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二氧化碳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一、黑龙江省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强度的变化
我国对于碳排放量的核算主要是依据国际社会对温室气体报告标准。2006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重新修订了1996年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新指南将温室气体排放源归纳为5个方面:能源,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废弃物和其他。基本排放量核算公式为:考虑到中国承诺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主要是针对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而作出的,即二氧化碳排放强度(CarbonDioxideEmissionsIntensity,以下简称碳强度),用CI表示碳排放强度,用CE表示碳排放量,则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计算公式表示为。 其中,CIt表示在t年度的碳排放强度;CEt表示t年度的碳排放总量;GDPt表示t年的地方生产总值。从表2可见,加入WTO前黑龙江省的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减少,而加入WTO后则增加较快,仅2012年为负增长。从一次能源角度衡量,原煤和原油是主要的能源消费来源,2010年起风电能源所占比重增加了约2%,使清洁能源的比重上升至不到3%。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是在加入WTO之前所有减少,而在加入WTO之后不断增加,但即使在“逆工业化”的情况下,也没有负增长的趋势。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在加入WTO前比较连贯,呈现快速下降态势。
如果我们将人均地方生产总值与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关联分析,即检验两者的关系是否满足二氧化碳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如图1所示,由于EKC曲线可能为“倒U”型也可能为“N型”,因此设二氧化碳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方程可能为(3)式或(4)式之一,由于无法提前确定,需要回归后进行对比确定。通过对(3)式、(4)式的回归分析,可以发现满足含三次项的回归结果优于仅含二次项的回归结果。对回归结果进行残差Q检验,不存在自相关和偏自相关。回归结果为。由回归结果可知,黑龙江省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地方生产总值的关系为“反N型”关系。二氧化碳排放拐点对应有两个,分别对应地方生产总值2589.1667亿元和12773.1522亿元,两个拐点分别对应1997年和2012年。1997年为第一拐点,2012年为第二拐点,在1997年达到最低点后,二氧化碳排放量开始随着地方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增长,但速度递减,至2012年达到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最高点。依现有数据来看,2012年以后黑龙江省二氧化碳排放量应呈下降趋势,但是由于没有后续数据支持,还不能确定这一拐点得以确立。
相比较而言,吉林省和辽宁省二氧化碳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与黑龙江省不同,呈现为标准的“倒U”型,且逐渐接近最高点(见图2和图3)。吉林省和辽宁省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趋势与黑龙江省相同,但2008年之后,吉林省和辽宁省的产业结构并没有出现“逆工业化”的回调趋势,特别是吉林省近年来的工业化速度明显加快。黑龙江省的能源结构较快得到优化,而吉林省和辽宁省的非碳能源消费比重分别不足2%和1%。因此,如果沿着这个趋势来判断未来吉林省和辽宁省的CKC拐点已经确立的可信度较高。随着未来工业化的深入发展,黑龙江省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可能还会继续上升。
二、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比较分析可知,由于不能确定黑龙江省的CKC曲线是否已经达到最高点,且第二产业比重回调,未来黑龙江省为发展低碳经济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继续优化能耗结构,增加清洁能源的比重。从现有情况看,中国实现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是优化能源结构,在现有技术水平条件下,建立水电站、核电站和利用风电是可行的,如果技术进步可行,则应是利用可再生能源。为此,这两个方面应是黑龙江省未来优化能耗结构的努力方向。
2.加强优势主导产业集群化。黑龙江省原有优势支柱产业为“煤、粮、木、油、机”,随着资源条件的变化,现在的支柱产业主要以食品产业、装备制造业、生物制药和木材加工业为主,这些产业既是国内经济也是对外贸易的优势产业,但不是能源密集型产业。依托现有优势拉动经济增长,应加强优势主导产业集群化发展,而目前黑龙江省优势产业的集中度不是过大就是过小,尚不能充分发挥集群化效应。如果能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完善产业链,特别是拉动民营经济发展,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将十分有利。
一、模型的设定
(一)研究方法本文采用IPAT的扩展模型STIRPAT进行分析。由于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对数变换后不会改变数据的特性,却能使数据趋势线性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时间序列的异方差,因此,在进行实证分析时分别对变量取对数。具体的表达式为:LnI=a1LnPurban+a2LnPx+a3LnPind+a4LnA+a5LnT+Lnf+lne(1)其中,I表示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P表示人口因素,包括人口城镇化率、平均家庭化规模、人口产业结构,A用实际人均消费额表示,T用能源强度表示,f表示常数项,e表示随机误差项。
(二)变量说明(1)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用I表示):本论文借鉴杜立民估算碳排放量的方法,估算新疆从1995—201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2)人口城镇化率(用Purban表示):它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表示。(3)平均家庭户规模(用Px表示):它用家庭户人口数占家庭户的比重表示。(4)人口产业结构(用Pind表示):第二产业人口占就业人口比重表示。(5)实际人均消费额(用A表示):A=居民消费额/(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100)。(6)能源强度(用T表示):它用能源消费总量占实际GDP的比重表示。
二、实证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单位根检验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伪回归的出现。本文采用常用的ADF检验方法,对每个变量的原序列和二阶差分序列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LnI、LnPurban、LnPx、LnPind、LnA和LnT在1%的显著水平下为非平稳序列,经过二阶差
分之后,LnI、LnPurban、LnPx、LnPind、LnA和LnT这些变量在1%的显著水平下为二阶单整,也就说明可以进一步做协整检验。(二)协整检验原始变量的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为了检验新疆人口城市化率、人口产业结构、平均家庭户规模、实际人均消费额、能源强度与人均二氧化碳的长期均衡关系,通过对残差项做单位根检验,残差序列单位根检验显示:e在1%的显著水平下平稳,回归方程中的各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其对应的长期协整关系如下:DLnI=0.0158DLnPurban+2.2091DL-nPx+0.1003DLnPind+0.0029LnA-0.9461LnT+0.2724(0.9474)(2.1510)(0.7519)(1.2613)(-0.7194)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人口城市化率、实际人均销售额、人口产业结构和平均家庭户规模呈现正向协整关系,与能源强度呈现反向协整关系。
三、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平均家庭户规模对人均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程度最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碳排放量的增加。平均家庭户规模的缩减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原来的规模效应,导致能源消费增加(如取暖、交通等),间接促进了碳排放量的增加;城市化对促进二氧化碳排放的排放,但是作用不是很大。城市化不仅影响居民的交通运输方式,还影响居民的居住条件。城市化的建设不仅扩大了城市化的面积,还带来居民住房面积的增加,特别是新疆冬季供暖时间较长,从而增加了资源的消耗量;能源强度会抑制碳排放,但是影响不是很显著。虽然我国的技术水平还很低,尤其是位于西部省区的新疆,技术相对落后,对初级产品的利用程度较大,但是先进技术的引进对碳排放量起到了抑制作用;实际人均消费额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比较显著。
一、激发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动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整堂的教学效果。教师若在开始就能置新布疑,诱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有一种想参与、想发现、想认识的求知欲望,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对增强学生的创新动力,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时,设计这样一组对比实验:(1)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2)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3)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让学生通过实验,比较三个实验的现象后决定用哪一种方法制取二氧化碳。论文百事通这种情景的创设,改变了直接把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传递给学生的做法,不仅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而且当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时,他们对后面的学习兴趣倍增,使学习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二、变教师传授为学生自己探究
传统的教学中,书本是学生学习的世界,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演讲者。学生往往只是听众,被动地接受;而新课程要求下的教学新模式,教师是课程内容的设计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建构。化学学习的过程是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提倡学生勇于质疑、勤于思考,富于探究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考察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实际表现,及时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评价。在化学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过程,经历知识的“再发现”和再创造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点拨少一点“包办”,让学生在猜测、实验、观察、归纳中理解到化学问题是如何提出的,体验到一个结论是怎样猜测和探索的,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比如,在学习原电池的原理时(教学目标),首先演示“番茄原电池”趣味实验,在激起学生探究欲望的同时鼓励学生讨论质疑:音乐卡发声肯定有电流通过,电流从何而来?(学生讨论)若用茄子或黄瓜代替番茄行不行?直接用稀硫酸代替番茄效果是不是更好?指导学生带着疑问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探究:铜片、锌片分别插入稀硫酸各有何现象?再把插入稀硫酸的铜片、锌片用导线连起来又有何现象?铜片锌片质量有无变化?溶液中的[H]何变化?H在铜片上得到的电子从何而来?如何证明导线上有电流通过?探究性学习教学,有利于学生获得智力的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新晨
三、开展化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化学实践活动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基本方式,以张扬学生个性为基本目标的一种课程。化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方式有两个主要特点:
1.学生自主活动需要教师制订活动目标和计划、组织和指导。这是课程教育对象的全体性和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所需要的。
2.学生自主活动是以认识活动为主,让学生养成科学的认识方法和科学态度,去了解事物、认识社会、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设计化学实践活动的方案程序是:准备阶段(主题的确定、计划、制订等)→提出问题(提出活动课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成果评价。如:铁制品生锈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有关的理论知识学完后,可以开展化学实践活动《铁什么情况下易生锈活动设计》,可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铁钉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并围绕着问题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经过讨论学生设计了四组实验装置进行对比实验。①试管加入雨水,使铁钉的下半部浸在雨水中,上半部接触空气,这是参照试管。②放入无水氧化钙,用软木塞塞住试管口,铁钉接触空气,但不接触水分。③加水并煮沸几分钟,除去所有溶于水的空气,并在水面上倒些油,形成一个密封层,铁钉接触水,但不接触空气。④加入盐水,铁钉的下半部接触盐水,上半部接触空气。然后小组成员轮流每天观察现象,记录铁钉生锈的不同情况,通过为期一周的实验,同学们自己得出铁钉生锈的结论:生锈需要空气和水,如果水中含有盐,会促进锈蚀。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设计、记录、探究,在实践中感受并获得真知,体验创新、创造的快乐。因此,化学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创造潜力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词汇特点
(三)缩略词现象
在专业领域,这些缩略词出现的频率很高。比如,GHG(greenhousegas,温室气体),MAB(ManandBio-sphereprogram,人与生物圈方案),EPA(EnvironmentalProtectionAgency,美国环保署),GBA(Globalbiodiversityassessment,全球生物多样性评估),EIA(环境影响评价)等。
(四)构词法形成专业词汇
特点是根据前缀、后缀来构词。例如,要表示一氧化碳,就是在oxide(氧化物)的基础上,加上前缀mono-,构成monoxide(一氧化物),再与carbon结合,构成carbonmonoxide(一氧化碳)。同理,二氧化碳为carbondioxide,二氧化硫为sulferdioxide,三氧化硫为sulfertrioxide。又如,-proof,表示“防、抗、不透的”的意思,这样fireproof(防火的)、waterproof(防水的)、bulletproof(防弹的)、soundproo(f隔音的)等词的含义就一目了然。在日常学习中,有的词看起来很长,似乎不易读懂。但采用构词法的规律,往往能解决问题。例如,predecarbonization这个词,是由18个字母组成。但如果分解开来,pre-是“预先”的意思,de-是“去除”的意思,而以-tion结尾,说明是名词。中心词是carbon碳,这样合成起来就是“预脱碳”。除了以上词汇特征外,还要注意专业词汇的积累。教师需要编写课程专业术语汉英对照表,按字母顺序,以便学生理解和记忆。例如,automobileexhaust(汽车尾气),biodegradaion(生物降解),ozonelayer(臭氧层),pho-tochemicalsmog(光化学烟雾),solidwastedisposal(固体废弃物处理),thermalpollution(热污染)等。
二、句法特点
(一)多用被动句,重在描写行为或状态本身强调过程与结果。例如,Overthenext12years,CO2emissionsmustbereducedbymorethan20percenttobegintocurbglobalwarming.本句强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并不需要指出由谁引起这种减少。
(二)陈述句多、复合句多、长难句多专业英语中的句子多数是长句,句子成分比较复杂。使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或用状语从句的时候较多。在英语句法中,单句的主要成分排列紧凑,把修饰成分置于句子前后,一个主句可带许多从句。但由于有关联词、介词等纽带作用,使长句分析起来条理清楚。英语句式是树系结构,围绕主干句式,大量使用限定性子句、后置定语、分词等补充说明。因此,需要学生将这些语法知识牢固掌握才可以进行翻译。例如,FromtheveryearlyindustrialperiodintheUnitedStates,whichstartedabout1920,untilseveralyearsaftertheSecondWorldWar,therewaslittleconcernsforthepropermethodsofdisposalofwastematerialsthatweregeneratedasby-productsduringmanu-facturingprocesses.这里,which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修饰period,that引导的限制性定语从句修饰materials。
论文关键词:节能降耗;绿色通道;核心网络论文摘要: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国家的可持续性发展已经得到各国上层的高度重视,通信产业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柱,在节能降耗方面承担着重大责任。近几年来,全球移动通信产业蓬勃发展。2007年,全球移动用户数增长了25.9%,2008年由于UMTS3G网络的开通,用户数增长了14%,2009年3G网络的开通,用户将向WiMAX网络和4G网络转移。总之,全球移动市场仍处于快速增长期。通信产业是一个高科技行业,也是一个高耗能行业,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张,通信网络的核心设备、动力系统、冷却系统以及机房、基站等成倍增加,能耗巨大,目前我国的通信网络有上万台的核心交换设备,有几十万的基站,大量的设备不仅需要人员的支撑,而且不间断的网络环境也更需要能源来保障。据有关部门估计,2007年我国IT产品的总耗电预计为300亿—500亿千瓦时。这几乎相当于三峡电站一年的发电总量(2006年为492.50亿千瓦时)。这些林林总总的IT产品,已经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状态,但是这些IT产品功耗大而且数量众多,累积起来所消耗的电能可以说是触目惊心。2008年世界金融风暴使得全球能源供给日趋紧张,2009年能源紧张的格局将会更加严峻,因此节能降耗的绿色通道对于通信行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由于IT设备需要成年累月不间断地运行,除了IT设备自身耗电量巨大外,为满足机房环境温度、湿度、空气含尘浓度的要求,机房内要独立设置空调调节系统,加上用于机房环境条件技术保障的其他设备,这些最终导致机房成为电力消耗的“大户”。从机房用电分配上来看,其中IT设备占电能总能耗的44%,制冷系统占38%,电源系统占到15%,照明系统占3%。在机房的IT设备中,网络设备大概占30%,即大约占机房总能耗的13%。同时,如果网络设备的功耗降低,相应的空调等外围设备的消耗也会相应降低,因此目前网络中心耗能最大的是服务器,其次是一些主干网采用的大型网络设备,当然其他低端网络设备因为数量众多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设备是指服务器、BTS(基站收发台),其功耗由接入设备的数量和网络的负荷决定;配套设备主要指空调,基站设备对环境温度、湿度和洁净度有一定要求,以保证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空调占了总功耗的绝大部分,平均下来约为总功耗的50%,以中国电信为例,2007年全年消耗电能超过200亿度,各种能耗费用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其它功耗成分来自配电系统等。各国政府已经开始行动以减少能源的消耗、二氧化碳及其他污染物的排放,我国“十一五”规划就明确了节能减排的工作指标: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能源的消耗可以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来计算,1千瓦时约等于0.658kg二氧化碳排放量,除主设备外其他设备的能源消耗也可以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来计算。假设一个正常基站可使用10年,总二氧化碳排放量为422吨。在所有的影响因素中,主设备占了总二氧化碳排放量的30.9%。根据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分析,通信产业节能降耗的绿色通道可以从以下5方面展开:1、打造绿色基站,采用新型的功放芯片和高效功放技术,提高设备的能效;2、应用绿色基站软件有效降低静态功耗,大幅降低业务量少时的能耗。3、绿色高效的冷却方案,即减少冷却能耗和提高电信设备耐热能力,这样设备可工作在室温或更大湿度环境中。4、使用高集成度或分布式方案来减少基站占用空间,即采用多密度载波和射频宽带技术实现单模块支持4到6个载波,同等容量下基站体积更小,重量更轻,UPS等配套要求更低。5、绿色能源的使用,即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绿色环保能源。
一、建立绿色核心网络从这么多年从事通信网络设计工作的经验中,笔者了解到传统的核心网络架构是相当复杂的,不仅一二级核心网络层次多,而且大量的网元导致网络复杂,整网能耗偏高。以笔者设计的机房为例:机房空间有限,服务器的能耗非常高,导致散热程度差,而且需要加装空调,再加上每年扩容的需要,交换机走线和设备布局的不合理,使机房无法实施更进一步的节能降耗措施。因此建立绿色核心网络势在必行。建立绿色核心网络首先应该优化核心网络架构,实行网络的扁平化管理,减少核心网中网元的数量,使核心设备上移,逐步使用集成度高,电信级别的平台代替传统的服务器,同时建立专业的机房散热管理方案,如采用自下而上的回风流方式提高冷风的利用率,尤其是在北方城市,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少机房空调的使用。笔者还要强调一下,在工程前期调研及初设阶段首先考虑选择拥有绿色基站技术的供应商和运营商,例如华为和Vodafone。他们拥有IP组网、分布式基站、先进功放、智能电源管理、多载频技术、统一架构等关键绿色技术。这样设计的基站稳定性、可靠性高,功耗能够得到进一步优化,而且更有利于网络的平稳升级。
二、充分利用软件技术降低能耗除提高设计水平和利用硬件升级等手段降低能耗以外,充分利用软件技术实现节能降耗也越来越重要。随着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大到网络转型,小到CPU超频。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通信网络转型的速度远远高于其他单位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如果频繁地对网络转型,将造成大量在线设备的退网淘汰以及更多的资源消耗,那么利用软件技术提高现有网络设备的工作效率,从而降低能耗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通过对上网用户在线时间的统计分析,全网在忙时和闲时网络负荷变换最大,那么就可以通过软件调整核心网络设备的主频,让它随网络负荷变化,在闲时自动将设备处理能力降低,减少电能的消耗。
三、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设备冗余度随着通信产业的蓬勃发展,每年入网用户日益增多,基站和设备间能够利用的空间越来越小,设备密度也越来越大,电力消耗明显提高,因此采用高集成度或分布式设计方案来减少基站和设备间的空间占用,使用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支持端口更多的设备来有效降低设备冗余度,对于降低能耗也是重要的绿色手段。对于高端网络设备来讲,性能和功能无疑是最重要的,功耗降低会以性能的降低为代价。一般的情况下,为保证功能、性能、业务卡的数量和运行可靠,设备的功耗也会较大。这类设备数量较少,放置位置的环境情况也比较好。因此,在选择高端设备方面我们只是把功耗指标作为一个辅助的参考指标。对于低端的网络产品,如数量巨大的接入层交换机,虽然他们的功能都很强大,但是我们实际应用时只会用到它的部分功能,完全可以通过牺牲一些我们不需要的性能来换取设备的功耗降低。现在有一些接入层交换机因为自身功耗小,已经实现了设备内部无风扇,这类产品就能很好地降低设备的功耗。对于低端网络设备来说,采购过程中会把功耗作为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来考虑
四、推崇绿色环保能源的使用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混合能源,可更好地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在有条件的地区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作为辅助能源,降低电能消耗,分解能源问题。在北方城市,利用季节明显,冬季日夜温差较大的特点,优化基站、核心机房、设备间的通风设计方案和温度控制方案,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温度实现温控的目的,减少冷却系统和大功率空调的使用,降低能耗,建立更多能源使用的绿色通道,使能源利用率更高。为了使通信产业向着更加绿色的方向发展,节能降耗势在必行,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出更多的绿色通道,从技术上提高设备、能源的使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损耗,以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推动通信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参考文献:[1]梁文斌.通信机房节能降耗前景广阔[N].人民邮电,2008,03-06[2]张炳华.通信局(站)电源系统节能降耗措施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2008,(06)
摘要:中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中国经济也进入高能源消耗、高能源强度的阶段,我国经济的强劲发展是依靠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资本积累所带动的经济增长。目前这种经济增长,已经引发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本文立足于低碳经济。探讨了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必要性、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并对发展低碳经济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经济发展;转型;低碳经济
一、转变方针
自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方针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免费论文网提供2009年中国出口总额12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产品在全球产品份额占9%左右。对外贸易总量稳居全球第二。2009年中国汽车累计产销1300多万辆,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消费国。中国2007年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并预计今年超越日本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08年中国人均gdp约上3000美元台阶,达到3266.8美元,2009年超过3500美元。
但是我国经济的强劲发展是依靠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资本积累所带动的经济增长。目前这种经济增长,已经引发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并且给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带来威胁。主要表现在内需、外需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不协调、城乡与区域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高、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等。
低碳经济是指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均达到一定水平的一种经济形态,旨在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共同愿景。其核心是建立经济高效、能源节约、低碳排放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形成可持续的能源系统、技术体系和产业结构。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是过去65万年的最高值,比工业革命前高35%。目前的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比工业革命前升高了0.74摄氏度,气候变化是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引起的(90%可能性),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水资源利用、公共健康保障都将带来重大威胁。根据世界各国科学家开发的气候模型估算,到21世纪末,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将升高1.8℃-4℃,海平面将升高18厘米到59厘米,为了人类的生存和生物安全,人类至少要将温度升高控制在2℃之内。我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据统计,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惊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煤炭产量与消费量(40%多)、温室气体排放量(24%),石油探明储量仅能用13年。
论文关键词:公路环境保护;公路绿化
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了公路建设以及公路运营对环境地影响和破坏,阐述了公路绿化对公路环境改善的重要作用。
近几年来,公路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加,公路交通对环境的破坏作用也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因此,加强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措施已迫在眉睫。
公路对环境地影响主要表现为公路对社会经济地影响、对生态环境地影响、对大气环境地影响、对声音环境地影响、对自然景观地影响等。
在以上几个方面地影响当中,公路除了对社会经济环境有所贡献之外,如果采取措施不当,会对其他几个方面造成严重的后果。
公路对生态环境地影响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包括新建公路对动、植物生活环境地影响、对占用土地造成的土壤流失地影响、对农作物环境地影响以及公路对水环境地影响,尤其是对饮用水源地影响。
公路对大气环境地影响主要是指公路在建设当中产生的扬尘和在道路通车以后车辆排放地污染。在施工期间,公路施工的特点之一是大量开挖土基,少则几十万立方米,多则上百万立方米,造成的粉尘污染是相当严重的。在公路运营期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汽车的尾气。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黑烟、碳氢化合物、醛及含铅颗粒物等。汽车排放污染与车速、运行状态以及车辆位置到受到污染的地点的距离等因素有关,当汽车匀速行驶时,一氧化碳(CO)的排放与车速成反比的关系,而氮氧化物(NOX)则相反,氮氧化物(NOX)的排放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加。汽车排放污染与道路服务水平有着密切地关系,在服务水平较高的路段车辆的排放污染要小于服务水平低的路段。另外,排放的污染同车辆位置和受到污染的位置距离有关,例如:一氧化碳(CO)浓度的分布与路基高度及到路边的距离成反比。根据资料显示,当路基高度在3米以下或路堑时,一氧化碳(CO)浓度的最大值出现在路边外,随着离路边的距离增加而减小,当路基高度在3米以上时,一氧化碳(CO)浓度的最大值出现在离路边20~25米左右,然后随离开路边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在平原地区的道路上,离路边25米处的一氧化碳(CO)的浓度为公路上的一半左右,而离路边150米处,浓度则减至公路上的10~20%。
公路对声音环境的影响主要指公路产生的噪声影响。噪声是一种公害,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环境,使人们受到伤害。公路产生的噪音来自于两个方面:施工期间各种施工机械产生的噪音和运营期车辆在公路上运行所产生的噪声。公路噪声除发动机和车体所产生的噪声以外,特别严重的是高速行车时车轮与路面强烈摩擦时产生的声音,加上路堤提高,噪声能波及很远的地区。噪声的大小与车速成正比,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加,当车辆加速时,噪音增长约为2~9dB,重型汽车的噪声比轻型汽车大,因此,在公路交通中,噪声随大型车在总交通中的比重增大而增大。另外,交通噪声还与道路纵坡和交通量的大小有直接关系。当交通量小于1000辆/小时,噪声与交通量近似的呈正比的关系。因机动车行驶产生的噪声污染是非稳定的、长期的,其危害也是较大的。
一、国内外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著名高校均对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开展了研究。复旦大学张建林针对创新能力的不同类型和创新能力难以提升的原因,探讨了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改革问题。[3]万军民借鉴美国培养研究生的经验,分析了我国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构建了我国高校协作式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4]美国耶鲁大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教育方面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学会解决问题。剑桥大学在办学理念上强调理性训练和人格塑造,注重原创性研究,反对教育的功利主义;培养过程中注重“议”“写”环节的训练;校园氛围上重视文化融合与思想交流。柏林自由大学建立以集群发展中心、研究生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为核心的创新型联系网络,三个中心都鼓励创新性研究,加强与外国学者和科学家的合作,培养创新型学术人才。哈佛大学注重教育的个性化,通过个性化的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所必备的创造性人格;麻省理工学院等则注重在启发式教学、跨学科学习、开放自主培养等方面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独具特色的培养模式。日本的研究生教育提倡学生独立学习,导师的作用体现在对学生的引导及为其创造宽松的研究环境方面,并且在指导过程中使学生逐渐学会自主学习,在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4]针对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教育,探索研究生培养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形成有利于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机制和模式,是我国化学工程与技术高层次专门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加强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施
(一)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在以“创新和服务”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来自全球的140多位校长普遍认为:教师是创新型大学的基础。加强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能力的培养,研究生导师首先需要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己任,在人才培养中真正发挥“导”的作用,这就要求研究生导师自觉提高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只有导师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广阔的学术视角,能够站在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发展的前沿,关注社会发展对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才能真正引导学生在科研工作的过程中创新性思维,激发学生科研的兴趣,营造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据有关统计,诺贝尔奖显示出明显的“集中性”特征,全世界约4%的科研机构占了22%的诺贝尔奖的获奖份额。如德国马普学会有17个获奖者,英国贝尔实验室有11个获奖者,日本东京大学有10位获奖者,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有7位获奖者。另一方面,诺贝尔奖获得者具有“传承性”。如1909年德国的奥斯特瓦尔德,他的学生能斯脱,能斯脱的学生米里肯,米里肯的学生安德森,安德森的学生格拉塞都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奖获得的集中性和传承性说明,科研的创新一方面需要一种好的氛围,另一方面导师处于科学前沿至关重要。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的科研成果显示,研究生在国际化学工程与技术领域前三位期刊上发表的优秀论文,60%以上出自同一科研团队。这些数据表明,导师能够把握学术前沿,并能及时将学生们带入前沿,在学科前沿从事自己的科学研究,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前提。若研究生导师自身道德修养、探索创新能力、对专业知识的精通和把握难以发挥楷模和导向作用,则培养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就是一句空话。
(二)打造针对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专业特点的研究生立体化创新性培养平台,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
为研究生学术工作搭建交流的立体化平台,开拓研究视野,是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我校化学工程泰山学者实验室针对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的专业特点,为研究生学术交流搭建了包括研究生学术报告轮讲平台、国内外学术会议平台、校企合作工程化实施平台在内的立体化平台,积极拓展教育研究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研究生学术报告轮讲平台包括研究生每月一次的学术专题汇报,报告内容可以是自己的科研内容,也可以是对当今世界最新的研究进展的追踪;一年一度的齐鲁研究生学术论坛-化学与化工技术发展分论坛则是整个齐鲁大地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生的华山论剑;每月一期的研究生论坛则是邀请外校、外国的教师以及学术名流来校开展专题讲座;鼓励研究生参加化学工程与技术领域各种国际或国内的学会和年会;根据项目合作与人才培养需要,直接从具有科研创新实力和先进生产能力企业聘请高级研究人员任教,把最先进的应用技术传授给学生,并不定期地带学生走进大型化工企业学习,强化工程能力的培养。上述立体化研究生创新平台建设,一方面使学生能够把握各自领域和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拓宽研究生的研究视野,挖掘研究生的学习潜力和研究能力,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学术平台保障。
(三)结合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发展正确选题,是培养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