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德育课堂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摘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中职德育课的教学质量会对作为未来劳动者的中职毕业生的素质产生直接影响,作为教师,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德育课的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热情;积极进行德育授课创新,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改革中职学校德育教学理念,增强社会实践活动;健全中职德育课程的教学策略,结合专业特色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四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师;课堂;优化
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德育课的教学质量会对毕业生的素质产生直接影响。教师应用积极态度去对待德育课教学,在总结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逐步促进德育课教学取得一个良好的效果。本文从课堂教学方面的优化来进行探讨,在良性互动的基础上,借助多个具体的措施,逐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构建快乐学习情境,使其可以更好的接受知识,并深刻理解知识的内涵,从而提高德育课的教学效果,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努力:
1.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热情
第一,结合实际情况,改进教学方法。老师授课时,应该创新教学内容,选择一个社会热点和学生关注点较高的话题,由此展开讨论,帮助学生认真分析,促使其在对问题全面认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第二,教学形式多元化,加强思想上的融合与深化,积极组织和开展相关实践活动。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设计活动方案,还可以借助于情景教学法,在课堂上,设置真实情境,加深学生的印象,逐步推进师生思想融合,在情景教学法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逐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三,在教学课堂实践上,逐步形成师生沟通交流的氛围。对于学生而言,要积极与教师沟通遇到的问题,对于教师而言,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关心学生,获得学生信任和认可,逐步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确保教师各项建议顺利落实。
2.积极进行授课创新,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一,授课方式要有较高的灵活性。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的方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突出重点,设置灵活性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构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第二,教学手段应该与时俱进。在教学实践中,融入现代化的教学工具,随着信息化水平的逐步提升,电脑、手机等用户持续增加,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对于学校而言,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借助于这一手段,逐步促进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第三,逐步加大创新能力,加强教师思想的创新。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对于教师而言,一是要逐步加强教师的创新能力,在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掌握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二是要加强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理论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充分体现这一理论的时代性。三是应逐步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更多地注重启发和引导,逐步与实践结合,促进教学效果的逐步提升。
3.改革教学理念,增强社会实践活动
农村教学点保持教育信息的开放性,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教师观念的时代性和开放性。教师是实施德育教学的关键角色,是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领路人。教师要做到教育信息的开放性,首先要有一个积极开放的心态,对开放性德育课堂有较全面的认识,教师只有主动去接收和甄别外来世界的教育信息,才能保证学生接受信息的时效性和正确性,才能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第二,农村教学点与中心小学等上一级的教育单位要形成互动的教育信息网络。农村教学点教学环境相对较差,大部分教育信息的来源都取之上一级的教育教学单位。保持教育信息的开放性,不同级别教学单位信息网络的建设就显得格外重要。这种网络为德育教师之间的互通有无和教学交流提供了快速的通道。在相互交流中,教学点的教师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师资队伍的开放性
德育课堂与其他学科课堂的一大区别就是师资队伍的可塑性较强。实施德育教育的任务虽然主要由教师来完成,但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德育教师往往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有专职德育教师的学校并不多见。农村教学点师资队伍本身就极度缺乏,德育教学往往流于形式,甚至有的教学点根本就不开设此类课程,这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不利的。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就是保持师资队伍的开放性。农村教学点保持师资队伍的开放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通过“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方式为学校引进具有专业素质的师范生来实施德育教学。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不仅可以使学生接触到最新的教育信息和教育模式,而且在置换的过程中,师范生可以增长教学经验,教学点教师可以充分把握机会,进行自身的再教育,以更新观念,提高各方面的素质。第二,动员社会力量来实施德育教学。德育教学的重要功能就是让学生了解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因此,教学点可以采取“引进来”的方式邀请校外兼职教师来现身说法,通常都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学点的学生大部分为留守儿童,为了使他们健康地成长,需要父母替代角色的介入。这一角色的承担者主要为社会志愿人员,由此,他们也成为了德育师资的一部分。社会力量的参与需要保证角色承担的持久性、稳定性和经常性。第三,通过轮岗等方式引进中心小学优秀师资来实施德育教学。农村教学点师资的补充也可以通过引进其他小学优秀师资来完成。不同教学区域和不同级别教学单位的教师在教学模式和教学体验上存在一定的差别,相互间的交流可以使教师取长补短,更是教师教学经验积累的重要途径。
教育教学对象的开放性
农村教学点德育教学的指向对象为在校学生。德育教学的成效如何直接取决于这些学生是否能积极地配合教师实施教学。由于教学点学生大部分为留守儿童,长期缺少父母的监管和关爱,部分学生会存在诸如自卑、孤独、冷漠等心理和情感问题。教师如果想通过德育教学缓解甚至消除这些问题,需要学生家庭及社会的共同参与。农村教学点德育教学的群体参与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首先是在校学生群体,他们是学校德育实施的核心对象,是关乎教学点德育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学点对在校学生的德育教学最容易实施。其次是学生家庭成员群体,家庭在学生的德行培育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家庭成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言行举止和身心发展。孩子在学校中所接受的教育成果需要巩固和发展,这时家庭成员的作用就凸显出来。基于留守儿童特殊的家庭环境,学校把家庭成员列为另一授课对象也势在必行。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现有监护人的个人素质,而且还会完善这一群体对在校学生的监管效能。对这一群体的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以集体授课或个人交流等方式来进行。再次是与学生相关联的社会群体。教学点教师巩固在校学生的德育成果,还需要将与学生相关联的其他社会成员纳入到德育教学的范围之内。针对问题学生,除了找出个人和家庭根源,还要挖出社会根源。留守儿童大部分自控能力较差,加之家庭监管不力,往往会与周围的其他社会成员形成密切联系。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密切与该社会群体的关系,引导该群体成员接受德育熏陶,以此来间接达到教化在校学生的重要目的。
教学形式的开放性
德育课堂教学形式历来都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农村教学点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开放性的教学形式来强化德育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学点德育课堂形式主要分为课堂模式和非课堂模式,教学点可以通过“走出去”的方式来实施教学过程。“走出去”的教学形式是指教师引导留守儿童在社会参与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这个过程中,教学点教师需要注意做好两个环节的工作:第一,做好学生社会参与过程的价值引导。在社会参与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不同的社会群体,也就不可避免地要与不同的人与事打交道,这些因素都会带给他们一定的价值判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价值观念的比较,用正确的价值标准来引导他们。第二,做好社会参与后的价值引导。学生在社会参与后的综合价值判断是对自身社会参与的行为回馈。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集体或单独交流的方式,教会学生在正确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学会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和总结,为今后个体的发展打下良好的是非判断基础。同时,行为回馈本身既是学生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也是增强个人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农村教学点德育教学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顺利完成该阶段儿童社会化的整个过程。开放性的德育课堂是农村教学点学生品德教育中的着力点之一,开放性德育课堂的建设必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成长大有裨益。(本文作者:孙江涛、孟超群单位: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摘要:德育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德育课教学实效性明显不足。为了改善德育课教学现状,笔者对此进行调查,以期提高德育课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教学现状;对策
德育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专阶段又是一个优秀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国家多次调整德育课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来满足不同时期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目前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德育课枯燥无趣,教学缺乏实效性,教学效果不理想。正鉴于此,笔者以日照市卫生学校为例,对德育课教学现状进行调查,掌握一线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课各环节中的教学活动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以期提出可行性的教学改革意见。
一研究对象
以日照市卫生学校为例,于2017年7月对2016级中专护理班的3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现场发放、作答、回收,共收回有效问卷290份,有效问卷比例达到96.7%。另外,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加全面,更加具有说服力,笔者还对部分德育课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最后分析出中职德育课教学现状[1]。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习兴趣缺乏,厌学情绪严重。从上述调查结果来看,同学们在回答“你喜欢上德育课吗?”这个问题的时候,回答“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的学生一共只有27%,回答“一般”和“比较不喜欢”的学生占47%,回答“不喜欢”的百分比高达26%;高达75%的学生表示从来不与父母、同学讨论时政热点和新闻。除此以外,很少有学生对将要学的内容进行预习和复习。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对德育课存在抵触心理,学习积极性不高,存在厌学心理[2]。
(二)学习动机不强,学习效果欠佳。从上述表中我们不难发现,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学习德育课对他们的帮助不大,这表明德育课在他们心中是一门无关紧要的课程,学不学并不是很重要。大部分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迫于家长和学校的要求或者是为了应付考试,学习缺乏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访谈看,大部分学生偏重于专业课学习,文化课中德育课排最后。部分学生表示不能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出现玩手机、开小差、说话、睡觉等现象[3]。从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可以反映出一个共同的问题:学生学习德育课的动机不强,学习效果欠佳。
1现代网络传媒给职业教育德育课带来的机遇
现代网络传媒给职业教育德育课带来冲击的同时也给德育课教学带来很大的机遇。“而以网络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递则具有双向性、快捷性、有效性等多重优点,不仅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而且极大地赋予了受教育者以主动性、创造性。”①除此,现代网络传媒还具有丰富的德育教学资源,它以全新方式向学生传达着多元思想与价值观,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极大丰富了德育课教学内容;同时现代网络传媒创造了“立体”的信息获取方式,尤其是移动阅读方式带给学生极大的便利,有效拓展德育课教学空间与时间,学生可以借助现代网络传媒自主获取德育学习资源,不受学习时间与空间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第三,现代网络传媒融德育与休闲娱乐为一体。现代网络传媒能够有效弥补职业教育德育课单一教育模式,将德育教育渗透在娱乐活动之中,通过网络平台引导学生参与网络德育互动,在休息娱乐之中受到教育,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教育效果更深刻、更持久。
2应对现代网络传媒对职业教育德育课冲击的对策
2.1优化德育课教学内容
现代网络传媒环境下,职业教育德育课要焕发出生命力,要不断优化德育课教学内容。现代网络传媒对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与认知能力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教师如果不能根据时展的要求更新教学内容,依旧采取传统的德育思想、陈旧的德育素材实施德育课教学,其效果必然是低效的。现代网络传媒环境下,教师要迅速适应新时期德育要求,熟练掌握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准确把握时展脉搏。教师要不断提升德育课教学资源整合能力,不能采用“就教材讲教材”的资源利用方式,要从网络资源库中汲取精华,加强德育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德育资源生动性、丰富性等优势,运用图文、声像、视频、动画等网络资源不断丰富德育课教学内容,营造生动有趣的德育情境,从多个层面刺激学生感官,切实提升职业教育德育课影响力。
2.2打造全新德育课教育方式
以课堂为主阵地的统统德育课教育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作为德育工作者要加速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研究,不断拓展德育新途径,充分挖掘网络德育功能,全面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②德育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网络传媒技术,不断打造全新的德育课教育方式。我们可以运用互联网平台构建网络课堂进行网络教学,有效拓展德育课堂教学,使德育课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我们还可以借力主流传媒平台,建立班级网络社区、微博、QQ群等,开展系列德育学习交流与探讨,充分发挥深受学生喜爱的智能手机、平板等智能设备作用,促进生生、师生间学习交流;为了保护学生的隐私,我们还可以开设网上咨询室,帮助学生解决心理、思想上的困惑,这种非公开式的交流方式因其隐蔽性更容易反映出学生的心理状况,引导学生吐露真实想法,帮助德育教师找到新时期德育课教学切入点,提升德育课教学针对性。我们要打造全新德育课教育方式,使德育课堂模式从封闭走向开放,切实提升德育课教学效率。
2.3精心设计网络德育活动
摘要:我校德育组申请的广东省“十三五”规划课题“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校本德育课程特色创新研究”,在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为期一年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课题研究内容除了需结合校本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改革之外,还需改变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法单一的局面。在对教材内容整合改革为专题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现阶段我们正努力探索课堂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对本课题组过去一年的教学实践研究,进行总结,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中职德育课;专题教学
我校德育组申请的广东省“十三五”规划课题“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校本德育课程特色创新研究”,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对原统编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规划》《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和《就业与创业指导》的内容进行分析、梳理与整合,编订出《文明守法篇》《职业规划篇》《经济政治篇》《人生哲理篇》四大模块的专题教学指引。在对教材内容整合改革为专题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现阶段我们正努力探索课堂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如何改变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法单一的局面,是课题组目前攻坚的方向。从2017年秋季开始,我校在2017级学生中进行德育课专题教学实践尝试。在过去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手段进行专题授课,其中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在中职德育专题教学中效果最为显著。现对这一教学方法、手段的应用,做以下初步探讨。
1现代信息技术在中职德育课专题教学中运用的含义
现代信息技术是借助以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结合而形成的手段,对声音、图片影像、文字、数字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储存、传播和使用的能动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在中职德育课专题教学中的运用,就是指从中职德育课专题教学的目标出发,结合我校课题组采用专题教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特点,确定每一专题中哪些内容、哪个环节适合使用何种现代信息手段。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让其辅助中职德育课的专题教学,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
2现代信息技术与中职德育课专题教学法整合的背景
2.1新时代中职生的特点
作为新时代中职生的“00后”,是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学生,这就决定了他们不论是政治意识还是思想观念、道德行为上都带有明显的信息时代青少年特征。他们并不迷信权威,不“惟上”、不“唯书”;并不是不加分析地接受教师、家长的要求,而是善于从媒体获取各种资讯,并十分注重自己的直接经验和切身感受。而且,不容忽视的是,很多中职生是现代应试教育培养模式、评价体系下的落选者,他们大多数人都存在心理问题多、厌学情绪严重、行为习惯差、难以管理等特点。如何提高他们对德育课的学习兴趣,接受德育教育,树立正确三观;如何帮助他们找回自信、找回自尊,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有价值的人,是全体中职德育工作者面临的责任和挑战。这就要求广大中职德育教师从新时代中职生的客观特点出发,改变传统的德育授课模式及单一教学方法,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让教学形式多样化,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对德育课的学习兴趣及效率。
[摘要]中职德育课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但学校德育课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从课堂现状显示,德育课堂充斥着“假、大、空”,学生不爱听不愿学,学生缺乏自觉能动性,厌学现象普遍。而当前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中职德育课程带来了改革契机。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利用不仅能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而且还能有效增强德育课堂的吸引力,调动学生参与德育教学的积极性。借助信息化技术,走进学生的生活,触及学生的心灵世界。笔者主要探讨了在中职德育课中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及途径,力求通过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切实提高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信息化教学
《中职德育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1]。笔者根据自己近十年的中职德育教学实践,结合目前的新课改目标和当下学生实际,进行了利用信息化技术运用到德育课中的探索与实践。信息化教学将网络资源、信息技术和课程进行了最优的整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并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快乐地完成学习任务。为了提高德育课堂魅力,作为中职德育课的一线教师,就要把信息化手段引进德育课,紧跟信息化教学大潮流。
1中职德育课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中职德育课教学理念、课堂模式等方面也在不断改善提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面对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冲击,中职德育教育仍然存在不足。德育课教师应借助“信息化时代”的契机,与时俱进,更新德育教学理念,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在信息化教学时代提高中职学校德育课堂的有效性。
1.1中职德育课堂现状呼吁开展信息化教学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也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更不能有效地发挥德育课应有的作用,信息化教学势在必行。必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信息化教学广泛应用到教育教学中。目前入读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因为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而不得已的选择。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弱,对学习不感兴趣。教师如果还只是照本宣科,机械地教学,根本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也难以理解课本知识。而新课程改革要求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信息化教学的开展正是基于这一原则,有有利于实现认知、情感态度观念和运用三维目标的实现。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借助一定的多媒体媒介,让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形成相关的态度观念并用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有效地激活了德育课堂。
1.2新课程的改革需要开展信息化教学
[摘要]针对目前中职德育课教学存在的教材容量大、课时设置少、课堂模式传统单一,学生不感兴趣、德育课缺乏实效性等现存问题,笔者提出对中职德育课进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教学改革
1中职德育课教学改革背景
1.1德育课在中职学校地位低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目前的德育课在全国所有的中等职业学校中都设置为公共基础课,每周每专业班设置2课时。作为中职校的公共基础课,无论是在部分学校领导还是部分学生看来,德育课都是可有可无的科目。甚至部分学生认为:德育课都是些空理论、大道理,今后没有多大用,只要把专业课学好就行。德育课在中职学校地位低下,既得不到部分领导,也得不到学生的重视,慢慢沦落为边缘学科。
1.2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不容乐观
目前,全国各地的中等职业学校在生源情况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窘境,在校就读学生一般都是当地中考末批考生,生源质量不容乐观。这个层次的学生一般都存在着“学习基础差、行为习惯差、自我管理能力差”等特点。这样的生源无论是对我们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还是学生管理,都是一种困扰与挑战。
1.3中职德育教材现存问题
【摘要】中职德育教学要立足于教学内容,突显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原则,秉持生本教育理念,充分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吸引学生进入到中职德育学习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意识和创新探索精神,提升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学;以人为本
中职德育教学要秉持人本主义思想,突显学生在中职德育课堂上的主体性,关注学生在中职德育课堂上的学习需求,探索切实有效的中职德育教学方法和策略,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提升学生的素养和知识能力。
一、中职德育课堂人本教学的意义分析
中职德育课堂生本教学是教与学双向互动的学习活动,也是师生双向的反馈教学相长过程,要充分关注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意识,激发学生在中职德育课堂上的自主探讨、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主动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具体来说,中职德育人本教学的重要意义表现在以下方面:1.激发学生的内在主动性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的人本主义思想关注学生个体的成长、进步和发展,必须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意识,利用中职学生的强烈好奇心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刺激,使之与学生个性发展差异性相统一,更好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和情感体验的升华。2.有益于对职业人才的培养要对中职学生进行针对性、目的性的培养,加强对中职学生的思想教育、生命教育、法纪教育和创业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通过德育课堂增进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职业人才。
二、中职德育的人本思想实现路径探索
1.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在中职德育人本课堂之中,要转变单一化、被动的学习方式,要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性,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围绕一定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知识感悟和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思考和内化,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同时,教师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上,指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计划、调整、指导和强化,让学生在自我学习和思维碰撞中获得对知识的感悟,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
2.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在中职德育课堂中突显人本主义思想,教师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赞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思考的平面和展示的机会,在相互理解、彼此包容的过程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逐渐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同时,教师要把握不同的教育方式,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具体包括有:(1)整体教育。教师要对班级中的普遍性问题进行整体教育,让学生自主分析、组织和讨论,逐渐达成思想上的一致性,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2)个别教育。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鼓励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信心,并注重谈话的艺术方式,提升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3)赏识教育。教师要了解每一位学生,注意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关注和评价学生,以发展性、开放性的眼光进行对学生的评价,使学生在教师的赏识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自信心。