营模式构成实质性威胁,全行业仍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2013年3季度末的全行业资产规模比上年同期增长60.3%,已突破10万亿元。2.各金融机构在资管业务方面的优势。信托公司开展资管业务的制度体系成熟,风险评估和管理体系相对完善,已在另类投行等领域培育了专业的投资管理能力。证券业分支机构多,在超过25万的从业人员中包括大量的投资顾问、行业研究员,在资本市场领域的投资经验丰富。基金公司长期从事“代客理财”业务,客户资源多,组合投资和资产配置能力相对较强。各金融机构在开展资管业务的主要特征如下表:3.各金融机构在资管业务方面的不足。信托业的制度红利正在减少,因网点少,客户资源长期依赖银行。另外,信托受益权因缺乏二级市场,产品的流动性低,融资成本高企。证券业的资管业务中直投比例小而“资金通道”色彩浓,其原因主要有:投资于非上市公司股权目前无操作细则,集合资管计划不能用于发放贷款,“大集合”转公募基金影响了行业的筹资优势。持牌基金公司业务范围长期集中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项目资源较少。基金公司股本普遍偏低,抗风险能力有限,目前注册资本最大的基金专门子公司,注册资本为1.25亿元(民生加银资产管理公司)。从近年的业绩来看,基金业的投资管理能力仍有待市场认可。资管行业有良好的市场基础,但金融机构的资管业务都具有“类信托”属性,优势业务已呈现同质化倾向。而投融资需求方,尤其是高净值人群和优质机构客户对金融服务需求正变得多元化,由一家或某一行业的金融机构提供全面服务已不现实,金融机构需要整合更多的资源,通过混业合作的路径创新,实现优势互补,最终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金融机构基于有限合伙模式的混业合作

(一)建立有限合伙关系在金融机构跨业合作中的作用金融机构可通过设立有限合伙企业优化的合作关系,有限合伙企业是一种带有非法人性质的组织,由普通合伙人(GeneralPartner,GP)和有限合伙人(LimitedPartner,LP)组成。与公司相对偏向资合性质不同,有限合伙企业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组合。在资管市场中,各参与方的资源禀赋有差异,如有资金优势的一方往往不愿意参与项目管理和承担连带责任,该组织形式为各方实现优势互补,提供了以下便利:一是有限合伙的LP是主要的资金提供方,GP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并承担无限连带担保责任,按国际通行做法,GP一般要持合伙企业1%~5%的份额,若发生亏损,GP的份额将先被用来支付给投资人,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对GP利益约束弱化、激励机制不够等问题。二是合伙企业在各国均不被独立征收法人所得税,收益直接由合伙企业划入投资人账户、由投资人自行申报纳税。合伙企业还有财务穿透机制,各合作方不会因税收及会计制度的差异影响到合作。三是合伙人可以按协议约定分期认缴资本、提取其权益账户中的资金和分配收益,资金进出便利,有利于建立约束机制。因具备上述优势,该组织形式已倍受国内外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人群青睐。清科研究中心2012年收录的国内LP共7511家,其中,高净值人士、机构投资者分别占50.2%、23.5%,所披露的可投资金量达50745.1亿元。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对冲基金一般也采用该组织形式。

(二)有限合伙合作模式的实现路径本文所探讨的益权分级的有限合伙合作模式是指,发起人与基金公司发起设立有限合伙企业,分别担任LP和GP。发起人可先认缴全部LP份额,将LP份额分层为优先级和劣后级,再向投资者出售优先级份额。现以融资方通过委托贷款(部分资管计划不能直接发放贷款)融资说明该模式,其交易结构图如下图该交易结构可划分为两部分,一是基础资产部分,即有限合伙企业将所募集的资金先认购信托、证券或基金公司发行的资管计划,资管计划再委托银行向融资方发放贷款。二是LP权益分层部分,发起人将其持有的LP份额进行分层,并对外转让优先级份额。该交易结构中,基础资产的最后形态为委托贷款形成的金融债权。实践中,基础资产并不限于债权,可以根据组合投资的需要选择不同期限、风险和收益结构的股权等权益形成基础资产,通过资管计划对权益实施“证券化”并完成投融资活动。发起人可将权益凭证分层后向其他投资者转让,进而提高其资金周转率。

(三)该交易结构的特点1.多层次的风险隔离,提高了基础资产运作的安全性。在此模式中,有限合伙企业、资管计划发挥了类似特殊目的机构(SPV)的功能,起到多层次风险隔离的作用。该模式对基础资产信息的透明度要求高,可减少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风险。该模式具备有限合伙企业的公司治理等方面的便利,比如对GP的约束和激励,使合伙人组合为了利益共同体。2.权益分层对交易结构的稳定性影响小。发起人所转让的属经分层产生的优先级LP份额,分层只是在LP的层面发生,除此外,与一般的有限合伙企业无差别。权益分层后,委托贷款形成的债权不发生移转,所以无需通知融资方。当融资方出现违约,合伙人可以通过资管计划发行方或委贷银行向融资方追索。3.交易过程具有极高的灵活性。一是合伙企业可多层嵌套,有利于设计个性化的金融产品。二是法规目前对合伙企业的投资范围无明确限制,可减少合规性风险。三是集合投资者可分别购买LP份额,然后通过发起人将其整体作为LP加入合伙企业,使合伙企业在资金进出方面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三、合作路径中的风险点及控制措施

(一)资金投放和收益分配各环节的衔接和匹配该合作路径中,包括LP份额分层、设计资管计划、发放委托贷款等环节,各环节之间需确保有效衔接和匹配,否则容易产生操作风险,其难点在于资金投放和收益分配的路径和期限方面的匹配。1.资金投放路径及其时间上的匹配。由于投资人一般在支付优先级份额价款后就开始计算收益,因此需确保投资人付款与认购资管计划、发放贷款之间的衔接。可行的方式为合作方在同一天完成支付价款、发放委托贷款等事项。2.收益分配顺序调整以及期限匹配。劣后级必须劣后于优先级进行收益分配。关键在于“劣后”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后者指只有当优先级的预期收益全部实现后,劣后级才能分配剩余收益。若融资方分期还款,会导致劣后级大量的资金沉淀。前者是指,优先级当期收益满足后,劣后级随即可分配当期的剩余收益,这样就化解了劣后级的资金沉淀问题。在分配具体各期的收益时,可按逆序分配,即按“融资方-委贷银行-资管计划-合伙企业-劣后级-优先级”的顺序。在期限衔接方面,优先级份额转让协议中约定的收益分配时点需与资管计划和委贷协议保持一致,否则会致使优先级当期收益无法按时兑现。

继续阅读

老年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hypertension,EH)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lowmediateddilation,FMD)与未来10年心血管疾病(CVD)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老年EH患者340例,根据患者的FMD分为FMD受损组202例和FMD正常组138例,用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CVD风险预测研究模型评估入选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CVD10年发病风险和风险分层等级,其中心血管危险因素为1、2、3、4、5和6个的患者分别为4、30、89、107、78和32例;低危12例,中危72例,高危256例,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FMD正常组比较,FMD受损组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家族史比例、腰围、体质量指数(BMI)、TC、LDL-C、空腹血糖、尿酸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明显升高,FMD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1个危险因素的患者FMD为(14.89±1.75)%、2个的FMD为(13.08±2.47)%、3个的FMD为(11.93±2.54)%、4个的FMD为(7.88±2.79)%、5个的FMD为(5.47±1.98)%和6个的FMD为(3.94±1.84)%,不同个数心血管危险因素患者FM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中危和高危患者FMD值分别为(13.56±2.16)%、(12.46±2.35)%和(7.13±2.54)%,低危、中危和高危患者以及不同风险分层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BMI、空腹血糖、LDL-C、尿酸与FMD呈正相关,而心血管危险因素和CVD10年风险分层与FMD呈负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尿酸和CVD10年风险分层是FMD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FMD与老年EH患者未来10年CVD发病风险存在相关性。DOI:10.3969/j.issn.1009-0126.2021.05.010基金项目:四川省医学会高血压疾病(泰阁)专项科研课题(2019TG03);四川省干部保健科研课题(川干研2020-216)作者单位:610072成都,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关键词:高血压;肱动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内皮,血管;尿酸;高半胱氨酸;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是心血管事件发生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而血压升高的老年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并发症的风险更高,故对此类人群应更加关注导致心血管疾病(CVD)发生的各类危险因素及预警[1]。研究表明,CVD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密切相关,早期检测血管内皮功能,可以有效防治CVD。目前,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是血管内皮功能无创检测最常用的敏感方法[2]。FMD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是CVD的独立预测因素。2016年我国学者Yang等[3]基于中国10年队列研究,建立的中国动脉粥样硬化CVD风险预测研究(China-PAR)模型,是开发和验证的首个动脉粥样硬化性CVD发病风险预测“中国模型”。目前临床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FMD与CVD风险的关系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用新型肱动脉FMD检测仪检测老年EH患者FMD,同时用China-PAR模型评估患者未来10年CVD发病风险,探讨两者之间的关联,为老年EH患者CVD的早期防治提供临床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5月~2020年9月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老年EH患者340例,男性179例,女性161例,年龄60~80(68.34±6.98)岁。患者肱动脉超声FMD值为(8.04±2.48)%,分为FMD正常组138例和FMD受损组202例。本研究将FMD值≥10%为FMD正常;FMD值<10%为血管内皮功能不全,即FMD受损[4]。患者符合2018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5]。纳入标准:非同日3次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90mmHg。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心脏瓣膜病等心血管疾病、脑血管意外、甲状腺功能异常和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心、肝、肾功能不全以及接受过调脂或抗血小板治疗者。入选者均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1.2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采集入选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疾病、服药史及心脑血管病家族史等基本资料。由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以标准方法测量腰围、身高和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同时在入选者安静休息后,用经过校正的水银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采集入选者禁食12h后的肘静脉血5ml,立即送检验科,由专人使用OLYMPUSAU2700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液生化相关指标。1.3CVD风险评估由1名经过培训的研究人员在China-PAR模型(http://www.cvdrisk.com.cn)上逐一录入入选者的相关资料。China-PAR模型评分自动计算出入选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未来10年CVD发病风险和风险分层等级。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血压、腰围、TC、吸烟、糖尿病等6个因素,具有1、2、3、4、5和6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分别为4、30、89、107、78和32例。CVD10年风险分层为:CVD10年风险<5%为低危(12例)、≥5%且<10%为中危(72例)、≥10%为高危(256例)[6]。相关指标定义,吸烟根据WHO标准:吸烟≥1支/d且连续吸烟时间≥1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2h血浆葡萄糖≥11.1mmol/L[7]。高TC血症为TC>5.2mmol/L[8]。1.4FMD检测入选者在空腹、避免吸烟、饮用咖啡及茶≥8h后,由1名固定的经过专门培训的超声医师通过超声波使用自动边缘跟踪系统(日本UNEXEF18血管内皮功能检测仪)测量FMD[9]。FMD=[(动脉反应性充血后内径-动脉基础内径)/动脉基础内径]×100%。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珔x±s表示,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CVD风险的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与FMD正常组比较,FMD受损组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家族史比例、腰围、BMI、TC、LDL-C、空腹血糖、尿酸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0.01),而FMD值明显降低(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年龄、男性、吸烟、饮酒、收缩压、舒张压、TG、HDL-C、肌酐、尿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2.2不同个数心血管危险因素患者FMD比较1个危险因素的患者FMD为(14.89±1.75)%、2个危险因素的患者FMD为(13.08±2.47)%、3个危险因素的患者FMD为(11.93±2.54)%、4个危险因素的患者FMD为(7.88±2.79)%、5个危险因素的患者FMD为(5.47±1.98)%和6个危险因素的患者FMD为(3.94±1.84)%,随着心血管危险因素个数的增加FMD逐渐减少,不同个数心血管危险因素患者FM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不同风险分层患者FMD比较低危、中危和高危患者FMD分别为(13.56±2.16)%、(12.46±2.35)%和(7.13±2.54)%,低危、中危和高危患者以及不同风险分层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4Pearson相关性分析老年EH患者BMI、空腹血糖、LDL-C、尿酸与FMD呈正相关,而心血管危险因素和CVD10年风险分层与FMD呈负相关(P<0.01,表2)。表22.5logistic回归分析以FMD受损为因变量,年龄、BMI、空腹血糖、LDL-C、尿酸及CVD10年风险分层为自变量,进行二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尿酸和CVD10年风险分层是FMD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表3)。

3讨论

继续阅读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体系

内容摘要:当今,随着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各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意识明显加强。市场营销系统作为银行组织体系的一部分,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组织营销架构及其管理模式本质上是统一法人下的银行被分割成许多独立的区域利益板块,造成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滞后和缺失。因此,加快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组织体系再造势在必行。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组织体系再造

组织结构决定了组织效率。市场营销系统作为银行组织体系的一部分,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合理、高效的市场营销组织体系,能为银行发掘优质客户并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正进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组织结构是公司治理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此,本文对国有商业银行营销组织体系重新审视,以顾客驱动再造营销组织体系,对指导其改革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组织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意识明显加强,市场营销队伍不断充实,市场营销机制日益完善,正处于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型的阶段。从营销组织架构来看,省行、二级分行及县支行三级机构普遍设立了市场营销部门。其中省行和二级分行既有以产品为中心设置的银行卡、住房金融等部门,又有近年来“以客户为中心”增设的公司、个人、机构等营销部门;支行则只设一个综合市场部。从营销机构的职能来看,省行和二级分行市场开拓部门主要职责为指导、管理下级行的市场营销工作以及重点客户的营销;支行负责所有银行产品的直接对外营销。省行和二级分行一般不直接管理客户。一笔贷款的前期营销、资料收集、报批、发放、台帐录入、贷后管理以及客户的服务全部由支行负责,形成了“三级营销、支行服务和管理”的格局。

我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后,银行竞争日趋激烈,竞争范围不断扩大,竞争手段日益灵活。国有商业银行“三级营销、支行服务和管理”的营销组织体系很难适应竞争需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不适应客户需求不断变化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银行客户对资金融通手段、金融产品的价值组合与风险控制功能、资金管理、金融配套服务、服务效率等方面的要求大大提高。但国有商业银行目前的营销组织体系没有真正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尚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一是在营销的架构上,国有商业银行按行政区域设置、地域管理以及多层级的模式虽然便于银行与当地政府以及国有企业建立对等关系,但也造成营销人员分散、条块分割、各成一体、效率较低等问题。二是依权限逐级报批,一方面降低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能丧失市场机遇。三是服务层次不匹配。大型优质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有对等服务的习惯,但由于组织体系先天的缺陷,国有商业银行客户不论大小,不分层次,不管贡献度,都由支行提供服务和管理,由于支行人员素质、审批权限等方面很难满足客户需要,造成营销层次高、服务和管理层次低的状况,从而削弱了银行的竞争力。

继续阅读

建筑企业财务核算与风险控制策略

在建筑企业自身经营发展过程中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干扰,并且有着资金回收周期长以及项目资金多的特点,容易导致一系列财务风险的发生,并且直接影响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因此建筑企业还要加强对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通过严格的财务核算工作,进行现有经营管理模式的不断优化与完善。这样才能够实现良好的财务风险管控效果,增加建筑企业的经营效益以及市场竞争能力,为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财务核算内涵与方法概述

财务管理作为建筑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并且渗透在企业的所有经营环节之中。财务核算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建筑企业经济核算的管理内容,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财务核算工作中需要审核后的原始凭证、会计科目以及会计账簿等内容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核,确保企业各项财务活动的开展合理性。通过财务核算工作的开展,对建筑企业的内部资金起到良好的整合管理效果,对于企业自身盈利水平的提升有着积极意义,需要建筑企业能够加强对财务核算工作的重视力度,帮助自身进行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与管理,目前在企业财务核算工作中所应用的核算方式主要包含以下几种。1.阶段性核算。阶段性核算作为建筑企业财务核算的重要模式,由于在建筑工程开展过程中各项造价金额在计算过程中存在有一定的滞后性,容易导致一系列财务风险的发生。通过阶段性财务核算模式的应用,对建筑企业各阶段的资金情况起到良好的协调与管理效果,借此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在进行建筑项目的阶段性审核工作中,将所有施工内容分为多个不同施工阶段,并能够在结合不同建筑施工阶段的特点开展财务核算工作,有效避免资金核算混乱不清的问题,实现建筑企业资金的合理配置,为建筑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2.分层会计核算。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有着资金流动性大以及建设周期长的特点,在财务核算工作中,采用分层会计核算模式,在结合建筑企业自身需求基础上进行合理调控,随后应用分层管理模式,对建筑企业的资金流动情况起到很好的管理效果,随后在结合了建筑企业发展成本规划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建议。通过分层会计核算模式的应用,赋予各业务部门一定的独立财务核算权利,让建筑企业对各部门的资金流动情况进行明确,对于建筑企业自身资金调控水平的提升也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也可以起到良好的规避效果。3.单独核算。在建筑工程的造价核算工作中,通过单独核算的方式,能够让总造价核算水平进一步提升,帮助建筑企业进行施工总价格的确定。确保建筑工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单独核算工作,进行资金流动使用情况的明确,才能够确保总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获得良好的财务核算管理效果。

二、建筑企业财务核算与风险控制现状概述

1.缺乏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很多建筑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还没有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监督机制,直接影响到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作用的发挥。很多建筑企业在财务核算工作开展过程中没有进行管理权责的明确,导致了财务管理工作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出来。此外部分建筑企业还存在有财务报表不够统一的问题,一些小型的建筑企业甚至还没有进行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导致了财务管理跟风险控制工作的开展随意性过大,容易出现一系列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也就难以获得良好的财务风险管控效果。2.财务核算的主体界限过于模糊。目前我国很多建筑企业在财务核算工作中还存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界限模糊的问题,导致了建筑企业的财产以及个人财产经常性出现混淆的情况。由于财务核算的主体界限过于模糊,导致了财务管理权责难以得到有效落实,对于企业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对于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跟风险控制工作的开展产生了较大影响。3.财务核算基础工作过于薄弱。在建筑企业财务核算工作开展过程中,要签订非常多的施工合同,严格做好合同管理工作,才能够确保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顺利开展。但是,目前很多建筑企业还存在合同意识过于薄弱的问题,在施工合同签订过程财务与审计中,对于合同内的施工条件跟内容也没有进行认真仔细的阅读,外加上建筑企业自身的成本控制能力比较多,财务核算基础工作过于薄弱,对于建筑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也就造成了一定阻碍。4.投资风险过大。在建筑企业自身经营过程中,目前,存在有会计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在进行项目投资过程中,并没有做好项目的有效评估以及可行性分析工作,容易导致一系列投资风险的发生,不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于建筑企业的长远生存与发展也就造成严重的威胁。此外部分建筑企业还存在有产业结构缺乏合理性的问题,企业内部资源也难以得到有效配置,在投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短视行为,从而导致了投资风险进一步增大,对于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也产生了非常大的阻碍。

三、强化建筑企业财务核算与风险控制的具体策略

1.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为了获得良好的财务管理效果,首先要求建筑企业领导层能够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充分地认知,随后在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特点基础上,进行现有财务管理制度的不断优化与完善,为后续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撑。因此,建筑企业要结合企业单位的相关财务流程与工作内容,来进行管理制度的针对性制定,借此保障企业财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筑企业要进行账目清查制度的完善与优化,针对项目开展情况定期进行清查工作,对建筑项目开展中的财务风险起到良好的控制效果。此外,通过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的制定跟应用,能够对实现资金流动情况的明确跟管控,减少建筑项目开展过程中的资金闲置以及浪费问题发生。最后则需要做好财务核算资料的监督与管理工作,确保所有财务资料的真实性以及全面性,为建筑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有效避免一系列财务风险的发生。2.强化建筑企业的资金投放风险机制。在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包含了财务风险的识别、度量以及控制等多项工作内容。在财务风险管理体制中,要求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实现对市场的动态监控,还要强化自身的资金投放风险管理机制,来进行财务投资风险的有效规避与控制。利用资金投放风险机制,能够实现对建筑企业各投资项目的详细分析,强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水平,确保投资项目的开展合理性。因此,建筑企业在具体的项目投资过程中,需要建筑企业能够进行资金投放风险机制的明确,进行投资方向的明确。在项目投资前期还要强化对市场发展跟运行工作的详细调查,做好投资风险的预估跟评价,避免外界市场因素对于建筑投资风险所造成的影响。在完成了投资风险的评估工作之后,则要做好相应的防范机制,让资金投放风险机制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从而获得良好的投资风险控制效果。3.进行财务核算主体界限的明确。在建筑企业的财务核算工作中,要做好财务核算主体界限的明确,从而为后续的财务核算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建筑企业要对企业所有权跟经营权之间的主次关系进行明确,随后就企业本身性质跟管理制度进行综合性分析,对财务核算权责进行明确。只有做好了财务核算主体界限的明确,才能够实现个人财产跟企业财产的详细划分,确保财务核算工作的有序开展,对于建筑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水平的提升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4.做好企业财务委派制度的建设。为了获得良好的财务核算效果,建筑企业还需要加强对财务委派制度的建设力度,让建筑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对财务委派制度有清晰的认知。因此,我国建筑企业还要对现有的财务委派监督机制进行完善与强化,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相应考核制度的明确,确保委派工作的顺利开展。该过程中还需要就财务委派制度的开展情况进行严格监督与管理,确保建筑企业的各项财务情况能够得到及时的汇总与分析报告,确保财务委派制度的职能得以充分发挥,对于建筑企业自身财务风险控制水平的提升也有着重要意义。

四、结束语

继续阅读

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缺陷

近年来,随着市场流动性的急剧变化,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实践表明,任何一家银行如果出现流动性风险,就可能失去许多潜在的盈利机会,并且流动性风险具有联动效应,一旦流动性风险进一步加剧,极易导致存款人恐慌性地提兑存款,诱发挤兑风波,最终导致银行破产。

1.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现状

目前,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组织构架不合理,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薄弱,流动性风险管理指标体系存在局限性。

1.1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组织构架不合理目前,国内多数银行,尤其是城市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缺乏有效合理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组织构架。这种存在缺陷的组织构架客观制约了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具体表现为:无法通过动态调整资产负债总量和结构,保证全行流动性安全;流动性风险的度量、监测、控制和报告缺乏独立性,从而无法保证流动性风险管理措施能够得到有效执行;无法对资金来源和运用变化进行有效地预测,综合权衡风险和收益,合理安排流动性期限结构;缺乏科学合理的流动性应急处置预案,以便发生紧急情况时能以合理成本获得足够的资金来弥补流动性缺口。

1.2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薄弱从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的演变来看,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都是银行为适应外在环境变化主动采取的流动性管理手段。流动性风险管理具有内生性,其主体是银行。可是长期以来,国内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管理主要靠外在推动,靠央行和监管部门的强制,自发的流动性管理严重不足,没有成为银行的自觉行为。这使我国银行对流动性风险认识不足,缺乏流动性风险的危机感,缺乏流动性风险自我控制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1.3流动性风险管理指标体系存在局限性第一,监管指标缺乏动态性。我国银行目前的流动性监管指标数量虽多,但这些指标往往只是一种事后反映和控制,只能反映银行某一时间的流动性状况。可以说,这种缺乏动态性的事前监控手段,对于尚未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流动性预测预报计量体系的银行来说,是不能准确把握整个银行的流动性供需变化和缺口变化的。从实质上来说,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具有动态性变化的特征,所以对于流动性风险的监控与管理也应该是实时的、动态的。第二,缺乏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预警机制。目前多数银行对于流动性需求的预测仍然停留在对每日的库存现金和支付额的预测和监控,对贷款资金需求的预测或某一集中资产或负债项目的集中变化相对忽视,且对其缺乏行之有效的科学预测方法,无法在事前就进行有效的流动性风险预警,常常使流动性风险管理陷入被动的局面。

2.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应对策略

2.1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组织构架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设计应遵循五个原则:一是全面风险管理原则,二是独立性原则,三个垂直管理原则,四是协调与效率原则,五是先进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原则。一个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应由董事会、执行委员会、流动性风险管理组、有关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职能和支持部门等组成。这就要求建立日常管理机构,并及时掌握全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状况,具体负责定时监测流动性情况,从而及时提出防范流动性风险的应对措施,同时以确保全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继续阅读

寿险理赔管理中风险控制与风险防范问题

一、寿险公司理赔风险管理的意义

(一)加强理赔风险管理,是履行保险给付责任的保证

理赔是保险公司兑现销售保单时的承诺,履行保险合同义务的具体体现,也是权利人获得实际保险保障和实现其保险权益的必经途径。严格控制理赔风险,既不惜赔,也不乱赔,才能保证理赔储备金充足,才能让客户在发生保险事故后及时得到经济补偿和生活保障。

(二)加强理赔风险管理,是保险企业创立品牌、健康发展的需要

高品质的理赔是客户的需求、公司理念的反映,同时也是保险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理赔处理是否恰当,客户和市场反响会很大,对保险公司信誉影响甚为深远。理赔工作处理好了,可以赢得客户对保险企业的忠诚和信心,使保险企业的无形收益增加,也可以赢得客户未来的更多支持,保险企业才能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

(三)加强理赔风险管理,是规范保险经营的需要

保险企业在各个方面、任何经营环节上的疏漏都会在理赔环节中体现出来,同时也增加了理赔风险。通过理赔,有利于暴露保险公司在经营和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便于公司进一步掌握风险发生的规律,及时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地做好事前预防工作,进一步降低事后赔偿的可能性。因此,对理赔风险的控制直接关系着理赔工作质量的好坏,是检验保险企业经营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

(四)加强理赔风险管理,防止骗赔和错误理赔

继续阅读

银行会计内部控制思考

一、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结构不完善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虽然已经成功上市,但与真正市场业化的货币金融企业相比,国有银行尚未建立起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内部控制机构。主要表现在:(1)会计部门职责不明确。随着会计业务的发展和银行机构改革的深化,会计职能部门由一个分化为几个,虽然有利于提高会计核算质量,但也给会计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会计财务、营业室、清算中心、核算中心、金库中心等几个职能部门都是同级内设机构,不存在隶属关系,会计管理体制不明确,弱化了会计管理职能。内部控制制度在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和信息沟通,难以发挥其控制作用。(2)岗位设置和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有些基层机构未按照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在所增加业务品种的风险环节上合理配置会计人员,存在岗位空缺或岗位人员不合要求等问题。

(二)内部控制文化尚未真正形成部分银行管理人员,特别是基层机构的工作人员,未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深刻内涵,对内部控制的参与和重视不够。没有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内控优先、审慎经营”理念,片面强调发展速度,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对内部控制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仍然存在重发展、轻管理的问题,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完成近期任务、追求业务指标、抢占市场份额、扩张业务规模等方面,要求会计为业务发展让路或打制度擦边球。有的管理者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内部控制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职责,仅仅是把内部控制当作上级对下属的管理手段。对授权审批制度、岗位分离制度、重要环节控制制度、对账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等,没有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个别机构领导人特别是基层管理人员游离于内部控制之外,形成了较大的风险隐患。

(三)防范风险能力差风险是指某一行动有多种可能的结果,而且事先估计到采取某种行动可能导致的结果以及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但行动的真正结果究竟如何不能事先知道。风险防范是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检察等活动来阻止防范风险损失的发生,削弱损失发生的影响程度,以获取最大利益。主要指防范有危险的事件等,证券交易的风险防范通常可以从制度、检察和自律管理等方面着手,以达到消除或减缓风险发生的目的。按照“审慎性原则”,内部控制对风险的管理应以预防为主,现有的会计内部控制建设着重强调了对业务环节的控制及事后监督检查控制,而忽视了对突发性事件或案件的预测预防。另外,风险预警手段落后,没有运用现代科技技术开发出会计内部控制软件,对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报警,起不到风险预防作用。

(四)信息的管理手段落后管理作为一门科学,需要一定的知识;作为一项工作,需要熟悉该项工作所要求的手段、方法和工具;作为一种行为,必须考虑它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然而,面对日益复杂的管理局面,这些知识、手段、方法和工具却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管理工作者的需要。特别是信息社会的发展,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教育工作本身又有它自身的特点,因此,当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考虑其合理性和可行性时,更显得捉襟见肘。受管理层次重叠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全面、准确、快速地传输信息的目标无法实现,信息收集、传送、分析系统未建立或形式落后,信息的横向交流没有通畅的渠道,无法实现信息共享。

二、加强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管理的策略

(一)完善会计管理体制统一会计管理体制。银行统一会计管理体制是银行按照经营集约化和管理扁平化的客观要求,以实现会计管理科学化、业务处理信息化、内部控制建设规范化、结算服务个性化为目标,通过核算一体化和业务流程再造,统一核算管理制度,集中会计信息,优化柜面服务,建立大会计管理模式,从而发挥会计的决策支持和风险防范作用。银行统一会计管理体制,简单地讲,就是建立大会计营运和管理格局,它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银行内外经营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营造科学的风险监测和风险预警机制会计风险预警机制,预警对象:银行分支机构的一线业务操作部门,包括营业部、支行、分理处、储蓄所等;与银行会计业务有关联的其他职能部门,主要包括会计、支付结算、科技、清算、人事等部门。预警内容:前台业务操作部门频繁出现的会计业务差错;因业务操作制度或操作系统设计缺陷导致的潜在业务风险;因业务管理制度执行不力形成的潜在内部控制管理风险;具体业务操作环节处理的会计事项,虽没有违规,但却无法满足会计风险防控需要的隐性风险;已发生重大业务差错并向稽核中心提交资料之前已由前台业务部门自行更正处理,但差错性质严重、可能再发生类似失误的业务操作风险。

继续阅读

担保债务凭证的银行风险管理论文

一、CDO设计中风险分担原理及其分析

从风险管理角度来说,传统银行为了降低不良资产的持有率,要对每一笔贷款进行严格的评估,通过评估结果得出发放贷款的额度。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银行常常无法完全满足核心客户申请贷款的要求。在CDO这样的信用衍生品出现之后,银行可以运用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将自身的信用风险进行转移,根据经营目标不断调整风险敞口以避免信用风险过度集中。分散风险之后,银行就可以扩大核心客户贷款的发放额度,获得更高的收益率。CDO之所以能够拥有分散风险的功能是因为在其设计的过程中设立了风险隔离、资产组合、信用增级三大分担机制。有了这三大风险分担机制,银行会通过转移风险资产回收资金,起到了降低潜在风险的作用。同时,银行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会倾向于放松对贷款申请人的监督,降低对贷款的监管成本,在信贷业务上寻求更高的利润。

(一)资产组合的分散风险效用分析资产组合指的是CDO在对风险资产进行重组时将各个债权组合成一个整体的资产池,从而分散资产的信用风险。CDO的资产池可以容纳各种类型的资产,甚至可以将原始的CDO进行打包和其他CDO资产组成多次合成的CDO,不断伸长CDO衍生链条。张维(2007)利用“最优契约组”的原理为CDO在银行体系内建立了一个理论模型,论证了多银行贷款合成CDO资产池可以分散信用风险。其结论为:单个银行贷款资金占所有银行的组合贷款比例越小,整个银行体系的风险也就越小。CDO这类的信用衍生品就是为了将单个银行资产转移到资产池中,以此来降低资产池的整体风险。资产组合分担风险的原理主要在于降低资产之间的相关性。信用衍生品市场中的相关性与大多数金融市场的相关性大有不同,在信用衍生品中的相关性并不是指代价格变动的相关性,而是指资产池中违约事件的相关性。因为多个相关性较弱的违约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比多个相关性较强的违约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低,所以当资产池中的资产组合相关性降低时,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也会降低。以次贷危机为例,当时美国很多银行都向其他金融机构手中发放一种与住房抵押支持证券(ResidentialMortgage-BackedSecurities,RMBS)挂钩的合成式CDO,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银行更加大胆地发放次级房屋抵押贷款,将大量的高风险次级按揭贷款从资产负债表中消去,在将违约风险转移的同时实现利益最大化。这就会让银行减少在评估风险中投入的成本,银行会不断地为购房者提供贷款,从而使得CDO资产池中的资产相关性太高,信用风险涉及面不断扩大。在危机爆发之后,银行资金流动性开始下降,银行间贷款的利率上升。这一系列的后果会放大危机的影响,银行体系在这样的环境下会趋于萧条,进而波及到实体经济。对次贷危机的反思可以看出,银行在CDO资产池中加入了大量次级贷款提高了资产组合的相关性,使得信用风险无法在体系中进行有效转移,最终引起了银行业萧条。所以在CDO设计之中,对资产组合的设计是提高银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条件。

(二)风险隔离的运作方式分析CDO是发起人通过一个中介机构SPV进行发行,这家中介机构为银行提供了一道安全屏障,起到了风险隔离的作用。SPV在CDO运作过程中收取出售资产池获得的收入,将其中大部分支付给发起CDO的银行。与此同时,发起银行收回资产池中的资金时将金额转入SPV的账户,待该部分贷款到期后又由SPV将这些资金连本带息转入CDO投资者的账户,从而使得多方得利。在整个CDO运作过程中,发起人实现了“真实销售”,将自身的风险资产进行剥离,这部分资产转移到SPV资产池后,SPV就在发起人与债权人之间建立起了一道安全的屏障。若发起CDO的银行遭受严重违约而破产,债权人对该银行进行挤兑时也无法追溯其转移到SPV资产池中的资产。有了这样一道屏障,CDO才起到了提高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作用。因为受到了法律的严格管制,SPV运营的业务非常单一,除了证券化资产外不能再拥有其他资产或负债。所以这家公司可以是一家“空壳”公司,可以没有雇员,甚至为了合法避税,公司还可以在离岸中心进行注册。

(三)信用增级的原理分析信用增级指将CDO资产池按照信用级别高低分为股权档、中间档和优级档,为风险爆发提供缓冲余地。在SPV对CDO资产池进行打包出售时,先由信用评级机构为资产池中的贷款进行评级。评级公司根据每笔贷款的回收率、回收时间等关键参数进行信用级别的评定。在最后打包出售时将资产池根据信用级别从低到高依次分为股权档、中间档和优级档,信用级别越高的收益越低。一般情况下,为了缓冲投资者可能遭受的信用风险,发起银行会自己持有股权档的资产。当这部分级别最低的证券遭遇信用风险时,银行将首先承担大部分损失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而更高信用级别资产面临的信用风险则被银行转移到了投资者身上。在信用增级的机制下,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以及对于资产市场价值的判断进行购买。信用增级这一分担机制既有利于银行转移自身的风险资产,又有利于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投资需求,提供了一条新的收益渠道。尽管这三大风险分担机制具有巨大的作用,但真正在CDO围绕这三大分担机制进行设计时也会出现缺陷,下文就可能会产生的缺陷进行论证检验。

二、CDO设计因素对银行风险管理能力影响的分析

CDO三大分担机制都有其对应的内在设计缺陷,每一种缺陷都可能对银行的风险管理产生负面作用。其主要缺陷在于如下几个问题。

(一)CDO衍生链条过长的设计缺陷随着资产证券化的不断发展,CDO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中间涉及到的资产组合也越来越丰富。随着借款人与CDO投资者的距离不断拉长,这样的超长信用链条会加大风险估计的难度,对银行的稳定产生负面影响。以二次合成的CDO为例,所谓的二次合成的CDO就是建立在CDO基础上的CDO,这种类型的组合资产比单层的CDO风险更大,对违约概率的控制更加困难。从图2可以看出二次合成CDO的结构。因为投资股权档面临的风险太高,优级档又往往无法为风险偏好者提供足够的杠杆收益,所以很多投资者的投资目标为中间档CDO。为了对比二次CDO与单层CDO的风险差异,假设上图包含3个内部CDO的二次合成CDO的股权档与中间档各自可以承担2个单位的损失,当整个二次合成CDO受到4个单位的损失时,这4个单位在内部CDO中的损失分布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在类型1中,四个单位的损失全部集中在CDO3中,这就造成了中间档的投资者将会受到巨大损失,当投资者资金紧张,无法为银行提供信用保护时,整个银行体系就会出现巨大的波动,甚至会导致挤兑。在类型2中,4个单位的损失分散到了各个内部CDO中,中间档CDO的投资者不会遭受到任何损失。从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一次CDO损失的大小只取决于资产池损失的数量,而结构更加复杂的多次合成CDO还受到了损失分布的影响,所以多次合成CDO的风险大小更加难以计量,运作的程序更加复杂。当发行方无法控制资产池的违约风险时,CDO的衍生链条过长会给银行带来更多的风险与不确定性。一旦这部分信用风险大规模爆发,CDO也能成为风险蔓延的导火索。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