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非遗保护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摘要: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需要发挥高校智库作用,通过人才培养实现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是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向和评价依据。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把服装专业人才培养与羌服羌绣相结合,以羌族文化为内涵、羌绣技艺为载体,基于羌服羌绣文化普及、课程特色教学改革、非遗羌绣技能培训和羌绣创意衍生设计的多渠道方向,积极探索羌服羌绣的特色化服装人才培养路径,加快高校背景下非遗文化的传承及创新进程。
关键词:羌服羌绣;服装人才;培养路径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依托省级示范建设羌族服饰及羌绣保护与研发项目,开展融合非遗文化羌服羌绣教育的特色化专业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在文化产业领域的教育教学、师资与科研优势,在学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开展非遗特色化人才培养,以羌族文化为内涵、羌绣技艺为载体,以羌服羌绣文化普及通识教育、专业特色教学改革、第二课堂非遗的技能培训与创意设计为突破口,积极构建匠师结合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塑造心智健康、德文兼备的专业人才。
1非遗特色化是高校服装人才培养亟待开垦的一片领土
随着10余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开展,非遗文化的人才培养成为摆在高等院校面前的一项全新课题,不少服装类综合院校及服装专业尝试过各种形式非遗文化人才培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非遗特色化的服装人才培养,但始终没有建立完整完善的教育教学路径。[1]一方面,以非遗文化促服装专业人才培养切实符合国家政策要求,培养非遗文化教育特色化服装专业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向,把高校作为中国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基地,加快培养具备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素质和精神的服装技能型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刻不容缓的历史使命,我国目前在非遗文化羌服羌绣教育特色化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的高等院校及服装专业数量少、时间短、成效小;另一方面,对于非遗文化羌服羌绣教育特色化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相对缺乏社会能量及深度校企合作,教学中缺乏非遗技能型人才的培育、跨界合作协同研发、贡献社会服务的有机整合,针对非遗文化羌服羌绣教育特色化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还处于探索过程,尚未建立完整完善的路径。以学校师生为本,充分发挥“产、学、研”育人、科研、创新协同效应,有机融合非遗传统制作技艺与现代服装设计,传承创新双管齐下,变化发展齐驱并进,焕发崭新活力,将羌服羌绣与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相结合,打造具有非遗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显得十分必要。[2]
2多渠道构建非遗羌服羌绣的特色化服装人才培养路径
2.1非遗羌服羌绣特色化人才培养路径设计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于2013年经四川省教育厅、财政厅确定为省级示范高职院校重点培育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学校羌族服饰及羌绣保护与研发建设项目正式启动,规划了校内外教育型创意产业基地、羌服羌绣创作实训工作室,以求实现“规划实训基地、创意产业合作基地各一个,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规划设计,建成满足羌绣创作和学生实训要求的羌绣技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相关平台开始运行,合作基地实现研发产品规模生产及销售”,服装专业多渠道构建非遗羌服羌绣特色化人才培养路径及定位,先后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中心、羌族服饰与羌绣研发中心(以下简称“两中心”),将羌服羌绣非遗文化纳入到学校服装专业教学中,探索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与服装专业相结合的特色化人才培养之路。基本思路以服装专业为基础平台,依托学校两中心,按照羌族文化“以文育人”、羌绣技能课程改革深度拓展、羌绣活态创意衍生研发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教学模式设计了“服装专业知识与技能模块+羌服羌绣通识教育模块+羌绣技能及创意设计模块”,组成了动态、灵活、组合、并行、开放的非遗特色化服装人才培养体系路径。在这个人才培养体系中,我们形成了匠师结合与校企合作“羌族文化的通识教育--专业课程与羌族文化深度融合--羌服羌绣的技能培训--创意转化和设计实践”的特色人才培养实践路径。我们的学生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专业和特色方向的培养,最终成为掌握扎实的服装设计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服装制版、成衣制作、服装陈列等实践技能,了解羌族服饰文化,具备羌族元素服饰设计及产品开发的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适应我国现代服装产业的发展,能够从事民族服饰设计、制作、陈列、搭配、营销、管理相关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摘要:高校艺术设计学科融入乡村精准扶贫,对于落后地区文化、生态内生源动力的开发和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文创产品、非遗、文创产业的挖掘、开发和转化,试图寻找帮助农民创造可持续的再生造血系统精准扶贫的途径。尝试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文创产业和保障机制等方面研究,探索艺术设计学科融入精准扶贫的方法及路径。
关键词:设计扶贫;成效和问题;必要性;路径策略
引言
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没有绝对贫困人口的目标,而当下,正是脱贫攻坚阶段。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这是对脱贫攻坚在我国经济社会主义发展全局中所处位置的准确判断。[1]精准扶贫是一项国策系统工程,随着乡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到达提质共建,提升文化生态内生源动力的时机,艺术设计恰好能够起到“重塑”和“孵化”的作用。艺术设计作为一种系统性方法论,通对文创产品、非遗、文创产业的挖掘和开发给予品牌赋能,帮助农民建造可持续的再生造血系统,促进贫困地区的文化提升和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
一、高校艺术设计学科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艺术设计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这一学科特点决定了其必须面向社会、服务社会。而服务社会就必须融入社会,深入到生产、建设、服务、流通等第一线。中国社会本质上依然是一个农耕文明体。据调查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约12亿人口,其中9亿是农民,占到75%。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大发展,现在近14亿人口,依然有9亿农民,占到64%而且,这些农民,他们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人际伦理结构,和几百年前,几千年前,并无本质区别。而城市人口,绝大多数也是通过近代农民进城务工,或者考学、参军等途径来到城市。他们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价值观等,也依然保留着农民的烙印。这些根深蒂固的落后观念,尤其是文化思想观念的落后,是当前制约贫困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从大体上来说,农民思想落后、观念陈旧、陋习严重、惰性也很大,加之文化欠缺、自身造血不足,贫困在所难免。高校艺术设计精准扶贫旨在从技术层面和文化产业层面给予农民的帮助。技术扶贫同文化产业扶贫是一种渐进式的可持续发展的扶贫路径,技术扶贫为文化产业扶贫提供条件。文化产业扶贫,从策划到品牌,从资本到产品,从商业到农业,建立起一整套可持续的协作式社会创新体系。从修复乡村风貌、开发文创产业、吸引年轻人回乡、转变他们消极落后的传统文化观念、增强致富本领和文化自信始,到参与掌握其经济项目的运作能力、法律政策的理解能力和市场经济适应(生存)能力,激发农村社会的内在活力终。因此,文化产业扶贫是改造贫困文化、遏制返贫现象、阻止贫困代际传递、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关键和根本,[2]最终实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艺术设计扶贫一方面是“技术扶贫”,但更重要的是“文化产业扶贫”、“技术扶贫”,可以通过培训、帮扶、传承和挖掘非遗技能,使贫非遗技能得到传承、保护和发展(往往是独特的原生态文化得以保存),保护手艺人的生存底线,促进自身造血功能,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是“文化产业扶贫”通过文化资源IP的挖掘和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继而开发文创产业,这样,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更好地服务和推动经济持续发展,遏制返贫现象、阻止贫困代际传递,促进文旅产业以达到乡村振兴的目的。
二、艺术设计是文化扶贫的重要手段
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人,人在本质上是文化的存在物,人正是通过对自己生存发展方式的不断设计,社会得以进步。设计才终将成为一种文化,而文化也必然成为设计之魂。近年来,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与文化扶贫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和法律法规,对推动文化扶贫,尤其是文化事业扶贫起到了促进作用。如2015年12月,文化部等七部委印发《“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将文化扶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7年6月,文化部的《“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中提出要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扶智”作用。[2]文化,它包括了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精神生活方面,如宗教、哲学、艺术等;社会生活方面,如集体组织、伦理道德、制度法规、经济关系等;物质生活方面,如饮食起居、风俗习惯等。艺术设计是文化扶贫的重要手段,当前艺术设计扶贫的主要做法是通过文化产业扶贫。各地党政有关部门出台了相关政策以及下拨扶持资金,譬如通过文化活动、电子商务、企业、非遗传承等和农村农民农产相结合,实施文化+旅游开发文化产业项目,带动贫困户脱贫取得一定成绩。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多元文化保护
论文摘要:中国在数千年的历史中,积淀了丰厚的传统音乐文化。近代以来,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和发展受到严峻的挑战。当前,中国政府在保护民族音乐和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国家,每个民族都创造了自己灿烂的音乐文化.历经漫长的岁月而保存至今,并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成为一座传统音乐文化的宝库。历代以来.各族人民一直传承和发展着自己的文化。可以说,我国音乐文化本身就是由多元文化组成的大文化集合。近代以来世事巨变,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和发展空前严峻,连连遭受重大损失。社会政治动荡、内外战乱、强敌入侵等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以及西方音乐的大量涌入,使得人们学习、接收和欣赏音乐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传统音乐也遇到了无数巨大的新挑战。
当前.随着全球现代化进程加速和世界经济一体化逐渐形成,由于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存在着很大差异,如何平等相处和交往便成为一个重大问题。在发达国家,有一种以强势经济为后盾的强势文化主宰世界的趋势,使得部分国家的传统文化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冲击,有些已经濒临。特别是在广大发展中国家。这种现象更为明显。为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更好地展示全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从而为人类的发展创造一个更好的文化生存空间,在2001年的联合国文明对话年活动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31届会议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化宣言》,宣言认为文化多样化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因此,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尤其是濒临消亡的传统文化),及时地抢救和保护处于生存困境中的文化遗产。成为时代赋予世界各国非常紧迫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正视当代传统文化发展中的危机意识。实际上,我们要认识到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既有同步的一面又有独立的一面.任何以牺牲文化建设来进行经济建设的做法都是万万不可取的。
在中华文化已有的各种传承方式中,努力建立一种严格意义的“原样保存”模式,不仅仅是借用今天的录音、录像、书籍记录等现代化保存手段,记录下传统的“此刻”状态,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发自内心对传统的尊重和珍惜。为当代及后代负责的态度,以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尽可能地将传统原样保存和继承。此外,我们还可以借鉴世界许多国家和民族在保存自己文化遗产过程中所积累的成功经验。任何轻言“创新”都是很危险的.只把传统看成“创新”的垫脚石.更是非常可笑的。马克思指出,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永远起着后人难以企及的不可代替的“典范作用”。
随着世界多元文化思想的不断传播,我国政府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喜讯捷传。我国的昆曲艺术、古琴艺术、蒙古长调民歌(与蒙古国共同申报)和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先后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我们在为中华民族有如此灿烂丰富的文化遗产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之余,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人们传统生存环境的改变和文化选择多元的冲击,部分传统音乐文化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严重影响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生存与发展,使在风雨飘零中的传统音乐受到了历史性的挑战。我们没有理由不将这些遗产保护好、管理好、传承好。
近年.国家针对传统文化流失严重的现象,采取了相关的保护政策。2005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进一步阐述了我国政府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及总体目标,大大推动了对包括中国传统音乐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发展的力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并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作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有史以来,官方大规模地保护传统文化正深入发展。
此后,部分专家认为“申遗”是保护传统文化的最好手段,特别是在地方政府中也有这种想法。而一些地方政府却往往借文化的招牌招商引资,其结果是“政绩”有了,实际上并没有达到真正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如果仅仅通过“申遗”来保护文化遗产.将对传统音乐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如只通过“申遗”保护,则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申遗”是一种手段,保护文化才是最终目的。保护文化遗产的手段多种多样.不能在“申遗”这一棵树上“吊死”。传统音乐是我们自己的精神文化,不论是否“申遗”,它都是我们世代相传、不可丢弃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自觉保护这份遗产。人们最初是自发学习和传承传统音乐的,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一直延续至今。如今,乐师们已清醒地认识到传承后继乏人,只要有人习之,他们便竭尽全力“传道、授业、解惑也”。政府的帮扶有利于乐社的发展,但传统音乐始终是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服务于民间的,传统音乐的发展离不开民间。我们认为,政府的积极、正确引导有利于传统音乐的健康发展。乐师不仅要推动乐社发展.而且要自觉保护祖上留下的音乐文化,积极招纳、吸引新成员加入乐社,培养新会员和知音,因为人们的需要是传统音乐真正存在的价值。
作者:王岁孝单位: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系陕西宝鸡
社火民俗是关陇乡村文化中最强势、最典型和广泛参与性的民间文化,只有把社火民俗放在关陇地区乡村文化建设和研究的大境遇中,才能给其以准确定位和科学评估,进而将关陇社火民俗研究、保护、开发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目标、思路、对策有机结合。为此,课题组首先从关陇地区民众感知的角度在宝鸡、天水、平凉、杨凌、咸阳、西安、渭南等地区发放了问卷调查表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855份,经过统计分析,了解了广大关陇民众对于社火民俗及乡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和看法。搜集新农村建设的论文628篇,乡村文化建设的论文141篇,通过比对研读,了解了社火民俗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研究状况。
一、关陇地区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状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就已经提出了,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乡村文化建设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因此本项目的研究必须借助以往新农村和乡村文化建设研究的成果,才能更好地认识关陇地区乡村文化建设的成绩和不足,历史和现状。通过中国知网搜索到2012年6月15日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文章628篇(表1),而且主要集中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于2005年11月7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5)27号]以后。这些文章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现状、特点、问题、原因、对策等,而且提出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和长效机制,指出了政府的缺位和服务行政理念及角色,高校以及各级图书馆、文化馆、文艺基地、文化产业、网络信息、民歌、民间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但在关陇文化圈视野下将社火民俗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相结合的论文不多。《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以西宁市城北区廿里铺镇莫家泉湾村为例》中指出“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的价值观随着商品及农民进城务工人员涌入乡村。这种物质文化观严重地冲击甚至侵蚀乡村民间道德。”[1](P242)该文还探讨了如何解决青海省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文化建设问题。《陕西西府民歌的特点及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一文提出以关陇核心地区西府丰富的民歌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调动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培养农村文化建设的骨干[2](P91-92)的重要思想。《狂欢视角下的民间信仰导控与乡村和谐》认为包括社火民俗在内的“狂欢是人类一种普遍的精神文化现象,民间信仰作为根植于乡村民众中的宗教信仰与行为也常伴随着狂欢的情绪。”[3](P84-85)该文还论述了狂欢视角下民间信仰体现的和谐因素以及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影响和导控问题。2011年11月21日,笔者从知网中搜集到乡村文化建设的论文141篇,2006年后的文章居多,年均20篇左右(表2)。这也反映了在政府政策的导向之下各级研究部门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更多关注。这些研究的主要贡献是提出和分析了我国乡村文化的概念、内容、路径、体系和基本特征,初步构建了问题领域;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乡村文化建设的现代化转型和变迁原因;探索了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建构问题;从具体区域的实证性研究中,涉及了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河南、江苏、浙江、湖北、吉林等地。这些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那就是对乡村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不够深入;整体上没有理论的架构,对其内涵、结构、功能和体系研究不系统;特别是缺乏在关陇文化圈视野下的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即使有星点的研究也散见于有关的论文中,缺乏对其整体脉络的把握、基本面貌的勾勒和区域特征的概括;更没有充分重视关陇地区传统优秀文化资源对乡村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通过以上调查、梳理和研究,笔者认为关陇乡村文化建设:有成绩、有问题、有原因、很重要、有对策、有载体。关陇乡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一是公共文化设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在中国一系列‘文化下乡’惠农项目中,‘广播电视村村通’尤其受到农民的欢迎。在‘村村通’工程带动下,中国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从1997年的86.02%和87.68%提高到了2009年的96.31%和97.23%。“十一五”期间,甘肃省庆阳市投入资金2700多万元,解决了全市40万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中国文化部的数据显示,过去五年间,中央预算内投资39亿元,支持2.6万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截至2011年3月31日,需要中央补助投资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共计23746个,建设面积808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73亿元,已完成投资69亿元。[4]宝鸡市2010年为1112个村配备价值556万元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设施设备,在凤翔县柳林镇等7各乡镇投入648万元新建了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全市147个村文化室配备35万元器材。[5](P337)据中国网消息,2009年,我国电视剧年产量超过400部1.3万集,电影故事片产量达到456部,居世界前列。[6]2011年指出:“我国已成世界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7]。二是群众文化活动、电影工作呈现新景象。如关陇乡村陕甘交界的天水市麦积区三岔镇舍家门村和宝鸡市陈仓区凤阁岭镇建河村在三四年前的年节里还是非常冷清的,村民除了看电视就是打麻将、喝酒、谝闲传。近两年建河村正月里不仅举行社火游演、扭秧歌汇演、村文艺汇演,而且2011年正月初一举行了七个村民小组篮球比赛,最重要的是与甘肃的舍家门村进行了陕甘两省篮球友谊赛。当日,麦积区在舍家门村同还举行了乡村文化建设摄影展和黑社火汇演,两地乡镇领导也参与其中,整个山村文化气氛特别浓厚。新华网报道“陕西省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农家书屋’6300个,并将力争在2011年底实现对全省行政村的‘全覆盖’。”[8]宝鸡市为12个县区建成农家书屋239家,配发图书46万册,报刊8790份。[5](P337)甘肃省“农家书屋总数达到了14930个,覆盖了84%以上的行政村”[9]。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十一五”期间实现了每个行政村一个月放一场电影,去年完成了800万场,受益人数超过了16亿人次。庆阳市每年为农村放映电影15701场,实现每村每月放映1场电影。2010年宝鸡为十二个县区1962个行政村公益放电影23544场。天水市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面启动,114套数字电影放映设备发放农村。三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重视和加强。《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资料显示,就关中地区申请国家级非遗保护的就有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等地的秦腔、乾州蛟龙转鼓、韩城行鼓、眉户曲子、韩城秧歌、凤翔木板年画和泥塑、宝鸡社火、富平县阿宫腔、合阳提线木偶、华阴迷胡、同州梆子等40多项。陕西省省级非遗项目300余项。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据库系统》甘肃有涉及兰州、武威、张掖、庆阳、平凉、天水、陇南、定西、酒泉、临夏、甘南等地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51项。而且各地文化广电出版局等都在继续积极组织市级、省级和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申报工作。如宝鸡地区2010年就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5个,省级非遗项目22个,公布市级第二批非遗项目28项,命名了第一批市级“宝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9个和传习所11个”,推荐了300幅剪纸参加全国大赛。[5](P349)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关陇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保留了乡村文化建设的丰富资源。
二、关陇地区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整体上看,关陇地区乡村文化建设依然落后于东南地区,有必要加强建设。1、文化设施差,投资少,资源缺。据调查,关陇乡村有超过50%的乡镇没有文化活动室和文化活动场所。即使有也是乡镇内部的活动场地,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乡村文化设施、文化产品缺少,文化活动贫乏,文化宣传缺失。前文提到中国政府过去五年投资39亿元,支持2.6万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实际年均投资为7.8亿元,7亿农民人均年费用不到2元。与2011年《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中加快实施科技重大专项资金139亿元,城乡低保补助资金749亿元,公益性行业油价补贴699.4亿元,粮食直补151亿元,农资综合补贴835亿元等预算相比差距极大。关陇地区保留有民间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数以千计,然而在乡村文化建设中能充分发挥作用的资源却很少。特别是作为乡村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优秀文化(如社火民俗)并没有很好地发挥文化建设资源的作用。2、居民素质低,观念落后。关陇地区乡村农民文盲半文盲居多,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有些农民“富了口袋,穷了脑袋”,“经济上去了,文化下来了”,科学素养、文化修养不高,法律意识淡薄,集体意识淡化,公共环境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民户之间因地界、山林引起的矛盾纠纷不断,常因芝麻小事大打出手;迷信思想抬头,烧香拜佛、相面算命、跳神弄鬼、看风水、做道场等活动时有发生;文化生活单调贫乏,酒桌、赌桌、麻将桌成为打发光阴的“好去处”;诚信意识淡化,在追逐利益的同时被功利意识同化,假冒伪劣的产品、坑蒙拐骗的事情也在由城市到乡村侵蚀着关陇乡村农民本来朴素纯真的心灵。3、乡村主体空巢,农民缺乏自信自主。笔者对陕甘两省交界的宝鸡陈仓的拓石、凤阁岭镇各村和天水三岔、元龙等地的调查,目前80%以上的农户有一个以上的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守的几乎只有老人孩子,有些家甚至关门上锁、“倾巢而出”,造成了乡村劳动主体和文化承载主体的空巢。留守的老弱病残由于担起了比以往更为繁杂的耕地务农和抚育子女的重任,所以更没有闲暇进行文化活动。农民工在参与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被城市巨大的经济成就和先进文化观念所震撼,在追随和模仿城里人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相对于都市中心文化,乡村文化居于边缘地带。农民社会地位的边缘化使他们对自己的文化也觉得无足轻重。如观演社火既不能给社火艺人带来心理上自信,又没有精神上的自尊,更没有经济上的特别收益,放弃它是必然之势。
究其原因:一是乡村自然环境封闭。关陇地区由于相对封闭,交通不便,文化信息的交流、传播、碰撞、融合、创新的途径不畅,现代经济生活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比东南部要小得多。特别是老一辈人认为“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很少愿意出门看看外面的世界。因而满脑子都保存着传统文化观念和社火一类古老的艺术形式。正如王磊先生所说“四周的关河山峦之险既保护了这块土地免遭入侵者的践踏,也封锁了这块土地上的人。这特有的地域环境造就了关中人的厚重、刚劲与务实,也造就了关中人的安分知足、安土重迁心理,缺乏开拓进取精神。”[10](P50-55)电脑和互联网虽然开始进入农民家庭,但普及率不高,因此新文化不易进入。二是农耕经济形态落后。农耕经济的稳定性、落后性造成了农民的知识落后,观念保守,新文化不易植入。农业、农村向现代的转型、造成了农民文化相对于城市文化的落后性。在农耕世界熏陶成长起来的农民在心理上很难快速接受和参与到后工业化及信息时代的新文化形式当中。文化是人格的主宰因素,人格是文化的主体存在方式。因此当文化在某一阶段处于“高位”时,人格相应就会变得高度“特化”,而适应新的文化环境的能力就随之降低。所以为了使某一阶段高度发展的文化在下一阶段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最关键的问题是,该文化的主体必须自觉地及时进行人格的转型。[11](P2)三是农民受教育程度太低。“目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与城市相差3年,全国92%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8.2%,初中文化程度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1.9%,大专文化程度仅占0.6%”。[12](P42)由于关陇地区特别是偏僻乡村经济条件太差,教育资源缺乏,农民生存压力太大,所以享受教育的程度极低,文盲半文盲更多。因此其学习、接受文化,创造、主宰文化的能力也就更差,只能游离于主体社会和主流文化的边沿。四是政府和政策的忽视。政府是否能够发挥作用,对乡村文化建设质量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政府对农村、农民、农业、农村文化建设认识的不足,政策上坚持“先工业,后农业”、“先经济,后文化”、“先城市,后农村”、“先东部,后西部”的战略思想,建国几十年关陇乡村为东南部城市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导致了关陇乡村文化建设的严重滞后。在关于“您认为政府对社火的管理和支持力度够吗?”的问卷中,居民的感知均值是1.59,更接近于负面值2,即认为政府对社火的管理和支持力度不够。认识不到位,重视就不够,也就导引了乡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的严重不足,管理体制不顺与服务不到位。
三、关陇地区乡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及载体
1.嫘祖文化项目建设情况:
投资160万完成嫘祖石板街的修葺工程,2015年,由省文联、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县文体局和嫘祖镇政府面向全国征集750余件嫘祖主题楹联,择其优秀者50余副由省书法家协会组织全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丹并镌刻,依托原嫘祖化石古街打造此嫘祖楹联文化一条街,增益其人文底蕴。总投资4000万元嫘祖文化园已基本建成,占地面积150亩,嫘祖文化园是嫘祖故里核心景区,2012年正式启动,由华中科技大学规划设计,聘请“北京绿十字”修改完善设计方案,在理念上突出生态古朴。整个园区分为游客集散区、嫘祖博物馆、嫘祖广场和嫘祖祭拜区。嫘祖雕像投资820万元,高12米,基座长15米,雕像重458吨,采取汉白玉雕刻而成。嫘祖坐西朝东,头插桑叶簪,脖挂贝壳链,手棒桑蚕丝,仪态端祥,庄严肃穆,展示了嫘祖母仪天下、心怀万民之神态。基座当面刻有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曾为庆祝香港回归作《香港赋》的知名作家李敬一亲撰,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原三峡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周德聪手书《嫘祖赋》,颂扬了嫘祖伟大功绩和抒发了人民敬仰之情。嫘祖文化博物馆位于嫘祖文化园内,总投资约350万元,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馆内陈列展品800余件。博物馆分为一廊四区。一廊是,嫘祖传说木刻画廊;四区分别是,嫘祖故里、泽被天下、千秋膜拜、垭丝古今,分别展示了嫘祖从出生、发明养蚕缫丝到协助黄帝制定婚嫁礼仪、定鼎天下丰功伟绩,以及“垭丝”发展的相关历史。旨在打造成为传续和弘扬嫘祖文化、种桑养蚕缫丝制衣科普教育基地以及丝绸文明展示中心。
2.首届·嫘祖文化节活动情况:
4月21日至23日,首届·嫘祖文化节在我县嫘祖镇隆重举办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省市领导盛赞大典仪式“很成功、很震撼、很感动”,“感觉热泪盈眶”;参加祭拜大典的炎黄文化研究会的专家学者们对祭拜仪式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祭拜大典有气势、有特色、起点高,达到了举办祭拜嫘祖的目的。本次文化节以“大爱嫘祖、情怀丝路、诗画”为主题,活动由省文化厅、省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市妇女联合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市旅游局共同承办。由远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三峡灵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协办。文化节期间,主要有祭拜嫘祖、嫘祖文化博物馆开馆、·嫘祖文化论坛、文化展演展示、民间祭祀、民间工艺展示、旅游商品展示、商贸活动、招商引资签约活动等9项活动内容。来自两岸三地的8万多炎黄子孙参加了本次祭拜大典,参与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均超历史。文化节期间,同步举办了·嫘祖文化论坛。交流会以“同祖同源同路同行”为主题,来自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复旦大学等两岸三地20余家研究机构及高校的4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们,在为期2天的学术交流中,专家们紧紧围绕了嫘祖故里研究、嫘祖信俗研究、嫘祖与中国丝绸文化、嫘祖传说与早期人类文明、嫘祖文化资源保护的传承与开发、和丝绸文化发展及其传播、嫘祖祭祀仪式研究、国家级非遗嫘祖信俗的传承与保护、嫘祖文化研究的当代意义、嫘祖文化产品研究等10余个议题,开展学术研究和讨论交流,提交学术论文30篇,编印了《学术论文集》,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组织开展了嫘祖杯诗词、楹联、民间故事、影视剧本征集大赛,征集嫘祖主题楹联750余件、诗词歌赋310余首(件)、民间故事40余个、影视剧本9件。
2020年以来,在市文旅局的的精心指导下,我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工作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文旅大融合”发展战略,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广泛开展文体活动,着力繁荣文艺创作,持续规范文化旅游市场秩序,全面加强文物和“非遗”保护,全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文物各项工作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现对照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就我局2020年工作自查总结如下:
一、2020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产业高质量发展
1.招商引资工作。2020年,我局招商引资项目是温泉康养城建设项目,今年5月份,我局与温泉康养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温泉康养城建设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该项目规划建设用地约2000亩,建设规模约143万平方米,概算总投资约88亿元,其中,一期总投资约40亿元,二期总投资约48亿元。主要建设内容:一期建设内容包括四大区,即康复疗养区、旅游观光区、美食文化街区、公共服务区;二期建设内容包括康养小镇、品质住宅、创意SOHO、标志商业广场、体育中心等。
2.项目建设工作。一是完成了轩辕大道健身步道建设项目、农家乐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郭相忠古民居修缮改造项目、王河镇王河村体育健身中心建设项目、太坪广播电视转播台十千伏线路改造项目等5个重点项目建设。二是申报国家债券项目6个,即县图书馆新建项目、县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县花石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县轩辕谷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县邽山生态园登山步道建设项目、县牛头河沿线健身步道建设项目。
3.文化旅游统计工作。2020年,我局积极与统计部门协作配合,规范旅游统计工作,认真摸清相关底数,详细核实统计数据,按时完成旅游相关月报表报送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全年各项统计工作指标。据统计,2020年全县共接待游客41.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0.81亿元。
4.文创产品(旅游商品)开发。今年以来,我局按照“研发市场化、设计独特化、制作精细化”要求,不断开发文化旅游创意产品,提升传统手工艺品设计研发水平,依托电商服务平台,加大旅游商品品牌营销力度,扶持庞公石、香包、核桃、木耳、剪纸、扁食、粉壳蛋、天河系列酒、沙棘汁、玉米汁、核桃露等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做大规模、做亮品牌。
5.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今年以来,我局继续加大文化产业园的管理和申报工作,一方面积极推动轩辕文化产业园、邽山生态园、花舞北山、怡香南源、牛头河峡谷观光旅游长廊、温泉生态旅游景区综合开发等文化旅游重点项目的实施,另一方面支持县农发公司建设“五园一中心”,包括食用菌、花卉、中药材、肉牛养殖、加工物流五个特色产业示范园和农产品展销暨电商公共服务中,并依托该项目打造了县千亩菊花观赏园,在今年国庆假日期间,策划推出赏油菜花海、唱秦腔大戏、书画写生、垂钓比赛、中式婚礼、大型菊展、养生讲堂等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借助微博、快手、抖音等自媒体平台,联合在线等媒体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形成良好的宣传效应,使其成为假日短途游、周边游、休闲游的理想之地。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十四五”规划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启新征程。2021年,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总思路是,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建党100周年,以“人民需求”为中心环节,以“走在前列”为总目标,以改革创新为路径,以考核评价为抓手,聚力攻坚、重点突破,积极推进文化旅游融合繁荣发展,为建设“富强”注入文化活力。
一、持续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笃信笃行学,切实强化理论武装,不断提高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质量。充分发挥党组中心组示范引领作用,及时跟进学最新重要讲话精神,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和中心组集体学习制度。深入推进总书记重要讲话、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的贯彻落实,将其中蕴含的思路和要求转化成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根本遵循和方法。
2.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五中全会精神。党组中心组采取集体学习、研讨交流、读书会、读书班等形式,抓好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发挥示范引作用。各基层党组织采取“”、主题党日等形式开展各具特色的学习活动。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十四五”规划编制相结合,推动规划编制工作成为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实践举措和具体行动,促进文化和旅游有关规划更好服从服务于省市总体规划。
3.落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严格落实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以及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切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4.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纪律教育和警示教育,健全廉政风险防空体系,强化对重点岗位、关键环节的制约和监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创业环境。
5.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机关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规定动作完成规范到位,以更强的政治担当抓好责任落实。落实国家安全、保密、档案、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完善规章制度,切实抓好落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全体党员加强自身意识形态建设、提高政治鉴别能力,以身作则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坚决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
稳步推进重点任务创实绩、出亮点
一、基本情况
首届·嫘祖文化节在我县嫘祖镇隆重举办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省市领导盛赞大典仪式“很成功、很震撼、很感动”,“感觉热泪盈眶”;参加祭拜大典的炎黄文化研究会的专家学者们对祭拜仪式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祭拜大典有气势、有特色、起点高,达到了举办祭拜嫘祖的目的。本次文化节以“大爱嫘祖、情怀丝路、诗画”为主题,活动由省文化厅、省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市妇女联合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市旅游局共同承办。由远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三峡灵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协办。文化节期间,主要有祭拜嫘祖、嫘祖文化博物馆开馆、·嫘祖文化论坛、文化展演展示、民间祭祀、民间工艺展示、旅游商品展示、商贸活动、招商引资签约活动等9项活动内容。来自全国各地及本地的群众有近8万人积极参加了本次祭拜大典,参与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均超历史。
祭拜嫘祖大典的成功举办,是一次对中华民族人文女祖嫘祖的虔诚拜谒,是一次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力弘扬,通过嫘祖文化把发展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结合起来,面向全国打响嫘祖文化品牌,为推动我县嫘祖文化、丝绸文化与全域旅游的深度融合做出积极贡献,同时也对激发我们更加热爱中华文化、热爱伟大祖国、增进民族认同、凝聚民族情感、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起到了重要作用。
祭拜嫘祖祈祝福。祭拜嫘祖大典正式开始。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楚平,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马旭明,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原常务副会长鲁谆、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希清,共同为新落成的嫘祖雕像揭幕。随后鸣放礼炮9响,伴着肃穆庄严的祭祀鼓乐,祭祀人员敬献香果、美酒、丝帛。著名文化学者、武汉大学教授、《嫘祖赞》作者李敬一恭读颂文。恭读颂文完毕后,参加大典的嘉宾代表先后向嫘祖敬献花篮和高香。随后,45名身着碎花格布的蚕妇,先后向嫘祖供奉祭品,祭拜嫘祖,祈求丰收。随后,现场人员全体起立,三鞠躬行施拜礼。由400名女子组成的方阵共同表演《嫘祖颂》,用古朴典雅的歌舞表达了对人文先祖嫘祖的敬意。大典第九项是祈福中华,40名青年舞起四条金龙,舞动生风,一震腾空,气势恢弘。顿时,祭拜广场上颂歌飞扬、礼花绽放、金龙吐水、香烟缭绕、丝带起舞,将祭拜大典推向了高潮。
开馆首日人如潮。首届·嫘祖文化节开幕当天,嫘祖文化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参加文化节活动的领导嘉宾、专家学者、现场观众等数千人涌入新落成的博物馆,近距离了解感受嫘祖文化及丝绸文明的悠久历史和无限神韵。嫘祖文化博物馆位于嫘祖文化园内,总投资约300万,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馆内陈列展品800余件。博物馆分为一廊四区。一廊是,嫘祖传说木刻画廊;四区分别是,嫘祖故里、泽被天下、千秋膜拜、垭丝古今,分别展示了嫘祖从出生、发明养蚕缫丝到协助黄帝制定婚嫁礼仪、定鼎天下丰功伟绩,以及“垭丝”发展的相关历史。
两岸学者话嫘祖。为期两天的·嫘祖文化论坛,以“同祖同源同路同行”为主题,来自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原常务副会长、《光明日报》原副总编鲁谆,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张希清,北京民俗协会会长、编审、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高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三峡大学兼职教授、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巴楚艺术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邹明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巴楚艺术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三峡大学兼职教授毛巧晖,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巴楚艺术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郑土有,台湾孔子学院孝道研究中心所长粘建祥,马来西亚南方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詹杭伦等两岸三地20余家研究机构及高校的40多名专家学者们(其中3位台湾学者,1位香港学者),乘“一带一路”之东风,怀中华复兴之宏愿,齐聚一堂,探嫘祖文化人文之源,叙同祖同源之谊,谋弘扬嫘祖文化之计。在为期2天的学术交流中,共32位专家提交论文,24位专家发言,4位学术主持,1位进行学术总结。会前编印《嫘祖文化论坛论文集》1册,收入论文25篇。
文化展演氛围浓。在首届•嫘祖文化节开幕前,齐聚在嫘祖文化园的游客共同欣赏了精彩的文化惠民展演。由省歌舞团、省邮政歌舞团表演的《哩嘞响》、《彩云之南》、《晒花衣》等一批获得省级大奖的文艺节目让在场的观众一饱眼福;《五鱼闹海》、《呜音》、花鼓戏表演唱《三个抒豪情》等具有特色的地方戏让外地游客更好的领略了文化。同时,“美丽·村村诗画”全国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展依次摆开,一幅幅行云流水、大气磅礴的摄影作品全方位展示独特的风情地貌,人杰地灵、物阜民丰,游客在纵览美景的同时不禁发出一声声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