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地理学科知识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摘要:
学科交叉和融合成为当前科学发展的新趋势。本文借鉴学科层级结构理论,确定“人与环境”作为初中生物和地理跨学科研究主题。分析初中生物、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人口”和“居民”的要求,从人口学的基本概念解读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和“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两节内容,为中学生物和地理学科的融合、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及促进学生的学科知识体系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生物;地理;学科融合;人类;环境
一、引言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特征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过程[1]。初中生物和地理学科在教学内容、实践活动等方面相对泾渭分明,这与当前打破传统学科边界,促进学科多元化融合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相同的知识零散地分布在各学科中,初中学生往往难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与新课改强调课程的开放性和综合性,重视培养创新、全面复合型人才的理念相悖。跨学科整合的研究可以打破这层坚冰。董寅聪提出了中学地理和其他学科渗透的内容、形式和主要原则[2],但针对某一主题的地理和其他学科融合的研究较少。初中生物和地理均涉及“人口”的教学内容。本文通过分析两门学科的课程标准,从人口学基本概念出发,对人教版七年级(下)生物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中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及第七章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两节内容进行解读,以“人与环境”为跨学科主题,统摄和整合初中生物和地理交叉的教学知识,旨在开阔学生视野,提升综合分析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同时促进初中生物和地理学科交叉融合的探索与发展。
二、跨学科主题确定
学科知识是有层级结构的,具有“上、下位的关系”[3]。“跨学科主题”处于“学科知识层级结构”中“学科视角、核心概念与方法”之上,“哲学思考”之下的位置(见图1),指的是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中共同存在的主题[4]。全球变化的观点认为,地球系统包括物理气候系统、固体地球系统、全球生态系统及人类生态系统四部分[5]。人类作为能动性最强的生命有机体,活动范围涵盖了其他三个系统,并在其自身的起源演化过程及后续的资源开发中,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6]。人类本身既是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也是地理学核心思想“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确定初中生物和地理跨学科主题为“人与环境”。
【摘要】STEM教育作为当今时代全新的教育范式,受到全球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为了提高地理作业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文章将STEM教育理念与我国地理作业设计现状相结合,提出作业设计内容要具有综合性,作业形式要具有多样性,作业结构要具有层级性。
【关键词】STEM教育;高中地理;作业设计
STEM教育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教育的简写,它提倡跨学科、融合式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使用多学科知识,通过自主或协作的形式探索解决实际问题,旨在培养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复合型人才。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发表了《本科的科学、数学和工程教育》报告,首次提出了STEM教育。我国目前处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STEM教育理念日益引起国家、教育者和研究者的关注。地理学科处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路口,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与STEM教育的跨学科性、交叉性相符合。教育部2017年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强调要培养包括学生的综合思维与地理实践能力在内的地理核心素养,这与STEM教育理念相契合。将STEM教育应用于高中地理的作业设计中,能够加强地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有效反映学生的地理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和分析地理环境,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体悟人地关系,提高学生的行动意识与实践能力。
一、内容的综合性
《标准》中提出教师应在课堂中注重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模拟实验、实地考察等教学方法的使用,这就对学生的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素养提出了要求。STEM教育中,科学解释了什么是自然存在,和数学一起作为理解和掌握其他学科的基础;技术是指人类制造的,具有知识性,同时也是达成目标的手段;工程既是大量关于设计和创造人工产品的知识,也是解决问题的程序,通过技术为世界做贡献。数学则是技术与工程学科的基础工具,这种教育理念体现在地理学科的作业中就是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融合多学科知识,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学科与真实生活之间的联系、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帮助学生以综合性的视角看待地理现象与问题。
(一)跨学科知识的综合以模拟实验法为例,教师在作业设计中,要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真实问题情境,让学生对问题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驱动学生探索学习地理学科知识及相关学科的其他知识。有了对学科的理解和把握后,让学生收集信息和资料,使用技术手段作为辅助,动手制作模型和道具,引入工程项目进行地理环境的模拟和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现象,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最后由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辅助说明实验效果。实验结束后学生进行结果的交流和讨论,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通过完成综合性的作业,能够帮助学生从整体出发,用客观、联系、整体的观点看待地理事物和地理问题,培养地理综合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外力作用”时,教师可以从“风力侵蚀”的知识展开,讨论“土地荒漠化”的形成与危害,让学生制作防风固沙的装置,用实物模型来展示,并对比各种风向、各种风力下,模型中沙土厚度的变化。这个作业的完成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模型,考虑实验设计,记录实验数据。将地理知识与工程项目、数学知识通过技术手段联系起来,综合发展学生交流、协作、实施、反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科学素养。[1]
(二)同一学科内多要素的综合某一个地理现象或问题的形成往往不是单方面因素决定的,而是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如气候、水分、土壤、生物、地壳运动等外力或内力作用下形成的。在设计地理作业时,要考查学生学科知识体系内的综合思考能力。如在教学必修二“农业区位的选择”时,教师可以给出一个地区的经纬度,让学生判断该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还是畜牧业,种植业可以种植哪种作物,畜牧业是大牧场畜牧还是乳畜业。让学生根据当地的气候、水源、土壤、地形地势以及当地市场和人们饮食偏好、风俗习惯等,多方考虑作答。
二、形式的多样性
1、指导思想
高三地理复习必须以地理教材、《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地理主干知识框架和网络。要处理好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自然地理是基础,地理问题的研究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展开的;地理价值观的核心是以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社会热点的核心应体现出地理学的应用功能与社会价值;地理能力的核心是图表、文字信息的分析应用能力。教学中应合理而有效地安排好三轮复习,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优势,加强学科内的综合,关注国内国际的自然和社会热点问题。
2、时间的安排
时间
复习内容
备注
高二暑假补课
地球、地图、行星地球
关心国情,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地理学科特点决定了地理本身就是了解国情的最好教材。历史上著名地理学著作、以及各朝各代各地的地方志都为我们了解国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提供了依据。
以史为鉴的地理教学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促进对知识的掌握吸收
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必须使学生通过积极的学习活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而实现积极的学习活动必须创造出和谐的、融洽的教学气氛。现实是地理学科知识在有些章节本身就是枯燥无味、晦涩难懂的。这时在教学中教师从地理的角度认识历史,发现新的内涵,从而激发兴趣,促进对知识的掌握吸收。例如在讲解环境人口容量、人口迁移和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影响知识点时我引入了气候变化与中国战争、朝代变迁的史实。
对中国唐末到清朝的研究发现寒冷期战争率显著高于暖期,大多数的朝代变迁和全国范围动乱都发生在气候的寒冷期。学生听了后先是惊讶,然后是开始关注起枯燥的气温变化曲线。然后我又引导学生去思考,讨论为什么?当然是由于寒冷期温度下降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从而引起生活资料的短缺。环境承载力的下降和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导致了上述现象的出现。这样学生就认识到气候变化确实在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中扮演了比我们想象中更为重要的角色。
以史为鉴的地理教学有利于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比如在讲述中国政区及我国一些省份的简称时我让学生做“我国部分省区的古地理名称及其演变”研究性学习。在讲述自然灾害时,让学生开展“历史上中国和日本大地震时空分布和损失对比”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批判精神、创新精神。这些研究性学习都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在开展活动中我积极鼓励学生广泛查阅文献、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有用资料、合作探究、对问题提出自己看法。
以史为鉴的地理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应对考试命题中以历史知识为背景的题目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教育领域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推进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融合,能更好地使教学方式多样化,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结合当今地理教学中的教学现状及地理课堂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问题,进而提出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整合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整合
一、地理教学现状与问题
(一)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不足,学习方法不当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生存环境及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学科。自古以来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人知识渊博。然而在各种因素的引导下,很多学生进入高中后,仍然错误地认为地理只是一门副课的想法,只要背背记记能应付考试就足以了。地理学科具有明显的空间、地域、综合性等特点,尤其是高一必修一自然地理的学习,逻辑性很强,很多知识较抽象,要学好它,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力、理性思考能力和推理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划一背就能解决的。
(二)教师缺乏课程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正确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存在主动性薄弱问题;并且迫于教育信息化的压力,以PPT课件为主要授课方式,仅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并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并没有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中的高效作用;教师缺乏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必需的专业技能,没有根据地理课程特点,创造性地利用地理教学信息资源,没有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中基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此,认清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地位,能有效提高地理教学课堂质量。
二、正视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学科中的作用
(一)地理教学引入信息技术的迫切性和时代性当今大部分的教材资料上的数据和信息都是过时的,而当代的教育教学正处在大量的信息化的教学时代,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和能力,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地理课堂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都是为了有效地实现学科的教学目标,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高效的形成性评价,这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无法达到的。
(二)地理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当常规教学手段无法解决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而信息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或提高质量和效率时,就有必要在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就是教学工具,通过有效支撑教与学的步骤来发挥作用,是支撑教与学过程有效实施的手段。课堂中引入信息技术手段,关键是要准确找到哪部分内容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的办法。理论上,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点一定是教学重点和难点中的某一个实施步骤,但教学难点的实施步骤当中不一定就有整合点。
摘要:土壤地理学是交叉性较强的学科,其涉及的知识面范围广,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复杂性与实践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就土壤地理学的课程知识特点提出问题教学法在其课堂中的应用,探讨该教学方法在土壤地理学中的教学特点、意义及其实施方法,并对该种教学模式在土壤地理学中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评价。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教学模式;土壤地理学
土壤地理学是地理科学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理解人地关系,形成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学科。土壤地理学是土壤学与地理学、生态学、地质学、地球化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是整个地球系统科学、特别是地球表层系统科学中的重要基础。本学科涉及的范围很广,对当前的大学生来说,存在理论艰涩,内容繁杂的特点[1]792-801。问题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开展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是启发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的重要内容。心理学上认为,人类的思维起源于问题。问题是兴趣的启发剂,问题可以引发学生认识上的矛盾,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从而得以诱发[2]1-2。有效的问题设置可以统领整个课堂,成为点燃学生思维的导火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各种思维素质、启发学生思考。在综合性和复杂性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引入问题教学法具有可观的教学效果。
一、问题教学法引入土壤地理学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土壤地理学课程包含课堂教学、室内实验和野外调查实习三种形式。课程注重新理论和新技术的探索,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土壤地理学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为学生学习和理解其他专业课程知识奠定基础;提高学生认识和分析土壤的能力,为评价、利用、改良和保护土壤资源,促进地方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课程授课对象有文史类和理工类学生。由于缺乏实验探索条件,学时有限,部分教学内容有待更新等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教学形式枯燥、缺乏师生知识互动、教学实践和知识的拓展不足等问题,导致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不足,教学目标难以实现,甚至影响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当前的大学本科生在经历了中学应试教育后,普遍缺乏自我学习、思考和动手能力,对知识的探索也缺乏兴趣,应该从问题着手引发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逐步建立学科的学习兴趣。从理论知识的整体掌握上看,整本教材可以通过“土壤是什么?”“为什么如此?”“如何演变?”“如何改良利用?”等几个问题联系起来,因此需要设置完整的问题集将分散的知识点串起来,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课程的探索性和实践性要求上看,由于当前的地理师范教育缺乏实验条件,野外实习调查时间压缩,需要设置一些探索性和前沿性问题及课堂的情景模拟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思考学科知识,并指导学生敢于动手解决实际问题。
二、问题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一)问题设置类型
针对不同的课程其问题教学法存在较大差异,根据土壤地理学知识结构体系和自己的教学经验,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整个教学过程由问题来统领,问题贯穿于每一堂课,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置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根据课程的知识框架结构分为主干式问题和散点式问题。贯穿于整本教材的“土壤能为我们做什么?我们能为土壤做什么?”是整个教材的主干问题,另外每一章节有自己的主干问题。例如在讲解土壤的固相组成及其诊断特性一章,其主干问题主要有“土壤有没有骨骼,其骨骼是不是和人类一样有不同的组成?”“观察自己手中的土壤,眼耳鼻手分别能得出什么结论?”。主干式问题的设置主要是老师来设置,贯穿本次讲课的各主要知识点,对整个教学过程能起主导和支撑作用,引发学生参与、讨论、思考和理解,从而整体加强学生对课程知识框架结构的理解。散点式问题是课程知识结构中较为繁琐的、不以整体串联的问题。该类问题一般难度不大,主要是解决主干式问题中的新问题。散点式问题的提出主要是由学生来完成,学生通过探讨主干问题中常常有好多为什么?怎么会?之类的疑问,起疑问的知识点往往局限于某个点上,这种问题的提出利于老师掌握学生的兴趣点或者是疑难点,通过这些老师可以更好地把握课堂。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只是兴趣点,偏离了课堂知识内容,老师则可以结合主干问题和当前学生讨论的问题提出新的散点问题穿插到课堂内,两者充斥在课堂中,让学生在兴趣讨论中轻松学到课程知识。根据问题的设置方式可以分为固定化问题和随机性问题。
当前培训的改进和提高,可从培训课程、培训形式、培训保障等主要方面入手,提高教师培训尤其是90学时培训的有效性。
一、基于课标,提高培训课程适切性
2012版《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历史与社会》是在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本课程的探究对象是人类的历史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为学生提供历史、地理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帮助学生形成对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性视野,增强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课标规定可以看出,作为社会科教师必须具备历史、地理和相关人文学科知识,并能有效综合。但是,调查发现社会科教师的专业背景是单一的。以宁波市某区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社会科教师专业组成中,约63%为历史专业背景,12%为地理专业背景,25%为其他学科。教师的专业背景和综合学科的教学需求存在较大差距。所以,社会科教师培训课程设计应具备一定的全面性,课程设置除了通识类的相关教育理论课程,主要应围绕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拓展和提升展开。首先,要更新相关史学观点和拓展历史知识。当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史学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导教学的不再是单一的唯物史观、阶级史观、革命史观,而是融合了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等,特别是史学研究不断有新发现、新进展,社会科教师迫切需要补充历史新知识、更新史学旧观念,才能与时代脉搏相呼应,与教学改革相适应。其次,要补充地理知识,提高地理技能。从社会科教师的组成来看,绝大部分教师是非地理专业背景,所以与历史知识的拓展相比,地理知识的补充和地理技能的提升更为迫切,特别注重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力的提升,如地理三要素、读图、画图、析图能力等,在此基础上再补充相关地理学科的前沿知识。第三,要重建综合思维,关注学科整合。社会科与单科历史、地理相比,其最大特征为综合性,所以,在夯实历史和地理学科专业素养的基础上必须突出综合。综合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的综合,更在于学科能力和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视角的综合,所以,在社会科教师培训中必须突出社会学科的综合性学习特色。只有既重基础,又重综合,才能真正实现历史与社会课程目标,打造真正的综合课程。
二、立足学员,力求培训形式多样性
培训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训者的参与度。教师培训作为成人教育,必须从学员实际出发,尊重成人教育的特点,如果培训形式单一,再精彩的课程内容也会因乏味而低效,甚至无效。所以,为了激发学员在培训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90学时的培训中必须注重培训形式的多样性。首先,要重视实践。重视实践是指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注重相关实践活动,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通过实践印证理论。例如,在90学时的培训中,一般都会安排“课程标准解读”学习,但这种文本学习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是不够的,必须相应地安排“依标施教”的课堂教学观摩,以及“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生学业评价”等,同时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讨,这样,才真正做到“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到理论”的螺旋式上升。实践不仅仅是观摩、研讨,还重在亲自操刀历练,如参与课堂教学、试题命制、现场说课、专题论坛等。对于社会科教师,实践另有一番含义,那就是深入社会,从现实社会中体验,所以,在90学时的培训中,还可以安排如历史文化遗址考察、地质地貌考察等现场活动。此外,重视实践这一做法本身可以启发教师从多视角研究和感悟社会课程,提高课程意识。其次,要重视互动。传统的培训往往是专家向学员单项讲授,重输送,轻反馈。为了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以及激发学员参与学习的热情,培训中要注重专家与学员之间的互动,在每次讲课中安排足够时间进行专家与学员之间的问答,内容可以是讲座中的疑惑,也可是实践中的思考;另外,要注重学员之间的互动,参训者之间进行学习的交流,可以促进思维的火花,增厚培训内容,也增进了培训者和参训者之间的感情。要充分认识到,培训者和参训者及其他们之间的互动都是培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三,重视反思。反思是培训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往往容易被忽视。反思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参训者的反思,通过学习,反思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和把握,了解自己的薄弱之处和今后努力及改进的方向;另一方面是培训组织者和管理者的反思,反思课程设置的针对性、课程实施的策略的科学性、培训目标的达成度等。只有重视反思,才能使培训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才能使培训不再流于形式。
三、拓展资源,强化培训保障的有效性
将理想课程转化为实际课程,需要现实的资源保障,否则,再好的设计也是空中楼阁,所以,要努力拓展相关资源,为培训提供有力保障。首要,要创建师资库,丰富和拓展培训者资源。一支优秀的培训专家队伍是优质培训的有力保障。作为90学时的培训,课程多样,更需要有一支优质全面的培训队伍。根据社会科课程的特征以及90学时的需求,培训师资的组成应该是多元化、多层次的,主要由一线教师、各级教研员以及高校教师组成。一线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案例鲜活,可操作性强;高校教师有深厚的理论积淀,能引领学科前沿;教研员们介于两者之间,是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当然,这里的一线教师不仅仅局限于初中社会科教师,还可以是高中历史、地理学科的教师,因为高中教师在专业知识和能力拓展方面恰好符合初中社会科教师的“最近发展区”。除了以上三大力量之外,还可以有教育界外人士,如法律、地质等其他领域人士作为补充。丰富的培训资源为开设多样的培训课程奠定基础,同时能确保培训的质量和高效。其次,要拓展实践基地,打造培训特色。教师培训的空间不是固定不变的,培训地点也不一定局限于培训机构或某一固定学习场所。90学时的培训要求教师参加实践活动的课时不少于50%。要确保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必须拓展实践基地。社会科教师培训的实践基地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相关学校,首选在课堂教学、校本研修、社团活动等方面有鲜明特色的学校,通过观摩、研讨等活动深入学习学校特色的打造和凝练;另一类是与社会科教学相关的场所,如博物馆、历史文化遗址、特色地质地貌等社会实践基地。实践基地建设应以学校为主,使实践活动立足教学,但也要积极开发社会实践基地作为有益补充。
四、小结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情感教育被认为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纽带,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情动人,以趣激情,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精神放松,则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探讨问题的热情和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尤为重要。那么,本人在课堂上是怎样激起学生内心的浪花,拨动学生地理“心弦”的呢?
一、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引导学生的情感发展
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他们具有求知欲强,充满好奇心的心理特点,这就要求教师的素质尤为重要。因为教师的影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每位教师都应该处处起模范作用,为人师表,以严谨的教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孜孜不倦的精神影响和教育学生。
身为中学地理教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充实、自我提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开动脑筋,勇于接受新事物、新观点,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对教材的处理、教法的设计、教学手法的运用,都应该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地上好每一节课,创设良好的地理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地理课堂教学,达到教学相长。
二、教学语言应该饱含感情,以情动人
世界上众多的地理事物,地理景观,绝大部分不能被学生直接感知,虽然现在多媒体技术已经引入课堂,多少能够弥补一下这方面的缺憾,但毕竟极其有限,更多的还是要靠教师运用饱含感情的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绘声绘色地将学生引入神圣的地理学殿堂。同时,根据中学地理学科的知识面广,内容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近及家乡,远及全球,既有自然,又有人文地理的特点,这些广博的知识对喜欢言古论今,谈天说地的中学生来说是极有刺激性的。
如八年级上册黄河的治理一课中,讲到黄河的忧患时我引述一位外国友人的话讲:“……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同时,还举出具体生动的事例,把黄河化害为利的今昔进行对比,引发学生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产生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师生动、活泼、优美的语言,能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对地理科学的热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良好的情绪状态,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这样,学生就会学而忘倦,乐而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