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电视编导培训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本质与内涵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延伸,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要结合互联网+的社会时代背景,从理论课程、专业实践上与时俱进,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编导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改革
现阶段,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已经成为各所高校新开的热门专业。据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数据,目前我国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高校共有172所。[1]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繁荣大发展的同时,许多学校都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学定位展开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创新改革研究。事实上,现阶段互联网+的运作模式、网台联动的趋势以及社会化媒体的兴起与发展,这些都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思考与诉求。
一、互联网+时代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面临的挑战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最早开办于21世纪初,按照专业设置,“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等方面的能力。能在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艺术摄影、音响设计、音响导演、撰稿、编剧、制作、社教及文艺类节目主持人等方面工作的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传统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以应用型方向为主,注重学生的采、编、播、导的能力。受采编设备和播出机器的影响,早期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专业性非常强,入门学习存在很大的难度。而现阶段,社会化媒体的广泛运用、短视频的异军突起,各式拍摄、直播的设备层出不穷,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视频采编、传播的方式更加的便捷,难度越来越低,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强势地位被渐渐剥离。如同“媒介环境学派认为,新传播技术的出现将渐次地引起符号表达、人机交互、环境交流结构的变化,进而系统的改变一个社会的传播生态环境和社会制度环境。”[2]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面临诸多的挑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专业本体广播电视媒体的式微,以至于我们需要在广播电视这个母题下,在现有的探索基础上,在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设计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在互联网+的时代,紧叩时代脉络,拓宽广播电视编导的专业建设思路,迎接新的挑战。
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理论课程设置问题思考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理论课程,其基础理论课一般为概论、导论课,如广播电视概论、电影学导论。专业课细分如广播电视栏目与频道策划、专题片创作、纪录片创作、新闻采访与写作、影视脚本写作、后期制作等课程。从现有的学科建设上看,在专业课设置中,大部分学校还是围绕电视做文章,此外还有一些学校的专业建设缺乏区分度与广播电视学等专业的区分不大,有很多老师和学生也笑称其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多交钱的广播电视学”。从理论课的结构设置来看,部分学校的理论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电视媒体实务相关的课程较多,电视观念的课程较少或者几乎没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上手快、但是思维受限,后劲不足。现阶段,电视受众的需求急遽地变化,从80年代精英文化的启蒙烛照,到90年代大众文化的滥觞与突围,再到21世纪初,多元文化的互动与融合,电视制作的观念在与时俱进地发展。所以从理论课程的结构设置上看,观念类、文化类、艺术综合类的课程需要补充。此外,从社会需要上看,现有的专业理论课程,还亟需增加新媒体相关的课程。虽然有部分学校已经开展了新媒体课程的探索,但是远远不够。学生在本科阶段,对互联网、社会化媒体及web2.0的理解是片面的、感性的,缺乏整体性的理解与实际性的操作。而现阶段,从就业的形式与方向来看,相当数量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并非就业于传统的广电媒体,去新媒体做公共号、做短视频、做直播成为就业的一大新趋势。最后,从理论课程的时间安排上看,部分学校的专业安排不尽合理。现在,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考研也是一大主流的选择。部分学校在大三下安排了过多的实践教学,轻视了理论课程的教学。导致了学生精力分散,考研成功率不高。
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课程设置问题思考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本质与内涵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延伸,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要结合互联网+的社会时代背景,从理论课程、专业实践上与时俱进,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编导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改革
现阶段,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已经成为各所高校新开的热门专业。据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数据,目前我国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高校共有172所。[1]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繁荣大发展的同时,许多学校都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学定位展开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创新改革研究。事实上,现阶段互联网+的运作模式、网台联动的趋势以及社会化媒体的兴起与发展,这些都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思考与诉求。
一、互联网+时代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面临的挑战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最早开办于21世纪初,按照专业设置,“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等方面的能力。能在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艺术摄影、音响设计、音响导演、撰稿、编剧、制作、社教及文艺类节目主持人等方面工作的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传统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以应用型方向为主,注重学生的采、编、播、导的能力。受采编设备和播出机器的影响,早期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专业性非常强,入门学习存在很大的难度。而现阶段,社会化媒体的广泛运用、短视频的异军突起,各式拍摄、直播的设备层出不穷,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视频采编、传播的方式更加的便捷,难度越来越低,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强势地位被渐渐剥离。如同“媒介环境学派认为,新传播技术的出现将渐次地引起符号表达、人机交互、环境交流结构的变化,进而系统的改变一个社会的传播生态环境和社会制度环境。”[2]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面临诸多的挑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专业本体广播电视媒体的式微,以至于我们需要在广播电视这个母题下,在现有的探索基础上,在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设计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在互联网+的时代,紧叩时代脉络,拓宽广播电视编导的专业建设思路,迎接新的挑战。
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理论课程设置问题思考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理论课程,其基础理论课一般为概论、导论课,如广播电视概论、电影学导论。专业课细分如广播电视栏目与频道策划、专题片创作、纪录片创作、新闻采访与写作、影视脚本写作、后期制作等课程。从现有的学科建设上看,在专业课设置中,大部分学校还是围绕电视做文章,此外还有一些学校的专业建设缺乏区分度与广播电视学等专业的区分不大,有很多老师和学生也笑称其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多交钱的广播电视学”。从理论课的结构设置来看,部分学校的理论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电视媒体实务相关的课程较多,电视观念的课程较少或者几乎没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上手快、但是思维受限,后劲不足。现阶段,电视受众的需求急遽地变化,从80年代精英文化的启蒙烛照,到90年代大众文化的滥觞与突围,再到21世纪初,多元文化的互动与融合,电视制作的观念在与时俱进地发展。所以从理论课程的结构设置上看,观念类、文化类、艺术综合类的课程需要补充。此外,从社会需要上看,现有的专业理论课程,还亟需增加新媒体相关的课程。虽然有部分学校已经开展了新媒体课程的探索,但是远远不够。学生在本科阶段,对互联网、社会化媒体及web2.0的理解是片面的、感性的,缺乏整体性的理解与实际性的操作。而现阶段,从就业的形式与方向来看,相当数量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并非就业于传统的广电媒体,去新媒体做公共号、做短视频、做直播成为就业的一大新趋势。最后,从理论课程的时间安排上看,部分学校的专业安排不尽合理。现在,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考研也是一大主流的选择。部分学校在大三下安排了过多的实践教学,轻视了理论课程的教学。导致了学生精力分散,考研成功率不高。
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课程设置问题思考
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风风雨雨走过了几十年,到底科学与否,教育界、学术界众说纷纭。经过不断的高考改革,目前的模式理论上比前些年要科学许多,但也确实还存在很多不近人意的地方,我们不能说目前的高考体制不好,我们只能认为他的存在是一种无奈之举。
在我看来,高考是一件残酷的事情,每年多少学子为了自己的梦想挑灯夜战,废寝忘食,即便如此努力,还是有不少高考斗士被斩于马下。高三是一段难熬的日子,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岁月。
能进一所理想的大学,现在已不是考生一个人的事情,有道是,高考不仅考的是学生,同时也在考家长。多少家长为孩子想尽办法,与此同时也就诞生了一大批与高考有关的专有名词,地方生、保送生、移民生、华侨生、艺术生等等。大家各出奇招,目的只有一个,为孩子找一条高考的出路,找一条升学的捷径。
艺术高考是被运用最广泛的一种高考形式,原因是它能在合情合理合法的原则上,以较低的文化分进入更高批次的高校。美术、音乐、舞蹈、体育、传媒都属于艺术高考的范畴。在这么多艺术高考形式当中,什么又最可取,最容易呢?经过近几年的艺术高考实践,传媒艺术高考成为了更多家长的首选,2008年仅山东省传媒考生就有近4万人之多,据传湖南省某普通传媒艺术高考考前培训机构,2008年的培训人数超过4000余人次。湖北省不甘落后,2008年传媒考接近2000人,预计2009年传媒生3000人左右。湖北的家长也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传媒艺术高考了,由于湖北省传媒艺术高考启步比较晚,宣传力度不够,目前竞争还不太激烈,对于湖北的考生来说是件好事!
既然有这么好的区域优势,那么哪些考生适合学习传媒专业呢?从我们学校的学生调查统计,基本上有两类,20%的是热爱传媒艺术的高考考生。而更多的考生则是,因为高考文化分不够理想,通过大文大理高考离本科院校的录取要求还有距离,但外形气质又不错的同学。
同时也还有很多家长和考生对传媒专业存在误解,大家普遍认为传媒专业就是播音与主持,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传媒专业分为三个方向:即广播电视编导类、播音与主持类、表演类。根据目前高校开设的专业及申报的招生计划比较。广播电视编导类专业占总招生计划的60%之多,而播音与主持的招生计划不超过30%,表演专业也不超过10%,可以这样理解,更多的传媒考生是考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根据招生计划分析,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相对比较容易通过的。
传媒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也是家长们比较关心的问题,纵观传媒专业的三个方向,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就业面相对要广一些,涉及就业面比较大,电台电视台、报社杂志社、网络媒体、广告企划、文化事业单位、艺术院校等多个方面。播音与主持和表演专业仅从字面理解,可能就业面要窄一点,但是更多的类似专业的毕业生,实际上也在从事编导类工作。试问?如今的大学生,又有几名的就业是与所学专业完美对接呢?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情商的高低才是就业的关键。
升学的路千万条,哪一条路更好,更适合自己的孩子。家长要结合孩子的爱好、外型气质、文化课成绩、家庭经济条件等诸多实际情况,权衡决定。总之一句话,希望天底下的考生,都能进入一个理想的大学。
摘要:面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覆盖较大比例的实践课时,实践微课与理论微课的制作标准、内容、元素与风格都大相径庭。实践微课在新媒体与大数据的语境下,以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满足碎片化学习、个性化学习、移动化学习需要的教育形式,深受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生的喜爱。本文将基于OMO实践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充分整合线上线下实践教学资源的前提下,探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优质实践微课的元素,为后续微课开发与建设,教学模式的应用推广提供可借鉴的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OMO实践微课
一、OMO实践教学模式的界定与应用
推广OMO(OnlineMergeOffline)是创新工场创始人汪华于教育工作者座谈会时首次提出,但概念无清晰界定。随着高校教育信息化进入深水期,经历了1.0计算辅助教学时代、2.0信息化教学时代后,步入3.0大数据驱动教学时代。本文探索的OMO教学模式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应用,可结合时代语境,内涵界定为:OMO实践教学模式指因线上线下实践教学资源全面整合而形成的实践教学循环系统。此模式打破时下热门的O+O混合教学模式的线性思维,使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不囿于线上或线下的任何一方,实现了“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维变革。同时,也弥补了国外O2O模式过分强调从线下——线上,或从线上——线上的单向闭合传播的缺陷。可为不同信息化教学环境下,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实践课改提供有益的参考案例及可供借鉴的实施模式,具有很强可推广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属于应用型人才培养,OMO实践教学模式的搭建步骤为:第一步,构建大一、大二年级Offline线下课堂“基础+实践”实践教学体系;第二步,构建大三、大四Offline线下课堂“学研产一体化”平台项目实践教学体系;第三步,修订精准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第四步,建设Online线上系统的慕课、微课课程集群。在媒介融合与新媒体的文化时代语境下,实践微课是成继微剧本、微博、微信等一系列“微”字文化的有一种全新的流行元素。实践微课自身具有丰富的创新性,微时性。微课自身具有短小精干的语言文字,新颖活泼的形式,非常容易抓住学习者与读者的眼球,能让读者在如今快时代,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充分的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学习,由于微时性,可以实现学习者随时随地的学习,并且能改变反转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我国目前在微课有着足够的网络基础能力,完全能够支撑微课的创造以及传播,能为微课的发展以及推广清除一定的障碍,但优质实践微课的从视觉元素、声音元素、包装技术等三方面的建设仍有巨大的突破空间。
二、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实践教学微课元素的空间性
(一)实现学生学习空间和生活空间深度整合本研究以学生为主体,面对编导学生获取知识的移动化、碎片化、视觉化等特征,选择微信平台作为本研究的技术支撑。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反复观看微课和查找资料,提高了学习自主性。
(二)实现学校空间与行业空间的深度整合各大媒体都在运营订阅号,是师生获取行业资讯的途径。教师通过微信推送微课及辅助资料,便于学生收藏、传播、整合自己的知识体系。微信群可实现一对一个性化在线辅导,还可以邀请行业专家入群直播,打破了校园的围栏。
(三)实现实践微课库和拓展资料库的深度整合以微课为中心,老师利用专业的判断标准对海量资料进行取舍,推送辅助教学资料,引导学生始终围绕核心问题自学,不会在海量的信息中迷失方向。
[论文关键词]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就业导向
[论文摘要]作为普通艺术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要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味的追求精英教育是不可取的,教育管理者要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前提,改革以学科为体系的传统教育模式,探索建立“宽基础、活模块、重技能”的教学模式。本文以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为切入点,探讨普通艺术高等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将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社会时代,社会经济也将从工业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许多领域的竟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竟争。随着传媒事业的发展,播音员、主持人的定位也不仅仅局限于一档栏目或一台晚会的主持,而是延伸出了婚庆主持人、会议主持人等新兴行业的主持。作为培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技术人才的高校,为进一步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才质量,迫使高等教育管理者们思考专业的发展目标和定位。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原则,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前提,改革以学科为体系的传统教育模式,探索建立“宽基础、活模块、重技能”的教学模式。本文以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为切入点,探讨普通艺术高等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1音与主持专业鱿业状况分析
在对某普通艺术高校2005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100名毕业生进行的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在电视台、电台工作的占就业总人数的38%;在传媒公司、文化礼仪公司工作的占就业总人数的11%:在高校、中小学、文化培训机构工作的占就业总人数的28%;各企事业单位、自主创业、个体经营的占23%。从调查结果来看,从事本专业的人数并不多,大部分转行从事了传媒行业相邻的工作,即便是在电视台就业的学生,也是大部分从事了编导、摄像、后期制作等工作,而担任主持人角色的少之又少。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很多高校先后增设了播音与主持专业,培养人数的不断增加也使得近年该专业教育“产出”的毕业生人数大增,面对目前市场供大于求的激烈竟争,就业形式堪忧。作为普通艺术高校教育者的我们不得不反思,学生毕业之后,定位是精英,还是大众化?所以我们不能的一味的效仿精英教育模式,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及时调整办学思路,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符合就业岗位需要的课程体系,以培养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为主线,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重视实践教学和舞台表演训练,在满足学生就业需求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高素质和岗位提升能力。
2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裸程设,分析
播音与主持的教学模式应和国家的教育发展状况相适应,和企业的发展前景紧密结合,才会有生命力。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属于交叉性学科,涉及新闻学、传播学、语言学、艺术学、美学等学科。因此,在课程设置中要从广播电视传媒行业的需要出发,注重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面对以学科设置为体系的传统教育模式,已不适应新世纪的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互依存的发展要求。社会需要通才基础上的专才,课程的设置应注意在传统的课程体系基础之上,更加贴近时代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强课程与就业岗位的联系。
进入21世纪,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进入了改革与发展的新阶段。特别是近年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提高劳动者素质,使培养的研究型、科研型、实用型、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是依托母体大学独立办学,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市场需求确定自己的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学院。独立学院艺术专业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不能等同于大学的教育模式,必须加强素质教育,增大资金投入、合理配置资源、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应用型人才。
一、独立学院艺术类专业的特点
高校独立学院艺术类专业作为我国高等艺术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我国教育与发展的需要,在学习与借鉴国外成功发展教育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新的办学形式,是根据市场要求,以培养综合素质高、业务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必须把培养实用型、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放在首位,确立“质量是生命线、社会需求是目标”的办学思想。从学生素质来看,独立学院艺术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及名牌院校的学生,但是综合素质较高,活动能力较强,他们的价值取向本身就定位在应用型人才。特别是个性发展起到了一个“资源集聚效应”,大部分学生来自条件较好的家庭,从小到大父母为他们提供了较多的教育和学习机会,培养了各种能力和素质,这些对把他们培养成为应用型人才都是非常有利的。他们更适合培养成为应用型人才,而社会上应用型的工作岗位量大面广,能够吸纳他们。因此从“适销对路”的角度来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大部分是应用型人才。从实践教学资源来看,独立学院艺术类专业的实践资源不是很充足,但它自建院初期对实验设施、实验室和实验教学基地的建设设置兼顾了专业需要和应用型技术培训的需要,紧扣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可藉此承担一些社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研究或实验课题,为将来毕业后的创业奠定基础。一句话,强化实践性教学是创建应用型本科艺术专业教学特色的关键。
二、独立学院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所存在的问题
(一)艺术类专业原有的实验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教学手段不适应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由于独立学院是依托大学母体的资源办学,教学计划、体系都是沿用大学的教学模式,但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和培养方向都不同于大学,这种沿用的教学体系不利于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其次科研、教改等学科建设上的能力比较薄弱,而且这种能力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培养出来。
(二)实践教学内容和实验条件不能满足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严重制约了独立学院的发展独立学院所培养的学生是应用型,所以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加快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的必要环节,让学生在实验、实训中增加动手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艺术专业教育模式是专才教育艺术专业教育模式是分科进行的,专业划分很细,很容易出现专业教育过度职业化的倾向,从而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综合能力不够,这些都严重压抑了学生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形成,培养不出个性化人才。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迫切需要培养多样化的人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一味培养千篇一律的专才,则无视于社会的需求,影响其后期发展。
三、独立学院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模式的基本原则及思路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选择12名不喜欢上形势与政策课的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后研究发现:大学生不喜欢形势与政策课的合理化机制主要由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构成,内因主要包括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缺乏兴趣,与自身的发展没有积极意义,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有待提高,外因主要有教学时间安排的不够合理化,教学方式不够新颖,教学内容陈旧等。通过分析研究调查和访谈材料,为高校更有效地开展形势政策课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政策性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合理化机制;内外因
形势与政策课是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体阵地,也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自从高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以来,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逐步走上了课程化的道路,也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可。但据问卷调查,仍有大部分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并不感兴趣,表示不喜欢形势与政策课。向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5级汉语言文学、广告学、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共发放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77份,回收率为88.5%。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选择“很不喜欢”和“不喜欢”形势与政策课的大学生高达55.4%。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很不喜欢”和“不喜欢”的有45.2%,新闻学有27.0%,广告学有41.2%,播音与主持艺术有71.4%,广播电视编导有64.2%。结果表明,艺术类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不感兴趣的程度远高于文学类。通过与大学生的集体谈话、单独访谈,QQ聊天等方式,绝大多数学生对不喜欢形势与政策课有这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借口,换句话说就是他们有着自己的合理化机制。合理化机制(rationalization)是心理学中精神分析的一个专业词汇,是指当人们存在某种需要或动机,但这种需要是不能忍受的,就找一个理由来为自己辩护,以消除自身内心的不安。[2]合理化机制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保健具有一定条件下存在积极功效,但在某些情况下,消极意义机制的合理化显然是必要的,毕竟合理化机制是有欺骗性的,为自己的行为寻找所谓的借口。因此,揭示大学生不喜欢形势与政策课的合理化机制,并深入的探讨,有助于高校更加有效地开展形势与政策课教育,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本文以对12名不喜欢形势与政策课的大学生做的访谈资料为主要依据,探讨了大学生不喜欢形势与政策课的合理化机制,从而为我们今后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提供政策性启示。
一、不喜欢形势与政策课合理化机制的内因
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分析,大学生在对自己的不喜欢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要合理化机制是自己对这类课程不感兴趣,上形势与政策课对自己没什么用处。
(一)学习形势与政策课对自己没什么用“我是广告学专业的学生,感觉这个课学了没多大用处,跟本专业联系也很小,对今后的就业也没什么帮助。”(被访者F,广告学)“老师,你听过大学里流行的句子吗?‘必修课挑着上,选修课抢不到’。像形势和政策,缺乏实用性,学了用处不大。”(被访者I,播音与主持艺术)“相对形势与政策课,我宁愿去听更不喜欢的英语课,英语课考研还能用的到,而形势与政策,呵呵,所以大家都不大喜欢去上。”(被访者L,广播电视编导)
(二)学生自身对形势与政策课不感兴趣“我一贯对这类课就不感兴趣,纯粹是为了凑学分,感觉强迫着被学习。”(被访者B,汉语言文学)“我高中是理科生考的艺术类,在高中时,就不喜欢学政治,这门课成绩一直很差。一上政治课就打瞌睡,久而久之对这些课我已经习惯了上课睡觉,怎么也提不起兴趣。”(被访者J,播音与主持艺术)“感觉这些课基本上都是讲大道理的,不仅形势与政策课,还有思修,毛概,实在无法引起兴趣。”(被访者C,汉语言文学)
(三)平时在网上可以看到,上课是很浪费时间的。“现在许多人把业余时间花在课外兼职上,课堂与我的时间冲突。耽误我挣生活费了。”(被访者K,广播电视编导)“我们可以在网上看到新闻。如果我们在这个课上什么都学不到,去了也没意思。即使去上了,也自己做自己的事。”(被访者A,汉语言文学)“要不是老师您认识我,我就在‘替课群’里找个人帮我上课了,给自己节约点时间嘛。”(被访者I,播音与主持艺术)
摘要: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存在培养目标定位不清、课程设置不合理、重理论讲述,轻能力培养、学生能力的培养不符合专业要求等问题,造成培养的学生专业特点不突出,就业困难。提出应当针对现状,探索出更好的、符合社会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一、培养中的问题
1.1目标定位不清
笔者在网上查阅各高校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发现,虽然各个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尽相同,但大部分学校的培养目标可以归纳为“适宜于到各类教育技术中心、电视台从事技术工作,到各类大专院校、中学从事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到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技术的教育培训和技术开发工作,到和计算机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开发、网页设计、计算机维护等工作”。这样的培养目标不仅偏离了教育技术专业设立的初衷,而且为了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势必体现在课程设置庞杂,学生所学的知识多而不精。笔者在与一所高校的教育技术系领导交谈时,他道出了自己的苦衷:不这样设立培养目标,招不到学生,不把学生培养成“多面手”,学生就业困难。笔者反问:这样培养学生就容易就业吗?把学生培养成“多面手”,表面上看,学生毕业后适应面广,但实际上表明培养的学生是“万金油”,学而不精,无一专长。不幸的是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往往在计算机能力上不如计算机专业的,在电子技术上不如物理专业的,在教育研究和教学设计上不如教育专业的,在电视节目的策划制作上不如影视专业和新闻专业的,结果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式下失去了竞争能力,造成就业困难。
1.2课程设置不合理
笔者曾经看过一所本科院校教育技术系开设的科目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普通物理、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电视原理与系统、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微机原理、Java语言、C语言、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课件设计、远程教学原理与实践、教育学、教育技术学、CBE导论、课程与教学设计、传播学、图像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摄影技艺、电视摄像技法、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有线电视设计与卫星电视接收技术、音响系统设计与安装、网页设计、电脑平面图形创作、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网络教育应用、教学设计原理、现代学习理论等。大有将学生培养成集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教育技术、、电视编导、教育学为一体的全才,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因课程繁多,分散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根本无法消化吸收,学而不精,知而不解,结果还是害了学生。造成课程设计不合理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培养目标的偏差。
1.3重理论讲述,轻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