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恶性肿瘤论文范文

恶性肿瘤论文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恶性肿瘤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恶性肿瘤论文

放疗治疗涎腺恶性肿瘤论文

涎腺恶性肿瘤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生率约占上皮源性肿瘤的7%左右[1],其生物学特点为生长速度较为缓慢,早期自觉症状不明显,颈淋巴结转移较少见,但局部浸润性较强,且易发生远处转移。目前涎腺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辅以放疗等其他治疗。传统外放疗放射区域大,周围正常组织对放射线耐受量低,患者常有皮肤破溃感染、唾液腺及口腔反应、吞咽和张口困难及颌骨骨髓炎等副作用,且化疗对头颈部腺源性肿瘤相对不敏感;而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内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是一种新兴的微创疗法,属于放射治疗的一种,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有效、易防护、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工作中已应用。本文将125I放射性粒子内放疗在涎腺恶性肿瘤的治疗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1放射性离子植入治疗的国内外发展历史

近距离放射治疗的发展历史至今已有100多年,早于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镭并用于临床治疗肿瘤。1901年Pi-erreCurie提出近距离治疗(Brachtherapy)这一术语,发明了能够埋入组织内带有包壳的放射性核素离子,并运用于狼疮(lupus)的治疗;1903年美国学者Alexander最先提出将放射性物质直接植入到肿瘤组织中进行放射治疗,开创了恶性肿瘤近距离治疗的新纪元;1909年法国巴黎的Pasteau和De-grais使用带有包壳的镭经尿道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前列腺癌,开创了组织间近距离治疗的先例;1965年美国纪念医院的Whitmore成功研制出125I粒子,并应用于前列腺癌的治疗,取得了成功;1972年Whitmore等通过耻骨后插入125I粒子治疗局部和转移性前列腺癌,为今天的近距离放射治疗奠定了基础。随着医学技术不断地进步,经过我国学者的不断努力,国产6711型125I粒子于1998年研制开发成功。2001年,王俊杰等[2]在国内首次应用图像引导技术的治疗计划系统,用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前列腺癌和大肠癌,取得较好的效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超声技术、放射物理学、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分析系统(TreatmentPlanningSystem,TPS)和模板定位技术引导下置物及术后分析系统的出现,使这一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通过大量临床应用发现,125I粒子内放疗治疗恶性肿瘤具有精确的计量分布、粒子的准确植入、创伤及并发症少、疗效较佳、可近距离作用于肿瘤细胞等优势。可见,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较合理、较有效的辅助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

2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特点

125I粒子为一种低能放射性同位素,其直径为0.8mm,长约4.5mm,包壳钛管壁厚约0.05mm,直径为0.8mm吸附有125I的银棒。125I半衰期为59.43d,是通过电子俘获而衰减并放出特征性的光子和电子,电子被钛管壁吸收,光子主要发射27.4KeV、31.4KeV的X射线和35.5KeV的γ射线,同时激活的银棒发射22.1KeV和25.2KeV的荧光X射线,放射性粒子产生的低能量γ可持续照射肿瘤细胞使其DNA单链与双链的断裂,从而杀伤恶性肿瘤的干细胞达到处方剂量和半衰期后使肿瘤细胞失去繁殖能力。125I的铅半减层厚度为0.025mm,有效照射距离的初始剂量率为0.08~0.1Gy/h,由于其半衰期和能量释放都比较适中,具有穿透到局部组织间的作用,对周围的重要脏器热损伤效应小,粒子植入体内或体表不会吸收入血也不会排出体外,能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发挥作用,适用于杀伤生长缓慢的肿瘤细胞,对人体和周围环境较安全,成为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粒子源[4]。近距离放疗包括组织间插植和腔内治疗两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为组织间插植。组织间插植是通过微创的方式将多个封装好的具有一定规格、活度的放射性核素粒子经施源器直接施放到肿瘤组织内,进行高剂量的照射治疗,根据植入时间可分暂时性插植治疗和永久性插植两种。

暂时性插植治疗剂量率一般为0.5~0.7Gy/h,是指根据计划将放射性粒子植入到肿瘤体内或肿瘤周围,经过一定时间分次高剂量率照射达到处方计量后,大多需将放射性粒子取出;暂时性插植使用的放射性粒子主要为初始计量较高的核素,如铱-192、钴-60等,治疗方法多为分次高剂量率照射,使用时装治疗机完成,大多需要再次手术取出施源导管。永久性插植治疗的剂量率一般为0.05~0.1Gy/h,选择粒子的活度在0.3~1.0mCi/粒(1Ci=3.7×1010Bq)之间,它是在B超或CT引导下通过计算机三维立体治疗计划将放射性粒子植入到肿瘤区域,粒子可永久保留在体内;永久插植使用的放射性粒子主要为初始剂量率较低的核素,如碘-125、钯-103、金-198等。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治疗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是一种新型、低能、安全、易防护的技术。

3125I放射性粒子在涎腺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及取得的成效

3.1安全性与疗效125I放射性粒子为初始剂量率较低的核素,较适用于组织间的永久植入,国内外学者对粒子近距离放疗的安全性给予认可。研究表明腮腺癌患者接受的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后,对周围人群的辐射量远低于国家规定防护的标准值(50msv/年)。North等[6]通过研究显示腮腺癌单纯手术切除的五年生存率约为59%,局部控制率约为74%;而腮腺癌切除术后结合125I粒子放疗的五年生存率约为75%,局部控制率约为94%。Stannar等[7]对9例软腭部的唾液腺恶性肿瘤的患者行手术后结合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放疗的治疗方法,放置时间约3~7d,平均随访时间为50个月,未见复发的病例出现。ZhangJ等[8]于2008年报道恶性涎腺肿瘤病人行手术结合125I粒子放疗的效果观察,对12例患者进行术中或术后将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靶区,随访3~5年,结果无肿瘤复发或毒副反应等,面神经功能也在术后6个月内得到了恢复。张素欣等[9]报道9例腮腺癌患者手术切除腮腺及肿物,保留面神经,术后行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随访4~5年局部未见新生物,未出现面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吕淑珍等报道13例涎腺恶性肿瘤手术切除肿物,术后2~4周行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术后一周及两个月后复查CT,未见放射性粒子移位,随访时间为6~72个月,未见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张行涛等治疗一组20例腮腺黏液表皮样癌常规手术将肿瘤切除后行125I粒子内放疗,随访五年以上未见一例复发,面神经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继续阅读

恶性肿瘤病例信息化管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观察指标对两组研究医院的工作效率的良好率进行比较,评定标准分为效率快、效率较快和效率慢,其中效率良好率=效率快率+效率较快率;对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率进行比较,评定标准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其中满意率=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2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用χ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两组研究医院的工作效率的良好率进行比较观察组工作效率的良好率(90.00%)明显好于对照组工作效率的良好率(30.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患者对两组医院的满意率比较调查患者对两组医院服务的满意率,患者对观察组的满意率(80.00%)明显好于患者对对照组的满意率(50.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3讨论

通过本研究表明,观察组工作效率的良好率(90.00%)明显好于对照组工作效率的良好率(30.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管理作为现代信息管理的手段已经被应用于医院的病理信息管理中,改变了传统的手工登记和索引卡片来对病例资料的管理模式,能够为管理决策和组织业务处理提供及时、有效、准确的信息服务,避免了由于档案被过多使用而出现的破损、丢失等情况,为医院节省时间,提高工作的效率,有效降低和避免资料的丢失。另外,传统的病例信息管理需要耗费人员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信息化管理节省了人员的应用,使办公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和自动化,病例管理人员利用计算机系统能够快速检索和对病例进行排序,及时发现未及时归案的或不符合归案条件的材料,病例的信息化管理对医院的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继续阅读

盆腔肿瘤磁共振成像的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研究盆腔肿瘤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盆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对比良性病变的ADC(表观弥散系数)值与恶性病变的ADC值、恶性肿瘤当中鳞癌的ADC值与腺癌的ADC值。结果良性病变的ADC值与恶性病变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当中鳞癌的ADC值与腺癌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与ADC值可以有效显示盆腔产生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之间的差异以及鳞癌与腺癌等不同种类肿瘤之间的差异,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以及肿瘤类型提供了判断依据。

关键词:盆腔;肿瘤;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属于一种无创性检测方法,可以对活体组织内部水分子的扩散运动进行检测[1]。中枢神经系统DWI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查中。近年来,随着快速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腹部DWI已经逐渐凸显出其重要价值[2]。本研究旨在研究盆腔肿瘤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诊断价值,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40例盆腔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分为良性病变组和恶性病变组。良性病变组15例患者中男性3 例,女性12例,年龄20~76岁,平均年龄(52.9±4.6)岁。恶性病变组25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21例,年龄21~75 岁,平均年龄(53.1±4.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变患者中,鳞癌患者12 例及腺癌患者3例均为女性、其余患者10例。本文仅对鳞癌患者与腺癌患者进行比较。鳞癌组患者年龄22~72岁,平均年龄(52.8±4.4)岁。腺癌组患者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53.1±4.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所有患者均采用磁共振(MR)扫描仪(生产厂家:GE公司;型号:1.5T超导型磁共振)进行MRI扫描与弥散加权成像,造影剂选用咋喷酸葡胺注射液(生产厂家:北陆药业有限公司),用法用量为:于肘静脉注射;剂量为0.1 mL/kg。扫描序列参数如下:FSE序列T2WI TE95-115 ms,TR5 000-10 000 ms;T1WI TE为8.8 ms,TR为400 ms;DWI(SE-EPI)TE为72.5 ms,TR为400 ms,b取700 s/mm2。扫描期间的仪器参数:矩阵为512×512,视野为240 mm×240 mm,层间距为1 mm,层厚为6 mm。选择方法:根据肿瘤大小选择实性肿瘤病变中弥散受限程度最大的部分,避开出现坏死的囊变部分;对于囊性肿瘤,分别测量信号不同部分的ADC值,以平均值作为其结果。

1.3观察指标对良性病变组与恶性病变组的ADC值进行比较。对鳞癌组与腺癌组的ADC值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继续阅读

肿瘤学课程优化分析

作者:吴穷单位:安徽省蚌埠市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

教材系统地概括了临床肿瘤学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涵盖了肿瘤病因学、病理学、诊断和治疗学方面的内容。《肿瘤学概论》特色之处在于强调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初步介绍了基础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从宏观上较好地把握了现代肿瘤学的发展方向。我们将继续把成熟的肿瘤学基础和临床进展的内容修订进更新的版本中,使其更具科学性、临床实用性和前沿性,力求能够在国内推广。

贯彻循证医学理念循证医学将临床研究证据与临床实

践以及患者期望合理地结合起来,是当今临床实践的基础。循证医学模式与传统的经验医学有很大不同,其精髓是遵循最佳的研究证据,把最可靠和最有学术价值的医学研究成果在临床上推广,为诊治患者做出当前医疗条件下的最佳决策。临床肿瘤学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贯彻循证医学理念,这是临床实践的要求,也是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循证的过程既是解决临床问题的过程,也是医学教学的过程,这种思想应贯穿在学生的职业生涯过程中。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使用循证医学研究方法,避免偏离实际、妄加推断的“想象式”的工作习惯。例如,在肿瘤学临床实习阶段,可以从临床病例汇报开始建立循证理念,通过认真地采集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完善患者的资料,在此基础上依靠本专业成熟的治疗指南进行分析,从错综复杂的线索中发现主要问题,做出合理的临床决策,这个过程即是以证据解决临床问题的体现。

恶性肿瘤是一种系统性疾病,临床上有多种治疗方法,如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介入治疗、中医中药和姑息治疗等,这就要求能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最佳的手段以优化治疗结果,这个目标是建立在临床研究证据基础上的。高级别的临床试验、荟萃分析、学术界公认的专家共识和具有法定资质的机构的治疗指南等为医生提供了这类证据。在临床肿瘤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如何依据研究证据来选择最佳的治疗。当然,也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状况和我国肿瘤临床的实际情况。《NCCN指南》是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的各种恶性肿瘤临床实践的指南,每年都会根据循证医学数据进行更新,它不仅是美国肿瘤学科领域进行临床决策的标准,也成为了全球肿瘤临床实践的重要依据。该指南在中国也得到了肿瘤专科医生的认可,并被国内专家“汉化”。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接触并初步领会该指南中的循证医学理念,为未来继续教育奠定基础。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参与科室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学习临床研究设计的基本方法,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循证医学理念。

扩展教学思路,突出肿瘤学特色

1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塑造学生优秀品格

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是保证肿瘤学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由于临床肿瘤学涉及到多种基础和临床学科,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具有系统性的知识结构。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在不断更新肿瘤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才能相应地提升教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避免简单地重复其它学科中教授过的肿瘤学内容,教师要将肿瘤学知识横向地融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到肿瘤学不是其他学科的配角,而是多学科有机的结合和深化,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独立学科。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也非常重要,优秀的教师必然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在指导学生见习时,带教教师的业务水平、敬业精神和人格魅力会自然而然地直接影响学生。教师的这种正面示范和引导作用特别重要,有利于提升学生未来的从医境界。

继续阅读

血清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结直肠肛门外科》2017年第1期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在结直肠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于广州市中医医院住院治疗的结直肠疾病患者共130例,分为经手术病理组织明确诊断为结直肠癌患者90例(结直肠癌组),包括肠癌未转移患者和肠癌转移患者,经病理组织活检为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40例(结直肠良性疾病组),同一时间段来院体检健康人员40例(健康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人员血清TNF-α及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水平。各组数据不呈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统计方法分析比较。结果结直肠癌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在临床TNM分期Ⅱ(中位数9.47pg/mL)、Ⅲ期(9.95pg/mL)、Ⅳ期(9.67pg/mL)明显高于TNMⅠ期(6.59pg/mL);在肠癌转移组(9.95pg/mL)高于肠癌未转移组(8.0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在不同年龄、性别受试者上的表达没有明显差异(P>0.05)。各检测指标ROC曲线下的面积:TNF-α为0.868,CEA为0.912,CA724为0.523,3项联合检测为0.940。结论TNF-α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表达增加,其血清水平检测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TNF-α在不同年龄、性别受试者上表达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广泛适用性。血清TNF-α、CEA、CA724的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患者中水平明显升高,3项联合检测可起到优势互补,增加大肠癌诊断的敏感度,作为大肠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和预后监测有意义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结直肠癌;肿瘤坏死因子-α;转移

结直肠癌是发生于结直肠部位的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部位为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5年生存率较低,肿瘤侵袭和转移是导致结肠癌患者预后差及死亡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失衡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慢性炎症可能是导致肿瘤侵袭和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分泌的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有研究发现其与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促进肿瘤的进展[3-4]。本文通过对比不同临床分期、肠癌是否转移患者的血清TNF-α水平,探讨其在结直肠癌患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于广州市中医医院住院治疗的结直肠疾病患者共130例,男性68例,女性62例,年龄41~89岁,平均年龄67.3岁,其中90例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组),男性52例,女性38例,年龄42~89岁,平均年龄67.3岁;结肠癌患者53例,直肠癌患者33例,结直肠癌患者4例;肠癌未转移患者47例,肠癌转移患者43例;临床TNM分期Ⅰ期16例、Ⅱ期31例、Ⅲ期32例、Ⅳ期11例。40例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结直肠良性疾病组)包括结肠息肉、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良性病变,结直肠癌和结直肠良性病变患者均经病理组织活检或手术病理组织明确诊断。选取同一时间段来院体检健康人员40例(健康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41~88岁,平均年龄65.0岁。1.2仪器与试剂血清TNF-α测定仪器使用西门子DPC1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血清癌胚抗原(CEA)、糖链蛋白724(CA724)测定仪器使用罗氏Rochecobas-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试剂和校准品采用其公司原装配套试剂,离心机为北京白洋BY-4000A。

1.3方法

继续阅读

肿瘤学学科建设探讨

摘要:

传统的木桶原理揭示了当前最为严重的问题,而新木桶原理则重视木桶的整体性、一致性和完整性,强调管理中的团队建设和协同创新发展,反映管理组织机构既扬长又攻短,多方协作集成发展的特色。运用新木桶原理,不仅有助于深化肿瘤学发展改革、提高肿瘤学学科整体水平,也是提升高等医学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肿瘤学;学科建设;新木桶原理

近年来,恶性肿瘤成为人类致死的主要疾病,肿瘤学也随之成为现代高等医学中成长最为迅速的年轻学科之一。目前,高等医学教育界对肿瘤维持治疗、肿瘤已逐渐成为一种可控制的慢性病等观念,似乎争议不大,大家多更关注发展肿瘤学的瓶颈和漏洞,以及如何尽快弥补等问题,只有以整体性、一致性和完整性为切入点,对肿瘤学学科建设进行合理布局,加速肿瘤转化医学以及多学科综合诊治模式的构建,查漏补缺,才能既“扬长”,又“攻短”,集中力量培育其学科特色,从而提高肿瘤学学科发展效能。管理学中的“木桶原理”是指一个由长短不一多块木板组成的木桶,它的最大容量不取决于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即强调管理活动中不能仅“扬长”,而要“避短”,只有攻克瓶颈才能实现管理目标的效益最大化。然而,当今管理界,又有学者质疑它的实用价值,认为传统木桶理论可能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正确”命题,并提出“新木桶原理”。新木桶原理是木桶原理的延伸和扩展,一个木桶能不能容水以及能容多少水,除了看最短木板还要看一些关键信息:①桶底是否坚实?②构成木桶的木板间是否有缝隙?③木桶是否有宽大的直径?木桶的最大容量象征着整体的实力和竞争力,而桶的直径直接决定桶的容量。直径、木板及桶底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着水桶的结构。结构决定力量,结构也决定着水桶储水量。直径越大,学科的“盘子”就越大,“覆盖”就越广;木桶的结构越稳固,学科的协调性与向心力越强。这就是“新木桶原理”。传统的木桶原理揭示了什么是当前最为严重的问题,而新木桶原理则要重视木桶的整体性、一致性和完整性,强调管理中的团队建设和协同创新发展,反映了管理组织机构既扬长又攻短,多方协作集成发展的特色。对于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诊治模式越来越多元化、边界日渐模糊的肿瘤学学科特性,新木桶原理对其发展有着借鉴和参考价值。

1突出肿瘤转化医学的主导作用,赋予肿瘤学合理的“直径”

圆形水桶是所有形状的水桶中储水量最大的,它强调组织结构的运作协调性和向心力,围绕一个圆心,形成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圆,让每一块木板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顺序,紧密有致,没有缝隙,否则只能导致漏水。木桶的最大容量象征着整体的实力和竞争力,而桶的直径直接决定桶的容量,决定桶的适应性及容水的效果。直径越大,肿瘤学学科的“容量”就越大,“覆盖”就越广,肿瘤学发展就越迅速。近年来,随着基因组、蛋白质组学和干细胞等重大医学进展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基础医学研究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然而,肿瘤学学科发展现实中,存在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脱节,致使基础研究成果不能很快应用于临床。近40年来千万亿美元的科研投入在得到数百万篇科研论文的同时,癌症的病死率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2015年年报,仅2014年,我国新增癌症病例约337万例,比2013年增加28万例,这相当于每分钟就有6个人得癌症。以肺癌为例,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5年生存率仅提高了5%[1]。罹患肿瘤这种让人骤然失色的“要命”的疾病,医学界一般首先考虑手术治疗、化疗和放疗等手段,试图解决当下最为严重的问题,即解决木桶的短板问题,而肿瘤与其他器官疾病不同,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只解决当下“短板”问题,例如采用化疗方案治疗,就如同用浓烈的杀草剂除草,结果是田里的苗和草都被杀光了。为避免化疗或放疗等过度治疗所带来的“苗”和“草”同时被杀死的诟病,我们应考虑提高“田野”自身的土质,为了除草,使用了一定的杀草剂,但不至影响土壤中“苗”的正常生长。所以肿瘤学学科发展的特性要求我们应该重视“木桶”整体性、一致性和完整性,提高肿瘤患者自身的免疫性,“土壤”好了,“苗”在杀草过程中即使有些损伤也能很快得到修复。而综合多种研究手段从不同层次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RNA组学和药物组学等进行肿瘤系统研究,并将肿瘤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快速转化,正是培育“好土壤”的最佳选择。转化医学无疑为肿瘤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模式。

转化医学是近20年来国际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出现的新理念,其核心是在基础研究与应用之间建立转化通道,实现基础研究成果与临床应用之间的双向快速转化[2]。目前,肿瘤转化研究已是发达国家医学研究领域资助的重点[3]。近年来,随着肿瘤基础医学研究的深入,某些基础研究的重大进展已转化为临床实际应用的成果。其中,最具标志的是已研发出一批针对这些靶点的靶向药物,例如在肺癌治疗中,研发出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和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这些药物已成功地应用于临床[4,5]。要使肿瘤学学科的“直径”增大,“容量”加大,发展速度加快,当务之急是以转化医学的思维和理念来指导肿瘤学科研和临床实践,加快发展肿瘤转化医学,高等医学院校、医疗机构等应根据自身优势,积极搭建肿瘤转化医学平台,成立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综合最新的肿瘤基础研究成果与诊疗技术尽快用于临床实践,以减轻高昂的癌症治疗负担,同时也避免大量资金浪费在某些无临床价值的基础性研究上,为我国肿瘤学学科的长远发展与重点突破提供支撑。

继续阅读

室内装修污染与白血病的相关性

摘要:白血病是一类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白血病的发病与转归是由多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伴随我国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环境污染愈演愈烈,其中室内装修污染作为白血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室内装修污染中的甲醛、苯、氡等对人体的影响、致病机制、与白血病的相关性以及预防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对室内装修污染与白血病的认识,为预防白血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白血病;室内装修污染;甲醛;苯;氡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不少家庭室内装修过于复杂化,使得室内装修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大量含毒害物质的装修材料出现在室内装修中,导致白血病等恶性血液肿瘤发病风险也随之上升。然而,白血病(leukemia)的发病因素呈现多样化,目前关于室内装修污染是否与白血病存在相关性仍有一定的争议[1]。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室内装修污染中的甲醛、苯、氡等的特性及其致癌机制,探讨室内装修污染物与白血病的关系,进而为预防室内装修污染所致白血病提供参考。

1室内装修的甲醛污染

甲醛(formaldehyde)是一种无色、强烈气味、强氧化性的刺激性气体,广泛用于工业如制造树脂、油漆、塑料、合成纤维以及化妆品原料[2-4]。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AgencyforRe-searchonCancer,IARC)评估了甲醛致癌效应的相关研究报告后,将甲醛确定为Ⅰ类致癌物[5]。

1.1甲醛的致病机制

甲醛的致病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甲醛可造成骨髓细胞DNA的断裂和DNA-蛋白质交联,对细胞造成严重的遗传毒性[6],吸烟增加了DNA中甲醛复合物N6-羟甲基-脱氧腺苷从而诱导肿瘤的产生[7]。其中环境化学物接触可能通过影响表观遗传修饰而发挥致病作用,VrijensK等[8]研究表明人接触空气中的甲醛后,microRNA表达下调,从而导致癌症发生。RagerJE等[9]研究显示甲醛暴露可显著破坏细胞中的microRNA表达谱,并且改变可能影响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柯跃斌等[10]和LiuQ等[11]研究同样发现甲醛随着接触时间的增加,可降低细胞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ChenD等[12]通过研究甲醛暴露对组蛋白修饰和染色体组装的影响,发现甲醛可以损害染色体组装并改变了数百种癌症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表明[13],装修材料和家具中含有甲醛,其释放期长达3~5年,室内装修后1~2年内甲醛不可能完全挥发掉,从而导致室内有害气体超标。更有学者[14]对甲醛职业暴露人员进行队列研究发现,甲醛可能导致血液淋巴系统肿瘤、颅内肿瘤、前列腺癌等,并且在职业工人研究中发现白血病水平接近于期望值。

1.2甲醛与白血病的关系及其易感性分析

继续阅读

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的重要性

1转化医学的概念、发展现状与内容

1.1转化医学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转化医学提倡以患者个体为中心,强调多学科交叉合作。转化医学作为一个新的领域,从发展走向成熟,需要多专业的交流与协作。在国外转化医学起步较早。2003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宣布了发展生物医学的长期计划,主要是培养具有不同专业背景、能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间互相协作研究的团队。在NIH的推动下,2011年美国已有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名校在内的38个大学和医学院建立了进行转化研究的医学中心;2005年苏格兰政府与惠氏制药公司合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转化医学合作研究中心;2007年,欧盟实施的第7个框架研究计划,将预算中的60亿欧元用于转化医学研究方面。同时世界著名医学类核心期刊都为转化医学开辟了专栏,相继组建了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JournalofTranslationalMedicine和TranslationalResearch等国际性专业杂志。相比较而言,中国在转化医学的研究和实践方面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势头日趋高涨。2007年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专门从事转化医学研究的“Med-X研究院”;2008年上海复旦大学依托其附属医院,率先成立了“出生缺陷研究中心”;2009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组建了“湘雅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研究恶性肿瘤;2011年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神经科学转化医学中心”等。

2010年陈竺等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揭示了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的直接药物作用靶点为PML-RARa。这一研究成果对于推动该类型白血病的分子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砷剂成功治疗APL的研究成果成为我国转化医学研究的典范之一。

1.2转化医学的研究内容

转化医学是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及生物信息学等生物医学发展的时代产物,其中心思想是以解决临床和健康问题为目标的实验室基础研究。转化研究是转化医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主要包括:①分子靶向治疗;②寻找适当生物分子标志物,提高临床辅助技术对临床工作的辅助效力;③药物二期临床实验。此外,还有基因诊断治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基因组药理学与个体化医学。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生物分子标志物的研究。

1.2.1基于分子分型的个体化治疗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等大多数慢性病是多病因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疾病异质性很大,因此,对这些疾病不能采用单一方法来进行诊治。着眼于患者的遗传、分子生物学特征和疾病基本特征进行分子分型,以此为基础实施个体化治疗是现代医学的目标。实施个体化的治疗,可以对治疗方法、药物、剂量进行优化,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1.2.2生物分子标志物的鉴定与运用基于各种组学方法筛选出早期诊断疾病、预测疾病、判断药物治疗效果和评估患者预后的生物分子标志物及药物靶标,如DNA、miRNA、蛋白质及多肽、炎性因子及其通路等,有利于针对性地探索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提高药物筛选的成功率,缩短药物研究从实验走向临床应用阶段的时间。这些分子标志物的开发应用,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指导作用。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